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汉语研究答问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
”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
(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
”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
(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
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
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
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
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汉语言文学答辩问题及答案

答辩过程中老师常提出的问题:1、你的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我的毕业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概念分析法、问卷调查、访谈。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高度概括。
汉语言文学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等。
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效率,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这些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找到最佳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3、你选题的缘由是什么?研究具有何种现实指导意义?花开三生,情深缘浅--浅析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
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4、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样在你的文中体现?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5、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结果又会怎样?阻碍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放缓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6、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存在何种关联?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论文的主体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框架直接反应理论的理论概念。
主要理论基础: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第三产业经济学。
7、质性研究与访谈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的区别?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质性数据,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质性方法对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汉语言基础+语言学基础+汉语言文字学真题

考试科目代码:638 考试科目:汉语言基础一、解释加点字(都是古汉教材上简单并且经典的字词)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及其各自的特点。
2、指出下列词的构词类型。
冰凉马匹狂热开关火红司令轻视3、指出下面每句话里每个词的词性。
(1)我推了他一把。
(2)他白了我一眼。
(3)我把衣服洗白了。
三、分析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2、音和义的关系。
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指出其对汉语的发展。
四、古文断句翻译(古汉教材上《许行》选段)考试科目代码:638 考试科目:汉语言基础一、填空1、影响汉语声调最主要的因素是语音四要素中的()。
2、汉语辅音中()不能做声母3、“学习文件”是歧义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
4、汉语语法的递归性是指()。
5、“不如早为之所”是结构,“为”是()词。
6、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叫做()。
7、按照语法结构类型分类,日语属于()语言。
8、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属于()语言。
9、表音文字根据代表的语言单位不同分为()文字和音位文字两类。
二、名词解释1、区别性特征2、语法范畴3、语流音变三、分析1、分析下列汉字采用哪种造字法并简要分析贼益雅向取2、给下列辅音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p】【g】【n】【k】【t】【m】【d】3、下面几个短语都是“形容词+数词”结构,请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词组,表达了什么意义(注意A组有歧义),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A1 重8斤 B1 重了8斤A2 高5米 B2 高了5米A3 宽3米 B3 宽了3米四、简答题1、根据例子简要分析词类划分的目的和标准。
2、根据例子简要说明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五、将下列短文抄写下来,加上现代汉语标点并翻译北梁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有丈人之市饮酒醉而归者黎丘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我为汝之父可谓不慈乎吾醉汝道苦我何为其子泣而触地曰孽也无此事也昔也我责于邑东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之市饮欲遇而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不能反也遂逝而迎丈人见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丈人之智也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638 考试科目:汉语言基础一、填空1、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可以把词分为()和()。
汉语史问题总结(附答案)

简答题1.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
汉语史则是研究汉语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
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2.试述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⑴研究汉语史可以重建汉语历史,深化充实汉语文明史的内涵。
⑵对更好了解现代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方言,意义重大。
可以预测汉语的某些发展方向。
为制定语文政策提供支持。
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⑷汉语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须懂得起码的汉语史知识。
3.汉语史研究可以分那几个阶段(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⑵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代表作:《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洪武正韵》、《中原音韵》⑶全面发展阶段清初(17世纪)到现在清初到现在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
《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经籍纂诂》;《说文》四大家:《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音学五书》;《马氏文通》(朴学、金文学、甲骨学)。
4.研究汉语史的根据(材料)有哪些?⑴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如研究商代语言,少不了甲骨文。
⑵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说文解字》《中原音韵》等。
2003陆俭明《汉语与汉语研究》

汉语与汉语研究一、课程性质和内容性质:此课程为通选课内容:12讲+结束语第一讲:汉语和汉语研究概述(对汉语、对语言、对研究汉语和语言的情况有大概的了解)第二讲:结构理论和层次分析第三讲:变换理论和变换分析第四讲:特征理论特征分析(两个句子表面一样,但实际一样,这跟某些词语的特征有关系,怎么有关系,怎么不一样,就是我们要分析的问题。
)第五讲:配价理论和配价分析第六讲:语义指向理论(例: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副词“只”可以指向“馒头”,意思是1“我没吃什么,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也可以是2“馒头我吃得不多,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只”与哪个词语发生最直接的语义联系,两个句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未与“只”发生语义直接联系的“一个”、“馒头”可以省略,变成:1“我没吃什么,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2“馒头我吃得不多,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第七讲:范畴理论和范畴分析(从语义上来看,语言有不同的范畴,如数量范畴、领属范畴等等,这些范畴会影响语言句子的组成。
如“我不小心,手上烫了一个包。
”“一个”是必须要有的成分。
或者是“烫了我一个包”。
这个“一个”更是不能省略。
这与数量范畴有关系。
在语句当中范畴怎么起作用,是这一讲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类型理论(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但是从类型上来说,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类型。
那么汉语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类型?我们所了解到的类型对于我们学习汉语、学习外语有什么样的意义、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讲我们会到谈到这些问题。
)第九讲:认知理论(人都有认知,而语言与人的认知有密切的关系,有很多语言现象,我们不能单纯地从语言本身作出解释,有的我们就要从认知的角度加以解释。
A:“这是谁的孩子?”B:“这是我孩子。
”C:“不,这是我的孩子!”为什么的时候要用“的”,有的时候不用?单纯从语言内容找答案,是很难的,想要一个圆满的解释,就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本讲主要谈人的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认知理论来解释一些语言和语法现象)以上几讲都涉及到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是语言研究要涉及到的理论。
真题解析现汉语2022

北语考研试卷部分答案(冯教授答题)1、分析同义词"藏——躲藏"“藏”是个单音节单纯词,有一个语素构成;“躲藏”是个联合型复合式合成词,由“躲”、“藏”两个语素构成。
“藏”是一个多音字,有“cáng”“zàng”两个读音。
“藏”在读“zàng”时指的是西藏、藏族、或者表示存储大量东西的地方,如:宝藏。
“藏”在读“c áng”时有两个意思,即“躲藏、隐藏”和“储藏、收藏”。
所以“藏”包含“躲藏”的意义,而“躲藏”不包含“藏”的其他意义。
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如下:(1)你把我的书藏哪去了?(2)他来不及躲藏起来就被敌人发现了。
(3)他来不及藏起来就被敌人发现了。
句(1)中的“藏”不可以换成“躲藏”,因为“躲藏”不表示“收藏”的意思,并且“躲藏”是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直接宾语。
“藏”可以带直接宾语,也可以不带。
句(2)、(3)中两个词意思一致,可以互换。
虽然“藏”和“躲藏”有意义相通之处,但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藏”可以出现在“把”字句、“被”字句和役使句中,而“躲藏”一般不可以。
2、语法分析,从结构形式出发与语义角度出发,说明两者适用范围和分析目标方面的差异。
(5分)在语法分析当中,从结构形式出发可以帮助我们分清结构层次和构成成分,但是遇到一些歧义句时仅从结构形式来看就不能很好的分析语言单位。
例如:鸡不吃了。
因此,结构形式分析方法适用分析语义单纯的语言单位。
在语法分析中,从主义出发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语言单位的意义,明确语言单位的语义指向。
对上例我们可以采取变换分析的方法做以处理,把原句变成“鸡不吃食了。
”、“不吃鸡了”。
语法形式总是承载着一定的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也需要语法形式来体现。
因此,我们在语法分析当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语言单位。
1. 分析同义词"藏——躲藏"还应该注意:“躲藏”的施事主体往往是人或动物,一般不带宾语;“藏”起来的事物可以是人、动物,还可以是其他物品,常带宾语。
现代汉语上问题和答复汇总

09现代汉语问题集一、请运用同形替换法来检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鉴定什么是语素,首先要掌握语素的特点: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同形替换法不是最有效的,分解法既简单有有效。
具体做法是,对一个成分进行分解,分解后的部分如果仍有同整体相关的意义,那么这个成分是词,例如题中的“研究、荒原、精密”;如果分解后不再具有同整体相关的意义,那么这个成分是语素,例如题目中的“沙龙,汪洋,仿佛,荒唐,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的士,琵琶,微,啊,走,阿,者,们,最,清,晰,言,从如果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那么做这个题目就没有问题了。
请同学们自己做吧。
同学们应该问问题,不应该让老师做作业。
三、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式轻松,对虾,烂漫,波动,改良,儒家,芙蓉,政变,色拉,飞快,起草,文字笔谈,烧饼,刷新,花束,沙龙,钳子,旗手,火化,耐性,结晶,胆怯,学问词的构词方式分为单纯式和合成式。
一个语素构词是单纯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词是合成式。
合成式又分为重叠式、派生式(也叫附加式)、复合式。
重叠式是语素重叠构词,派生式是词缀和词根构词,复合式是词根和词根构词。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说明做题目吧。
四、若要回答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加举例,请问怎么回答?(一)对立原则和语境测试法(二)互补原则和归纳法(三)音感差异原则和内省法(四)系统性原则和比较法除了上述四个要点之外,答题内容还包括:对四个原则和四种方法的说明。
例如,什么是对立原则,什么是语境测试法。
然后再举出具体的例子。
这个问题我是重点讲授的,恕不赘言。
五、举例说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是重点讲授的,有关答题内容我强调了三四遍,而且还板书了。
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恐怕没有听课吧?六、请问怎样区分一个词是不是语素?成词语素既是语素,也可以成为词。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一、近代汉语的定义1、近代汉语:是指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用于口头交际的汉语。
2、记录口语是近代汉语的最主要特征。
二、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分期)◆汉语史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上下线的划分是否看法一致?▪——答案是否定的。
各家关于近代汉语的分期存在很多分歧。
◆近代汉语的分期存在很多分歧,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其原因就在于对于什么是口语和记录了多少口语才算是近代汉语意见不一致。
◆袁宾巧妙地解决了分歧。
首先,总结了汉语史学术界关于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一)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二)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三)南宋、元代、明代、清代前半期是大家都能够同意的近代汉语时期。
其次,根据语言的两大特点(1.语言是一种既连续但又在渐变的社会现象。
2.语言的变化是很缓慢的),提出了划分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
(一)确定主干部分的原则(二)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划分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包括这两条原则划分的依据)(一)确定主干部分的原则语言的渐变规律决定了汉语的发展是由非主干部分逐渐发展变化而进入主干部分。
当进入主干时期以后,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特点都已经表现得最充分、最典型、最成熟,以这个时期作为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最恰当的了。
对于近代汉语来说,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则是大家都接受的近代汉语主干时期。
(二)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重叠的部分也即非主干时期,非主干时期是从前一主干时期向后一主干时期过渡的时期,它既是前一阶段的晚期,也是后一阶段的早期。
是前后两个语言时期的共管地带。
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问题:是否能认为语言的主干时期最重要,非主干时期就不重要?▪把汉语分为主干时期和非主干时期是从解决汉语史分期角度着眼的,从汉语研究的角度说,其实并无主次之分,两个阶段同样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语言是什么?第一讲神奇的语言1.语言是什么?(定义)答: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结构体。
2.关于语言,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它?答:本体、功用、表现形式。
3.就语言功用来说,语言是什么?答:语言是人类的交际,思维,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
4.语言有哪几种表现形式?答:口头/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聋人手语,唇语)5.什么是口语?为什么说口语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答:*以语音为物质载体的语言符号系统。
*任何语言都是以语音形式为基础的。
6.口语具有怎样的局限性?文字的根本作用在哪里?答:时空限制,不够精炼,*语法错误存在的普遍性。
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突破语言交际的时空限制,文明的基础,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7.什么是书面语?书面语的特点是什么?答: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为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特点:*以文字为物质载体,经过整理提炼,难以反映语调,语法较为严格。
8.语言的功用主要有哪些方面?答:人类的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物质外壳,借以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
9.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就语言的本体来说,语言该看作是什么?答: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0.根据什么我们可以判定语言也可看作是个结构体?根据什么我们可以判定语言是变动的结构体?答:整体性、可分割性、有规则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第二讲世界语言知多少?1.一般估计,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语言?答:五千余种2.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使用人口在一千万人以上的语言世界上有多少种?试举出最多的五种语言。
答:十七种。
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地语3.目前对世界语言的分类主要有哪几种?答:按构词和词的变化情况来分,根据亲属关系来分,根据在世界范围内某一时期的强势弱势来分。
4.从构词和词形变化情况来看,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哪几类?答:屈折语、黏着语、孤立语、多式综合语(复综语)5.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哪个语系?英语属于哪个语系?日语属于哪个语系?阿拉伯语属于哪个语系?韩语属于哪个语系?答:汉语—汉藏语系,英语—印欧语系,日语—南亚语系(系属不明),阿拉伯语—闪含语系,韩语—阿尔泰语系(系属不明)6.按你的理解什么叫强势语言,什么叫弱势语言?答:?不在于使用人数,而在于使用范围,国际上认可程度。
7.根据你的理解,一种语言要成为强势语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答:国家国际地位上升,教育科技水平领先。
8.世界上的语言千奇百怪,你觉得世界上的语言是否有共性?理由是什么?答:有。
?人类有共同的语言机制,不同的语言有共同的原则,只是激活的参数不同。
9.如果你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有共性,那么主要的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音义结合,元音辅音,元音辅音构成音节,实词虚词指代词,语言中存在组合规则,层次性。
10.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 Chomsky)就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Principle-and-Parameters Theory)”你怎么理解这个理论?你认为有道理吗?答:略。
第二部分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第三讲 汉语和别的语言同在哪里,异在哪里?1.文字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具?答:文字是语言的转写工具2.汉字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它对维护汉语的统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象形文字,表意文字。
面对汉语发展的不平衡性,防止汉语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3.中国最早的非汉字的注音符号是什么符号?哪一年公布的?答:注音字母。
19184.汉语拼音制定时提出了哪三个原则?汉语拼音方案是哪一年公布的?答:音素化、拉丁化、口语化。
19585.中国第一个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叫什么法?这个法律中作为汉民族共同语言的普通话放在什么地位?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
6.汉语在语音上主要有哪些特点?答: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结构简单有规则(声韵调)7.汉语在词汇上主要有哪些特点?答: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中复合占优势;丰富的成语,且多为四个音节8.汉语在语法上主要有哪些特点?答: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只要语境允许,可以大量省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一对多的关系;相同的词类序列可异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一种语法关系可异表达多种语义关系。
9.汉语一个音节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10.汉语普通话有几个声调?它们分别叫做什么名称?每个声调调值多少?答:四个,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11.在古汉语里,汉语的词以什么样的占优势?现代汉语里~答: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12.汉语的合成词,从构词上说,以什么构词方式的词占优势?答:合成词中复合占优势13.汉语在语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14.汉语的词类跟句法成分是否一一对应?试以动词为例加以说明。
答:否。
述宾之述:喜欢苹果。
述宾之宾:喜欢学习。
主谓之谓:你来。
主谓之主:跑步是对的。
述补之述述补之补:跑来。
连动:访问回来。
递系:请他坐下。
状中之中与状中之状:讽刺说,定中之中定中之定:养殖研究15.汉语语法的特点决定了汉语的句子构造规则跟汉语的词组构造规则基本上说是一致的呢,还是不一致?答:一致。
复合第四讲λ汉语普通话与方言1.汉语方言复杂,你知道汉语主要有哪几大方言?各个方言主要分布在哪里?答:七大,北方方言(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吴方言(长江以南镇江以东,浙江大部)、赣方言(江西省大部、湖北省东南)、湘方言(湖南省大部)、闽方言(福建省、广东省潮汕、海南省大部、浙江省南部)、粤方言(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省东南部、港澳地区)、客家方言(闽粤赣三省边缘地带)、(晋语)。
2.汉语各个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里?答:声调:调类、调性。
声母:多少,有无浊声母,是否分尖团,是否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是否分边音和鼻音,舌根音是否腭化。
韵母:多少,有无撮口呼,二合元音的多少,有无入声韵,有无鼻韵尾,鼻韵尾是怎样的。
3.中古汉语里有几个调类?分别叫什么名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几个调类?分别叫什么名称?答:四个,平(阴阳)上(阴阳)去(阴阳)入(阴阳);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什么叫声母?什么叫韵母?答: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声母以后的以元音开始的整个部分。
5.什么叫零声母?答:汉语音节开头没有辅音,音节开头就是元音,我们设想它开头也有个声母,只是那个声母是个零,这种声母就叫……6.汉语各个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重叠,语序重叠,有的方言人称代词有格差别。
7.对研究汉语来说,汉语方言可以看作是汉语的什么?答:活化石8.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是怎么定义的?答: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现代典范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9.北京话是不是就是普通话?为什么?答:不是。
北京话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次方言。
见8。
10.普通话在语音上明确规定“以北京音为标准音”,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凡是北京话里所有的语音现象普通话都要吸收?答:意味着采用北京音的语音系统。
不是。
*不符合系统,不具有普遍性的不吸收。
11.现在有学者提出要将“普通话”改为“国语”,你的意见呢?答:略。
(“普通话”命名不科学,“国语”障碍已消除,“国旗”、“国徽”、“国歌”,团结华侨,统一台湾)第三部分为什么要研究汉语λ第五讲为什么要研究汉语1.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有哪些?答:对语言现象作出解释,探求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应用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教育,(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我国)中文信息处理。
2.为什么需要对语言里的种种现象作出解释?答:????只有对语言……,才有可能探究语言的共性和个性,才谈得上应用。
另外,语言是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对人类思维和社会交际的研究都离不开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3.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答:???应用到实践中去,满足人类的需要。
应用。
4.你觉得21世纪人类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点?这种时代特点跟语言研究有什么关系?答: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科技—智能化—语言。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语言是知识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时代——流动和交流。
5.语言应用研究,就当前来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为国家语言政策的服务,语言教学,(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我国)中文信息处理。
其他,唇语、病理语言学、喉头声学……第六讲语文教学和汉语研究1.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有什么不同点?语文教学(即母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有什么相同点?答:A对象不同:本族人,已经习得母语的人,多半是儿童VS.外族人,已经掌握自己的母语和母语书面语的人多半是成年人;B目的不同:学习书面语VS.习得一种新的语言;C对语言知识的反应不同:知识的接受,不考虑概括性、准确性VS.知识,指导实践的金科玉律。
内容有相同点:适当讲授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2.“目前我国整个民族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有下滑的趋势”,你是否同意这一估计?答:略3.“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吕叔湘)“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苏步青)。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答:略。
4.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定位在哪里?答: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言能力。
5.为什么说孩子上学念书主要是学习书面语?答:因为学习母语是习得和学得兼而有之,彼此交融的过程。
而孩子进学校之前已经通过习得,对母语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已经初步形成了对母语的语感。
进学校主要是学习书面语,学习书面语靠的是学习。
6.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要达到和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与任务,主要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答: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熏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来鉴赏文学,核心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
措施:设法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培养写作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文章好坏对错的综合能力;恰到好处地教给一些语言知识。
7.语文教育中恰到好处地讲授适度的语文知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如果认为有必要,那语文知识该怎么讲授?答:有。
包括五方面知识:字词知识,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虚词,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能力。
8.你认为该怎样讲解课文?答:略(结合语法知识)9.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什么样的新的教育理念?答:课程定位上,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知识能力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上进的学习态度;树立多元论的新教学理念第三部分为什么要研究汉语?第七讲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研究λ1.我国政府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很重视,把对外汉语教学看作什么样的事业?答:国家和民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