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
花岗岩人行道常用尺寸

花岗岩人行道常用尺寸
花岗岩人行道是一种常见的人行道材料,其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人行道的建设中。
在人行道的设计中,常用的花岗岩人行道尺寸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宽度:花岗岩人行道的宽度一般为1.2米到1.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行人的通行需求,同时也考虑到了人行道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周边环境。
2. 高度:花岗岩人行道的高度通常为5厘米到8厘米之间。
这样的高度既能够保证人行道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又能够减少行人的跌倒风险。
3. 长度:花岗岩人行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安装。
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的长度会根据道路的长度和行人流量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行人能够便利地通行。
4. 颜色:花岗岩人行道的颜色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花岗岩人行道颜色有灰色、黑色、红色等,可以根据城市风貌和环境要求进行选择。
花岗岩人行道的常用尺寸是根据人行道的实际使用和环境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的。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人行道的稳定性和平整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花岗岩人行道的尺寸,可以为城市创造一个安全、美观、
舒适的行人通道,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尺寸数据都有哪些?都给你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一、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间小路:>2.5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二、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三、车道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2.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城市道路几何尺寸设计祥解

城乡 0.8 0.9 1.00
• 09规范: N设计 N可能 N基本 •
i
• 还有旳算法:
N设计
N 基本
•V C
一级─自由车流, 二级—稳定车流, 三级—饱和流,
四级—强制车流
34页
设计速度100km/h 旳迅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
四) 规范对设计通行能力旳有关要求
《2023城市迅速路设计规范》要求
车道序号
1
2
3
4
5
1.00
0.80~0.89 0.65~0.75 0.50~0.65 0.40~0.5
3)平交口修正系 数
a3
a3
交叉口之间无阻的行程时间(s) 交叉口之间实际的行程时间(s)
①路段上旳行驶车辆受到平交口信号灯旳影响时(如图4-12)
图4-12 a1计算图式(一)
a3a
t1
t AB + t 2 +t3
一、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旳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 利用, 并预留管线位置。 3、对既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 旳措施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确保交通安全。
二、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合用条件(100页)
(一)一般城市道路分四种基本类型
机动车车行道总宽度:
机动车道宽度(双向)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2 条)
一条车道宽度
(一)一条车行道宽度
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车身宽度a和左侧 安全净距加右侧安全净距构成。
设同向行驶车辆旳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为x,车 辆与路缘石旳安全净距为c
天津道路等级分类尺寸

天津道路等级分类尺寸
关于天津道路等级分类及尺寸的信息,通常遵循中国交通部发布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以下是根据中国的一般规定概述的几个道路等级及其基本尺寸要求,但请注意,具体尺寸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查阅最新的地方规定或设计标准。
1.一级公路:
一般为国家级或省级干线公路,具有较重的交通流量和货运功能。
路基宽度通常在25米以上,双向四车道以上。
2.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多属于区域性公路,连接主要城市和县镇。
路基宽度一般在12至25米之间,通常为双向两车道或四车道。
3.三级公路:
主要是连接县与乡、村的主要道路。
路基宽度在8至12米之间,一般为双向两车道。
4.四级公路:
属于次要乡村道路,提供地方交通服务。
路基宽度一般小于8米,可能是单向行驶或双向行驶的简单道路。
以上仅为一般性描述,实际道路的等级和尺寸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设计标准、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进行调
整。
如果需要了解天津具体道路等级分类及尺寸的详细信息,建议咨询当地交通部门或查阅最新的天津交通规划和设计标准。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道路宽度是指道路横向的宽度,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标准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道路宽度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城市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宽度的标准规范是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交通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宽度要比次干道和支路宽,这是因为主干道通常承载着更多的交通流量,因此需要更宽的车行道和人行道,以保障交通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城市道路宽度的规范还需考虑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和绿化带,以确保道路的整体美观和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二、乡村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相较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的交通流量一般较小,因此其宽度标准规范也有所不同。
在乡村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线形和纵坡,以确保道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此外,乡村道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状况,以确保道路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高速公路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高速公路是承载着大量车流量的重要道路,其宽度标准规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标准车行道宽度为3.75米,而标准紧急停车带宽度为2.5米。
此外,高速公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考虑到匝道、桥梁和隧道等特殊路段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整条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四、道路宽度标准规范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宽度标准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调整和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道路建设能够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
五、结语。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合理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超齐全的城市道路设计常用尺寸(干货)

超齐全的城市道路设计常用尺寸(干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尺寸数据也不少.太多记不住?还在左找右翻?今天这篇都给你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间小路:>2.5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车道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1.2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2.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3.道路纵坡3.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3.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4.道路横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人行道横坡为1.0%~2.0%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停车场1.停车场位置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宁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停车场出入口距离一级道路>50m2.停车位计算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当量小汽车位数计算.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为25~30㎡,停车位尺寸以2.5m*5.0m划分(地面划分尺寸).3.出入口数量及尺寸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4.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表▲注:本表摘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CJ100-98.5.停车场的停车方式根据地形条件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种.其中间最小距离以小型车为例,停车方式见下图:6.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7.非机动车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摩托车每隔车位为2.5~2.7㎡.踏步与无障碍坡道1.踏步1.1踏步常用高度及宽度,H=0.12~0.15m,W=0.30m~0.35m;2H+W=60~65(cm).1.2可坐踏步:H=0.20~0.35m,W=0.40~0.60m.1.3连续踏步数最好不要超过18级,18级以上应在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不小于1.20m.2.坡道最小净宽1.5米,平台最小净深2米.纵坡不大于2.5%扶手: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85m.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最大高度(m)-1.50,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30,16,9, 6.,2.坡度-1:20,1:16,1:12,1:10,1:8.场地排水坡度1.各种场地的使用坡度(%)▲注: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其他行道树冠幅:5-6m庭院观赏树冠幅:8-10m户外座椅:高0.38-0.45m;座面倾角6-7°;座面宽0.4-0.6m;靠背与座面夹角98-105°;靠背0.35-0.65.单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水深:人工水体进岸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否则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儿童泳池水深0.5-1.0m为宜,成人泳池水深1.2-2m为宜.养鱼因雨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并需保证水质的措施.水生植物深度视不同植物而异,一般浮水植物(睡莲)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 左右.汀步:步距≤0.5m路缘石:H=0.10~0.15m.栏杆: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栏杆净空不大于0.11米.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廊:H=2.20~2.50m,W=1.80~2.50m.照明灯:庭院灯一般高度为3-4m,间距一般为15-20米左右;草坪灯一般高度为0.3-1m左右,间距一般为5-8m左右.。
单行道宽度标准尺寸

单行道宽度标准尺寸
单行道的宽度标准尺寸会因国家、地区和道路类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常用于城市和道路规划的单行道宽度标准尺寸,仅供参考:
1. 城市道路的单行道宽度:
- 车道宽度:通常在3.0米至3.7米之间,有些地区可能会更宽。
- 路肩宽度:约0.5米至1.5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米至2.5米之间,提供足够的空间供行人通行。
2. 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单行道宽度:
- 车道宽度:通常在3.5米至3.75米之间,有些地区的高速公路车道宽度可能更宽。
- 路肩宽度:约1.5米至2.5米,为紧急停车和交通事故处理提供空间。
请注意,以上尺寸仅为一般参考值,实际的道路规划和设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行人需求、路段用途等。
因此,在进行道路规划和设计时,应该遵循当地道路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道路的安全和顺畅。
如果您有具体
的道路规划需求,建议咨询专业的交通规划师或道路工程师,以确保符合当地的道路规划标准。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标准宽度是指公路的设计宽度,它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涉及到交通安全、行车舒适性、交通效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公路标准宽度的规定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车辆通行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交通量,公路标准宽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的标准宽度要比普通乡村道路和次干道宽一些,这是因为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承载的交通量大,车辆速度快,需要更宽的道路来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其次,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比如,在城市中,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的设置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宽度,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而在乡村地区,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农业机械的通行需求,因此会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地形和环境因素。
在山区、湿地等特殊地形环境中,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以保证公路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考虑到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改造可能,以避免因为交通量增加而需要频繁地进行道路改造。
总的来说,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交通需求、道路功能、地形环境和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
只有合理确定公路标准宽度,才能保证公路的安全、舒适和高效通行。
因此,在公路工程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确定公路标准宽度,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i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
组团路:3m-5m
宅间小路:>2.5m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
轮椅通过:W 1.50m
轮椅交错:W 1.80m
二、消防
1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 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
图(m。
5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 ;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三、车道
1. 道路宽度
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组团路:路面宽3m-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
小于8m 1.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2.5m ; 1.5双车道:W6.0〜9.0m (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 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2. 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3. 道路纵坡
3.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
1. 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 L为坡长
3.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
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4. 道路横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5. 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注:
1. 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年版)
2. 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 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四、停车场
1•停车场位置
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宁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
停车场出入口距离一级道路>50m
2•停车位计算
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当量小汽车位数计算。
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为
25~30川,停车位尺寸以2.5m*5.0m划分(地面划分尺寸)。
3. 出入口数量及尺寸
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
4. 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表
平行式」
注:本表摘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CJ100-98
5. 停车场的停车方式
根据地形条件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种。
其中间最小距离以小型车为例,停车方式见下图
1 I b
g
6.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
(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7. 非机动车
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川,摩托车每隔车位为2.5~2.7 m20
五、踏步与无障碍坡道
1. 踏步1.踏步常用高度及宽度,H= 0.12〜0.15m, W 0.30m〜0.35m;2H+W=60~6(cm)。
2.可坐踏步:H= 0.20 〜0.35m, W 0.40 〜0.60m。
3.连续踏步数最好不要超过18级,18级以上应在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不小
于 1.20m。
2. 坡道最小净宽1.5米,平台最小净深2米。
纵坡不大于2.5%扶手: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 0.68m.85m。
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最大高度(m)-1.50 ,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 30,16,9,6.,2。
坡度-1 : 20, 1 : 16,1: 12,1: 10,1: 8o
六、场地排水坡度
1.各种场地的使用坡度(%
注: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规范》CJJ 83-9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七、标准场地
1.标准篮球场地
2标准网球场地
3.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馆
Badminton Court
404G
W
40 40-
40 40
L ___ J 13400
g OJ
单位;毫米
,720( 丽切
1 泊仃 148n
3SB0 ,皿q
八、其他
行道树冠幅:5-6m 庭院观赏树冠幅:8-10m
户外座椅:高0.38-0.45m ;座面倾角6-7 °;座面宽0.4-0.6m ;靠背与座面夹
角98-105 °;靠背0.35-0.65。
单人椅:L= 0.60m左右,双人椅:L= 1.20m左右,三人椅:L= 1.80m左右。
水深:人工水体进岸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否则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儿童泳池水深0.5- 1.0m 为宜,成人泳池水深 1.2-2m 为宜。
养鱼因雨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 ,并需保证水质的措施。
水生植物深度视不同植物而异,一般浮水植物(睡莲)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
汀步:步距w 0.5m
路缘石: H= 0.10 〜0.15m。
栏杆:低栏杆:H= 0.2〜0.3m;中栏杆:H= 0.8〜0.9m;高栏杆:H= 1.1〜
1.3m。
栏杆净空不大于0.11米。
亭:H= 2.40 〜3.00m, W2.40 〜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 H= 2.20〜
2.50m,W 1.80〜2.50m。
照明灯:庭院灯一般高度为3-4m,间距一般为15-20米左右;草坪灯一般高度为0.3-1m左右,间距一般为5-8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