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及评估模版

合集下载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补充血液和血液成分,治疗和预防出血等。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输血反应、感染和过度输血等。

因此,对于每次输血,需要进行临床合理输血评价,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目的:评价每次输血的合理性,包括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和输血反应。

评价内容:1.输血指征: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是否明确。

输血指征可以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低血容量等。

对于每个输血指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并评估输血的风险和益处。

2.输血量:评估输血量是否合理。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容量和输血指征来确定输血量。

一般来说,输血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输血过多或过少。

3.输血速度:评估输血速度是否合理。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输血指征来确定。

输血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和输血反应,输血过慢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4.输血反应:评估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可以包括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每次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评价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科室: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输血过程: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观察时间: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措施:输血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其他实验室检查:评价结论:根据上述评价内容,综合评估该次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备注:-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病例号,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输血指征、输血量和输血速度应根据科学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来确定,避免主观判断和误诊误治。

-输血反应的观察和处理应及时进行,防止输血反应进一步发展,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

-输血评价记录需要保存至患者的病历中,并定期进行复审,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输血后评价模板

输血后评价模板

输血后评价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二、输血情况。

1. 输血前患者情况。

(1)患者病情描述。

(2)输血指征。

(3)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

2. 输血过程。

(1)输血前准备。

(2)输血过程中的监测。

(3)输血反应及处理。

3. 输血后患者情况。

(1)输血后患者病情变化。

(2)输血后观察指标。

(3)输血后疗效评价。

三、输血效果评价。

1. 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2. 输血后患者体征变化。

3. 输血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4. 输血后并发症情况。

四、医护人员评价。

1.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2. 输血效果评估。

3. 输血后护理及观察。

五、患者家属评价。

1. 对输血过程的满意度。

2. 对医护人员的评价。

3. 对患者康复情况的期望。

六、总结与建议。

1. 输血效果总结。

2. 对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3. 对患者康复的预期及建议。

以上为输血后评价模板,希望各位医护人员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填写,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价。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正确评价输血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着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和最贴心的护理,让他们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对患者的关心与关爱。

祝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顺利度过难关,早日康复!。

输血适应症及疗效评估

输血适应症及疗效评估

注:输注前后血小板换算成1011 F 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 脾功能正常者F=0.62 无脾患者F=0.91 脾肿大患者F=0.23
输注后1hr 输注后1hr 输注后1hr PPR>0.60或输注后24 hr PPR>0.50,输注显著有效 PPR0.3~0.6或输注后24 hr PPR 0.2~0.50,输注有效 PPR<0.3或输注后24 hr PPR <0.20,输注无效
晶体+胶体 FFP.冷 沉淀、血小 板
晶体+胶体 FFP.冷 沉淀血小板
3、慢性贫血红细胞输注指征及剂量
指症:Hb<60g/L,且短期内无法去除病因者。 W v (期望Hb值-输注前Hb值) 用量核算: 输注红细胞单位数= 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
t x x
注: W
t
患者体重(kg)
V 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BW, 婴幼儿0.08L/Kg.BW
2、 急性失血的红细胞输注指征及剂量
小量失血 估计失血量 (ml) <1000 中度失血 1000-2000 大量失血 2000-4000 重症失血 >4000
占全身血量%
<20
20-40
40-80
>80
输血指征
RBC输注剂 量 (200ml/单位)


3-5单位

5-15单位

>15单位
晶体溶液 其他制品 晶体溶液 胶体溶液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4:血小板数>5x1010/L,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数1~5x1010/L ,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数 <0.5x1010/L ,立即输注。
4、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估
血小板输注回收率 PPR=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x w x 0.07 输入血小板总数( 1011 )XF

输血适应证

输血适应证

输血适应证血液科输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 Hb>60g/L不需要输血;Hb<60g/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症状或在安静时也有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倾向或出血指征时,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或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2)地中海贫血:轻、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无症状时不必输血;中间型α或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伴有感染、妊娠而贫血显著加重时才考虑输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有规律的进行输血治疗,维持Hb在60g/L~70g/L 的安全水平。

(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贫血症状严重,Hb〈40g/L,或住院后仍有显著血红蛋白尿者,或溶血且病情危急者可一次输注2单位红细胞,症状未缓解,可考虑第二次输血。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AIHA患者出现如下症状: Hb< 40g/L 或Hct〈0.13,在安静状态下有明显贫血症状;虽Hb〉40g/L,但因急性起病并进展较快,伴有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因溶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状,可选择输洗涤红细胞.输血时要少量多次输注或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白血病:一般情况下, Hb〈 60g/L伴明显贫血症状者或Hb〉70g/L需强烈化疗者,可根据需要输注红细胞; 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化疗时血小板计数〈40×109/L,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也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立刻输注浓缩粒细胞。

(6)血友病:主要根据患者自发性出血、关节积血、外伤性出血或手术前后预防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性输血。

甲型血友病出现轻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10~15IU/kg,维持3天; 中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20~30 IU/kg,维持3天;重度出血或大手术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40~50IU/kg,维持4~14 天或直到伤口愈合。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模版(2篇)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模版(2篇)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模版符合用血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分血的适应症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

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

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

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____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

主要用于对于vii因子、____iii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量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液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及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输血后评估记录模板范文

输血后评估记录模板范文

输血后评估记录模板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住院号:[具体住院号]输血日期:[年/月/日]二、输血原因。

患者因[具体病因,如严重贫血、大量失血等],血红蛋白低至[具体数值]g/L,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经医生评估后决定输血治疗。

三、输血成分及量。

输注红细胞悬液[X]单位。

四、输血前患者状态(像讲故事一样描述哦)输血前啊,这患者看起来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面色苍白得像张白纸。

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就像个小老头/老太太(看患者性别啦),而且老是说自己心慌得厉害,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那精神状态也是差得很,对啥都提不起兴趣,就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五、输血过程观察。

1. 刚开始输血的时候,我们医护人员就像守护宝贝一样守在旁边。

患者倒是没有啥特别不舒服的,就是有点小紧张,毕竟身体里要输入别人的血了嘛。

2. 输血速度呢,我们按照规定调整得妥妥当当的。

前15分钟那是慢得像蜗牛爬,就怕患者有啥不良反应。

还好,这期间患者除了有点担心的小表情,身体没啥事儿。

之后就稍微加快了点速度,但也不敢太猛。

3. 在输血过程中,我们还时不时地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压一直比较稳定,就像一个乖宝宝,波动不大。

心率呢,也慢慢变得规律起来了,不像输血前那样乱蹦跶了。

六、输血后即时评估(输血刚结束时的情况)1. 症状改善情况。

哇塞,输血就像魔法一样!刚输完血,患者的脸色就开始有点红润了,不再是之前那种吓人的苍白。

头晕的症状明显减轻了,患者自己都说感觉脑袋清亮了很多,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心慌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了,心脏就像从战场回到了平静的家园,跳得稳稳当当的。

患者的精神头也一下子上来了,还跟我们医护人员开起了小玩笑,说感觉自己又能出去跳广场舞(或者干其他患者爱干的事儿)了呢。

2. 生命体征。

血压:[具体数值]mmHg,比输血前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就像一艘在平静海面上航行的小船。

心率:[具体数值]次/分,变得很规律,不快也不慢,就像时钟的滴答声一样均匀。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范本模板】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范本模板】
输入血液成分:
红细胞悬液U
血浆ml
血小板U
冷沉淀U
其他
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病人状态
良好□ 一般□ 差□
输血反应
﹥无□
﹥有□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感染□
﹥血红蛋白尿□
﹥其他□
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
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
是□ 否□
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
是□ 否□
操作者
检测指标
输血24小时候
输血史:有□ 无□
妊娠史:有□ 无□
过敏史:有□ 无□
初检ABO/Rh(D)血型
输血前检测:
血液学:有□ 无□
免疫学:有□ 无□
输血前评估:
患者状况:
检测指标:Hbg/L,PLt×109/L,Albg/L,PT
APTT。
输血适应症明确 是□ 否□
经治医生
上级医生
输血记录年月日
输血开始时间时分输血结束时间 Nhomakorabea分Hbg/L
PLt×109/L
HTC%
Albg/L
其他:
输血无效描述:
临床症状无改善、检测指标无提高、出血、渗血无改善
临床症状:
改善□ 未改善□
有效输血:
是□
否□
经治医生
上级医生
XX医院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科室姓名性别:男/女住院号临床诊断
血型:
输血前合理评估
输血过程记录
输血后的评价
临床输血前合理性评估:
临床医生是否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输血适应症提输血申请:
是□ 否□
患者输血前病历记录:
申请输血医嘱□

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评估

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评估

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评估贮存式自体输血01、适应证(1)全身状况良好的非紧急择期手术患者。

(2)预估术中失血量较多,术中必须进行输血的患者。

(3)稀有血型者及因宗教信仰不接受同种输血的患者。

(4)既往有严重输血反应者。

(5)红细胞抗体高或对多种频率抗原的同种抗体所致的对所有供血的不配合者。

(6)欲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

(7)预防因输血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如对血小板输注无效者),IgA缺乏者,有血浆蛋白抗体的患者等。

(8)边远地区血液供应困难或经济困难者。

(9)避免分娩或剖宫产时输异体血的孕妇。

(10)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

(11)健康者希望预存自身血液者。

(12)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在化疗和放疗后的缓解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稳定期可以预存自身的成分血,如红细胞、血小板等。

02、禁忌证(1)并发细菌感染及存在菌血症的患者;正在使用抗生素患者(血液贮存使细菌繁殖,回输可致菌血症)。

(2)严重主动脉狭窄者、室性心律不齐、新发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严重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能耐受采血患者。

(3)既往有严重献血反应者。

(4)活动性癫痫史者。

(5)有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其血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溶血,不适宜贮存式自体输血。

(6)造血功能障碍,如贫血患者。

(7)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患者。

(8)血压偏低者。

(9)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良者。

(10)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的药物者,如服用β-阻滞剂的患者。

03、适应证评估美国输血协会标准:术前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 ≥33%的患者均可应用。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自体输血指南要求为:术前Hb≥110g/L,Hct≥33%的患者均可应用。

临床病例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33%,预估术中失血量在600ml以上的患者。

一般状况尚好,无肝肾功能不全、无感染征象、无凝血功能障碍和非恶性肿瘤患者等均可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
一.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
内科:
◆ 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 Hb70~100g/,伴有: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
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
◆ 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 Hb70~100g/,伴有:
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
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
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
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特别说明:
●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
二、冰冻血浆
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急性期;
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
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2、非血浆输注适应征:
★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
★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
★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
★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

以上二者均为不合理输血;
三、血小板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外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
四、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缺乏<0.8g/L
◆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Ⅷ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
儿科调查参考标准(红细胞)
一、儿科(<4个月)
◆出生24小时: Hb<120g/L;Hct<0.36
◆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10%
◆急性失血:血容量的10%
◆ ICU: Hb<120g/L
◆慢性低氧血症: Hb<110g/L
◆迟发性贫血: Hb<70g/L
二、儿科(>4个月)
◆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治疗无反应
◆围手术期贫血急症手术;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15%
◆围手术期贫血,药物治疗难以纠正
◆ Hct<24%:放化疗期间
慢性原发性或获得性系统性贫血
◆ Hct<40%:重症肺炎、体外循环膜肺
◆ Hb>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
二.输血病程记录格式范本
XXXX年XX月XX日XX:XX 输血前评估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 /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

血红蛋白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现患者体温:血压:。

患者为恶性血液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增加携氧量,拟输注同型异体/异型“”型RH( ) (血制品名称及数量)。

医师签名:(无不良反应)
XXXX年XX月XX日XX:XX 输血记录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XX:XX至XX:XX输注同型/异型“”型RH( )(输注血制品全称及数量)。

输注中及输注后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腰痛腰胀、酱油色尿液、皮疹等输血不良反应。

(有不良反应)
XXXX年XX月XX日XX:XX 输血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
患者XXXX年XX月XX日XX:XX 开始输注/输注完血制品全称+输入数量(约多少)后,XX:XX(跨日:XX月XX日XX:XX)(疑似)发生(类型)反应,经(处理方式)处理后,反应症状消失/缓解/未缓解(未缓解:下一步处理措施),经调查确定为输血(类型)反应/非输血反应。

医师签名:
XXXX年XX月XX日XX:XX 输血后效果评价
患者(血制品全称)前:(输注血制品前相关指标,症状描述);输注后:(输注血制品后相关指标,症状描述),输注有效/无效(无效需有原因分析)。

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