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报告
手机分析行业报告

手机分析行业报告手机分析行业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手机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之一。
如今,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70亿人,手机销量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手机产业链涵盖了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手机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
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的30%,成为了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
三、市场竞争1. 品牌竞争激烈。
三星、苹果、华为等国际品牌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手机市场的领军者,它们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国内品牌的崛起也给市场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
诸如小米、OPPO、vivo等品牌通过性价比高以及差异化营销战略,逐渐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技术竞争趋势明显。
5G技术成为了当下手机行业的热点话题。
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G手机,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折叠屏、无线充电、快充技术等也成为了手机技术革新的方向。
四、消费者需求手机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以下是一些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需求:1. 高性能:消费者对手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手机在处理速度、运行流畅度、拍照效果等方面都能够达到最佳水准。
2. 长续航:由于手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续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希望手机能够在一天的使用中能够持续稳定的使用。
3. 人性化设计:消费者对手机的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轻薄、美观、易使用成为了消费者选择手机的重要因素。
五、发展趋势1. 5G时代来临: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未来手机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竞争格局。
5G技术将带来更快的网速和更低的时延,手机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2. AI与手机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的功能进一步扩展,手机成为了人工智能的终端设备。
手机行业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分析报告手机行业分析报告定义:手机行业是指以手机和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呈现出的一种具有消费、生产和运营特点的产业链。
分类特点:根据功能的不同,手机行业可以分为基础手机和智能手机两大类。
其中基础手机主要具备通话、短信、基础拍照等功能,且价格相对便宜;智能手机集成多种高科技功能,如触摸屏、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高像素相机、AI语音助手等,能够满足用户的高度个性化需求,价格也更高。
产业链:手机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屏幕、电池、射频模块、机壳、摄像头等组件和相关服务,以及代工厂、品牌厂商、电商平台、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各环节的制造、销售、运营等产业链环节。
发展历程:手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
20年前,手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从单一通信工具逐渐转化为多功能智能终端,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进一步竞争,手机品牌商逐渐实现了自己设备的生产,进一步形成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现在,全球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大部分。
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我国政府对手机行业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关于做好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移动通信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等。
其中,第一部分《关于做好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旨在加快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广普及3G用户,助力行业发展。
第二部分《关于印发移动通信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主要对移动通信根据国家的法律条文进行行业管理。
第三部分《关于印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则规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服务管理的内容,保障互联网服务的正常运行。
经济环境:手机行业对于整个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是一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其手机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链较为完整。
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手机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手机市场持续火热,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手机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用户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通信设备发展为智能终端,满足用户在通信、社交、娱乐、工作等方面的需求。
用户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期望手机能够提供更好的拍照、音乐、游戏等应用体验。
据调研数据显示,年轻一代用户对手机的要求更高,他们更注重手机的性能、外观和功能,喜欢体验最新的科技和潮流。
而中老年用户则更注重手机的简单易用和耐用性。
二、市场竞争:品牌之争和功能创新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手机品牌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力求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手机品牌有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苹果一直以来以高端和时尚的形象示人,拥有庞大的忠实粉丝群体。
三星则注重广告宣传和技术创新,力图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华为和小米则注重性价比,努力抢占中低端市场份额。
OPPO则专注于自拍功能,吸引着喜欢拍照的用户。
除了品牌之争外,手机品牌们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双摄像头的应用、全面屏设计、人工智能等功能的加入,都使得手机更加智能化和丰富化。
三、发展趋势:5G时代和可持续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G技术将大大提升手机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更好地支持高清视频、云游戏等应用。
此外,5G技术的发展也助推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手机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手机作为电子产品,其生产过程和废弃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许多手机品牌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出可回收材料、低能耗等环保型手机,以满足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
总结手机市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品牌竞争的激烈以及5G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都为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现状分析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全球的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我国,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带动了手机通讯行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互联网女皇”、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3.54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量最多的国家。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数据,截止到2019年2月,我国4G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11亿人口。
自从2014年5月13日三星电子宣布其已率先开发出了首个基于5G核心技术的移动传输网络以来,5G时代逐步向我们靠近,届时智能手机产业必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综上,本文主要分析近些年来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CP框架对智能手机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移动通信增长的态势迅猛,这带动了智能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
据统计,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4.3亿部,和2014年的13.017亿部相比增长了10.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41亿台,约占到了全球出货量的30.4%,但同比增长却仅有2.5%。
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虽规模巨大,但是年增速已经由2013年的同比增长42.86%、2014年的同比增长20.7%大幅下滑至仅有个位数,这其中部分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人口红利结束等外部因素影响,其行业自身也值得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等人创立的SCP分析范式,是现代产业经济学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其核心是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为分析框架,以此来揭示市场中某一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推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运用这一经典理论,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经贸112班刘强、邵安琪、尹晓晗手机,移动电话,较广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
中国的手机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外资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略微弱势”的特点。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198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手机在美国诞生。
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
1999年,第一台全中文手机诞生。
手机最早来自美国的IT老大-摩托罗拉1.1市场定义手机是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第二代手机,数字制式的。
在现在市场中,多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
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1.2市场概述近二十年来,手机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急剧扩张。
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全球手机行业年出货量也是递增的,并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有望保持到2012年。
由图得,09-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高,预测,12-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仍然很庞大,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国内品牌手机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增长乏力。
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就成为制约我国国内品牌手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手机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随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快速发展,手机产业规模继续扩大,11年上半年我国手机产量2.1亿部,同比增长64%。
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用户新增3000多万户,用户总数为4.2亿户,手机普及率迅速上升。
手机行业环境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环境分析报告手机行业环境分析报告一、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不少国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手机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然而,尽管全球市场增长乏力,但中国市场因为消费人群庞大,手机行业依然具有巨大潜力。
2.技术环境移动通信技术不断进步,5G技术的推广正在全球范围逐步普及。
5G技术将为手机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提高网络速度和容量,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手机应用的发展,给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政策环境各国政府对于手机行业的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5G建设发展计划,并鼓励手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的支持将有助于手机行业创新和发展。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1.市场竞争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涌现了诸多品牌,并且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性能、设计、功能等综合因素来选择手机。
因此,手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及用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技术竞争手机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需要时刻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比如,近年来,手机行业普遍推出了人工智能、虹膜解锁、面部识别等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让手机更智能化、安全化,提升用户体验。
3.价格竞争手机行业价格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高。
因此,手机企业需要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三、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智能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主流产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硬件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功能将越来越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2.5G时代随着5G技术的商用推广,手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网络的快速速度和大容量将加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手机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更重要的工具,促进手机行业创新和发展。
3.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手机行业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对于环保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手机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逐渐倡导使用环保材料,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同时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之一,其市场变化对全球手机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本篇报告旨在对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市场动态。
二、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总量达到了2.5亿部,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0%。
这一数字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持续需求,并且预示着市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品牌竞争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出激烈的品牌竞争态势。
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的角逐,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三星、华为、苹果、小米和OPPO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其中华为以23.5%的份额位居榜首。
这也意味着中国手机市场逐渐进入品牌多元化竞争阶段。
四、消费者需求随着用户对手机功能的不断追求,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最重视的手机功能包括性能稳定、摄影功能、续航能力和个性化设计等。
此外,随着人们对智能生活的需求增加,智能家居控制、人工智能助手等功能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五、5G时代2024年,5G时代正式到来,对中国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加速手机行业的创新和升级,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据调查预测,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商用,2024年中国的5G手机销售量将占据手机总销量的40%,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六、品牌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机品牌不断努力推出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24年,诸如翻盖屏手机、折叠屏手机和全面屏手机等新型手机产品相继问世。
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并带动了市场的发展。
七、市场趋势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的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升级。
手机行业研究报告总结

手机行业研究报告总结
手机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对手机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如下:
首先,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
苹果、三星、华为等知名手机品牌在市场上互争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新款手机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小米、OPPO等新兴品
牌也不断涌现,对市场份额进行争夺。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其次,手机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
以往手机功能单一,如今手机已经发展为智能手机,具备多种功能,如照相、视频、游戏、社交等。
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手机功能全面,还注重手机外观设计和品牌形象。
因此,手机厂商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具备创新、时尚和实用性的产品。
第三,手机行业在物联网时代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而是连接其他设备的桥梁。
手机可以连接智能家居设备、车载设备、健康设备等,实现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
手机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规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手机行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对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如,手机游戏市场迅速增长,推动了游戏产业的发展。
同时,手机行业还带动了手机配件、手机软件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综上所述,手机行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品,具有竞争激烈、更新速度快、物联网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行业将持续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丰富的使用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报告1.引言2.手机基础知识3.手机产业链分析4.产业链各环节厂商分布5.核心技术讲解6.厂商举例7.2006-2007年手机产业分析8.山寨手机分析9.深圳山寨手机产业链分析10.2018年手机市场分析11.以后手机功能趋向12.手机产业供求现状13.手机产业链进展趋势14.附件清单1 引言:手机,在中国的进展十分迅速,专门是06 年能够认为是手机市场的一个过渡年。
手机多媒体化如火如荼,音乐手机、电影手机、高像素拍照手机、智能手机一浪接着一浪的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新兴市场潜力庞大,3G手机、电视手机正酝酿着庞大的市场机会。
功能上的不断集成和完善促使手机取代了更多的产品成为新一代的个人移动终端首选。
www、dolcn、com至于中国手机产业链,在2005年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动,变动的缘故有两个,一个是国产手机的全面亏损,另一个是手机本身硬件配置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同时,2004年涌现的大量的手机设计公司也跟着做出相应的变化。
尤为关键的是手机方案提供商(代表性厂商MTK)的变化直截了当导致了之后2年中国大陆手机制造格局发生了庞大的变化。
整机制造方面,中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基地。
深圳、天津和北京以及苏州成为手机制造重镇,这些地区形成了齐全的手机产业供应链,专门是深圳。
以后,手机将成为第5媒体。
行业蕴藏的庞大商机、连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的建成,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中国的企业将会改变世界手机业格局。
在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们要看到:手机厂家的生产方式有四种层次。
第一层次生产方式确实是贴牌或组装(SKD或CKD);第二层次的生产方式是设计方案级;第三层次的生产方式是模块级和硬件平台级;第四层次的生产方式是芯片级生产。
国内品牌企业大多数还处于第一层次或第二层次。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分析手机行业的进展轨迹,以期推测以后的走势呢?本报告将从手机产业链的横向和竖向做一些浅析,力图反映中国手机业的现状。
横向要紧从:品牌策略、功能趋势、市场热点以及消费者需求4个方面来分析。
竖向将选定代表性的厂商做深层次的分析。
2 手机的基础知识手机的构成专业一点来讲:手机由射频和基带两大部分组成。
基带:CPU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和接口模块。
射频:RF射频要紧有接收和发射两大块,即TX RX 。
具体模块有:A、人机界面:LOOK模块、 ROUT 、 MENU EDIT 、ROOT、服务组SERVICE GROUPS 。
B、SPV EDITOR---完成各种编辑器的工作,如密码编辑器, 号码编辑器,短信编辑器等。
C、协议层。
D、驱动层、包含有键盘驱动模块、SIM卡驱动模块、UART口驱动模块、显示驱动模块、IC总线驱动模块、电池驱动模块、铃声驱动模块、时钟驱动模块等。
通俗的说:手机与电脑一样,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相伴着手机产业链的整合,显现了集成主控芯片(手机平台)和软件的手机解决方案,如MTK的手机解决方案Turn-key。
在那个平台的基础上,整机厂家只需要增加一些摄像头、Speaker、蓝牙等硬件,套上外壳即可成为一部整机。
那么,这种平台是如何组成的呢?硬件构成基带部分(BASEBAND)数字基带芯片和模拟基带芯片单基带芯片和电源治理芯片射频部分(RF )射频处理器(TRANSCEIVER )射频功放(PA )其它和弦芯片(YAMAHA ,OKI ,etc.)数码相机芯片MP3芯片MPEG4芯片软件部分系统软件协议软件L1,L2,L3驱动程序人机界面框架(MMI Framework )基于状态机(State Machine )基于窗口(Window )应用软件(MMI Applications )MP3播放器,MPEG4播放器WAP 扫瞄器JAVA相关联接:附件名称:手机产业链分析现状整体分析中国手机产业链划分能够划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产业链的最顶层,也确实是芯片、原材料(包括配件)厂商;第二个环节是方案设计公司,也确实是我们常说的design house;第三个环节是生产厂商,也确实是品牌厂商,他们将方案转换成为成品;第四个环节是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
下表是2005年后的产业链简图:目前,中国的天津、深圳和长三角地区都形成了完善的手机产业群,出现了产业集群效应。
举例来说,深圳目前的产业链各环节如下:1 手机牌照公司1.1 GSM牌照厂商1.2 CDMA 牌照厂商1.3 PHS 整机厂商2 手机方案公司2.1 主板级设计公司2.2 专业 ID& MD 公司2.3 嵌入式软件厂商2.4 内容提供商3 手机元器件公司3.1 主板元器件3.1.1 PCB 厂商3.1.2 主芯片厂商3.1.3 FLASH3.1.4 SRAM3.1.5 音效芯片3.1.6 滤波器3.1.7 晶体3.1.8 二三级管3.1.9 电阻电容电感3.1.10 连接器厂商3.1.11 其它主板元件3.2 外围器件3.2.1 FPC 厂商3.2.2 天线厂商3.2.3 LCD 厂商3.2.4 照相模组厂商3.2.5 马达Speaker/Receiver 3.2.6 镜片3.2.7 按键厂商3.2.8 转轴厂商3.2.9 五金件3.2.10 壳件3.2.11 其它外围器件3.3 附件3.3.1 电池厂商3.3.2 充电器厂商3.3.3 耳机3.3.4 数据线3.3.5 储备卡3.3.6 其它配件3.4 包装材料4 手机生产加工4.1 手机整机加工厂4.2 生产测试设备厂商5 各级生产经销商5.1 国包5.2 省包5.3 地包产业链变化历史2004年之前专门多大厂是从产业链最顶层的芯片供应商那儿获得芯片,从事自己的手机设计。
之后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也差不多上自己负责。
然而,随着产业分布越来越精细,大的品牌厂商部分设计也开始外包。
手机是个性化专门强的产品,而且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市场需求越来越快,产品也必须朝多样化进展。
专门是国内的品牌厂家,依靠自己的设计能力提供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们会从更大的范畴里查找产品,而这些,恰恰促生了大量的手机设计公司显现。
而这累设计公司的大量显现,为繁荣一时的山寨手机的进展奉献了关键的力量。
尽管如此,细分手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却不难发觉,在产业上下游之间,由于存在地域差别和技术壁垒,使得整个产业链的融合度还有待提高;在产品设计环节,手机厂商与设计公司合作的紧密程度,决定了手机设计成果就能否容易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在渠道方面,类似于国包商的规模较大的渠道商,在扩大自身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阻碍力。
这也是以后的方向,手机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趋势日益明显,整合重心逐步转向中国大陆。
各大厂商力推本土化采购,以节约供应链成本。
代表性的如天津三星产业园等。
关键元器件手机里的元件能够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主动元件。
所谓主动元件是指通电后物理或者化学特性发生变化的元件,主动元件要紧是半导体元件和显示屏。
半导体元件占手机成本的 50%以上,大部分被欧美企业把持。
要紧包括基频、内存、应用处理器、电源治理、射频、相机模组。
基频又能够分为模拟基频和数字基频,通常两者集成在一起,也有分开的。
基频是手机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全球只有极少数厂家拥有此项技术,包括德州仪器(要紧供应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NXP(要紧供应三星)、飞思卡尔(要紧供应摩托罗拉)、杰尔(AGERE,要紧供应三星)、联发科(要紧供应大陆厂家) ADI 要紧供应 LG 和夏普)高通(CDMA 基频霸主,、(、市场占有率超过 80%)、爱立信移动平台、英飞凌、博通(Broadcom)、SKYWORKS,东芝,NEC。
基频之外,内存通常是第二贵的半导体元件,在高价位手机里,内存通常是第一贵的元件,要紧供应厂家有三星、SPANSION、英特尔、东芝、意法半导体。
射频要紧功率放大器和收发器,功率放大器要紧供应厂家有 RFMD,SKYWORKS,瑞萨,飞思卡尔。
收发器要紧供应厂家有高通、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州仪器、瑞萨、菲利普、RFMD、SKYWORKS。
半导体元件厂家门槛专门高,专门在射频和模拟 IC 领域,欧美厂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也是毛利率最高的领域,平均毛利率在 30-40%之间。
而牵涉到模拟 IC 的毛利率最高达70%,是电子行业里毛利率最高的部分。
台湾的联发科是最近的大黑马,横扫中国手机市场,最近又打入 LG 供应链,其毛利率也在 40%以上。
第二大类是被动元件,通电后不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的元件,要紧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
手机里用的电容是专门的 MLCC 电容,电阻和电感也是专门的片式电感和电阻。
要紧供应厂家是日本和台湾厂家,包括日本厂家村田、TDK、京瓷、太阳诱电、松下、罗姆,台湾厂家国巨,大毅、旺诠、奇力新和华新科技。
被动元件领域日本厂家占据高端产品,低端产品都由台湾厂家提供。
台湾一步步地腐蚀日本厂家的地盘,迫使日本厂家不断地提高技术来进展高端的产品。
台湾人的毛利率稍低,大约在 10%左右,日本人的毛利率大约 15-20%。
第三大类是结构件,要紧是手机外壳和 PCB 板。
手机外壳要紧生产厂家有台湾绿点、贝尔罗斯、Nalato、Nypro、富士康、赫比、Unikun、彼恩特等。
PCB 板则台湾厂家居多,有华通、欣兴、耀华。
日本的 Ibiden 揖斐电、 CMK、 Multek。
大陆的依利安达、超声电子。
手机外壳行业看似简单,实际门槛专门高,专门是超薄手机的外壳,同时还要考虑电磁辐射,全球能达到那个水平的不超过 15 家。
毛利率相对半导体不高,大约 20%。
只是市场集中度专门高,贝尔罗斯是全球第一。
PCB 行业是台湾厂家和日本厂商天下,高档产品日本厂商包揽,台湾厂商负责低档产品,只是最近进步专门快。
台湾的手机 PCB 产量占到全球的 40%左右。
PCB 行业刚刚回暖,毛利率大约 10%。
第四大类是功能元件,如电声元件、振动马达、显示屏、电池、天线。
显示屏是占成本比例相当高的元件,显示屏能够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的产品是面板,面板再通过一道工序成为模块。
国内绝大多数厂家差不多上模块厂家。
面板厂家大多是台湾和日韩厂家,包括三星、三星 SDI、京东方、夏普、爱普生三洋、东芝松下显示、索尼丰田 ST-LCD。
台湾厂家有友达、胜华。
由于大量新生产线加入,显示屏的价格狂跌,厂家的毛利率也大降。
大约 10%左右。
电声元件厂家要紧有:松下部品、 Hosiden 星电、可立新、日本丰达电机、美律、飞利浦、美隆、志丰、宣威、 Knowles Acoustics、江苏远宇电子、深圳凌嘉、杭州声源电子、宁波向阳集团、浙江天乐集团。
毛利率相对比较低,例如台湾最大的美律,2006年 3 季度的毛利率不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