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课件

合集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1 7 2 2 8 2 2 2 5
公共服务机构
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 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
9 体育中心
2
服务业发展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
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用地类型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其中:高科技工业 面积(ha) 1524.2 442.7 2119.7 375.8 比例 24.0% 7.0% 33.4% 5.9%
圈层 居住区:紧邻金鸡湖 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 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1
1 苏州工业园
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乙类
工 业
仓 储
港 区
用地类型 工业生产 其中:轻工业与一般 工业小分区 高科技小分区 仓储 对外交通(码头) 总计 面积(公顷) 844.2 664.7 179.5 137.4 88 1069.6 百分率(%) 79 62 17 13 8 100

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精选 ppt课件

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精选 ppt课件

苏州工业园区功能组成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
3 大学
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4 职业学院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
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
2
34
2
3
9
1
7
52
项目定位
• 圆融时代广场是苏州目前在规模和业态上比较超前的复合性商业 地产项目,是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等 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超大型消费区域。
• 项目定位为苏州市域新CBD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及苏州市标志性商 业项目,并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品牌街区。
开工及开业时间
园区开发历程:前期政府投入建设大量公建(金鸡湖大桥、湖滨绿地、博览 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随着人口的增长,住宅、商业配套不断完善
园区开发中的运作模式
1、重点控制开发节点的前期 工作,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 引导整个项目向既定目标发展;
2、先进的开发理念、知识统 筹项目实施工作。
开发时序和计划
1、控制性开发;
圆融时代广场》内部交通规划
横向交通:项目设置三个空中连廊、并沿河设置 三座景观桥,将天幕街、生活休闲区和久光百货 三个分区进行有效连接,同时利用连廊空间打造、 桥墩的打造,增加一定的休闲商业氛围; 竖向交通:每个单铺在内部均设置楼梯,同时在 天幕东街尽头主力店设有外部扶梯,增加便利性。 停车系统:每个区地下一层均设有停车场、出入 口,共有4000余个泊车位,满足了不同业态店 家对交通和商业展示等的要求。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苏州工业园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1 122222 2222 2 22 2 23 344 5 6 78910 11 11 11 11 11 112.产业结构与布局:(1) 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工业园区是古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PPT课件

苏州工业园区PPT课件

组织保障
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苏州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由两国副总理担任理事会共同主席
第二层面是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 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及新加坡有 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组成
第三层面是联络机构,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 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白地: 对这一地块还没有清晰认识,
功能不确定 弹性绿地:
弹性绿地两边是不同的性质 用地,随着建设的推进可以慢慢 压缩,最终成为一个小型绿化带。
用地类型 居住用地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总计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324 27.9% 449.2 18.7% 751 27.0% 1524.2 24.0%
➢由于外资导向型带来的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衡和由于金融危机造成进出口下滑,优二进三, 深化中新合作的转型发展,成为园区今后发展的重点。
11
第11页/共31页
配套发展
97年
苏州园区配套发展先于产业和住宅发展,邻里中心 首先担负园区配套功能的职责;园区CBD的规划建 设使得园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Cbd商业办公功 能的完善,李公 堤 商业街,圆通 时代广场、东方 之门的修建等
➢邻里中心首先担负园区配套功能 的职责;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第一个 邻里中心新城大厦98年建成,
➢CBD的规划建设,园区的配套更 加完善;《苏州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市域c bd在园区的概 念,园区的发展上升到城市的高度; 与此同时,邻里中心的发展更加成 熟,大型商场开始进驻园区,特色 商业街开始形成。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园.ppt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园.ppt

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4、园区注重完善立体道路交通设施及公共交通规划,深化 公交规划,研究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出行比例,实现立体 交通网络系统。 5、注重景观建设,高品质建筑、大量现代艺术雕塑与自然 山水相映成趣,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现代感和文化意蕴的新城。
谢谢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 园.ppt
演讲人
目录
01
园区合理规划布局
02
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园区合理规划布局
采用新颖规划理念,科学合理功能布局,提高宜居性和生活的便捷度。 保障产业用地、控制住宅用地,建立完善土地紧凑集约高效利用新机制。
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园区配套、住宅配套与商业配套、交通配套齐发展 1、园区配套发展先于产业和住宅发展,邻里中心首先担负园区配套功能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园区 CBD的规划建设使得园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2、住宅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突出强调基 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营造富有独特魅力的生活居住环境。 3、商业设施按市级、分区级、邻里级三级配套,经过邻里中心起步期,邻里中心发 展期、CBD建设期,CBD扩展期,形成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街、圆通时代广场、 东方之门等等,CBD功能逐步完善,形成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 体的居住商业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 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理论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 形成 总部集聚效应, 并通过“总部- 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 的发展, 实现区域分工协作的态势。总部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总部剥离—总部 集群—总部经济集聚区的趋势。企业总部入驻, 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 促进 政府提高服务质量, 优化商务环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同时能 够为区域发展带来一些列的效应, 包括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 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本文选择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其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优 劣势、机遇等确定工业园区未来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 最终达到转变经 济发展模式、提高园区经济大步前进的目标。
Any more information ... ...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3 黄金区位吸取总部资源 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和加工基地的空间分离, 而企业及时沟通和交流信息需 要便利的交通和运输设施, 同时要得到来自各地的信息支持。工业园区位于 苏州, 毗邻上海、无锡、杭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大中城市, 区位条件佳。随 着长三角同城一体化的加速, 园区能及时获取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的信息 资源, 而其便捷的立体交通, 可以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 空间成本。同时苏州市铁路的发展开拓了其周边的腹地, 使得苏州工业园区 发展总部经济拥有广阔的腹地支持。当一个企业的总部搬入一个城市, 相应 地在周边腹地上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 以便及时沟通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周 边的广阔腹地, 为产业基地的建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这一方面具有一定 的优势从而吸引外来总部的进驻。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全解ppt课件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全解ppt课件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 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开 发建设之初, 就确定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园区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例如工业区 和住宅区分开设置, 在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 根据进人园区的工业项 目污染程序的不同, 安排一定距离的隔离缓冲带。
规定无污染工业项目可不需有缓冲区, 轻污染工业项目需要50m 以上的缓冲区, 一般工业项目需有100m以上的缓冲区, 特殊工业项目 即使用大量有毒、有害化学品, 必须设置完善的防污和污染治理设施 的建设项目需要500m以上的缓冲区, 易造成重污染的大型设施如污水 处理厂、垃圾焚化场等缓冲区至少1000m。
一:这是当年园区初期建设时做的园区总体规划,而后来整个园 区的建设也基本上完全的遵循了规划。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创造一个健康、充 满活力和独特的城 市环境。
●为60万人口和范围更大的苏州地区提供工业、商 业、康乐和文化发展。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加强商业投资的环境。
●通过对土地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交
●设计市内和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公路和轻轨交通网络 ,并考虑到自行车交通以及将来会增加的车辆交通 问题。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理念是先造工厂,有了一定 规模后,建住宅,住宅造了一定规模以后再造商业。“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导。工厂建起来了,人要进去, 就会有住宅的出现,住宅有里,有了人的活动,就会有商 业,正式这个简单的逻辑道理指引园区的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课件资料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课件资料

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电视宣传片创意分镜脚本(第三稿)苏州传视广告2007年3月目录项目综述 (3)创意综述 (6)形象篇文字部分 (11)形象篇创意分镜脚本 (18)项目综述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人口27万人,其中中新合作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重要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十二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开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的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40%左右,进出口额、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在全市保持总量第一,综合发展指数被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如今,工业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形象片来说,我们首先收集了各类生态工业的资料;第一方面:地理环境;A.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等城市湖泊B.湖滨公园、中央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园等生态公园;C.大规模城市绿地,自然景观等;第二方面:创建情况;A.“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生态园林新城区的框架;B.在自然生态方面: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8.3,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8.6%,噪声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C.在经济发展方面:05年,人均工业增加值15.2万元/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5.5%;D.在物质减量与循环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518吨标煤、新鲜水耗9.7m3、废水产生量8.4吨、固废产生量0.0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29%;E.在污染控制方面: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0.49千克,SO2排放量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