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共15页文档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2、休眠的原因
2. 1 种壳效应 2. 2 种胚发育程度
2. 3 抑制剂与激素的作用
2. 4 光敏素的作用
4
2. 1 种壳效应
种壳休眠是指种子的包覆组织所导致的休眠性,所谓包覆组织,泛指散 播单位中,胚部以外的各种结构(也称为胚的外围结构),可能是指胚乳、 种皮、果皮、内外颖甚至于花被等或这些组织的综合体,因植物而异。种壳 休眠习惯上称为种皮休眠。种子的包覆组织太紧密,密封性好,含有蜡质、 胶质、粘质或革质化。
15
Figure 1 Model for the regulation of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by abscisic acid (ABA) and gibberellins (GA) in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Finch Savage and Leubner-Metzger, 2006) The model is based on work with Arabidopsis thaliana (ecotype Cvi), and key target genes are in parentheses. 图1 在对环境的反应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 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模型(FinchSavage and Leubner-Metzger, 2006),该模型以拟南芥(ecotype Cvi) 中的工作为依据, 16 括号内表示关键的标记基因。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是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解除胚生理后熟性休眠的方法,尤其对 因含萌发抑制物质而形成生理休眠的种子效果显著。层积处理可以促使胚 形态发育成熟,激素含量发生变化,抑制物质降解,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 分子物质,提高一些酶的活力,促进有关基因的表达,种皮透性增强以及 使胚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等。常用的层积有变温层积和恒温层积,变温 层积通常模拟休眠种子的自然环境条件。应根据不同的种子采用不同的层 积方式。 已知有100 多种植物,特别是一些木本植物的种子,如苹果、梨、葡 萄等要求低温、湿润的条件来解除休眠。通常用层积处理,即将种子埋 在湿沙中,置于1 ℃ ~ 10 ℃温度中,经1 ~ 3 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 效地解除休眠。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赤霉素 和细胞分裂素(简称CTK)的含量增加。一般说来,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 间,能促进萌发。
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干湿,日晒,低温)

7 低 温 层积
小麦 种子 混合 水苔 、 、 石和 泥炭 土 砂 蛭
等 介质 , 5~1 ℃ 温度 下 , 积时 间一般 为 2~3 , 在 0 层 d 能
打破种 子休 眠 的种子 虽然 已经达 到 了形 态 上 的成熟 , 但是 还需 要一定 时 间的生理 后熟 , 括种 胚 包 发育 完全 、 物质 的 累积和转 化 的完成等 , 求 收获 的小 要 麦 降低含水 量 (4 以下 ) , 1% 后 在常温 和 氧气充 足 的条 件下 放置一 到数 月 , 以完成 小麦 的后熟 。 可
延续 种和物 种是 十分 有利 的 , 是对 于农业 生产 而 言 , 但
5 化 学药 剂 处理
小麦 种 子 可 以用 1 5 双 氧水 处 .%
休 眠的种子 发 芽力 降低 ,会严 重地影 响 田间 出苗率 。 影 响小麦种 子休 眠 的 因素很 多 ,虽 然有些 因素的机 理 还 不太清 楚 ,但 是 目前 有许 多方法 可 以打破小 麦种 子 的休 眠 , 提高发 芽率 。 1 种子 的 干湿 交替 处理
在播 种后及 时 用除 草剂 除草 。每 6 7 6 m 用施 田补 或敌 草胺 乳油 10~1 0 l在播种 后进 行 土壤处 理 。 0 5m , 7 盖 草保 湿 播 种后 大 畦 面 覆盖 适 量 的 短麦 秸 草 ,
( 收稿 日期 :0 50 . 1 2 0 .83 )
左 右使其 干燥 , 复 2~ 反 3次 即可播 种 。 2 热干 燥 法 加 热 干燥 的方 法 可 以提高 小麦 的发 芽 率 。常 用 的温 度 为 3 4 ℃ , 0~ 0 干燥 3~ d可 以明显 提 5 高小麦 的发芽 率 ,5 干燥 8~lh也 可 以提高小 麦 的 4℃ O
种子发芽与休眠解除方法

种子发芽与休眠解除方法发芽一般种子操作注意事项1.刚买来或采收之种子,因为杂质可能会很多,此等杂质会影响到种子粒数的估算,因此需要先经过清理。
2.种子经常保存在干燥低温状态,不常用者置于-20℃冷冻柜,常用者分装后置于5℃冰箱;这些种子需要用胶袋或铝箔带紧密包装,并在包装内、外分别注明:1、购入(采收)日期,2、(品)种名,3、来源,4、发芽率,5、千粒重,6、含水量。
3.种子包装后置于密封罐之中,再置低温储藏。
从冰箱拿出种子后,须将密封罐置室温下若干时间,俟种子回温后才能打开取出包装,否则种子易吸水气。
拿到所需要的量后马上再密封装罐放回冰箱,勿放在室温下太久。
一般播种方法播种于土中土地整平,加水湿润后,先决定穴播或条播,然后挖穴或沟,务使播直。
播种深度常为1cm,微小种子常为3-5cm,但以各种植物的推荐深度为准,而且每粒的深度要一致。
播完覆土,并略加压使种子与土粒接触。
育苗选择适当的容器与培养土。
一般合适的培养土是2份腐植土、2份砂土与1份壤土。
培养土适度给水后放入容器内压实。
种子平均播于土面,然后用蛭石或粗砂粒拌培养土盖在种子上。
细小种子如四季海棠者,种子与细沙相拌后一齐播种,不用另盖土。
为防止培养土水分快速丧失,可用透明塑料纸封口。
一般发芽试验1.样品若无法立刻做发芽试验,需先置于冰箱内。
2.以卷纸法,进行发芽试验。
纸卷法是两张吸水纸在下,一张在上,种子平均铺于其中,然后如包春卷法卷起,再放入塑料带内,塑料带封口封上后,直立置于温箱中。
纸卷下端需折起,以防种子掉落。
纸卷内、外皆需置写标签,以防混淆。
吸水纸在使用前需先吸足水,然后拧干,直到整卷纸不再滴水。
3.发芽期间可能因水份蒸散而抑制发芽,因此每约三至七天,宜做观查,若水份不足时,宜略喷水,唯仍不可过量,特别如豆类种子等,所吸收水量甚多,需于卷纸后半天或一天后,马上观察是否要加水。
4.自卷纸那天起,通常七天后观察一次,十四天后再观察一次,共观察两次。
01-4.4 种子休眠与解除

➢ 原因: 种子本身的生理特性(不透水、气)
➢ 解除方法: 物理方法:机械破损种皮 化学方法:化学药剂破损或降解种皮 硫酸,酒精,纤维素酶等。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内源休眠(endogenous dormancy)
➢ 原因: 胚发育不完全;生理休眠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水分:养分水解,细胞膨胀伸长 温度:春播花卉:20-25℃;秋播花卉:15-20℃; 热带花卉:25-30℃ 氧气:呼吸作用
光照:好光性种子、嫌光性种子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2 休眠因素
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处于适 宜 的发芽条件下,仍不正常发芽的现象。
➢ 解除方法: • 层积处理(冷湿处理):改善激素平衡 • 去皮:根除发芽抑制物的来源 • 激素处理:BA, GA3, KT…… • 干贮后熟:某些一、二年生花卉 • 化学药品处理: 0.1~0.2%的硝酸钾、0.5~3%的硫脲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春兰种子
谢谢
➢初生休眠(primary dormancy):先天性休眠
– 外源休眠:透气透水能力差;壳斗科、豆科、蔷薇科等
– 内源休眠 :胚的发育、内源激素;兰科、白蜡属、银杏等。 ➢次生休眠(secondary dormancy):初生休眠解除后,遇到 不适宜的外部环境,再一次转入休眠。
四、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硬实种子休眠的机制和解除方法毕

·83·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3期1 前言硬实种子指种皮坚硬难以进行吸胀萌发的种子,硬实是种子普遍存在的特性,像是豆科(Leguminosae)、旋花科(C o n v o l v u l a c e a e )、锦葵科(M a l v a c e a e )、棕榈科(Arecaceae)、半日花科(Cistaceae)、蔷薇科(Ros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山茶科(The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等,硬实性都比较明显。
目前,种子硬实性研究是焦点课题,主要集中在豆科种子上。
文章就硬实种子休眠的机制进行分析,从化学、物理、生物三层面,就破除休眠机制的方法进行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硬实种子休眠的机制2.1 什么是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所以休眠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延续。
休眠包括两种情况:原初休眠——指种子在成熟中后期自然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萌发的特性,又称自发休眠。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2.2 种子休眠的意义在生物学上和农业生产上均有重要意义:种子休眠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特性,是种子植物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适应性,有利于世代延绵;干湿冷热交替地区生长的种子一般都有明显休眠期。
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减少贮藏时损失。
但是,某种程度上,影响发芽结果,不利于播种有时降低种用价值除草困难3 硬实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种子硬实性向来备受学者关注,如何解除这种硬实性成为诸多学者探讨的焦点,汇总起来,主要有化学、物理、生物三种方法。
3.1 化学处理方法3.1.1 强酸处理。
较为常用的化学方法,通过强酸作用腐蚀种皮,打破栅栏组织的屏障,变薄种壳,清除珠孔堵塞物,增加种皮通透性。
破除种子休眠的几种常用方法

3 讨论 作物种子有无休眠, 有休眠种子的休眠期多长, 采用何
种 方法打破 较为有效 等方 面的知识需要 检验员 自己积 累经
小 麦和 油菜 种子 适宜 用 预先冷 冻法 。 首先将 各 重复种
子 放 在湿 润 的纸 床 上 , 于5— 1 o 的冰 箱 中3 , 后 移 置 0E d然
菠菜 、 南瓜等 种子通 常采用机 械损伤法 。 菠菜 等种 子 因
种 皮透气 性 差 , 只有 通过机 械去 皮 、 去壳 才能 打破休 眠 ; 南
瓜 类 的种子 可用 牙齿 嗑开种 子发 芽 口 , 后按 规程 置于发 然 芽 床上 。
高时易分解 变质 , 适宜放 在4 左右 的冰箱 中遮光 保存 。  ̄ E
沾 在 种子 上 的 双氧 水 , 置 于 床发 芽 上 。 它 作 物用 3 % 再 其 0 的浓 双 氧 水 处 理 , 水稻 浸 种2 , 麦 浸 种5 i, 麦 浸种 h小 a rn 大 1 0— 2 mi。 注意 的两 点 , 是避 免手 、 0 n应 一 脸等 部位 的皮肤 接触 双氧 水 , 止烧 伤 ; 是 因为 双 氧水 见光 或 环境 温度 防 二
于 沙床上 , 接下来 步骤按 照规 程操作 。 这里 必须注意 的是棉
种 对水分要求 十分严格 , 沙床 的水分多 少应根 据经验把握 。 笔 者介绍 一 种简 易方 法 : 沙子 握在 掌心 , 将 然后5 个手指 轻 轻 地松 开 , 沙子不 结 大团 , 自然 裂开 为宜 。 些作 物因 干燥 有 时 间长通 常不采用 , 它作物温度 、 其 时间控 制见表 1 。
安徽农 学通报 ,A h igi c B l 0 0 6 2 n uA rSi u1 1, ( ) . . . 10 2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 胚的器官分化不完善( 形态后熟)
有些植物如人参( Panax ginseng ) 等植物的种子( 果实) 虽已表 观成熟, 但它们的胚尚未分化完善, 需在适宜的条件中继续完成器官 分化, 才能发芽成苗。
◆ 胚已分化完善, 但未具生长能力( 生理后熟)
许多植物种子胚已完成形态分化, 但去掉种皮亦不发芽, 主要是因 为胚的活力降低,胚部本身的生理障碍,可能引起的种子内部缺乏生 长物质,特别是蔷薇科中这类种子较多, 必须经湿沙层积完成其生理 后熟才能萌发生长。
6
2.3 抑制剂与激素的作用
许多植物种子的种皮或胚乳内含有一些酚类、醛 类和脱落酸(ABA)等化学物质,称为抑制剂,抑 制种子的发芽。 大量研究表明, 种子中存在的抑制剂是造成种 子休眠的重要因素。抑制剂的种类多种多样, 有 脱落酸、有机酸、酚类、醛类、香豆素、芥子油、 氢氰酸等, 存在于果皮、种皮、胚乳和胚中,在不 同植物种子的种壳中,抑制剂的种类往往不同, 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例如桃、杏的种子内会有苦杏仁苷, 在潮湿 条件下可分解放出氢氰酸起抑制作用。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报告人:罗佳佳 2013年12月16日
1、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
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活
力的种子(或者萌发单位)在任何正常的物理环境因子(温度、 水分、氧气、光照/黑暗等)的组合下不能完成萌发的现象。学 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种子休眠的类型,目前公认的有4种 类型:生理休眠、形态休眠(胚后发育)、形态生理休眠和强迫休 眠(赵可夫等,1999)。 种子休眠在植物中十分普遍,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在长 期演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生物学适应,是植物适应逆境和保护物 种延续的一种策略。 一些植物,如热带一些顽拗性植物(如龙脑香科)种子、 柳属(Salix)和许多栽培作物种子成熟脱落之后在适宜的条件下 就能萌发,是没有休眠的,但大多数植物通常有或强或弱的休眠 特性。
种子休眠和休眠解除

寄生(Viscum album)种子一直在黑暗的发芽箱内从未见光,不仅完全
不能萌发,而且还会全部失去发芽力而死亡,与之相反的也有些植物的
恭
种子属忌光性的,光对其萌发有抑制作用,必须在暗中萌发,例如黑种草
贺
属(Nigella)。
中
秋
2 、种子休眠解除的方法及其机理
解除休眠的方法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K/ABA相互作用的结果以调控膜的透性水平和促使赤霉素的释放来 实现。乙烯在种子解除休眠中不仅可以起到机动素(KN)的作用,还可 提高并代替赤霉素的效应而起作用。
无机化学试剂处理 药剂处理适用于硬实含量较多的种子,常用药剂有:无机酸类,如硫
恭
酸、氟化氢等;无机的钾盐、钠盐;强碱、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浓硫
恭
贺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综合方法
中
秋
2.1 、物理法解除休眠
机械处理
通过机械的方法擦破种壳可提高种壳的透性,因而可打破因种壳透性不良而 引起的休眠。对硬实种子粒大者可以采用机械破皮法。
温度处理(层积处理、低温处理、高温处理、变温处理)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层积处理是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解除胚生理后熟性休眠的方法。一般而言
中
秋
4 、环境条件与种子休眠
种子的休眠特性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受生长环境所影响,生长环境条
件如光、温、气、湿、土壤肥力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均产生显著影响。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光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因不同植物而异。需光种子的,光成为其萌发的绝
对需要,较为突出的是一些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的种子,如槲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