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降计算方法
电压降公式计算公式

电压降公式计算公式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一个电阻器或导线时所产生的电势差。
电压降公式是用来计算电压降的数学表达式,它是电阻率和导线长度及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阻率的概念。
电阻率是指物质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内,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电阻。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
它是物质导电能力的指标,不同物质的电阻率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压降的计算公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降与电流和电阻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可以表达为以下的数学公式: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降,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R表示电阻值,单位是欧姆(Ω)。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电流增大时,电压降也会增大;当电阻值增大时,电压降也会增大。
这是因为电压降是通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势差,而电阻值则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因素之一。
此外,电压降与导线长度及电阻率也有关系。
根据以下公式可以计算电压降:V = I * R * l / A其中,l表示导线的长度,单位是米(m);A表示导线的截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²)。
这个公式表明,当导线长度增大时,电压降也会增大;当导线截面积减小时,电压降也会增大。
综上所述,电压降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压降的数值。
通过了解电阻率、欧姆定律以及电压降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压降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和优化电路。
电压降计算方法

电缆电压降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配置的电力电缆,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例如900m,就应考虑电缆电压的“压降”问题,否则电缆采购、安装以后,方才发觉因未考虑压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而因此造成工程损失。
一.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
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5%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例如380V的线路,如果电压降为19V,也即电路电压不低于361V,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电压降△U=IR<5%U达到要求220*5%=11V 380*5%=19V二.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
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损坏设备。
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
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
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
三.如何计算电力线路的压降?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计算线路电流I公式:I= P/1.732×U×cosθ其中:P—功率,用“千瓦”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2 .计算线路电阻R公式:R=ρ×L/S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S—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公式:ΔU=I×R举例说明: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m2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I=P/1.732×U×cosθ=90÷(1.732×0.380×0.85)=161(A)再求线路电阻RR=ρ×L/S=0.01740×600÷70=0.149(Ω)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ΔU=I×R =161×0.149=23.99(V)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电压降压计算公式

电压降压计算公式
在电路中,电压降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计算电压的降低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out = Vin * (R2 / (R1 + R2))。
这个公式基于电阻分压原理,其中Vin表示输入电压,Vout表示输出电压,R1表示上方电阻的阻值,R2表示下方电阻的阻值。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数值。
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输入电压为12伏特,上方电阻的阻值为1千欧姆,下方电阻的阻值为2千欧姆。
那么,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
Vout = 12 * (2 / (1 + 2)) = 8伏特
因此,输出电压为8伏特。
这说明,在这个电路中,电压降低了4伏特。
电压降压的计算公式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子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上下方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这对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个公式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电路中的电阻值是可靠的,以避免计算出错。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耗,以及电阻能否承受所施加的电压。
电压降压计算公式是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数值,从而实现电路的正常运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电压降的计算公式

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P*L)/(A*S)
P:线路负荷
L:线路长度
A:材质系数(好象铜线是77,铝线是46吧,这个很久没用,忘记了)
S:电缆截面
1、电阻率ρ铜为0.018欧*㎜2/米
铝为0.028欧*㎜3/米
2、I=P/1.732*U*COSØ
3、电阻R=Ρl/电缆截面
4、电压降△U=IR<5%U就达到要求了。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Ø=30/1.732*0.38*0.8=56.98A
R=Ρl/电缆截面=0.018*800/70=0.206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就是欧姆定律:U=RI
但必须要有负载电流数据、导线电阻值才能运算。
铜线电阻率:ρ=0.0172,铝线电阻率:ρ=0.0283
例:
单相供电线路长度为100米,采用铜芯10平方电线负载功率10KW,电流约46A,求末端电压降。
求单根线阻:
R=ρ×L/S=0.0172×100/10≈0.17(Ω)
求单根线末端电压降:
U=RI=0.17×46≈7.8(V)
单相供电为零、火2根导线,末端总电压降:7.8×2=15.6(V)。
电压降计算方法

电压降计算方法什么是电压降?电压降指的是电路中某段导线或元器件中的电压降低量,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在电路中,电压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电流在通过导线或元器件时,会遭遇阻力或电感,导致电压的降低。
电压降计算的重要性在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中,需要准确计算电压降,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电压降过高,将会导致元器件过热、烧坏或降低电路性能,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因此,进行电压降计算是电路设计和维护的关键问题。
电压降计算方法电压降的计算公式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降,I表示电流,R表示阻值。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某段导线或元器件中的电压降。
线性电阻的电压降计算在电路中,线性电阻通常是电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线性电阻电流和阻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表达:I = V / R其中,V表示电压,R表示线性电阻的电阻值,I表示通过线性电阻的电流。
将欧姆定律带入电压降公式中,得到线性电阻的电压降公式:V = I × R = (V1 - V2) × R其中,V1和V2分别表示电路两端的电压,R表示线性电阻的电阻值。
电感器的电压降计算电感器的阻值通常很小,但它们会对电压降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电路中,电感器通常是电路波形处理和信号传输的关键元器件之一。
使用电压鸟测量法可以得到电感器的电压降:V = L × (dI/dt)其中,V表示电感器两端的电压降,L表示电感的电感值,dI/dt表示通过电感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
电容器的电压降计算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元器件,具有很大的电容值和很小的电阻值。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压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对于一个电容器,其电容值可以通过充电量与电压的比值来计算:C = Q / V其中,C表示电容值,Q表示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荷,V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将电容值带入电压降公式中,得到电容器的电压降公式:V = Q / C = C × (dV/dt)其中,V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降,C表示电容值,dV/dt表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速率。
电压降的计算公式

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P*L)/(A*S)
P:线路负荷
L:线路长度
A:材质系数(好象铜线是77,铝线是46吧,这个很久没用,忘记了)S:电缆截面
1、电阻率ρ铜为0.018欧*㎜2/米
铝为0.028欧*㎜3/米
2、I=P/1.732*U*COSØ
3、电阻R=Ρl/电缆截面
4、电压降△U=IR<5%U就达到要求了。
即:在500米外有160kw负荷,用15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Ø=160/1.732*0.38*0.8=304A
R=Ρl/电缆截面=0.018*500/150=0.06欧
△U=IR=304*0.06=18.24<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计算架空线路的电压损失?
2008/01/04 20:01
计算电压损失的公式如下:
△U=PR+QX/Ue
式中:
P-线路输送的有效功率(千瓦)
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R-线路电阻
X-线路的感抗(一般架空线路的X为0.35~0.4欧/公里)
Ue-线路的额定电压
△U-线路的电压损失
用上述公式求电压损失的百分数:
△U%=(△U/Ue*1000)*100=(PR+QX/
几何均距是计算感抗的参数,架空线路排列方式间距不同,影响线路感抗大小,其计算方法是两两间距之积开3次方。
电压降计算公式

电压降计算公式电压降是电流在电路中通过导线或器件时产生的能量损耗,它是电路设计和分析中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准确计算电压降对保证电路性能和电能传输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压降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一、电压降的定义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电路中的元件时,由于元件导体的电阻和电感损耗以及电容充放电时的能量损耗,产生的电压差。
电压降的大小决定了电流在电路中的实际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电压降过大会导致电路电能损耗过多、功耗增加、性能下降,甚至设备损坏,因此需要准确计算电压降。
二、电压降计算公式1.电阻电压降计算公式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它产生的电压降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压与电流和电阻成正比,即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电阻的电压降计算公式为:Vr = I * R其中Vr表示电阻产生的电压降,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2.电容电压降计算公式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元件,通过电容器充放电时也会出现电压降。
电容器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来获得。
一般情况下,电容器的电压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计算公式为:Vc = V0 * (1 - e^(-t/RC))其中Vc表示电容器的电压降,V0表示电容器初始电压,t表示时间,R表示电阻,C表示电容。
3.电感电压降计算公式电感是存储能量的元件,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电压降。
电感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电感的存储能量以及电流变化率来获得。
一般情况下,电感器的电压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计算公式为:Vl = L * (di/dt)其中Vl表示电感器的电压降,L表示电感大小,di/dt表示电流变化率。
三、电压降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压降计算公式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准确计算电压降,可以帮助工程师提前预估电路的性能和电能损耗,以便进行合理的电路设计和优化。
电压降的最简单最实用计算公式-互联网类

电压降的最简单最实用计算公式-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电压降计算公式的名称及表达式2、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定义及单位3、适用的电路类型及条件4、计算精度及误差范围5、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或依据(如有)6、相关的示例计算及解释7、与其他电压降计算方法的比较优势8、该公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场景11 电压降计算公式本协议所介绍的电压降最简单最实用的计算公式为:ΔU = I × R ,其中ΔU 表示电压降,I 表示电路中的电流,R 表示电路中的电阻。
111 公式中参数的定义及单位电流(I):单位为安培(A),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阻(R):单位为欧姆(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12 适用的电路类型及条件此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和交流纯电阻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需确保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2 计算精度及误差范围该公式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准确计算电压降。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阻值的测量误差、电流的波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常情况下,误差范围在 ±5%以内。
121 误差产生的原因电阻值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例如电阻的温度系数、制造公差等因素会导致实际电阻值与标称值有所偏差。
电流的测量也可能存在误差,例如测量仪器的精度、电流的不稳定等。
电路中的接触电阻、杂散电阻等未被考虑的因素也可能影响计算结果。
13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或依据(如有)根据欧姆定律 U = I × R ,当电路中存在电阻时,电流通过电阻会产生电压降。
电压降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131 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欧姆定律描述了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4 相关的示例计算及解释假设电路中的电流为 5A,电阻为10Ω,则电压降ΔU = 5 × 10 =50V 。
这意味着在该电路中,由于电阻的存在,会产生 50V 的电压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电压降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配置的电力电缆,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例如900m 就应考虑电缆电压的“压降”问题,否则电缆采购、安装以后,方才发觉因未考虑压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而因此造成工程损失。
一.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
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10%寸一般精品文档,超值下载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二.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
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损坏设备。
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
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
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
三.如何计算电力线路的压降?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 计算线路电流I公式:I= P/1.732 × U× COS θ其中:P—功率,用“千瓦”U —电压,单位kV cos θ —功率因素,用0.8 〜0.852 .计算线路电阻R公式:R=P × L/S其中:p—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L —线路长度,用“米”代入S —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公式:ΔU=I×R举例说明: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⅛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l=P∕1.732 ×U×COS θ=90÷( 1.732 ×0.380 ×0.85) =161(A)再求线路电阻RR=P ×L∕S=0.01740 ×600÷70=0.149( Ω)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ΔU=I ×R =161 ×0.149=23.99 V)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 ÷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解决方案:增大电缆截面或缩短线路长度。
读者可以自行计算验正。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 ≡ 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l=P/1.732*U*C0S?=30/1.732*0.38*0.8=56.98AR= P L∕S=0.018*800∕70=0.206 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符合要求。
电压降的估算1 .用途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 口诀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压损根据“千瓦.米” 2.5铝线20—1。
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
②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③3 .说明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
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
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
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
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
),单位就是“千瓦.米”。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基准数据:2 .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功率因数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
这就是口诀中的“ 2 .5 铝线20—1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
比如10 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 .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 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 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电压降低平方低”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
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 千瓦.米,而应按1/6 的平方即1/36 来降低,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
即是说,36伏时,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
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
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 .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 .72=58 千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
都是对照基准数据“ 2 .5 铝线20—1”而言的。
【例1】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
由于76 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电压损失为3 .8%。
【例2】一条4 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 米长的线路,供给220 伏1 千瓦的单相电炉2 只,估算电压损失是:先算负荷矩2*40=80 千瓦.米。
再算4 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 .5比较,截面增大为1 .6倍(4/2 .5=1 .6),因此负荷矩增为20*1 .6=32 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
最后计算80/32=2 .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 .5%。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
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
如果单相为220 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 伏,即380/220伏。
)同样是2 .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 千瓦.米。
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 1 .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 .7=34 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例3】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 .2,即电压损失为2 .2%。
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 .7)=1 .5,电压损失为1 .5%。
【例4】一条50 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 伏三相线路,长30 米,供给一台60 千瓦的三相电炉。
电压损失估算是: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 .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 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最后1800/2400=0 .75,即电压损失为0 .75%。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
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
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一一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
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
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 .2 至1”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
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
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 150平方毫米可乘2。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
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 .2以内)。
【例5】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 .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 .4*6=768 千瓦.米600/768=0 .8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 .8%。
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
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 .2,估算为0 .8*1 .2=0 .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
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
(较严格的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 伏),允许低于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 .5% )。
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 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 ,但通常却只允许7~8%。
这是因为还要扣除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以及变压器力率低的影响的缘故。
)不过这7~8%是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计算的那个用电设备为止的全部线路。
它通常包括有户外架空线、户内干线、支线等线段。
应当是各段结果相加,全部约7~8%。
、估算电压损失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将来使用时出现电压质量不佳的现象。
由于影响计算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如计算干线负荷的准确性,变压器电源侧电压的稳定性等),因此,对计算要求很精确意义不大,只要大体上胸中有数就可以了。
比如截面相比的关系也可简化为4比2 .5为1.5倍,6比2 .5为2 .5倍,16比2 .5倍为6倍。
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些。
三、在估算电动机线路电压损失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估算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损失。
这是若损失太大,电动机便不能直接起动。
由于起动时的电流大,力率低,一般规定起动时的电压损失可达15%。
这种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计算更为复杂,但可用上述口诀介绍的计算结果判断,一般截面25平方毫米以内的铝线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动的要求:35、5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3 .5%以内,也可满足;70、95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2 .5%以内,也可满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1 .5 以内。
才可满足。
这3 .5%,2 .5%,1 .5 .%刚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此可以简单记为:“35以上,七、五、三折”。
四、假如在使用中确实发现电压损失太大,影响用电质量,可以减少负荷(将一部分负荷转移到别的较轻的线路,或另外增加一回路),或者将部分线段的截面增大(最好增大前面的干线)来解决。
对于电动机线路,也可以改用电缆来减少电压损失。
当电动机无法直接启动时,除了上述解决办法外,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设备(如星-三角起动器或自耦减压起动器等)来解决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为△ U=(P*L)/(A*S)其中:P为线路负荷L 为线路长度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大概为77 ,铝大概为46)S 为电缆截面在温度=20 ° C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175 欧姆*平方毫米/米;在温度=75 ° C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217 欧姆*平方毫米/米一般情况下电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电阻系数/导线的载面积150 米16平方毫米铜导线的电阻在温度=20 ° C时=150*0.0175/16=0.164(欧姆)如果只用其中的两条(一条作火线,一条作地线)那线路电阻=0.164 欧姆*2(串)=0.328 欧姆作负载30安培算线路压降=30*0.328=9∙84(伏)如果两条并联作火线,另两条并联作地线,那线路电阻为0.164 欧美,线路压降=30*0.164=4.92(伏)具体使用中的线路压降随环境温度、负载变化面变化方法,公式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