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麦播形势分析(多篇形势分析,年度)
2019—2020年度泗县小麦生产情况分析与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4期农艺学摘要本文从泗县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以及小麦产量情况2个方面对泗县2019—2020年度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从领导重视、强化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强化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强化田管措施以及有利的气象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增产的原因,提出了土壤深耕、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小麦苗情监测、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等6个方面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小麦;生产情况;技术建议;安徽泗县;2019—2020年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14-0040-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14.0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9—2020年度泗县小麦生产情况分析与建议李庆文(泗县长沟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安徽泗县234300)泗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33万hm 2,年平均产量6900kg/hm 2左右。
2019—2020年度,泗县小麦生产期间灾害较多,但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全县广大干群积极努力,小麦单产和总产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小麦生产基本情况1.1气候条件和小麦生育特点2019—2020年度,泗县小麦播种11.33万hm 2,主要品种为淮麦29、烟农19、淮麦33、徐麦35、皖麦203、山农17、紫麦19、安农0711、连麦6号、华成3366等。
秋种期间泗县无有效降雨,大部分田块均为造墒播种或播后补墒,至11月中旬,全县11.33万hm 2小麦已全部播种完毕。
与常年相比,小麦播期推迟10~15d 。
小麦出苗后仍然持续干旱,入冬后降雨较多,旱情解除。
至整个越冬阶段,光照充足,气温较高且降雨适中(据安徽省气象厅统计,越冬期间气温较常年同期高1.9℃),土壤墒情适宜,促进了泗县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濮阳市2020年小麦灾情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濮阳市2020年小麦灾情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作者:许瑞娟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0年第11期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是粮食安全的重头戏,做好小麦防灾减灾,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对夺取全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2020年,濮阳市小麦生产中后期因“倒春寒”局部地区出现低温冻害,赤霉病、条锈病流行发生风险较大,吸浆虫有高密度点片存在,小麦防灾减灾任务繁重。
一、小麦灾情分析2020年濮陽市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麦田长势偏旺、群体偏大,后期倒伏风险加大。
2020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度偏重发生,个别病虫偏重发生;小麦拔节孕穗期出现“倒春寒”天气,对濮阳市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倒春寒”3月下旬至4月中旬,濮阳市气温起伏大,易出现“倒春寒”天气。
该时期冬小麦正处于幼穗分化的重要阶段,气温突降影响幼穗稳定分化和孕穗、抽穗,不利于穗粒数提高,对后期产量有一定影响。
(二)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气象部门预报,4月濮阳市有多次降水,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极易导致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
另外,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麦蜘蛛、麦穗蚜、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程度也重于常年。
二、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一)防范低温冻害1.提高小麦自身抵抗能力。
旺长麦田要及时开展早春蹲苗,实现控旺转壮。
对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
2.综合措施防冻害。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低温冻害。
小麦晚霜冻害高发区,可在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多效唑或化学防冻剂等,抑制植株生长发育,控制拔节速度,提高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提升小麦的抗晚霜冻害能力。
3.及时浇水施肥减损。
对遭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采取浇水结合追施速效化肥、补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受冻小麦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
(二)重点防控赤霉病1.适期用药。
20200529---2020年小麦市场形势分析

进口
26
3 政策麦也即将进入拍卖序列。 6月3日,托市小麦投放 新增19年产小麦8万吨(河北2万、 江苏1万、安徽2万、山东3万)
29
30
三、后 市 展 望
31
➢ 总产量,供需 ➢ 政策市“夹板” ➢ 面粉、麸皮价格 ➢ 进口量 ➢ 小麦替代量 ➢ 区域性价差 ➢ 农户、贸易商、粉厂 ➢ 托市收购启动 ➢ 后期价格
2020年3月22日
包括面粉、白砂糖、葵花籽油、葵花籽以及荞麦;以及一些蔬菜;并对小麦和面粉出口实行配额制, 可能在6月份取消粮食和面粉出口配额。
2020年4月10日 停止出口葵花籽油
乌克兰 2020年3月30日 将控制小麦出口发货量,在国内销售面粉,已将4月小麦日均出口量从3月的4.4万吨调减到1.4万吨
扩大进口
沙特
2020年3月31日 小麦战略储备超过100万吨,计划从4月开始再进口至少120万吨小麦。
伊拉克 2020年3月28日 提高战略储备,进口100万吨小麦和25万吨大米。
苏丹
2020年4月13日 将采购20万吨小麦,以提高疫情期间的战略储备。
13
二、国内市场
1 价格 2 供需 3 政策 4 新麦
罗马尼亚 俄罗斯 罗马尼亚
2020年4月10日 禁止向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出口谷物和油籽。
2020年4月3日
4-6月设定了700万吨的谷物出口配合,包括小麦、黑麦、大麦、玉米等农产品。当前配额提前两个月 已经用完,在配额下的谷物全部出口后,将暂停向非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出口谷物,直至7月1日。
2020年4月9日
50 0
6
1/2000 5/2000 9/2000 1/2001 5/2001 9/2001 1/2002 5/2002 9/2002 1/2003 5/2003 9/2003 1/2004 5/2004 9/2004 1/2005 5/2005 9/2005 1/2006 5/2006 9/2006 1/2007 5/2007 9/2007 1/2008 5/2008 9/2008 1/2009 5/2009 9/2009 1/2010 5/2010 9/2010 1/2011 5/2011 9/2011 1/2012 5/2012 9/2012 1/2013 5/2013 9/2013 1/2014 5/2014 9/2014 1/2015 5/2015 9/2015 1/2016 5/2016 9/2016 1/2017 5/2017 9/2017 1/2018 5/2018 9/2018 1/2019 5/2019 9/2019 1/2020
2020年小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小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9月全球小麦格局0102我国小麦市场政策03库存情况如何?04疫情、洪灾是否有影响?05小麦与玉米价格的联动分析06市场建议↔ 1.1 我国是全球小麦前五大产消费国' 世界范围内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播种面积合计约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90%。
19/20年度,全球总播种面积 2.19 亿公 顷,前五分别为印度、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占比分别为 14.1%、12.5%、 12.0%、11.2%、7.0%。
' 小麦产消量前五均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
19/20年度,全球小麦总产量 7.31 亿吨,前五分别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 美国,占比分别为 18.7%、18.0%、13.7%、9.8%、 7.0%;全球小麦总消费量 7.47 亿吨,前五同样分别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 美国,占比分别为 16.4%、16.9%、12.9%、5.4%、4.0%。
图:全球小麦播种面积分国别结构 图:全球小麦产量分国别结构 图:全球小麦消费量分国别结构印度俄罗斯 欧盟27国 中国 欧盟27国 中国 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阿根廷14.1% 21.0% 印度 16.4% 16.5% 18.7% 美国 俄罗斯美国 12.5% 哈萨克斯坦 澳大利亚 巴基斯坦 加拿大 土耳其 其他 1.6% 2.7% 39.2% 0.8% 3.6% 16.9% 加拿大 乌克兰巴基斯坦 阿根廷哈萨克斯坦 其他4.1% 3.6% 4.1%5.0% 12.0%11.2% 18.0% 13.7% 4.0% 4.4% 0.8%1.1%1.2% 12.9% 5.4% 7.0% 4.0%1.3% 5.4% 7.0% 9.8% 其他↔ 1.2 全球前五大小麦进出口国' 进口方面,19/20年度,全球小麦总进口量1.85 亿吨,前五大小麦进口国分别为埃及、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巴西和孟加拉国,占比分 别为6.9%、5.7%、4.3%、3.9%、3.6%。
2020年我国农产品安全形势分析(兼论粮食安全问题风险研判)

2020年我国农产品安全形势分析(兼论粮食安全问题风险研判)目录1.粮食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3)2.各类农产品形势概述 (3)2.1.三大主粮 (3)2.2杂粮供需失衡较大但重要性相对较低 (8)2.3经济作物 (9)2.4制成品 (14)2.5猪肉基本自给自足 (15)3.各类粮食进口依存度分析 (16)3.1大豆对外依赖度较高且存在断供风险 (16)3.2菜籽供给存在一定风险 (18)3.3菜油供给存在一定风险 (20)3.4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但供给充足 (21)4.总结 (22)4.1三大主粮风险不大 (22)4.2经济类作物对外依存较高 (25)1.粮食安全问题提上日程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公共卫生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也加重了国际粮食问题的恐慌。
例如越南,作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于2020年3月25日起暂停对大米出口的授权,以优先保障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
3月30日,乌克兰为小麦出口设定最高限额。
同时,疫情可能导致港口封闭和物流障碍,引发局部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
3月中旬,阿根廷两大主要农产品出口港口先后被迫暂时关闭。
尽管这些措施并未对国际粮食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仍然引发了广泛担忧。
此外,非洲和印度地区蔓延的蝗灾也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冲击。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愈发重要。
中国哪些农产品可能会面临供需紧张的问题?会不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本文将讨论这些内容。
2.各类农产品形势概述本文主要讨论三大主粮(大米、玉米、小麦)、杂粮(大麦、高粱)、经济作物(大豆及豆类商品、菜籽及菜类商品、棉花)、制成品(食糖、棕榈油)以及猪肉。
2.1.三大主粮2.1.1.大米产量和库存量都比较安全大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同时是我国居民的重要口粮之一。
2003年来国内大米产量不断上升,基本能达到产需平衡。
2020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20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我县秋粮播种面积37.38万亩,总产22020.9万kg,较上年增3115.2万kg,增16.4%。
其中种植水稻.78万亩,预计总产7476.3万kg,较上年减146万kg,减1.9%;玉米24.6万亩,预计总产14538.6万kg,较上年增3261.2万kg,增28.9%。
一、水稻生产形势预测2020年我县共种植水稻.78万亩,比上年增0.48万亩,增3.9%。
全县直播稻亩穗数35.9万,穗粒数89.8粒,结实粒77.4粒,空秕率10.6%;插秧稻亩穗数29.4万,穗粒数142.7粒,结实粒2.9粒,空秕率13.9%;全县水稻平均亩穗数33.81万,较上年增1.01万,结实粒92粒,较上年减20.2粒,空秕率11.66%,根据灌浆速度测定9月10日千粒干重19.25g克,较上年同期减5.85g,预计千粒重23.5g,理论亩产731kg,,预计实产585kg,较上年减34.7公斤,减5.6%。
总产7476.3万kg,较上年减146万kg,减1.9%。
我县水稻生产的总体特点是面积略增、单产、总产均比上年略减。
二、玉米生产形势预测2020年我县共种植玉米24.6万亩,较上年增2万亩,其中单种玉米.8万亩,套种玉米9.8万亩。
根据对全县玉米田块定点调查汇总:单种玉米亩穗数5136.8穗,穗粒数623粒,套种玉米亩穗数2825穗,穗粒数497.5粒,全县玉米平均亩穗数4216穗,较上年减136穗,穗粒数572粒,较上年增75粒,根据灌浆速度测定9月10日百粒干重34.13克,较上年同期减0.67克,百粒重预估35g较上年减0.8克,理论亩产844kg,较上年增70kg,预计全县玉米单产591kg,较上年增92kg,增18.4%,预计总产14538.6万kg ,较上年增3261.2万公斤,增28.9%。
**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0-9-102020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全文共有717个字)。
2020年秋 粮生产暨全年粮食形 势分析

2020年秋粮生产暨全年粮食形势分析(2020年9月7日)2020年,xx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以抓“六保”、促“六稳”为重点,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受气候条件影响,部分秋粮长势略逊于上年,但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增幅明显,粮食总产量仍有望实现增长。
一、粮食生产总体情况预计今年我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xx万亩,粮食总产量xx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xx万亩和xx万吨,同比增长xx%和xx%。
(详见附表2)(一)夏粮生产开局良好,实现“三增”。
全市夏粮生产实现“开门红”,全市夏粮播种面积xx万亩,增长0.27%;单产xx公斤,增长1.2%;总产xx万吨,增长1.47%。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0.05%、1.1%和1.16%。
2019年秋播气候条件整体较好,光照和热量充足,无明显冻害发生,小麦顺利越冬,苗情良好;返青拔节和孕穗灌浆期,有效降水充足,光温匹配,利于麦穗数增加与灌浆结实;成熟收获期,光温条件较好,30℃以上高温逼熟时间短,利于提高千粒重;抢收及时,确保了产量。
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水平略增长,为全年粮食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早稻受影响最大,呈现“三减”。
全市早稻播种面积xx万亩,同比减35.8%;单产xx公斤/亩,同比减2.8%;总产xx万吨,同比减37.6%。
受新冠疫情影响,农资调运下乡难,用工难,农业技术到田难,大幅度调减了早稻种植面积,同时,扩大了再生稻和优质稻种植面积。
今年4月-6月,在早稻生长阶段,热量和光照充足利于早稻生殖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但6月28日以后的连续强降雨,对早稻扬花授粉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7月中旬早稻收获期间,xx 等地出现过程性强降水,稻田积水导致早稻倒伏严重,部分无法收获的田块,早稻被直接旋耕回田,影响了早稻的产量。
(三)秋粮生产形势向好,有望增收。
据统计调查,今年我市秋粮生产特点为“三增”,即面积增、总产增、单产增,据基点调查,水稻单产增加近1%。
粒粒皆科技 2020麦收观察

关注FOCUS夏收时节,麦浪滚滚,麦香飘飘,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于一望无际的麦海。
近日记者在小麦主产区看到,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一派忙碌景象,展现出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在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稳产优质 良种良法是法宝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河南驻马店驿城区林华明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我种的新麦26,亩产至少1200斤以上!”尽管今年驻马店地区在小麦灌浆期遭遇了雷暴大风和大雨,但林华明的麦田并没有出现倒伏现象,长势十分喜人。
品种的核心是表现,新麦26属于强筋小麦品种,凭借抗倒伏、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一系列优点圈粉无数,不但受到农民的青睐,更得到粮食收购企业的追捧!今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公布的四个超强筋品种,分别是新麦26、济麦44、师栾02-1和济麦229,超强筋小麦可代替进口小麦,目前豫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正是新麦26。
河南省吨源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文礼说:“市场最欢迎优打电话说:“姜站长,你到我地里看看吧,麦子长得太好了!”“烟农1212”小麦新品种,自2015年来已连续六次实达亩产突破800公斤。
丁信北感慨地说:“本来失望的麦田,结果丰收在望,种地,还是要相信专家啊。
”持续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融合,稳步提升粮食产能,让中国粮仓越来越稳固。
目前,全国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节水高效 绿色生态是方向“去年衡4399节水麦只在拔节期浇了一次水,每亩用水60立方米左右,亩产也有1000多斤。
今年相当乐观,浇一水也能收1200斤。
”河北景县志清合作社社长高志清对种植的节水小麦非常满意。
“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
”这句世代相传的民谚,曾被农民们一直遵循。
然而,受资源与环境制约,小麦育种方向由单纯高产转到了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一致在寻找最“耐渴”的种子。
“过去的很多小麦品种不耐质小麦,新麦26是我们加价最多、订单生产的首选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麦播形势分析(多篇形势分析,年度)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2020-2020年度麦播形势分析第二篇:麦播以来河南干旱情况分析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第三篇:国庆播麦稿第四篇:2020-2020年麦播工作总结正文第一篇:2020-2020年度麦播形势分析2020-2020年度麦播形势分析11月6-7日,xx市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xx等16个乡镇小麦播种环境举行了观察,从调查统计看,xx市今年冬播粮食作物为小麦、蚕豆、豌豆等,预播总面积x万亩,其中小麦x万亩,蚕豆等杂粮x万亩。
一、小麦播种情况分析:1、品种应用:据xx市种子公司提供,xx市2020年10月份小麦品种应用弱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先麦10号、先麦8号等x万亩,占x%,半冬性品种如洛旱6号、豫农202等x万亩左右,约占麦播面积的x%。
其中先麦8号x万亩、先麦10号x万亩、邓麦996品种x万亩、郑麦9023品种x万亩、偃展x品种x万亩、豫麦70-36品种x万亩、兰考198等其它品种x万亩。
基本达到了x农通【2020】71号通知精神要求。
2、配方施肥情况:据农业部门抽样测算,xx市x万亩小麦依化验结果使用配方肥x万亩,根据推荐配方选用使用配方肥x万亩,两项合计占x%,群众自选自配x万亩,占x%,氮磷钾比例大致为25-28:8-10:5-10。
秸秆还田面积x万亩左右,占麦播面积的x%上下,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使用面积x万亩,占麦播面积的x%,没有白籽下地征象。
3、整地情况:大型机械深耕25厘米以上面积x万亩,占麦播面积的x%,浅机耕加旋耕x万亩,占麦播面积x%,旋耕x万亩,占麦播x%左右,旋耕加镇压面积x万亩,占麦播面积的x%。
4、病虫害预防情况:全市土壤处理x万亩,包衣种子应用面积x万亩,拌种x万亩,其中拌种加土壤处理x万亩。
5、播种情况:xx市9月23-24日降水xmm,给已腾茬田整地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抽样调查,10月10日前播种x万亩左右,占应播面积的x%,进入10月份到10月28日,xx市基本无效降水,经培训指导、示范引领,群众抢时播种,10月12-28日播种x 万亩,占麦播的79%,其中播后浇蒙头水面积x万亩,占麦播x%。
播后镇压干籽寄种55万亩。
播量平均x公斤/亩,播种方式机播x万亩,撒播x万亩,分别占麦播的x%和x%。
10月29-31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平均x.1mm,解除了旱情,雨情分布,以城区为中央北部、南部稍小,中部、西南部较大。
二、试验示范:1、承担河南省农技总站安排的“众麦2号”新品种示范项目,具体安排在xx市x乡x村和x村,面积分别为x亩和40亩,集中连片,两点均严酷根据方案举行,10月18日播种,然后浇蒙头水。
2、根据xx市近年来生产观察和探索,自设了小麦条稀播试验树模项目,具体是在不转变播量的条件下,采取缩行种植,然后10-12行小麦留30-40cm宽度的走道莳植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解播种东西举行,其它措施不变。
3、引进树模宽幅播种,今年我们引进一台宽幅播机,在四个乡安排了x个示范点,进行示范对比。
4、小麦新品种引进比力试验,今年组织新品种比拟试验两个,豫麦49-198品种,百亩以上高产攻关树模一个。
三、项目实施:1、继续承担科技支撑2020-2020年度项目,万亩示范区设在xx市穰东镇的x三个村,面积x万亩,辐射x等x个乡(镇),面积x万亩,其中万亩示范区10月18日造墒播种,品种利用半冬性品种衡观35占x%,豫农x占x%,郑麦9023、兰考198占x%,其它步伐均按实施方案举行。
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设置装备摆设树模基地建设项目,安排在腰店乡草寺村面积 x亩,品种选用郑麦9023,搭配众麦2号x亩,其它步伐依照方案严格执行。
3、高产创建,今年xx市农技中心继续参与农业局主持的高产创建项目,全市自设高产高效示范x万亩,分布在28个乡镇,其中部级万亩高产创建四个,分别设在白牛、穰东、腰店、桑庄、文渠、湍河六个乡镇。
农技中心建立了技能引导小组,从方案制订、品种选择、配方施肥、机械深耕到抗旱适期播种,均有技术职员深入到实行区一线,进行具体指导。
四、存在问题及技术对策:总体衡量xx市今年的播种底子相对较好,农技中心技术办事到位率显着提拔。
从全市小麦播种环境观察看,仍存在以下问题:1、个体庄家为了抢墒播种,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有旺长趋势。
2、部分旋耕麦田播后没有弹压,耕层浅,且土壤桥空暄松。
3、有少部分群众在施肥上配比不合理,氮、磷肥施用较多,钾肥及中微量元素施用较少征象。
4、由于适播期墒情严重不足, 10月中旬前后播种的麦田、没有浇水的出苗困难,这部门麦田现在虽已出苗,但有缺苗断垄征象。
5、由于种子、墒情、播期等原因,播种量普遍较大,很多群众亩播量在15公斤以上。
6、颠末浇水出苗的麦田,接纳雾化管浇的还可以、采用“小白龙”喷灌的,地表板结较重。
7、部门田块已有杂草产生,野燕麦、猪殃殃已经出土,密度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发起接纳以下办理步伐,保壮促弱控旺,力图到达壮苗越冬。
1、对于旋耕播种后没有弹压的田块,待墒情适宜时,进行镇压、耙耱。
2、对于因干旱而造成的缺苗断垄处举行趋墒催芽补种。
3、对于经浇水出苗的麦田要在三叶后实时划锄,以破除板结,消灭杂草,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4、对于播种较早有旺长趋向的麦田,分蘖后墒情相宜时举行弹压控旺。
5、适时搞好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第二篇:麦播以来河南干旱情况分析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河南省农业气象信息河南省农业气象中心2020年6月15日2020-2020年河南省冬小麦干旱影响综合评估 2020-2020年我省秋冬连旱,冬小麦干旱面积不断扩大,遥感监测干旱比例最高达60%以上;拔节-抽穗期,豫北和豫西局部等地旱象有所仰面;4月中旬和5月上旬部门地域旱情较重。
但由于抗旱实时或大范畴降水,泥土墒情转化较快,对终极产量影响不大。
各阶段干旱均可能对小麦产量造成肯定水平的影响,根据计算分析,若不采取任何抗旱步伐,秋冬连旱及拔节抽穗期中~重旱,可累积减产22.12亿斤,合19.24亿元,有灌溉条件的旱区越冬期较常年多灌溉一次,累计成本约5.77亿元,抗旱实际减损13.97亿元,为粮食安全、高产稳产奠基了底子。
一、旱情演变2020年10月上旬-2020年5月下旬,全省降水量在118~499mm降水量偏多2~4成外,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2~4成,全生育期中旱地区重要会合在黄河沿岸、豫中和豫东局部及豫南大部。
冬小麦生长季内,干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阶段:(一)前期2020年麦播至2020年2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仅42.6mm,降水严重偏少。
按降水距平划分的干旱等级,除豫南和豫西局部外,全省大部达到中~重旱。
由0~20cm实测土壤墒情变化图(图1)可见,2020年麦播至11月中旬我省大部土壤墒情较适宜,从11月下旬开始,干旱测点百分率由16.9%逐渐增大到1月下旬的44.9%,遥感监测的干旱面积达全省麦播面积的60%以上。
由于各地积极抗旱保苗,有条件的地域实时灌溉,同时2月7~8日,人工增雨和大范围的天然降水的配合作用,全省旱情缓解或排除。
图1 冬小麦生长前期0-20cm土壤干旱测点百分率变化情况(二)中期秋冬连旱缓解后,2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省降水在11~156mm之间,但降水空间漫衍不均,豫西大部、豫中、豫北和豫东局部较常年偏少3成以上。
虽然2月中下旬全省墒情较相宜,但进入3月以后,冬小麦渐渐开始拔节抽穗,需水量增加,局部地区旱象又有仰面,0~50cm干旱测点百分率不断增加(图2),到4月上旬增至42.9%,比2月下旬时高出39.5%。
中~重旱重要会合在豫北、豫西及豫东局部的内黄、灵宝、新安、宜阳、开封等测站。
图2 冬小麦生长中期0-50cm土壤干旱测点百分率变化(三)后期4月中旬以后,冬小麦连续进入着花灌浆期,进入全生育期第二个需水高峰。
4月中旬全省旱情仍在进一步生长,0~50cm干旱测点比图3冬小麦生长后期0-50cm土壤干旱测点百分率变化例高达56.8%(图3),但旬末全省出现了7~85mm的降水,4月下旬测墒结果显示:豫北、豫西及豫东局部的旱情显着缓解;由于作物耗水量大且气温偏高,到5月上旬干旱比例又有所增加,但大范畴强降水历程较多,泥土墒情转化较快,对终极产量影响不大。
二、小麦干旱影响评估(一)利弊条件分析2月上旬全省出现了一次降水历程,加上灌溉和人工增雨的作用,小麦返青期前后全省土壤墒情适宜比例在80%左右。
4月中旬全省出现了一次较大范畴的降水历程,有效缓解了拔节-抽穗期的旱情。
然而冬小麦苗期持续干旱地区部门田块出现枯黄殒命,且因长期缺水导致抗逆能力下降;3月中旬起到4月上旬冬小麦处于拔节-抽穗期,耗水量陆续增大,豫北、豫西北等地的部分测站连续2旬以上出现中~重旱,若旱情不及时缓解减产量将有所增加。
(二)评估结论据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田间试验结果及干旱评估模子运算,预计前期干旱可能造成我省小麦产量比上年减少3%左右,约18.36亿斤,以每斤0.87元计,预计损失15.97亿元;拔节-抽穗期豫北、豫西北的濮阳、内黄、三门峡、宜阳、开封等8个县(市)旱情较重,连续2旬以上中~旱麦区达531万亩左右,约损失3.76亿斤,合3.27亿元。
若不采取任何抗旱步伐,预计全省小麦累积损失19.24亿元。
我省冬小麦生长季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一样平常年份豫北需在冬前、拔节期和灌浆期举行三次灌溉,豫中、豫东等地区多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各注水一次,而豫西南、豫南地区降水基本可以或许满意小麦生长必要,不需灌溉。
与正常年份相比, 2020-2020年特别的天气配景,使豫中、豫东及豫西南局等地约3197万亩麦区越冬期多注水一次,比常年多增加投入5.77亿元。
由于抗旱及时,冬小麦实现减损13.97亿元,为粮食安全、高产稳产奠基了底子。
三、启示(1)我省是国家冬小麦的紧张生产基地,干旱是我省小麦生长季内最重要的农业景象灾害,每年都有差别水平的干旱产生。
各地应确切器重抗旱工作,因地制宜,防患于未然。
豫北、豫东北等干旱风险大的地区应注意选择抗旱本领较强的品种,并做到趁墒播种;豫东北部、豫西等抗旱能力较弱的地区应加强抗旱办法的底子设置装备摆设。
(2)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的影响差别,开展干旱动态评估工作,发布干旱危害预估和评估信息,及时为决策管理部门提供指挥生产的科学依据、为宽大农夫提供生产参考,实现干旱风险的动态办理势在必行。
(3)民以食为天,农业稳产高产与减灾防灾是社会稳固的基础,需引起全社会的存眷。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需社会各界与宽大农夫上下联动,积极采取措施,将灾害丧失减到最小。
值班:成林、付祥健、李树岩、张弘签发:刘荣花第三篇:国庆播麦稿一、活动宣传稿(对外)播麦频率:15分钟/次酷爱的主顾朋侪们,你们好!欢迎您来到德尔惠xx店!为回馈大家对德尔惠的支持和厚爱,在此国庆之际德尔惠现隆重推出:国庆盛惠、买200送160,买300送240活动,多买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