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21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

21与朱元思书某某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10=5分)缥.碧()无碍.()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经纶.()窥.谷()横柯.()二.填空(1’×12=12分)⑴《与朱元思书》作者______,字______,是______朝著名的__________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效仿他的文体,称为“___________”。
⑵本文从内容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画卷。
从结构上看,文章先_______后_______。
第一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山水的特点,总领全文(文眼);第二段,第三段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24=24分)1. 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2共色.._____________ 3. 从.流飘荡________ ,__________4. 任意东西..__________ ..__________ 5自.富阳_____________ 6. 一百许.里___________7. 水皆缥碧8.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 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 10. 皆生寒树11.负.势竞上_________12. 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争高直指.___________14.泠泠..____________16. 戾天..者____________ 17. 望峰息.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 好鸟相鸣18. 经纶..上蔽_______________ 20. 在昼犹.昏_______________ ..世务者_____________ 19.横柯21. 疏条交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时见.日_______________四.一词多义(1’×9=9分)①天下独绝.____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②一百.许里_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③争高直.指__________直.视无碍__________④负势竞上._________ 横柯上.蔽_______________五.通假字(1’×6=6分)①蝉则千转不穷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六.1.下列句子是骈句的一项是( ) (1分)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1doc初中语文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1doc初中语文一、积存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湍.〔〕鸢.〔〕戾.〔〕嘤.〔〕庠.〔〕泠.〔〕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3.讲明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百许.里〔〕②急湍..甚箭〔〕③蝉那么千转不穷.〔〕④横柯.上蔽〔〕⑤经纶..〔〕..世务者〔〕⑥任意东西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讲讲它们的表达成效。
视觉: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表达成效: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以下文段,回答文后咨询题。
〔一〕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③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讲明加点词的含义。
①互相轩邈..〔〕②鸢飞戾.天〔〕③望峰息.心〔〕④负.势竞上〔〕6.翻译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讲讲如此写好在哪里?8.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如何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9.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讲讲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深层意思的明白得。
写一那么200字左右的笔记。
〔二〕答谢中书书①陶宏景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竞跃⑥。
实是欲界之仙都⑦。
自康乐以来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⑨。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
②陶宏景〔453~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镇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01 新人教版 试题

2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学前提示】1、名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学在课前]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写“”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绘。
[课堂探究]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尽)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D、好.鸟相鸣(美丽)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A、从流飘.荡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3.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5.2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5.21 与朱元思书【基础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皆缥碧.. ( )(2)急湍.甚箭 ( )(3)互相轩.邈 ( )(4)争高直指. ( )(5)泠泠..作响 ( )(6)蝉则千转.不穷 ( )(7)鸢.飞戾.天者 ( )( )(8)横柯.上蔽 ( )答案:(1)青白色(2)急流的水(3)高(4)向(5)声清越(6)同“啭”,鸟叫声(7)一种凶猛的鸟至(8)树木的枝干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
(2)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3.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C。
C项都为“全,都”;A项为“绝美,绝妙”/“断,停”;B项为“表数量”/“形容次数多”;D 项为“白天”/“阳光”。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解析】选C。
应为: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默写填空。
(1)(2013·广州中考)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
(2)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争高直指,______________。
(3)(2014·滨州中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________碧轩.________邈.________泠.________泠千转.________不穷柯.________ 鸢.________飞戾.________天经纶.________窥.________嘤.________ 嘤成韵.________答案:piǎo | xuān | miǎo | ling |zhuǎn | kē|yuān | lì | lún|kuī | yīng | yùn解析:本题要注意“缥”的声母是p不是b,“泠”“戾”“纶”的声母是l不是n,“柯”“窥”的声母是k不是g ,“转”的声母是zh不是z 。
注意不要把“邈”拼成mào,注意“转”“嘤”的单纯的前后鼻音。
点评:注音的要细心,注意易错点。
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 ________ 一百许.________里猛浪若奔.________蝉则千转.________不穷窥谷忘反.________横柯.________上蔽经纶..________世务者鸢飞戾.________天者答案:消净,散净 | 左右,上下 | 飞奔的马 | 通“啭”,鸟叫声 | 通“返”,返回 | 树木的枝干 | 筹划,治理 | 至解析:注意本题中字词的活用,如“奔”为动词名用,意为“快马”,“转”通“啭”,形容鸟叫声,“反”通“返”,“返回”的意思,“经纶”要根据课文注释中解释。
点评: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要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语文: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0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03一、选择.1、选出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水皆缥(piǎo)碧泠(líng)泠作响有时见(jiàn)日风烟俱(jǜ)尽B.任意东西(xi)急湍(tuān)甚箭缨(yīng)缨成韵窥(kuī)谷忘反C.直视无碍(ài)猛浪若(luò)奔好(hǎo)鸟相鸣千转(zhuǎn)不穷D.奇(qí)山异水游鱼(yú)细石鸢(yuān)飞戾天互相轩(xuān)邈2、选出下列下划线的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A、蝉则千转不穷(尽)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D、好鸟相鸣(美丽)3、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下列各组下划线的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百废具兴B、猛浪若奔在昼犹昏C、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D、急湍甚箭甚矣,汝之不惠5、下列下划线的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B、任意东西C、互相轩邈D、天下独绝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蝉则千转不穷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山峦背负着山势争相向上,互不相让,争着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伸展。
B.山峦背负着山势奋力向上,仿佛都想在最高处俯视其余。
C.山峦依凭着山势争相向上,彼此间争着向高处远处延伸。
D.山峦依凭着山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摆出气宇轩昂、藐视一切的气势。
8、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对下面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A、比喻、拟人B、夸张、比喻C、比喻、夸张、对偶D、夸张、对偶、排比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1、名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钞票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亮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作者描画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画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点。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颂扬、流连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一辈子的思想感情。
[学在课前]1.给以下加点字的字注音。
泠.泠作响〔〕缥.碧〔〕急湍.〔〕鸢.飞戾天〔〕〔〕轩邈..〔〕〔〕嘤嘤.〔〕成韵2.讲明以下加点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动〔〕〔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甚箭〔〕〔7〕,..〔〕〔5〕,直视无碍.〔〕〔6〕,急湍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3.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作者描画富春江水的秀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写〝〞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画。
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2)一、积累与运用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经纶(lún)嘤嘤(yīnɡ)轩邈(miǎo)桐庐(tónɡ)B.窥.谷(kuī)横柯.(kē)故鄣.(zhuānɡ)无碍.(ài)C.缥碧(piǎo)急湍(tuān)泠泠(línɡ)鸢飞(yuān)D.飘荡.(dànɡ)疏.条(shū)俱.净(jù)戾.天(lì)2.(3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窥谷忘反通,(2)千转不穷通,。
3.(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许一日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2)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3)穷蝉则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4.(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任意东西.(2)猛浪若奔.(3)望峰息.心(4)好.鸟相鸣(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
5.(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互相轩邈..(2)负势竞上.。
6.(3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7.(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白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3分)按要求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形象凝练地表现出富春江江水急速奔腾之势。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潭水的澄澈,《与朱元思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文中含蓄表达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的句子是:。
二、文段阅读9.阅读课文《与朱元思书》,完成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一、基础训练
1.(3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
..
泠.泠作响鸢.飞戾.天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2.(3分)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
(2)从流
..飘荡
(3)猛浪若奔.
(4)皆生寒树
..。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皆生寒树
..许里B.夹岸高山
C.风烟俱净,天山
..成韵
..共色D.好鸟相鸣,嘤嘤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使动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3分)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
(6)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
7.(3分)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阅读训练.
8.(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螵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任意
..东西
②从流
..飘荡
③天山共色
..
④争高
..直指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
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
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三、拓展训练
9.(3分)
登扫叶楼记①
〔清〕管同②
四望③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
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
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
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④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
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
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顾⑥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
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
..贵益友与。
(选自《因寄轩文集》)【注释】①扫叶楼:南京市清凉山名胜之一。
②管同: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③四望:山名。
④挹:牵孔,这里指接连。
⑤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
⑥顾:却,反而。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
..的一项是
A.乃未始一/至焉
B.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C.落木/齐下
D.盖/远则其至必难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是.楼起于岑山之巅
②艳若.绮绣
③虽乡.之所谓奇胜
④此古人之所以
..贵益友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语及,因相携以往。
(4)登上扫叶楼后,作者写景的顺序由到。
而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话回答)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piǎo;tuān;xuān;línɡ;yuān lì;kuī;kēbì;2.都;随着江流;(马一般)飞奔;阴森森的树;3.C;4.C;5.D;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
二、阅读训练.
8.任凭,听凭;随着水流;同样的颜色;争着向高处;C;D;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鄙弃名利;皆生寒树;
三、拓展训练
9.A;这;好像;通“向”,从前;④…的原因;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