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方程x2+4x+3=0的两个根为( )A.x1=1,x2=3B.x1=-1,x2=3C.x1=1,x2=-3D.x1=-1,x2=-32.一个口袋里装有4个白球,5个黑球,除颜色外,其余如材料、大小、质量等完全相同,随意从中抽出一个球,抽到白球的概率是( )A.49B.59C.14D.193.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是( )A.y=(x-3)2+4 B.y=(x+3)2+4C.y=(x+3)2-4 D.y=(x-3)2-44.如图,在方格纸中,将Rt△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Rt△A′O′B,则下列四个图形中正确的是( )A BC D5.如图,AB切⊙O于点B,连接OA交⊙O于点C,BD∥OA交⊙O于点D,连接CD.若∠OCD=25°,则∠A的度数为( )A.25°B.35°C.40°D.45°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m=0的两根为x1,x2,且x1=3x2,则m的值为( )A.4 B.8C.12 D.167.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1.若点A的坐标为(-4,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a+b=0B.4a-2b+c>0C.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D.点(x1,y1),(x2,y2)在抛物线上,当x1>x2>-1时,y1<y2<08.图1是一把扇形纸扇,图2是其完全打开后的示意图,外侧两竹条OA和OB 的夹角为150°,OA的长为30 cm,贴纸部分的宽AC为18 cm,则CD⏜的长为( )A.5π cm B.10π cmC.20π cm D.25π cm9.如图,⊙O与正五边形ABCDE的两边AE,CD相切于A,C两点,则∠AOC的度数是( )A.144°B.130°C.129°D.108°10.在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则第2 023次输出的结果为( )A.6 B.3C.622 021D.322 022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3套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3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3(x+1)2=2(x+1)B.ﻩC.ax2+bx+c=0D.x2+2x=x2﹣12.(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A.ﻩB.2 C.D.33.(3分)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依次连接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A.垂直B.相等ﻩC.垂直且相等ﻩD.不再需要条件4.(3分)已知点A(﹣2,y1)、B(﹣1,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A.y1<y2<y3ﻩB.y3<y2<y1ﻩC.y3<y1<y2ﻩD.y2<y1<y35.(3分)学生冬季运动装原来每套的售价是100元,后经连续两次降价,现在的售价是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A.9%B.8.5%ﻩC.9.5%ﻩD.10%6.(3分)甲、乙两地相距60km,则汽车由甲地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ﻩB.ﻩC.ﻩD.7.(3分)二次三项式x2﹣4x+3配方的结果是()A.(x﹣2)2+7B.(x﹣2)2﹣1C.(x+2)2+7 D.(x+2)2﹣18.(3分)函数y=的图象经过(1,﹣1),则函数y=kx﹣2的图象是()A.B.C.ﻩD.9.(3分)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是A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着M点的运动()A.变短ﻩB.变长 C.不变D.无法确定10.(3分)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A.ﻩB.5C.ﻩD.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4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则k应满足.12.(4分)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13.(4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有一个根为零,则a的值为.14.(4分)已知==,则= .15.(4分)如图,双曲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 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16.(4分)如图,在Rt △ABC中,∠ACB =90°,CD ⊥AB 于D ,若AD=1,BD=4,则CD = .17.(4分)如图,在梯形A BCD 中,AD ∥B C,A C,BD 交于点O ,S△A OD :S △CO B=1:9,则S△D OC:S△BO C= .18.(4分)如图,在△A BC 中,点D、E 分别在AB 、AC 上,DE ∥B C.若AD =4,DB=2,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9道题,总分88分)19.(8分)解方程(1)2x 2﹣2x ﹣5=0;(2)(y+2)2=(3y ﹣1)2.20.(8分)已知,如图,AB 和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 =5m ,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21.(10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22.(10分)已知甲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数字,,1的卡片,乙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1,3,2的卡片,卡片外形相同.现从甲乙两人手中各任取一张卡片,并将它们的数字分别记为a,b.(1)请你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现制定这样一个游戏规则:若所选出的a,b能使得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称甲获胜;否则称乙获胜.请问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请你用概率知识解释.23.(10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4.(10分)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不等式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25.(10分)某商场礼品柜台元旦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P2是反比例函数(k>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26.(10分)如图,P1点A1的坐标为(2,0),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2点的坐标.27.(12分)如图,在△ABC中,AB=5,BC=3,AC=4,动点E(与点A,C不重合)在AC边上,EF∥AB交BC于F点.(1)当△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时,求CE的长;(2)当△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时,求CE的长;(3)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EF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3(x+1)2=2(x+1)B.ﻩC.ax2+bx+c=0 D.x2+2x=x2﹣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4)二次项系数不为0.【解答】解:A、3(x+1)2=2(x+1)化简得3x2+4x﹣4=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正确;B、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错误;C、若a=0,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错误;D、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错误.故选:A.【点评】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不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不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是一个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 )A.ﻩB.2ﻩC. D.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于AE是折痕,可得到AB=AF,BE=EF,设出未知数,在Rt△EF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设BE=x,∵AE为折痕,∴AB=AF,BE=EF=x,∠AFE=∠B=90°,Rt△ABC中,AC===5,∴Rt△EFC中,FC=5﹣3=2,EC=4﹣X,∴(4﹣x)2=x2+22,解得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解题中,找准相等的量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3.(3分)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依次连接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 )A.垂直B.相等ﻩC.垂直且相等D.不再需要条件【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因为菱形的四边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相等.【解答】解:∵四边形EFGH是菱形,∴EH=FG=EF=HG=BD=AC,故AC=BD.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牢记有关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4.(3分)已知点A(﹣2,y1)、B(﹣1,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B.y3<y2<y1ﻩC.y3<y1<y2ﻩD.y2<y1<y3【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k>0,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由题意可知,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第三象限内点的纵坐标总小于第一象限内点的纵坐标,∴y3最大,∵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y2<y1.故选:D.【点评】在反比函数中,已知各点的横坐标,比较纵坐标的大小,首先应区分各点是否在同一象限内.在同一象限内,按同一象限内点的特点来比较,不在同一象限内,按坐标系内点的特点来比较.5.(3分)学生冬季运动装原来每套的售价是100元,后经连续两次降价,现在的售价是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A.9% B.8.5%C.9.5%ﻩD.1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x,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1﹣x),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1﹣x)(1﹣x),根据“现在的售价是81元”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x,依题意得100(1﹣x)2=81,解方程得x1=0.1,x2=1.9(舍去)所以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10%.故选D.【点评】本题运用增长率(下降率)的模型解题.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当增长时中间的“±”号选“+”,当降低时中间的“±”号选“﹣”)6.(3分)甲、乙两地相距60km,则汽车由甲地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ﻩB.ﻩ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实际意义,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类型,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0),所以函数图象大致是B.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意义列出函数关系式从而判断它的图象类型,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变量的实际范围作图.7.(3分)二次三项式x2﹣4x+3配方的结果是()A.(x﹣2)2+7ﻩB.(x﹣2)2﹣1C.(x+2)2+7ﻩD.(x+2)2﹣1【考点】配方法的应用.【分析】在本题中,若所给的式子要配成完全平方式,常数项应该是一次项系数﹣4的一半的平方;可将常数项3拆分为4和﹣1,然后再按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x2﹣4x+3=x2﹣4x+4﹣1=(x﹣2)2﹣1.故选B.【点评】在对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时,一般要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将常数项进行拆分,使得其中一个常数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8.(3分)函数y=的图象经过(1,﹣1),则函数y=kx﹣2的图象是()A.ﻩB.ﻩC.ﻩ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待定系数法.【分析】先根据函数y=的图象经过(1,﹣1)求出k的值,然后求出函数y=kx ﹣2的解析式,再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解答.【解答】解:∵图象经过(1,﹣1),∴k=xy=﹣1,∴函数解析式为y=﹣x﹣2,所以函数图象经过(﹣2,0)和(0,﹣2).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9.(3分)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是A 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着M点的运动()A.变短ﻩB.变长C.不变ﻩD.无法确定【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易得EF为三角形AMR的中位线,那么EF长恒等于定值AR的一半.【解答】解:∵E,F分别是AM,MR的中点,∴EF=AR,∴无论M运动到哪个位置EF的长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10.(3分)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 )A.B.5ﻩC.ﻩD.【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B=OB,由此推出△ABC的周长=OC+AC,设OC=a,AC=b,根据勾股定理和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解答】解:∵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AB=OB,∴△ABC的周长=OC+AC,设OC=a,AC=b,则:,解得a+b=2,即△ABC的周长=OC+A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和线段中垂线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关键是一个转换思想,即把求△ABC的周长转换成求OC+AC即可解决问题.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4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则k应满足k>﹣2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则k+2>0,解得k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k+2>0,解得k>﹣2.故答案为k>﹣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重点是注意y=(k≠0)中k的取值,①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②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12.(4分)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即可.【解答】解:∵改做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4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有一个根为零,则a 的值为﹣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将x=0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把x=0代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可得a2+3a﹣4=0,解得a=﹣4或a=1,∵二次项系数a﹣1≠0,∴a≠1,∴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易得出a的值,但不能忽视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a﹣1≠0,因此在解题时要重视解题思路的逆向分析.14.(4分)已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比例关系,用未知量k分别表示出a、b和c的值,代入原式中,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设===k,∴a=5k,b=3k,c=4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4分)如图,双曲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2求出【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S△AOBk的值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k<0,=2,∴|k|=4,∴k=﹣4,即可得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S△AOB故答案为:y=﹣.【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且保持不变.16.(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D=1,BD=4,则CD= 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证△ACD∽△CB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CD 的长.【解答】解:Rt△ACB中,∠ACB=90°,CD⊥AB;∴∠ACD=∠B=90°﹣∠A;又∵∠ADC=∠CDB=90°,∴△ACD∽△CBD;∴CD2=AD•BD=4,即CD=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7.(4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点O,S△AOD:S△COB=1:9,则S△DOC :S△BOC=1: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在梯形ABCD中,AD∥BC,AC,易得△AOD∽△COB,且S△AOD:S△COB=1:9,可求=,则S△AOD:S△DOC=1:3,所以S△DOC:S△BOC=1:3.【解答】解:根据题意,AD∥BC∴△AOD∽△COB∵S△AOD:S△COB=1:9∴=则S△AOD:S△DOC=1:3所以S△DOC :S△BOC=3:9=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D=4,DB=2,则的值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AD=3,DB=2,即可求得AB的长,又由DE∥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DE:BC=AD:AB,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D=4,DB=2,∴AB=AD+BD=4+2=6,∵DE∥BC,△ADE∽△AB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比例线段的对应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道题,总分88分)19.(8分)解方程(1)2x2﹣2x﹣5=0;(2)(y+2)2=(3y﹣1)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分析】(1)利用求根公式计算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可得到(4y+1)(3﹣2y)=0,可求得方程的解.【解答】解:(1)∵a=2,b=﹣2,c=﹣5,∴△=(﹣2)2﹣4×2×(﹣5)=48>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即x1=,x2=,(2)移项得(y+2)2﹣(3y﹣1)2=0,分解因式得(4y+1)(3﹣2y)=0,解得y1=﹣,y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8分)已知,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考点】平行投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投影的定义,作出投影即可;(2)根据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构造比例关系.计算可得DE=10(m).【解答】解:(1)连接AC,过点D作DF∥AC,交直线BC于点F,线段EF即为DE 的投影.(2)∵AC∥DF,∴∠ACB=∠DFE.∵∠ABC=∠DEF=90°∴△ABC∽△DEF.∴,∴∴DE=10(m).说明:画图时,不要求学生做文字说明,只要画出两条平行线AC和DF,再连接EF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投影的知识并结合图形解题.21.(10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考点】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FE=∠DC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EF和△D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F=CD,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ADB=90°,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必须是AB=AC.【解答】解:(1)BD=CD.理由如下:依题意得AF∥BC,∴∠AFE=∠DCE,∵E是AD的中点,∴AE=DE,在△AEF和△DEC中,,∴△AEF≌△DEC(AAS),∴AF=CD,∵AF=BD,∴BD=CD;(2)当△ABC满足:AB=AC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理由如下:∵AF∥BD,AF=BD,∴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AB=AC,BD=CD(三线合一),∴∠ADB=90°,∴ﻩAFBD是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基础题,明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10分)已知甲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数字,,1的卡片,乙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1,3,2的卡片,卡片外形相同.现从甲乙两人手中各任取一张卡片,并将它们的数字分别记为a,b.(1)请你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现制定这样一个游戏规则:若所选出的a,b能使得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称甲获胜;否则称乙获胜.请问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请你用概率知识解释.【考点】游戏公平性;根的判别式;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树状图即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判定各种情况下根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甲、乙获胜的概率,比较概率大小,即可确定这样的游戏规是否公平.【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a,b)的可能结果有(,1)、(,3)、(,2)、(,1)、(,3)、(,2)、(1,1)、(1,3)及(1,2),∴(a,b)取值结果共有9种;(2)∵当a=,b=1时,△=b2﹣4ac=﹣1<0,此时ax2+bx+1=0无实数根,当a=,b=3时,△=b2﹣4ac=7>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2时,△=b2﹣4ac=2>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1时,△=b2﹣4ac=0,此时ax2+b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a=,b=3时,△=b2﹣4ac=8>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2时,△=b2﹣4ac=3>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1,b=1时,△=b2﹣4ac=﹣3<0,此时ax2+bx+1=0无实数根,当a=1,b=3时,△=b2﹣4ac=5>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1,b=2时,△=b2﹣4ac=0,此时ax2+b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P(甲获胜)=P(△>0)=>P(乙获胜)=,∴这样的游戏规则对甲有利,不公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判断游戏公平性就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23.(10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 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首先由Rt△ABC中,由∠BAC=30°可以得到AB=2BC,又由△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由此得到AE=2AF,并且AB=2AF,然后证得△AFE≌△BCA,继而证得结论;(2)根据(1)知道EF=AC,而△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AC=AD,并且AD⊥AB,而EF⊥AB,由此得到EF∥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1)∵Rt△ABC中,∠BAC=30°,∴AB=2BC,又∵△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AB=2AF∴AF=BC,在Rt△AFE和Rt△BCA中,,∴Rt△AFE≌Rt△BCA(HL),∴AC=EF;(2)∵△ACD是等边三角形,∴∠DAC=60°,AC=AD,∴∠DAB=∠DAC+∠BAC=90°又∵EF⊥AB,∴EF∥AD,∵AC=EF,AC=AD,∴EF=AD,∴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Rt△AFE≌Rt△BCA是关键.24.(10分)如图,已知A (﹣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不等式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待定系数法.【分析】(1)把A(﹣4,n),B(2,﹣4)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其解析式;(2)把三角形AOB的面积看成是三角形AOC和三角形OCB的面积之和进行计算;(3)由图象观察函数y=的图象在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上方,对应的x的范围.【解答】解:(1)∵B(2,﹣4)在y=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A(﹣4,n)在y=﹣上,∴n=2.∴A(﹣4,2).∵y=kx +b 经过A (﹣4,2),B (2,﹣4),∴.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C 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当y=0时,x=﹣2.∴点C(﹣2,0).∴OC=2.∴S△AOB =S△ACO +S △BCO =×2×2+×2×4=6.(3)不等式的解集为:﹣4<x <0或x >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要能够熟练借助直线和y 轴的交点运用分割法求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同时间接考查函数的增减性,从而来解不等式.25.(10分)某商场礼品柜台元旦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经济问题;压轴题.【分析】等量关系为:(原来每张贺年卡盈利﹣降价的价格)×(原来售出的张数+增加的张数)=120,把相关数值代入求得正数解即可.【解答】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现在的利润是(0.3﹣x)元,则商城多售出100x ÷0.1=1000x 张.(0.3﹣x)(500+1000x)=120,解得x1=﹣0.3(降价不能为负数,不合题意,舍去),x2=0.1.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点评】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得到每降价x元多卖出的贺年卡张数是解决本题的难点;根据利润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0分)如图,P1、P2是反比例函数(k>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点A1的坐标为(2,0),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2点的坐标.【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首先作P1B⊥OA1于点B,由等边△P1OA1中,OA1=2,可得OB=1,P1B=,继而求得点P1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首先作P2C⊥A1A2于点C,由等边△P2A1A2,设A1C=a,可得P2C=,OC=2+a,然后把P2点坐标(2+a,)代入,继而求得a的值,则可求得A2点的坐标.【解答】解:(1)作P1B⊥OA1于点B,∵等边△P1OA1中,OA1=2,∴OB=1,P1B=,把P1点坐标(1,)代入,解得:,∴;(2)作P2C⊥A1A2于点C,∵等边△PA1A2,设A1C=a,2则P2C=,OC=2+a,把P2点坐标(2+a,)代入,即:,解得,(舍去),∴OA2=2+2a=,∴A2(,0).【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27.(12分)如图,在△ABC中,AB=5,BC=3,AC=4,动点E(与点A,C不重合)在AC边上,EF∥AB交BC于F点.(1)当△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时,求CE的长;(2)当△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时,求CE的长;(3)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EF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1)因为EF∥AB,所以容易想到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题;(2)根据周长相等,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3)先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猜想P点可能的位置,再找到相似三角形,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S△ECF :S△ACB=1:2又∵EF∥AB∴△ECF∽△ACB==∵AC=4,∴CE=;(2)设CE的长为x∵△ECF∽△ACB∴=∴CF=由△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得x+EF+x=(4﹣x)+5+(3﹣x)+EF 解得∴CE的长为;(3)△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假设∠PEF=90°,EP=EF由AB=5,BC=3,AC=4,得∠C=90°∴Rt△ACB斜边AB上高CD=设EP=EF=x,由△ECF∽△ACB,得:=即=解得x=,即EF=当∠EFP´=90°,EF=FP′时,同理可得EF=;②如图2,假设∠EPF=90°,PE=PF时,点P到EF的距离为EF设EF=x,由△ECF∽△ACB,得:=,即=解得x=,即EF=综上所述,在AB上存在点P,使△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EF=或EF=.【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开放性,难点在于作出辅助线就具体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期末试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3分)计算a7•()2的结果是()A.aB.a5 C.a6ﻩD.a82.(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ﻩB.x>1C.x<1D.x≠﹣13.(3分)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ﻩB.ﻩC.ﻩD.4.(3分)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2,BC=4,AC=7B.AB=5,BC=3,∠A=30°C.∠A=60°,∠B=45°,AC=4 D.∠C=90°,AB=65.(3分)下列各式:,,,,(x﹣y)中,是分式的共有()A.1个ﻩB.2个ﻩC.3个ﻩD.4个6.(3分)若(x+3)(x﹣4)=x2+px+q,那么p、q的值是()A.p=1,q=﹣12B.p=﹣1,q=﹣12C.p=7,q=12D.p=7,q=﹣127.(3分)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A.AB=AC=3,BC=6B.∠A=40°、∠B=70°C.AB=3、BC=8,周长为16ﻩD.∠A=40°、∠B=50°8.(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0°,则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ﻩB.八边形ﻩC.九边形D.十边形9.(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BC∥AD,AB=CD,BE=DF,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5 B.6C.3ﻩD.410.(3分)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2=65°,则∠1的度数为()A.65°B.25°C.35°D.45°11.(3分)已知y2+10y+m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25ﻩB.±25 C.5ﻩD.±512.(3分)如图,若∠A=27°,∠B=50°,∠C=38°,则∠BFE等于()A.65°B.115°C.105°D.75°13.(3分)若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A.﹣2B.0ﻩC.1 D.214.(3分)若m=2100,n=375,则m,n的大小关系为()A.m>nﻩB.m<nﻩC.m=nﻩ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满16分,每小题4分)15.(4分)计算:=.16.(4分)一个矩形的面积为(6ab2+4a2b)cm2,一边长为2abcm,则它的周长为cm.17.(4分)等腰三角形一个顶角和一个底角之和是100°,则顶角等于.18.(4分)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篮球比赛B.守株待兔C.明天是晴天D.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2.一元二次方程2某2﹣某+1=0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依次是()A.﹣1和1B.1和1C.2和1D.0和13.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方程2某(某﹣3)=5(某﹣3)的根是()A.某=B.某=3C.某1=,某2=3D.某1=﹣,某2=3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已知∠ACB=60°,则∠ABO的大小为()A.30°B.40°C.45°D.50°6.在Rt△ABC中,∠C=90°,AC=12,BC=5,将△ABC绕边A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A.25πB.65πC.90πD.130π7.如图,抛物线y1=﹣某2+4某和直线y2=2某,当y1<y2时,某的取值范围是()A.0<某<2B.某<0或某>2C.某<0或某>4D.0<某<48.已知点A(1,a)、点B(b,2)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A.1B.3C.﹣1D.﹣39.王洪存银行5000元,定期一年后取出3000元,剩下的钱继续定期一年存入,如果每年的年利率不变,到期后取出2750元,则年利率为()A.5%B.20%C.15%D.10%10.某1,某2是关于某的一元二次方程某2﹣m某+m﹣2=0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m使+=0成立?则正确的结论是()A.m=0时成立B.m=2时成立C.m=0或2时成立D.不存在11.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某的值是()A.±B.4C.±或4D.4或﹣12.如图为二次函数y=a某2+b某+c(a≠0)的图象,则下列说法:①a>0;②2a+b=0;③a+b+c>0;④△>0;⑤4a﹣2b+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小明制作了十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10这是个数字.从这十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14.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外切正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5.△ABC中,E,F分别是AC,AB的中点,连接EF,则S△AEF:S△ABC=.16.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孔的直径AB是mm.17.将抛物线y=某2﹣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又沿某轴折叠,得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18.如图,我们把一个半圆与抛物线的一部分围成的封闭图形称为“果圆”.已知点A、B、C、D分别是“果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某2﹣2某﹣3,AB为半圆的直径,则这个“果圆”被y轴截得的弦CD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理步骤)19.(1)解方程:某2﹣3某+2=0.(2)已知:关于某的方程某2+k某﹣2=0①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20.(1)解方程:+=;(2)图①②均为7某6的正方形网络,点A,B,C在格点上.(a)在图①中确定格点D,并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b)在图②中确定格点E,并画出以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21.一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1个红球,2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摸出球的所有等可能情况,并求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黄色的概率.22.用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米(1)若围成的面积为72米2,球矩形的长与宽;(2)菜园的面积能否为120米2,为什么?23.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6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直径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AC、AD的长;(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某Oy中,直线y=某+2与某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某2+b某+c的对称轴是某=﹣且经过A,C两点,与某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抛物线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某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篮球比赛B.守株待兔C.明天是晴天D.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考点】随机事件.【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篮球比赛是随机事件,A不正确;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B不正确;明天是晴天是随机事件,C不正确;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是必然事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2.一元二次方程2某2﹣某+1=0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依次是()A.﹣1和1B.1和1C.2和1D.0和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进行选择.【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2某2﹣某+1=0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依次是﹣1和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某2+b某+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某2叫二次项,b某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3.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及轴对称的知识,解题时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4.方程2某(某﹣3)=5(某﹣3)的根是()A.某=B.某=3C.某1=,某2=3D.某1=﹣,某2=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先把方程变形为:2某(某﹣3)﹣5(某﹣3)=0,再把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得(某﹣3)(2某﹣5)=0,方程就可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某﹣3=0或2某﹣5=0,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方程变形为:2某(某﹣3)﹣5(某﹣3)=0,∴(某﹣3)(2某﹣5)=0,∴某﹣3=0或2某﹣5=0,∴某1=3,某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先把方程右边化为0,再把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然后一元二次方程就可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已知∠ACB=60°,则∠ABO的大小为()A.30°B.40°C.45°D.50°【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可得∠AOB=12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ACB=60°,∴∠AOB=120°,∵AO=BO,∴∠B=÷2=3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关键是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6.在Rt△ABC中,∠C=90°,AC=12,BC=5,将△ABC绕边A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A.25πB.65πC.90πD.130π【考点】圆锥的计算;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操作型.【分析】运用公式=πlr(其中勾股定理求解得到母线长l为13)求解.【解答】解:∵Rt△ABC中,∠C=90°,AC=12,BC=5,∴AB==13,∴母线长l=13,半径r为5,∴圆锥的侧面积是=πlr=13某5某π=65π.故选B.【点评】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公式求解.7.如图,抛物线y1=﹣某2+4某和直线y2=2某,当y1<y2时,某的取值范围是()A.0<某<2B.某<0或某>2C.某<0或某>4D.0<某<4【考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再根据函数图象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某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联立,解得,,∴两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0,0),(2,4),由图可知,y1<y2时某的取值范围是0<某<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此类题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加简便.8.已知点A(1,a)、点B(b,2)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A.1B.3C.﹣1D.﹣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可得a、b的值,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点A(1,a)、点B(b,2)关于原点对称,∴b=﹣1,a=﹣2,a+b=﹣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9.王洪存银行5000元,定期一年后取出3000元,剩下的钱继续定期一年存入,如果每年的年利率不变,到期后取出2750元,则年利率为()A.5%B.20%C.15%D.1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设定期一年的利率是某,则存入一年后的本息和是5000(1+某)元,取3000元后余[5000(1+某)﹣3000]元,再存一年则有方程[5000(1+某)﹣3000](1+某)=2750,解这个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定期一年的利率是某,根据题意得:一年时:5000(1+某),取出3000后剩:5000(1+某)﹣3000,同理两年后是[5000(1+某)﹣3000](1+某),即方程为[5000(1+某)﹣3000](1+某)=2750,解得:某1=10%,某2=﹣150%(不符合题意,故舍去),即年利率是1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有关利率的问题,关键是掌握公式:本息和=本金某(1+利率某期数),难度一般.10.某1,某2是关于某的一元二次方程某2﹣m某+m﹣2=0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m使+=0成立?则正确的结论是()A.m=0时成立B.m=2时成立C.m=0或2时成立D.不存在【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某1+某2=m,某1某2=m﹣2.假设存在实数m使+=0成立,则=0,求出m=0,再用判别式进行检验即可.【解答】解:∵某1,某2是关于某的一元二次方程某2﹣m某+m﹣2=0的两个实数根,∴某1+某2=m,某1某2=m﹣2.假设存在实数m使+=0成立,则=0,∴=0,∴m=0.当m=0时,方程某2﹣m某+m﹣2=0即为某2﹣2=0,此时△=8>0,∴m=0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某1,某2是方程某2+p某+q=0的两根时,那么某1+某2=﹣p,某1某2=q.11.若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某的值是()A.±B.4C.±或4D.4或﹣【考点】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把y=8直接代入函数即可求出自变量的值.【解答】解:把y=8代入函数,先代入上边的方程得某=,∵某≤2,某=不合题意舍去,故某=﹣;再代入下边的方程某=4,∵某>2,故某=4,综上,某的值为4或﹣.【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求函数值.(1)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2)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12.如图为二次函数y=a某2+b某+c(a≠0)的图象,则下列说法:①a>0;②2a+b=0;③a+b+c>0;④△>0;⑤4a﹣2b+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某=1计算2a+b与0的关系;再由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①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知a<0,故本选项错误;②由对称轴为某==1,∴﹣=1,∴b=﹣2a,则2a+b=0,故本选项正确;③由图象可知,当某=1时,y>0,则a+b+c>0,故本选项正确;④从图象知,抛物线与某轴有两个交点,∴△>0,故本选项错正确;⑤由图象可知,当某=﹣2时,y<0,则4a﹣2b+c<0,故本选项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范围求2a与b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小明制作了十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10这是个数字.从这十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小明制作了十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10这是个数字.其中能被4整除的有4,8,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小明制作了十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10这是个数字.其中能被4整除的有4,8;∴从这十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外切正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作出正三角形的边心距,连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中心可得到一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内心到每个顶点的距离是等边三角形高的,设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等边三角形的高为a,∴该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a∴同圆外切正三角形的边长=2某a某tan30°=2a.∴周长之比为:3a:6a=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解题时利用了圆内接等边三角形与圆外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关键是构造正确的直角三角形.15.△ABC中,E,F分别是AC,AB的中点,连接EF,则S△AEF:S△AB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由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可得EF是△ABC的中位线,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得BC=2EF,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4,∴EF是△ABC的中位线,∴BC=2EF,EF∥BC,∴△AEF∽△ABC,∴S△AEF:S△ABC=()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孔的直径AB是8mm.【考点】相交弦定理;勾股定理.【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和相交弦定理求解.【解答】解:钢珠的直径是10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则下面的距离就是2.利用相交弦定理可得:2某8=AB某AB,解得AB=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垂径定理和相交弦定理求线段的长.17.将抛物线y=某2﹣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又沿某轴折叠,得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某2+1.【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专题】几何变换.【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某2﹣2的顶点坐标为(0,﹣2),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和关于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0,﹣2)变换后的对应点的坐标为(0,1),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新抛物线的解析式.【解答】解:抛物线y=某2﹣2的顶点坐标为(0,﹣2),点(0,﹣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1),点(0,﹣1)关于某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0,1),因为新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所以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某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8.如图,我们把一个半圆与抛物线的一部分围成的封闭图形称为“果圆”.已知点A、B、C、D分别是“果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某2﹣2某﹣3,AB为半圆的直径,则这个“果圆”被y轴截得的弦CD的长为3+.【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连接AC,BC,有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A,B,C的坐标,进而求出AO,BO,DO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CB中,利用射影定理可求出CO的长,进而可求出CD的长.【解答】解:连接AC,BC,∵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某2﹣2某﹣3,∴点D的坐标为(0,﹣3),∴OD的长为3,设y=0,则0=某2﹣2某﹣3,解得:某=﹣1或3,∴A(﹣1,0),B(3,0)∴AO=1,BO=3,∵AB为半圆的直径,∴∠ACB=90°,∵CO⊥AB,∴CO2=AOBO=3,∴CO=,∴CD=CO+OD=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圆周角定理、射影定理,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果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理步骤)19.(1)解方程:某2﹣3某+2=0.(2)已知:关于某的方程某2+k某﹣2=0①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考点】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1)把方程某2﹣3某+2=0进行因式分解,变为(某﹣2)(某﹣1)=0,再根据“两式乘积为0,则至少一式的值为0”求出解;(2)①由△=b2﹣4ac=k2+8>0,即可判定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首先将某=﹣1代入原方程,求得k的值,然后解此方程即可求得另一个根.【解答】(1)解:某2﹣3某+2=0,(某﹣2)(某﹣1)=0,某1=2,某2=1;(2)①证明:∵a=1,b=k,c=﹣2,∴△=b2﹣4ac=k2﹣4某1某(﹣2)=k2+8>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解:当某=﹣1时,(﹣1)2﹣k﹣2=0,解得:k=﹣1,则原方程为:某2﹣某﹣2=0,即(某﹣2)(某+1)=0,解得:某1=2,某2=﹣1,所以另一个根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某2+b某+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0.(1)解方程:+=;(2)图①②均为7某6的正方形网络,点A,B,C在格点上.(a)在图①中确定格点D,并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b)在图②中确定格点E,并画出以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考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解分式方程;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1)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然后解方程,注意要验根;(2)可画出一个等腰梯形,则是轴对称图形;(3)画一个矩形,则是中心对称图形.【解答】解:(1)由原方程,得5+某(某+1)=(某+4)(某﹣1),整理,得2某=9,解得某=4.5;(2)如图①所示:等腰梯形ABCD为轴对称图形;;(3)如图②所示:矩形ABDC为轴对称图形;.【点评】此题比较灵活的考查了等腰梯形、矩形的对称性,是道好题.21.一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1个红球,2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摸出球的所有等可能情况,并求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黄色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黄球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黄球的有4种情况,∴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用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米(1)若围成的面积为72米2,球矩形的长与宽;(2)菜园的面积能否为120米2,为什么?【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某米,则矩形的另一边长为(30﹣2某)米,根据面积为72米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即可.【解答】解:(1)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某米,则某(30﹣2某)=72,解方程得:某1=3,某2=12.当某=3时,长=30﹣2某3=24>18,故舍去,所以某=12.答:矩形的长为12米,宽为6米;(2)假设面积可以为120平方米,则某(30﹣2某)=120,整理得即某2﹣15某+60=0,△=b2﹣4ac=152﹣4某60=﹣15<0,方程无实数解,故面积不能为12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3.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6cm,D,E分别是∠ACB 的平分线与⊙O,直径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AC、AD的长;(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切线的判定.【分析】(1)连结BD,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由AB为直径得∠ACB=90°,则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8;由DC平分∠ACB得∠ACD=∠BCD=45°,根据圆周角定理得∠DAB=∠DBA=45°,则△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D的长;(2)连结OC,由PC=PE得∠PCE=∠PEC,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PEC=∠EAC+∠ACE=∠EAC+45°,加上∠CAB=90°﹣∠ABC,∠ABC=∠OCB,于是可得到∠PCE=90°﹣∠OCB+45°=90°﹣(∠OCE+45°)+45°,则∠OCE+∠PCE=90°,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得PC为⊙O的切线.【解答】解:(1)连结BD,如图1所示,∵AB为直径,∴∠ACB=90°,在Rt△ACB中,AB=10cm,BC=6cm,∴AC==8(cm);∵DC平分∠ACB,∴∠ACD=∠BCD=45°,∴∠DAB=∠DBA=45°∴△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AB=5(cm);(2)PC与圆⊙O相切.理由如下:连结OC,如图2所示:∵PC=PE,∴∠PCE=∠PEC,∵∠PEC=∠EAC+∠ACE=∠EAC+45°,而∠CAB=90°﹣∠ABC,∠ABC=∠OCB,∴∠PCE=90°﹣∠OCB+45°=90°﹣(∠OCE+45°)+45°,∴∠OCE+∠PCE=90°,即∠PCO=90°,∴OC⊥PC,∴PC为⊙O的切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和切线的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某Oy中,直线y=某+2与某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某2+b某+c的对称轴是某=﹣且经过A,C两点,与某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抛物线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某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A、C点坐标,根据函数值相等的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B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关于m的方程,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M点坐标.【解答】解:(1)当某=0时,y=2,即C(0,2),当y=0时,某+2=0,解得某=﹣4,即A(﹣4,1).由A、B关于对称轴对称,得B(1,0).将A、B、C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某2﹣某+2;(2)抛物线上是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某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如图,设M(m,﹣m2﹣m+2),N(m,0).AN=m+4,MN=﹣m2﹣m+2.由勾股定理,得AC==2,BC==.当△ANM∽△ACB时,=,即=,解得m=0(不符合题意,舍),m=﹣4(不符合题意,舍);当△ANM∽△BCA时,=,即=,解得m=﹣3,m=﹣4(不符合题意,舍),当m=﹣3时,﹣m2﹣m+2=2,即M(﹣3,2).综上所述:抛物线存在点M,过点M作MN垂直某轴于点N,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点M的坐标(﹣3,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利用函数值相等的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得出B点坐标是解题关键;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题关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一元二次方程x2+6x+5=0的常数项是( )A. 0B. 1C. 5D. 都不对2.如图所示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正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圆3.如图,∠1=∠2,则下列各式不能说明△ABC∽△ADE的是( )A. ∠D=∠BB. ∠E=∠CC. ADAB =AEACD. ADAB =DEBC4.将抛物线y=−3x2平移,得到抛物线y=−3(x−1)2−2,下列平移方式中,正确的是( )A.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5.如图,在△ABC中,DE//BC,DE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D,E,若AD=4,DB=2,则DE:BC的值为( )A. 23B. 12C. 34D. 356.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 )第2页,共18页…………○…………外…………○…………装…………○…………订…………○…………线…………○…………A. 太阳从西边升起B. △ABC 中,AB 与AC 的和比BC 大C. 两个负数相乘,积为正D. 两个数相加,和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7. 如图,在一块宽为20m ,长为32m 的矩形空地上,修筑宽相等的两条小路,两条路分别与矩形的边平行,如图,若使剩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60m 2,问小路的宽应是多少?设小路的宽为xcm ,根据题意得( )A. 32x +20x =20×32−560B. 32×20−20x ×32x =560C. (32−x)(20−x)=560D. 以上都不正确8. 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和1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 摸到黄球是不可能事件C. 摸到白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相等D. 摸到红球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9. 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4,则它的内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 )A. 1B. 2C. 4√2D. 2√2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为函数y =4x(x <0)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A ⊥x 轴于点A ,则△PAO 的面积是( )A. 8B. 4C. 2D. −211. 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A ,B 是切点,若∠P =70°,则∠ABO =( )A. 30°B. 35°C. 45°D. 55°12.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2x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经过点(−1,−2)B. 它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C.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D. 当x=0时,y有最大值为013.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cm,EF=2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 150cm,CD=800cm,则树高AB等于( )A. 300cmB. 400cmC. 550cmD. 都不对14.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则估计口袋中大约共有白球( )A. 10B. 15C. 20D. 都不对15.如图,若△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 )A. (1,0)B. (0,1)C. (−1,0)D. (0,−1)16.如图,△ABC和阴影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与△ABC相似的阴影三角形为( )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7.二次函数y=2(x−1)2−5的开口方向______,最小值是______.18.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的高,若AD=2,A′D′=3,则△ABD与△A′B′D′的周长之比为______.△ABC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第4页,共18页…………○…………外…………○…………装…………○…………订…………○…………线…………○…………19. 已知一次函数y 1=kx +m(k ≠0)和二次函数y 2=ax 2+bx +c(a ≠0)部分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如下表x … −1 0 2 4 5 … y 1 … 0 1 3 5 6 … y 2…−159…当y 2=y 1时,自变量x 的取值是______,当y 2>y 1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0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4个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3,4)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A .(3,4)B .(-3,-4)C .(3,-4)D .(4,-3)3.如图,在⊙O 中,OC ⊥AB ,若∠BOC =40°,则∠OAB 等于()A .40°B .50°C .80°D .120°4.抛物线y =﹣2(x ﹣3)2﹣4的对称轴是()A .直线x =3B .直线x =﹣3C .直线x =4D .直线x =﹣45.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它们的点都是奇数的概率是()A .136B .19C .14D .126.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bx+c 的图象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如图,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得到△ADE ,若点D 恰好在CB 的延长线上,则∠CDE 等于()A .ΑB .90°+2αC .90°﹣2αD .180°﹣2α8.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是x =﹣1,且过点(﹣3,0),下列说法:①abc <0;②2a ﹣b =0;③若(﹣5,y 1),(3,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 1=y 2;④4a+2b+c <0,其中说法正确的()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4,﹣4),点B (a ,0),二次函数y =x 2+(k ﹣3)x ﹣2k 的图象必过一定点C ,则AB+BC 的最小值是()A .B .C .D .10.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P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B ,若∠P=40°,则∠B 的度数为()A .20°B .25°C .40°D .50°二、填空题11.若方程mx2+3x-4=3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从池溏里捕捞100条鱼做上记号,然后放回池塘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待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第二次再捕捞300条鱼,若其中有15条有标记,那么估计池塘里大约有鱼________条._____.13.如图,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20°,弦AB=14.已知⊙O的直径为8cm,如果直线AB上的一点与圆心的距离为4cm,则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15.已知二次函数y=﹣x2+bx+c与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相交于点A(﹣2,4)和点B(6,﹣2),则不等式﹣x2+bx+c>mx+n的解集是_____.16.如图,已知Rt△ABC中,∠ABC=90°,∠ACB=30°,斜边AC=4,点P是三角形内的一动点,则PA+PB+PC的最小值是_____.17.如图,Rt△ABC中,∠C=90°,∠ABC=30°,AC=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A1B1C,当A1落在AB边上时,连接B1B,取BB1的中点D,连接A1D,则A1D的长度是________.三、解答题18.解方程:(x+3)2﹣2x(x+3)=0.19.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点C为 BD的中点.若∠DCE =110°,求∠BAC的度数.20.如图,已知△ABC 中,BD 是中线.(1)尺规作图:作出以D 为对称中心,与△BCD 成中心对称的△EAD .(2)猜想AB+BC 与2BD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1.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小明随机从口袋中摸取一个小球,记录摸到小球的标号后放回,再从中摸取一个小球,又放回.小明摸取了60次,结果统计如下:标号1234次数16142010(1)上述试验中,小明摸取到“2”号小球的频率是;小明下一次在袋中摸取小球,摸到“2”号小球的概率是;(2)若小明随机从口袋中摸取一个小球,记录摸到小球的标号后放回,再从中摸取一个小球,请用列举法求小明两次摸取到小球的标号相同的概率.(3)若小明一次在袋中摸出两个小球,求小明摸出两个小球标号的和为5的概率.22.如图,一次函数y=x+b 和反比例函数y=xk(k≠0)交于点A (4,1).(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O 半径为3.(1)试判断点A (3,3)与⊙O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说明.(2)若直线y =x+b 与⊙O 相交,求b 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y =x+3与⊙O 相交于点A ,B .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2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x +ax+a+3=0.(1)求证:无论a 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图,若抛物线y =﹣212x +ax+a+3与x 轴交于点A (﹣2,0)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BC ,BC 与对称轴交于点D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②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点P 位于直线BC 的上方,连接PC ,PD ,过点P 作PN ⊥x 轴,交BC 于点M ,求△PCD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25.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2a+1)x+a ﹣2=0.(1)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2)若x=2是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3)在(1)的条件下,试判断直线y=(2a﹣3)x﹣a+5能否过点A(﹣1,3),并说明理由.26.如图,AB是圆O的直径,O为圆心,AD、BD是半圆的弦,且∠PDA=∠PBD.延长PD交圆的切线BE于点E(1)判断直线PD是否为⊙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2)如果∠BED=60°,PA的长;(3)将线段PD以直线AD为对称轴作对称线段DF,点F正好在圆O上,如图2,求证:四边形DFBE为菱形.参考答案1.B【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2.C【详解】∵P(-3,4),∴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3,-4),故选:C.3.B【详解】解:在⊙O中,OA=OB,∴△AOB为等腰三角形,∵OC⊥AB,∴∠AOC=∠BOC=40°,∴∠AOB=80°,∴∠OAB=(180°-∠AOB)÷2=50°.4.A【详解】解:抛物线y=﹣2(x﹣3)2﹣4的对称轴方程为:直线x=3,故选:A.5.C【详解】解:列表如下:123456 1()1,1()1,2()1,3()1,4()1,5()1,6 2()2,1()2,2()2,3()2,4()2,5()2,6 3()3,1()3,2()3,3()3,4()3,5()3,6 4()4,1()4,2()4,3()4,4()4,5()4,6 5()5,1()5,2()5,3()5,4()5,5()5,6 6()6,1()6,2()6,3()6,4()6,5()6,6由表格信息可得:所有的等可能的结果数有36个,符合条件的结果数有91=. 364故选C6.D【详解】解:由势力的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可知c>0,对称轴x=-2ba<0,得b<0.∴0b ->所以一次函数y =﹣bx+c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 .7.A【详解】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C=∠ADE ,∵∠ABC+∠ABD=180°,∴∠ABD+∠ADE=180°,即∠ABD+∠ADB+∠CDE=180°,∵∠ABD+∠ADB+∠BAD=180°,∴∠CDE=∠BAD ,∵∠BAD=α,∴∠CDE=α.故选:A .8.B【详解】由图象可得,0a >,0b >,0c <,则0abc <,故①正确;∵该函数的对称轴是1x =-,∴12ba-=-,得20a b -=,故②正确;∵()154---=,()314--=,∴若(﹣5,y 1),(3,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12y y =,故③正确;∵该函数的对称轴是1x =-,过点(﹣3,0),∴2x =和4x =-时的函数值相等,都大于0,∴420a b c ++>,故④错误;故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B .9.C【详解】解:二次函数y =x 2+(k ﹣3)x ﹣2k=(x-2)(x-1+k)-2∴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点C (2,-2)点C 关于x 轴对称的点C '的坐标为(2,2),连接AC ',如图,∵()4,4A --∴AC '==故选:C 10.B【详解】连接OA ,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OA ⊥AP ,∴∠OAP=90°,∵∠P=40°,∴∠AOP=90°-40°=50°,∴∠B=12∠AOB=25°,故选B.11.3m ≠【详解】解:mx 2+3x-4=3x 2,可变形为2(3)340m x x -+-=,∵2(3)340m xx -+-=是一元二次方程,∴30m -≠,∴3m ≠.故答案为:3m ≠.12.2000100条,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设该池塘里现有鱼x 条,由题意知,15100300x=,∴x=2000.∴估计池塘里大约有鱼2000条.故答案为2000.13.4π3【详解】解:由题意知:∵OA OB=∴△OAB 为等腰三角形∴()1180120302OAB ∠=︒-︒=︒∵12cos30OA⨯︒=∴2OA =∵π120π24π1801803n r S ⨯⨯===扇1sin 302OAB S OA =⨯⨯︒⨯=∴4π3AOB S S S =-=- 阴扇故答案为:4π314.相切或相交【详解】设直线AB 上与圆心距离为4cm 的点为C ,当OC ⊥AB 时,OC=⊙O 的半径,所以直线AB 与⊙O 相切,当OC 与AB 不垂直时,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小于OC ,所以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小于⊙O 的半径,所以直线AB 与⊙O 相交,综上所述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为相切或相交,故答案为:相切或相交.15.26x -<<【详解】解:如图,∵两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 (-2,4),B (6,-2),∴不等式﹣x 2+bx+c >mx+n 的解集是26x -<<.故答案为:26x -<<.16.【分析】将△BC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HG ,连接PH ,AG ,过点G 作AB 的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于N .证明△PBH 是等边三角形,得PH BP =,所以PA PB PC PA PH HG ++=++,推出当A ,P ,G ,H′共线时,PA+PB+PC 的值最小,最小值=AG 的长,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G 的长即可.【详解】解:将△BC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HG ,连接PH ,AG ,过点G 作AB 的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于N ,如图,∵∠90,30ABC ACB ︒︒=∠=,4AC =2,AB ∴=由勾股定理得:BC ==∵将△BC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HG ,∴△BPC BHG≅∆∴,60BP BH PBH ︒=∠=,,HG PC BC BG ===,∠PBC GBH=∠∴△PBH 是等边三角形,∴PH BP=∴PA PB PC PA PH HG++=++∴当点A ,点P ,点G ,点H 共线时,PA PH HG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AG ,∵∠150ABP PBH GBH ABP PBC CBH ︒+∠+∠=∠+∠+∠=∴∠150ABG ︒=∴∠30GBN ︒=∵GN AB⊥∴1122GN BG ==⨯=由勾股定理得,3BN ===∴235AN AB BN =+=+=∴AG ===∴PA PB PC ++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7【详解】∵∠ACB=90°,∠ABC=30°,AC=2,∴∠A=90°﹣∠ABC=60°,AB=4,∵CA=CA 1,∴△ACA 1是等边三角形,AA 1=AC=BA 1=2,∴∠BCB 1=∠ACA 1=60°,∵CB=CB 1,∴△BCB 1是等边三角形,∴BB 1BA 1=2,∠A 1BB 1=90°,∴BD=DB 1∴A 1=18.123,3x x ==-【详解】解:(x+3)2﹣2x (x+3)=0()()3320x x x ++-=()()330x x +-=解得123,3x x ==-19.55°【分析】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110BAD ∠=︒,根据“点C 为 BD的中点”可得AC 是BAD ∠平分线,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DCE BAD∠=∠∵110DCE ∠=︒∴110BAD ∠=︒∵点C 为 BD的中点∴ BC D C=∴111105522BAC DAC BAD ∠=∠=∠=⨯︒=︒20.(1)见详解;(2)AB+BC >2BD .证明见详解.【分析】(1)延长BD ,在BD 延长线上截取DE=BD ,连结AE ,则△ADE 与△CDB 关于点D 成中心对称,根据点D 为AC 中点,得出AD=CD ,再证△ADE ≌△CDB (SAS ),根据∠CDB+∠ADB=180°,得出△BCD 绕点D 旋转180°得到△EAD ,(2)根据△ADE ≌△CDB (SAS ),得出AE=BC ,BD=ED ,得出BE=2BD ,在△ABE 中,AB+AE >BE 即可.(1)解:延长BD ,在BD 延长线上截取DE=BD ,连结AE ,则△ADE 与△CDB 关于点D 成中心对称,∵点D 为AC 中点,∴AD=CD ,在△ADE 和△CDB 中,AD CD ADE CDB ED BD =⎧⎪∠=∠⎨⎪=⎩,∴△ADE ≌△CDB (SAS ),∵∠CDB+∠ADB=180°,∴△BCD 绕点D 旋转180°得到△EAD,(2)AB+BC >2BD .证明:∵△ADE ≌△CDB (SAS ),∴AE=BC ,BD=ED ,∴BE=2BD ,在△ABE中,AB+AE>BE,即AB+BC>2BD.【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中心对称的定义,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尺规作图,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中心对称的定义,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1.(1)7 30,14(2)1 4(3)1 3【分析】(1)摸取到“2”号小球的频率为1460,摸到“2”号小球的概率是14;(2)小明两次摸取到小球的标号为()()()()()()()()()()()()()()()()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种可能的情况,其中两次标号相同的为()()()()1,12,23,34,4共4种可能的情况,进而可求概率;(3)列举法可知一次摸出两个小球的有标号为()()()()()()1,21,31,42,32,43,4共6种可能情况,标号和为5有()()1,42,3两种情况,进而可求概率.(1)解:摸取到“2”号小球的频率为147 6030=摸到“2”号小球的概率是1 4故答案为:71 304,.(2)解:列举法求小明两次摸取到小球的标号为()()()()()()()()()()()()()()()()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种可能的情况,其中两次标号相同的为()()()()1,12,23,34,4共4种可能的情况∵41 164=∴小明两次摸取到小球的标号相同的概率为1 4.(3)解:列举法可知一次摸出两个小球的有标号为()()()()()()1,21,31,42,32,43,4共6种可能情况,标号和为5有()()1,42,3两种情况∵2163=∴小明摸出两个小球标号的和为5的概率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列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列举所有事件.22.(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3;(2)S △AOB =152;(3)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为:﹣1<x <0或x >4.【分析】(1)把A 的坐标代入y=k x ,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A 的坐标代入y=x+b 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D 、B 的坐标,利用S △AOB =S △AOD +S △BOD 计算,即可求出答案;(3)根据函数的图象和A 、B 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过点A (4,1),∴1=k 4,即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一次函数y=x+b (k≠0)的图象过点A (4,1),∴1=4+b ,解得b=﹣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3;(2)∵令x=0,则y=﹣3,∴D (0,﹣3),即DO=3.解方程4x=x ﹣3,得x=﹣1,∴B (﹣1,﹣4),∴S △AOB =S △AOD +S △BOD =12×3×4+12×3×1=152;(3)∵A (4,1),B (﹣1,﹣4),∴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为:﹣1<x <0或x >4.【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也考查了观察函数图象的能力.23.(1)点A 在O 外(2)b -<<(3)(3-+或(3,0)【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出AO 的长,再与圆的半径比较即可得出结论;(2)求出直线y x b =+与O 相切时OB 的长度即可得到b 的取值;(3)分BA BP =,AB AP =和PB PA =三种情况求解即可.(1)∵(3,3)A∴OA ==∵3>∴点A 在O 外(2)如图,当直线y x b =+与O 相切于点C 时,连接OC ,则OC=3∵∠45CBO ︒=∴OB =∴直线y x b =+与O 相交时,b -<(3)∵直线3y x =+与O 相交于点A ,B ,∴(0,3)A ,(3,0)B -∴AB =当BA BP ==P 坐标为:1(3P -+,2(3P--(舍去)当AB AP =时,∵AO x ⊥轴∴BO OP=∴3(3,0)P 当PB PA =时,点P 与点O 重合,∴4()0,0P (舍去)综上,点P 的坐标为:(3-+或(3,0)24.(1)见解析;(2)①y=2142x x -++,点B (4,0);②△P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点P (2,4).【分析】(1)判断方程的判别式大于零即可;(2)①把A (-2,0)代入解析式,确定a 值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求得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可确定点B 的坐标;②设点P 的坐标为(x ,2142x x -++),确定直线BC 的解析式y=kx+b ,确定M 的坐标(x ,kx+b ),求得PM=2142x x -++-(kx+b ),从而利用C ,D 的坐标表示=-PCD PCM CDM S S S △△△构造新的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计算最值即可.(1)∵21-+302x ax a ++=,∴△=214(-)(3)2a a -⨯+=2226(1)5a a a ++=++>0,∴无论a 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①把A (-2,0)代入解析式21=-+32y x ax a ++,得1-4-2302a a ⨯++=,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2y x x =-++,令y=0,得21402x x -++=,解得x=-2(A 点的横坐标)或x=4,∴点B (4,0);②设直线BC 的解析式y=kx+b ,根据题意,得4=0=4k b b +⎧⎨⎩,解得=-1=4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2y x x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4;∴设点P 的坐标为(x ,2142x x -++),则M (x ,4x -+),点N (x ,0),∴PM=2142x x -++-(4x -+)=2122x x -+,∵219(1)22y x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D (1,3),∵=-PCD PCM CDMS S S △△△=11-(1)22PM x PM x - =21124PM x x =-+=21(2)14x --+,∴当x=2时,y 有最大值1,此时2142y x x =-++=4,∴△P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此时点P (2,4).25.(1)112a ≥-且0a ≠(2)14x =(3)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即可(2)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求得a ,进而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1)关于x 的方程ax 2﹣(2a+1)x+a ﹣2=0有两个实数根,则0a ≠,()()2242142b ac a a a ∆=-=-+--⎡⎤⎣⎦2244148a a a a=++-+121a =+0≥a 的取值范围为:112a ≥-且0a ≠(2) x =2是方程的一个根,4(21)220a a a ∴-+⨯+-=解得4a =设另一根为2x ,则2212419244a x a +⨯++===214x ∴=∴另一个根为14x =(3)若y =(2a ﹣3)x ﹣a+5过点A (﹣1,3),则()3235a a =---+解得53a = 112a ≥-且0a ≠∴y =(2a ﹣3)x ﹣a+5能经过点A (﹣1,3),26.(1)证明见解析;(2)1;(3)证明见解析.【分析】(1)连接OD ,由AB 是圆O 的直径可得∠ADB=90°,进而求得∠ADO+∠PDA=90°,即可得出直线PD 为⊙O 的切线;(2)根据BE 是⊙O 的切线,则∠EBA=90°,即可求得∠P=30°,再由PD 为⊙O 的切线,得∠PDO=90°,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OD ,由勾股定理得OP ,即可得出PA ;(3)根据题意可证得∠ADF=∠PDA=∠PBD=∠ABF ,由AB 是圆O 的直径,得∠ADB=90°,设∠PBD=x°,则可表示出∠DAF=∠PAD=90°+x°,∠DBF=2x°,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x 的值,可得出△BDE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证出四边形DFBE 为菱形.【详解】解:(1)直线PD 为⊙O 的切线,理由如下:如图1,连接OD ,∵AB 是圆O 的直径,∴∠ADB=90°,∴∠ADO+∠BDO=90°,又∵DO=BO ,∴∠BDO=∠PBD,∵∠PDA=∠PBD,∴∠BDO=∠PDA,∴∠ADO+∠PDA=90°,即PD⊥OD,∵点D在⊙O上,∴直线PD为⊙O的切线;(2)∵BE是⊙O的切线,∴∠EBA=90°,∵∠BED=60°,∴∠P=30°,∵PD为⊙O的切线,∴∠PDO=90°,在Rt△PDO中,∠P=30°,∴tan30OD PD︒=,解得OD=1,∴PO,∴PA=PO﹣AO=2﹣1=1;(3)如图2,依题意得:∠ADF=∠PDA,∠PAD=∠DAF,∵∠PDA=∠PBD∠ADF=∠ABF,∴∠ADF=∠PDA=∠PBD=∠ABF,∵AB是圆O的直径,∴∠ADB=90°,设∠PBD=x°,则∠DAF=∠PAD=90°+x°,∠DBF=2x°,∵四边形AFBD内接于⊙O,∴∠DAF+∠DBF=180°,即90°+x+2x=180°,解得x=30°,∴∠ADF=∠PDA=∠PBD=∠ABF=30°,∵BE、ED是⊙O的切线,∴DE=BE,∠EBA=90°,∴∠DBE=60°,∴△BDE是等边三角形,∴BD=DE=BE,又∵∠FDB=∠ADB﹣∠ADF=90°﹣30°=60°∠DBF=2x°=60°,∴△BDF是等边三角形,∴BD=DF=BF,∴DE=BE=DF=BF,∴四边形DFBE为菱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方程x2-2x-24=0的根是( )A.x1=6,x2=4 B.x1=6,x2=-4C.x1=-6,x2=4 D.x1=-6,x2=-4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至少有1个球是白色球B.至少有1个球是黑色球C.至少有2个球是白色球D.至少有2个球是黑色球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m=0的两根为x1,x2,且x1=3x2,则m的值为( )A.4 B.8C.12 D.16x2-6x+21,有以下结论:①当x>5时,y随x的增大而4.对于二次函数y=12增大;②当x=6时,y有最小值3;③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④图象是由抛物x2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其中正确结线y=12论的个数为( )A.1 B.2C.3 D.4⏜的长是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O的半径为3.若∠D=120°,则AC( )πA.πB.23C .2πD .4π6.如图,在△AOB 中,OA =4,OB =6,AB =2√7,将△AOB 绕原点O 旋转90°,则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4,2)或(-4,2)B .(2√3,-4)或(-2√3,4)C .(-2√3,2)或(2√3,-2)D .(2,-2√3)或(-2,2√3)7.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D CAB ∠=∠ 2AD = 4AC =,则O 的半径为( )A .B .C .D8.如图,四边形ABCD 中,60A ∠=︒ //AB CD DE AD ⊥交AB 于点E ,以点E 为圆心 、DE 为半径且6DE =的圆交CD 于点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6π-B .12π-C .6πD .12π 9.我国古代著作《四元玉鉴》记载“买椽多少”问题:“六贯二百一十钱,遣人去买几株椽.每株脚钱三文足,无钱准与一株椽.”其大意为:现请人代买一批椽,这批椽的价钱为6210文.如果每株椽的运费是3文,那么少拿一株椽后,剩下的椽的运费恰好等于一株椽的价钱,试问6210文能买多少株椽?设这批椽的数量为x 株,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 .3(1)6210x x -= B .3(1)6210x -=C .(31)6210x x -=D .36210x =10.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18米的圆形草坪,从A 地走到B 地有观赏路(劣弧AB )和便民路(线段AB ).已知A ,B 是圆上的两点,O 为圆心,∠AOB =120°,小强从点A 走到点B ,走便民路比走观赏路少走( )A .(6π-6√3)米B .(6π-9√3)米C .(12π-9√3)米D .(12π-18√3)米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a^2-1=0$ 的一个根是$x=1$,则 $a$ 的值为()A。

$-1$ B。

$1$ C。

$1$ 或 $-1$ D。

$3$2.已知 $\odot O$ 的半径为 $3$,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2$,则直线 $L$ 与 $\odot O$ 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能确定3.一元二次方程 $3x^2-6x+4=0$ 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 D。

有两个实数根4.向XXX所示的地砖上随机地掷一个小球,当小球停下时,最终停在地砖上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

$\frac{3}{8}$ B。

$\frac{1}{2}$ C。

$\frac{5}{8}$ D。

$\frac{3}{4}$5.如图,在$4\times4$ 的方格中(共有$16$ 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O$,$A$,$B$ 分别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扇形 $OAB$ 的弧长等于()A。

$2\pi$ B。

$\pi$ C。

$2$ D。

$1$6.如图,$\odot 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垂足是$E$,$\angle A=30^\circ$,$CD=6$,则圆的半径长为()A。

$2$ B。

$3$ C。

$4$ D。

$6$7.将抛物线 $y=x^2-4x-4$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A。

$y=(x+1)^2-13$ B。

$y=(x-5)^2-3$ C。

$y=(x-5)^2-13$ D。

$y=(x+1)^2-3$8.如图是二次函数 $y=ax^2+bx+c$ 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是()A。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的根是()A .x=0或x=﹣2B .x=0或x=2C .x=0D .x=﹣23.抛物线y=2(x+3)2+5的顶点坐标是()A .(3,5)B .(﹣3,5)C .(3,﹣5)D .(﹣3,﹣5)4.关于x 的方程kx2+2x ﹣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k≥﹣1B .k≥﹣1且k≠0C .k≤﹣1D .k≤1且k≠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购买1张彩票就中奖”是不可能事件B .“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C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6.下列函数中,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21y x =B .1y x -=-C .23y x =+D .11y x=-7.将抛物线2y x =向左平移2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为()A .()223y x =++B .()223y x =-+C .()223y x =+-D .()223y x =--8.如图,△ABC 内接于⊙O ,∠BAC =30°,BC =6,则⊙O 的直径等于()A .10B .C .D .129.方程()()135x x +-=的解是()A .121,3x x ==-B .124,2x x ==-C .121,3x x =-=D .124,2=-=x x 10.正六边形的半径为6cm ,则该正六边形的内切圆面积为()A .248cm πB .236cm πC .224cm πD .227cm π二、填空题11.反比例函数3y x=-中,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12.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 ,已知∠D=95°,∠B=__________.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a ++=的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根为______.14.写出点(-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15.反比例函数6y x=当自变量2x =-时,函数值是________.16.若(m-2)22m x --m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______.17.已知点P 在半径为5的⊙O 外,如果设OP =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8.写出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19.若二次函数y =x 2﹣2x+k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 =0的解一个为x 1=3,则方程x 2﹣2x+k =0另一个解x 2=_____.三、解答题20.(1)23(1)9x -=(2)2320x x -+=21.如图,已知⊙O ,用尺规作⊙O 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 .(写出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22.如图所示,在⊙O 中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为E ,若BE=2cm ,CD=6cm .求⊙O 的半径.23.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且当2x =时,13y =-,请你确定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当6y =时,自变量x 的值.24.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出售,平均每天销售8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2箱.(1)求平均每天销售量y (箱)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该批发商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w (元)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5.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季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整数,先让姐姐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由弟弟随机地抽取一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则姐姐参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弟弟参加.试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析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26.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0a ≠)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且OC OB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7.已知:如图,在△ABC 中,BC=AC ,以BC 为直径的⊙O 与边AB 相交于点D ,DE ⊥AC ,垂足为点E .⑴求证:点D 是AB 的中点;⑵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⑶若⊙O的直径为18,cosB=13,求DE的长.28.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1,a)和B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x轴上,且△APC的面积为5,求点P的坐标;(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2.A3.B4.A 5.C 6.B 7.A 8.D 9.B 10.D 11.增大12.85°13.-314.(1,-3)15.3-【详解】当2x =-时,632y ==--,故答案为:3-.16.﹣2【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次的整式方程,据此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定义可得:22220m m ⎧-=⎨-≠⎩,解得:m=-2.17.x >5【详解】解:根据点在圆外的判断方法,由点P 在半径为5的⊙O 外,可得OP >5,即x >5.故答案为:x >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8.1y x=-【详解】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0ky k x=≠,把点(-1,1)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k=-1,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 =-,故答案为:1y x=-.19.-1【分析】利用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利用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0的解一个为x 1=3得到二次函数y=x 2-2x+k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二次函数y=x 2-2x+k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从而得到方程x 2-2x+k=0另一个解.【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 =0的解一个为x 1=3,∴二次函数y =x 2﹣2x+k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二次函数y =x 2﹣2x+k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方程x 2﹣2x+k =0另一个解x 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20.(1)121,1x x ==;(2)121,2x x ==【详解】试题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1)()2319,x -=()213x -=,()1x -=,121,1x x ==;(2)2320,x x -+=()()120x x --=,121,2x x ==.21.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画圆的一条直径AC ,作这条直径的中垂线交⊙O 于点BD ,连结ABCD 就是圆内接正四边形ABCD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即为所求:考点:正多边形和圆;作图—复杂作图.22.134cm 【分析】连接OD ,设半径为r ,由垂径定理求得DE 的长,在RT △O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得r 即可.【详解】解:连接OD ,设半径为r ,∵AB ⊥CD ,CD=6cm ,∴CE=DE=3cm ,∵BE=2cm ,∴OE=r-2,∴在Rt △OED 中,r²=3²+(r-2)²,解得:r=134,即⊙O 的半径为134cm .【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答的关键.23.23y x =-,19x =-【详解】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 y x=,∵当2x =时,13y =-,2.3k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3y x=-当6y =时,则有263x-=,解得:1.9x =-24.(1)2180y x =-+(2)222607200w x x =-+-【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平均每天销售量(y )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80250y x =--,化简即可;(2)根据销售利润w (元)=每箱的销售利润×每天的销售量,得到函数解析式即可.(1)(1)由题意得:()80250y x =--,化简得:2180y x =-+;(2)由题(1)可知:()40w x y =- ()()402180x x =--+化简得:222607200w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确定变量,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25.不公平,理由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以及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的情况与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概率,比较概率的大小,即可知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有4种情况,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有5中情况,∴P (姐姐参加)=416=14,P (弟弟参加)=516,∴不公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及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理解题意,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解是解题关键.26.223y x x =--+【分析】根据题意易得点C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 =++即可求解.【详解】解:∵点B (﹣3,0),∴3OB =,∵OC OB =,∴3OC =,即点C (0,3),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 =++,得:00933a b c a b c c =++⎧⎪=-+⎨⎪=⎩,解得:123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7.(1)见解析;(2)相切,证明见解析;(3)42【详解】(1)证明:连接CD ,∵BC为直径,∴∠BDC=90°,∴CD⊥AB,又∵AC=BC,∴AD=BD,∴点D是AB的中点.(2)D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D,∵OB=OC,AD=BD∴DO是△ABC的中位线,∴DO//AC,∵DE⊥AC,∴DE⊥OD,∴DE是⊙O的切线;(3)∵AC=BC,∴∠B=∠A,∴cosB=cosA=1 3,在Rt△BDC中,∵cosB=13BDBC=,BC=18,∴BD=6,∴AD=6,在Rt△ADE中∵cosA=13AEAD=,∴AE=2,∴=28.(1)2 yx =(2)P的坐标为(﹣2,0)或(8,0)(3)1<x<211【分析】(1)先把点A (1,a )代入y=-x+3中求出a 得到A (1,2)然后把A 点坐标代入y=k x中求出k 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先确定C (3,0),设P (x ,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3-x|×2=5,解方程可得到P 的坐标;(3)先解方程组23y x y x ⎧=⎪⎨⎪=-+⎩得B (2,1),然后在第一象限内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1)把点A (1,a )代入y =﹣x+3,得a =2,∴A (1,2),把A (1,2)代入反比例函数y =k x ,∴k =1×2=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2)当y =0时,﹣x+3=0,解得x =3,∴C (3,0),设P (x ,0),∴PC =|3﹣x|,∴S △APC =12×|3﹣x|×2=5,∴x =﹣2或x =8,∴P 的坐标为(﹣2,0)或(8,0);(3)解方程组23y x y x ⎧=⎪⎨⎪=-+⎩得12x y =⎧⎨=⎩或21x y =⎧⎨=⎩,∴B (2,1),∴当x >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为:1<x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数 学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抛物线()212y x =-+的对称轴是A .1x =-B .1x =C .2x =-D .2x =2.在△ABC 中,∠C =90°.若AB =3,BC =1,则sin A 的值为A .13B. C.3D .33.如图,线段BD ,CE 相交于点A ,DE ∥BC .若AB =4,AD =2,DE =1.5, 则BC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4.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 .若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则B ∠的大小为 A .30° B .40° C .50° D .60°5.如图,△OAB ∽△OCD ,OA :OC =3:2,∠A =α,∠C =β,△OAB 与△OCD 的面积分别是1S 和2S ,△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1C 和2C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32OB CD=B .32αβ= C .1232S S =D .1232C C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从(3,4)出发,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点A 不.经过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EB C DADECBAD OA BC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经过点A (4,1),当1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A .0x <或4x >B .04x <<C .4x <D .4x >8.两个少年在绿茵场上游戏.小红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运动到点B ,小兰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O 逆时针运动一周回到点C ,两人的运动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AC =DB .两人同时开始运动,直到都停止运动时游戏结束,其间他们与点C 的距离y 与时间x (单位:秒)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x9.687.491.09O COD A B17.12图1 图2A .小红的运动路程比小兰的长B .两人分别在1.09秒和7.49秒的时刻相遇C .当小红运动到点D 的时候,小兰已经经过了点D D .在4.84秒时,两人的距离正好等于⊙O 的半径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方程220x x -=的根为 . 10.已知∠A 为锐角,且tan 3A =,那么∠A 的大小是 °.11.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12.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1x =,点P ,点Q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若点P 的坐标为(4,0),则点Q 的坐标为 .1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 .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PC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点C ,若∠P =60°,P A =3,则AB 的长为 .xyPx =1O xy41AOOCBA PCDA OB15.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长为10m 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 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 m ,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 ,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 ,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 的最小值为 .停止线信号灯16.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小题,每小题6分;第27~28小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2sin 30°2cos 45-°18.已知1x =是关于x 的方程2220x mx m --=的一个根,求(2)1m m +的值.19.如图,在△ABC 中,∠B 为锐角, AB=AC =5,sin 35C =,求BC 的长. CB A20.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记平均卸货速度为v (单位:吨/天),卸货天数为t .(1)直接写出v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v = ;(不需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如果船上的货物5天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要卸载多少吨?21.如图,在△ABC 中,∠B =90°,AB =4,BC =2,以AC 为边作△ACE ,∠ACE =90°,AC=CE ,延长BC 至点D ,使CD =5,连接DE .求证:△ABC ∽△CED .22.古代阿拉伯数学家泰比特·伊本·奎拉对勾股定理进行了推广研究:如图(图1中BAC ∠为锐角,图2中BAC ∠为直角,图3中BAC ∠为钝角).AB B' C' CAB B'(C')C B C' B' C A在△ABC 的边BC 上取B ',C '两点,使AB B AC C BAC ''∠∠∠==,则ABC △∽B BA '△∽C AC '△,()ABB BAB'=,()AC C CAC'=,进而可得22AB AC += ;(用BB CC BC '',,表示)若AB =4,AC =3,BC =6,则B C ''= .图1 图2 图3E B C D A23.如图,函数ky x=(0x <)与y ax b =+的图象交于点A (-1,n )和点B (-2,1). (1)求k ,a ,b 的值;(2)直线x m =与k y x=(0x <)的图象交于点P ,与1y x =-+的图象交于点Q ,当90PAQ ∠>︒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4.如图,A ,B ,C 三点在⊙O 上,直径BD 平分∠ABC ,过点D 作DE ∥AB 交弦BC 于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使得EF =DE .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连接AF 交DE 于点M ,若 AD =4,DE =5,求DM 的长.25.如图,在△ABC 中,90ABC ∠=︒,40C ∠=°,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将线段A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50°至AD ',连接BD '.已知AB =2cm ,设BD 为x cm ,B D '为ycm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说明:解答中所填数值均保留一位小数)(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D' B D C A(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线段BD '的长度的最小值约为__________cm ;若BD '≥BD ,则BD 的长度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6.已知二次函数243y ax ax a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 =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当14x ≤≤时,y 的最大值是2,求当14x ≤≤时,y 的最小值; (3)若对于该抛物线上的两点11() P x y , ,22() Q x y ,,当1+1t x t ≤≤,25x ≥时,均满足12y y ≥,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t 的最大值.27.对于⊙C 与⊙C 上的一点A ,若平面内的点P 满足:射线..AP 与⊙C 交于点Q(点Q 可以与点P 重合),且12PAQA≤≤,则点P 称为点A 关于⊙C 的“生长点”. 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O 的半径为1,点A (-1,0).(1)若点P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点P 在x 轴上,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________; (2)若点B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满足1tan 2BAO ∠=,求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3)直线y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ABC 中,∠A =90°,AB =AC .(1)如图1,△ABC 的角平分线BD ,CE 交于点Q,请判断“QB =”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2)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连接PA ,PB ,且PB=PA .①如图2,点P 在△ABC 内,∠ABP =30°,求∠PAB 的大小;②如图3,点P 在△ABC 外,连接PC ,设∠APC =α,∠BPC =β,用等式表示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PPEDQB CAB CAB CA图1 图2 图3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0或2 10.60 11.1y x=(答案不唯一) 12.(2-,0) 13.614.2 15.1016.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1sin 2A =,A ∠为锐角,30A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小题,每小题6分;第27~28小题,每小题7分) 17.解:原式 = 1222⨯-+ ………………3分 = 1= 1+ ………………5分 18.解:∵ 1x =是关于x 的方程2220x mx m --=的一个根, ∴ 2120m m --=.∴ 221m m +=. ………………3分 ∴ 2(2)211m m m m =++=. ………………5分 19.解:作AD ⊥BC 于点D , ∴ ∠ADB =∠ADC =90°. ∵ AC =5,3sin 5C =,∴ sin 3AD AC C =⋅=. ………………2分 ∴ 在Rt △ACD 中,4CD ==. ………………3分B∵ AB=∴ 在Rt △ABD中,3BD ==. ………………4分∴ 7BC BD CD =+=. ………………5分 20.解:(1)240t. ………………3分 (2)由题意,当5t =时,24048v t==. ………………5分答:平均每天要卸载48吨. 21.证明:∵ ∠B =90°,AB =4,BC =2, ∴AC =.∵ CE =AC , ∴CE = ∵ CD =5, ∴AB ACCE CD=. ………………3分 ∵ ∠B =90°,∠ACE =90°,∴ ∠BAC +∠BCA =90°,∠BCA +∠DCE =90°.∴ ∠BAC =∠DCE .∴ △ABC ∽△CED . ………………5分 22.BC ,BC ,()BC BB CC ''+ ………………3分116………………5分 23.解:(1)∵ 函数ky x=(0x <)的图象经过点B (-2, 1), ∴12k=-,得2k =-. ………………1分 ∵ 函数ky x=(0x <)的图象还经过点A (-1,n ),∴ 221n -==-,点A 的坐标为(-1,2). ………………2分 ∵ 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点A 和点B ,EB C DA∴ 2,2 1.a b a b -+=⎧⎨-+=⎩解得1,3.a b =⎧⎨=⎩………………4分(2)20m -<<且1m ≠-. ………………6分 24.(1)证明:∵ BD 平分∠ABC , ∴ ∠ABD =∠CBD . ∵ DE ∥AB , ∴ ∠ABD =∠BDE .∴ ∠CBD =∠BDE . ………………1分 ∵ ED =EF ,∴ ∠EDF =∠EFD . ∵∠EDF +∠EFD +∠EDB +∠EBD =180°, ∴ ∠BDF =∠BDE +∠EDF =90°.∴ OD ⊥DF . ………………2分 ∵OD 是半径,∴ DF 是⊙O 的切线. ………………3分(2)解: 连接DC ,∵ BD 是⊙O 的直径, ∴ ∠BAD =∠BCD =90°. ∵ ∠ABD =∠CBD ,BD =BD , ∴ △ABD ≌△CBD . ∴ CD =AD =4,AB =BC. ∵ DE =5,∴3CE ==,EF =DE =5. ∵ ∠CBD =∠BDE , ∴ BE =DE =5.∴ 10BF BE EF =+=,8BC BE EC =+=.∴ AB =8. ………………5分 ∵ DE ∥AB , ∴ △ABF ∽△MEF . ∴AB BFME EF=. ∴ ME =4.∴ 1DM DE EM =-=. ………………6分25.(1)0.9. ………………1分 (2)如右图所示. ………………3分 (3)0.7, ………………4分 00.9x ≤≤. ………………6分 26.解:(1)2. ………………1分 (2)∵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对称轴为直线2x =, ∴ 当2x =时,y 取到在14x ≤≤上的最大值为2. ∴ 4832a a a -+=.∴ 2a =-,2286y x x =-+-. ………………3分 ∵ 当1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 当1x =时,y 取到在12x ≤≤上的最小值0. ∵ 当24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当4x =时,y 取到在24x ≤≤上的最小值6-.∴ 当14x ≤≤时,y 的最小值为6-. ………………4分 (3)4. ………………6分 27.解:(1)(2,0)(答案不唯一). ………………1分 (2)如图,在x 轴上方作射线AM ,与⊙O 交于M ,且使得1tan 2OAM ∠=,并在AM 上取点N ,使AM =MN ,并由对称性,将MN 关于x 轴对称,得M N '',则由题意,线段MN 和M N ''上的点是满足条件的点B .作MH ⊥x 轴于H ,连接MC ,∴ ∠MHA =90°,即∠OAM +∠AMH =90°. ∵ AC 是⊙O 的直径,∴ ∠AMC =90°,即∠AMH +∠HMC =90°. ∴ ∠OAM =∠HMC .∴ 1tan tan 2HMC OAM ∠=∠=. 112O∴12MH HC HA MH ==. 设MH y =,则2AH y =,12CH y =, ∴ 522AC AH CH y =+==,解得45y =,即点M 的纵坐标为45.又由2AN AM =,A 为(-1,0),可得点N 的纵坐标为85,故在线段M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4855t ≤≤. ……………3分由对称性,在线段M 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8455t -≤≤-.……………4分∴ 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是8455t -≤≤-或4855t ≤≤.(3)41b -≤≤-或14b ≤≤ ………………7分 28.解:(1)否. ………………1分 (2)① 作PD ⊥AB 于D ,则∠PDB =∠PDA =90°, ∵ ∠ABP =30°, ∴ 12PD BP =. ………………2分 ∵PB =, ∴2PD PA =. ∴sin 2PD PAB PA ∠==. 由∠P AB 是锐角,得∠P AB =45°. ………………3分 另证:作点P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P ,连接',','BP P A PP ,则',',','P BA PBA P AB PAB BP BP AP AP ∠=∠∠=∠==. ∵∠ABP =30°, ∴'60P BP ∠=︒.∴△'P BP 是等边三角形. ∴'P P BP =.∵PB =,BBC∴'P P =. ………………2分 ∴222''P P PA P A =+. ∴'90PAP ∠=︒.∴45PAB ∠=︒. ………………3分② 45αβ+=︒,证明如下: ………………4分 作AD ⊥AP ,并取AD =AP ,连接DC ,DP . ∴ ∠DAP =90°. ∵ ∠BAC =90°,∴ ∠BAC +∠CAP =∠DAP +∠CAP , 即 ∠BAP =∠CAD . ∵ AB =AC ,AD =AP , ∴ △BAP ≌△CAD .∴ ∠1=∠2,PB =CD . ………………5分 ∵ ∠DAP =90°,AD =AP ,∴PD =,∠ADP =∠APD =45°. ∵PB =, ∴ PD =PB =CD . ∴ ∠DCP =∠DPC . ∵ ∠APC =α,∠BPC =β,∴ 45DPC α∠=+︒,12αβ∠=∠=-. ∴ 31802902DPC α∠=︒-∠=︒-. ∴ 139045ADP αβ∠=∠+∠=︒--=︒.∴ 45αβ+=︒. ………………7分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