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名词:表示人、物、时、地的词。

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

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计划、一种思想、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

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2)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

如:从国外(回来)向雷锋(学习)把椅子(搬来)在教室(讨论)其他类别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

[参考实用]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参考实用]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语文词语分类

语文词语分类

语文词语分类在语文学习中,词语是构成句子和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

准确地分类和理解词语对于我们提高语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词语进行分类,并探讨其相关特点和运用技巧。

一、词性分类词性是表示词语在句子中所充当的语法成分的属性。

根据词性的不同,可以将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量词、叹词等。

(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动作等的名称。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

可数名词可以用数量词加以限定,而不可数名词则无法进行数量上的限定。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动词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种。

实义动词可以独立构成谓语,而系动词需与表语搭配使用。

(三)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则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

(四)介词和连词介词表示人或事物在空间、时间、关系上的位置或状态。

连词用于连接并列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五)代词和量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简化句子结构,常用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量词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或程度。

(六)叹词叹词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或表示感叹、祝贺、吩咐等语气的词语,常见的叹词有“哎呀”、“哈哈”、“嗯”等。

二、义项分类义项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思。

同一个词语可能有多个不同的义项,并根据语境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动词“打”可以有“用手或器械敲击或击打”的义项,也可以有“强迫”的义项等。

三、词义分类词义是指一个词在词典中所列出的各种意义。

根据词义的不同,可以将词语进行分类。

例如,动词“走”可以有“行走”、“离开”、“道路、线路”等不同的词义。

四、词语搭配分类词语搭配是指一些词语经常在语境中固定搭配使用的情况。

根据词语的搭配特点,可以将词语进行分类。

例如,“大声笑”、“低声耳语”等搭配固定,不可随意更改。

通过对语文词语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1
学海无涯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 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 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 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 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 次、 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 (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 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 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 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 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 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 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 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 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资料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资料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Ⅰ、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结——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 :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详细事物,河流、高峰、丛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道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季、春季、此刻、立春、礼拜二、方才;表示地方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铺、亚洲、北京;表示方向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向词)名词的语法特色:①表示人称的名词,能够在后面加“们”表示多半②方向词常用在其余名词后面,构成表示地方、范围或时间的方向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爱担忧使令动词:表指派、命令或恳求。

如,使叫让派恳求严禁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能够愿肯敢要应应当(跟动词、形容词等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趋势动词如,往来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判断动词:主假如“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语法特色: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边能够带“着、了、过”,表示动向。

③一部分动词能够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试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假如联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边不可以跟名词,能愿动词能够和后边的动词一同作谓语中心语,也能够独自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势动词能够独自作谓语中心语,也能够在谓语中心语后边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小;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洁净、清楚、美丽、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色:①一部分形容词能够用重叠形式来增强语义。

②大部分形容词能够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很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色:①数目增添,能够用分数表示,也能够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好用分数,不可以用倍数。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的分类及解释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可以通过词性和意义进行分类。

常见的词性有:
1. 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或抽象概念的词,例如人名、动物、城市、抽象名词等。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可以用来描述运动、感觉、思维等活动。

3. 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可以表示外观、颜色、大小等。

4. 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可以表示时间、程度、方式等。

5.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用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例如“我”、“你”、“他们”。

6. 数词:用来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例如“一”、“二十”、“第一”。

7.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词,例如“和”、“但是”、“因为”。

除了以上词性分类,词还可以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
1. 实词:指能够独立存在并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虚词:指在句子中不单独使用,只能与实词连用的词,例如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3. 词组: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固定短语,具有一个意义,例如“红酒”、“开心”。

4. 同义词: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可以替换使用,例如“高兴”和“快乐”。

5.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例如“大”和“小”。

6. 同形异义词:指拼音或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例如“行”
可以表示“走”或“事情”。

以上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及解释,它们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语言。

语文十二类词性的概念

语文十二类词性的概念

语文十二类词性的概念汉语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特征的类别,用于描述词语在句子中的角色和性质。

汉语的词性有十二类,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 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比如人名、地名、物名等。

名词有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种类型。

例如:“桌子”、“任务”、“大象”、“开心”。

2. 代词: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替代人或事物。

例如:“我”、“他”、“它们”。

3.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等词语,也可以表示存在和状态。

例如:“跑”、“快乐”、“学习”。

4. 形容词:修饰名词和代词的词语,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美丽”、“高兴”、“聪明”。

5.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句的词语,表示方式、程度、时间、地点等。

例如:“很”、“非常”、“慢慢地”。

6. 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语,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和集体数词等。

例如:“一”、“第一”、“三分之一”、“一些”。

7. 量词:表示事物数量或程度的词语,用来限定或计量名词。

例如:“个”、“本”、“斤”。

8. 介词:连接词语与其他成分的词语,表示时间、空间、关系等。

例如:“在”、“给”、“在...上”。

9. 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的词语,用来连接并列或从属关系的句子成分。

例如:“和”、“但是”、“因为”。

10. 助词:辅助动词或实词的前缀、后缀,帮助表示句子的语法功能或意义。

例如:“了”、“着”、“过”。

11. 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意志的词语,用来表示喜、怒、哀、乐等情感。

例如:“哇”、“嗯”、“好”。

12. 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音响或动作的词语,用来描绘或模拟声音。

例如:“哗啦”、“噗通”、“呼啦”。

总的来说,汉语的十二类词性按照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特征进行分类,分别描述了词语在句子中的角色和性质。

熟练掌握这些词性的概念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

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动态意义。

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吵吵嚷嚷等。

3.【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可分为几类: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

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词。

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

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

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二,六百六十六,一千。

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

数词中还有分数,小数,倍数,概数。

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

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

比如:一张(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

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

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

如"你太好了"、"他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

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8.【连词】1、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跟与同或既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不但就是不管无论除非不论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何况况且与其……宁可然后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只要……就等等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并并且而且或者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于是但是然而因此等。

连词是纯粹的虚词,只能在短语、句子、句群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有几个连词在其他场合是副词,是连词和副词的跨类词,如:就才又也还都在不却等。

这几个副词只能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位置比较固定。

而这几个连词即可用在主语前边,也可用在主语后边,位置不象副词那么固定。

9.【介词】:介词又叫作前置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词组",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

介词本身起介绍作用,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

介词可分为:施受动词,引出施事主体、支配客体的介词,如:把、被、叫、让。

方式介词,引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如:按、照、依照、本着、跟随等。

时空介词,引出起点、经由、终点、所在,如:由、打、从、经过、当。

关涉动词,引出范围、原因、论题,如:关于、至于、作为、论、就、除。

10.【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前后,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都不能单说,一般读轻声。

助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一样、一般。

动态助词,包括:了、着、过、被、给。

约略助词,包括:们、来、把、等、等等。

11.【叹词】:叹词又叫感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可以分为:表情叹词和表意叹词。

前者用于表达个人情意,例如:"唉、糟了!"表意叹词用于向别人传达语意,例如:哼,嘘……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独立语。

12.【拟声词】: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轰、哗啦、劈里啪啦。

拟声词经常单独成句或做独立成分。

拟声词还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轰隆隆的开炮声震撼大地。

""小王呜呜地苦。

""他冻得呲呲哈哈的。

""他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三、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