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二年级艺术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优秀10篇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卖报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2)方法与过程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D,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2)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多媒体报纸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认识及问好。

注意应该用亲切的、尊敬的声音向老师问好,切忌喊唱。

二、课堂常规训练。

1、发声练习1234567ⅰ2/41234|5432|1—||lulu反复两三次,或分组进行练习,注意发声训练到位。

教师带唱。

2、节奏练习2/4XXX|XXX|XXX|X—||2/4XXX|XXX|XXX|X—||三、介绍聂耳及其生平、作品1、同学们都听过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知道它的曲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

他就是的作曲家——聂耳。

2、认识了解聂耳。

(课件展示聂耳图片,师讲解资料,并配有字体。

)3、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师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课件展示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字体。

)四、学唱歌曲《卖报歌》1、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这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讲解本首歌的难点节奏(课件出示)3、模唱旋律(教师用电子琴弹奏旋律)师带生分别用La和Li模唱歌曲,熟悉旋律。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吃虫草》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题材就是从学生感觉和表现上加强学生对生活、形象的审美意识。

这个课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一个可以去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吃虫草是一种奇花异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结合奇花异草的形象奇特、颜色奇特、味道奇特、现象奇特的特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重点是了解自然界中奇异花草的形象特征,难点是展开想象,描绘出奇异的植物,创作出美的、形象的、科幻的有趣画面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3、情感目标: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

并学习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

训练写生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六、材料准备:课件、吃虫草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生答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出示课件: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人教版二年级艺术美术《巧用瓶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艺术美术《巧用瓶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艺术美术《巧用瓶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瓶盖的不同形状和材质,了解其可利用性。

学会用瓶盖进行创意拼贴、绘画等艺术创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收集、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瓶盖的艺术价值。

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方式进行瓶盖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

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瓶盖进行创意艺术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瓶盖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展示评价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瓶盖若干。

瓶盖艺术作品图片或实物展示。

绘画工具(如彩笔、颜料等)、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瓶盖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2.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瓶盖。

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手工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瓶盖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引出课题。

2.认识瓶盖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瓶盖,观察瓶盖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瓶盖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瓶盖的可利用性。

教师总结瓶盖的特点和用途,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铺垫。

3.欣赏瓶盖艺术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的瓶盖艺术作品,包括拼贴画、立体造型等。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创意和美感,分析作品中瓶盖的运用方法。

提问学生:“这些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4.创意构思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用瓶盖创作一幅拼贴画、一个立体造型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意构思。

可以先在纸上画出草图,或者与小组同学讨论创作方案。

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艺术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9篇

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艺术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9篇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艺术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9篇二年级艺术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1一、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五、教学准备:电子琴、挂图、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弹(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二年级艺术音乐教案

二年级艺术音乐教案

二年级艺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并能够简单地演奏音乐乐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小星星》学习歌曲《小星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教授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音长等。

2. 第二课时:《小兔子乖乖》学习歌曲《小兔子乖乖》,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动感和节奏。

3. 第三课时:《两只老虎》学习歌曲《两只老虎》,让学生了解音色和音高的变化。

教授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如拍手、敲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谱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音乐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演唱、演奏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音乐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艺术音乐教材》2. 教具:钢琴、吉他、打击乐器、音乐图谱等。

3. 媒体资源:音乐CD、视频教程等。

六、教学计划1. 第五课时:《小猪佩奇》学习歌曲《小猪佩奇》,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活泼。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第六课时:《欢乐颂》学习歌曲《欢乐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和谐与美好。

教授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七、教学活动1. 第七课时:《小燕子》学习歌曲《小燕子》,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和节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音乐游戏,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 第八课时:《茉莉花》学习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柔美和深情。

制作手工艺品: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制作手工艺品: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制作手工艺品: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制作手工艺品的兴趣,以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2.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和艺术文化的魅力。

3.通过亲子合作的形式,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手工艺品主题: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来选择,如花、蝴蝶、小动物等。

2.准备手工材料:示范纸、彩笔、颜料、膠水、剪刀等。

3.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时间最好在周末,可以定个具体时间表,以方便家长参与活动。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一开始,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些手工艺品的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介绍一下手工艺品的种类和材料,让孩子们对制作手工艺品产生一些好奇感。

2.制作环节: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孩子演示一下制作方法,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创作自己心爱的手工艺品。

3.收尾环节:
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让孩子向家长展示整理好的作品,庆祝他们的成果。

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通过褒奖、指导等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四、活动心得
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制作过程的乐趣,感受到了创造和动手的快乐。

同时,在亲子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沟通和情感交流,增进了亲子关系。

制作手工艺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标:培养学⽣的想象⼒和创造⼒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及想象⼒。

2、激发学⽣的创造⼒及想象⼒。

教具学具:蜡笔、彩⾊笔、彩⾊纸及各种学习⽤具、磁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导⼊新课: ⽼师:(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学⽣:写字、画画等 ⽼师:对(画上⼀条鱼) (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把东西吸住的 ⽼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它画画啊 学⽣:⾏或不⾏ ⽼师:(⽰范)可以想⼀想办法啊(摆出⼀条鱼)现在⽼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师:(出⽰⼀张彩纸或报纸)⽼师还可以⽤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撕出⼀条鱼展⽰) 现在⽼师把这张纸变变样⼦,(⽤⼿撕出⼀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位同学来试⼀试好么!(邀请学⽣上来,圈出⼀条鱼,⽼师可提⽰,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磁铁压住) 这也是⼀条鱼,它⽤的是什么材料? 学⽣:纸条 ⽼师:刚才⽼师⽤了⼏种⽅法来表现这条鱼啊?它们有什么不同?学⽣: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

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变化⽆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师:看看你们⼿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的线条啊?⼀起来看⼀看。

(展⽰学⽣⼿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加入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高低声部分别指导。
——2、3、4的练习均用do音练习
5.教师指导与评价。
第十八周
教学内容:
练习简单的二声部,以《粉刷匠》为练习歌曲。
教学步骤:
1.集体复习《粉刷匠》的吹奏。
2.分高低声部小节练习《粉刷匠》,指导学生自主编配低声部。(教师示范一小节低声部的配法)
3.分高低声部小节练习,教师带领低声部学生吹奏。
3.八分音符的训练,用do音训练。
4.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合训练,用do音训练。
5.吹奏《小星星》,区分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
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
学生再次熟悉两种节奏,并进行创编。
教学步骤:
1.学生自主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编创节奏。
2.检查学生编创成果,并展示。
3.教师指导分组进行练习。
4.教师指导分组分别练习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再合奏,为二声部训练做准备。
3.展示《粉刷匠》单声部吹奏以及二声部吹奏。
4.教师评价与指导。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让学生自主尝试吹奏一下口琴。
第五周
教学内容:
气息训练,口琴吹音、吸音的正确方法。
教学步骤:
1、气息练习。如(吹蜡烛练习吹,用向嘴里进气的方式读“呼”,还可以“闻花香”练呼吸)
2、指导学生把嘴巴正确的摆放在口琴上。
3、指导学生,吹一吹,吸一吸。(在练习中渗透气息练习,不能用力过猛,要缓缓吐气或吸气,气息平稳才是正确的方法。)
2、了解24孔口琴的几种吹奏法。(如复式吹奏法和单音吹奏,以及颤音吹奏法。在这几种吹奏中各找出一首简单示范曲,播放给学生观看,激发他们想要学习的兴趣。)
第四周
教学内容:
学习24孔口琴的基本吹法。
教学步骤:
1、熟悉口琴音阶,观看24孔口琴音阶排列,特点是按一吹一吸的次序来排列的。
2、指导学生把嘴巴正确的摆放在口琴上。
第六周
教学内容:
吹奏中音区的da、re、mi三个音。
教学步骤:
1、观看24孔口琴音阶排列图,重点观察中音区,观察其中有什么不同。
2、跟随音阶排列图,自主尝试吹奏da、re、mi。
3、教师指导正确吹奏法,并反复练习。
4、练习含有da、re、mi的音阶。
5、反复练习音阶,并分组展示。
第பைடு நூலகம்周
教学内容:
吹奏中音区的fa、sol、la、xi三个音。
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
吹奏练习曲《约翰弟》,加深熟悉中音区5孔以及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应用。
教学步骤:
1.完整的吹奏C大调音阶,为新曲目的吹奏做准备。
2.教师示范性的吹奏一遍《约翰弟》,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新曲目。
3.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吹奏。
4.分组练习讨论,以及分组展示练习成果。
第十五周
教学内容:
乐曲《粉刷匠》,练习气息连贯性,老师分组指导。
3、引导学生根据《小星星》的谱子进行吹奏。
4、教师指导学生吹奏《小星星》,并纠正有错误或不足的地方。
5、自主练习,并展示练习成果。
第十周
教学内容:
中期复习,及中期展示表演。
教学步骤:
1、复习吹奏《小星星》。
2、激发学生自主创编一条或一句旋律,并吹奏。
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
4、评价:学士互评和师评。
教学步骤:
1、观看口琴音阶排列图,观察中音区,观察其中fa、sol、la、xi的位置在哪。
2、跟随音阶排列图,自主尝试吹奏fa、sol、la、xi。
3、教师指导正确吹奏法,并反复练习。
4、练习含有fa、sol、la、xi的音阶。
5、反复练习音阶,并分组展示。
第八周
教学内容:
完整音阶吹奏教学与练习。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1、讲述口琴的历史背景。(建议采用课件讲解)
2、讲述口琴的种类,以及品牌。(教师最好用两个真实的不同类别的口琴进行对比,这样比较具有直观感,学生易懂。)
3、了解基本乐理。比如:音符的种类;节拍等简单的认识。
第三周
教学内容:
基本了解24孔口琴。
教学步骤:
1、制作课件,让学生详细了解24孔琴。(包括口琴的整体结构,口琴的特点,常用吹奏区等。)
1.分组分别演奏《约翰弟》、《粉刷匠》。
2.教师抽查吹奏情况,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3.以C大调音阶为例训练二声部。
第十七周
教学内容:
简单的二声部训练,分高低声部指导。
教学步骤:
1.复习C大调音阶二声部的训练。
2.加入四分音符节奏的变化,高低声部分别指导。
3.加入八分音符节奏的变化,高低声部分别指导。
教学步骤:
1.复习《约翰弟》,加深节奏的训练。
2.教师示范吹奏《粉刷匠》,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吹奏。
3.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完整的吹奏C大调音阶。
4.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吹奏《粉刷匠》。
5.学生自主完整的吹奏《粉刷匠》,要求气息连贯,均匀。
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
复习《约翰弟》、《粉刷匠》。
教学步骤:
第十一周
教学内容:
复习《小星星》以及中音区C大调音阶。
教学步骤:
1.在do与re音上练习呼气吐气。
2.复习中音区C大调音阶,加上熟悉音阶走向。
3.复习《小星星》,巩固呼气吐气吹奏方法。
第十二周
教学内容:
训练节奏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组合及应用。
教学步骤:
1.认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
2.四分音符的训练,用re音训练。
1、引导学生将完整的音阶吹奏一遍。
2、学习一条涉及完整音阶的练习谱,教师示范性的吹奏一遍。
3、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吹奏练习谱。
4、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吹奏。
5、分组练习讨论,以及分组展示练习成果。
第九周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小星星》,能正确的吹奏。
教学步骤:
1、学生演唱歌曲《小星星》。
2、教师示范吹奏《小星星》。
【关键字】二年级
艺术活动教案
第一周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复习音乐知识。
教学步骤:
1、师生互相认识,了解学生情况。
2、演唱一首上学期的歌曲,了解学生的音乐修养。
3、引导学生回忆上学年学过哪些音乐知识,并复习。
4、讲述这学期的艺术活动任务,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周
教学内容:
学习口琴基本知识:口琴的种类。
4.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演奏二声部。
第十九周
教学内容:
抽查练习情况,查漏补缺。
教学步骤:
1.抽查学生《粉刷匠》的二声部吹奏。
2.教师评价及指导。
3.分组指导学生的练习情况。
4.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独奏或者二声部吹奏。
第二十周
教学内容:
期末测试,展示曲目。
教学步骤:
1.展示《小星星》以及C大调音阶吹奏。
2.展示《约翰弟》,注意气息的流畅连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