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成及其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成本等诸多优势。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助推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涵盖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使得纯电动汽车能够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高的动力性能和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电池技术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存储装置,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

随着镍-锰-钴/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不断涌现,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机技术也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

电机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效表现。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新型电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电动汽车的驱动效率和动力输出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使得纯电动汽车能够具备更好的加速性能和节能性能。

充电技术也是影响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快速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了充电速度,提高了充电效率,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为电动汽车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也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智能化的车载系统可以对电池管理、能量回收、动力分配等方面进行精准控制和优化调节,从而提高了整车的能效表现和驾驶舒适性。

在这些核心技术的支撑下,纯电动汽车正不断迈向更加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电池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电动汽车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基础

电动汽车技术基础

电动汽车技术基础
电动汽车技术基础是指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下面是电动汽车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
1. 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因此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2. 电动机技术:电动汽车的动力转换装置是电动机,其主要技术包括永磁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等。

电动机的设计和控制技术对电动汽车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3. 充电技术: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充电桩进行电池充电,因此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充电方式、充电速度、充电设备等。

4. 动力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管理系统负责控制电池、电动机和其他相关部件的工作状态,以提供最佳的动力输出和能耗控制。

5. 能量回收技术:电动汽车能够利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车载电子控制技术:电动汽车需要通过车载电子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车辆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安全和性能。

7. 车辆轻量化技术: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效和行驶里程,车
辆轻量化技术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轻量材料和结构设计优化,减少车辆的重量。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技术基础涉及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动力管理系统、能量回收技术、车载电子控制技术和车辆轻量化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决定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一、电池技术电机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因此电机技术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动力性能、驾驶舒适度和效率。

目前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和混合式电机等。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高效、轻量、体积小等优点,成为了纯电动汽车的主流驱动系统。

感应电机虽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但效率较低、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限制着其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而混合式电机则将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相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在效率和动力性能上都有较好的表现。

未来随着电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性能、轻量化、高整车集成度的电机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以满足纯电动汽车对动力性能和效率的更高要求。

充电技术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便利性和充电效率。

目前主要的充电技术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快充。

交流充电在家庭、工作场所等地方应用广泛,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已经较为成熟。

而直流快充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池充电,提高了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但充电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成本较高。

无线充电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能够解决充电线缆的使用和管理问题,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未来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充电效率的提高、充电桩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等,以满足纯电动汽车的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四、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纯电动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驾驶辅助、车载娱乐、交互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人机交互等手段,不仅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还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实时分析道路情况和车辆状态,提供相应的驾驶辅助,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车载娱乐系统、智能语音交互、车联网等技术也丰富了车辆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将在纯电动汽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五、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是纯电动汽车提高能效和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车身材料、结构设计、零部件轻量化等手段,降低了车辆的整体重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简介_(纯电)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简介_(纯电)
12
3、高压控制盒
高压控制盒主要用于 对动力电池中储存的电 能进行输出及分配,实 现对支路用电器件的切 断和保护。
高压控制盒共有5出 接线口,分别连接快充 、动力电池、电机控制 器和其它高压接插件。
13
高压控制盒—高压附件插件
A:DC/DC 电源正极 B:PTC 电源正极 C:压缩机电源正极 D:PTC-A 组负极 E:充电机电源正极 F:充电机电源负极 G:DC/DC 电源负极 H:压缩机电源负极 J:PTC-B 组负极 L:互锁信号线
11 动力电池故障指示灯
12 动力电池断开指示灯
13 系统故障灯
31
上汽荣威E50纯电动汽车基本组成
32
一、充电系统(动力电池系统)
由动力电池组件、车载充电器、高压配电单元、快充口 (直流)、慢充口(交流)、电池冷却系统等组成。
33
充电系统控制设计
34
高压配电单元
高压配电单元用于分 配电能。
整车控制器在下电前会存储行车过程中发生的故障信息。
29
3、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理 电控系统根据电机、电池、EPS、DC/DC等零部件故障、
整车CAN网络故障及VCU硬件故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整车 的故障等级,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处理。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名称 致命故障 严重故障 一般故障
轻微故障
还有:电池管理控制器、电池高压电力分配单元、 电池检测模块、电池采集和均匀模块(大模块由2个采 集模块;小模块由1个采集模块)、高低压插件、水冷 却系统等
37
二、电驱系统
主要由电动机组件、电力电子箱组件、减速器组件、电驱 冷却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驱动汽车行驶和制动能量回收。
38

纯电动汽车基本构造

纯电动汽车基本构造

纯电动汽车基本构造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电动机:纯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车辆。

电动机通常位于汽车的前部或后部,并与车轮相连。

2. 电池组: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存储设备,用于储存电能。

电池组通常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不同类型的电池。

3. 控制系统:纯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机和电池组的工作状态,以及车辆的动力输出和能耗管理。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计算机等组件。

4. 充电接口:纯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设备进行电能补充。

充电接口通常位于汽车的一侧或尾部,可接入家庭普通电源或专用充电桩进行充电。

5. 动力电子系统: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子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逆变器和直流-直流转换器等组件,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6. 辅助系统:纯电动汽车还包括各种辅助系统,如空调系统、车载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等,以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总的来说,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电动机、电池组、控制系统、充电接口、动力电子系统和辅助系统等部分。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使纯电动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和能源高效利用的特点。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依赖蓄电池等电能储存装置进行驱动的汽车。

其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蓄电池技术:蓄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寿命等。

目前主要使用的蓄电池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2. 电机技术:电机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关键技术包括电机的设计、控制算法和高效能量转换等。

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可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

3. 充电技术:纯电动汽车需要进行定期的充电来补充蓄电池的能量。

充电技术包括充电桩的设计、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的智能管理等。

目前主要的充电方式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快充。

4. 能量回收技术:纯电动汽车通过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量回收技术包括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行程回收系统。

5. 轻量化技术: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轻量化技术包括使用轻量材料、优化车身结构和减少不必要的装备等。

6.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的建设、充电站的布局和充电网络的监测等。

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和覆盖
范围。

综上所述,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涉及蓄电池、电机、充电、能量回收、轻量化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创新,纯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使用体验也将逐渐提升。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池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池技术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池技术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渐加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推动绿色交通的重要手段。

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安全、安静、较低的运行成本等优势,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动力系统和电池技术两个方面对电动汽车进行介绍。

一、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三种: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纯电动汽车只依靠电池驱动电机,不依赖于其他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辅以发动机发电,延长了行驶距离;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则利用氢气来驱动电动机。

动力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电机和电控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需要负责电机的启动、停止、转速控制和扭矩控制等。

常见的电机种类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

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高速、高扭矩、轻量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辆中。

另外,电池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电动汽车需要用电池来储存能量,供电机在车辆行驶中提供动力。

在电动汽车中,常见的电池种类包括传统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最常用的电动车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重量轻、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

二、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池技术。

1.镍氢电池技术镍氢电池由镍氢负极和氢化物正极组成,具有能量密度高、长寿命等优点,是电动汽车的常用电池。

然而,镍氢电池的较大缺点是重量大、体积大,充电速度慢,因此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2.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特点,当前是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分为单体电池和组合电池,通常采用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来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组。

3.超级电容器技术超级电容器是介于电池和电容器之间的产品,具有超长的寿命、超快的充电速度和良好的低温性能。

在电动汽车领域,超级电容器常用于辅助动力系统,可在起步加速时提供可靠的短时高功率输出。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目前为止最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正逐渐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但是,要
让纯电动汽车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仍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

1. 高效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能源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着汽车的续航里程
和充电时间。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池类型,但其能量密度和成本仍需
进一步提高。

2. 快速充电技术:快速充电技术可以缩短车辆充电时间,提升驾驶者的使用体验。

但快速充电也会导致电池寿命的降低,因此需要研发更加智能的充电管理系统,同时探索
新型充电技术。

3. 驱动电机技术: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心脏”,与其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也至关重要。

提高驱动电机的效率、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和优化。

4. 能量回收技术: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等手段,减少能
量的浪费。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能量回收技术与智能化的驾驶模式管理相结合。

5. 轻量化设计技术: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效率和续航里程,需要采用轻量化
的车身设计,减少车重。

同时,为确保安全性和强度,轻量化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需要注意。

总的来说,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池技术、快速充电技术、驱动电机技术、能量回收技术和轻量化设计技术。

只有这些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和应用,纯电动汽
车才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1所示,纯电动汽车EV (Electric Vehicle是仅由动力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行驶的道路车辆,也称为蓄电池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具有以下特点:节能,不消耗石油;环保,无污染;噪声和振动小;能量主要是通过柔性的电线而不是通过刚性联轴器和转轴传递,各部件的布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驱动系统布置不同会使系统结构区别很大,采用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如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会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质量、尺寸和形状;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会影响纯电动汽车的质量、尺寸及形状;不同的补充能源装置具有不同的硬件和机构,例如蓄电池可通过感应式和接触式的充电器充电,或者采用替换蓄电池的方式,对替换下来的蓄电池进行集中充电。

1 纯电动汽车的类型纯电动汽车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纯电动轿车、纯电动货车和纯电动客车3种类型;按照驱动型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交流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双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双绕组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和电动轮纯电动汽车等5种类型。

2纯宅动汽车的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纯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

汽车行驶时,由蓄电池输出电能(电流)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带动车轮前进或后退。

图3所示为奥运纯电动客车的基本构成。

21电力驱动系统纯电动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的构成简图如图4所示,主要由电子控制器、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逆变器、各种传感器、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等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电动机逆变器,电动机不同,控制器也有所不同,控制器将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后驱动交流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驱动车轮,使电动汽车行驶。

该系统的功用是将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的动能,并能够在汽车减速制动时,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充入蓄电池。

驱动电动机是驱动EV 行驶的唯一动力装置。

目前EV 上使用的驱动电动机主要类型有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等。

再生制动是EV 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动时电动机可实现再生制动,一般可回收10%—15%的能量,有利于延长EV 的行驶里程。

在EV 制动系统中,还保留有常规制动系统和ABS ,以保证车辆在紧急制动时有可靠的制动性能。

关于电动机,本讲座后文将详细讲解。

22电源系统纯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包括车载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等。

它的功用是向电动机提供驱动电能、监测电源使用情况及控制充电机向蓄电池充电。

纯电动汽车以动力蓄电池组作为车载皂源,用周期性的充电来补充电能。

动力蓄电池组是EV 的关键装备,储存的电能、质量和体积,对EV 的性能起决定性影响,也是发展EV 的主要研究和开发对象。

EV 发展的症结在于蓄电池,蓄电池技术对EV 的制约仍然是EV 发展的瓶颈;建立充电站系统、报废蓄电池回收和处理工厂,是推广EV 的关键问题。

纯电动汽车的常用电源有铅酸蓄电池、镍一镉蓄电池、镍一氢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

车载电源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代EV 蓄电池——铅酸蓄电池。

其优点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其缺点是,比能量和比功率低,不能满足EV 续驶里程和动力性能的需求,但进一步发展了阀控铅酸蓄电池、铅布蓄电池等,使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有所提高。

(2第二代EV 蓄电池——高能蓄电池。

第二代EV 高能蓄电池类型比较多,主要有镍一镉蓄电池、镍一氢蓄电池、钠一硫蓄电池、钠一氯化镍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锂聚合物蓄电池、锌一空气蓄电池和铝一空气蓄电池等。

其优点是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比铅酸蓄电池高,大大提高了EV 的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其缺点是,有些高能蓄电池需要复杂的蓄电池管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各种蓄电池对充电技术有不同的要求,而且电化学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在便用一定的期限后会老化变质,以至完全丧失充电和放电功能而报废,从而使EV 的使用成本较高。

(3第三代EV 蓄电池——飞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飞轮蓄电池是电能一机械能一电能转换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是电能一电位能一电能转换的电池。

这两种储能器在理论上都具有很大的转换能力,而且充电和放电方便迅速,但目前尚处于研制阶段。

EV 车载电源由高压电源和低压电源两部分组成。

高压电源是动力蓄电池组提供的155 V~380 V的高压直流电,动力蓄电池组是供电动机工作的唯一动力源,空调系统的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油泵和制动系统的真空泵等,也需要动力蓄电池组提供动力电能;动力蓄电池组通过DC/AC转换器,供应12 V 或24 V 的低压电,并储存到低压蓄电池组中,作为仪表、照明和信号装置等工作的电源。

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动力蓄电池组充电与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放电深度、再生制动反馈电流、蓄电池温度等进行控制。

个别蓄电池性能变化后会影响到整个动力蓄电池组的性能,故需用蓄电池管理系统来对整个动力蓄电池组及其每一单体蓄电池进行监控,保持各个单体蓄电池间的一致性。

动力蓄电池组必须进行周期性的充电,高效率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装置是EV 使用时所必须的辅助设备,可采用地面充电器、车载充电器、接触式充电器或感应式充电器等进行充电。

23辅助系统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辅助动力源、空调器、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刮水器、收音机及照明和除霜装置等。

辅助动力源主要由辅助电源和DC/AC 转换器组成,其功用是向动力转向系统、空调及其他辅助设备提供电力。

2.4控制系统EV 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动力蓄电池组的管理和对驱动电动机的控制。

EV 的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机械位移的行程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动力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计算动力蓄电池组剩余电量和剩余续驶里程;对整车低压系统的电子、电器装置进行控制;采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报警装置和自诊断装置等,对整个动力蓄电池组一功率转换器一驱动电动机系统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信息和报警。

25安全保护系统动力蓄电池组具有高压直流电,因此必须设置安全保护系统,以确保驾驶人、乘员和维修人员在驾驶、乘坐和维修时的安全。

另外,纯电动汽车必须配备电气装置的故障自诊断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控制EV 不能起动等,及时防止事故的发生。

2.6车身及底盘EV 车身造型特别重视流线型,以降低空气阻力系数。

由于动力蓄电池组的质量大,为减轻整车质量,一般采用轻质材料制造车身和底盘部分总成。

动力蓄电池组占据的空间大,在底盘布置上还要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动力蓄电池组,并且要求线路连接、充电、检查和装卸方便,能够实现动力蓄电池组的整体机械化装卸。

3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3.1驱动电动机及控制技术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属于特种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驱动电动机应具有良好的转矩一转速特牲,驱动电动机应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及较高的转速(一般为6 000 r/min—15 000 r/min,足够大的起动转矩,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且有动态制动强和能量回馈的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驱动电动机可以在恒转矩区和恒功率区运转;驱动电动机应经常保持在高效率范围内运转,在低速、大转矩(恒转矩区)运转范围内效率在0.7 5-0.85,在恒功率运转范围内效率在0.8-0.9,图5所示为纯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效率图。

今后变结构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非线性智能控制技术,都将各自或结合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控制系统。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续驶里程,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再生制动还可以减少制动摩擦片的磨损,降低车辆故障率及使用成本。

纯电动汽车一般在车辆空间和使用环境上要求较严格,所以对驱动电动机驱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体积/质量密度高,效率高,调速范围宽,制动能量回馈,适应性好,可靠性高。

目前纯电动汽车电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类:直流电动机(DCM、感应电动机(IM、永磁无刷电动机(PMBLM和开关磁阻电动机(SRM。

近几年来,电动汽车用电动机逐渐由直流向交流发展,直流电动机基本上已经被交流电动机、永磁电动机或开关磁阻电动机所取代。

3.2蓄电池及管理技术蓄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储能动力源,也是一直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要求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充电技术成熟、时间短,连续放电率高、自放电率低,适应车辆运行环境,寿命长、免维护,适应车辆运行环境。

但目前的蓄电池能量密度低,蓄电池组过重,续驶里程短,价格高,循环寿命有限。

纯电动汽车要获得非常好的动力特性,必须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比功率大的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而要使纯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就必须对蓄电池进行系统管理。

能量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智能核心。

一辆优良的电动汽车,除了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驱动性能、选择适当的能量源(即蓄电池)外,还应该有一套协调各个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系统,它的作用是检测单个电池或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并根据各种传感信息,包括力、加减速命令、行驶路况、蓄电池工况、环境温度等,合理地调配和使用有限的车载能量;它还能够根据蓄电池组的使用情况和充放电历史选择最佳充电方式,以尽可能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的研究机构都在进行纯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纯电动汽车蓄电池当前存有多少电能,还能行驶多少公里,是纯电动汽车行驶中必须知道的重要参数,也是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应该完成的重要功能。

应用纯电动汽车车载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设计纯电动汽车的电能储存系统,确定一个最佳的能量存储及管理结构,并且可以提高电动汽车本身的性能。

在纯电动汽车上实现能量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所采集的每块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和充放电电流的历史数据,来建立一个确定每块蓄电池还剩余多少能量的较精确的数学模型。

33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由于电动机的转速高,不能直接驱动车辆的车轮,通常在驱动系统中采用大速比的减速器或2挡变速器,其作用是减速、增扭。

减速器或变速器中不设置倒挡齿轮,倒车是靠电动机的反转来实现的。

3.4整车控制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由整车控制器、通讯系统、部件控制器及驾驶人操纵系统构成,主要功能是根据驾驶人的操作和当前的工况,在保证安全和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优化的工作模式。

目前,较主流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都采用CAN 总线通讯连接,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和稳定性,而且能实现数字控制。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蓄电池等执行动力部分的状态信号被发送到CAN 总线,最终传输到显示终端提供给驾驶人,以实现整车控制。

新的电子控制系统在传统汽车上应用不多,但其对纯电动汽车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