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体育教程ppt课件

(2)缺乏运动基础或中断体育锻炼过久的人恢复体育锻炼时,强度宜小 ,时间 宜短,密度应当适中,并且不宜参加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
(3)注意提高人体已经适应的运动负荷,使体能保持不断增强的趋势。
32
2、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全面性原则
★怎样才能做到全面锻炼?
(1)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从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 机体形态、提高机体功能,陶冶心情、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着眼 。
21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
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 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 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 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抑郁状 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或嗜睡、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 害很大。
22
焦虑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见课本21页)
预防亚健康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15
健康的五要素
16
“五快” “三良好”
★“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
▲“快食”包括胃口好、不挑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快眠”是指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精神饱满; ▲“快便”是指大小便通畅、便时无痛苦、便后感舒适; ▲“快语”是指思维敏捷、说话流利、口齿清楚、表达正确; ▲“快行”是指行动自如、步伐轻捷。
7
体育的教育功能
1、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发展自我参与意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3、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 4、体育的群众性、国际性、礼仪性和竞争性,使其具有
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8
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
(3)注意提高人体已经适应的运动负荷,使体能保持不断增强的趋势。
32
2、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全面性原则
★怎样才能做到全面锻炼?
(1)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从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 机体形态、提高机体功能,陶冶心情、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着眼 。
21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
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 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 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 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抑郁状 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或嗜睡、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 害很大。
22
焦虑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见课本21页)
预防亚健康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15
健康的五要素
16
“五快” “三良好”
★“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
▲“快食”包括胃口好、不挑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快眠”是指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精神饱满; ▲“快便”是指大小便通畅、便时无痛苦、便后感舒适; ▲“快语”是指思维敏捷、说话流利、口齿清楚、表达正确; ▲“快行”是指行动自如、步伐轻捷。
7
体育的教育功能
1、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发展自我参与意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3、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 4、体育的群众性、国际性、礼仪性和竞争性,使其具有
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8
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
大学体育理论课PPT课件

.
26
第十五章 休闲
运动
(Leisure Sports)
.
27
• 一、跆拳道 • 跆拳道是一种使用拳脚进行格斗、对抗的运动项目 • 跆拳道的锻炼方法 • 1 自我练习法 • 2 配合练习法 • 3 增加难度法 • 4 利用外界条件和环境的练习方法 • 5 踢打沙袋练习法 • 6 实战练习法 • 7有条件实战练习法 • 8 主要技术的脚靶练习法
罗兰加洛斯美丽的红土,而澳网和美网虽然均采用硬 地球场但是在球速和球的弹跳等方面也略有不同。
• 草地球场又分为天然草场和人造草场
• 泥地、沙地球场、硬地球场、合成塑胶球场 、网球地 毯球场
• 1923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将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
开赛定为四大世界性公开赛,俗称四大满贯赛。
.
18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始于1905年,是四大网球公开赛中最年轻的一个。 比赛于每年的一月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网球中心举行。澳网公开赛最初 只设男子单打比赛,直至1922年才增设女子单打比赛,后又设立了男、 女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1988年,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政府花500 0万美元在墨尔本的费林德斯公园建成了具有20世纪先进设施的国家网球 中心。该中心占地19公顷,拥有正式赛场25个,场地为硬地球场。
• 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始于1881年,每届比赛均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
美国纽约城网球总会的国立网球中心举行。从1997年起比赛在新落成
的阿瑟·阿什网球中心进行。该中心占地18.2公顷,拥有比赛场地33
个,场地也是硬地球场,要想在比赛中取胜,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力。运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5章 足球 教学课件

头部接球),可逐渐加大距离、加大力量(或增加旋以适应各种变化的来球。 4. 利用足球墙进行练习,利用足球墙练习各种接地滚球方法。 5. 个人将球踢高,然后进行接反弹球的各种练习(用手抛起后再进行练习也可以)。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四、头顶球
(一)动作要领 1. 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 身体正对来球方向,眼睛注视运动中的球,两脚左右开立(或前后开立), 膝关节微屈,重心置于两脚间的支撑面上(或后脚上),两臂自然张开,当球运行到将垂直于地 面的垂线时,两腿用力蹬地,迅速向前摆体,微收下颌,在触球瞬间颈部做爆发式振摆,用前额 正面击球中部,上体随球前摆。 2. 原地前额侧面头顶球: 根据来球的运行速度、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两脚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 出球方向的异侧脚在前,重心逐渐过渡到前脚上,眼睛注视来球,前膝微屈,两臂自然张开,当 球运行至体前上方时,用力蹬地,前脚掌适度旋转; 上体随着向出球方向扭摆,同时用力向击球方 向甩头,以前额侧击球的后中部。
1. 个人颠球,将球踢高,然后练习做下肢或身体虚晃假动作接球,接球用头、胸腹、脚均可,假动 作与真动作的方向可完全相反,也可相差一定的角度。
2.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进行消极防守,两人轮流进行假动作练习。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一、比赛阵型
比赛阵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战术目的,对场上队员的排列和职责的分工。 433 阵型:3 个中场队员有明确分工,根据情况可一名侧重防守,两名侧重进攻,后者相反。 442 阵型:4 个中场队员基本上是呈一字形横向排开或呈菱形排列。其分工是一名为进攻型前卫,
第五节 足球运动的损伤及治疗
三、足球运动损伤的治疗
一名为防守型前卫,另两名为边前卫。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四、头顶球
(一)动作要领 1. 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 身体正对来球方向,眼睛注视运动中的球,两脚左右开立(或前后开立), 膝关节微屈,重心置于两脚间的支撑面上(或后脚上),两臂自然张开,当球运行到将垂直于地 面的垂线时,两腿用力蹬地,迅速向前摆体,微收下颌,在触球瞬间颈部做爆发式振摆,用前额 正面击球中部,上体随球前摆。 2. 原地前额侧面头顶球: 根据来球的运行速度、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两脚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 出球方向的异侧脚在前,重心逐渐过渡到前脚上,眼睛注视来球,前膝微屈,两臂自然张开,当 球运行至体前上方时,用力蹬地,前脚掌适度旋转; 上体随着向出球方向扭摆,同时用力向击球方 向甩头,以前额侧击球的后中部。
1. 个人颠球,将球踢高,然后练习做下肢或身体虚晃假动作接球,接球用头、胸腹、脚均可,假动 作与真动作的方向可完全相反,也可相差一定的角度。
2.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进行消极防守,两人轮流进行假动作练习。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一、比赛阵型
比赛阵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战术目的,对场上队员的排列和职责的分工。 433 阵型:3 个中场队员有明确分工,根据情况可一名侧重防守,两名侧重进攻,后者相反。 442 阵型:4 个中场队员基本上是呈一字形横向排开或呈菱形排列。其分工是一名为进攻型前卫,
第五节 足球运动的损伤及治疗
三、足球运动损伤的治疗
一名为防守型前卫,另两名为边前卫。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全部大学体育PPT课件

21
基本特征
(1) 有良好的自我控 制和调节能力。 (2) 对于外界的刺激 有良好的应激能力 。 (3) 心理经常处于平 衡和满足状态。
心理健康
概念:指人在情绪、意志
、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 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基本标准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有自知之明 (3) 善于平衡人际关系 (5)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 谐 (7) 善于学习,努力进取 (8)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适度 发挥个性 (9)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 制情绪 (10) 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适 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29
社会功能
教育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娱乐功能
社会情感功能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 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体育历来受一定的政治制 度所制约,同时也为一定 的政治服务。 体育既受国家经济发展的 制约,也为国家的经济发 展服务。这是现代体育发 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30
教育功能
1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体育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体育可以提高民族素质。
31
政治功能
1体育可使国家扩大国际影响、振
2体育可以发展国际文化、为外交
3体育可以加强民族和睦、促进祖 国统一和世界和平。
32
经济功能
1体育能强身健体、提高劳动者的 4体育发展能减少社会待业人口。
33
娱乐功能
2体育促进了文化形态的发展 3体育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更快 更高 更强
会徽、会旗、会歌
会徽。由5个不同颜 色互相套接的圆环构 成,5个圆环分为上 、下两层,上层3个 分别为天蓝、黑、红 色,下层两个为黄色 和绿色。 会旗。会旗为长方形 ,白色,无边,中央 有5环会徽图案 会歌。《撒马拉斯》
基本特征
(1) 有良好的自我控 制和调节能力。 (2) 对于外界的刺激 有良好的应激能力 。 (3) 心理经常处于平 衡和满足状态。
心理健康
概念:指人在情绪、意志
、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 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基本标准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2) 有自知之明 (3) 善于平衡人际关系 (5)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 谐 (7) 善于学习,努力进取 (8)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适度 发挥个性 (9) 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 制情绪 (10) 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适 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29
社会功能
教育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娱乐功能
社会情感功能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 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体育历来受一定的政治制 度所制约,同时也为一定 的政治服务。 体育既受国家经济发展的 制约,也为国家的经济发 展服务。这是现代体育发 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30
教育功能
1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体育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体育可以提高民族素质。
31
政治功能
1体育可使国家扩大国际影响、振
2体育可以发展国际文化、为外交
3体育可以加强民族和睦、促进祖 国统一和世界和平。
32
经济功能
1体育能强身健体、提高劳动者的 4体育发展能减少社会待业人口。
33
娱乐功能
2体育促进了文化形态的发展 3体育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更快 更高 更强
会徽、会旗、会歌
会徽。由5个不同颜 色互相套接的圆环构 成,5个圆环分为上 、下两层,上层3个 分别为天蓝、黑、红 色,下层两个为黄色 和绿色。 会旗。会旗为长方形 ,白色,无边,中央 有5环会徽图案 会歌。《撒马拉斯》
第五章 体育锻炼与体适能 大学体育 体育与健康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血管和 血液组成的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集体
从事运动 的能力。 二、心血管系统简介 〔一〕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体育锻炼能可以增大心 脏的体积和收缩力,使每搏输出量增加,能较快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 要,并能在运动后较快地恢复。
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岁) 〔二〕呼吸系统
❖ 4.开展柔韧性的锻炼(duànliàn)方法有哪些?柔韧性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 事项
❖
有哪些?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四〕练习(liànxí)中的本卷须知
〔1〕力量练习的平安要诀〔五条要诀〕 〔2〕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3〕完成动作的速度〔在进行负重练习时,动作复原阶段的
速度应比主动用力阶段慢一半。 〕 〔4〕练习时的呼吸(hūxī)〔主动用力阶段呼气,复原阶段吸气〕 〔5〕练习顺序要合理 〔6〕了解自己的极限
全,又有效。 〔4〕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与能量(néngliàng)
来 源,能量(néngliàng)需求、氧消耗量、运动伤害等因素皆有相关, 运动强度大小常以心率、耗氧量及METS(安静时能量(néngliàng)
或
第八页,共21页。
六、提高心血管适能的运动处方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
2、柔韧性练习强度〔应采用缓慢、放松、有节制和无疼痛的练习〕 3、柔韧性联系的时间和次数〔由采用的伸展方式决定,主要包括重
复的次数和伸展时停 留时间〕
第十六页,共21页。
〔三〕柔韧性练习(liànxí)的本卷须知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柔韧性练习(liànxí)要全面
3、柔韧性练习(liànxí)要因人因项而异
从事运动 的能力。 二、心血管系统简介 〔一〕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体育锻炼能可以增大心 脏的体积和收缩力,使每搏输出量增加,能较快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 要,并能在运动后较快地恢复。
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岁) 〔二〕呼吸系统
❖ 4.开展柔韧性的锻炼(duànliàn)方法有哪些?柔韧性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 事项
❖
有哪些?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四〕练习(liànxí)中的本卷须知
〔1〕力量练习的平安要诀〔五条要诀〕 〔2〕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3〕完成动作的速度〔在进行负重练习时,动作复原阶段的
速度应比主动用力阶段慢一半。 〕 〔4〕练习时的呼吸(hūxī)〔主动用力阶段呼气,复原阶段吸气〕 〔5〕练习顺序要合理 〔6〕了解自己的极限
全,又有效。 〔4〕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与能量(néngliàng)
来 源,能量(néngliàng)需求、氧消耗量、运动伤害等因素皆有相关, 运动强度大小常以心率、耗氧量及METS(安静时能量(néngliàng)
或
第八页,共21页。
六、提高心血管适能的运动处方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
2、柔韧性练习强度〔应采用缓慢、放松、有节制和无疼痛的练习〕 3、柔韧性联系的时间和次数〔由采用的伸展方式决定,主要包括重
复的次数和伸展时停 留时间〕
第十六页,共21页。
〔三〕柔韧性练习(liànxí)的本卷须知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柔韧性练习(liànxí)要全面
3、柔韧性练习(liànxí)要因人因项而异
大学体育理论课完整ppt课件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人不慎摔倒,枕部着地,表 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伤者 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因此,当头部被击,伴 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 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 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 理。
刀割伤
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 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 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 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 治疗。
.
外伤出血
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 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 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 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 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 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 严重者,应去医院。
.
二、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
食物中应含有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
摄取食物应易于消化。 食物应新鲜多样。 建立科学的饮食制度。 食物中不应含有有害物质。 创造舒适的饮食环境。
.
三、各种营养元素对体育运动的作用
蛋白质:使肌肉发达,力量增强。
糖: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和骨骼的正常功 能;是短时间大强度运用时热能的主要来源。
公共体育理论课
二பைடு நூலகம்级
.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性培养 体育锻炼与营养保健卫生 大学生体制健康评价 体育运动竞赛与欣赏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 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 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 理。
刀割伤
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 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 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 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 治疗。
.
外伤出血
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 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 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 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 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 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 严重者,应去医院。
.
二、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
食物中应含有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
摄取食物应易于消化。 食物应新鲜多样。 建立科学的饮食制度。 食物中不应含有有害物质。 创造舒适的饮食环境。
.
三、各种营养元素对体育运动的作用
蛋白质:使肌肉发达,力量增强。
糖: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和骨骼的正常功 能;是短时间大强度运用时热能的主要来源。
公共体育理论课
二பைடு நூலகம்级
.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性培养 体育锻炼与营养保健卫生 大学生体制健康评价 体育运动竞赛与欣赏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PPT课件(共18章)第十八章休闲运动

6.草坡、碎 石坡穿越
7.渡河
第十八章
第二节 定 向 运 动
二、 定向运动方法
(三) 定向运动的基本战术
定向运动比赛是对参赛者竞技能力的全面考验,由于 其路线的复杂性、路程的多变性、比赛的阶段性等特点, 在比赛过程中就涉及战术的灵活运用,如比赛中需要巧妙 运用概略定向和精确定向,对赛程中的体能和智能进行合 理分配,根据技术需要决定体力支出,根据体能情况合理 选取行进路线等。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一、登山运动概述
2.登山 运动的 分类
高山探险
竞技登山
(1) (2)
(4) (3)
旅游登山
攀岩运动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一、登山运动概述
(1) 专用装备
(2) 保障装备
(3) 日常装备
3.登山的装备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一、登山运动概述
4.登山 的技术 等级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二、 登山运动的基本方法
(一) 登山运动基本术语
2.冲顶
冲顶是攀登高山过 程中,在适应性训练、 运输和建营等一系列登 顶前准备工作就绪后, 向顶峰的冲击。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二、 登山运动的基本方法
(一) 登山运动基本术语
3.单攻
单攻是以一座山 为冲顶目标,登顶后 沿原路下撤。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二、 登山运动的基本方法
(一) 登山运动基本术语
第十八章
第三节 登 山 运 动
二、 登山运动的基本方法
(一) 登山运动基本术语
5.登山 营地
大学体育理论课ppt

02 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运动基本原理
体育运动基本原理
01
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这些原理是
理解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的基础。
体育运动中的能量代谢
02
讲解人体能量代谢的原理,以及运动时如何通过合理营养支持
能量供应。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03
探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技
自信心培养
通过心理暗示、自我激励等方 法,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
力。
应激管理
学习如何应对比赛或训练中的 压力和紧张情绪,保持冷静和 稳定的心态。
情绪调节
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
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 高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04
体育文化与精神
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承
体育与职业发展
将体育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如运 动康复、体育教练等。
体育与国际交流
通过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 增进国际友谊,促进文化传播。
谢谢聆听
1 2
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
介绍各类体育竞赛的规则,包括比赛方式、得分 方法、犯规行为等。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流程
讲解体育竞赛的组织流程,包括赛程安排、裁判 职责、赛事管理等内容。
3
体育竞赛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探讨体育竞赛中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公平 竞争、运动员权益保护等。
03 体育运动技能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
学习各类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包括 赛事策划、场地安排、安全保障等。
D
课程评价与考核
01
平时成绩
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率等进行 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警惕亚健康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 ,又叫第三状态。
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
第一,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造成的精力体力“逐支”。 第二,人体的自然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等。 第三,不良生活习惯或处于不良环境诱发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状。
7
体育的教育功能
1、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发展自我参与意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3、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 4、体育的群众性、国际性、礼仪性和竞争性,使其具有
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8
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
1、都市化生活使人与大自然隔绝,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 ,使人在重返大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空气、水、阳光、植物 等自然物质带来的乐趣。
4
第一部分 体育锻炼意识
一、体育的功能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 三、体育项目选择的依据 四、体育锻炼与健康 五、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5
一、现代社会中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 功能
健身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6
体育的健身功能
1、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 2、调节工作压力,提高生活情趣 3、增强自我控制力,保持身心平衡,提高适应能力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评价
1
体育锻炼意识
2
不愿从事体育锻炼的理由
(一)没时间 (二)太累了 (三)体育设施不完备 (四)缺乏健康知识 (五)缺乏意志力 (六)没兴趣、不喜欢
3
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
1、目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 2、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体育锻炼意识强于女生 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甚少,锻炼积极性不高 4、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密切人际交往,促进情感交流。体育锻炼往往是集体或家庭的定 时、定点聚会,有利于亲朋好友间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3、在运动中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战胜自我,得到精 神上 的满足。
4、通过观赏体育表演,尤其是具有艺术美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
赛中尽善尽美的表演,健、力、美的和谐统一,鲜明的节奏、 默
☆“三良好”(心理的健康标准)
△“良好个性”指:心地善良、乐观处世、为人谦和、正直无私、情绪稳定; △“良好的处世能力”是指:观察事物客观现实,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较好
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情舒畅、人缘关系好。
17
影响健康的因素
18
一生的健康计划
一、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二、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三、讲究科学饮食 四、努力改善睡眠 五、长期坚持健身运动 六、女生关注特殊生理期的保健问题 七、男生要关爱自己,戒除坏习惯 八、关注老年健康从20岁开始 九、学会常见病的家庭防治 十、让癌症远离你和家人 十一、把美容和塑身当作健身的一部分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见课本21页)
预防亚健康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15
健康的五要素
16
“五快” “三良好”
★“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
▲“快食”包括胃口好、不挑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快眠”是指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精神饱满; ▲“快便”是指大小便通畅、便时无痛苦、便后感舒适; ▲“快语”是指思维敏捷、说话流利、口齿清楚、表达正确; ▲“快行”是指行动自如、步伐轻捷。
契的配合、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从 而
达到愉悦精神,增加情趣,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9
体育的经济功能
1、作为现时代的新兴产业,体育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成为拉动内 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集中体现,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已成为激活 主办国经济的强大动力。
19
五、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20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一、抑郁 二、焦虑 三、神经衰弱
理 论 课 与 实 践 课 相 结 合
注 重 特 殊 群 体 康 复 保 健 课
体 质 健 康 标 准 达 标 课
课 余 早休 操闲 体 育 活 动
课 余课 体余 育体 运育 动竞 训赛 练
体 育 节
11
三、体育项目选择的依据
1.以体质特征为基础,以个人兴趣为方向确立选 项,注重个性发展
2.扬长补短,注重身心协调发展 3.正确选项,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 4.以职业需要为前提,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21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
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 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 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 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抑郁状 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或嗜睡、体力衰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著名 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 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 弱。”
13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健康的十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 过分紧张与疲劳;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作为健身手段,体育能通过增强劳动者体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4、体育健身可以减少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减少医疗开支来促进经
济的发展。 5、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体育部门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就业人员,
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10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 实现途径
体育课程
课外体育活动
必 修 课 与 选 修 课 相 结 合
警惕亚健康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 ,又叫第三状态。
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
第一,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造成的精力体力“逐支”。 第二,人体的自然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等。 第三,不良生活习惯或处于不良环境诱发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状。
7
体育的教育功能
1、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发展自我参与意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3、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 4、体育的群众性、国际性、礼仪性和竞争性,使其具有
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8
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
1、都市化生活使人与大自然隔绝,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 ,使人在重返大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空气、水、阳光、植物 等自然物质带来的乐趣。
4
第一部分 体育锻炼意识
一、体育的功能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 三、体育项目选择的依据 四、体育锻炼与健康 五、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5
一、现代社会中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 功能
健身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6
体育的健身功能
1、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 2、调节工作压力,提高生活情趣 3、增强自我控制力,保持身心平衡,提高适应能力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评价
1
体育锻炼意识
2
不愿从事体育锻炼的理由
(一)没时间 (二)太累了 (三)体育设施不完备 (四)缺乏健康知识 (五)缺乏意志力 (六)没兴趣、不喜欢
3
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
1、目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 2、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体育锻炼意识强于女生 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甚少,锻炼积极性不高 4、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密切人际交往,促进情感交流。体育锻炼往往是集体或家庭的定 时、定点聚会,有利于亲朋好友间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3、在运动中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战胜自我,得到精 神上 的满足。
4、通过观赏体育表演,尤其是具有艺术美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
赛中尽善尽美的表演,健、力、美的和谐统一,鲜明的节奏、 默
☆“三良好”(心理的健康标准)
△“良好个性”指:心地善良、乐观处世、为人谦和、正直无私、情绪稳定; △“良好的处世能力”是指:观察事物客观现实,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较好
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情舒畅、人缘关系好。
17
影响健康的因素
18
一生的健康计划
一、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二、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三、讲究科学饮食 四、努力改善睡眠 五、长期坚持健身运动 六、女生关注特殊生理期的保健问题 七、男生要关爱自己,戒除坏习惯 八、关注老年健康从20岁开始 九、学会常见病的家庭防治 十、让癌症远离你和家人 十一、把美容和塑身当作健身的一部分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见课本21页)
预防亚健康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15
健康的五要素
16
“五快” “三良好”
★“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
▲“快食”包括胃口好、不挑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 ▲“快眠”是指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精神饱满; ▲“快便”是指大小便通畅、便时无痛苦、便后感舒适; ▲“快语”是指思维敏捷、说话流利、口齿清楚、表达正确; ▲“快行”是指行动自如、步伐轻捷。
契的配合、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从 而
达到愉悦精神,增加情趣,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9
体育的经济功能
1、作为现时代的新兴产业,体育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成为拉动内 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集中体现,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已成为激活 主办国经济的强大动力。
19
五、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20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一、抑郁 二、焦虑 三、神经衰弱
理 论 课 与 实 践 课 相 结 合
注 重 特 殊 群 体 康 复 保 健 课
体 质 健 康 标 准 达 标 课
课 余 早休 操闲 体 育 活 动
课 余课 体余 育体 运育 动竞 训赛 练
体 育 节
11
三、体育项目选择的依据
1.以体质特征为基础,以个人兴趣为方向确立选 项,注重个性发展
2.扬长补短,注重身心协调发展 3.正确选项,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 4.以职业需要为前提,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21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
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 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 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 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抑郁状 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或嗜睡、体力衰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著名 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 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 弱。”
13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健康的十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 过分紧张与疲劳;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作为健身手段,体育能通过增强劳动者体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4、体育健身可以减少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减少医疗开支来促进经
济的发展。 5、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体育部门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就业人员,
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10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 实现途径
体育课程
课外体育活动
必 修 课 与 选 修 课 相 结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