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
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律

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律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和弦是音乐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和弦是由两个或更多个音符同时发出形成的,而和弦进行则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和弦之间的转换和联系。
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律是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律。
一、和弦的属性与转换规则在音乐中,常见的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等。
三和弦由根音、第三音和第五音构成,七和弦则在三和弦基础上添加了第七音。
和弦之间的转换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规律:1. 相邻关系转换:相邻的和弦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音程关系来转换,如纯五度、纯四度等。
举例来说,C大调中的C和弦可以通过纯五度上升到G和弦,再通过纯五度上升到D和弦。
2. 常见和弦的共同音转换:两个和弦之间如果有共同音,可以通过共同音的连续保留或改变音程关系来实现转换。
例如,C大调中的C和弦和Am和弦都包含有C音,可以通过保留C音然后改变其他音的音程关系来实现转换。
3. 替代和弦转换:通过替代和弦转换,可以在保持整体音程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和弦之间的转换。
举个例子,C大调中的C和弦可以通过替代和弦进行转换,如Am和弦、F和弦等都可以作为替代和弦。
二、和弦进行中的调性关系和弦进行中的调性关系决定了和弦之间的转换规律和层次。
常见的调性关系有以下几种:1. 相对调关系:每个调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关系最亲和的调,称为相对调。
例如,C大调的相对调是A小调,它们之间的和弦进行具有相似的规律。
2. 平行调关系:不同调中有相同的音阶,被称为平行调。
例如,C大调和C小调属于平行调关系,它们之间的和弦进行也有一些相似的规律。
3. 经典调进行:在古典音乐中,常见的调性进行被称为经典调进行。
例如,弗拉基米尔·谢尔巴金的《悲怆四重奏》中,通过各种和弦进行展现了完整而丰富的经典调进行。
三、和弦进行的情感表达和弦进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规律,它也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和弦进行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属七和弦

从上图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按正确的规则解决后,产生出这样一个结果。
完全的D7解决到不完全的T。不完全的D7 解决到完全的 T.
另外,当完全的D7三音在内声部的话,三音不仅可以上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也 可以下行三度进行到主和弦的五音上,这样完全的D7也有可能进入到完全的主和弦。
此种解决时,D7——T的低音尽量使用四度上行,否则会出现的四部同向现象。
4、属七和弦的解决
包括属七和弦在内的所有不协和和弦与和音,都具有向一定的协和和弦与协和音进行的倾向和要求。 和弦的解决是指性质不稳定和弦按其调适功能及和旋的自然倾向进入性质稳定的和旋。
属七和弦的解决应遵守以下规则:
低音部
上 三 声 部
低音由属音上行或下行运动到主音上去
1、七音下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三音上去) 2、五音下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 3、三音上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 4、根音保持
一、原位的属七和弦
1、属七和弦(Dominant seventh)是在属三和弦的根音上,增加一个小七度音。无论是自然大调还是 和声小调属七和弦的结构相同,均为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加小七度)。标记为D7。
属七和弦在运用过程中,有两种形式。
完全形式:不省略音;不重复音的D7。,我们称:完全的D7。 不完全形式:省略五音;重复根音的D7,我们称:不完全的D7
T(T6)——D7、 S(S6)——D7、K46——D7的连接有两种连接的方式:
①和声连接法:上述和弦用和声连接法进入到D7和弦时,D7必然会是不完全形式。 ②旋律连接法:上述和弦用旋律连接法进入到D7和弦时,D7必然会是完全形式。
D(D6)——D7的连接类似和弦转换的状态,当然还是以保持或平稳进行引入的七音 形式为主。但是跳进引入七音的现象也可以见到。
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音级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音高的级别或等级。
在音乐理论中,有七个基本音级,它们分别是do、re、mi、fa、sol、la、ti。
这七个音级是音乐的基础,构成了音阶和音乐的基本结构。
本文将探讨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演奏技巧。
通过深入研究每个音级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表达的技巧和风格。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基本音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基本音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同时也与其他音级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学习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编排和和声,并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灵活运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这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关系,并展望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前景。
这些基本音级是音乐的基石,掌握它们的关系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对音乐的基本结构和和声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自己在音乐领域的表现能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2. 正文本部分将分为七个小节,分别介绍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
每个小节将包括要点1和要点2。
2.1 第一个基本音级第一个基本音级是指......(在这里介绍这个音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要点1:要点1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要点2:要点2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2.2 第二个基本音级第二个基本音级是指......(在这里介绍这个音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要点1:要点1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要点2:要点2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继续介绍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和第七个基本音级的内容,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编写)3. 结论本文对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如下:3.1 总结通过对每个基本音级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这里总结文章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a大调的重属导七和弦

a大调的重属导七和弦
A大调的重属导七和弦是A大调音阶中的第四个和弦。
它由C#、E、G和B构成。
这个和弦通常用符号Amaj7/C#来表示。
重属导七和弦的构成音包括根音、大三度、纯五度和大七度。
在A大调中,C#
是A的重属音,因此这个和弦被称为重属导七和弦。
重属导七和弦在A大调中的作用是增强和丰富调性。
它的音色温暖而明亮,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在进行和弦进行中,重属导七和弦可以用作过渡和连接其他和弦的桥梁。
它可以用在各种音乐风格中,包括流行、摇滚、爵士等。
在进行和弦进行中,重属导七和弦可以与其他和弦进行和声。
例如,在A大调的进行中,可以使用重属导七和弦作为过渡和弦来连接A大调的主和弦。
这种和声过渡可以创造出紧张和复杂的音乐效果,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在弹奏重属导七和弦时,可以采用多种指法。
一种常见的指法是使用左手食指按下C#音,中指按下E音,无名指按下G音,小指按下B 音。
同时,可以使用右手拨弦或撩弦的方式弹奏和弦。
尝试使用不同的指法和演奏技巧可以帮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总之,A大调的重属导七和弦是一个重要的和弦,它可以用来增强和
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无论是作为过渡和弦还是作为和弦进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重属导七和弦都能为音乐增添色彩和动力。
掌握重属导七和弦的指法和演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用它,并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作品。
属七和弦(D7)

属七和弦( ) 属七和弦(D7)1.讲评作业。 Nhomakorabea1.
复习上讲的内容。
1).什么叫经过的辅助四六和弦? 2).四六和弦重复什么音? 3).经过的辅助的四六和弦的声部怎能连接? 4).经过和辅助的四六和弦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1.
讲授新课。
● 关于属七和弦:调式的V级音上构成的七和弦叫属七 关于属七和弦: 和弦。它内部形成了两个不协和音程;根音——七音的小 七度(转位后为大二度音程),三音——七音的减五度( 转位后为增四度音程),因此D7和弦属于不协和和弦。 在四声部结构中,D7可以用完全的形式,亦可采用 省略五音、重复根音的不完全形式。声部的排方式,可以 是密集的、开放的或混合的。 D7包含了属、下属两个调性支柱音和导音,因此具 有特殊的紧张性和解决到主和弦的强烈倾向。它对于调性 的意义,甚至要大于主和弦。有时候,仅仅一个D7就可以 确立一个调性。
● D7的预备和弦及解决和弦。D7之前可以用我们 的预备和弦及解决和弦。 以知的除经过和辅助的和弦以外的任何一种和弦。 如:T、T6、D、D6、 S、S6、和K46。 原位D7和弦最常见于正格终止中,也可用于结构 内部。但正格半终止的V级和弦,一般不采取七和弦 的形式。 ● D7的解决。 我们知道,不协和和弦进行的协和 的解决。 和弦称为解决。D7只能解决到T,无论D7的预备还是 D7的解决,七音的来去是学习的重点。 ● D7的预备 的预备(即七音的预备)。(1) 经过的七 音:在V级三和弦之后可以用经过的七音。例如:
.分析谱例: 课本116页《和声举例》中D7的运用。 6.例题示做: 书本117页第4题: 7.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117页第7题: 2).检查钢琴伴奏。
在T或K46之后也可用下行或上行级进的方式引入,由此可能产生纯 五度到减五度的平行是允许的。例如:
钢琴七和弦基础知识点总结

钢琴七和弦基础知识点总结钢琴七和弦基础知识点总结钢琴七和弦是学习钢琴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掌握七和弦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本文将从构成、类型、变化、应用和练习等几个方面总结钢琴七和弦的基础知识点。
一、构成七和弦由四个音符构成,包括根音、大三度、纯五度和小七度。
例如C大七和弦的构成为C、E、G、B。
二、类型根据和弦中间间隔的大小,七和弦可以分为大七和弦和小七和弦。
- 大七和弦的中间间隔为大三度,例如C大七和弦构成为C、E、G、B。
- 小七和弦的中间间隔为小三度,例如C小七和弦构成为C、Eb、G、Bb。
三、变化七和弦可以通过升高或降低某个音符来产生变化。
- 大七和弦可以变化为增大七和弦,通过升高小七度音B变为升大七度音B#,例如C大七和弦可以变化为C+7。
- 小七和弦可以变化为减小七和弦,通过降低大七度音Bb变为减小七度音Bbb,例如C小七和弦可以变化为Cø7。
四、应用七和弦常用于和弦进行中,能够为音乐增添丰富的变化和色彩。
- 大七和弦常用于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具有明亮、梦幻的音色,常用于创造欢快、轻快的氛围。
- 小七和弦常用于蓝调音乐和摇滚乐中,具有沧桑、忧郁的音色,能够传达深情和激情的表达。
五、练习为了提高对七和弦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下是几种练习方法:1. 熟练掌握大七和弦和小七和弦的构成,并能够准确地在键盘上找到不同根音对应的和弦。
2. 练习将不同的七和弦按顺序进行演奏,增强记忆和手指的灵活性。
3. 尝试在不同的音乐曲目中应用七和弦,理解其在和弦进行中的功能和作用。
4. 练习将七和弦与其他和弦进行组合,创造新的和弦进行,并尝试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手指的运动。
总结:钢琴七和弦是学习钢琴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掌握七和弦的构成、类型、变化、应用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七和弦的应用丰富了音乐的变化和色彩,是钢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对七和弦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为自己的钢琴演奏技巧增添更多的魅力和表现力通过学习七和弦的构成、类型、变化、应用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属七和弦

①和声连接法:上述和弦用和声连接法进入到D7和弦时,D7必然会是不完全形式。②旋律连接 法:上述和弦用旋律连接法进入到D7和弦时,D7必然会是完全形式。
a
4
D(D6)——D7的连接类似和弦转换的状态,当然还是以保持或平稳进行引入的七音形式为主。 但是跳进引入七音的现象也可以见到。
a
6
从上图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按正确的规则解决后,产生出这样一个结果。
完全的D7解决到不完全的T。不完全的D7 解决到完全的 T.
a
7
另外,当完全的D7三音在内声部的话,三音不仅可以上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也 可以下行三度进行到主和弦的五音上,这样完全的D7也有可能进入到完全的主和弦。此种解决 时,D7——T的低音尽量使用四度上行,否则会出现的四部同向现象。
a
5
4、属七和弦的解决
包括属七和弦在内的所有不协和和弦与和音,都具有向一定的协和和弦与协和音进行的倾向和要求。 和弦的解决是指性质不稳定和弦按其调适功能及和旋的自然倾向进入性质稳定的和旋。
属七和弦的解决应遵守以下规则:
低音部上 三 声 部 Nhomakorabea低音由属音上行或下行运动到主音上去
1、七音下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三音上去) 2、五音下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 3、三音上行二度(解决到主和弦的根音上去) 4、根音保持
a
8
二、属七和弦的转位
1、属七和弦有三种转位,它们是由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分别出现在低音部构成的。 第一转位为属五六和弦(D56);第二转位为属三四和弦(D34);第三转位为属二(D2)。
a
9
属七和弦的各种转位在和弦性质上仍然是不协和的,在功能的属性上也仍然是属功能 的本质。但是,在具体的一些使用方式和在乐曲中的作用与原位的属七和弦还有所区别。
七和弦的构成公式

七和弦的构成公式摘要:一、七和弦的定义与组成1.七和弦的概念2.七和弦的组成二、七和弦的构成公式1.大调七和弦构成公式2.小调七和弦构成公式3.增弦与减弦的构成三、七和弦的应用与功能1.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2.七和弦的功能正文:一、七和弦的定义与组成七和弦是指在音阶的基础上,由七个音符组成的一种和弦。
这七个音符可以分为三组,其中根音是和弦的基础,其他音符与根音形成各种音程关系。
二、七和弦的构成公式1.大调七和弦构成公式大调七和弦是由根音、大三度、纯五度和弦内音以及大六度、大七度这两个增弦组成的。
用公式表示为:根音- 大三度- 纯五度- 大六度- 大七度。
例如:C 大调七和弦为C-E-G-B-D。
2.小调七和弦构成公式小调七和弦是由根音、小三度、纯五度和弦内音以及小六度、小七度这两个减弦组成的。
用公式表示为:根音- 小三度- 纯五度- 小六度- 小七度。
例如:A 小调七和弦为A-C-E-B-D。
3.增弦与减弦的构成增弦是在原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音符,形成新的和弦。
例如:C 大调七和弦增加F,形成C 大调九和弦。
减弦是在原有和弦的基础上减少一个音符,形成新的和弦。
例如:C 大调七和弦减少G,形成C 大调六和弦。
三、七和弦的应用与功能1.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七和弦广泛应用于各种音乐创作中,可以作为旋律、和声、伴奏等多种音乐元素的组成部分。
通过不同类型的七和弦,可以为音乐作品增添丰富的和声效果和情感表达。
2.七和弦的功能七和弦作为一种和弦形式,具有以下功能:- 支持旋律线:七和弦可以作为旋律的支撑,使旋律更加丰富多彩。
- 增强和声效果:七和弦的和声效果比三和弦和六和弦更加丰富,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具立体感。
- 表现情感:不同的七和弦类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温柔等。
总之,七和弦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元素,在音乐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发布时间:2007-12-11 浏览次数:论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东风摘要:在诸多的调性分析方法中,利用属七――调式中特有的大小七和弦结构进行调性分析,是多声部音乐分析中最有效、最准确的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从属七和弦的结构特征入手,论述了属七和弦调式导向的双重性和各种变化形态。
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掌握了分析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属七和弦调式调性变和弦音乐分析学是融音乐知识与音乐思维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在有调性的音乐中,音乐分析的重点是对音乐本体的剖析,即所谓“技术性分析”。
概括为:旋律分析、和声分析、配器分析、织体分析及曲式分析等五个方面的主体内容。
除此以外,还有对作曲家、风格、美学、史学、文化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分析内容。
其中调性的分析是一切音乐技术性分析的出发点和“坐标点”。
只有这个“点”定位以后,才有可能对其它部分进行分析与解剖。
属七和弦对调性中心的确立和牵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主宰调性的重要和弦形式之一。
本文对属七和弦在调性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其宗旨是为音乐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可行的分析方法,并试图运用这种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创作实践。
一、属七和弦的功能属性及结构特征属七和弦是建立在调式属音上的七和弦,是一个包含属音、导音、上导音与下属音的不协和和弦。
在功能上主要体现了属功能性质,但也兼并下属功能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七和弦是一个复功能性和弦。
就整体而言,和弦的重叠音越多和弦所属的功能趋向就越不明显,这是和弦演变、发展的必然现象。
属七和弦包括的四个音,除五音外,其它三个音都是调式构成与调性建立的骨架音,它们都有明确倾向性。
因此,它的出现意示着调性中心的确立。
属七和弦能够明确调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构。
以C自然大调为例各级七和弦结构分别是: 主七为大大七、上主七为小小七、上中七为小小七、下属七为大大七、属七为大小七、下中七为小小七、导七为减小七。
可见,主七与下属七相同,都是大大七和弦结构;上主七、上中七与下中七相同,都是小小七和弦结构。
同结构的和弦具有双重属性、多重性与游移性,结构上没有特点,可以做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性解释,因此,调性的导向作用不明确。
正像孤立的看一个大三和弦和一个小三和弦一样。
假如一个大三和弦为C-E-G,试问该和弦是 C 大调的主和弦?G大调的下属和弦?F 大调的属和弦?还是降 B 大调的重属和弦?D 大调的重下属和弦?等等,无可定论。
但属七和弦则不同,它只有在调式的属音上才能构成,并且是调式中唯一的一个大小七和弦结构。
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念等换: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大小七和弦。
大小七标明了和弦结构属性,属七却赋予了其调性观念,在这里我们将固定的结构概念与非固定的调性概念进行概念上的“偷换”,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为调性分析提供最有效的手段支持。
大小七和弦是对七和弦的结构定义,而属七和弦又是对大小七和弦所属调性的界定。
属七和弦无论是在大调中还是在和声小调中都是大小七和弦结构,也就是说,所有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至七音之间为小七度的大小七和弦,我们都有理由认为它是某一个调的属七和弦,该和弦的根音一定是该调式的属音,属音的上方纯四度或下方纯五度必定是该调的主音,主音所在的音高位置即调性。
同理,知其根音便知三音,三音即导音,导音上方的小二度即是主音,主音所在的音高位置即调性,其余类推。
因此,它的出现已暗示了调性,无论主和弦是否出现,其调性的清楚度不会改变。
C 调的属七和弦只能在G-B-D-F 四个音上构成;正如降 B 调的属七和弦只能在F-A-C-b E 四个音上构成一样,任何一个调的完整属七和弦都应如此。
这种分析方法在有调性的音乐文献分析中是十分奏效的。
它使我们联想到:在对民族五声调式分析时所普遍采用“宫―角中心”理论。
“宫―角”是民族五声调式中唯一的一个大三度音程,是五声音阶中的特性音程。
正如,大小七和弦是调式中的特性和弦一样。
这个和弦在保持结构不动的情况下,改变了音高,也就改变了调性。
同理,“宫―角”音程的移动,也就意味着调性的改变。
所以,使用属七和弦的结构概念来分析多声部音乐作品与使用“宫―角”移动的方法来分析调性,其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有些学者发表过对“宫―角”主牵调式理论异议的文章,但是,这种分析方法必竟是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
二、属七和弦调式导向的两重性(一)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属七和弦虽然成为最能明确调性的和弦之一,但它无法说明自己所属的调式类别。
因为任何一对同主音大、小调(和声小调)的属三和弦、属七和弦、导三和弦与导七和弦都是相同的,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完全一样。
所以每一个属七和弦都有两种正规的解决方式:上纯四度或下五度的大三和弦或小三和弦上。
这就导致了属七和弦调式导向的两重性,即属七和弦解决到它上四度或下五度的大三和弦上,说明该和弦属于大调式的;如解决的和弦是小三和弦,说明该和弦属于小调的。
所以一个属七和弦到底属于大调的或是小调的,这要由它的解决和弦来决定。
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大小七和弦小三和弦(二)没有解决的属七和弦有一种情况经常见到:属七和弦出现了,甚至多个属七和弦的连续使用,但都没有出现它的解决和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断定属七和弦的调式属性,常常是初学者感到困惑的问题。
因为任何一个属七和弦都有两种调式解释的可能性。
在这一方面,我们仍然坚持“就近不求远”的原则。
例如:在 C 大调的调性环境中,出现了一个A-#C-E-G 的大小七和弦,一般作为 C 大调二级小调上的属七和弦看待,即 d 小调的属七,如作为 D 大调的属七看待,就似乎欠妥。
因为 D 大调与C 大调是远关系调,而d小调与 C 大调是近关系调;如同出现了D-#F-A-C 大小七和弦一样,这个被所有人共认的 C 大调的重属和弦,无论如何也不能看成是上五度小调( g )的属七和弦。
副属和弦的使用,实际上是对主要调性(包括和声)表现范围的扩展,而这种扩展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两个调性是近关系调的基础之上。
失去了或远离了这种关系,也就失去了主与副属的必然联系,所谓近关系的离调现象就难以发生。
后来,随着和声功能范围的再扩展,副属和弦这一概念的外延被大大延伸了,它不单指近关系调的属和弦,也涵盖着所有副调(非主调的其它调性,同主调大小调为一个调)的属和弦。
这样一来,主调的副属和弦系统囊括了非主调的所有属和弦,副属和弦的功能圈被延伸到所有的调性上来。
肖邦《夜曲》在对不协和、不稳定的和弦处理上,古典主义者认为要具备三个阶段:准备(协和)→不协和→解决(协和),不稳定、不协和的连续的属七和弦的使用,是对不协和过程的延续,成为浪漫主义和声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定属七和弦的调式属性,主要看其周边调性环境,包括主要的调性、前后的调性及调性的结构(调性的过渡、经过性和弦、段落之间的调性转换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合乎“乐理”的结论。
如上例,乐曲的调性环境是在降 E 大调中运行的,但在第一行乐谱的最后一个小节,引入了副属和弦。
第一个和弦是二级调的导七和弦, 第二个和弦是二级调的属五六和弦,照常理,这两个和弦应该解决到它们的临时主和弦,即 f 小调的主和弦上。
但是,这里解决到了它同主音大调的主和弦上,正像我们已经说过的,任何一个属七和弦都两种解决方式,大调的或小调的。
对于降 E 大调来说,这个临时的主和弦却是本调的重属和弦,这个调性也称为主调的重属调性。
和声的进行却已构成了离调的事实――向远关系的离调。
这种向远关系的离调,实际上是借用了属七和弦调式导向的两重性原理而进行的与远关系调性的交流与接触,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写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在第二行的乐谱中,调性的环境仍以降 E 大调为中心。
在这里肖邦为了推进向再现部再现的动力及和声色彩的表达需要,再次使用了向较远关系调的离调。
从记谱来看,从降 E 大调离向了 E 大调,是一个增一度关系的调性交流,就像从 C 大调向升C 大调的离调一样,调号差数多达七个,调性关系较远。
但从实际音响上听,它又类似于通过经过性和弦向那波里调性的离调,调性运行自然、亲切,色彩明朗,关系并非遥远。
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联系在于:从等音关系看,这个和弦实际是本调(降 E 大调)的降低三音的重属导七和弦,这里采用的是等和弦记谱法:#D = b E、#F = b G、B =b C。
这个和弦之后,进入了那波里调性的主三和弦。
接下来出现的二级调的属三四到重属七和弦的连接,都为再现部前的开放性终止设计,做了下属方面的准备。
开放性终止式的最后一个和弦仍是本调的属七和弦,等待再现部的再现。
而再现部的第一和弦显然是本调的主和弦,这种写法几乎成为传统音乐写作的基本格式。
从终止式的设计到再现部的再现,这个过程没有离开T-S-D-T 和声进行的基本公式,由此可见,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音乐写作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连续的属七和弦进行有一个特点:一般来说,作曲家事先设计一个方案,从某一和弦出发,最终到达属和弦(属七和弦)这个“点”上。
中间的过程是一种逐步演变和推进的过程。
以 C 大调为例:从主三和弦出发,在和声进行中把主三和弦附加小七度音,使这个和弦变成下属调的属七和弦,当这个和弦解决到临时的主和弦上去时,又将这个临时的主和弦附加上小七度音,使之成为重下属调的属七和弦,依此类推。
这种方法是向下属方面推进的最有效的举措之一,也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写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T←――――――――――――S―――――――――――――→D当然,也可以不经过三和弦的过渡,直接使用连续的属七和弦。
这种推进形式更为简洁了当,如前例(肖邦的《夜曲》)第二行乐谱第一小节的最后三个和弦。
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如下:降 E 大调二的属三四和弦,到以二级音为根音的大小七和弦,这个和弦正是降 E 大调的重属七和弦,紧接进入本调的属七和弦,等待着再现部主和弦的出现。
这一连串的“属七和弦”的推进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表现了肖邦浪漫主义和声风格的进展逻辑。
(三)属七和弦的阻碍进行在属七和弦的非正规解决方式中,最常见的是根音上行二度的和声进行。
这种进行常常用在音乐结构内部,称为阻碍进行。
当同样的进行用在结构的结束处时,常被称为阻碍终止。
如Ⅴ-Ⅵ,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多次重复使用的主和弦而带来的静止感,用它的姊妹和弦(平行和弦)来代替主和弦,六级和弦往往采用重复三音(主音)的形式加强其主功能性,俗称为“伪主和弦”。
阻碍进行或阻碍终止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扩展结构功能、增加音乐动力的需要而进行设计的。
在没有出现主和弦而只出现六级和弦的情况下,如何断定属七和弦的调式趋向呢?在自然体系中,当属七和弦解决到它上大二度的小三和弦上时,说明该和弦所属的调式是自然大调式的;当属七和弦解决到它上小二度的大三和弦上,说明该和弦所属的调式是小调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