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这月我当家二导学案
4.4这月我当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二课时

4.4这月我当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二课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点燃火焰,而不是填满容器”。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4这月我当家,第二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7页例题及第48页练习题。
例题讲述了小明家这个月的水电费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出各项费用的平均值。
练习题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3. 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知识进行解答。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小明家这个月的水电费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出各项费用的平均值。
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 讲解演示: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分数应用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以小明家这个月的水电费为例,将各项费用的平均值用分数表示,并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1. 请计算你家这个月的水电费平均值,并将结果用分数表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这月我当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这月我当家一、导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预算编制和消费管理,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导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家庭预算编制、消费管理及数据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意识。
三、导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家庭日常消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费项目?家庭消费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家庭预算编制讲解家庭预算编制的意义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消费。
(2)消费管理讲解消费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消费,避免浪费。
(3)数据分析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家庭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编制一份家庭预算,并进行消费管理。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成果展示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家庭预算和消费管理成果,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家庭预算编制和消费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为自己家庭编制一份家庭预算,并进行消费管理。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这月我当家新北师大版

这月我当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会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我能体会到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在经历数据调查整理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学习中难点:
解答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晓晓这个月当家,今天刚统计好这个月的家庭支出统计表,却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现在谁能帮她算出她家这个月的开支呢?
水电气书报
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把知道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来)
2.我们要帮晓晓解决哪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解决哪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1.选择食品项目中的两个数据求这个月的总开支
(1)分析数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你能用算式解答吗?
2. 选择服装项目中的两个数据求这个月的总开支
(1)分析数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你能用算式解答吗?
三.课堂展示
四.试一试:把上面的家庭月支出统计表填写完整
五.课堂检测
1.某种花生仁的出油率约是42%,要榨1050千克的油,需要这种花生仁多少千克?
2.足球赛举办单位决定把1400张门票免费送给学生,免费送出的门票数正好占足球场座位数的5%,这个足球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3.一套西服按六五折出售的价格是260元,这套西服的原价是多少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4.据统计,人们在饭店吃饭,一般会浪费10%的饭菜。
照这样计算,如果某省上半年饭店营业额为50亿元,那么该省上半年仅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费约有多少亿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这月我当家(2)-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这月我当家(2)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4.4节“这月我当家(2)”。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统计图的制作和数据分析。
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来表示数据,并如何通过这些图表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的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些图表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图表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难点则是让学生们理解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PPT和黑板,学具包括纸张、彩笔和尺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比如商店的商品价格条形图,让学生们观察并分析这些图表。
2. 讲解:然后我会讲解条形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图表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条形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图表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张统计图,并分析数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他们反馈。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统计图,并尝试利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
一、统计图的选择在情景引入环节,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各种统计图,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强调的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统计图可以影响我们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六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这月我当家-北师大版(新)

六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这月我当家-北师大版(新)引言《这月我当家》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个特色教学单元,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生活管理能力。
本导学案遵循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家中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财务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家庭预算1. 预算编制:指导学生了解家庭收支的基本情况,学习编制家庭预算。
2. 预算执行:监督学生在一个月内按照预算执行,记录收支情况。
3. 预算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找出超支或节约的原因。
第二部分:购物数学1. 价格比较:指导学生在购物时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2. 折扣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折扣,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应用。
3. 找零问题:通过购物找零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货币的换算和找零问题。
第三部分:家务劳动1. 时间管理: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家务劳动。
2. 效率计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工作效率的概念,并学会计算。
3. 家务分配:教授学生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家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平意识。
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家中实际操作,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3. 教师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反馈。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家庭预算、购物数学和家务劳动的成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这月我当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这月我当家教学设计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学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这月我当家”啦!咱们先一起来瞅瞅这个主题哈,想象一下,要是这个月家里的财政大权交到你手里,那得多有意思呀!咱们从生活里的小例子入手咋样?比如说,去超市买东西,看看各种商品的价格,算算咱们花了多少钱。
这可就像个小侦探在找线索呢!然后呢,咱们来列个表,把家里这个月的各项开销都写清楚。
像买吃的花了多少,水电费又是多少。
别小看这个表哦,它能让咱们清楚地知道钱都跑哪儿去啦。
学这个还有大用处呢!以后咱们自己过日子,就能把钱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比如说,知道这个月在零食上花多了,下个月咱就少买点,多存点钱买更有用的东西。
咱们一起做做题,看看谁是当家小能手!做完后大家互相分享分享自己的想法,说不定还能学到别人的好点子呢。
怎么样,小伙伴们,准备好和我一起当这个家,管好咱们的“钱袋子”了吗?第二篇亲爱的同学们,咱们今天要走进“这月我当家”的奇妙世界啦!先来讲个小故事哦,小明同学当家一个月,结果把家里弄得乱糟糟,钱也花得没头绪。
咱们可不能像他那样哦!那咱们怎么开始呢?咱们先想想自己家里平时都有哪些开销呀?是不是有买衣服的钱,吃饭的钱,还有出去玩的花费?然后咱们试着把这些开销分类,就像给不同的小伙伴分组一样。
比如说,生活必需品一组,娱乐消费一组。
还有哦,咱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如果让你当家,你会怎么节约开支,又会怎么合理安排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通过这次学习呀,以后咱们就能更懂爸爸妈妈当家的不容易,也能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当家的旅程中变得更聪明、更能干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4.4 这月我当家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4.4 这月我当家北师大版引言《这月我当家》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旨在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数学素养。
本导学案将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1. 理解“当家”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预算、计算、统计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预算家庭开支。
2. 学会计算家庭收支平衡。
3. 学会统计家庭开支情况。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处理家庭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当家”的含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当家”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阶段:探究与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预算家庭开支的方法,如列出家庭开支项目、估算各项开支的金额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制定一份家庭开支预算表。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计算家庭收支平衡的方法,如计算总收入、总支出、结余等。
4. 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家庭开支预算表,计算家庭收支平衡情况。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家庭收支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如如何处理家庭收支不平衡的情况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家庭开支情况的方法,如制作图表、分析数据等。
4. 学生根据自己计算的家庭收支平衡情况,制作统计图表,分析家庭开支情况。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一些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定一份家庭开支预算表。
2. 根据家庭开支预算表,计算家庭收支平衡情况,并制作统计图表。
4.4这月我当家(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4.4这月我当家(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认真准备每一堂课。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案,课题是“4.4这月我当家(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78页至80页,主要包括了“这月我当家”这一章节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家庭收支,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家庭收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收支记账方法。
2. 学会合理安排家庭收支,提高理财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家庭收支的记账方法和合理安排家庭收支的策略。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括家庭收支案例、记账方法等。
2. 记账本,用于学生模拟记账。
3. 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支出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庭收支的概念。
2. 讲解记账方法:通过PPT展示记账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记录家庭收支。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家庭收支记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PPT中的家庭收支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家庭收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家庭收支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家庭收支的概念、记账方法以及合理安排家庭收支的策略。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个家庭收支记账本,记录一个月的家庭收支情况。
2. 分析家庭收支情况,提出合理安排家庭收支的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调查身边朋友的家庭收支情况,学会理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廿里堡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数学导案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这月我当家二
复习课(时段:课前)
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
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书法解答问题。
难点: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
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书法解答问题。
二、新知自研:自研教材P46——48的内容。
展示课(时段:正课)
当堂反馈即同类演练:
训练课
一、细心填写:
1、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2、支出元数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
3、产品的合格率=()÷()×100%
4、某班一次语文测验的及格率=()÷()×100%
5、小麦的出粉率=()÷()×100%
6、盐水的含盐率=()÷()×100%
7、小明在一周内完家庭作业情况如下,请计算出每天的正确率和错误率。
60%X+25=40 1-25%X=
4 X-25%X=
4
2X+30%X=9.2
1、200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263人,其中男院士有1185人。
女院士占院士人数的百分之几?
2、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3、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