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试卷)

合集下载

00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复习题(题库2

00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复习题(题库2

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_质量扩散_;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__顺流__式、_逆流__式、__叉流___式和__混合_____式。

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__4__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

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__对流质交换__。

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量。

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

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

冷却塔填料的作用是延长冷却水停留时间,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

均匀布水。

将进塔的热水尽量细化,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延长接触时间,增进水汽之间的热值交换冰蓄冷空调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调峰填谷(均衡) 。

一套管换热器、谁有200℃被冷却到120℃,油从100℃都被加热到120℃,则换热器效能是25% 。

吸收式制冷机可以“以热制冷”,其向热源放热Q,从冷热吸热Q,消耗热能Q,则其性能系数COP= Q1-Q2/Qo 。

一管式逆流空气加热器,平均换热温差为40℃,总换热量位40kW,传热系数为40W/(m.℃)则换热器面积为25 m。

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顺流_式、逆流_式、_混合流_式和_叉流_式。

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4_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流体的黏性、热传导和质量(分子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 将热质交换设备系统由于过程不可逆而产生的熵增与两种流体中热容量较大的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称之为(熵产单元数),常用来作为热质交换设备的评价指标。

3、 按不同的工作原理,热质交换设备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

4、 (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5、 由于扩散传质引起的热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杜弗尔)效应。

6、 二元混合气体作为理想气体用分子动力理论可以得出质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关系为:D( 312D P T - )。

7、 ( 相变贮能)是利用固-液相变、液-汽相变、固-汽相变和固-固相变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进行蓄冷和蓄热的一项技术。

8、 准则数Pr 表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相互关系;准则数(Le )表示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

9、 雷诺类似率表述了对流传热、传质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它们以准则数(Sh ,Nu ,Re ,Pr ,Sc )形式的表述形式分别为Nu Re Pr 2f C =⋅、(Sh Re Sc 2f C =⋅)。

10、 吸附剂吸附除湿过程是( 放热 )过程,吸附热一般( 大于 )水蒸气的凝结热。

11、 菲克扩散基本定律A A ABd d C m D y=-(kg/m 2.s )中的A m 为扩散物质A 的(相对扩散)通量。

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υ移动时,其坐标应取随整体平均速度的动坐标。

12、 系数D ,a ,ν具有扩散的性质,它们的单位均为m 2/s ,它们分别称为(分子扩散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动量扩散系数)。

13、 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14、 二元体系中,由于存在温度差引起的扩散,称为热扩散,也称(索瑞特)效应。

15、 吸附剂的再生方式有加热再生、(减压再生)、使用清洗气体再生和(置换脱附再生)。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doc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doc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流体的黏性、热传导和质量(分子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 将热质交换设备系统由于过程不可逆而产生的熵增与两种流体中热容量较大的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称之为(熵产单元数),常用来作为热质交换设备的评价指标。

3、 按不同的工作原理,热质交换设备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

4、 (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5、 由于扩散传质引起的热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杜弗尔)效应。

6、 二元混合气体作为理想气体用分子动力理论可以得出质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关系为:D :( 312D P T -: )。

7、 ( 相变贮能)是利用固-液相变、液-汽相变、固-汽相变和固-固相变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进行蓄冷和蓄热的一项技术。

8、 准则数Pr 表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相互关系;准则数(Le )表示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

9、 雷诺类似率表述了对流传热、传质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它们以准则数(Sh ,Nu ,Re ,Pr ,Sc )形式的表述形式分别为Nu Re Pr 2f C =⋅、(Sh Re Sc 2f C =⋅)。

10、 吸附剂吸附除湿过程是( 放热 )过程,吸附热一般( 大于 )水蒸气的凝结热。

11、 菲克扩散基本定律A A ABd d C m D y=-(kg/m 2.s )中的A m 为扩散物质A 的(相对扩散)通量。

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υ移动时,其坐标应取随整体平均速度的动坐标。

12、 系数D ,a ,ν具有扩散的性质,它们的单位均为m 2/s ,它们分别称为(分子扩散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动量扩散系数)。

13、 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14、 二元体系中,由于存在温度差引起的扩散,称为热扩散,也称(索瑞特)效应。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往年考试试卷4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往年考试试卷4

江苏大学试题(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A 卷)开课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使用班级建环07级(开卷)考试日期2010.06.30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查人签名得分阅卷教师一、问答题(共68分)1、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学习,你认为本课程的主线是什么?你认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分)2、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试写出描述这两种质量传递的微分方程及方程的含义。

(10分)3、研究对流传质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传质通量或对流传质系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针对一种具体的传质现象,你现可以尝试用几种方法或途径来求取对流传质系数?(10分)4、你是如何理解热量传递,动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这三种传递现象的类比关系的?(10分)5、用同样的杯子在同一冰箱中放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你可能听说温水的结冰速度要比冷水快。

众多解释中一种是基于传热和传质的考虑。

试用本课程及相关知识讨论水层的自由表面和空气以及冷冻室壁面之间的传热和传质有关的所有过程且解释温水要比冷水结冰快为何是可能的。

(10分)6、试用本课程讲解的空气热质处理方法和相变蓄冷原理,自行设计蓄冷式空调系统并用示意图画出,使该系统实现调温,调湿功能。

(10分)7、硅胶干燥空气的是一种吸附除湿现象,请指出哪种物质是吸附剂,哪种物质是吸附质。

同时硅胶作为一种多孔性物质,其密度一般采用真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来表示,试写出这三种密度的定义式。

(8分)命题教师:胡自成共2页第1页学生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江苏大学试题第2页二、计算题(共32分)1、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40˚C的空气以4m/s的速度掠过长度为10m 的水池,水温为30˚C。

试计算每m2的池表面蒸发量是多少?(8分)2、在喷淋室的设计计算中,已各需处理的空气量G为18900kg/h;空气初参数为:初温t1为28˚C,湿球温度t s1为22.5˚C,焓值i1为65.8kJ/kg;需要处理的空气终参数为:终温t2为16.6˚C,湿球温度t s2为15.9˚C,焓值i2为44.4kJ/kg;冷冻水初温t ld为5˚C。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一、质量传递的推动力是什么?传质有几种基本方式?其机理有什么不同?(10分)二、简述斐克定律,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各项的意义;当混合物以整体平均速度运动时,斐克定律又该如何表示?(20分)三、简述“薄膜理论”的基本观点。

(15分)四、在什么条件下,描述对流传质的准则关联式与描述对流换热的准则关联式具有完全类似的形式?请说明理由。

(10分)五、写出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5分)六、氢气和空气在总压强为1.013×105Pa,温度为25℃的条件下作等摩尔互扩散,已知扩散系数为0.6㎝2/s,在垂直于扩散方向距离为10㎜的两个平面上氢气的分压强分别为16000Pa和5300Pa。

试求这两种气体的摩尔扩散通量。

(10分)七、含少量碘的压力为1.013×105Pa、温度为25℃的空气,以5.18m/s的速度流过直径为3.05×10-2m的圆管。

设在空气中碘蒸汽的平均摩尔浓度为nm,管壁表面碘蒸汽的浓度可视为0,空气-碘的质扩散系数D=0.826×10-5㎡/s,试求从气流到管壁的对流传质系数以及碘蒸汽在管子表面上的沉积率。

(空气的动量扩散系数)(15分)管内受迫层流:管内受迫紊流:八、已知空调系统送风量G=5㎏/s,空气初状态参数t1=35℃,t s1=26.9℃,i1=85kJ/㎏;终状态参数为t2=19℃,t s2=18.1℃,i2=51.4kJ/㎏;空气压强101325Pa,试选用JW型空气冷却器并求出其中的传热系数范围。

(空气密度ρ=1.2 kg/m3,定压比热c p=1.005 kJ/( kg·℃),水定压比热c p=4.19 kJ/( kg·℃),可选表冷器中水流速范围w=0.8-1.6m/s)。

(15分)已知水冷式表面冷却器作为冷却用之传热系数(W/㎡·℃)4排:6排:8排:JW型表面冷却器技术数据型号风量(m3/h)每排散热面积A d(㎡)迎风面积A y(㎡)通水断面积A w(㎡)JW10-4 5000-8350 12.15 0.944JW20-4 8350-16700 24.05 1.87JW30-4 16700-25000 33.40 2.57JW40-4 25000-33400 44.50 3.43排数迎面风速(m/s)1.52.0 2.53.02 0.590 0.545 0.515 0.490 4 0.841 0.797 0.768 0.740 6 0.940 0.911 0.888 0.872 8 0.977 0.964 0.954 0.945。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综合复习资料填空题 流体的黏性、热传导和质量(分子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将热质交换设备系统由于过程不可逆而产生的熵增与两种流体中热容量较大的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称之为(熵产 单元数),常用来作为热质交换设备的评价指标。

按不同的工作原理,热质交换设备可分为: (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

(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由于扩散传质引起的热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杜弗尔)效应。

二元混合气体作为理想气体用分子动力理论可以得出质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关系为:D :3(D : P 1T")。

(相变贮能)是利用固-液相变、液-汽相变、固-汽相变和固-固相变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进行蓄冷和蓄热 的一项技术。

准则数Pr 表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相互关系;准则数( Le )表示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

雷诺类似率表述了对流传热、传质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它们以准则数( Sh , Nu, Re, Pr ,Sc )形式的表述当传质方向从流体主流到壁面,即传质阿克曼修正系数 C o 的值为负,此时壁面上的导热量就大为增加。

把冷水和温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则冷水将比温水结冰快。

()送风射流较之回风气流的作用范围大得多,因而在空调房间中,气流流型及温度与浓度分布主要取决于送风射 流。

() 喷淋室的前挡水板具有挡住飞溅出来的水滴和使进风均匀流动的双重作用,所以也称为均风板。

湿球温度受传递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不完全取决于湿空气的状态,所以不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水在冷却塔中进行蒸发冷却,其温度只能被冷却到空气的最初温度,此时水温称为水的冷却极限。

表冷器用来减湿冷却,喷淋室可以完成除减湿冷却以外的所有空气处理过程。

()湿式冷却塔和喷淋室都属气水直接接触式热质交换设备,均是用来处理空气用的。

(预混燃烧热强度比扩散燃烧高很多,燃烧完全程度也高,燃烧火焰的稳定性也好,不易产生回火。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一、填空题(共30分)1、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_质量扩散性__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_质量扩散_;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___牛顿粘性定律___、傅立叶定律_、_菲克定律_。

3、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_间壁式、_混合式_、_蓄热式_和热管式等类型。

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__间壁_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_混合式。

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__顺流__式、_逆流__式、__叉流___式和__混合_____式。

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__4__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5、__温度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

6、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__对流质交换__。

7、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量。

8、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A和组分B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A向组分B的质扩散通量m A与组分A的_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V 移动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___随整体移动的动坐标__。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自测试卷参考答案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自测试卷参考答案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自测试卷(B 卷)一、填空题(20分,1分/空)1、直接接触式(或混合式)2、绝对扩散通量或净扩散通量、相对扩散通量。

3、传热4、加热再生方式、减压再生方式、使用清洁气体的再生方式、置换脱附在生方式。

5、膜状凝结、珠状凝结。

6、紊流系数、喷嘴直径、提高初速7、等湿加热、等湿冷却、减湿冷却8、湿球温度9、质量流速、喷水系数10、扩散燃烧二、简答题(36分,每题6分)1、简述冷却塔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的任务是什么?答:已知冷却任务和外界气象参数,确定冷却塔的构造和参数(3分) 已知冷却塔的构造、外界气象参数、气量、水量,求出水温度(3分)2、喷淋室热工计算的原则是什么?答:1)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热交换效率应该等于喷淋室能达到的热交换效率(2分)2)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接触系数应该等于喷淋室能达到的接触系数(2分)3)空气失去(或得到)的热量应等于喷水室喷水吸收(或失去)的热量。

(2分)3、说出增强凝结换热的四种措施。

答:1)改变表面的几何特征(分)主要手段:开沟槽、挂丝。

2)有效的排出不凝性气体(分)3)加速凝结液的排出(分)加导流装置、使用离心力、低频振动、静电吸引等4)促成珠状凝结(分)4、浓度边界层的意义是什么?(6分)答:由于浓度边界层的引入,可以将整个求解区域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

在主流区为等浓度的势流,各种参数视为常数。

在边界层内具有较大的浓度梯度,可以用专门的讨论求解边界层内的浓度场,大大简化问题的求解难度。

5、写出舍伍德准则数、传热因子、传质因子的表达式并说明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答: i D l mh Sh = 其中 h m ——对流传质系数 l —定型尺寸 i D —物质的互扩散交换系数(2分)传热因子3/2p H Pr U c h J ∞ρ= 或=32Pr St 其中h 为对流换热系数,ρ——流体的密度,Cp ——流体的比热,U ∞——速度,Pr ——普朗特准则数,St ——对流传热斯坦顿准则数(2分) 传质因子3/2C m D S U h J ∞= = 32m Sc St h m ——对流传质系数,U ∞——速度,Sc ——施密特准则数 ,St m ——传质斯坦顿准则数(2分)6、已知水的温度低于外界空气的干球温度且大于外界空气的湿球温度,试分析水是否能够通过冷却塔进行冷却并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姓名:班级:
。。。。。。。。。。。。。。。。。。。。。。。。。。。。。。密。。。。。。。。。。。。。。。。。。。。。。。。。封。。。。。。。。。。。。。。。。。。。。。。。。。。线。。。。。。。。。。。。。。。。。。。。。。。。。。。。。。。三、简答题(5分×4=20分)
1.在给定Re准则条件下,当流体的Le=1时,试推导出刘易斯关系式。
8.边界层中,沿表面方向上的速度分量要比垂直于表面方向的大得多,垂直于表面的速度、温度、浓度梯度要比沿表面的对应量大的多。()
9.质扩散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动量扩散系数具有相同的单位。()
10.对于换热器而言,冷热两种流体顺流布置比逆流布置更有利于换热过程的进行。()
二、填空题(1分×10=10分)
1、请分别给出下列物理量的常用国际单位(例如:比热 单位:焦尔/(千克·度)[J/(kg·℃)])
7、表冷器接触系数的定义式。
8、表冷器的传热系数与、、等因素有关。
9、喷淋室可以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包括、、、、、、
10、传热单元数NTU定义式。
试卷类型:(B)卷考核方式:(开)卷共4页第1页
试题要求: 1.试题后标注本题得分;2.试卷应附有评卷用标准答案,并有每题每步得分标准;3.试卷必须提前一周送考试中心;4.考试前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5.考生不得拆散试卷,否则试卷无效。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A( )/B(√ ) 卷
专业_ 班级 _
注意:标题请用宋体4号,内容请用宋体5号。
一、判断题(2分×10=20分)
1.对于吸附剂而言,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质的吸附,温度越低越不利于吸附质的吸附。(×)
2.表面器处理空气过程中,冷媒水的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空气的去湿。(√)
3.液体除湿剂表面蒸汽压越小,其除湿能力越强。(√)
试卷类型:(B)卷考核方式:(开)卷共4页第3页
学号;姓名:班级:
。。。。。。。。。。。。。。。。。。。。。。。。。。。。。。密。。。。。。。。。。。。。。。。。。。。。。。。。封。。。。。。。。。。。。。。。。。。。。。。。。。。线。。。。。。。。。。。。。。。。。。。。。。。。。。。。。。。
六、空气加热器传热面积F=10m2,管内蒸汽凝结换热系数 ℃),管外空气总换热系数 ℃),蒸汽为饱和蒸汽,并凝结为饱和水,饱和温度为 120℃,空气由10℃被加热到50℃,管束为未加肋的光管,管壁很薄,其导热热阻可忽略不计,求:(1)传热系数 ;(2)算术平均温差和对数平均温差;(3)传热量Q。(10分)
2、对流传热中有普朗特准则数Pr、努谢尔特准则数Nu和斯坦顿准则数St,对流传质相对应的准则数各为什么?写出各自的表达式和在对流传质中的物理意义。
3、请给出牛顿黏性定律、傅立叶定律以及斐克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4、简要说明空气调节方式中热湿独立处理的优缺点。
试卷类型:(B)卷考核方式:(开)卷共4页第2页
五、已知需冷却的空气量为G=36000kg/h,空气的初状态为 ℃、 、 ℃,空气终状态为 =13℃, 、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Pa,试选择JW30-4型表面冷却器,并完成下列计算:(1)计算需要的接触系数 ;(2)析湿系数 ;(3)表冷器的传热系数 ;(4)冷水量 ;(5)传热单元数NTU和水当量数 ;(6)表冷器能达到的 ;(7)冷量、冷水初温 和终温 。并确定水温、水量。(20分)
七、将空气由温度26℃,相对湿度50%冷却到温度15℃,相对湿度90%。问:(1)每千克干空气失去水分是多少克?(2)每千克干空气失去的显热是多少?(3)水凝结时放出的潜热是多少?(4)空气状态变化时失去的总热量是多少?(10分)
试卷类型:(B)卷考核方式:(开)卷共4页第4页
20~ _20学年第二学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试卷
4.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越强。(√)
5.表冷器为一种表面式热交换设备,因此处理空气过程不存在质交换。(×)
教师试做时间
90分钟
出题教师
崔红社
取题时间
审核
教研室主任
出题单位
环境学院
使用班级
考试日期
院(部)主任
考试成绩期望值
印刷份数
1
规定完成时间
120分钟
交教务科印刷日期
学号;姓名:班级:
。。。。。。。。。。。。。。。。。。。。。。。。。。。。。密。。。。。。。。。。。。。。。。。。。。。封。。。。。。。。。。。。。。。。。。。。。。。线。。。。。。。。。。。。。。。。。。。。。。。。。。。。。。。
导温系数;对流传质系数;质流通量传热系数;传质速率。
2、与热量传递中的导热和对流类似,质量传递的方式可分为和。
3、在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常用计算方法有和。
4、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常用的液体除湿剂有、、、、等。
5、按照工作原理,热质交换设备可分为、、、等类型。
6、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间壁式热交换器可分为、、、、等。
3.液体除湿剂表面蒸汽压越小,其除湿能力越强。()
4.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越强。()
5.表冷器为一种表面式热交换设备,因此处理空气过程不存在质交换。()
6.喷淋室处理空气过程中,只要水温低于空气的温度,就可以达到减湿冷却的目。()
7.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气体的扩散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年级班学年第二学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试卷试卷类型:B卷
题号










总成绩
得分
阅卷人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总分100分)
一、判断题(2分×10=20分)
1.对于吸附剂而言,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质的吸附,温度越低越不利于吸附质的吸附。()
2.表面器处理空气过程中,冷媒水的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空气的去湿。()
学号;姓名:班级:
。。。。。。。。。。。。。。。。。。。。。。。。。。。。。。密。。。。。。。。。。。。。。。。。。。。。。。。。封。。。。。。。。。。。。。。。。。。。。。。。。。。线。。。。。。。。。。。。。。。。。。。。。。。。。。。。。。。
四、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压力为101325Pa,如果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7℃,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冷凝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