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_德行天下
上善若水_德行天下

上善若水德行天下德,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感情,涵养与修养,善心与仁爱。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出现过一个读经的时代。
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印度有释加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从而影响了两三千年的社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德行”便是其精髓。
远观中国历史,有五位中国人改变了中国。
第一位是孔子,主张“仁爱治国”、“克己复礼”;第二位是老子,主张“一切都是以道德为本,谨言慎行,道行与德行是衡量人格高低贵贱之标准”;第三位是庄子,主张“逍遥而游,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第四位是孙中山,主张“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自由、平等和博爱”;第五位是邓小平,主张“改革与发展”。
由此可见德行二字的重要性。
小胜靠才,大胜靠德。
我们经常说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由此可见“德”是做人的基础和前提。
“才”体现的只是一种能力,而“德”体现的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大智慧,晋国历史上栾书和郝至二人的故事便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
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受500顷田的俸禄,可他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置不起宗庙中的祭器。
但他并不以此为怀,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德广布全国,赢得了全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郝至则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中的财富达到了国家总财富的一半,但是他骄奢淫逸,依仗自己的财富地位胡作非为,鱼肉百姓。
结果,不但自己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他的宗族也被满门抄斩。
记得有一句充满禅机的话说明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觉得“德行”二字正是阐述了一种不争而胜的人生境界,不以力胜,而以理达,睿智尔雅,含蓄而为。
德者,人心之根,行为之本,无德不利,有德者兴,盛德者强,缺德者失。
推至现代,细数感动中国的人物,具有“大德”的人不胜枚举。
杨善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一生奉献于基层农民群众。
2024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演讲稿(2篇)

2024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最高的善行类似于水的特性,它可以滋润万物,给予生命以希望和力量。
水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
它常常以柔软温和的方式滋润和支持着万物的生长。
正是因为水的包容和慷慨,大地才得以不断繁荣,人类才能够生生不息。
如果我们能够像水一样,善良而包容地对待他人,滋润和帮助他人,那么我们也许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美好。
厚德载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所谓“德”,就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道德准则,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行为准则。
德行高尚的人会以宽容和善意对待他人,他们心怀大爱,以谦和的姿态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载物”,则是指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这个多元化和复杂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承担和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世界上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上善若水的品质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首先,上善若水的品质要求我们善待他人,给予他人温暖和关爱。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有的人可能是物质上的困难,有的人可能是心灵上的鼓励,而有的人也许只需要一句问候。
正如水滋润大地,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善意和关怀,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用真诚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那么我们就能够成为他人生活中的一股力量,给予他们希望和勇气。
其次,厚德载物的精神要求我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能,这些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并善加利用这些天赋,为社会作出贡献。
上善若水全句解读

上善若水全句解读
上善若水这句话出自《老子》,本义为“善若水,柔弱克刚”。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念,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被称为“柔胜刚”之说,旨在教导人们用软柔的方式来面对一切困难,从而实现更大的智慧和成功。
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它不仅表达了老子对柔弱克刚的理论,也是他看待人生的态度。
老子认为,当我们遇到困境或挑战时,以柔克刚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是智慧、智者所追求的,而暴力、强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老子用“上善若水”这句话来警醒我们,要明白一件事:一切都是渐变的,生活不是一个绝对的考验,而是一个无限的机会。
当你对事物采取柔软的态度,愿意去充分了解和理解它时,才能真正面对挑战,而不是一味地僵化,使得一切变得艰难而痛苦。
此外,这句话还蕴含着一种理念,即水的流动比硬物更加容易,这也体现了拥有忍耐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耐心是一个人能够解决问题并保持积极态度的基础,只有在挫折和挑战面前拥有耐心才能坚持到最后。
因此,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么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你必须采取柔顺的态度,像水一样,用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综上所述,老子的“上善若水”这句话,不仅仅是柔弱克刚的哲学观点,而且也是一种人生观:要学会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采取柔顺、慈悲的态度,像水一样,像水一样地流淌,以实现积极的人生目标。
德行天下的四句话

德行天下的四句话
古语:厚德载物,德行天下。
德行天下的意思是对人对事,都要有道德之心,以兼容之心诠释坚持内涵。
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译文: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
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他甘心处在众人所憎恶的卑洼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
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地,要像水那样深沉,待人,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谈,要像水那样诚信,正善治,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物不争,所以不要担心。
赏析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良心放在第一位,德行天下者,必然会厚德载物,心宽,赢得一世,嘴狠,只赢一时。
对人宽容大量,学会迁就忍耐,咄咄逼人,惹人厌,即使嘴上赢了,却输掉了人心。
再穷别撒谎,再难别骗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否则有一天当别人把你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
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德行天下才能厚德载物。
人生路很长,自己别把路走窄了,把人做好了,什么都会有的,永远不要透支身边的人对你的信任。
失去诚信=终生破产。
上善若水 德行天下(玉溪)

优势智业内部作业文件引言:从战略上解决消费者沟通难题,突破法律对广告的限制,用主打产品承载品牌核心价值!项目背景:继“和谐”玉溪产品开发完成后,红塔集团玉溪烟厂准备推出一款在玉溪系列产品中价位居中的产品,价格在26-28元左右。
自WTO、WHO之后,中国烟草就有了禁止广告的限制。
许多品牌虽然仍在打文化传播的擦边球,但还是在央视频道遭到封杀,“白沙”文化就是明显的例子。
最糟糕的是,自2008年起,所有烟草包装上都必须打上“吸烟有害健康”或者“吸烟可能致癌”等警示语,而且面积必须不少于整个烟包装的1/3。
也就是说,烟草营销在3-5年之后最终将进入“无为”状态。
在禁令全面实施之前,各大品牌都在抓紧一切时间加强品牌建设。
思考原点: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烟草是国家专卖,纳税占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
因此,对抗外烟,强大国烟,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良知。
外烟如“万宝路、555、七星、骆驼”等,都是个性鲜明的知名国际品牌,如果烟草不实施国家专卖,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后,对发展时间短暂的民族品牌将极其不利,民族财富也将外流他乡。
在广告受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借助玉溪的新品开发,强化玉溪品牌的核心价值,将品牌理念长期植入消费者的心智中并让它生生不息,成为本次策划的历史责任和思考原点。
即,本次所开发新品最好能承载玉溪品牌的核心价值。
战略布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6-28元的新品,在玉溪整个产品组合中价位居中,下有主要价位占据10-15元的红塔,上有主要价位占据40-60元市场的芙蓉王,与两个市场价位段相比,26-28元也是居中价位。
因此,是否可以考虑把玉溪本次开发的新品定位成代表玉溪品牌的主销产品?正好当时玉溪的产品家族中,除了“和谐”玉溪,就只有软玉溪了,产品概念不太明确,与品牌的核心价值“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连接并不太紧密,于是,代表“上善、不争、利万物”文化的产品概念“尚善”玉溪的创意诞生了。
“尚善”玉溪,承载玉溪品牌的核心价值,将品牌的广告永远植于产品之上,不受任何法律和广告的限制;将品牌的广告植于消费者心智,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上善 若 水 厚 德 裁 物
文 /刘云 燕
“ 上善若水 ”语出 《 老子》第八章 “ 水 善利万物不 争” 。而厚 德载物 , 则 出自 《 易经》 : “ 天行健 , 君子 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 子以厚德 载物 。 ”仔 细想来 ,上 善若水和厚 德载物 虽出自不 同的典
古 人 在 几 千 年前 ,就 向 世 人 说 明 .品 德
要像 大地 一 样 .才 能容 养万 物 。
滴 石穿 . 那是 要 付 出多 少努 力 . 从 不言 弃 ,
从 而 创 造 了 自然 的 奇 迹 。我 曾经 在 三 江
源 头 .领 略过 黄 河 .长 江 之 美 。 它们 的
世 间 的每个 人都是 独特 而 唯一 的。 我 们要 以厚 德 对 待 他 人 .对 不 同 的 人 给 予 一 定 的 包 容 。 作 为 学 生 .要 对 父 母 、 老 师心存 感 恩 : 作 为教育 者 .当以德 育 人 。 人 生 要 像 天 那 样 高 大 . 自强 不 息 . 也 要像 地 那 样 厚 重 广 阔。 拥 有 了如 此 胸
源 头 .只 是 一 缕 缕 潺 潺 小 溪 .蜿 蜒 如 人 体 的 血 脉 .在 夕 阳 中 闪 着 动 人 的 光 辉 。
以 阻 挡 它 的 脚 步 。 无论 前 方是 平 缓 还 是
景, 或 ຫໍສະໝຸດ 怀 .才 可 能 承 载 更 多 使 命 .也 才 可 能 拥 有 更 美好 的 生活 。
形 成 了江 河湖 海 它们 磅礴 东 去 ,奔 腾
不 息 .永 远 向 着 自 己 的 目标 。凡 是 有 水
的地 方 自然 万 物 生机 勃 勃 。 水 给 予
自然 万 物 滋养 .也 养 育 了人 类 .于 是 黄
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

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上善若水”这一理念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其原文为:“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接下来,我们对这段话逐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世间万物,却从不争功争名。
无论是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还是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水的润泽。
水默默地付出,无私地奉献,这种品质正是“上善”的体现。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众人通常都喜欢高处、好处,而水却甘愿流向低处、恶处。
比如污水沟、低洼地,这些都是人们所厌恶的地方,但水却毫不嫌弃。
正是因为水能够安于卑下,所以它接近于道的境界。
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水的这种特性与道相契合。
“居善地”,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总是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比如,汇聚成江河湖海,或是渗入地下成为清泉。
人也应该像水一样,善于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心善渊”,水的内心深沉而宁静,就像深渊一样。
人的内心也应该如此,保持深沉、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干扰,拥有广阔的胸怀和深沉的智慧。
“与善仁”,水对待万物都是平等而仁爱的,没有亲疏之分。
人在与人交往中,也应该怀有仁爱之心,友善地对待他人,不分贵贱贫富。
“言善信”,水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按时涨落,从不失信。
人在说话时也应该遵守信用,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政善治”,如果将水的特性运用到治理国家上,就如同善于治理的领导者,能够以平和、公正的方式管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杨若古兰创作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看来,水的明显特性和感化有:一、柔;二、停留在卑贱的地方;三、津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那么最完美的人格当然也应具有这类心态与作为:他人不肯去的地方,他情愿去;他人不肯做的事,他情愿做.他就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忍辱负重.他只知默默奉献,却从和睦他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所谓“善万物而不争”的思想吧.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顿没有高低不服,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必削刮,好像耿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濯洁净,又好像善于变更.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周易》亦云:“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广博精深的学问培育学子成才.打造“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过程是一个锻造渴望中理想人生的过程,也是否定中肯定本人的过程.完满不是一道风景成就的,而是春夏秋冬的来去堆叠,江河山岳的联袂同行;厚积薄发的成功人生不是你本人说了算,而是公众的普遍评议与认同.当你能听进去他人分歧的声音与建议,采取他人完整善意的忠言并优化本人的处世之道、为人之理时,你的人生才会有可能承载起生命的各种但愿,你的精彩才会有可能成为世人眼里的一道认可的景色“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这两句话历来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守的天然法则,“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天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老是处于人们所不肯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天然法则. 为何我们的老先人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爱崇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建议人们效仿呢?为此,孔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缘由,从功效、特征、性情、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条理的解释:孔子说:水有五种完满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守天然规律,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害怕,好像有勇;安顿没有高低不服,好像守法度;量见多少,不必削刮(不会隐瞒准确的观点,背心肠趋附他人),好像耿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濯洁净,又好像善于变更.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前呼后应论述了才干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天行健(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无力不成抗拒的运转法则影响世界),君子以发奋图强(有才干的人应当不竭寻求、进取、强壮本人).这句话是论述强者该当通过不竭的努力具备超凡的济世才干.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后,真的叹服华夏精英周文王被关在牢笼七年里,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经》中豪气冲天喊出了“天行健,君子发奋图强”这一万古回荡的豪言壮语.秉承父辈的宏志,气势豪迈的大豪杰周武王后来率领几万锐不成挡的军队,“牧野之战”誓言高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举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竖起你的矛)!将纣王的几十万商军打得落花流水那就不是怪事了!明白了前一句话的含义,对后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容易理解了.易辞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包罗万象涵.“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与前一句紧密联系,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方人的襟怀气魄.意思是说,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涵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这句话与“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绝对应,告诫君子不单要有与众分歧的济世才干,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万众的奉献精神.也就是强调有才有德,德才兼备.因而可知“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表示了中华民族固执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展现了中华民族襟怀宽广、忘我奉献的高尚品格. 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两句话联系起来,意思与本来出处就有了新的取舍.两句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襟怀,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涵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德行天下
德,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感情,涵养与修养,善心与仁爱。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出现过一个读经的时代。
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印度有释加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从而影响了两三千年的社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德行”便是其精髓。
远观中国历史,有五位中国人改变了中国。
第一位是孔子,主张“仁爱治国”、“克己复礼”;第二位是老子,主张“一切都是以道德为本,谨言慎行,道行与德行是衡量人格高低贵贱之标准”;第三位是庄子,主张“逍遥而游,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第四位是孙中山,主张“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自由、平等和博爱”;第五位是邓小平,主张“改革与发展”。
由此可见德行二字的重要性。
小胜靠才,大胜靠德。
我们经常说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由此可见“德”是做人的基础和前提。
“才”体现的只是一种能力,而“德”体现的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大智慧,晋国历史上栾书和郝至二人的故事便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
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受500顷田的俸禄,可他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置不起宗庙中的祭器。
但他并不以此为怀,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德广布全国,赢
得了全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郝至则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中的财富达到了国家总财富的一半,但是他骄奢淫逸,依仗自己的财富地位胡作非为,鱼肉百姓。
结果,不但自己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他的宗族也被满门抄斩。
记得有一句充满禅机的话说明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觉得“德行”二字正是阐述了一种不争而胜的人生境界,不以力胜,而以理达,睿智尔雅,含蓄而为。
德者,人心之根,行为之本,无德不利,有德者兴,盛德者强,缺德者失。
推至现代,细数感动中国的人物,具有“大德”的人不胜枚举。
杨善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一生奉献于基层农民群众。
孟祥斌,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了另一个生命,而他却在冰冷的河水中永远的睡去;吴菊萍,不假思索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孟佩杰,童稚的年岁,一力撑起几经岁月的家庭,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良品德。
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有许多这样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我们置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中,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个人品德尤为重要。
有“根叔”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这样说过:“我们不仅要仰望道德楷模,还要俯察道德底线”。
面对体魄日渐强健,心理却正在缺失信仰的中国人,李培根先生呼吁我们要提高个人品行道德的修养。
能够进入XX工作,我非常的荣幸,也很高兴。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
我如履薄冰、如临生渊,深怕自己做的不好会给他人带去麻烦。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端正态度,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勇于奉献。
在服务群众时,多一点谦虚、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主动。
我会将自己的最优秀品德融入我的工作中去,振奋精神,敢打敢拼,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昂扬的工作斗志,全力投入到新的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