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

第十二章清朝围棋

第一节围棋异闻

纪晓岚爱下围棋,自称“观弈道人”。《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很多他亲身遭遇过的离奇故事。

一日,纪晓岚和门人吴惠叔、棋友程念伦正在扶乩问事,仙人张三丰降临,于是请仙人指导程一盘棋,仙人欣然应允。刚开局数着,程就开始手抖直冒虚汗,以为“仙机莫测”……

相传乾隆年间,国手范西屏(后详述)闯荡京师,所向披靡。一日,偶游武庙山,路遇僧人摆棋,两人乘兴开始方圆论道。僧人事前做了一梦……

第二节群雄争霸

人云:“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仅清末邓元鏸《国朝弈家姓名录》就收列国手多达169人,在这众多国手中,(一)周懒予率先崛起。他五六岁时,每日旁观祖父下棋,渐晓围棋攻守进退之法,取舍大小之妙。十来岁便在嘉兴老家无敌手,人称神童。纵观棋坛,明末过百龄仍然享有第一国手的美誉。究竟谁是王中之王?

明·清新老争霸

黑方:周懒予白方:过百龄

弈至白58,后续不详。双方经过“十番”大战,最终年轻人得以胜出。

清初棋坛进入战国时代,周懒予之后(二)周东候名噪一时。与此同时,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黄龙士横空出世。

(三)黄龙士(1651~1691),天资极高,16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拜访当时著名诗人棋家杜睿。初次交手后,杜认为少年已达二流水平;再次交手后刮目相看,声称“已达国手水准”。18岁时,开始向霸主盛大有发起挑战。盛当年是与过百龄齐名的重量级人物。双方对垒七场,黄龙士连下七城,所向披靡。众皆望风而逃之际,唯有老将周东候一人敢与之争锋。时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候为虎,两人棋逢敌手。周东候精研棋理,见解独到。他认为,弈棋是为了研究棋艺,决不只为了输赢,因此,他在对局时不太计较胜负,每次对弈都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去创造。

黄龙士一改前人之弈风,他的棋灵活自然,注重大局,招法堂堂正正,这与一味寻衅斗力的平庸之辈大相径庭。正当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之时,对棋坛后辈的帮助亦不遗余力。时年略长于黄的(四)徐星友(1644~?)在棋界尚是无名之辈,家境却很富裕。他拜黄为师,经常请到家里来指导……双方竭尽才思,呕心沥血鏖战十局,时人称之为“血泪篇”,这对徐星友的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惜的是,黄龙士身体欠佳……徐星友继承了师父的优良传统,积极提携后进,培养新人。

当时人们把黄龙士尊为“棋圣”,与名望高、品德好、学问造诣深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一代大儒巨匠相提并论,列入“国初十四圣人”,足见其盛名之极了。说来也巧,当年日本也出了一位被尊为“棋圣”的人物———名人本因坊道策,他连续击败安井、井上和林三大棋派掌门人,统一了古代日本围棋界。那么,道策的棋力有多强呢?围棋大师吴清源认为两位棋圣的确难分高下。

黑方:周东候白方:黄龙士

弈至第100手,后续不详。局面白棋占优。

弃子·进攻之名局

黑方:安井知哲白方:本因坊道策

第一谱(1~100)宽文7年

(1667)10月20日于御城

道策(1645~1702)和黄龙士是同时代的中日棋圣,可惜无缘切磋棋艺。这里介绍的是本因坊道策与安井掌门人知哲在“御前”的殊死鏖战图,道策的名局之一。

第二谱(101~185)

简评:摘自《圍碁古典名局選集》·玄妙道策(酒井

猛九段·日本棋院92版)

肩负着门派的荣辱,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白36、黑49皆手筋。白66·68匪夷所思的弃子……嗯?! 白78~82又把刚做活的左下角弃掉了!为的就是争抢84攻击黑棋大龙啊。白98·100开始对黑棋展开猛攻,102~122更是“缠绕”攻击的典范,顺势吃去右边黑两子,相当成功。白150·152次序妙,160断吃黑3子,胜定。

(共185手下略,白胜5目)

康熙48年,神童(五)范西屏(1708~?)出世,其父爱好围棋,常在家里以棋会友,3岁的范西屏,竟然在旁咿咿呀呀地指指点点,似乎了然弈中之妙,棋友大惊,谓“此童必以弈名扬天下。”山阴高手俞长候见此幼童天资聪慧,必是天生下棋的大才,收为关门弟子,悉心指导。不出所料,范西屏12岁时方圆百里无敌手,与师父齐名,众皆惊羡不已。

次年,又一同乡(海宁)神童(六)施襄夏(1709~1770又名定庵)呱呱坠地,幼时见父亲焚香抚琴,对客围棋,显示出极大的好奇。……父亲对他说:“学琴轻松一些,也很淡雅;学棋就不一样,要有健康的身体,要吃苦耐劳才行。你身体赢弱,还是学琴为宜。”不料,小襄夏死活不依。无奈,只得带着他投到俞长候门下,成了范西屏的小师弟。

雍正元年,范西屏15岁,师父让他先连战十盘,一城未失,从此师徒不再对弈。……光阴荏苒,施襄夏已经23岁了。由于起步较晚,始终差了师兄范西屏一先。……

乾隆四年,范西屏时年31,施襄夏30,两人棋艺炉火纯青,无人可及。他们究竟谁更胜一筹? 时人期待着他们一决雌雄……家乡东道主张永年盛情相邀,于平湖展开了殊死的较量。(据记载,两人在平湖对弈十多盘,但无确切数字。“当湖”是平湖的别称,后人取其整数,冠以“当湖十局”编辑成帙,流传至今)两位大国手的这些棋局出神入化,精彩无限。“当湖十局”不但在当时围棋界博得掌声一片,直至今日,仍被奉为我国古代围棋的经典之作。

棋局欣赏:《当湖十局》第一局

白方:施襄夏黑方:范西屏

第一谱(1~100)

本局解说摘自陈祖德老师著《当湖十局细解》(中华书局2005年版)

白7古风,黑8·10所谓‘五六飞攻’,白11断展开激战,双方骑虎难下之势。

黑40可先42位靠,白43强烈;49·51好手,65跳吃掉黑数子,实空占优。

白83形之急所。黑100挖试探应手,时机绝好!诱白101长,然后顺势102接,

由此产生了108位的托,同时左下黑棋将死灰复燃。

第二谱(101~200)第三谱(201~260)

白141过分,应149位小尖补净。黑142·144抓住战机,白153错觉,当于162位断吃,胜负尚难预料。黑200顶,右上角和上边必围一处,胜定。

对弈结果:黑胜7子

施襄夏在大好局面下痛失首局,这并没有把他打垮。双方最后各胜五局,平分秋色,皆大欢喜。观棋的人们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各局的精彩,更有人即兴贴出打油诗于赛场门外,诗云:

“手谈古艺生辉,二妙棋冠南北。龙虎相争竞雄威——难分伯仲”

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时,只见门口又贴出一首云:

“诗坛李白杜甫齐名,棋坛西屏定庵齐名。到底谁为最——范西屏”

显然这是范西屏的崇拜者所为,那边岂能容忍,当即有人要去撕下。幸亏张永年出面劝阻,才避免了棋迷之间的一场乱斗……。激动的人群尚未安静下来,又有一诗贴出:

“昔有诗圣诗仙,今有棋圣棋仙。到底谁是真仙——施定庵”

施襄夏的支持者不甘寂寞。正在混乱之中,还是两位国手亲自出场,说服大家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终于平息了这场剑拔弩张的大混战。

第三节名人诗词

(一)题八仙对弈图①纪昀(1724~1805)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②。

纪昀,字晓岚,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博学多才,善诗文。

注:①录自《阅微草堂笔记》。

乾隆36年冬,有人拿《八仙对弈图》来求纪晓岚题字,画面是韩湘子正在和何仙姑手谈,五仙旁观,铁拐李头枕着葫芦正入梦乡……

②蝴蝶睡乡:《庄子·齐物论》记载:“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欣然自得飞舞着的蝴蝶,感到多么

愉快和惬意啊!……一会儿苏醒了过来,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抑或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呢?

(二)遣兴·其六①袁枚(1716~1797)

弈棋贪有伴,降心似相从。应付吾手上,高低吾心中。

袁枚,字子才,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知县等职。善诗文,为清朝一大家。喜欢下棋,有多首棋诗留世。时称“南袁北纪”。

注:①录自《小仑山房诗文集》卷15。作品表现了弈者手中行棋,心中品棋的乐趣。再来看看他的“观弈三首”

吧。

观弈三首①其一

悟得机关早,都缘冷眼睛。代人危急处,更比局中惊。

其二

张步临奔悔,陈宫见事迟。分明一着在,未肯报君知。

其三

肯舍原非弱,多争易受伤。中间有余地,何必恋边旁。

注:①同上。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围棋的爱好非同一般,对弈理理解颇深。

第四节《红楼梦》精彩弈棋片段

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

……宝钗等吃过点心,大家也有坐的,也有立的,也有在外观花的,也有扶栏观鱼的,各自取便说笑不一。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林黛玉和宝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哝哝不知说些什么。

只见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带了一个媳妇进来。那媳妇愁眉苦脸,也不敢进厅,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下了,碰头有声。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直瞅着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头要茶时才看见,问:“什么事?”……

第87回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宝玉无处可去,忽然想起惜春有好几天没见,便信步走到蓼风轩来。刚到窗下,只见静悄悄一无人声。宝玉打量她也睡午觉,不便进去。才要走时,只听屋里微微一响,不知何声。宝玉站住再听,半日

又拍的一响。宝玉还未听出,只见一个人道:“你在这里下了一个子儿,那里你不应吗?”宝玉方知是下

大棋,但只急切听不出这个人的语音是谁。底下方听见惜春道:“怕什么,你这么一吃我,我这么一应,你又这么吃,我又这么应。还缓着一着儿呢,终究连得上。”那一个又道:“我要这么一吃呢?”惜春道:“阿嗄,还有一着‘反扑’在里头呢!我倒没防备。”

宝玉听了,听那一个声音很熟,却不是她们姊妹。料着惜春屋里也没外人,轻轻的掀帘进去。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那栊翠庵的槛外人妙玉。这宝玉见是妙玉,不敢惊动。妙玉和惜春正在凝思之际,也没理会。宝玉却站在旁边看她两个的手段。只见妙玉低着头问惜春道:“你这个‘畸角儿’不要了吗?”惜春道:“怎么不要,你那里头都是死子儿,我怕什么。”妙玉道:“且别说满话,试试看。”惜春道:“我便打了起来,看你怎么样。”妙玉却微微笑着,把边上子一接,却搭转一吃,把惜春的一个角儿都打(提)起来了,笑着说道:“这叫做‘倒脱靴势’⑴。”

惜春尚未答言,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把两个人都唬了一大跳。惜春道:“你这是怎么说,进来也不言语,这么吓唬人。你多早晚进来的?”宝玉道:“我头里就进来了,看着你们两个争这个‘畸

角儿’。”说着,一面与妙玉施礼,一面又笑问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妙玉听了,忽然把脸一红,也不答言,低了头自看那棋。……

注:⑴“倒脱靴势”……先让对方提子,然后再于提子的空点落子,反吃对方。如图:

说明:左边A形,白1“扑”好手,黑2接,更是冷静的好着。白3提取黑四子后,如右边B形,黑棋再走4位断反吃白两子,精妙!若无此“倒脱靴”妙手,黑棋整块大棋就危险了。

第十三章围棋大师·吴清源

第一节天才诞生

“1914年5月19日,我作为吴家的老三出世了。夏季的福建,傍晚雷雨十分频繁。母亲生我的那天,据说雷雨下得特别凶猛……他们就给我取名泉,字清源。我的性情偏于‘水性’,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父亲在我出生之前,曾经到日本留学了两年时间,从那里背回了好多的围棋书籍,这在我幼时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摘自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日本白水社,下同)

第二节学棋

“大概在我7岁的时候,他考虑‘为什么不教兄弟几个下围棋呢?’于是,父亲把从日本带回来的棋书

打开,从规则开始讲起……过了一阵子,父亲发现我比两个哥哥记谱记得更快更好,开始重点培养起我来。好多定式、死活,我通常只摆一遍,就再也不会忘记。学棋的第三年,9岁的我已经可以和父亲对子下了。

“我10岁那年,父亲就带着我去他经常下棋的‘海丰轩’棋室,当时的知名棋手顾水如等高手也常出

入其间……。

“段祺瑞十分喜好围棋,在京的好几位围棋高手成了段公馆的常客,当时的第一国手顾水如先生也在其中,不知什么原因,他把我介绍给了段祺瑞,每月以‘学费’的名目支付给我100大洋津贴。这时,我

父亲身体欠佳,不久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因此,领到的这笔津贴,对于我家的生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东渡日本·定段赛

1926年,吴清源时年12岁,日本棋院棋手岩本熏六段、小杉丁四段来华访问,岩本先让吴3子,获胜;又让2子,一胜一负;小杉让2子,吴胜。第二年,井上孝平五段来华,与吴大战三合,一胜一负之后,决胜局中途不明原因就宣布暂停,看来清源形势占优了。井上五段回到日本后,他的师父——日本棋院

元老濑越宪作认真研究了清源的棋之后,万分惊喜地在《棋道》杂志上发表介绍专文道:“我们发现了一位足以令世人惊奇的围棋天才少年!”日本围棋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立刻开始了行动,他们四处奔走,利用自己在政界、财界、军界等各种人缘关系,为吴清源来日本留学打开了通道……

吴清源在北京一举成名,遗憾的是,当时的民国政府和社会不能为这位极具资质的天才少年提供继续深造提高的环境和条件。经过濑越宪作、山崎有民等人的积极努力,日本棋院终于决定每月拨付给吴清源200日圆的生活费,为期两年。师父濑越甚至公开道:“两年之内,吴清源的棋一定上得去!否则,本人愿以……!”

吴清源一行于1928年10月23日到达神户港码头。达到日本之后,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到底给予清源什么段位合适呢? 濑越先生极力主张给予清源三段,有不少人不服气,所以暂时确定为“三段格”,通过“试验棋”来最终确定段位。秀哉名人(末代本因坊掌门人),让吴清源2子。“黑棋态度认真,招法扎实,堂堂正正,不给白棋有任何可乘之机,把优势保持到了最后,可谓2子棋的杰作。”局后,得到秀

哉名人的高度评价,被正式授予三段位。

吴清源平时钻研棋艺非常刻苦,进步神速。二战结束时,他和日本高段棋手(五段以上)对阵37场,

取得27胜7负3和的优异战绩。1950年,日本棋院正式授予他九段棋手称号。

第四节新布局

吴清源的棋,创造力强,这正是围棋的生命力之所在。来日之后,他经常与年纪、棋力都相当的木谷实九段切磋棋艺,成了棋坛知己。当时的围棋界,仍然盛行着前人们保守的观念,认为下小目、然后守“无忧角”是理所当然的下法,步调缓慢。“我喜欢快速布阵,一步棋占角的三三、星位是我的最爱。”吴清源回忆道。……

黑方:木谷实五段白方:吴清源五段黑方:小杉四段白方:吴清源五段

“五段级争霸战”64手封盘“大手合”赛

第五节三三·星·天元奇局

1933年,正当新布局旋风吹遍棋界的时候,读卖新闻策划了“日本棋院选手权战”,优胜者将获得向

秀哉名人挑战的资格,这盘棋将是名人职业围棋生涯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谁不想在棋界留名呢? ……

“这盘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秀哉名人挂帅本因坊派,胜败直接关系到门派在棋界的地位和权威,压力肯定相当大……比赛开始了,我执黑1·3·5顺次下了三三·星·天元,由于白棋连下两个小目,黑棋为了求得实地和势力的平衡选择了‘天元’,并非有意要哗众取宠……

“然而,这步棋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黑棋的这几步棋是本因坊派布局教义里所没有的,(特别是三·三,更是禁手!)……‘这是对名人的,不!是对日本传统进行的挑战!!简直不成体统!!!’这种腔调的抗议信像雪花一样飞进了报社……

“当时,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报社增加了发行量固然不错,但这无论是对名人还是对我来说,都是十分尴尬的事情……。”

三三·星·天元棋局

黑方:吴清源白方:秀哉名人

39=32位接第一谱(1~50)上第二谱(51~159)下

精彩场面·白160飞来之妙手!

第三谱(162~252)

共252手完·白胜2目

“弈至中盘,从棋的内容来看,形势一直非常接近,黑棋可能稍微厚实一些。紧接着白方下出了160的妙着,这步棋迫使濑越先生辞去了理事长的职务……现在回想起当时那险恶的政治氛围,如果真的赢了这盘棋,后果很严重啊!

“战后的昭和23年(1948),我与岩本本因坊的‘升降级十番棋’进行途中,在一次结果预测座谈会上,濑越先生披露了高度机密‘第160步妙手是前田陈尔四段想出来的。’

“关于这步妙手,故事还没有完呢。大仓付总裁事先已经知晓那步妙着,他十分关注棋局的发展。不知为什么,在将要下出第160手的前一天,他叫了我和木谷到他家作客,还招待我们吃了中华料理。……

‘白棋如果走这里怎么办?’

“比赛结束后,木谷约我去咖啡馆喝了一杯,‘这种比赛制度天生对白棋(指上手,他有权决定在任何时候封盘。本局白方利用规则达14次)有利,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竞争。’好言安慰了我一番。”

摘自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第六节升降级十番棋

从1939年至1955年,吴清源先后与日本一流职业棋手进行了10场殊死的“升降级十番棋”大比拼,取得了9胜1负的总战绩,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棋王,称霸棋坛达30多年。具体成绩如下表:

吴清源十番棋战绩表

比赛时间对手姓名比赛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吴清源取得了压倒的胜利。主办“升降级十番棋”的报社为了增加发行量,尽量吸引读者,把比赛规则定得很刺激,甚至有些残酷了:只要一方的净胜盘数达到4,就把对手降一级!……

吴清源尽管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战绩,日本棋院却从来没有把他作为正式会员看待,在其每年发行的围棋年鉴上,吴先生一直是“名誉客员”的待遇……

1984年,吴清源先生迎来70华诞,日本社会各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祝寿晚会。吴先生正式宣布引退,结束了现役职业棋手生涯。从此,他全力投身于围棋普及事业,并多次回国交流访问。

笔者亦有幸多次拜见大师,聆听教诲。……“我们都知道,下围棋最讲究每一颗棋子的效率,搞围棋普及同样要讲求工作的效率,那么,你们想想该如何去做才好呢?”我们好半天都没有想出那步‘好棋’来……

第十四章新中国围棋发展简史

第一节建国早期

新中国成立后,围棋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首先,人民政府直接出面提倡围棋活动,组织起有序的竞争、选拔和培养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围棋事业的发展;棋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国手们在许多国际大赛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围棋爱好者日益增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我们知道,在我国漫长的围棋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封建帝王和文人墨客对围棋倍加推崇,为围棋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然而,他们的提倡,往往只是出于个人爱好,极少有人把围棋作为一个事业来抓,更不会主动面向普通大众普及围棋活动。

早在1950年,陈毅副总理就曾指出,“围棋是我国创始的,现在日本的水平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赶上并超过日本。” 1960年,陈老总在会见全国知名棋手时,明确提出了“国运盛,则棋运亦盛;国运衰,则棋运亦衰。”的著名论断。(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康乾盛世’时出了范·施两位大国手,他们把围棋水平提高了一大步;随着清王朝走向衰落,他们身后就后继无人了。)同年,陈老总为《围棋名谱精选》一书题诗:

“纹枰对坐,从容谈兵。研究棋艺,推陈出新。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中国绝技,源远根深。

继承发扬,专赖后昆。敬待能者,夺取冠军。”

当你走进今天的中国棋院大门时,陈老总的半身铜像迎面屹立眼前,身旁的金色大匾刻着这首诗,时刻勉励着今天的棋手们……

在人民政府的倡导下,从五十年代开始,当时的国家体委(现体育总局)以及各省市体委陆续把开展围棋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逐步采取了以下举措:从1957年开始定期举办全国围棋比赛;1960年,新中国第一个围棋刊物《围棋》杂志在上海创刊;日本围棋代表团首次访华,举行围棋友谊比赛;1961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围棋集训队,每年冬·夏两季不定期地组织集训;1962年,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同志担任名誉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我国举办首届全运会,围棋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一些省市体委为了参加全运会围棋比赛,面向社会广召人才,组织选拔比赛,然后进行短期集训,享受运动员待遇。(伙食、住宿由国家负担,还有津贴呢。这在当时可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遗憾的是,由于围棋是‘非奥’项目,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之后被暂时取消了。幸运的是,笔者搭上了这趟末班车,进入了决赛阶段的比赛。)从六十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在青少年中开展业余围棋培训,分别采取了业余体校、少年宫、棋艺业余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并择优吸收到当地的专业围棋队伍里进行重点培养。

我国著名国手、现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的陈祖德九段,就是经过这种业余集训培养成长起来的优秀棋手代表,他取代了‘南刘北过’成为1964年全国围棋锦标赛的冠军。然而,当时我国的围棋水平与日本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从60年开始,由日中友协牵头,每年都派出围棋代表团访华,团员中有少数

的职业围棋高段棋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下‘指导棋’来的。陈祖德老师在其自传《超越自我》中写道:“陈老总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战胜日本职业九段棋手啊!”

第二节初胜日本职业九段

“1963年9月,日本派出了以杉内雅男九段为团长的代表团来华访问,除了交流棋艺,还有一项任务:代表日本棋院赠送陈毅副总理名誉七段的证书……陈老总的情绪特别好,因为他已经得知我战胜了九段高手……”

黑方:陈祖德白方:杉内雅男九段1963年9月27日弈于北京

第一谱(1~100)第二谱(101~215)

比赛为让先,215手下略,黑胜半子

“……9月27日上午,在悦心殿的赛场中,坐第一台的是杉内九段和我。我满怀信心地进入赛场,执起黑子摆开了我最得意的布局。杉内九段棋风稳健,只有耐心等待机会。好不容易在右下的接触战中,白

44跳,看准机会‘啪’的一个手筋在白子上靠了一手!(黑45)这一着确实利害,杉内九段大概没有料到。他盯着棋盘凝视许久,此时恐怕对我真正重视起来了。

“进行到中盘我感觉不妙,黑棋有不少棋子陷于被动挨攻的境地,如要与白棋对攻,则火力太弱,势必受挫;如要强行夺围,则外势必将受损。我苦思良久,决定弃子,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先牺牲了3子(81·83·95),然后再弃上边6子,在这过程中,将左上角两颗白子俘获了过来(黑145)。虽然花了极大的代价,但甩掉了包袱,摆脱了困境,经过转换夺得白棋左上角,有失也有得。从全局来看,保持着大致的平衡。”

摘自陈祖德自传《超越自我》

这盘棋是我国棋手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发出了中国围棋能够迅速提高并且赶超日本的信号,在现代围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继陈老师之后,70年代中后期又涌现出以聂卫平九段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国手,对日本‘超一流’棋手构成了威胁,赶超日本已是势所必然的趋势了。

围棋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与国家高度重视分不开的。我国在1981~1985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第34章中,明确提出了围棋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把围棋写进国家的五年发展计划,(六·五计划)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事情了。

第三节中日围棋擂台赛

随着对外围棋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棋手没有段位‘职称’的现状必须改变。1982年2月,我国正式公布了第一批10名职业棋手名单,(陈祖德和聂卫平两位老师位列十杰之首,九段。笔者被定为四段)围棋从此开始走上职业道路。

1985年,《新体育》杂志社和日本NEC电气公司共同策划了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九段力挽狂澜,连续战胜了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和藤泽秀行3位‘超一流’棋手,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成了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引爆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全国围棋热潮,爱好者人数与日爆增!下面来欣赏中国队擂主聂卫平九段‘起死回生’的奇局。

创造历史的精彩瞬间

黑方:聂卫平九段白方:小林光一九段

小林·加藤·藤泽是日本棋界三巨头,在当时看来,聂卫平老师想要战胜他们其中的哪一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日本棋院排出了历史最强阵容,其目的就是必须要开门红!赛前,日本队甚至豪言:“如果我们输了,就大家……!!”

他们打算怎样‘惩罚’自己呢?

白140靠,好手!黑棋立刻陷入了绝望的长考之中……30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万般无奈黑棋只得141·143应付,没想到白144随手一扳,成了改变中日围棋历史的瞬间!白144只需简单地在A

位一退,B位的接(产生a断点吃去中央黑大块)和C位的冲(吃去中央黑5子)两者必得其一,白棋将一举获胜!

聂卫平在艰苦赢得本局之后,势如破竹,又连下两城,创造了现代围棋神话。

我们来重温一下这神话乐章的前奏吧。

第一谱(1~70)第二谱(71~140)

黑25白26均为必争之好点,白28拆二,平淡之中见功夫。白30·32之后再34点三三,作风硬朗。

黑39当40位扳,白46有47位挺头的可能。白70恶手,当L·4跳为正形。黑79机敏(白72·74不妥,可能是70导致)。黑97当98位尖。黑115险些成为败着!应立即P·9冲击白形弱点。白116机敏,至黑123,白棋先手逆收4目,黑局势已经不利了。黑131当132位肩冲;黑139脱离主战场,当G·15跳,缓解中央大龙的压力。白140靠好手,黑陷入绝境。

第三谱(140~200)第四谱(201~272完)

黑贴5目半比赛结果:黑胜2目半

(1985年8月27日弈于日本热海)

第四节围棋走向世界·中日韩三足鼎立

1988年之前,我国棋界对韩国棋界了解甚少。随着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建立,交往日趋频繁。特别是国际围棋大赛的升温,三国棋手同场竞技,争夺世界冠军已经不再是新闻了。

韩国当代围棋先锋曹熏铉早年曾经东渡日本求学,与称霸日本棋坛一时的赵治勋等人共同拝在名师木谷实门下,学成回到韩国后,独霸一方多年。

……

1975年7月,韩国围棋神童李昌镐出世,他1984年4月获得韩国少年围棋冠军之后,投师韩国围棋第一人曹熏铉九段门下,成为关门弟子。

1992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中,年仅17岁的李昌镐以3:2的比分击败日本的林海峰九段,获得冠军,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我们来看看神童夺冠的精彩棋局:

黑方:林海峰九段白方:李昌镐五段

第一谱(1~100)

决赛第五局 1992年1月27日弈于汉城

简评:白28·30可考虑先在K·16

肩冲。白36透点,新手。普通是在38位直接打入,意在求变。对此,黑

37可考虑K·3横顶的变化。白50稍重,L·7大跳更轻灵一些。黑51镇,绝好点。黑55·57以下过分纠缠,没有必要。当78位镇头,大局领先。

白64以下抓住机会进行反击,70妙手。黑73以下让白棋顺势中央出头,作战失败。黑95·97气紧,味恶。C·12虎下极大,预防白98的冲击要紧。

第二谱(101~200)第三谱(201~235完)

比赛结果:白胜1目半

白98~112先手断开黑棋之后,再114·116连扳,紧紧抓住黑棋气紧的弱点,精彩!黑153扳时,

白棋不能退让,以下形成劫争转换,各有所得。(黑棋可以考虑先163位冲,制造劫材之后再155位开

劫似乎更有力。)李昌镐的迅速崛起,使韩国在围棋的三国争霸战中处于领先的地位。进入新世纪的今天,这种状态仍在持续。现在,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赶超日本’,而应该换成‘赶超韩国’才符合现实了。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现代科学被引入中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态文化成果也纷纷出现,在西方文明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六章专题测试

一、判断题 题目1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4、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5、《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6、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7、1952年10月26日,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穷棒子社。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9 9、1993年3月,作为“红色资本家”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1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选择一项: 对 错 二、单选题 题目11 1、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选择一项: A. 经济基础

中国围棋文化史_复习

复习 1.尧造围棋传说出自哪两部著作? 西晋张华《博物志》;战国文献《世本》。 2.我国最早的围棋文字记载出自哪部著作?是如何谈到围棋的? 《左传·襄公》;“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3.《孟子》记载了弈秋“专心致志”的故事,使其文明于千古。 4.淮南王释“弈”,《淮南王》中比喻“围棋击剑,亦皆自然”。 5.班固《弈旨》为“弈”正名,提出了“棋道合一”的观点。 6.“贬弈”名作韦曜的《博弈论》,它告诫我们做事要像下围棋那 样,分清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如果因为下棋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那就是不应该的了。 7.《艺经》其“棋品篇”把围棋水平分为九级“一曰入神,二曰坐 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8.南宋李逸民的《忘忧清乐集》收录了中国目前现存最古老的围棋 棋谱“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 9.宋刘仲甫著《棋诀》 10.《述异记》中“观棋烂柯”讲了一个樵夫欣赏围棋致斧柯朽坏的 故事,体现出围棋的博大精深。常被用来表示“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11.围棋别称:忘忧、手谈、坐隐、烂柯、大棋(棋子价值大小)、 乌鹭、方圆、黑白、玄素、碁。

12.淝水之战时,谢安的“围棋赌墅”是一个千古佳话。 13.宋明帝设置“围棋州邑”(相当于当今的围棋协会),选拔围棋人 才,收集棋谱,组织实施“品棋”工作,负责整理和编纂前人留下的围棋典籍。 14.梁武帝a.著书立说:《围棋赋》、《围棋品》、《棋法》、《棋评要 略》;b.首创全国围棋比赛;c.品棋 15.最年轻的国手——褚胤,7岁入高品 16.敦煌《碁经》成书于何时? 其著作者是谁? 《碁经》写本成书于南北朝·北周(557~581)期间; 附录《棋评要略》和《棋法》为梁武帝著,其余作者已无法考证。 17.“诱征”:反“引征”的手段,力图使“引征”所获利益最小化 18.《碁经》中的“碁制篇第六”主要阐述了古代的围棋规则。 19.唐太宗五言围棋诗句“玄素引双行”指“双飞燕”棋形 20.棋待诏和棋博士都是靠围棋特长领取薪水,不同的是,只有当时 的一流棋手才有资格担任棋待诏,专门侍候皇帝;棋博士可以是一般的高手,他们只负责掌教宫人技艺。 21.王积薪是唐朝著名的国手,唐玄宗时任翰林院棋待诏。他的《围 棋十诀》中,a.不得贪胜(优势局面下力求简化局势,巩固胜利果实,不贪求多赢;人生如棋,贪念过多难以成就人生);b.弃子争先(先手意味着主动权。为获得全局的主动,牺牲局部利益也是值得的)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 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 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 (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 (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 4、日本 (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 (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从方式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

第十二章清朝围棋 第一节围棋异闻 纪晓岚爱下围棋,自称“观弈道人”。《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很多他亲身遭遇过的离奇故事。 一日,纪晓岚和门人吴惠叔、棋友程念伦正在扶乩问事,仙人三丰降临,于是请仙人指导程一盘棋,仙人欣然应允。刚开局数着,程就开始手抖直冒虚汗,以为“仙机莫测”…… 相传乾隆年间,国手西屏(后详述)闯荡京师,所向披靡。一日,偶游武庙山,路遇僧人摆棋,两人乘兴开始方圆论道。僧人事前做了一梦…… 第二节群雄争霸 人云:“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仅清末邓元鏸《国朝弈家录》就收列国手多达169人,在这众多国手中,(一)周懒予率先崛起。他五六岁时,每日旁观祖父下棋,渐晓围棋攻守进退之法,取舍大小之妙。十来岁便在老家无敌手,人称神童。纵观棋坛,明末过百龄仍然享有第一国手的美誉。究竟谁是王中之王? 明·清新老争霸 黑方:周懒予白方:过百龄 弈至白58,后续不详。双方经过“十番”大战,最终年轻人得以胜出。

清初棋坛进入战国时代,周懒予之后(二)周东候名噪一时。与此同时,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黄龙士横空出世。 (三)黄龙士(1651~1691),天资极高,16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拜访当时著名诗人棋家杜睿。初次交手后,杜认为少年已达二流水平;再次交手后刮目相看,声称“已达国手水准”。18岁时,开始向霸主盛大有发起挑战。盛当年是与过百龄齐名的重量级人物。双方对垒七场,黄龙士连下七城,所向披靡。众皆望风而逃之际,唯有老将周东候一人敢与之争锋。时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候为虎,两人棋逢敌手。周东候精研棋理,见解独到。他认为,弈棋是为了研究棋艺,决不只为了输赢,因此,他在对局时不太计较胜负,每次对弈都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去创造。 黄龙士一改前人之弈风,他的棋灵活自然,注重大局,招法堂堂正正,这与一味寻衅斗力的平庸之辈大相径庭。正当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之时,对棋坛后辈的帮助亦不遗余力。时年略长于黄的(四)徐星友(1644~?)在棋界尚是无名之辈,家境却很富裕。他拜黄为师,经常请到家里来指导……双方竭尽才思,呕心沥血鏖战十局,时人称之为“血泪篇”,这对徐星友的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惜的是,黄龙士身体欠佳……徐星友继承了师父的优良传统,积极提携后进,培养新人。 当时人们把黄龙士尊为“棋圣”,与名望高、品德好、学问造诣深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一代大儒巨匠相提并论,列入“国初十四圣人”,足见其盛名之极了。说来也巧,当年日本也出了一位被尊为“棋圣”的人物———名人本因坊道策,他连续击败安井、井上和林三大棋派掌门人,统一了古代日本围棋界。那么,道策的棋力有多强呢?围棋大师吴清源认为两位棋圣的确难分高下。 黑方:周东候白方:黄龙士 弈至第100手,后续不详。局面白棋占优。 弃子·进攻之名局 黑方:安井知哲白方:本因坊道策 第一谱(1~100)宽文7年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四2018年

答案: 【单选择题】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孤立了顽固势力 b.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争取了中间力量 d. 调动了一切反日阶级、阶层的积极性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革命力量的变化 c. 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选择一项: a. 整风运动 b. 实行“双减双交” c. “三三制”原则 d. 精兵简政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选择一项: a. 推翻国民党统治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是()。 ①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进行坚决的斗争 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④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 选择一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③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④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选择一项: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1.【单选择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开始的。 选择一项: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严复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单选择题】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说从“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 【单选择题】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大钊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选择一项: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题目5)。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5 【单选择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中国国民党一大 b.中国国民党二大 c.中国共产党一大 d.中国共产大二大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选择一项: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整理党务案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中山舰事件 题目7 正确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是()。 选择一项: a.蒋冯战争 b.蒋桂战争 c.直奉战争 d.中原大战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会议是(选择一项: a.中共六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题目9 正确

围棋文化史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001、尧造围棋传说出自哪两部著作? 西晋张华《博物志》, 秦汉文献《世本》 002、我国最早的围棋文字记载出自哪部著作,是如何谈到围棋的? 《左传·襄公》 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必不免矣 这段话中的‘弈棋’就是下围棋,‘弈者’是下围棋的人。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把围棋称作‘弈’ 003、为什么说“手谈”、“大棋”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围棋的特点? 名词解释:①烂柯②大棋③弈④坐隐 第二章 004、古今围棋规则有哪些不同之处? ①“座子”,然后由②执白的一方先行落子,开始对弈③没有贴目的规定;④没有时间的限制;⑤可以由“上手”任何时候进行封盘。 005、弈棋一局,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分别称之为什么? (一)布局(二)中盘战(三)收官 006、为什么必须要先行“找劫材”之后,才允许把“劫”重新提回来? 在相互不让的情况下,根据规则棋局将被判为“无胜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要先行找劫材。 007、我们都知道,下围棋比的是围地盘,什么样的地盘才是有效的呢? 凡是不会被吃掉的棋子,就是活棋,它们围住的地盘(目)才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死棋,所围的‘目’自然是不算数的。 008、打劫(劫争)的棋形有什么特点? 在局部形成无限循环 009、围棋死活棋势分为几个大类? 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010、“特殊死活棋势”包括哪些棋形? 011、什么叫“长生劫”,其特征是什么? 是否需要去找劫材?

名词解释:⑴定式⑵脱先⑶收官⑷⑸打入 ⑹先手⑺劫材⑻“目”⑼贴目⑽做活 ⑾长生劫⑿万年劫⒀座子⒁循环劫⒂打劫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 (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探索时期:针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的霸权主义,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两只拳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 4.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5.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 6.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 7.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8.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 1、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正确) 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错误) 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 3、杨师道、王勃、杨炯、骆宾王、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 4、公元前1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错误) 改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错误) 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6、公元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错误)改正:地支是“辰”,天干是“壬” 十天干对应的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十二地支对应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印刷术。(错误) 改正: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中国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其角色分行大致为生、青、净、末、丑。(错误) 改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9、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雅、兴三类。(错误) 改正: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类。 10、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设。(错误)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二2018年

1.【单选择题】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是()。 选择一项: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2.【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b. 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单选择题】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选择一项: a. 政治基础相同 b. 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c. 主要任务相同 d. 合作方式相同 4.【单选择题】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南京陷落 选择一项: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选择一项: a. 忻口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临沂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选择一项: a. 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b. 总结抗战的经验 c.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d. 开辟敌后战场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日本速战速胜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顽强抵抗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题目9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b. 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浅谈中国围棋文化

浅谈中国围棋文化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明.徐渭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围棋的起源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跟所有具备某些神秘特征的艺术一样,关于她的起源自然从神话版本开始。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西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的工具、具备开智功能为大家所接受。但这毕竟存在着众多需要考证的因素在内,实在无从确定其可信度。 另据春秋时期的《左传》记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隅,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里包含了众所周知的一个成语“举棋不定”。且由此看出,围棋已经为大家所相互熟悉的事物了。。”。《左传》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48年,这里记载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59年。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围棋的文字记载。 二、我国古代围棋的发展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那时已出现了关于围棋的著作。 唐代国力强盛,统治者为粉饰太平,也为自我欢娱,建立了棋诗诏制度,设有棋待诏和棋博士。这种官方设置的专业棋手,有时受皇帝的召见,弈棋为娱,有时教官人等下棋。 约在隋唐棋间,围棋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后来,日本、朝鲜棋手还多次访问我国,交流棋艺。 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该书仿《孙子失法十三篇》,结构宏大,说理精巧,充满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 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纲目 绪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一)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重要研究成果述评 (三)新研究范式的尝试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的特点 (一)中学新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特点的论述 1、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2、中国现代文化的特点 (二)龚书铎等人的论述 1、龚书铎论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2、首次全国性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 (三)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一编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章物质层面文化变革 第一节学术回顾 一、1997年前国内的研究概况 二、1997年以后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一、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原因 (一)近代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大炮与西学 (三)体用之争 二、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兴起与深化 (一)四个群体 (二)四个内容 三、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评价 第二章制度层面文化变革 第一节戊戌维新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研究的分期 (二)21世纪以来 (三)研究的思考 二、维新派的文化主张 (一)原因 (二)理论基础 (三)文化主张 三、变革的评价 (一)性质 (二)地位 (三)传承 (四)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清末新政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改革开放以前 (二)改革开放以来 二、清末新政的原因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二)慈禧太后的作用 (三)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必然结果 三、清末新政的内容 (一)1901-1905年的“新政” (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内容 四、清末新政的评价 (一)清朝预备立宪的评价 (二)对资政院、咨议局新的评价 (三)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辛亥革命 一、学术的回顾 (一)阶级基础 (二)性质与实质 (三)胜利与失败 (四)革命与现代化 (五)历史地位 (六)总体评价 (七)研究的思考 二、革命代替改良 (一)原因 (二)文化争论 第三章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关于新文化运运产生的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四)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五)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问题 (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缺点 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研究的思考 (一)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 (二)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文化思考 三、文化层面的文化变革 (一)文化变革的阵地 (二)文化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东西文化之争 一、学术回顾

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國文化史期末考試題 班級座號姓名: 範圍:中國文化史全冊 一?單一選擇題:(40題,每題1分) 1.自印刷術發明以後,雕版刻印經典皆採用印刷用標準字體,使用達千餘年至今不變,請問這種漢字的書 體是(A)小篆(B)隸書(C)楷書(D)草書。 2.十九世紀末,田賦在清政府財政收入中比例大為下降,而關稅,釐金,鹽稅三項收入大增,佔財政收入 百分之六十。請問關稅大增應始自於何時?(A)康熙年間(B)雍正年間(C)乾隆年間(D)光緒年間。 3.西晉的「世兵制」為了確保兵源,士兵及其眷屬均納入軍戶中,與民戶分離,並且世代為兵。請問歷代 兵制中與「世兵制」規定最吻合的是:(A)唐朝府兵制(B)中唐募兵制(C)宋代禁兵(D)明代衛所制4.隋及唐初「山東」及「關隴」世族勢力仍強,哪一事件之後,世族衣冠蕩然無存,宗族力量大為萎縮? (A)武后刻意催折(B)科舉的盛行(C)安史之亂(D)黃巢之亂。 5.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搵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 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這種「人治色彩」濃厚,又破壞體制的作為是始自何時?(A)漢高祖(B)呂后(C)漢武帝(D)王莽。 6.金屬貨幣出現後,銅錢長期以來皆為中國之主要貨幣,但何時卻因銅錢缺乏,而出現何種新品?(A)王 莽時,廢五銖錢(B)唐憲宗時的飛錢(C)宋代發行紙幣(D)明清時發行銀碇。 7.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蠶繭,此蠶繭經研究乃經過人工切割。其意義為何? (A)證明當時蠶已由人類養殖,並有相當數量(B)表示當時的鐵器文明相當發達(C)證明當時先民普遍穿著絲衣(D)證明西陰村為夏代文化遺址。 8.小說中「李四平時是篤實敬業的農民,日子倒也過的其樂融融。這日女兒巧嬌將遠嫁百里外的陳家,卻 因為被巡檢司盤查到沒有路引而送官嚴辦,一場喜事也因此耽擱了,讓張三後悔不已。」請問哪一制度實施後,李四就不會有此困擾了?(A)租庸調法(B)兩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地。 9.在茶會上,一面討論茗品理論,一面以宜興紫砂茶壺品茗,小宗讚嘆道:『《茶經》問世以後,民間或官 方都很重視,歷代一再刊行,已有數種刻本。難怪名詩人梅堯臣會說:「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請問小宗應是哪一朝代的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0.飲食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內涵之一,除滿足口腹之慾外,下列哪一項食物展現中國文化出兼容並蓄的特質? (A)漢代以大豆製成豆腐(B)諸葛亮征南蠻時發明的饅頭(C)唐人發明的餛飩及餃子(D)漢代的燒餅及清代的薩其瑪。 11.明代中期以後,經濟發達的江南出現許多構築精巧的私家林園,奠下中國園林建築基礎的應是何時的中 國士人?又與何種學術思想有關?(A)兩漢時代,經學(B)魏晉南北朝,玄學(C)隋唐時代,佛學(D)宋元時代,理學。 12.漢族服飾由「上衣下裳」轉變為「上衣下褲」,男子從此在袍衫內多著褲,婦女除穿裙之外也喜歡穿褲, 這種風氣始自於何時?(A)漢代(B)魏晉南北朝(C)唐代(D)宋代。 13.小文想瞭解當代農業上精耕細作的理論與經驗,也想知道先秦雜家代表性著作,他應該閱讀哪一本著作? (A)呂氏春秋(B)管子(C)戰國策(D)漢書藝文志 14.古代中國以農立國,歷代農學著作甚豐,哪一本書中不但記載蕃薯、棉花等農作物的栽培方法,並收錄 如筒車、翻車農具資料,提出相關農政措施,是當代農政體系最完備的一本書?(A)賈思勰《齊民要術》(B)王禎《農書》(C)徐光啟《農政全書》(D)氾勝之《氾勝之書》。 15.中國傳統觀念中,人可以與天相感通,經由體驗而加以認識,即所謂「盡心知性以知天」顯現傳統中國 文化哪一特色?(A)強調人的尊嚴(B)重視家庭倫理(C)注重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D)注重內心修養。 16.近代中國在追求富強的過程中,「商務」、「商戰」、「招商」等重商思想流行,當代學者薛福成指出:「論 一國之貧富強弱,必以商務為衡。」學者王韜也強調:「今日中國欲至西人而自強,亦莫如由商務始;欲商務興旺,莫如設立商務局始。」請問這一思潮何時開始在社會上廣為流行?(A)鴉片戰爭(B)英法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至今培训讲学

近现代围棋文化史清 至今

第十二章清朝围棋 第一节围棋异闻 纪晓岚爱下围棋,自称“观弈道人”。《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很多他亲身遭遇过的离奇故事。 一日,纪晓岚和门人吴惠叔、棋友程念伦正在扶乩问事,仙人张三丰降临,于是请仙人指导程一盘棋,仙人欣然应允。刚开局数着,程就开始手抖直冒虚汗,以为“仙机莫测”…… 相传乾隆年间,国手范西屏(后详述)闯荡京师,所向披靡。一日,偶游武庙山,路遇僧人摆棋,两人乘兴开始方圆论道。僧人事前做了一梦…… 第二节群雄争霸 人云:“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仅清末邓元鏸《国朝弈家姓名录》就收列国手多达169人,在这众多国手中,(一)周懒予率先崛起。他五六岁时,每日旁观祖父下棋,渐晓围棋攻守进退之法,取舍大小之妙。十来岁便在嘉兴老家无敌手,人称神童。纵观棋坛,明末过百龄仍然享有第一国手的美誉。究竟谁是王中之王? 明·清新老争霸 黑方:周懒予白方:过百龄

弈至白58,后续不详。双方经过“十番”大战,最终年轻人得以胜出。 清初棋坛进入战国时代,周懒予之后(二)周东候名噪一时。与此同时,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黄龙士横空出世。 (三)黄龙士(1651~1691),天资极高,16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拜访当时著名诗人棋家杜睿。初次交手后,杜认为少年已达二流水平;再次交手后刮目相看,声称“已达国手水准”。18岁时,开始向霸主盛大有发起挑战。盛当年是与过百龄齐名的重量级人物。双方对垒七场,黄龙士连下七城,所向披靡。众皆望风而逃之际,唯有老将周东候一人敢与之争锋。时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候为虎,两人棋逢敌手。周东候精研棋理,见解独到。他认为,弈棋是为了研究棋艺,决不只为了输赢,因此,他在对局时不太计较胜负,每次对弈都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去创造。 黄龙士一改前人之弈风,他的棋灵活自然,注重大局,招法堂堂正正,这与一味寻衅斗力的平庸之辈大相径庭。正当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之时,对棋坛后辈的帮助亦不遗余力。时年略长于黄的(四)徐星友(1644~?)在棋界尚是无名之辈,家境却很富裕。他拜黄为师,经常请到家里来指导……双方竭尽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