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使用各种空调数据尺寸

合集下载

空调技术规格书

空调技术规格书

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建管甲供物资采购招标招标编号:XCJGW2015-003站房空调技术规格书招标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0 月一、工程概述阿房宫、佛坪、户县东、洋县西、城固北、宁强南等站房候车大厅、客服等空调采暖采用屋顶式热泵型空调机组,全空气空调系统。

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站房售票室、VIP候车室、辅助用房、管理办公用房等采用独立的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冬季采暖;西安北动车运用所检查库信息机房、CIR检测及通信机械室等采用机房专用空调器制冷供热。

二、采用规范与标准有关的技术、质量、试验、检验、验收和制造等应符合中国国家现行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10891-89——《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GB/T14296-93——《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384-92——《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JB/T5946-91——《涂装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JB/T?7246-9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7-2002——《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7778-200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1997——《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388——《产品标牌》GB/T1330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199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JB8655-1997——《制冷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4330-1999——《噪声水平标准》ARI-575——《机械制冷安全规范》美国暖通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ANSI——《容积式压缩冷凝机组性能试验方法》ASHRAE I4-1980——《机械制冷安全规范》ANSI/ASHRAE 15-1978——《制冷剂热力膨胀阀额定容量试验方法》ASHRAE 17 1990——《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ASHRAE 23-1978——《制冷剂干燥用干燥剂的试验方法》ASHRAE 35-1976——《液管用制冷剂干燥器试验方法》ASHRAE 63-1979——《制冷设备空调制冷性能试验方法》JIS B8610—1981——《单元式空气调节器试验方法》JIS B8615-1979——《单元式空气调节器》JIS B8616-1979——《制冷剂热力膨胀阀性能试验方法》JIS B8619-1984——《小型制冷装置安全标准》JIS B8620-1982三、工作条件要求室外机应满足在环境温度-15~48℃,相对湿度≤90%、日晒雨淋的条件下,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连续正常运行。

常见回风口尺寸

常见回风口尺寸

常见回风口尺寸
常见回风口的尺寸会根据具体的建筑设计和空调系统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回风口尺寸范围:
方形回风口:常见的方形回风口尺寸为300mm × 300mm、400mm × 400mm、500mm × 500mm 等。

圆形回风口:常见的圆形回风口尺寸为100mm、150mm、200mm等直径。

长方形回风口:常见的长方形回风口尺寸为300mm × 600mm、400mm × 800mm、500mm ×1000mm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尺寸仅为一般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空调系统设计和空间需求进行调整。

在选择回风口尺寸时,需要考虑空气流量、房间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以确保良好的空气循环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建议在安装回风口前咨询专业的空调设计师或工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尺寸建议。

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规范要求解析

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规范要求解析

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规范要求解析在建筑设计中,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一系列规范要求需要被遵守。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规范要求进行解析。

一、设计阶段的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空调系统需要满足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首先是空调系统的总体布局。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和使用要求,空调系统的布局需要满足相应的规范,例如建筑物的尺寸、朝向、功能分区等因素。

其次是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确定空调系统容量和热负荷的重要步骤,必须依据规范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性。

此外,还需要规定空调系统的通风要求。

通风是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要求。

规范要求通风系统的设计符合空气质量、新风量、排风量等相关指标。

二、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在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安装过程中,也有一些规范要求需要遵守。

首先是设备的选型。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环境情况,选用适合的空调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规范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效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是设备的安装。

规范要求空调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施工规范,例如设备的固定、接线、绝缘等方面。

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设备与其他设施的协调和空调管道的隔热、隔声等要求。

三、系统调试和运行要求完成空调系统的安装之后,还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

规范要求系统的调试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制冷制热效果测试等。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调整系统的参数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设备的滤网、水路等部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四、室内舒适性要求除了上述的规范要求外,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室内舒适性要求。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35 m2(两个);送风机房32 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1.7m2(两个);送风竖井2.7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5m2(两个);送风防雨百叶4.2m2。

二、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48m2;送风机房32 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3.4m2;送风竖井2.7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10m2;送风防雨百叶4.2m2。

三、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新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6m2)新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6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7~0.8m2;送风竖井0.6m2。

四、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6m2)送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6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4~0.5m2;送风竖井0.4m2。

五、机械防烟注意:1)以下表格风量按照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

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易小于0.7m/s。

2)如果防烟楼梯间为剪刀楼梯间,则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应乘以2.0系数。

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

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

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标题: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引言概述: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的匹配是确保办公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大小的空调可以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维护成本。

一、计算办公室面积1.1 确定办公室的长宽尺寸,以米为单位测量。

1.2 将长宽尺寸相乘,得到办公室的总面积。

1.3 考虑办公室中是否有隔断或其他特殊结构,需要将这些区域的面积也计算在内。

二、根据面积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2.1 根据办公室的总面积来确定所需的空调容量,一般以“BTU/小时”为单位。

2.2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需要的空调容量在150-200 BTU/小时之间。

2.3 考虑办公室的朝向、天花板高度、玻璃面积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需要适当调整空调容量。

三、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3.1 根据办公室的面积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等。

3.2 考虑办公室的布局和通风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位置和出风口设置。

3.3 考虑空调的能效比和制冷效果,选择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产品,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四、安装和维护空调设备4.1 请专业人员根据办公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确保空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2 定期清洁和保养空调设备,保持空调设备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效率。

4.3 注意空调设备的使用方法,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或频繁开关机,可以延长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监测和调整空调运行效果5.1 定期监测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确保办公环境舒适度。

5.2 如果发现空调设备运行异常或制冷效果不佳,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5.3 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避免浪费能源和增加运行成本。

结论:选择合适大小的空调与办公室面积匹配,不仅可以提高办公环境的舒适度,还可以节省能源消耗和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科学计算和合理选择,可以确保办公室空调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建筑设计常用尺寸

建筑设计常用尺寸
这里所讲的纵坡系停车库使用,不能与城市道路的纵坡限制混为一谈。
地下停车库
车库的类型很多,有单层,多层甚或还有高层者。目前高层建筑的地下多建有小车停车库,这类停车库除消防、交通、人防等专业对它有特定要求外,在建筑设计中有几个关键数据应当掌握:
1.净距:地下车库柱网的决定要与停车方式密切配合,要保证车辆能自如的转弯停泊和开出,以小轿车、面包车为例,柱间净距分别为:停二辆者、停三辆者。
2.楼梯井宽度大于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
窗宽一般由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
1.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墙,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不足考虑的。
一般住宅分户门~1m,分室门~,厨房门左右,卫生间门~,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空调机板尺寸

空调机板尺寸

空调机板尺寸一般来讲,家用空调常用壁挂机和柜机(对于部分全装修高档住宅使用的小型户式中央空调,考虑目前应用范围较小,在此不做分类),从户型使用情况看,挂机一般用于室内使用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房间,如卧室、小面积客厅等,功率一般在2匹以内,则其室外机净尺寸一般最大为850mm(长)350mm(宽)600mm(高),考虑空调外机安装时上部和四周各留出100mm的净距(冷媒管接人方向需150mm,当空调板中有屋面雨水立管或阳台雨水立管穿过时,搁板长度应加大150mm,或加大空调板深度l50mm。

图1),则可以推算出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100mm(长)550mm(宽)700-800mm(高);柜机一般用于面积为20-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如大客厅(连餐厅)等,功率一般在3匹以内,则室外机净尺寸一般为950mm(长)350mm(宽)850mm(高),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200mm(长)600mm(宽)x1100mm(高)。

当然如果单纯从房间具体使用面积反推空调功率,可能有些小房间的室外机搁置尺寸可适当缩小,但考虑部分住户人住时可能用的是以前购买的空调,因此笔者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尽量留出适当的余量,以免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

另外现在市场上的空调外机有变的趋势,设计单位也可随时通过调查研究来调整机位尺寸的设计1)非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中,每个居住空间都应考虑空调器的安装位置;南北厅(客厅、餐厅)连通的住宅户型,当南北进深较大时,宜考虑分别设置空调。

2)室内机应符合住户的常规布局,并尽量靠近室外机;空调外机搁板应尽量靠近可开启门窗或阳台,以方便安装操作;空调冷媒管预留洞口应尽量贴近直角墙面的阴角处,避免管线弯折(如有弯折处,半径不应小于150mm)或空离墙面及外露太多,空调管线裸露室外的部位应尽量考虑遮蔽措施。

3)空调百页(或穿孔板)的有效通风率应≥75%,并宜考虑开启合页、固定插销及注意开启方向要方便安装操作;空调百页尺寸宜比洞口尺寸上下各留100mm的缝隙便于开启及安装时踏握着力;如果通过住户外窗安装空调,应该注意可开启扇的尺寸、方向及安装、维修的可操作性。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依据1.《建筑空调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3.《建筑能耗计量与管理规范》(GB/T 50378-2019)4.《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3-2012)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9)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多功能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区、商业区、会议区等。

建筑形式为钢结构框架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要求舒适、节能、环保。

三、设计内容1. 冷热源系统设计本项目的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埋设的地热井和地热换热器,利用地热能进行取暖和制冷。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设计多台地源热泵单元并联运行,同时配备燃气锅炉作为备用热源。

2. 空调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度,设计方案采用变风量变频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外气温变化和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空调系统采用风管送风,通过局部空调末端进行送风,实现个别办公室的独立温控。

3. 通风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湿度的适宜性,设计方案采用全热交换新风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室内外空气的热量和湿度交换,实现新风的节能利用。

4.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本项目将空调、照明、风机等设备集成到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五、设计原则1. 舒适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室内空气的清新度、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保证室内环境符合人体的舒适需求。

2. 节能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采用高效设备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3. 环保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实现建筑环保的目标。

六、设计特色1. 变频调控通过采用变频空调系统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和舒适调控。

2. 热泵利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和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地热和新风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空调相关数据
注:
1、空调室外机一侧还需考虑冷媒管接管尺寸,故室外机实际宽度应按本表所列宽度加200mm考虑;
2、背面离墙应有不小于150mm的进风距离,前方离百页窗应有不小于100mm的出风距离;
3、1匹空调制冷量约为2300~2600W;1.5匹空调制冷量约为3200~3600W;2匹空调制冷量约为4800~5500W;3匹空调制冷量约为6800~7200W;5匹空调制冷量约为12000W;
4、同一品牌相同制冷能力的空调都有不同系列机型,一般来说冷、暖两用型的外机尺寸相对单冷型的要大一些;变频机组外机尺寸相对不变频的要大一些。

本表所列尺寸是按较大值取值;
5、空调冷媒管墙上留洞一般为φ80mm,壁挂机留洞中心距地2.2m或2.3m,柜式机留洞中心距地0.2m或0.3m;
6、空调冷凝水立管管径,对于多层一般可按φ32~φ40mm考虑,高层按φ40~φ50mm 考虑。

每层预留支管φ32mm~φ40mm,管材采用U-PVC塑料管,承插粘接。

每层支管如安装在空调板上离地30~50mm高,则空调板外沿无需雨水翻口,雨水散排;每层支管如安装在空调板下,则空调板外沿可设雨水翻口,并可采用地漏形式代替预留支管,雨水通过地漏口排放(如采用地漏排放形式,则冷凝水立管管径取De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