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合集下载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1、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①220kV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因受设备限制达不到1.8m 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可采用括号内1.6m 的数值。

②海拔500m 以下,500kV 取3.2m 值,但不适用于500kV 紧凑型线路。

海拔在500~1000m时,500kV 取3.4m 值。

2、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3、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值
4、等电位作业中的最小组合间隙
5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6、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7、一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
比330kV的多1片。

带电作业及其安全间距(标准版)

带电作业及其安全间距(标准版)

带电作业及其安全间距(标准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52带电作业及其安全间距(标准版)一、基本作业方式带电作业依据作业人员所处电位的不同,作业方法分为间接作业(零电位、中间电位)和等电位作业操作方法。

1.间接作业间接作业是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工具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位进行维护、测试、检修的作业。

间接作业主要包括零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如带电水冲洗、带电清扫、带电测零、测量电场和测温等都属于间接作业。

(1)零电位作业。

它是指作业人员始终处于大地(杆塔)相同的电位状态下,通过绝缘工具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位进行的检修作业,零电位作业又称地电位作业。

零电位作业又可分为“支、拉、紧、吊”多种基本操作方法,零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有两种关系。

大地→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大地→人体→空气间隙→带电体(2)中间电位作业法。

它是指在零电位和等电位作业都较困难的情况,作业者处于中间电场(中间电位)的一种作业方法。

这种作业要求作业者既要保持对带电体有一定的距离,又要保持对地有一定的距离,处于中间电位的作业者与带电体有较为复杂的关系。

大地→绝缘工具→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大地→空气间隙→人体→空气间隙→带电体2.等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是带电作业人员借助各种绝缘工具对地绝缘后,与带电设备处在同一电位上的作业,等电位作业又称直接作业。

等电位作业者与带电体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1.安全距离的含义安全距离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所应保持各种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总称。

具体地说,安全距离包括下列五中间隙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最小安全作业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

在规定的安全间距下,带电作业中即使产生了最高过电压,该间隙可能发生击穿的概率总是低于预先规定的可接受值。

在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时,过去基本上不考虑系统、设备、和线路长短、一律按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过电压来确定。

这对部分小塔窗线路,紧凑行线路、升压改造线路的带电作业带来了限制和困难。

实际上,当线路长度不一样,系统结构不一样,设备不一样,作业工况不一样时,不同线路的操作过电压会有较大差别。

如果装有合闸电阻或在带电作业时已停用自动重合闸,带电作业时的实际过电压倍数将较系统中的最大过电压低。

因此,在计算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和危险率时,应根据作业时的实际过电压倍数来计算分析。

不同系统的过电压值可通过暂态网络分析以仪(TNA)或数字计算机应用专用程序计算求得。

在实际作业中。

如果无该线路的操作过电压计算数据和测量数据,则应按该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过电压倍数来确定安全距离。

如果通过计算和测量已知该线路的实际过电压倍数,则可采用标准中推荐的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验来加以校核确定。

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包括带电作业最小电气间隙及人体允许活动范围。

在IEC标准中,最小电气距离是指带电作业工作点可防止发生电气击穿的最小间隙距离。

最小电气间隙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间隙外形、放电偏差、海拔高度、电压极性等。

,作业间隙的形状对放电电压有明显的影响。

在正极性标准冲击电压下,棒一板结构的放电电压最低,其间隙系数为0.1。

对于其他不同的间隙结构,可通过真型试验求出不同电极结构下的间隙系数。

间隙结构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进入高电位的作业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间隙距离下,处于等电位的模拟人对侧边构架的放电电压要高于对顶部构架的放电电压。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1、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①220kV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因受设备限制达不到1.8m 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可采用括号内1.6m 的数值。

②海拔500m 以下,500kV 取3.2m 值,但不适用于500kV 紧凑型线路。

海拔在500~1000m时,500kV 取3.4m 值。

2、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3、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值
4、等电位作业中的最小组合间隙
5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6、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7、一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
比330kV的多1片。

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距离是作业安全的基本保证。

为了改变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票填写、现场安全管控等过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模糊不严谨和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根据集体企业施工特点,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配电部分)、(电工制造)、(电网建设部分)等资料中,分类整理出140种安全距离,帮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严格执行,确保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一、涉电区域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摘自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工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表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3.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m(2.5m)、2.8m(2.5m)、2.9m (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户外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

(摘自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表2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5.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

(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表3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6.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工制造安规表3)表4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7.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临近高压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

临近高压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

临近高压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
临近高压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是指在进行高压作业时,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这个距离的大小通常由相关的电力安全规程和标准来规定。

在中国,相关的标准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变电站部分),其中规定:
1. 临近高压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米,垂直距离应不小于3.5米。

2. 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防护用品,并使用绝缘绳索等工具。

同时,应设立专人监护,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安全距离规定。

因此,在进行高压作业时,应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对于不同的作业类型和环境条件,安全距离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作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全距离设置和管理。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正式版)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08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正式版)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安全距离的定义安全距离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所保持各种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总称。

具体地说,安全距离包括下列五种间隙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最小安全作业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

在规定的安全间距下,带电作业中即使产生了最高过电压,该间隙可能发生击穿的概率总是低于预先规定的可接受值。

2、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是指:地电位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10kV配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规定表3-16所示。

3、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是指:带电体上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带电体上等电位作业人员对地的安全距离等于地电位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4、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是指:带电体上作业人员与邻相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最小相间安全距离规定如表3-17所示。

电气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气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作业140种安全距离电⽓作业140种安全距离前⾔距离是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证。

为了改⽅案编制、⼯作票填写、现场安全管控等过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模糊不严谨和执⾏标准不统⼀等问题,根据《电⼒安全⼯作规程》等资料中,分类整理出140种安全距离,帮助作业⼈员熟练掌握、严格执⾏,确保电⽓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涉电区域1.室内⾼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论⾼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摘⾃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3.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度分别⼩于2.7 m(2.5 m)、2.8 m(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

4.户外10kV及以上⾼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车安全限⾼标志。

(摘⾃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表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5.邻近或交叉其他电⼒线路的⼯作。

(摘⾃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表3邻近或交叉其他电⼒线⼯作的安全距离6.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安全距离不准⼩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监护。

(摘⾃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制造安规表3)表4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安全距离7.施⼯机械作业安全距离起重机、⾼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监护。

如⼩于表5、⼤于表 1 所⽰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①220kV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因受设备限制达不到1.8m 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可采用括号内1.6m 的数值。

②海拔500m 以下,500kV 取3.2m 值,但不适用于500kV 紧凑型线路。

海拔在500~1000m时,500kV 取3.4m 值。

2、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3、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值
4、等电位作业中的最小组合间隙
5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6、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7、一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
比330kV的多1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