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目录文件简介

合集下载

linux proc文件夹介绍

linux proc文件夹介绍

/proc/stat 所有的CPU活动信息
/proc/sysrq-trigger 使用echo命令来写这个文件的时候,远程root用户可以执行大多数的系统请求关键命令,就好像在本地终端执行一样。要写入这个文件,需要把/proc/sys/kernel/sysrq不能设置为0。这个文件对root也是不可读的
/proc/irq 中断请求设备信息
/proc/net 网卡设备信息
/proc/scsi scsi设备信息
/proc/tty tty设备信息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信息
/proc/vmstat 虚拟内存统计信息
/proc/vmcore 内核panic时的内存映像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还有的是一些以数字命名的目录,它们是进程目录。系统中当前运行的每一个进程都有对应的一个目录在/proc下,以进程的 PID号为目录名,它们是读取进程信息的接口。而self目录则是读取进程本身的信息接口,是一个link。
2. 子文件或子文件夹
/proc/buddyinfo 每个内存区中的每个order有多少块可用,和内存碎片问题有关
/proc/kcore 代表系统的物理内存,存储为核心文件格式,里边显示的是字节数,等于RAM大小加上4kb
/proc/kmsg 记录内核生成的信息,可以通过/sbin/klogd或/bin/dmesg来处理
/proc/loadavg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CPU和IO的状态得出的负载状态,与uptime命令有关
Linux下/proc目录简介
1. /proc目录
Linux 内核提供了一种通过 /proc 文件系统,在运行时访问内核内部数据结构、改变内核设置的机制。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伪文件系统,它只存在内存当中,而不占用外存空间。它以文件系统的方式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

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详解

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详解

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详解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详解为了帮助广大考试新手们更加顺利地复习备考,店铺整理了关于Linux目录结构的备考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linux 目录结构/: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

/boot: 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

/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 即可/dev: 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常用的是挂载光驱mount /dev/cdrom /mnt./etc: 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

注:/etc/X11存放与x windows有关的设置。

/home: 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家目录。

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lib:/usr/lib:/usr/local/lib: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比较重要的目录为/lib/modules./lost+fount: 系统异常产生错误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于此目录下,通常这个目录会自动出现在装置目录下。

如加载硬盘于/disk 中,此目录下就会自动产生目录/disk/lost+found/mnt:/media: 光盘默认挂载点,通常光盘挂载于/mnt/cdrom下,也不一定,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行挂载。

linux常见文件路径

linux常见文件路径

linux常见文件路径
Linux中的常见文件路径包括以下几种:
1. / :根目录,Linux文件系统的起点。

2. /bin :存放用户二进制文件(可执行文件)的目录。

3. /boot :存放Linux系统引导所需的文件,包括内核文件和引导加载程序。

4. /dev :存放设备文件,包括磁盘、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所对应的文件。

5.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包括系统服务的配置文件和用户账户的配置文件等。

6. /home :存放用户的主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主目录。

7. /lib :存放系统库文件,包括Linux系统所需的共享库文件。

8. /media :存放可移动媒体设备(如U盘、光盘等)的挂载点。

9. /mnt :存放临时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10. /opt :存放可选的应用程序软件包的目录。

11. /proc :存放Linux内核的虚拟文件系统,包括系统内核的运行状态信息和进程信息等。

12. /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13. /sbin :存放超级用户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包括系统管理工具等。

14. /tmp :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保存着Linux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

15. /usr :存放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库文件、文档等,是一个较大的目录。

16. /var :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文件,包括日志文件、临时文件等。

以上是Linux中的常见文件路径,了解这些路径对于日常使用和系统管理都非常有帮助。

Linux下各文件夹的结构说明及用途介绍

Linux下各文件夹的结构说明及用途介绍

linux下各文件夹的结构说明及用途介绍:/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dev 设备特殊文件/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 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

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

其中包含:/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usr/doc linux文档/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usr/man 帮助文档/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根文件系统通常情况下,根文件系统所占空间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文件都不需要经常改动,而且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个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

除了可能的一个叫/ v m l i n u z标准的系统引导映像之外,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

所有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

Linux中的文件和目录结构详解

Linux中的文件和目录结构详解

Linux中的⽂件和⽬录结构详解 对于每⼀个Linux学习者来说,了解Linux⽂件系统的⽬录结构,是学好Linux的⾄关重要的⼀步.,深⼊了解linux⽂件⽬录结构的标准和每个⽬录的详细功能,对于我们⽤好linux系统只管重要,下⾯我们就开始了解⼀下linux⽬录结构的相关知识。

当在使⽤Linux的时候,如果您通过ls –l / 就会发现,在/下包涵很多的⽬录,⽐如etc、usr、var、bin ... ... 等⽬录,⽽在这些⽬录中,我们进去看看,发现也有很多的⽬录或⽂件。

⽂件系统在Linux下看上去就象树形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把⽂件系统的结构形象的称为树形结构。

⽂件系统的是⽤来组织和排列⽂件存取的,所以它是可见的,在Linux中,我们可以通过ls等⼯具来查看其结构,在Linux系统中,我们见到的都是树形结构;⽐如操作系统安装在⼀个⽂件系统中,它表现为由/ 起始的树形结构。

linux⽂件系统的最顶端是/,我们称/为Linux的root,也就是 Linux操作系统的⽂件系统。

Linux的⽂件系统的⼊⼝就是/,所有的⽬录、⽂件、设备都在/之下,/就是Linux⽂件系统的组织者,也是最上级的领导者。

由于linux是开放源代码,各⼤公司和团体根据linux的核⼼代码做各⾃的操作,编程。

这样就造成在根下的⽬录的不同。

这样就造成个⼈不能使⽤他⼈的linux系统的PC。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些基本的配置,⽂件在哪⾥。

这就造成了混乱。

这就是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机构诞⽣的原因。

该机构是linux爱好者⾃发的组成的⼀个团体,主要是是对linux做⼀些基本的要求,不⾄于是操作者换⼀台主机就成了linux的‘⽂盲’。

事实上,FHS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直再持续的改版的,FHS依据⽂件系统使⽤的频繁与否与是否允许使⽤者随意更动,⽽将⽬录定义成为四种交互作⽤的形态,⽤表格来说有点像底下这样:可分享的(shareable)不可分享的(unshareable)不变的(static)/usr (软件放置处)/etc (配置⽂件)/opt (第三⽅协⼒软件)/boot (开机与核⼼档)可变动的(variable)/var/mail (使⽤者邮件信箱)/var/run (程序相关) /var/spool/news (新闻组)/var/lock (程序相关)四中类型:1.可分享的: 可以分享给其他系统挂载使⽤的⽬录,所以包括执⾏⽂件与⽤户的邮件等数据,是能够分享给⽹络上其他主机挂载⽤的⽬录;2.不可分享的: ⾃⼰机器上⾯运作的装置⽂件或者是与程序有关的socket⽂件等,由于仅与⾃⾝机器有关,所以当然就不适合分享给其他主机了。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如下:
1. 内核(Kernel):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它实现了进程调度、内存管理、中断处理、异常陷阱处理等功能,还负责进程管理、进程通信机制、虚拟内存管理、文件系统驱动以及USB、网络、声音等各类设备驱动子系统。

内核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提供相应的硬件驱动程序、网络接口程序,并管理所有应用程序的执行。

2. Shell: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

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3. 文件系统:Linux文件系统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上。

4. 应用程序:Linux应用程序辅助用户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例如文本编辑器、编程语言、基于X Window架构的图形桌面系统、办公套装软件、Internet工具以及数据库等。

总的来说,Linux操作系统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使得Linux能够高效地运行和管理计算机资源。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类型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类型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类型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类型一、普通文件普通文件是Linux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文件类型之一,它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代码、二进制数据等信息。

这些文件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或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打开和编辑。

普通文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文本文件:文本文件是由字符组成的文件,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打开并查看其中的内容。

常见的文本文件包括配置文件、日志文件、源代码文件等。

2. 二进制文件:二进制文件是由二进制数据组成的文件,无法直接通过文本编辑器查看其内容。

二进制文件通常包含了可执行代码、图像、音频、视频等非文本数据。

3. 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是存储着特定数据的文件,可以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读取和处理。

常见的数据文件包括数据库文件、电子表格文件、图像文件等。

二、目录文件目录文件是用于组织和管理其他文件的文件类型,它包含了其他文件和目录的信息。

目录文件可以通过文件浏览器或命令行界面进行访问和操作。

目录文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根目录:根目录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最顶层目录,即所有其他目录和文件的父目录。

在Unix/Linux系统中,根目录通常表示为"/"。

2. 用户目录:用户目录是每个用户在系统中的个人目录,用于存储用户的个人文件和配置信息。

用户目录的路径通常为"/home/用户名"。

3. 系统目录:系统目录是用于存储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的目录,包括了各种系统配置文件、库文件、可执行文件等。

常见的系统目录包括"/etc"、"/bin"、"/usr"等。

三、特殊文件特殊文件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一类特殊文件类型,它们不同于普通文件和目录文件,具有特殊的用途和功能。

特殊文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设备文件:设备文件是用于访问系统硬件设备的文件,包括了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

字符设备文件用于访问字符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块设备文件用于访问块设备,如硬盘、闪存等。

Linux系统下各文件目录的含义

Linux系统下各文件目录的含义

随着Linux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Linux,对于那些刚刚接触的人来说,恐怕最先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些“不明不白”的目录了。

如果想熟练使用Linux,让Linux听命于自己,就必须掌握这些目录,下面就以Xteam公司的最新产品——XteamLinux 4.0为例,介绍一下在该系统下的目录。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链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nt在这里面中有四个目录,系统提供这些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cdrom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 V0.11目录文件简介●Makefile文件:该文件是编译辅助工具软件make的参数配置文件。

●boot目录:功能是当计算机加电时引导内核启动,将内核代码加载到内存中,并做一些进入入32位保护运行方式前的系统初始化工作。

①Bootsect.s:磁盘引导块程序,驻留磁盘第一个扇区。

0x7C00②Setup.s:读取机器的硬件配置参数,并把内核模块system移动到适当的内存位置处。

③Head.s:被编译连接在system模块的最前部分,主要进行硬件设备的探测设置和内存管理页面的初始设置工作。

●fs目录:文件系统实现程序的目录。

1、file_table.c文件中,目前仅定义了一个文件句柄(描述符)结构数组。

2、ioctl.c文件将引用kernel/chr_dev/tty.c中的函数,实现字符设备的io控制功能。

3、exec.c程序主要包含一个执行程序函数do_execve(),它是所有exec()函数簇中的主要函数。

4、fcntl.c程序用于实现文件i/o控制的系统调用函数。

5、read_write.c程序用于实现文件读/写和定位三个系统调用函数。

6、stat.c程序中实现了两个获取文件状态的系统调用函数。

7、open.c程序主要包含实现修改文件属性和创建与关闭文件的系统调用函数。

8、char_dev.c主要包含字符设备读写函数rw_char()。

9、pipe.c程序中包含管道读写函数和创建管道的系统调用。

10、file_dev.c程序中包含基于i节点和描述符结构的文件读写函数。

11、namei.c程序主要包括文件系统中目录名和文件名的操作函数和系统调用函数。

12、block_dev.c程序包含块数据读和写函数。

13、inode.c程序中包含针对文件系统i节点操作的函数。

14、truncate.c程序用于在删除文件时释放文件所占用的设备数据空间。

15、bitmap.c程序用于处理文件系统中i节点和逻辑数据块的位图。

16、super.c程序中包含对文件系统超级块的处理函数。

17、buffer.c程序主要用于对内存高速缓冲区进行处理。

·虚框中的ll_rw_block是块设备的底层读函数,它并不在fs目录中,而是kernel/blk_dev/ll_rw_block.c中的块设备读写驱动函数。

放在这里只是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文件系统对于块设备中数据的读写,都需要通过高速缓冲区与块设备的驱动程序(ll_rw_block())来操作来进行,文件系统程序集本身并不直接与块设备的驱动程序打交道。

●include目录:头文件目录。

1、主目录:①<a.out.h> a.out头文件,定义了a.out执行文件格式和一些宏。

②<const.h>常数符号头文件,目前仅定义了i节点中i_mode字段的各标志位。

③<ctype.h>字符类型头文件。

定义了一些有关字符类型判断和转换的宏。

④<errno.h>错误号头文件。

包含系统中各种出错号。

(Linus从minix中引进的)。

⑤<fcntl.h>文件控制头文件。

用于文件及其描述符的操作控制常数符号的定义。

⑥<signal.h>信号头文件。

定义信号符号常量,信号结构以及信号操作函数原型。

⑦<stdarg.h>标准参数头文件。

以宏的形式定义变量参数列表。

主要说明了-个类型(va_list)和三个宏(va_start,va_arg和va_end),用于vsprintf、vprintf、vfprintf 函数。

⑧<stddef.h>标准定义头文件。

定义了NULL,offsetof(TYPE,MEMBER)。

⑨<string.h>字符串头文件。

主要定义了一些有关字符串操作的嵌入函数。

⑩<termios.h>终端输入输出函数头文件。

主要定义控制异步通信口的终端接口。

⑪<time.h>时间类型头文件。

其中最主要定义了tm结构和一些有关时间的函数原形。

⑫<unistd.h>Linux标准头文件。

定义了各种符号常数和类型,并申明了各种函数。

如定义了__LIBRARY__,则还包括系统调用号和内嵌汇编_syscall0()等。

⑬<utime.h>用户时间头文件。

定义了访问和修改时间结构以及utime()原型。

2、asm目录:体系结构相关头文件子目录。

要定义了一些与CPU体系结构密切相关的数据结构、宏函数和变量。

①<asm/io.h>io头文件。

以宏的嵌入汇编程序形式定义对io端口操作的函数。

②<asm/memory.h>内存拷贝头文件。

含有memcpy()嵌入式汇编宏函数。

③<asm/segment.h>段操作头文件。

定义了有关段寄存器操作的嵌入式汇编函数。

④<asm/system.h>系统头文件。

定义了设置或修改描述符/中断门等的嵌入式汇编宏。

3、linux目录:Linux内核专用头文件子目录。

①<linux/config.h>内核配置头文件。

定义键盘语言和硬盘类型(HD_TYPE)可选项。

②<linux/fdreg.h>软驱头文件。

含有软盘控制器参数的一些定义。

③<linux/fs.h>文件系统头文件。

定义文件表结构(file,buffer_head,m_inode等)。

④<linux/hdreg.h>硬盘参数头文件。

定义访问硬盘寄存器端口,状态码,分区表等信息。

⑤<linux/head.h>head头文件,定义了段描述符的简单结构,和几个选择符常量。

⑥<linux/kernel.h>内核头文件。

含有一些内核常用函数的原形定义。

⑦<linux/mm.h>内存管理头文件。

含有页面大小定义和一些页面释放函数原型。

⑧<linux/sched.h>调度程序头文件,定义了任务结构task_struct、初始任务0的数据,还有一些有关描述符参数设置和获取的嵌入式汇编函数宏语句。

⑨<linux/sys.h>系统调用头文件。

含有72个系统调用C函数处理程序,以'sys_'开头。

⑩<linux/tty.h>tty头文件,定义了有关tty_io,串行通信方面的参数、常数。

4、sys目录:系统专用数据结构子目录。

①<sys/stat.h>文件状态头文件。

含有文件或文件系统状态结构stat{}和常量。

②<sys/times.h>定义了进程中运行时间结构tms以及times()函数原型。

③<sys/types.h>类型头文件。

定义了基本的系统数据类型。

④<sys/utsname.h>系统名称结构头文件。

⑤<sys/wait.h>等待调用头文件。

定义系统调用wait()核waitpid()及相关常数符号。

●init目录:内核初始化程序目录该目录中仅包含一个文件main.c。

用于执行内核所有的初始化工作,然后移到用户模式创建新进程,并在控制台设备上运行shell程序。

●kernel目录:内核程序主目录。

1、主目录:①asm.s:用于处理系统硬件异常所引起的中断。

②traps.c:对各硬件异常的实际处理程序,在各个中断处理过程中,将分别调用traps.c中相应的C语言处理函数。

③exit.c:程序主要包括用于处理进程终止的系统调用。

包含进程释放、会话(进程组)终止和程序退出处理函数以及杀死进程、终止进程、挂起进程等系统调用函数。

④fork.c:程序给出了sys_fork()系统调用中使用了两个C语言函数:find_empty_process()和copy_process()。

⑤mktime.c:程序包含一个内核使用的时间函数mktime(),用于计算从1970年1月1日0时起到开机当日的秒数,作为开机秒时间。

仅在init/main.c中被调用一次。

⑥panic.c:程序包含一个显示内核出错信息并停机的函数panic()。

⑦printk.c:程序包含一个内核专用信息显示函数printk()。

⑧sched.c:程序中包括有关调度的基本函数(sleep_on、wakeup、schedule等)以及一些简单的系统调用函数。

另外还有几个与定时相关的软盘操作函数。

⑨signal.c:程序中包括了有关信号处理的4个系统调用以及一个在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处理信号的函数do_signal()。

⑩sys.c:程序包括很多系统调用函数,其中有些还没有实现。

⑪system_call.s:程序实现了linux系统调用(int0x80)的接口处理过程,实际的处理过程则包含在各系统调用相应的C语言处理函数中,这些处理函数分布在整个linux 内核代码中。

⑫vsprintf.c:程序实现了现在已经归入标准库函数中的字符串格式化函数。

2、blk_dev目录:块设备驱动程序子目录。

①blk.h块设备程序专用头文件。

定义了3个C程序中共用的块设备结构和数据块请求结构。

②hd.c:程序主要实现对硬盘数据块进行读/写的底层驱动函数,主要是do_hd__request()函数。

③floppy.c:程序中主要实现了对软盘数据块的读/写驱动函数,主要是do_fd_request()函数。

④ll_rw_blk.c:中程序实现了低层块设备数据读/写函数ll_rw_block(),内核中所有其它程序都是通过该函数对块设备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⑤ramdisk.c:3、chr_dev目录: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子目录①tty_io.c:程序中包含tty字符设备读函数tty_read()和写函数tty_write(),另外还包括在串行中断处理过程中调用的C函数do_tty_interrupt(),该函数将会在中断类型为读字符的处理中被调用。

②console.c:文件主要包含控制台初始化程序和控制台写函数con_write(),用于被tty设备调用。

还包含对显示器和键盘中断的初始化设置程序con_init()。

③rs_io.s汇编程序用于实现两个串行接口的中断处理程序。

该中断处理程序会根据从中断标识寄存器(端口0x3fa或0x2fa)中取得的4种中断类型分别进行处理,并在处理中断类型为读字符的代码中调用do_tty_interrupt()。

④serial.c用于对异步串行通信芯片UART进行初始化操作,并设置两个通信端口的中断向量。

另外还包括tty用于往串口输出的rs_write()函数。

⑤tty_ioctl.c程序实现了tty的io控制接口函数tty_ioctl()以及对termio(s)终端io结构的读写函数,并会在实现系统调用sys_ioctl()的fs/ioctl.c程序中被调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