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史必然性.

2、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高度发展起来后,无产阶 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阶级斗争需要新 的世界观指导。欧洲19世纪30-40年代爆发 的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两次大起义; 1834-1842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 起的全国性的大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爆发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欧门 -恩格斯‛纺纱厂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了 解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他写道:‚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 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 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 和政府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 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 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 普通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马克思:在大学开始信仰黑格尔哲学 起初,他很讨厌黑格尔哲学的稀奇古怪 的调子。 后来一深入进去,就马上被迷住了,他 写道: ‚在这惊涛骇浪的思想海洋上,我进行过 长期的巡游和探索,我在这里找到了真理 的语言,并紧紧抓住了它。‛他开始信仰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参加博士俱乐部,22岁 鲍威尔钦佩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 仓库; 赫斯说:‚马克思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 家 ,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真正的哲学 家,他既有深思熟虑、冷静、严肃的态度, 又有最敏锐的机智……如果把卢梭、伏尔 泰、霍尔布斯、莱辛、黑格尔结合为一个 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 么这个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 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 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和理论体系,但像马克思主义这样代表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群众和实践密切结合、把严格的科学性和坚定的革命性高度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是从来没有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为什么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仅仅因为他们聪颖过人吗?当然不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先驱者们都是才气横溢、光芒四射的人物。
恩格斯就说过黑格尔和圣西门是“两个最有天才的人物”,还赞扬黑格尔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超出他们先驱者的,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而主要是他们所处的时代。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提出新任务时才能产生出来。
毛泽东同志指出:“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且对于概括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适用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表现。
从1825年发生第一次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地受到危机的冲击。
在危机中,商业停顿、市场盈溢、产品滞销、银根奇紧、信用停止、工厂关门,好像是发生了社会大瘟疫。
这就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尖锐化,因而生产力起来反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
这种矛盾本身就孕育着解决矛盾的手段,蕴含着从科学理论上予以阐述的可能性。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尖锐起来了。
无产阶级已经从早期自发地反对个别企业主、破坏机器的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起点问题,同时也是人们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是否仍然还具有科学意义、是否“过时”的依据。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要用唯物史观来说明。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或学说,最初总是由某位或某几位人物提出来。
在同样的时代,同一个国家中,为什么不是由别人,而是他或他们创立某种新的理论或学说?这显然同他或他们自身具有的条件有关,与其才智、学识、阅历有关。
但是,如果从人类思想史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时,必须与一定历史条件联系起来。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5页。
)在此恩格斯道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也讲清楚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一个新的学说之所以必然出现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其根源或基础是“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思想的发展又有连续性、继承性。
新学说的创立离不开前人提供的基础,都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
新的理论体系同旧的理论体系的关系是一种扬弃关系,是批判继承关系。
惟有如此,人类思想才能不断进步,人类思想发展才能构成一条有源有流、滔滔不尽的长河。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问题,我们应该按照恩格斯的上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事实”和“思想材料”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概况长达15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及其相联系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所组成的。
它们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发展,从不同方面对历史变革和历史经验作出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总结。
从宏观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大致划分为这样几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奠基阶段(1837-1895)、开拓阶段(1895-1917)、发展阶段(1917-1956)、创新阶段(1956-)。
论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论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中。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矛盾尖锐加剧,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这种困境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寻找一种理论和思想来拯救国家和民族。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并逐渐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它为当时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成为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近代中国的社会情况近代中国的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百年国耻的痛苦,外国列强入侵、民族危机频发,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结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的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农民生活困苦,工业生产滞后,国家财政危机四处弥漫。
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导致了政治腐败和军阀混战,百姓们饱受疾苦和压迫。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启蒙思想、西方文化的渗透不断加剧,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怀疑传统观念的合理性,寻找新的出路和解决途径。
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许多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思想启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求和迫切情况。
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土壤和社会基础。
2. 正文2.1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割地赔款、外国侵略、封建统治、社会不公等多重压力,国家疲弱不堪,民不聊生。
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展殖民扩张,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屈辱和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需要向西方学习,并且找到一种自己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课后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课后题参考答案绪论--第1题: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必然性:(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武昌街机的解放斗争。
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适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理论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绪论--第2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马原(课堂笔记)说课讲解

马原(课堂笔记)绪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产生提供了经济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是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基本内容、特点)1、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3、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特点是科学性和革命性。
4、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世界万物的两大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人类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第一章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1、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本质,谁决定谁,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是世界本源,思维决定存在的标准是唯心的;反之是唯物的。
2、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否认识事物,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
一、哲学公式1、哲学=自然观(本质论、世界论)+社会历史观+认识论2、马哲=唯物论+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论3、唯物论=物质论+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4、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n对范畴=(联系+发展)+(对立论+质变量变+肯定否定)+(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现实可能+必然偶然)5、唯物史论=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论=物主义的解释社会本质+结构+原因……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结构)一、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是精神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二、判断存在即是被感知1、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产物,主观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历史必然性-精选文档

结语: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世界观转变的原因
他们都是革命实践家。积极地参加工人 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中转 变了阶级立场。 他们都是严肃的科学家,都进行了理论 联系实际、深入广泛的科学研究。在对 旧世界、旧传统、旧观念的批判中完成 了世界观的转变。
拉法格评价马克思
拉法格(马克思的女婿,著名的马克思主义 者)曾说过:“马克思虽然深切同情工人阶 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 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因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 治经济学的结果。他确信,每一个不为资产 阶级利益影响,不为阶级偏见所蒙蔽的公正 人士,必然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段话很 深刻,这是说,朴素的感情代替不了坚定的 信仰和高度的觉悟。
中学教师给马克思的评语: “能很好地翻译和解释古典作品中最艰深 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与其说难在文字的 晦涩、无宁说难在内容和思想的逻辑关 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现出丰富 的思想和对题义的深刻理解,不过与主 题无关的议论往往过多。”“闪现着一 种思想的火花” 。
马克思:《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高度发展起来后,无产阶 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阶级斗争需要新 的世界观指导。欧洲19世纪30-40年代爆发 的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两次大起义; 1834-1842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 起的全国性的大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爆发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欧 门-恩格斯”纺纱厂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 了解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他写道:“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 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 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 和政府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 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 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 普通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马原(课本)知识点

马原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1)社会根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首先是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社会一面是财富积累,另一面是贫困的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其次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给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们求索时代课题提供基础。
2.如何正确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连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作用。
4.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本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事实,同时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残酷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5、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
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