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
常见频率对应的国际化RFID射频常用协议标准

常见频率对应的国际化RFID射频常用协议标准射频标签的通信标准是标签芯片设计的依据,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IEC18000 标准(包括7 个部分,涉及125KHz、13.56MHz 、433MHz、860-960MHz、2.45GHz 等频段),ISO11785 (低频),ISO/IEC14443 标准(13.56MHz ),ISO/IEC15693 标准(13.56MHz )、EPC 标准(包括Class。
,Class1 和GEN2 等三种协议,涉及HF和UHF两种频段),DSRC标准(欧洲ETC标准,含5.8GHz )。
现在按频率对一些常用标准做一些简单介绍(并附带介绍一下接触式IC卡的协议标准):1、ISO7816 :对接触式IC卡进行了一些规范。
接触式IC卡分逻辑加密卡和存储卡(非加密卡)以及接触式CPU卡:A :逻辑加密卡:可加密存储卡,可以修改芯片相应字节来取得新的密码,如AT88SC102(1 K 字节)、AT88SC1608 (2KB )、SLE4404(13B)、SLE4406(13B),与FM4406 兼容)、SLE55 42(256B )、SLE5528(1KB)、FM4428(1KB)、FM4442(256B)等。
SLE5542 的初始密码是6个F, SLE5528的初始密码是4个F.B :非加密卡:也称数据卡,如:AT24C01A、AT24C02、AT24C04、AT24C08、AT24C16、AT24C32、AT24C64、AT24C128、AT24C256、AT45D041 等,其中AT45D041 为大容量存储卡,存储容量为4M位。
(注:有国产的芯片可以基本代替以上芯片,完全兼容,从外观来区分的话是进口的表面有带ATM的标。
)C:接触式CPU 卡:TG56、TG97、TG132 等2、125KHz~135KHz : ISO18000-2 ,对低频识别RFID 进行了一些规范。
RFID技术之频段划分

RFID技术之频段划分RFID技术之频段划分来源:物联网世界 2012-12-10 13:36:46导读:RFID频率是RFID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指标,它决定了工作原理、通信距离、设备成本天线形状和应用领域等各种因素。
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等。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区域。
RFID频率是RFID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指标,它决定了工作原理、通信距离、设备成本天线形状和应用领域等各种因素。
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等。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区域。
低频(LF)范围为30~300kHz,RFID典型低频工作频率有125kHz 和133kHz两个,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低频标签一般都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场中获得,通信范围一般小于1m。
除金属材料影响外,低频信号一般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缩短它的读取距离。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虽然该频率的电磁场能量下降很快,却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非常适合近距离、低速、数据量要求较少的识别应用。
相对其他频段的RFID产品而言,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因标签天线匝数多而成本较高,标签存储数据量也很少。
其典型的应用包括畜牧业的管理系统、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自动加油系统、酒店门锁系统、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等。
相关的国际标准包括:高频(HF)范围为3~30MHz,RFID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m,通信距离一般也小于1m。
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教材

零售与支付:商品防伪、商品销售和支付
交通与运输:车辆识别、电子收费和公共交通
医疗与健康:患者身份识别、药品管理和医疗设备追踪
安全与防伪:证件识别、防伪标签和电子票务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管理、设备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1970年代:射频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商业领域,如超市商品管理
194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开始使用无线电波识别敌我飞机
交通监控: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交通流量监控和实时路况信息发布
物流领域:用于货物追踪、库存管理等
交通领域:用于车辆识别、电子收费等
医疗领域:用于患者身份识别、药品管理等
零售领域:用于商品识别、库存管理等
安全领域:用于人员识别、门禁管理等
工业领域:用于设备识别、生产管理等
频率标准:更高频率、更宽频带、更精确的频率控制
制定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等
制定过程:研究、讨论、制定、发布、修订等
技术规范内容:频率、功率、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安全机制等
实施方式:通过法规、标准、认证等方式,确保技术规范的执行和推广。
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目标物体
标签技术:将信息存储在标签上,便于识别
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和应用
汇报人:
添加标题
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交通、医疗等领域。
添加标题
RFID技术标准主要包括频率标准和技术规范,频率标准规定了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技术规范规定了RFID系统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等。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追踪货物运输、库存管理和配送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教材

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教材概述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身份识别、物体追踪和数据获取的技术。
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来识别和跟踪物体,无需物体与读写器之间的实际接触,因此具有许多应用潜力。
在RFID系统中,频率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至关重要。
本教材将介绍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应用RFID技术。
1. 无线射频识别基础1.1 RFID系统组成•标签(Tag):由天线和芯片组成,用于存储和传递数据。
•读写器(Reader):用于与标签进行通信,读取和写入数据。
•中间件与应用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RFID系统所产生的数据。
1.2 RFID通信方式RFID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方式包括:•低频(LF)通信:工作频率125kHz,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常用于动物标识和车库门控等场景。
•高频(HF)通信:工作频率13.56MHz,适用于中距离通信,常用于门禁和支付系统等场景。
•超高频(UHF)通信:工作频率860-960MHz,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常用于物流跟踪和库存管理等场景。
•微波(Microwave)通信:工作频率2.45GHz,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常用于电子收费和智能交通系统等场景。
1.3 国际标准组织与RFID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对RFID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商的RFID系统可以互操作。
常见的RFID标准如下:•ISO 14443:涵盖了HF RFID系统和接触式智能卡的通信协议和物理特性。
•ISO 15693:涵盖了HF 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物理特性,适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和物品识别等应用。
•ISO 18000:涵盖了UHF 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物理特性,适用于物流跟踪和库存管理等应用。
2. RFID频率标准2.1 低频(LF)频率标准低频RFID系统使用125kHz的工作频率,其主要特点如下:•适用于短距离通信,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厘米到几米之间。
RFID 工作频率指南和典型应用

RFID 工作频率指南和典型应用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胡洪洲目前定义 RFID 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甚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 RFID 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
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 125KHz 到 134KHz其实 RFID 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感应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 :1.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 120KHz 到 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
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 2500m.2. 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
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 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 RFID 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7.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 :1. 畜牧业的管理系统2. 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3. 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4. 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5. 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6. 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7. 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 11784 RFID 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b ISO 11785 RFID 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c ISO 14223-1 RFID 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d ISO 14223-2 RFID 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e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f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二、高频(工作频率为 13.56MHz在该频率的感应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腐蚀活着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
rfid 读写器技术参数

rfid 读写器技术参数RFID读写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无线电频率识别标签并读取或写入数据的设备。
它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联网应用中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功能。
RFID读写器具有多种技术参数,包括工作频率、读写距离、读写速度、接口类型等,下面将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工作频率,RFID读写器的工作频率通常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超高频(SHF)四种。
低频通常在125 kHz到134 kHz之间,高频通常在13.56 MHz,超高频通常在860 MHz到960 MHz,而超高频通常在2.4 GHz到2.5 GHz 之间。
其次是读写距离,即RFID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最大通信距离。
读写距离的大小与读写器的功率、天线设计、标签类型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低频RFID读写器的读写距离较短,通常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而高频和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读写距离较远,可以达到几米甚至更远。
第三是读写速度,即RFID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读写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读写器的处理能力以及标签的存储容量和通信协议等因素。
一般来说,高频和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读写速度较快,可以达到几十个标签每秒的读写速率。
接下来是接口类型,即RFID读写器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串口(RS232、RS485)、USB、以太网等。
不同的接口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设备和应用场景,可以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
RFID读写器还具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技术参数,如功耗、工作温度、防护等级等。
功耗是指读写器在工作时的能耗,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
工作温度是指读写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同的读写器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
防护等级是指读写器的防尘防水能力,常见的防护等级有IP65、IP67等。
RFID读写器是一种重要的物联网设备,具有多种技术参数。
了解这些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读写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说明RFID的工作频率

说明RFID的工作频率RFID的工作频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读写器用于发送无线电信号,而标签则用于接收信号并回复。
在RFID系统中,工作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系统的通信范围、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通常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超高频(SHF)四个频段。
不同的工作频率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首先是低频(LF)RFID系统,其工作频率通常在125kHz左右。
低频RFID系统具有较短的通信距离和较低的传输速率,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金属和液体等复杂环境的特点。
因此,低频RFID系统常用于动物标识、门禁系统和工业生产线等环境。
其次是高频(HF)RFID系统,其工作频率通常在13.56MHz左右。
高频RFID系统具有较长的通信距离和较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物流管理、支付系统和智能卡等领域。
高频RFID系统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金属和液体等复杂环境中稳定工作。
接下来是超高频(UHF)RFID系统,其工作频率通常在860MHz至960MHz之间。
超高频RFID系统具有较长的通信距离和较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大规模物流管理、零售业和车辆识别等领域。
超高频RFID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对大规模物体的快速识别和跟踪,因此在物流管理和零售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后是超高频(SHF)RFID系统,其工作频率通常在2.45GHz或5.8GHz。
超高频RFID系统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速物流分拣、智能交通和无线支付等领域。
超高频RFID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对高速移动物体的快速识别和跟踪,因此在高速物流分拣和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直接影响着系统的通信范围、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RFID标准

RFID标准ISO 10374ISO 10374标准说明了基于微波应答器的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
应答器为有源设备,工作频率为850MHz~950Mhz及2.4GHz~2.5GHz。
只要应答器处于此场内就会被活化并采用变形的FSK副载波通过反向散射调制做出应答。
信号在两个副载波频率40kHz和20kHz 之间被调制。
此标准和ISO 6346共同应用于集装箱的识别,ISO 6346规定了光学识别,ISO 10374则用微波的方式来表征光学识别的信息。
ISO11784标准ISO 11785工作频率:134.2KHz 应用动物识别ISO 11784和11785分别规定了动物识别的代码结构和技术准则,标准中没有对应答器样式尺寸加以规定,因此可以设计成适合于所涉及的动物的各种形式,如玻璃管状、耳标或项圈等。
技术准则规定了应答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阅读器规范。
工作频率为134.2KHz,数据传输方式有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阅读器数据以差分双相代码表示。
应答器采用FSK调制,NRZ编码。
由于存在较长的应答器充电时间和工作频率的限制,通信速率较低。
Iso14223ISO 10536ISO 10536标准主要发展于1992到1995年间,由于这种卡的成本高,与接触式IC卡相比优点很少,因此这种卡从未在市场上销售。
Iso14443工作频率:13.56MHz±7KHzISO14443定义了TYPE A、TYPE B两种类型协议。
通信速率为106kbits/s,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载波的调制深度及位的编码方式。
读写距离稍近,但应用较广泛,从PCD向PICC传送信号时,TYPE A采用改进的Miller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0%的ASK信号;TYPE B则采用NRZ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的ASK信号。
ISO14443 A teypA一般用于公交卡和小额储值卡ISO14443 B typeB的加密技术高,一般用于身份证、护照、银联卡等,目前的第二代电子身份证采用的标准是ISO 14443 TYPE B协议ISO14443 CISO/IEC 15693标准工作频率:13.56MHz±7KHz调制方式:脉冲位置调制VCD和VICC全部都用ASK调制原理,调制深度为10%和100%,VICC必须对两种调制深度正确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数据内容标准(如编码格式、语法标准等), 定义了从电子标签输出的数据流的含义,提供了数
1 RFID标准 3、常用的RFID标准 (概1述)技术标准
ISO 18000:定义了询问者与标签之间 在不同频率上的空中接口。
EPC Gen2:定义了频率在860~890MHz 之间的空中接口标准。
与RFID技术相关的标准:由于RFID技 术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行业广泛,其应 用还涉及道德、伦理等社会问题,所以 RFID技术和有关组织制定的标准关系密切 。
我国的RFID产业,无论是知识产权方面还是
信息安全方面,必会受制于人。在此背景下,
中国RFID标准的制定必须从速。制定具有中
国【自分主析知与识讨产论权】的标准,才是摆脱受制于人
局(面1)的为唯什一么办说法R。FI所D标以准,之无争论即是利企业还是科
研益机之构争都?要加大科研力度,力争在关键技术 层面上有所建树,早日制定出属于中国的
1 RFID标准 3、常用的RFID标准
(概4)述 应用标准
ISO 10374:货运集装箱标准(自动识别) 。
ISO 18185:货运集装箱的电子封条的射频 通信协议。
ISO 11784:动物的无线射频识别-编码结 构。
ISO 11785:动物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1 RFID标准 4、RFID标准化组织
对新技术标准的应用推广能力。
对新技术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导学
学习目标:
了解制定和实施RFID标准的重要意义、分类及常见的RFID 标准化组织及频段;
熟悉ISO/IEC RFID的相关标准; 熟悉UHF频段空中接口标准及ISO/IEC18000标准系列; 熟悉EPC RFID的相关标准; 熟悉UID RFID的相关标准; 熟悉各标准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1 RFID标准 7、各国的RFID频
(概5述)印度的RF段I规D频范段规范 印度的无线频率管理局(WPC,属于通
信与信息技术部)是印度规范射频应用的 无线电部门。WPC采用865~867MHz作为 RFID UHF频段,并免除了RFID设备在该频 段上的使用许可,只要满足1W最大发射功 率、4W有效辐射功率和200kHz载波带宽的 要求,同时对其他无线设备没有干扰,任 何人无须许可就可以使用这个频段。印度
1 RFID标准 3、常用的RFID标准
(概3述)一致性标准 ISO/IEC 18046 RFID:设备性能测试方 ISO/IEC 18047:RFID设备一致性测试方
法。 Part2:125~150MHz。 Part3:13.56MHz。 Part4:2450MHz。 Part6:860~960MHz。
1 RFID标准 4、RFID标准化
概述
组织
(2)AIMglobal组织
AIMglobal组织即全球自动识别组
织,AIM在全球有13个国家与地区性的分
支,且目前其全球会员数已快速累积到
1000多个。该组织是全球产品编码组织。
(3)ISO
ISO即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4)UID(Ubiquitous ID,泛在ID)
1 RFID标准 6、RFID标准多元
概述 RFID的国化际的标推准动较力多,主要有技 (术1)因技素术和因利素益因素两方面的原因。
1)RFID的工作频率和信息传输方式 RFID的工作频率分布在低频至微波的多个频
段中,频率不同,其技术差异很大。 2)作用距离
作用距离的差异也是标准不同的主要原因。技术 的发展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制造业的进步,使得 标准需要不断融入这些新进展,以形成与时俱进 的标准。
1 RFID标准 概述US and Canada:
902 – 928 MHz
超高频段MRidFdlIe EDa的st: 频率
划分 Europe:
865 – 868MHz
Potential for 862 – 870
China: ??
MHz
Mexico: 915MHz, Case by case basis
1 RFID标准 7、各国的RFID频
(概4述)我国的RF段I规D频范段规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已经和世界同
步发展并建立起了自己的RFID标准。我国 信息产业部(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07年5月11日公布了800/900MHz频段射频 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 为840~845MHz和920~925MHz。频率范围 在840~845MHz之间和920~925MHz之间的
1 RFID标准 2、RFID的标准分类 目前概和述RFID技术领域相关的标准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技术标准、数据内容标准、一致性标准和应用标 准。
(1)技术标准(如符号、射频识别技术、IC卡标准 等),定义了应该如何设计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 。这些标准提供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通信的细 节、模拟信号的调制、数据信号的编码、读写器的 命令及标签的响应;定义了读写器和主机系统之间 的接口;定义了数据的语法、结构和内容。
6
1 RFID标准
概述
制定标准的目的为在混乱中 建立秩序!标准能够确保协同工作 的进行、规模经济的实现、工作实 施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工 作的更高效地开展。
RFID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解 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 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促进RFID技术
1 RFID标准 就概一述个成熟的RFID应用系统来说,以下几个方 面是必需的。 (1)遵循开放标准:即遵循国内标准还是兼容 国际标准。 (2)业务价值定义:过滤特定行业应用的价值 点,进行应用模式的创新,明确业务目标。 (3)硬件有效实施:针对不同物理环境和业务 目标选择特定技术,辅助以强大的硬件集成能 力,提供适应不同环境复杂度的硬件部署和实 施。
1 RFID标准 1.RFID标准简介 概述RFID标准可以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问题如接口和转送技术。例如,RFID 中间件(中间件技术)扮演着RFID标签和应用 程序之间的中介角色,从应用程序端使用中间 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就可以 连接到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数据。RFID 中间件采用程序逻辑及存储转发的功能来提供 顺序的消息流,具有数据流设计与管理的能力 。 (2)一致性。一致性主要指能够支持多种编码 格式,如支持EPC、DOD等规定的编码格式。 RFID标准也包括EPCglobal所规定的标签数据
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配套资 源
RFID频率标准与 技术湖南规现范物流职业
技术学院
2015.1.18
米志强
导读 导学 导教 导训
教材开发的“四导”
风格
案例导入,深入浅 出配套资料丰富,易 学易懂 能力指引,目标明 任务确单驱动,步骤清 晰
导教
掌握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 并能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体可以分为技术标准、数据结构标准、性
能标准及应用标准4个方面。
2 ISO/IEC的相 1. ISO/IEC的相关 关I标S准O/IEC已出台标的准R概FI述D标准(如图3-1所示) 主要关注基本的模块构建、空中接口和涉及的 数据结构及其实施问题。它具体可以分为技术 标准、数据结构标准、性能标准及应用标准4个 方面。
1 RFID标准 3、常用的RFID标准
(2概)述数据内容标准
ISO/IEC 15424:数据载波和特征标识 符。
ISO/IEC15418:EAN/UCC应用标识符及 柔性电路数据标识符和保护。
ISO/IEC 15434:高容量ADC媒体传输语 法。
ISO/IEC 15459:物品管理的惟一ID。
1 RFID标准 7、各国的RFID频 (概1)述美国的RFI段D频规段范规范
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是一家独 立的政府机构,直接对美国国会负责,于1934 年建立。FCC通过美国的法律来规范射频技术的 使用。所有射频技术的使用都必须符合这些规 范。
Japan: 950 - 956 MHz
Korea: 908.5 - 914 MHz
Pacific Rim: Singapore 862 – 870 MHz, Taiwan 915 MHz
South America: 915 MHz
Northern Africa: 862 – 870 MHz (869 MHz)
2 ISO/IEC的相 1. ISO/IEC的相关
关标准
标准概述
ISO是公认的全球非营利工业标准组织。
与EPCglobal只专注于860~960MHz频段不
同,ISO/IEC对各个频段的RFID都颁布了标
准。 ISO/IEC已出台的RFID标准(如图3-1
所示)主要关注基本的模块构建、空中接
口和涉及的数据结构及其实施问题。它具
1 RFID标准 4、RFID标准化
概述
组织
(5)IP-X
IP-X主要在南非南美、澳大利亚、
瑞士等国家推行,为中性主权国的第三世
界标准组织。
地区性的组织有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等;地区性的标准化机构有美国
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英国标准化组
织(BSI)、加拿大标准化协会(SCC)、
1 RFID标准 5、制定RFID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