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

合集下载

建筑101图集

建筑101图集

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进行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的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说明】我国在89抗震规范就明确提出以结构安全性为主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性能目标,小、中、大震有明确的定量指标,房屋建筑不坏、可修、不倒的破坏程度,在《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377号)中提出了定性的划分。

本次修订,对某些有专门要求的建筑结构,在3.10节和附录M增加关于中震、大震的定量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2条。

1.0.3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并提供了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本规范以下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

【说明】本条未修改,同2001版1.0.3条。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说明】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深度解析101图集

深度解析101图集

深度解析钢筋平法11G101系列[附高清图集下载]转载自:红谷造价.祝转载于:2011-10-29 10:41 | 分类:个人日记阅读:(13) 评论:(0) 11G101系列新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11G101系统平法图集较03G101系列图集较大变化有:一、适用范围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二、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

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11G101-1中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筋构造,较03G101有如下变化:1、新图集中各个节点可以进行组合使用;2、柱外侧纵筋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伸入梁内;(与原图集一致)3、A节点,外侧伸入梁内钢筋不小于梁上部钢筋时,可以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钢筋。

101图集详解详细版.doc

101图集详解详细版.doc

1.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在P53页。

新图集细化了锚固长度,分清了在不同情况下锚固长度的应用也不同,使钢筋的锚固参数的应用条件趋于精准。

在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中,还有三个修正系数没有包含在内,即:一、二、级为一个等级修正系数为 1.15.三、四级抗震的修正系数分别为,1.05、和1.00,基本锚固长度是按照四级抗震标准制定的。

2.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的重大变化,在53页表。

钢筋种类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7种,不再包含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钢筋强度有所提升,新增了HRB500两个钢种;混凝土强度增加4种类型到C60,这些改变使新版图集适用范围得到扩展。

3.最小锚固长度有变,在53页。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老图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新图集仅“在非抗震条件下规定不得小于200mm”。

在抗震条件下,必须执行基本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再没有不得小于250mm这个说法。

4.保护层定义: 原来的保护层是指“纵筋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现在的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P54注4说明:只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保护层数值都要增加5毫米,54页右上方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表是按照等于和大于C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制定的。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5.机械锚固形式,在55页左上。

原来只有三项,新图集增加了三项,锚头和锚板还有两侧贴焊的方式非常实用,新图集的缺点是在机械锚固形式的应用方面没做详细说明,实际采用时理由不充分,这6种机械锚固来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这本规范中也没有应用场合的说明,机械锚固长度,老图集为0.7Lae,新图集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老图集规定在机械锚固长度范围内要设置箍筋,新图集统一规定在53页左下角的注2内,按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

对梁、柱等构件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mm(d 为锚固钢筋的最小直径)。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解101图集共66页文档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解101图集共66页文档

谢谢!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解101图集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01图集一览

101图集一览

简称:平法。

全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来源:原山东大学教授陈青来老师发明编创。

用途:建筑施工领域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从设计、监理到施工各环节共同采用的高效制图方法和施工操作方法。

释义: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目的:用电脑软件自动设计,极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使钢筋混凝土工程规范化系统化,图纸设计现代化,现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院已经出版发行了7本平法图集和1本相关图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已废止)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已废止)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型基础)(已废止)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已废止)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已废止)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101图集

101图集

1、图集上对架立筋的说明好象不太详细,请版住帮忙解答一下,谢谢!发表时间: 09/8/2003 于下午8:30 | IP 已记录****版主架立筋就是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2、18/8/2003 于上午9:07 | IP 已记录版主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

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

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按平法00G101第19页四条所述理解:角部纵筋写在括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贯通筋的区别。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若一根抗震KL其集中标注为2Φ25+(2Φ16),在某一跨左支座为7Φ25,跨中标注为(5Φ25),右支座为6Φ25(均为上部标注)。

1、请问(5Φ25)是否理解为跨中架立筋,且不含两根角筋?2、若理解(5Φ25)已含两根角筋,试问在此跨中的5Φ25加不加括号又有什么区别呢?3、若该图纸设计中有说明:加括号为部分贯通,不加括号为全部贯通,按此说明的话,(5Φ25)是否理解为该梁跨中的全部上部纵筋为5Φ25?若如此,此单项设计是否与00G101存在标注上的差异吗?发表时间: 17/8/2003 于下午2:40 | IP 已记录****1、当集中标注为2Φ25+(2Φ16)时,可以肯定该KL采用四肢箍,否则没有必要加2Φ16架立筋。

在某一跨跨中上部标注(5Φ25)显然有问题,属于设计表达失误。

其一,写在括号中应为架立筋,架立筋不需要这样大直径,也不需要5根(除非采用五肢箍);其二,“原位标注取值优先”(03G101-1第4.2.1条),原位标柱在配筋量上取“值”优先,但不可改变原有钢筋的性质。

101图集

101图集

工程概况:1、在肖坑变10kv菱北16线黄土坑支线010杆与011杆之间新立10+1#一Φ190/Φ390*15M混凝土杆。

在新立的杆上安装高压保险一组,避雷器一组,接地装置一组,敷设一根ZRC-YJV22-8.7/15-3*70电缆[1*180M]至新上欧式变压器。

(315KV A)2、过排水沟段,采用3*DN150涂塑钢管。

电缆主通道采用[2*Φ150/6+2*Φ100/5]玻璃钢电缆保护套浇筑敷设;注:其中[2*Φ100/5]管为电力通信管道。

3、电缆通道过街、转角及直线段每60M做电缆工井,电缆进出口处用水泥封堵,电缆工井盖板与人行道平齐,电缆通道沿线设置电缆标注桩。

4、箱变内所有高低压铜牌均做热缩处理,所有接地装置及铁附件、构架须采取防腐处理,箱变等设备必须两点以上接地,箱变外设高1.8米围栏。

5、巷内电缆排管应沿东侧围墙施工。

电缆下火处至欧变处,沿线工井盖板使用承重盖板6、小区内电缆通道玻璃钢管须采用管枕固定并全线采用混凝土浇筑。

Φ16通长接地圆钢须浇筑在混凝土中。

电缆工井内须预留Φ150*500mm深的自然渗透孔。

7、低压分支箱基础处须将制作好的四边形10#槽钢浇筑在混凝土中。

槽钢尺寸与低压分支箱外形尺寸一致。

低压分支箱须采用两点接地,低压分支箱基础处预留1米*1米的电缆工井并与低分基础贯通、8、电缆工井断面图,高压电缆工井采用250MM厚的现浇混凝土压顶。

低压电缆工井采用150MM厚的现浇混凝土压顶,高低压同沟按照250MM现浇混凝土压顶。

沿线电缆工井盖板与路沿石平齐,电缆工井不得设在机动车道上,小区道路上电缆工井须采用承重盖板和工井;小区外人行道上电缆工井盖板厚度应不小于70mm,盖板内采用上下双层钢筋设计。

9、土建工程中的基础高度均高于小区道路规划设计标高路沿石300mm。

101系列图集梁板柱钢筋平法图解

101系列图集梁板柱钢筋平法图解

第一部分钢筋专业知识•第一单元基本知识及相关概念•第二单元平法识图(03G101)•第三单元 钢筋算法1.1一般知识1、钢筋种类:1.1 按照生产条件的不同分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等。

1.1.1 热轧钢筋(普通钢筋)按照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Ⅰ、Ⅱ、Ⅲ、Ⅳ是罗马字母,读一、二、三、四)。

表示符号:1.1.2 冷拉钢筋(预应力钢筋)表示符号:2.1 按照外形一般分为:圆钢和螺纹钢钢筋一般表示法(钢筋信息)二级钢筋一级钢筋1.2钢筋一般表示法(图例)预应力钢筋表示法钢筋涉及概念λ混凝土保护层: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作用有三:减少砼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粘结。

加强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应力λ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

最小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λ弯钩:为了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光圆钢末端做成的弯钩,有90、135、 180 度。

λ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

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量尺寸又是延直线外,量外包尺寸,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

λ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搭接图样常见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板•剪力墙•楼梯•基础梁分类•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梁内钢筋说明标注说明上图集中标注:•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0.100)表示梁顶标高;原位标注:•2Φ25+225+2ΦΦ22表示该处钢筋总信息为2根直径是25的加上2根直径是22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工程结构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平法施工制图规则03G101-1 P12这里我们只讲如何识图。

剪力墙平法施工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法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列表注写方式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部分构件构成。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03G P19 20 3.2.6a 3.2.6b)①墙柱编号:见03G P12 3.2.2a②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QXX (X排)③墙梁编号,由墙梁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 3.2.2b 规定(P13)2、截面注写方式①原位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P21 3.3.3)②选用适当比例原位放大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其中对墙柱绘制配筋截面图;对所有墙柱、墙身、墙梁分别按第3.2.2条一二三款规定进行编号(前面我们所讲的①②③)并分别在相应同编号墙柱、墙身、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柱、一道墙身、一根墙梁进行注写。

3、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

(如图3.2.6a和图3.3.3)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①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位置的平面定位尺寸。

②在洞口中心位置标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四项内容关于洞口补强构造在后面在详细讲述。

一、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及搭接长度llE 见03G图集P34HPB235钢筋为受拉时,端头必须做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3d ,圆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即≥2.5d ,当为受压时,末端可不做弯钩。

(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不小于75mm 圆弧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4倍;90°弯折弯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详见09G901-2 P7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锚固长度从保护层开始算,柱边有部分小棒,一般为100-200mm,应从该部位开始算起,也就是从入洞口就开始算。

钢筋保护层1)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砼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规定2)梁、柱中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3)板、墙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为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1、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见03G101-1 P47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搭接长度为 1.2laE,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

剪力墙外侧水平筋不可以在阳角处搭接,要在暗柱以外位置进行搭接。

08G101-11 P31因为暗柱或者端柱箍筋都设置加密,当剪力墙较薄时,此处钢筋比较密集,剪力墙的水平筋在阳角出搭接,暗柱处的钢筋会更密集,是砼与钢筋之间不能更好的形成“握裹力”,握裹力的不足使两种材料不能共同工作,致使该处的承载能力下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收到影响。

外侧的水平筋在暗柱以外搭接会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但是对结构整体安全是有好处的。

当剪力墙较厚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以在阳角处搭接。

(这里所说的暗柱和以后的暗柱都是指剪力墙边缘构件,即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与墙宽相同的称为暗柱)2、锚固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与暗柱,端柱锚固构造,一般伸至暗柱远端竖向钢筋内侧弯折,弯折后水平长度15d,洞边暗柱根据墙厚取10d~15d。

(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无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只是剪力墙与暗柱的连接构造要求)08G101-11 P33 3.5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部筋在暗柱中应如何摆放?水平分布钢筋是否要在暗柱中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的规定,剪力墙端部及洞口两侧均要设置边缘构件,暗柱仅是边缘构件的一种。

剪力墙边缘构件可分为两种,即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与墙宽相同的成为暗柱。

边缘构件是剪力墙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保证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构件,正确的按要求施工确保构件合理,是剪力墙能正常工作,方能达到建筑整体结构安全的目的。

剪力墙的端部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内锚固,直线锚固长度满足laE时,水平分布筋的端部可不设弯折。

采用弯折锚固时,分布钢筋弯折以前的水平段应满足≥0.4laE时且伸到竖向钢筋内侧在做水平弯折,弯折后水平段为15d。

(08G P34)3、墙体水平分布筋起步钢筋,起步钢筋距基础及板顶距离不大于5cm。

(06G901-1 P55 小注第二条)剪力墙层高范围最下一排水平分布筋距底部板顶50mm,最上一排水平分布筋距板顶不大于10mm。

当层顶位置设有宽度大于剪力墙厚度的边框梁时,最上一排水平分布筋距顶部边框梁底100mm(并加设拉筋),边框梁内部不设置水平分布筋(08G图集 P30距离不大于100mm)08G图集三十页第四条4)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排布,要求距楼板的上下结构面或基础顶面不大于100mm,也可以从基础顶面开始连续排布水平分布筋。

注意楼板负筋位置宜布置剪力墙内水平筋,以确保楼板负筋的正确位置。

4、连梁水平分布筋构造: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当设计单独设置连梁侧面纵筋时,侧面纵筋深入洞口以外支座范围的锚固长度为laE(la)且≥600mm;端部洞口单独设置的连梁侧面纵筋,在剪力墙端部边缘构件内的锚固要求与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相同。

(06G901-1 P60 注2)注意: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mm;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当强身水平分布筋不能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侧面构造纵筋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注写时,以大写字母G大头,接续写直径和间距。

KL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方向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大于200。

钢筋不少于2根二级直径12钢筋。

区别: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腰筋)与受扭纵向钢筋N (见03G101-1 P24)侧面构造钢筋搭接锚固长度为15d;受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为ll(非抗震)或llE(抗震),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二、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1、竖向分布筋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03G101-1 P48)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搭接长度1.2laE搭接位置应该在楼板以上,不能在楼板内搭接。

当出现不同直径钢筋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计算。

一级二级抗震搭接接头相邻错开500mm,机械接头错开35d且不小于500mm。

HPB235钢筋端头加180°弯钩。

三四级抗震,剪力墙竖向钢筋可以在同一部位连接。

HPB235钢筋加5d直钩(06G图集已经取消这个做法)注: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或者以实际设计值为准。

小墙肢概念: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的剪力墙03G101-1 P41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03GP48注第2条由于剪力墙开洞,部分剪力墙形成了小墙肢,小墙肢系指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4(08G P36 3.10)2、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筋设置。

(08G P30)06G图集标注,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筋距暗柱为一个设计间距。

08G图集P30 3.2,在剪力墙端部或者洞口边都设有边缘构件,当边缘构件是暗柱或者翼墙柱时,他们是剪力墙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单独构件来考虑。

剪力墙中第一根竖向分布钢筋的设置位置应根据间距整体安排后,将排布后的最小间距放在靠边缘构件处(也可以按设计间距排布)。

有端柱的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按墙设计间距摆放后,第一根钢筋距短柱边的距离不大于100mm。

3、剪力墙身变截面,钢筋变径、间距做法。

(03G101-1 P48)变截面:外侧钢筋不动,内侧下层竖向分布钢筋伸至楼板上部弯折,12d。

上层钢筋应在下层剪力墙中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laE (06G901-1 P55)变截面处,下层竖向分布筋可以采用弯入上部剪力墙的方法与上部钢筋搭接,弯折坡度不应大于1/6。

钢筋变径:一般直接在楼层上搭接,搭接长度按上部竖向分布钢筋直径计算。

钢筋变间距:下层竖向分布钢筋伸至楼板上部弯折,平直段15d。

上层钢筋应在下层剪力墙中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6laE(08G101-11 P35)4、顶部构造自板底部向上锚入板中laE(la)06G图集对弯折长度有要求≥12d剪力墙竖向钢筋在顶层楼板处遇到暗梁或者边框梁时,锚固长度应从哪里开始计算?(08G P33 3.6)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伸入顶层楼板内的连接长度,应从顶层楼板的板底算起,而不是从暗梁的底部算起三、剪力墙拉筋1、剪力墙身拉筋(06G901-1 P68)剪力墙身拉筋排布设置有梅花形、矩形两种形式。

设计未注明时,宜采用梅花形排布方案。

墙体拉筋梅花形设置,间距不大于600mm;矩形排布不大于500mm拉筋与各排分布筋绑扎拉筋135°弯折,平直段长度和箍筋一样,10d,不小于75mm。

拉筋起步筋从哪道开始拉:(68页小注2)层高范围内由底部板顶向上第二排水平分布筋开始设置,至顶部板底向下第一排水平分布筋处终止;墙身范围内由距边缘构件第一排墙身竖向分布筋处开始设置。

位于边缘构件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也应设置拉筋,此范围内拉筋间距不大于墙身拉筋间距。

2、LL拉筋拉筋直径:当梁宽≤350mm时为6mm,>350mm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06G图集里拉筋延连梁侧面间距不大于侧面纵筋间距的两倍,相邻上下两排拉筋延连梁纵向错开设置)拉筋135°弯折,与箍筋相同,平直段长度10d且不小于75mm四、构造边缘构件构造03G101-1 P49-50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区别于构造边缘:约束边缘以大写字母Y开头,约束边缘沿墙肢方向有lc(一般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有注明,若未注明应按03G101-1图集P49表格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