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参数指标
主焦煤的指标介绍

主焦煤的指标介绍
主焦煤的指标介绍
1、主焦煤的指标是灰份≤9.5~10%;可燃基挥发份18~24%;硫份≤0.7%;G值>75;Y值>16mm。
主焦煤:灰份%、含硫%、挥发份%、G值、Y 值。
2、主焦煤(coking coal)也称冶金煤,又名焦煤。
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焦煤在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是对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的称谓。
3、焦煤是中等变质烟煤。
Romax为1.35%,由于粘结性强,能炼出强度大、块度大、强度高、裂纹少的优质焦碳,是炼焦的最好原料。
4、焦煤单独炼焦时收缩度小,膨胀压力大,不易从炼焦炉中推出,而且易损坏焦炉,所以炼焦时必需给焦煤中配入适量的气煤、肥煤或瘦煤等,以改善操作条件,提高焦炭质量,并可扩大炼焦用煤资源。
煤炭指标详解范文

煤炭指标详解范文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常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评价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人们常常使用多种指标来描述和比较煤炭的属性。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煤炭指标进行详细解析。
1. 灰分(Ash)灰分是煤炭在燃烧时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的重量百分比。
灰分主要由煤炭中的矿物质组成,包括硅酸盐、钙镁铁质和铝质杂质等。
灰分含量高的煤炭容易产生较多的炉渣,影响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灰分含量超过20%的煤炭不适合用于发电等高温燃烧过程。
2. 挥发分(Volatile Matter)挥发分是煤炭在加热过程中挥发掉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重量百分比。
挥发分的含量直接关系到煤炭的可燃性和燃烧特性。
高挥发分煤炭易燃烧,燃烧热值较高。
但过高的挥发分含量可能导致火焰不稳定,影响燃烧效果。
3. 固定碳(Fixed Carbon)固定碳是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不挥发的煤质有机物的重量百分比。
固定碳含量高的煤炭燃烧性能好,燃烧产物中的碳含量高,燃烧热值也相对较高。
4. 硫分(Sulfur)硫分是指煤炭中硫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硫分高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具有污染作用。
此外,硫分还会腐蚀燃烧设备和影响发电装置的寿命。
环保因素要求硫分含量低的煤炭。
5. 水分(Moisture)水分是指煤炭中所含水分的重量百分比。
高水分含量会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增加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因此,一般要求煤炭的水分含量尽量低。
6. 低位发热量(Lower Heating Value)低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炭在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热量。
通常以千卡或千焦(Kcal/Kg或KJ/Kg)为计量单位。
低位发热量是评价煤炭燃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较高的低位发热量代表煤炭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7. 灰熔点(Ash Fusion Temperature)灰熔点是指煤炭灰分在加热过程中转变成液体状态的温度。
灰熔点的高低决定了灰分在燃烧过程中的融化程度。
煤炭的各项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指标:煤炭的固定碳(FC)固定碳含量是指去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之后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为煤的固定碳含量。
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发热量(Q)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发热量的国标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大卡/千克,换算关系为:1MJ/KG=kg;1J=;1cal=。
各种煤的参数

陕西神木煤发热量≥7000挥发分≤1%灰分≤1硫≤0. 5%水分≤5%内水≤1%固定碳≥5%焦渣特征一级一级粉煤灰:一级粉煤灰指标细度≤12.0%需水比≤95.0%烧失量≤ 5.0%含水量≤ 1.0%三氧化硫≤ 3.0%游离氧化钙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5.0mm 二级粉煤灰二级粉煤灰指标细度≤25.0%需水比≤105.0%烧失量≤8.0%含水量≤1.0%三氧化硫≤3.0%游离氧化钙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5.0mm优质还原煤粉优质还原煤粉产品参数高位发热量≥7000挥发分≤10灰分≤12固定碳≥78硫≤0.35水分≤3.5铜冶炼还原煤粉还原煤粉产品参数高位发热量≥7000 挥发分≤10灰分≤15固定碳≤75硫≤0.5水分≤5无烟煤:山西晋城水洗无烟煤发热量≥6800全水分≤9挥发份≤8灰分≤9硫≤0.35手工炉专用内蒙炜煤,无烟环保发热量低位≥4800 发热量高位≥5600 挥发份≥30%灰分≤10%水份≤22%硫≤0.35%取暖,民用内蒙二精煤发热量低位≥5400大卡发热量高位≥6100大卡硫≤0.35%挥发份≥32%水份≤21%灰分≤10%山西大同煤:大同煤产品参数高位发热量≥5500 挥发分≥26灰分≤25固定碳≥48硫≤1水分≤10碳金挥发分≤2灰分≤2 固定碳≥95硫≤2.5全水≤1.5高气化煤:全水≤9%内水≤1%灰分≤8% 挥发份≥31%硫≤0.5%固定碳≥60%发热量≥6500焦渣特征一级水洗煤邙日城)水洗煤全水≤8%内水≤1%灰分≤10%挥发份≥7%硫≤0..35%固定碳≥80%发热量≥6500焦渣特征一级75矿粉密度:2.8 比表面就:300活性指数:7天55 28天75 流动性大于1%95含水量:1.0三氧化硫:4.0氧离子:0.06烧失量:3.0玻璃体含量:25放射性:合格陕西彬县煤:全水≤9%内水≤1%灰分≤12%挥发份≥26%硫≤1%固定碳≥60%发热量≥6000焦渣特征二级榆林高汽化煤: 全水≤10%内水≤1%灰分≤8%挥发份≥32%硫≤0.5%固定碳≥58%发热量≥6500焦渣特征一级内蒙环保煤全水≤20%内水≤10%灰分≤8%挥发份≥31%硫≤0.5%固定碳≥50%发热量≥5500焦渣特征一级烟化炉专用煤全水≤3.5%内水≤1%灰分≤25%挥发份V 16%硫≤4%固定碳≥58%发热量≥5800细煤:全水≤3.5%内水≤1%灰分≤25%挥发份V 16%硫≤4%固定碳≥58%发热量≥5800山西晋城水洗小渣全水≤8%内水≤1%灰分≤10%挥发份≤7%硫≤0.5%固定碳≥80%发热量≥5400焦渣特征一级宁夏超低硫低灰无烟煤全水≤6%内水≤1%灰分≤6%挥发份≤6%硫≤0.2%固定碳≥85%发热量≥7000焦渣特征一级。
煤炭的各种指标

煤炭的各种质量指标1 发热量(Q):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发热量国际单位是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大卡/千克,换算关系是:1MJ/kg=239.14kcal/kg;1J=0.239kcal;1cal=4.18J。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应素影响比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
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ad),它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
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条件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受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kg(300kcal/kg)左右。
2 挥发分(V):是指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的挥发分降低。
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3 灰分(A):灰分的来源和种类,煤灰几乎全部来源于煤中矿物质,但是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的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横大。
我们一般所说的煤的灰分实际就是煤灰产率,煤中的矿物质和灰分的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种:(1)原生矿物质:它是原来存在于成煤植物中的矿物质,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难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开。
它燃烧后形成母体灰分,这部分数量很少。
(2)次生矿物质:当死亡植质堆积和菌解时,由风和水带来的细粘土、沙粒或由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生成的腐植酸盐及FeS2等混入而成,在煤中成包裹体存在。
用显微镜观察煤的光片或薄片时,如它们均匀分布在煤中,并且颗粒很细,则难与煤分离;如它们颗粒较大,比重与差很大,并在煤中分布不均,则把煤破碎后尚可能将它们洗选掉。
煤种及煤炭相关指标

煤种及煤炭相关指标煤种分类煤是一种主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生产和化工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煤炭特性和用途,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煤种:1.烟煤:烟煤又称硬煤,是最常见的煤种之一。
它具有高热值、高固定碳含量、较低的灰分和挥发分含量。
烟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如发电、炼钢和化工等领域。
2.焦煤:焦煤是一种特殊的煤种,具有高固定碳含量和低灰分、挥发分含量。
焦煤主要用于冶金行业,作为焦炭的原料,用于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煤气化和焦化反应。
3.褐煤:褐煤是一种低阶煤,主要由棕色或黑色的纤维状物质组成。
褐煤具有较低的热值、较高的水分含量和低固定碳含量。
褐煤通常用于火力发电和燃料供热等领域。
4.无烟煤:无烟煤又称气煤,是一种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少量烟雾和灰尘的煤种。
无烟煤具有较高的热值和挥发分含量。
无烟煤主要用于家庭居民用煤、农村能源供应和小型锅炉燃烧等领域。
5.蜡煤:蜡煤是一种有机质完全转化为煤的煤种,具有高固定碳含量和低灰分、挥发分含量。
蜡煤主要用于特殊领域,如制造高级冶金、化工和医药产品等。
煤炭相关指标煤炭作为能源和原料的重要来源,其质量指标是衡量煤炭品质和适用性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炭相关指标:1.灰分: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灰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的燃烧特性和利用价值。
高灰分煤炭容易导致炉膛结渣和降低热效率。
2.挥发分:挥发分是煤中可以挥发的部分,包括水分、揮發分、油質和煤气等。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在高温下热解会产生燃料气体。
挥发分的含量越高,煤的燃烧性能越好。
3.硫分:硫分是煤炭中含有的硫元素的含量,主要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高硫分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污染。
降低煤炭硫分的含量对于减少大气污染非常重要。
4.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炭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兆焦或千卡/克表示。
热值与煤炭中的固定碳和挥发分含量相关,热值越高,煤的燃烧性能越好,煤炭的能源含量越大。
最新煤炭五大常用指标资料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 )、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 )、干燥基挥发份(Vd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 A V M=100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FCd=100-Ad-VdFCdaf=100-Vdaf第五个指标: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
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 )、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煤炭化验各项指标

煤炭化验各项指标煤炭化验是对煤炭样本进行分类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煤炭样本中各项指标的化验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煤炭的利用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煤炭化验中常见的各项指标。
1.粒度分析:煤炭粒度是指煤的颗粒大小和分布情况,通常使用筛分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粒度指标有粗煤、中煤、细煤等。
2.水分含量:是指煤炭中所含的水分的百分比。
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空气干燥法、烘箱干燥法等方法。
3.挥发分含量:是指煤炭在一定温度下被加热后失去的物质的百分比。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加热失重法、醇溶法等方法。
4.灰分含量:是指煤炭中不燃烧物质的百分比,包括煤中灰矿物的成分和煤中的非矿物类灰分。
测定灰分含量可以采用灰炉法、燃烧法等方法。
5.全硫含量:是指煤炭中所含的全部硫元素的百分比。
全硫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干燥燃烧法、碘碟法等方法。
6.固定碳含量:是指煤炭中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中的碳的百分比。
固定碳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热熔融煤直接测定法、残渣的重量法等方法。
7.发热量:是指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也称为热值。
发热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全氧弹式热值仪、燃烧型热流量计等方法。
8.硫化物含量:是指煤炭中硫化物的含量,包括铁、钙、镁、钠等硫化物。
硫化物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融化浸出法、光度计法等方法。
9.氧含量:是指煤炭中氧元素的含量。
氧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加热失重法、近红外光谱法等方法。
10.碳含量:是指煤炭中碳元素的含量。
碳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C/H/N/S分析仪等方法。
11.氢含量:是指煤炭中氢元素的含量。
氢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C/H/N/S分析仪等方法。
12.氮含量:是指煤炭中氮元素的含量。
氮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C/H/N/S分析仪等方法。
13.风化性:是指煤炭在长时间暴露于自然环境下的抗风化能力,一般根据煤的断裂性、破碎程度、表面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价。
14.可合成气(CO+H2)发生性能: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可合成气的能力,常用指标有产物气体的体积、产气速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参数默认分类2009-09-29 23:40:08 阅读280 评论0字号:大中小山西中汇大地矿业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有四个矿区,各矿区煤质优良、库存量大。
不过都是烟煤各个卡位都有。
各地煤质不一样,就山西中汇太区煤质分析,低卡位的煤掉卡量大,高卡位的煤卡位稳定。
同样售价也高。
煤越亮越好,越硬也越好。
低度卡位的煤像3000左右的适合电厂发电用。
其它高的用途就广了,不再细说。
(一)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一黑色, 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 呈浅棕所以又称为条痕色色一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
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 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
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 ;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
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
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
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
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
褐煤电阻率低。
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
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二)煤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
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
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傢、铟、钍、钒、钛、铀…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 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破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
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
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
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
3.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
4.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
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以定性地判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
(三)煤的工艺性质为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必须了解、研究煤的工艺性质,以满足各方面对煤质的要求。
煤的工艺性质主要包括:粘结性和结焦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热稳定性、透光率、机械强度和可选性等。
1.粘结性和结焦性粘结性是指煤在干馏过程中,由于煤中有机质分解,熔融而使煤粒能够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
结焦性是指煤在干馏时能够结成焦炭的性能。
煤的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必要条件,结焦性好的煤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但粘结性好的煤不一定能单独炼出质量好的焦炭。
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配煤炼焦的道理。
粘结性是进行煤的工业分类的主要指标,一般用煤中有机质受热分解、软化形成的胶质体的厚度来表示,常称胶质层厚度。
胶质层越厚,粘结性越好。
测定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很多,除胶质层测定法外,还有罗加指数法、奥亚膨胀度试验等等。
粘结性受煤化程度、煤岩成分、氧化程度和矿物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煤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煤,一般都没有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也很小。
2.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亦称热值,常用106J/kg表示。
它是评价煤炭质量,尤其是评价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
国际市场上动力用煤以热值计价。
我国自1985年6月起,改革沿用了几十年的以灰分计价为以热值计价。
发热量主要与煤中的可燃元素含量和煤化程度有关。
为便于比较耗煤量,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将实际消耗的煤量折合成发热量为2.930368 x i07J/kg的标准煤来进行计算。
3.化学反应性又称活性。
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下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汽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
反应性强弱直接影响到耗煤量和煤气的有效成分。
煤的活性一般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弱。
4.热稳定性又称耐热性。
是指煤在高温作用下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
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又一项重要指标。
热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炉内能否正常生产以及煤的气化和燃烧效率。
5.透光率指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长焰煤等),在规定条件下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对光的透过率称为透光率。
随着煤化程度加深,透光率逐渐加大。
因此,它是区别褐煤、长焰煤和气煤的重要指标。
6.机械强度是指块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难易程度。
机械强度低的煤投入气化炉时,容易碎成小块和粉末,影响气化炉正常操作。
因此,气化用煤必须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
7.可选性是指煤通过洗选,除去其中的夹矸和矿物质的难易程度。
我国现行的选煤方法,详见第四节。
、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一)煤的工业分类1958年,国家颁布了以炼焦用煤为主的分类方案,为工业部门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认真分析研究和吸收国外先进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为了使各项分类的技术经济指标最能反映煤的质量特点,达到更加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1986年,国家重新颁布了从褐煤到无烟煤的全面技术分类标准,将自然界中的煤划分为14大类,其中,褐煤和无烟煤又分别划分为2个和3个小类(表221)。
这就是我国现行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1)分类指标及其符号V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Hr为干燥无灰基氢含量(%);GR.I(简记G)为烟煤的粘结指数;丫为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PM为煤样的透光率(%);b为烟煤的奥亚膨胀度(%);Q-A.GNGW为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MJ/kg)。
(2)煤类的编码各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
10位表示煤的挥发分,个位数在无烟煤及褐煤表示煤化程度,在烟煤表示结粘性。
(二)各煤类的主要特征和用途1.褐煤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
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
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3.不粘煤它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
主要用作制造煤气和民用或动力燃料。
4.弱粘煤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粉焦率高。
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
5.1/2中粘煤它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
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和动力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