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教学文稿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1.3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产业现状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代表车型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组成2.2 电池类型及性能特点2.3 电机类型及工作原理2.4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技术参数第三章: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3.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3.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3.4 驱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4.1 充电设施及充电方式4.2 充电桩的类型与技术参数4.3 充电过程及充电控制策略4.4 充电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5.1 新能源汽车维修基本原则与方法5.2 动力电池维护与检修5.3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5.4 车辆常规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6.1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结构6.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6.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6.4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与寿命延长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驱动技术7.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7.2 电机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7.3 驱动系统的效率与优化7.4 电机与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8.1 能源管理与能量回收系统8.2 车辆能源消耗的测试与评价8.3 节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8.4 节能驾驶习惯与节能驾驶培训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9.1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与意义9.2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VSC)9.3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9.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性10.1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与措施10.2 碰撞安全与防火安全10.3 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与环保评价10.4 环保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技术第十一章: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分析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11.2 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案例分析11.3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12.3 新能源汽车认证与监管政策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与服务1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13.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13.3 新能源汽车客户关系管理13.4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14.2 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挑战与机遇14.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实践与实训15.1 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操作15.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15.3 新能源汽车模拟实训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特点、优势、类型及代表车型。
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公电司动整汽体车概动况力电池的种类、结构和原理
05 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ultra-capacitor),又名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黄金电容、法拉电容,是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的一种电化学元件。
公电司动整汽体车概动况力电池的种类、结构和原理
以 LiFeO4为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公电司动整汽体车概动况力电池的种类、结构和原理
优点:
1)工作电压高。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为3.6V,是镍氢和镍镉电池工作电压的3倍。 2)比能量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已达到150W·h/kg,是镍镉电池的3倍,镍氢电池的1.5倍。 3)循环寿命长。目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已达到1000次以上,在低放电深度下可达几万次,超过了其他几 种二次电池。 4)自放电率低。锂离子电池月自放电率仅为6%~8%,远低于镍镉电池25%~30%和镍氢电池15%~20%。 5)无记忆性。可以根据要求随时充电,而不会降低电池性能。 6)对环境无污染。锂离子电池中不存在有害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电池”。 7)能够制造成任意形状。
额定电压: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如镍镉电池额定电压:1.2V ,铅酸蓄电池的额定电压:2V ;
终止电压: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通常与负载、使用要求有关; 充电电压:外电路直流电压对电池充电的电压。一般,充电电压要大于开路电压,如镍镉电池的充电
电压:1.45-1.5V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4.1-4.2V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电压: 2.25-2.7V。
按正负极材料 锌锰电池系列、镍镉镍氢系列、酸铅系列、锂电池系列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电动汽车概论—第五章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第五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一、动力电池技术是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电池成本2.能量密度3.功率密度4.循环寿命二、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是目前影响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
主要影响以下性能:1.动力性(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2.经济性(效率)3.成本4.寿命与可靠性。
三、电动汽车电控技术影响汽车的协调控制能力、车内通讯能力以及系统可靠性。
四、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影响汽车的运行经济性和续驶里程。
五、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匹配与集成技术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可靠性、成本等性能。
(一)AVL 整车性能模拟分析软件介绍AVL 公司是一家在世界汽车、发动机行业拥有极高知名度的高科技公司。
AVL 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致力于开发动力总成及整车的设计分析软件平台,并负责该平台上各个软件在全球的销售、技术支持,以及小型的计算项目(此类项目的计算工作以客户为主,AVL 工程师为辅,着力于培养客户工程师)。
现在国内汽车、发动机行业内拥有近300 个正式用户。
AVL 公司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充分认识到软件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的客户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的技术专家不但能够熟练地操作软件,更具备深厚的行业应用经验。
这是AVL 软件部门在国内同行中最具竞争力同时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方面.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对AVL 整车分析软件CRUISE 进行介绍:产品技术说明AVL CRUISE 软件是用于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的高级软件,可以轻松实现对复杂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分析,通过其便捷通用的模型元件,直观易懂的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基于工程应用开发设计的建模流程和软件接口,AVL CRUISE 软件已经成功的在整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1) CRUISE---车辆基本性能的分析和评价工具AVL CRUISE 软件界面友好,用户容易理解、使用和掌握,结果分析直观,易懂。
电动汽车技术03电子教案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3.6.2飞轮储能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校标志)
图3- 24 飞轮储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学校标志)
图3-25 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图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3.6.3 飞轮蓄能装置的特点 (1)能量密度高; (2)无过充电、过放电问题; (3)容易测量放电深度,充电时间较短; (4)对温度不敏感; (5)对环境友好;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学校标志)
(2)电流 按照GB/T 19596-2004的规定,放电时蓄电池里输出的电流 称为放电电流,额定放电电流(rated discharge current) 额定容量除以规定时间所得到的电流。
(3)动力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所释放的 总的电量,单位为Ah。其中“完全充电”指蓄电池内所有 可利用的活性物质都已转变成完全荷电的状态。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学校标志)
3.6飞轮储能装置 3.6.1飞轮储能装置概述
飞轮储能装置主要包括3个核心部分:飞轮、电机 和电力电子装置。 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外界输入的电能通过 电动机转化为飞轮转动的动能储存起来,当外界需 要电能的时候,又通过发电机将飞轮的动能转化为 电能,输出到外部负载,要求空闲运转时候损耗非 常小。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学校标志)
3.1.5动力蓄电池系统电池箱的命名和安装定位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学校标志)
电池箱 车身骨架
定位孔 定位销
d
附录A 机械结构定位图
图3-3 动力蓄电池的在车上安装图
《电动汽车技术》电子教案 3.2 铅酸蓄电池 3.2.1 结构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太阳能汽车等)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充电设施及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了解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等。
2. 案例资料:新能源汽车案例及相关数据。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闻、技术文章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补贴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及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及措施7.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概况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8.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挑战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作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9.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安全与环保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1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现状阻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因素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补贴、市场概况、技术创新与挑战、安全与环保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讨论法: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案例资料;3. 讨论话题。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7. 总结:总结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3.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方式;4.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性能、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2. 对比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教案教案四、纯电动汽车的类型1.按车载电源数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单电源纯电动汽车和多电源纯电动汽车两种。
2.按用途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轿车、纯电动货车和纯电动客车三种。
五、纯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布置形式1.集中式驱动方式集中式驱动方式大部分是由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等组成。
2.轮毂驱动方式电动轮驱动系统可以布置在纯电动车的两个前轮、两个后轮或四个车轮的轮毂中,成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纯电动车。
六、思考1.什么是纯电动车?它有哪些优、缺点?2.说明纯电动车的工作原理。
七、本节小结30min 20min 5min教案教案项目(章节)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 与要求 1.了解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教学难点 与重点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授课方法 及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作 业锂电池属于什么电池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时间 分配 垃圾分类的意义,废旧电池的处理。
课程回顾:一、碱性电池1.镍-镉(Ni-Cd)电池:镍-镉电池是以羟基氢氧化镍为正极,金属镉为负极,水溶性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在镍-镉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基本上不会被消耗。
为了提高寿命和改善高温性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氧化锂。
镍-镉电池的特点:快速充电,比能量高,循环使用寿命长。
装备镍-镉电池的厂商: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日产等。
6min 10min35min教案任课教师:(1)过充/过放。
(2)过大电流。
(3)温度过高。
(4)短路或者漏电。
1.电池管理系统结构2.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1)蓄电池测量和监控;2)动力电池组的安全管理 3)电池箱热管理系统;4)动力电池组的均衡管理5)电池状态故障诊断七、思考1.为什么电动汽车需要必备蓄电池的管理系统?八、本节小结25min 10min教案序号 6 授课日期2022.9.15 班级项目(章节)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特征授课时数 2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类型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能源汽车的不同电机类型授课方法讲授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与互动讨论作业驱动电机主要有哪几类?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通过播放电机运行视频引出本课内容,同时教育同学们安全操作一、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性能的基本要求1) 电压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技术概述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历程 纯电动汽车技术 电动汽车基本构成
一.电动汽车技术概述 二.动力电池技术 三.驱动电机技术 四.电动汽车专用零件 五.电动汽车整车设计 六.电动汽车技术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历程
1895年爱迪生公司生产的第一辆电动车 1912年一名女子和她的电动汽车
电池包
特斯拉Model S电池——电池成组
特斯拉ModelS将每74节18650电池并联成一组,6组串联成一板, 16板串联成一个电池包。 每个电池与电极板之间用保险丝连接。
特斯拉Model S电池——电池管理
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为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和电荷平衡系统。特斯拉所申请的知识产权大都与电池安全 控制系统相关,包括电池冷却系统、安全系统、电荷平衡系统等。
电流 <16A <32A <120A
最大功率 3.5kW 7kW 60kW
时间 ≈20h ≈10h ≈1h
电能补给——换电模式
有不少城市和厂商尝试过换电模式,但未能实现推广 ➢ 2008年,BetterPlace公司成立并推出换电服务,但最终
合作车企只有雷诺一家,现已经破产; ➢ 2011年,国家电网、众泰、北汽新能源在北京、杭州、
直流无刷电机
交流异步电机
定子:电枢绕组 转子:感应绕组
永磁同步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
电机性能比较
电动机类型 比较性能
功率密度 力矩转速性能 转速范围(r/min) 峰值效率(%) 过载能力(%)
尺寸/质量 可靠性
结构的坚固性 操作控制性
主要优势 主要劣势 应用前景
直流电动机
低 一般 4000~6000 85~89 200 大/重 差 差 最好 优良的控制性 有刷,维护困难 早期,逐步淘汰
特斯拉Model S电池——电芯选型
单个电芯 电池组 电池模块
电池组 电池模块
特 斯 拉 ModelS 使 用 松 下 的 NCA 系 列 18650型号钴酸锂电池,单颗电池容量 为3100毫安时,标称电压3.7。85kWh 的ModelS的电池包一共运用了7104个 18650电池,总重量接近900公斤。 钴酸锂电池具有结构稳定、容量比高、 综合性能突出、但是其安全性差而且 成本非常高。小容量的18650型号锂电 池工艺成熟,成本低,安全性好,但 也会大幅增加电池单体之间的不一致 性。
20 1000~2000 3.6 210 较好 含镍、钴 高
镍氢电池 60~120 300~500
1.25 安全 轻微毒性 2.5~3.8
锰酸锂 100~150 300~700
3.7 250 良好 无毒 低廉
锂离子电池 120~200 500~1500 3.2/3.6/3.7
电能补给——充电模式
60kWh动力电池充电实例: 电源
慢充
家用插座 充电桩
快充
充电站
I
最佳充电 电流曲线
可接受区
O
不可接受区
t
蓄电池最佳充电电流曲线,超过此电流,会对蓄电池造成损 害。快速充电方法都是围绕最佳充电曲线进行设计,目的是 使充电曲线尽可能逼近最佳充电曲线。
电压 AC 220V AC 220V DC 500V
有一些隐患 环境友好
2.0~3.5
磷酸铁锂 90~120 1000~2000
3.2 270 优秀 无毒 低廉
电池参数与术语
功率密度(W/kg)
动力电池关键性能指标
超级电容 (5,>3000)
动力电池功率越大,车辆动力性能越好 动力电池能量越大,车辆续航能力越长
功率大 跑得快
锂电池 (180,400)
纯电动汽车技术
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基本构成
车轮
低压用电器 ← 12V蓄电池
↑
减速器
空调
DC/DC
↑
↑
驱动电机
高压配电盒
→ ←
动力电池
↓
↑
← 电机控制器
车载充电机 ← 电池管理系统
↓↑
↓↑
整车控制器
车轮
↓
↑
仪表显示
操作信号
人机界面
↑ 高压 ↑ 低压
↑ CAN
动力电池技术
厦门、兰州投放换电出租车; ➢ 2013年,特斯拉发布了一段换电操作演示,但并未付诸
实践,而是选择推广超级充电站; ➢ 2018年5月20日,蔚来首座换电站在深圳完成最后联调
北汽新能源的底盘换电,过程大约3分钟
换电模式难以推广的原因: ➢ 电池标准化困难,不同车型为充分利用车体空间,电池包形状、尺寸、接口布置不尽相同 ➢ 电池包含电动车众多核心技术,关系到整车性能与安全,难以与车辆分割 ➢ 车企不愿把占电动汽车成本1/4-1/3的电池拱手让出,失去销售电池这一块的利润 ➢ 换电站场地、设备、备用电池投资极大,收入主要靠电费加成,不仅回本难度大,连日常经营都难以为继
镍氢电池 (70,250)
铅酸电池 (40,150)
空气电池 (350,100)
能量密度(Wh/kg)
能量大 跑得远
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上实现电池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总线实现各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的通信,采集的每块电池的电压、 温度和充放电电流数据,建立每块电池剩余能量的数学模型,控制SOC值(剩余能量)在合理的工作范围( 30 %~70% ),对电池的不一致性有一定的补偿措施,维护电池组的热平衡
驱动电机技术
电机类型 电机性能比较 电机控制
一.电动汽车技术概述 二.动力电池技术 三.驱动电机技术 四.电动汽车专用零件 五.电动汽车整车设计 六.电动汽车技术发展
电机类型
定子:永磁体或励磁绕组 转子:电枢绕组
定子:电枢绕组 转子:永磁体
定子:电枢绕组 转子:永磁体
直流有刷电机
定子:电枢绕组 转子:铁芯
电池主要类型 电池参数与术语 动力电池关键性能指标 电池管理系统 电能补给 特斯拉Model S电池
一.电动汽车技术概述 二.动力电池技术 三.驱动电机技术 四.电动汽车专用零件 五.电动汽车整车设计 六.电动汽车技术发展
电池主要类型
电池类型 能量密度(Wh/kg)
循环寿命 标称电压(V)
安全性 环保性 成本(RMB/Wh)
锂电池类型 能量密度(Wh/kg)
循环寿命 标称电压(V) 热失控(℃)
安全性 环保性 原料成本
铅酸电池 30~50 200~300 2 安全
环境污染 0.6~1.0
钴酸锂 150~200 500-1000
3.6 150 差,稳定性低 含钴 很高
镍镉电池 45~80 1500 1.25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