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合集下载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输血科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为病人提供输血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输血科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输血科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1. 输血的定义与目的输血是指将供血者的血液或其血液成分经过特定处理后输注给受血者,以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提高其供氧能力和代谢功能。

输血的目的主要有:补充血量和减少贫血;输送凝血因子和提供凝血功能;提供免疫功能等。

2. 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症输血并非对所有病人都适用,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适应证包括严重贫血、严重失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则包括急性溶血反应史、输血反应史、血型不合等。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评估病人的情况,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输血可以选择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冷沉淀等不同的血液成分。

全血适用于急性失血、休克等病情;红细胞悬液主要用于红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血小板悬液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新鲜冷沉淀则用于血浆凝固因子缺乏。

4. 输血的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血型和配血结果,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其次,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消毒皮肤并进行穿刺。

然后,确定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并进行必要的病情观察。

5. 输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输血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其次,严格遵守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要求,以防止过快或过多导致输血反应。

此外,输血后还需要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6. 输血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尽管输血是为了救治病人,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后,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感染等。

当出现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处理病人的不良症状,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当人们身体出现贫血或其他血液相关疾病时,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然而,对于许多病人来说,他们可能对输血一无所知,缺乏相关的健康宣教。

本文将围绕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展开讨论,并提出如何提高病人对输血的了解和配合度的建议。

1. 输血的定义和意义输血是将健康血液或血液制品经由血管注入病人体内,以补充和替代体内缺乏的血液或某些血液成分。

输血对于恢复病人的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提高患者贫血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进行输血前,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判断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失血、严重贫血、骨髓功能障碍等。

而禁忌症则需要慎重考虑,包括过敏反应、输血传染病风险等。

3.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输血前,病人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此外,医生还会评估病人的输血风险,例如过敏史、免疫反应史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

4.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血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输血前要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其次,病人要保持肢体活动,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同时,遵循医生的嘱咐,特别是在输血时要保持静卧,以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

5. 输血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输血后,病人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和遵循注意事项,以确保有效的恢复和避免不良反应。

病人需要多喝水,以帮助血液稀释和排尿;同时,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重或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等。

6. 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虽然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输血反应、感染传播、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这些风险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对于病人和医生来说,仍需要高度重视。

结语: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病人对输血的了解和配合度,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救治手段,可用于治疗贫血、止血和血液病等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输血相关的知识,包括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的种类、输血前的准备和输血后的护理等方面内容。

1.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适应症是指需要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患者体内,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如严重外伤、手术出血等;- 血液病患者,如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预防或治疗手术相关的贫血;- 具备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围手术期出血风险高的患者;- 某些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等。

2. 输血的禁忌症输血的禁忌症是指某些情况下禁止进行输血,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输血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无明确的输血指征;- 患者主张拒绝输血或宗教信仰不允许输血;- 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者肺水肿等情况;- 既往输血反应严重或出现畸胎儿综合征;- 存在输血引起的传染病风险,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过敏体质或存在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

3. 输血的种类输血可以根据血液的来源和治疗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输血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全血输注:将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的全血直接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悬液输注:将红细胞经过特殊处理悬于生理盐水中输注给患者,用于治疗贫血;- 血小板浓缩物输注:将从全血中分离出的血小板浓缩物输注给需要的患者,用于止血;- 血浆输注:将血浆注入患者体内,用于纠正凝血异常和改善循环容量;- 白蛋白输注:将人体制备的白蛋白制剂输注给患者,用于改善血浆蛋白缺乏;- 适宜者间输血:指亲属或者恩人之间通过配型合适的血液互相输血。

4. 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前的准备是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完善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过敏史、既往输血史和疾病情况;- 进行血液学和血型学检查,确定输血所需的数量和类型;- 存储血液和制备输血设备;- 静脉通路的建立和输血前的护理措施;- 输血前进行兼容性试验;- 进行输血性疾病的筛查。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 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应用本制品可显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应症: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二、白粒细胞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注意事项 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因此,输住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自体输血的优点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的优点: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他血源性致病源.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继发DIC.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治疗儿童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然而,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输血指南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输血的相关指南,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输血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儿童输血前,需要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重度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失血:如创伤、手术等引起的失血。

3. 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等。

4. 造血系统疾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而输血的禁忌症包括:1. 无输血指征的轻度贫血。

2. 社会道德或宗教信仰禁忌。

3. 红细胞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二、输血前准备在儿童输血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充分评估:医护人员需要对儿童的输血指征进行充分评估,并详细了解儿童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情况。

2. 血型检测:进行准确的血型检测,确保输血的血型匹配。

3. 交叉试验:进行血液交叉试验,检测受血者是否存在抗体。

4. 输血同意:取得合法有效的输血同意书,经过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5. 输血风险告知:向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详细告知输血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三、输血过程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步骤进行执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

1. 输血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输血液袋和输血管道,并核对血袋信息与医嘱是否一致。

2. 输血前复核: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复核血袋信息、血型、交叉试验结果等,确保血液的正确性。

3. 输血速度: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输血目的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输血速度,常规输血速度为15~20滴/分钟。

4. 观察与监测:输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等,同时仔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斑等输血反应症状。

5.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即刻关闭输血管道,并监测儿童的相关生命体征以确认无输血不良反应再行拔管。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

输血和血型知识点总结一、输血的概念和原理所谓输血,是指将捐赠者的血液注入到受血者的血管系统内,以达到治疗或补充患者失血的目的。

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输注等各种方式。

不同的输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

输血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输注新鲜的血液来补充患者体内失血的血液量,以保持体内的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二是通过输注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血浆成分来恢复患者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既然输血是一种治疗手段,那么它就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来说,只有在符合输血适应症的情况下才能接受输血治疗。

而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可能并不适合进行输血。

适应症主要包括:大出血休克、急性溶血反应、慢性贫血、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大量失血等情况。

这些病情都需要通过输血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过敏体质、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抗体等。

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体内可能无法接受外源性的血液成分,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三、血型的概念和分类人类的血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标记来进行分类,我们常说的血型就是指代这些分类。

人类的血型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两种。

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这是由于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所导致的血型差异。

A型血液表面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有B抗原,AB型血液表面有AB抗原,O型血液没有A、B抗原。

在血液中,还有A、B两种抗体能与这些抗原发生反应。

Rh血型系统是指Rh抗原的存在与否,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称为Rh阳性,如果没有则称为Rh阴性。

在输血中,Rh阴性的人不可以接受Rh阳性的血液,但Rh阳性的人可以接受Rh阴性的血液。

四、血型的遗传规律血型是通过基因来控制的,因此它具有遗传性。

在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中,各种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尽相同。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1. 背景介绍输血是一项紧要的医疗技术,在医疗过程中发挥侧紧要作用。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输血质量,我们订立了本规章制度,对输血配血和交叉配血进行规范管理。

2. 输血配血管理2.1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2.1.1 输血适应症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试验室检查结果,判定下列情况适合输血:•重度贫血,血红蛋白(Hb)< 70g/L;•休克及休克的原发疾病;•大出血及其原发病;•近期大手术,术前或术中需输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功能抑制;•出血型疾病等。

2.1.2 输血禁忌症以下病情不适合进行输血:•无明显贫血症状,血红蛋白(Hb)> 120g/L;•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代谢功能障碍;•活动性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脏、肺部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晚期;•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2.2 输血配型和配血操作2.2.1 输血配型依据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与供者的血液进行配型,确保血液的兼容性。

•ABO配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Rh(D)配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类。

2.2.2 供血者选择与配血操作•选择与患者血型相合适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无输血不良反应;•依据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供血者。

2.3 输血品种和质量掌控2.3.1 输血品种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输血品种,并确保供血者的血液品种与患者需求相匹配,重要包含红细胞悬浊液、血小板浓缩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2.3.2 输血质量掌控•严格执行血液品种和配血测试标准;•确保输血过程中完整记录供血者和患者的信息;•配血过程中需多人确认,确保操作准确;•贮存血液按规定使用期限,严禁使用逾期血制品;•输血过程中显现异常症状立刻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3. 交叉配血管理3.1 交叉配血试验3.1.1 试验目的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判定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球抗体,确保输血的安全。

输血及输血输液反应

输血及输血输液反应

地塞米松10mg静点或静注。喉头水肿危及
生命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休克者,
更换输液瓶后给v医a学scpp活t 性药物。
30
三、肺水肿 1、表现:输液中或后1小时内突然出现心
率过速、烦躁、胸闷、呼吸急促、 发绀、咯粉红泡沫痰(粘稠)早 期可为白色痰,双肺湿性罗音。
医学ppt
31
2处理:
• 立即终止输液,取半卧位。
被细菌污染而引起,少
见,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1)症状
轻者常被误以为发热反应,在输入 10-50ml血液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 头痛、烦躁不安、大汗、呼吸困难、发 绀、恶心、腹痛、腹泻、脉搏细数、血 压下降类似感染性休克症状,白细胞升 高明显。
医学ppt
19
(2)治疗 A、立即停止输血。 B、抗休克,抗感染。 C、对患者血及血袋血做细菌培养。
医学ppt
12
(2)治疗 A、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可终 止输血。 B、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寒战 者应用杜冷丁。(制止寒战有特 效) C、将血标本送血库复查,并做细菌 培养,以区别早期溶血反应及细 菌引起的污染反应。
医学ppt
13
2、过敏反应 : 较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23%。主要原因是抗原抗体反 应。
医学ppt
15
3、溶血反应: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 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所引起 的临床溶血反应称为HTR, 是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 症,主要是输错血型所致。
医学ppt
16
(1)症状
轻者类似发热反应,重者可很快死 亡。输血后突然头痛、头胀、呼吸急促、 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 全身麻木或腰背部剧烈疼痛,严重时出 现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皮 肤苍白或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休克,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症状。有 的患者很快昏迷死亡,有的出现黄疸, 血红蛋白尿,粘膜及皮下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输血适应症
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

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

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

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

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

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

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
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就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

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

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就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

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
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

这就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

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

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

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
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 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
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

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

生理盐水50ML。

血浆与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

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

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
起就选用本制品。

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80%
以上的白细胞与99%的血浆。

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

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与微小凝块等。

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

应用本制品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适应症: *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
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
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
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就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

二、白(粒)细胞
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

注意事项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

因此,输住效果不就是瞧白细胞数就是否升高,而就是瞧体温就是否下降,感染就是否好转。

自体输血的优点与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自体输血的优点:
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她血源性致病源。

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

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
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

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

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

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她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
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
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
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
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
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
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

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与血小板消耗继发DIC。

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