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透镜是光学仪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测量透镜焦距是透镜应用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
透镜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成像的距离,是透
镜的重要参数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1. 通过物距和像距测量
这是最常用的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首先将一物体放置在透镜的一侧,然后将屏幕或者像纸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
调整透镜与屏幕或像纸的
距离,直到在屏幕或像纸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此时,可以通过测量
物距和像距来计算透镜的焦距。
2. 通过远物成像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焦距较大的透镜。
将一个远离透镜的物体放置在透镜
的一侧,然后将屏幕或像纸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
调整屏幕或像纸的
位置,直到在屏幕或像纸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此时,可以通过测量
透镜与屏幕或像纸的距离来计算透镜的焦距。
3. 通过双凸透镜的组合测量
将两个焦距相同的双凸透镜背对背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双凸透镜组合体。
将一个物体放置在双凸透镜组合体的一侧,然后将屏幕或像纸放置在另一侧。
调整屏幕或像纸的位置,直到在屏幕或像纸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此时,可以通过测量双凸透镜组合体与屏幕或像纸的距离来计算透镜的焦距。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测量时的环境和仪器的精度。
测凸透镜焦距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2. 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平行光线会聚的光学元件。
当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会在透镜的另一侧会聚于一点,该点称为焦点。
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本实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1. 平行光聚焦法:利用太阳光作为平行光源,通过凸透镜后在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该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2. 物距像距法: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通过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测量物距和像距,根据成像公式计算焦距。
三、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白纸3. 刻度尺4. 光具座5. 物体(如蜡烛)6. 光屏四、实验步骤1. 平行光聚焦法:a.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透镜位置,使光线通过透镜后垂直照射到白纸上。
b. 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记录为f1。
c. 重复步骤b两次,求平均值得到f1。
2. 物距像距法:a. 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b. 测量物距u和像距v,记录为u和v。
c. 根据成像公式1/f = 1/v + 1/u,计算焦距f2。
d. 重复步骤b和c两次,求平均值得到f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行光聚焦法测量结果:f1 = (f1_1 + f1_2 + f1_3) / 3 = (15.5cm + 15.6cm + 15.7cm) / 3 = 15.6cm2. 物距像距法测量结果:f2 = (f2_1 + f2_2 + f2_3) / 3 = (15.5cm + 15.7cm + 15.6cm) / 3 = 15.6cm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焦距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两种方法,并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共轭法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共轭法凸透镜焦距的测量自准法测薄透镜焦距光路图(1)自准法如图所示,将物AB 放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得到一个大小与原物相同的倒立实像A ´B ´。
此时,物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等于透镜的焦距f 。
(2)物距像距法(U>f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将在另一侧成一实像,只要在光具座上分别测出物体、透镜及像的位置,就可得到物距和像距,把物距和像距代入下式得:v u uv f +=由上式可算出透镜的焦距f 。
(根据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可知,当U=V =2f 时,f 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小)。
(3)共轭法如图所示,固定物与像屏的间距为D(D>4f),当凸透镜在物与像屏之间移动时,像屏上可以成一个大像和一个小像,这就是物像共轭。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得知:U 1=V 2; U 2=V 1 (因为透镜的焦距一定)若透镜在两次成像时的位移为d ,则从图中可以看出1212u v u d D =+=- 故2d D u -=;由 2211dD d D D u D v +=--=-=得:(1) f 。
四. 实验内容1. 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薄透镜成像公式仅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才成立。
对于几个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进行共轴调节是光学测量的先决条件,对几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路,应使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才能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
习惯上把各光学元件主光轴的重合称为同轴等高。
本实验要求光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调节分两步进行: (1) 粗调将安装在光具座上的所有光学元件沿导轨靠拢在一起,用眼睛仔细观察,使各元件的中心等高,且与导轨垂直。
(2) 细调对单个透镜可以利用成像的共轭原理进行调整。
实验时,为使物的中心、像的中心和透镜光心达到“同轴等高”要求,只要在透镜移动过程中,大像中心和小像中心重合就可以了。
对于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则应先调节好与一个透镜的共轴,不再变动,再逐个加入其余透镜进行调节,直到所有光学元件都共轴为止。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1. 太阳光聚焦法: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之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焦点。
用直尺测出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即为焦距。
2. 平行光源法:利用平行光聚焦的原理,将数束平行光穿过凸透镜并投射在屏幕上,移动光屏找到屏幕上的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就是焦点。
然后测量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3. 观察虚像法:用凸透镜观察报纸上的字,当出现该字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逐渐增大字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一直到该字的虚像正好消失为止,则该字与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4. 物像等大法: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移动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烛焰像为止,则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为焦距。
以上是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几种常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测量焦距的三种方法

测量焦距的三种方法测量物体的焦距是光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焦距是指光线通过透镜或凸透镜后的聚焦能力,是光学系统的一个关键参数。
测量焦距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远焦距的透镜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凸透镜或薄透镜的焦距。
首先,将透镜放置在适当的支架上,并将一块被测物体(如一个小孔或线状物体)放置在透镜的近焦面上。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远焦面上,并适当调节透镜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近焦距的透镜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与第一种方法类似,首先将透镜放置在支架上,并将物体放置在透镜的远焦面上。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近焦面上,并适当调节透镜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光屏法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透镜或凸透镜的焦距。
首先,将光源放置在透镜的一侧,并将透镜放置在光源的对面。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并适当调节屏幕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光源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除了上述的三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测量焦距,如利用光线准直仪、利用双光栅干涉仪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测量焦距是进行光学实验和设计光学系统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到焦距的数值,并用于实际应用中。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三种方法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能激发更多关于焦距测量的兴趣与研究。
测量凸透镜焦距三种方法的误差比较

实验中误差分析余干县第三中学胡叶兰测薄透镜焦距是少数几个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有的物理实验之一。
其实验要求也随着物理数学知识的增加不断提高。
误差分析就是其中的重要项目。
本文就以中学物理实验要求对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误差进展分析。
一:系统误差1.像差我们在测薄透镜焦距时,通常把实验光具组看成是理想光具组,即同心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仍为同心光束,像与物在几何上完全相似。
而实际上只有近轴的单色光才能近似到达这个要求。
所以像差不可防止。
2.实验装置误差在实验装置上物平面与读数点的近似共面,透镜光心与读数点的近似共面,刻度尺刻度的不均匀及薄透镜的近似等都会引成系统误差。
二:偶然误差测薄透镜焦距实验中的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实验中对成像清晰度的判断和刻度尺的读数。
对于同一实验方法中上述偶然误差可用左右逼近法和屡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但不同的实验方法其偶然误差大小也不同。
以下就测薄凸透镜焦距的三种常用方法做具体分析.1.自准法〔平面镜法〕在光源前面加一光栏〔最好再加一滤色片,使光源近似为单色光源〕,被照亮的三角形作为物,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上平面镜,并调整使物屏、凸透镜、平面镜三者共轴,采用左右逼近读数法,反复移动透镜的位置,使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光在物屏上形成一清晰的、与物等大的倒立实像,记下凸透镜的坐标和物屏的坐标,x=即为凸透镜的焦距f.2.物距像距法〔透镜公式法〕将自准法实验装置中的平面镜取下换上像屏,调节并使它们共轴,置物屏、凸透镜于u>f某一位置,移动像屏使像屏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测出物距u和像距v,代入凸透镜公式1/u+1/v=1/f,即f=uv/〔u+v〕.3.共轭法将物屏与像屏位置固定,使它们之间的距离l>4f,凸透镜置于物屏与像屏之间,并调节使它们共轴,移动凸透镜,当像屏上分别出现放大和缩小清晰像时,记下凸透镜在这两个位置的坐标,读出两坐标之间的距离d和物屏与像屏间的距离l,代入透镜成像公式,有f=〔l2-d2〕/4l.4. 根据三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表达式和误差理论写出对应的误差表达式自准法的绝对误差为δ=δx.物距像距法的绝对误差为δ=〔/u〕δu+〔/v〕δv=[v2/〔u+v〕2]δu+[u2/〔u+v〕2]δv共轭法的绝对误差为δ=〔/l〕δl+〔/d〕δd=[〔l2+d2〕/4l2]δl-〔d/2l〕δd其中δx,δu,δv,δl,δd均为长度测量中的直接测量误差,且测量条件和环境一样,因此可认为它们相等.将l=u+v,d=u-v代入上式得:〔或〕比拟上面三式不难得出,在不考虑系统误差或认为系统误差相等的情况下,偶然误差的大小为δ>δ>δ三: 三种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上述三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中,用自准法测量的误差虽然较大,但因其方法简单,常用于简单、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法的误差比自准法小,比共轭法大,但它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测量方法.并且能表达出凸透镜成像特点.由可知,当u=v时,f的误差为该种方法最小值.用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误差最小.这种方法适用于比拟准确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证明,在保证光线近轴和两次成像都能清晰的前提下,l越大f的误差越小.实验中误差分析余干县第三中学胡叶兰测薄透镜焦距是少数几个在初中,高中,大学都有的物理实验之一。
粗测透镜焦距的方法

粗测透镜焦距的方法
粗测透镜焦距的方法有一些简单但有效的技巧,这些方法可以在没有专业光学仪器的情况下提供一个近似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视差法:
•将透镜放在一个光源(例如窗户或灯光)的前面。
•调整透镜到焦距,使得通过透镜看到的背景中的物体清晰。
•然后,测量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
2.成像法:
•将透镜对准光源,并将屏幕(例如白纸或墙壁)放在透镜的另一侧。
•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得在屏幕上能够看到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倒立图像。
•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
3.放大镜法:
•使用一个凸透镜(例如放大镜)。
•将放大镜对准一块字迹较小的文字,然后逐渐调整距离,直到文字在透镜的另一侧清晰可见。
•透镜与文字之间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
请注意,这些方法提供的焦距值可能是一个相对粗糙的估计。
要获得更准确的焦距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光学仪器,例如透镜测量系统或焦距测量仪。
此外,这些方法对于非理想透镜(例如带有色差或畸变的透镜)的情况可能不
够准确。
测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

测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
以下是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1.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 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二:利用成像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1.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 移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 测量物距和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三:利用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1. 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屏,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插入一个凸透镜。
2. 移动光源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3. 测量光源到光屏的距离,这个距离的一半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凸透镜的强光对眼睛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汤金波
凸透镜的成像性质较为丰富,在生活中相当常见。
课标对凸透镜的要求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求较高。
无论定会聚作用,还是成像规律,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并且不同的凸透镜焦距一般不同,同一个凸透镜,焦距一般不变,焦距是凸透镜木身的性质。
所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就是一个学习重点。
基本知识:
凸透镜的儿个术语:
(1)光心(0):凸透镜的中心
(2)主光轴:通过广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3)焦点(F):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作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
基本技能:
1.根据焦点、焦距定义,利用太阳光测焦距
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_ 作用,其焦距为 __________ e mo
解析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背后放一张口纸(光屏),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口纸上会出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 测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的距离,即为焦距。
利用刻度尺测童长度时,为了让结果更精确,需要估读。
答案会聚11.00cm
2.根据成像特点,利用较远处物体成像,粗略得出焦距
例2如果不利用太阳,利用远处的物体成像,也可以粗略得岀焦距。
当刃10f时,
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近似在焦点处,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3.根据成像规律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利用光具座测量
例3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 时, 到一个等人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解析 根据成像规律,实验中既然观察到光屏上岀现等大清晰的像,可以得出 沪2f,
由题可知z/=20cm,所以f =10cm.提示: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出等大清晰的像, 实验中光源应用规则排列的发光二极管,光屏用同样的规则排列的方格。
答案10cm
4. 根据光路可逆,利用光具座测量焦距
例4如图实验中,如果左右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总是有一个圆形光斑,并且光斑 的 大 小 不 变, 则 可 以 得 出 结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解析 左右移动光屏时,光屏上只有一个圆形光斑,并且光斑的大小不变,说 明经
过凸透镜传播到光屏上的光是平行光,只有光源在焦点处时,光源发出的光经 过凸透
镜,才能形成平行光,原理是光路可逆。
所以,此时,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 就是焦距。
答案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基本方法:图像法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收集数据,通过数据或由数据绘制成的 图
像,可以收集信息,得到凸透镜焦距的人小。
例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 的距
离y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沪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尸20cm 时成放人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处移动到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0 10 m c
30 40 mi70 •'I'
60 ^■50 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 cm.
能在光屏上得
|- % 1-80
解析图像题的关键是从图像中收集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二孑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此时由图像可知:当匕二16 cm 时,存在u= V.则此时u二赛,即f=8cm o
答案D
例6小明有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各元件位賈如图所示。
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9cm
B. 12cm
C. 15cm
D. 18cm
解析光屏上出现像时,可以根据物距和像距的人小关系判断像是放人还是缩小,因为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缩小的像,可以得出结论在,根据图像可以读出物距是30 cm,所以f<15 cm,同时,像距f <r (2f,根据图像可读出像距是20 cm»得到,10 cm〈f〈15 cm。
答案B
学即用,练一练:
(2015宜宾)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
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_________________ CIDo
(2)
由1、2次的实验可得岀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雷回想起口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 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
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
为19.0cm、13. 0cm,与理论像距16. 0cm相比偏差较大。
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次数123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
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
魚距/cm8.0 4.0
(2015人连)根据人眼视物的原理,某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与凸透镜的材料和口径有关。
他自制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改变“水凸透
镜”的厚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平行光源、“水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 ±o
(2)实验中,“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化不宜过大,且厚度无法测量,可以通过注射器内水的体积间接反映“水凸透镜”的厚度。
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实验屮,调整好“水凸透镜”的厚度,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移动光
屏找到焦点,测量出“水凸透镜”的焦距。
请具体说明移动光屏找到焦点的实验操作:_________ o
(2015随州)1.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脸甲,镜面垂直丁•阳光,在透镜卜•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m,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 ;
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貝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 (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M _____ (用f表示).
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人率n=AB/AB=v/u,结合丙、J•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____ •
参考答案:
1.?解:(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时读数为
10. 0cm,即透镜焦距为f=10. 0cm;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属于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人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人;紫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故答案为:(1) 10; (2)材料和横截而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人其焦距越小; (3)
紫;(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2.(1)高度,(2)如下表
将光屏从离凸透镜较近的地方,沿着光具座,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观察光屏上光斑,直到这个光斑最小最亮,然后停止移动。
3 (3 ) 3.解:(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 所用的时间最短,
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岀透镜与白纸间距即为焦距f=12cm・
(2)根据凸透镜的成实像时满足u>f,由图丁可知,随着物距u的增人,物像间距L 先减小后增大,当物距u=2f时,物像间距L最小为4f,
因此,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24f・
(3)由图丁可知,当物距u=l. 5f时,物像间距L=4.5f,
根据L=u+v 可得,v二L - u=4. 5f - 1. 5f=3f,
A B v 3£
则放大率n二血=u=l. 5f=2.
汤特您好,因为我不太清楚要求,所以这个还很粗糙,先给您过目,有什么不行的地方您尽管修改。
如需要我弄,您说一声!红色字体我觉得不太行,不常考,也不好弄图片示意,下面这个图是我准备说明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没有更好
的图片。
先给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