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增白剂

合集下载

什么是面粉增白剂?

什么是面粉增白剂?

什么是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的有效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氧化作用,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使其由略带黄色变为雪白,同时面粉原有的麦香味会消失,散发出"漂白剂的味儿"。

新磨的小麦粉黏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储藏一段时间后,上述问题会得到改善,这种现象称为小麦粉的后熟。

后熟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空气中的氧,对面粉中的硫氢键部分氧化改良,同时把面粉中极少的胡萝卜素氧化掉,这就是专业上所讲的面粉经过后熟会变白的原理。

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虽然在现在食品工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于面粉的感官、对于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加之个别不法添加剂厂商用滑石粉作稀释剂生产过氧化苯甲酰,甚至用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来代替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011年3月1日卫生部等多部门正式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

馒头增白增亮方法有哪些

馒头增白增亮方法有哪些

馒头增白增亮方法有哪些一般在外面购买的馒头都是白白的,但是过于白胖的馒头,其实也是有猫腻的,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添加了增白剂,而这些增白剂的使用虽然能够让馒头变得白胖,可是这些增白剂对人体产生的一些危害问题,大家也要了解到,尤其是自己制作的馒头不要使用增白剂。

一、分辨馒头有没添加增白剂:“望”。

判断馒头中是否添加增白剂,首先要看馒头的色泽,未加增白剂的馒头呈乳白色或微黄本色,而用增白剂加工的馒头呈雪白或惨白色。

“闻”。

未添加增白剂的馒头,无论何种等级均应有特有的麦香味,而添加增白剂加工过的馒头有怪味。

“尝”。

未添加增白剂的馒头,用手握馒头柔软、有弹性,握紧松开后能够自然展开恢复原状,咀嚼有咬劲,略带甜味。

二、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1、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增白的机理是它在空气和酶的作用下水解,放出活性氧,从而氧化和破坏面粉中产生黄色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的共轭双键,使面粉中的不饱和脂溶性色素变性,从而失去颜色。

2、合理使用面粉增白剂,将使面粉及其制品外观更宜人,口感优良,不影响面粉的烘焙性能,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用量为60ppm,即0.06g/kg面粉。

过多的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害,对面粉本身的品质有害。

3、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水解放出活性氧后,生成的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

苯甲酸随食品进入人体内,部分与甘氨酸化合生成马尿酸随尿液排出,部分与葡萄糖酸锌化合而解毒。

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苯甲酸不在肌体内积蓄,但过多添加,易对人体造成苯积累中毒。

另外苯甲酸上述两种解毒作用均在肝脏内进行,因此对于肝功能衰弱的人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其生物转化机能减弱,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肝脏病变,易引发多种疾病。

面粉增白剂判“死刑”谁受益?

面粉增白剂判“死刑”谁受益?

面粉增白剂判“死刑”谁受益?冤从何而出?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如果像欧盟那样以科学和程序判面粉增白剂“死刑”,那也“死”得有理,而像中国这样用大哄大嗡的方式了结了面粉增白剂,它“死”得岂不冤枉?冤之一、这种添加剂安全吗?只要是获得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苯甲酰(简称BP或者BPO)。

氧化的结果,一是增加了面粉的白度,二是改善了面粉的加工性能,三是BP转化而来的苯甲酸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冤之二、面粉增白剂有害吗?消费者,把面粉增白剂说成或看成“十恶不赦”,几乎人人“喊打喊杀”。

而正常使用量下未证实有害。

只是BP漂白会破坏面粉中的一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正常使用量下,BP本身以及产物都没有发现足以危害健康的成分。

冤之三、科学问题可以诉诸民意和投票来解决吗?政府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

科学就是科学,不取决于民意的认知。

面粉增白剂的存废,是一个相当专业的科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征询民意,毫无意义。

消费者受益了吗?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避免发霉和滋生害虫。

被食品安全问题吓怕了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特仑苏事件……近年来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似乎都与食品添加剂有关,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和担忧。

受宣传的影响面粉增白剂的倒掉,与“天然健康、人工有害”的错误观念有很大关系。

从国外引进的《食品真相大揭秘》、《百年谎言》之类的“揭露”现代食品业内幕的图书。

一些人或机构就出于自身利益神化“天然绿色食品”,同时妖魔化食品添加剂。

加深了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

政府受益了吗?如果是高收益+低风险,或者低收益+高风险,政府都可以很容易的确定禁或不禁,但是低收益+低风险,或者高收益+高风险,政府也无从下手了。

面粉增白剂去留惹人议

面粉增白剂去留惹人议

英 国 考 察 时 发 现 ,英 国 的 面 粉 添 加 该 物 质 后 增 白 效 果 显
写信 给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 求 禁 用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 要
此 后 , 家 粮 食 局 正 式 站 到 了 “ 废 派 ” 一 边 。2 0 国 主 这 06
著 。 其推 动下 , 业部 在新 颁布 的《 麦粉》 准里 , 许 在 商 小 标 允 添 加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 与 此 同时 , 生 部 也 将 过 氧 化 苯 甲酰 卫
研 究 中心 总 工 程 师 冯 平 透 露 , 生 部 卫
办 公 厅 对 “ 于 再 次 建 议 尽 快 出 台 新 关
的《 麦 粉》 家标 准 ” 小 国 的提 案 答 复 中 表 示 , 国食 品 添 加 剂 标 准 委 员 会 已 全 审查 同意 注销过 氧化 苯 甲酰 。至此 ,
有 关规 定存 在矛 盾。由于各方 分歧 较
大 , 草 案 迟 迟 没 有 得 到 批 准 。 至 今 该
指 导 面 粉 生 产 企 业 的 合 法 标 准 仍 为 18 9 6年 修 订 的 旧标 准 。
21 0 0年 7月 2 日卫 生 部 公 布 6 的 食 品 添 加 剂 国 家 标 准 — — 《 品 添 食
4. ABC 5.AB CD

1.B
2.AB CD
3.A C
据 , 了公 众 健 康 风 险 , 包括 诸 如 除 还 二 、1 .标 准 让 世 界 更 畅 通 2 2 .2
3 加 强 乳 品 质 量 安 全 监 管 ,提 升 乳 品 质 量 安 全 水 平 .
生 产 成 本 、 易 壁 垒 、 同行 业 利 益 贸 不

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使用方法及用量
面粉增白剂作为一种替代现有的传统白色面粉添加剂,像普通的食品添加剂一样,也
可以使用。

此外,该产品是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浪费面粉的补救方案,可减少生产设备运行时间,提高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

由于其它增白剂的使用,花里胡哨的风格会降低,所以增白剂
可以有效改善食品外观。

一般来说,面粉增白剂的使用量为1-2%,根据需要可以调节。

面粉的种类和使用方
法也会影响增白剂的使用量,当面粉配方中使用了淀粉和添加了有毒的添加剂时,增白剂
的使用量可以增加,超过2%。

1. 将增白剂放入面粉中,可以使用螺旋搅拌机或传统搅拌机进行搅拌。

2. 将混合后的面粉放入传送带或输送机上,按照预先设定的原料分布比例将混合后
的面粉分布均匀。

3. 增白剂使用完后,需要用清水洗淋漓清洗,以免影响到以后的面粉质量。

4.增白剂混合完后,在面粉机中进行搅拌混合,以获得面粉的理想蠕变性和分散性。

注意事项
1. 相较于其它食品添加剂,对面粉增白剂的使用量要注意安全,避免添加过量。

2. 增白剂的选择应与其它添加剂的有机溶剂兼容,以确保面粉生产效果。

3. 面粉增白剂的使用量取决于面粉的种类和添加剂类型,需要根据每种情况进行调整。

4. 用于面粉增白的剂量在不同的面粉生产时间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面粉加剂的投放量。

5. 面粉添加剂的添加量应符合当地规定,避免影响面粉机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小麦粉:增白剂痼疾难除

小麦粉:增白剂痼疾难除
9 .%,在 抽 查 的 1 53 4类 不 合 格 产 品 中 ,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超 标 的 占 了 9类 。 而 在 2 1 0 0年 同
叫黍子面 的,叫糯 米面的 ,很 多很 多;唯 烛小麦粉 叫 白面 ,
期 的 国家监督 抽 查 中, 小麦粉 的 主要 问题仍
可见 百姓 对其 “ 白” 的青 睐。 于是 乎厂家在 ‘ ‘ 白” 上动起 脑筋 ,做起 手脚 ,请来 了增 白剂—— 过氧化苯 甲酰。 过氧化苯 甲酰是 面粉增 白剂的主要 成分。我 国食 品在 面粉 中允 许添加最大 剂量 , ) 6gk 。增 白剂超标 ,会破 勺(0 /g .
主 要不 合 格 项 目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灰分

— —
小 麦 粉

南 阳荣 昌面 粉 厂

过 氧 化 苯 甲酰


精制特一粉
高筋 小 麦粉 兴 华 雪
襄樊莹雪麦 面有限公司
吴 忠 市兴 华 粮 油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过氧化苯 甲酰 、灰分
过 氧 化 苯 甲酰
质 量报 告 Q at Rpr ul eo i y t
小 麦粉 :增 白剂 痼 疾 难腙
抽 查 范 围 : 天 津 、 河 北 、辽 宁 、江 苏 、 安 徽 、 山 东 、 河 南 、 湖 北 、 陕 西 、甘 肃 、 宁 夏 等 1 个 省 、 自治 区 、 1
直 辖 市 2 0家 企 业 生 产 的 2 0种 小 麦 粉 产 品 。 0 0
“ 象工 程 ” … … 形
白面 白面 ,并非越 白越好 。讲 营养 、讲健康 、讲安全 ,
才是正理 。还好 ,眼下城 里人 吃 “ 玉米面” “ 、 高梁 面”的 多起 来 了。 但不 妨 小 心 , 以防又 出现 什 么 “ ”、什 么 黄 “ 红”之类的玩 意儿 1

面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 怎样鉴别面粉的质量

面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 怎样鉴别面粉的质量

面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怎样鉴别面粉的
质量
现在,有的商户加工的面粉是越来越白了,其实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不法商贩在面粉中加入了过多的增白剂。

本文介绍面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怎样鉴别面粉的质量。

一、面粉增白剂添加标准
常用的面粉增白剂是过氧化苯甲酸,这种增白剂具有显著的效果。

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过氧化苯甲酸用量不得大于75ppm (ppm是百
万分之一)。

然而,我国某些厂家的使用量已超过了100ppm,这也是我们常
见的面粉看上去很白的原因。

二、面粉增白剂的是是非非
过氧化苯甲酸水解后生成苯甲酸,在体内通过肝脏进行解毒,过量摄入对肝脏有害,严重者可引起牙龈出血、皮肤紫斑等。

研究还表明:增白剂还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成分,减少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因而导致口角炎、神经炎、角膜炎等疾病。

更有甚者,有些商贩竟在面粉及面制品中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吊白块”。

吊白块的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是工业用的漂白剂,人只要摄入10克,就会死亡。

还有的人用滑石粉、工业用磷酸钙作为增白剂的载体;甚至有人添加甲醛,这些都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由此可见,面粉存在的隐患多多。

消费者在选择面粉及其制品的时候必须清楚,面粉、馒头并非越白越好,当面粉雪白或惨白时,应该提起警惕。

三、怎样鉴别面粉的质量
1、看色泽
正常面粉或馒头色泽呈乳白或淡黄色,而加增白剂的面粉和面制品呈雪白色或惨白色,面粉发霉后颜色迅速变暗、变黑。

2、闻气味
正常面粉略带香味,蒸出的馒头有麦香气,咀嚼后有淡淡的甜睐,而加入过量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或有化学药品味,蒸出的馒头有时会发苦发涩。

面粉中加石灰粉增白剂必须禁止_强强园地

面粉中加石灰粉增白剂必须禁止_强强园地

面粉中加石灰粉增白剂必须禁止_强强园地
X
「石灰粉」被加进面粉增白劑含量达30%
众所周知,比较名贵的东西或品牌才有可能被仿冒、被制假,有谁能想得到连廉价面粉也有猫腻。

据《法制周报》4月7日报道:江苏如皋玉众食品添加剂公司在生产面粉增白剂时加入了石灰粉,含量竟高达30%。

这些添加了石灰粉的面粉增白剂经由中间商销往了山东、江西、安徽等地的大中型面粉企业。

大家都知道石灰是不能吃的,为什么这种“石灰面粉”能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食品安全关口,却迟迟没有被发现呢?难道是同“三聚氰胺”、“地沟油”……一样也是个“行业潜规则”?在这“石灰面粉”流毒贻害的过程中,除了面粉增白剂生产厂家之外,背后还有多少上下游厂商在同流合污?这些不良商家在利欲驱动下,在我们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将石灰掺入面粉作为增白剂,直接送入我们口中,残害人们的健康,真让人不寒而栗、气愤万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纷纷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之后,我们却没有出台规定禁止面粉增白剂的使用。

据说中国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已有20多年,试问这样危害老百姓健康事还要延后多久?
从“三聚氰胺”、“地沟油”,到最新的这个“石灰面粉”,看来不能再任由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了,因为它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破坏了社会道德环境,更直接损伤、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要提请有关权威部门应及早去除这个食品安全的“隐患”与“毒瘤”,从监管口子上“动手术”,从制定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源头上把关,让老百姓在食品上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面粉增白剂姓名: 李海彬专业: 包装工程班级: 包装082班学号: 084031421指导教师: 周建中2011年6月26日面粉增白剂作者:李海彬指导老师:周建中摘要:面粉增白剂目前是许多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也是我国面粉加工业普遍使用的品质改良剂。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于面粉增白剂也有了争端。

本文主要针对其基本信息、特征、原理、使用标准及用途进行了阐述和列出了几种检测方法。

讲述了面粉增白剂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面粉增白剂、使用标准、检测方法、食品安全问题、解决措施前言:面粉增白剂的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同时2011年3月1日,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同时设置两个月合理过渡期。

正文1. 面粉增白剂的简介1.1面粉增白剂的定义:它的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学名又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

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又能加快面粉的后熟。

1.2 面粉增白剂的基本信息国标编号: 52045CAS号: 94-36-0中文名称:过氧化(二)苯甲酰英文名称: benzoyl peroxide;benzoyl superoxide别名:过氧化苯甲酰,简称BPO危险标记:12(有机过氧化物)文学用作烯类单位(氯乙烯、丙烯腈等)聚合反应及光化学反应的引发剂。

受热或摩擦时会自发爆炸,接触易燃物会引起火灾,须贮于冷暗处和注意防火。

1.3 主要原料:面粉增白剂的主要原料是过氧化苯甲酰。

1.4 化学特征(1)分子式:C14H10O4;(C6H5 C O)2 C2O2(2)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柱,微有苦杏仁气味(3)分子量:242.23 沸点分解(爆炸)1.5 物理特征(1)熔点:103℃(分解)(2)溶解性:微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3)密度:相对密度(水=1)1.33 稳定性稳定1.6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1.7 健康危害: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及致敏作用。

进入眼内可造成损害。

1.8 生产方法:使双氧水与30%液碱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溶液,再与苯甲酰氯反应而得。

反应在0℃左右进行,温度过高则引起双氧水分解,苯甲酰氯也易水解生成苯甲酸而影响收率。

将生成物析出的过氧化苯甲酰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

工业品的过氧苯甲酰含量可达99%(二级品),熔点102-106℃2.原理、用途及使用标准2.1 原理: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释放出活性氧来氧化面粉中极少量的有色物质达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时生成的苯甲酸,能对面粉起防霉作用。

2.2 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面粉加工业中,也是许多国家应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2.3 使用标准: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明确将过氧化苯甲酰归为面粉处理剂类(漂白剂),规定其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是0.06g/kg。

3 面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3.1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进行定量测定,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铁粉将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为苯甲酸,根据苯甲酸能同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的特点,进行两次蒸馏,使苯甲酸先后与不挥发性成分和被氧化分解的有机物分离,依据苯甲酸钠在225nm波长处的吸光值与标准曲线比较,可较准确地测得其含量,回收率在88.2%~103.1%之间。

但此法两次蒸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耗时,不宜推广;利用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氧化性特点,用碘化钾作还原剂,生成的碘与淀粉络合成有色络合物,根据颜色深浅,在波长540nm进行比色,得满意的结果,但是文献报道加入面粉中81mg/kg的过氧化苯甲酰两周后残留量即变为22mg/kg,仅为原添加量的27%,因此该法仅适用于新鲜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

考虑到以上因素用铁粉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原子态氢将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还原成苯甲酸,用乙醚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过氧化苯甲酰的检出限是1.0μg/mL,回收率为94%~106%,其测量精密度优于国家标准GB/T18415-2001色谱法,与校正曲线法相当。

3.2 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法和离子色谱法。

3.2.1气相色谱法:目前,GB/T18415-2001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是采用过氧化苯甲酰经碘化钾还原成苯甲酸,再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以丙酮作为提取液,用抗坏血酸还原过氧化苯甲酰,以苯甲酸为标准,用气相色谱法对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该方法RSD 均<10%,回收率为93%~104.3%,检出限为5 mg/kg,该方法符合实验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

但由于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分离效果不佳,溶剂峰及样品峰拖尾严重,导致分析结果重现性差、误差大,而且分析时间太长,所以现在都选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采用对甲苯磺酸三正丁铵,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用静态法涂敷于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上,作为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对柱性能进行考察。

实验表明:此色谱固定相极性较强,对于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有独特的分离作用,在3 个不同的浓度水平上作相应的精密度实验,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在1.1%~5.0%之间,线性范围为10 mg/L~100 mg/L(r=0.994),检出限为2.0 mg/kg;此方法的回收率为90.5%~95%。

3.2.2高效液相法:与气相色谱相比较,高效液相法检测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

GB/T22325-2008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采用C18 反向柱,以甲醇:水(10:90,体积比)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求样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结果过氧化苯甲酰在25.0ug/mL~1000.0u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检出限为1.511 ug/mL,此方法的回收率为95.8%~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0.33%~1.40%。

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捷。

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用KI 还原,生成苯甲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苯甲酸的含量,间接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 .4 mg/kg,加样回收率为97.5%~98.5%。

所以,液相色谱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步骤为:被检测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选择一定的还原剂将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为苯甲酸,或者用溶剂直接提取样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然后经液相色谱测定,与标准系列(苯甲酸或过氧化苯甲酰)比较定量。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溶剂、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等优点,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3.2.3离子色谱法:高效离子色谱(HPIC)检测面粉中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原理是用无水乙醇在超声波作用下提取过氧化苯甲酰,然后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将其转化为苯甲酸,经过Dionex OmniPac PAX-100分离柱分离测定,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22nm,此法检出限可达19ng/mL(信噪比为3:1)3.2.4电化学法:以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二氯甲烷-乙酸(1.5×10-2mol/L)为底液,四丁基高氯酸铵(0.01 mol/L)为支持电解质,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的阴极峰电位为-0.045V(vs . Ag/AgCl),峰电流与过氧化苯甲酰浓度在2.5×10-6~1.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7 mol/L。

3.3 化学发光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将过二硫酸盐化学发光(PO-CL)检测系统与液相色谱结合,用于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其原理:样品中的过氧化苯甲酰经液相色谱柱分离后,经紫外光(254nm,15W)照射或通过装有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产生过氧化氢,然后经化学发光检测器检测过氧化氢,检出限为6.8μM(信噪比为3)。

4 面粉增白剂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4.1 安全问题:因为苯甲酸的杀菌作用都是在肝脏内进行的,因此对肝功能衰弱的人来说,苯甲酸可能是不适宜的。

另外,添加增白剂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成分,因为反应过程氧化了胡萝卜素,会影响面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并使维生素E和维生素K损失,此外对维生素B1、B2也有少量影响。

所以从营养角度来讲,增白后的面粉会损失一定的营养成分以下两种增白剂对人体危害最大。

(1)过氧化苯甲酰:目前在面粉普遍使用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会破坏面粉中的VA,VE等营养成分,而且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

(2)“吊白块”: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者把“吊白块”添加到面粉等食物中进行增白,从而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吊白块”不是食品添加剂,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拨染剂而使用。

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在高温下有极强的还原性,使其具有漂白作用,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120℃以下分解为甲醛、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可使人头疼、乏力、食欲差,严重时甚至可致鼻咽癌等。

4.2 解决措施:(1)更新检测技术,完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监测的准确性和迅捷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断开展业务学习,寻求高新监测技术以应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发展要求。

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操作,能同时预处理净化各类食品,稳定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采用这些高效、准确和方便的测定方法能够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监测的标准体系,在平常的质量检测检查中发挥作用。

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监测技术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和法规,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2)开展技术创新,寻求新型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以及相关食品研发部门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型的、绿色的食品添加剂也是提高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策略。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部门通过技术革新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为食品添加剂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提高了食品行业的安全。

采用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消除部分传统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及危害性,如米制糖浆系列甜味剂取代目前使用的山梨酸和糖精钠等,将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当然这些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取代传统的食品添加剂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借助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开发部门的贡献和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