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居住建筑)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居住建筑)
杭州市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计划专篇(居住建筑)

~ 杭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初步设计模板Array(民用建筑)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

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8号)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4、《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8、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

9、浙江省《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导则》;

10、《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6】1号)

11、《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

12、“关于印发《杭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杭建科发【2016】284号)

13、《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14、《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15、《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16、各区(管委会)编制的《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实施方案》;

17、《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18、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适用范围

本设计专篇适用于新建、改建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

三、项目概况及区位情况

简述并分析地块规划设计概况及项目所在雨水汇水和雨水排水区域海绵城市规划情况(主要从存在的排水问题、竖向地形条件、

外围排水条件等分析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要求,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四、各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

地块内各种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分布示意图应以蓝图形式表示,图纸中应注明LID实施的位置、规模以及所对应的汇水面积。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01T15:44:19.8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孟慧敏 [导读] 建筑行业为了跟随社会的发展,逐渐的提出了了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 佳木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54002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行业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建筑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行业在当地的各个指标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在如今,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为了跟随社会的发展,逐渐的提出了了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本文希望通过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研究,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绿色节约;节能建筑;施工技术 前言: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们对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绿色节能建筑概念的提出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绿色节能建筑有着柔和、舒服的环境,其绿色这一概念并不是简单的指对建筑进行绿化建设,比如建设花园,种植植物等,这里的绿色是指建筑对环境不产生破坏,是一种环保,对资源充分利用的概念。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己多年在建筑行业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对绿色节能建筑的理解。在下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标准以及相关施工技术,希望为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1.关于绿色建筑概念的研究 1.1关于绿色建筑评定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对只对建筑进行绿化,它是指一种概念,表示建筑对环境不产生破坏,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建筑可以充分的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按照国外建筑方面的专家戚德文的理论了解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包括绿色建筑的比例、环境的保护情况、交通的情况、能源的利用情况等。按照我国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绿色节能建筑进行分级,等级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一、二、三这三个星级,二星级的绿色节能建筑需要由省级的住建部门进行评定,三星级的绿色节能建筑则需要国家级的住建部门进行评定。判断一个绿色节能建筑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审核,从省水、省电、省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绿色节能建筑对节能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达到60%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绿化面积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对绿色节能建筑需要进行两次评定。一次是设计规划的阶段,另一次是建成使用的阶段。在设计阶段阶段评定后,会颁发绿色建筑的标志,它的有效期限是1年,在建成使用的阶段,同样会颁发绿色建筑的标志,它的有效期是4年,在4年后需要对绿色节能建筑重新进行评定。 1.2关于绿色建筑的绿色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要注意对全寿命周期概念进行应用,通过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可以了解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建筑物存在的时候,它还包括建筑建设的准备过程、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与建筑报废后的拆除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必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尽量从较近的地方进行取材,以减少运输费用。对材料的选择尽量挑选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以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利用一些高科技技术,这样可以减小一些能源的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2.关于一些绿色施工技术的介绍 2.1关于材料的节约与利用技术 在我国大多数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垃圾,其中许多的垃圾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在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减少这些垃圾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对模板的处理,模板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和成本。在过去,模板在使用后是被当成垃圾直接丢弃的,考虑到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模板进行技术处理,比如将模板破碎成骨料进行回收利用。 2.2关于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与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对水都有着大量的需求。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经过权威机构调查发现,我国一年的总用水量是610000亿立方米,而在我国建筑方面一年的用水量就达到了120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每年用水量的1/5。可以想象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定时安排安全检查人员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水资源的节约问题,我们可以在建筑中加入一些污水处理系统等节水设施。 2.3 关于能源的节约与利用技术 能源的节约是绿色建筑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一个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我国北方冬季室内都会供暖,可是由于保温材质的隔热效果差,材质比较落后,导致我国在暖气方面的单位面积损耗是世界平均值的4倍。在绿色节能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一个整体系统的理念去实施。不能从一个个的单体建筑出发,要从建筑体系去进行总体的考虑。从能源的选择,能源的使用效率,输配管网等设备的能量损失等方面进行考虑,建立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处理体系。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适宜功率的机械设备,避免出现大功率的机械浪费能源,低功率的机械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出现损害的情况。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也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设计之初就要对机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机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3关于环境保护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施工过程中的灰尘,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噪音等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建筑准备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危害。对付灰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洒水、掩盖等措施。对于洒水操作要考虑到上文的用水量问题,对于水量的使用,及洒水次数进行合理安排。噪音主要是机械设备操作时产生的,为了减少噪音,我们可以在机械的周围架设泡沫板。 结语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在中国发展的比较晚,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使我国的建筑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环境,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施工技术。在上文中,笔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就需要从各 方面加强重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最大化的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通过 将绿色节能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这 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节能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建筑领域对环境 的损害降到最低,并且综合运用资源与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绿色节能理念原本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应用,之后慢慢 在建筑领域也得到普及。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资源对整体环境的压力,并且使得建筑领域的浪费现象得到很好的 控制,进而促进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运用。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节能设计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对 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当前这种情况,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好节 能设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环境恶 化情况。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在2014年之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同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在对经济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前该工作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建 筑业的发展中,要求积极应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才能构建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逐渐降低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才能对资源 进行优化,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和谐地进行,尽早实现 环境保护的功能。因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研究比较晚,因此 就会存在着建筑质量比较差,区域差异明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绿色环保理念 较为缺乏等等问题。进而就会导致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 较为困难。而在绿色建筑初始发展时期,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基本核心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支撑因素,这些是对绿色建筑发展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在大 众消费者需求、开发商认识以及绿色建筑初的投资等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制约因 素群,在完成了初始阶段以后,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以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 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没有科学使用高能效设备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盲目的使用高能效设备,没有结 合实际的需求,造成投入的设备和建筑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设备的应用紧缺问题。有的高效能设备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而 应用的设备和实际的能耗偏差比较大,没有达到设计的要点。 (2)绿色节能的拼接设计问题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人员对 绿色节能设计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就比较容易出现技术硬性拼接的现状,设计技术的科学性不强。具体设计过程中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摘要: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已成为现代居住建筑发展的潮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详细分析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要点,并对具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型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思考。实践证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住区规划;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环保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healt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points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analyses the thinking of building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the future of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residential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 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 能型、舒适型转变,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笔者通过对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分析, 从生态住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作者:王诗源班级:0801402 学号:11 邮箱:429280182@https://www.360docs.net/doc/2814937741.html,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文章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并就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能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浅析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

浅析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19T11:10:10.1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顾晓琴1 姜理娟2 [导读] 摘要:本文从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概念、基本特征、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几个方面探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以供同行参考。 1浙江千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2浙江千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本文从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概念、基本特征、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几个方面探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 引言:绿色生态住宅,是根据住宅建筑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人体工程学及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组织住宅建筑内外空间与系统内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综合用能,多能转换,立体用地,自然空调,立体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下文主要就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一、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概念 绿色生态住宅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绿色住宅的建造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营建方式、选材用料方面按区别于传统住宅的特定要求进行。根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的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衡量绿色住宅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几条标准: l、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 2、采用的是无害、无污染、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 3、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 4、有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 5、利用了清洁能源,降解住宅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 6、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内涵。 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 1、能源消耗程度低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来说,其通过对水资源和其它能源的充分有效使用,大大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建筑住宅的能源消耗程度。另一方面,其通过大量的清洁能源(地热、风能等)的运用,进行了较好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在满足了住宅使用人群的健康、安全、舒适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的节省。 2、朝向布局合理 在进行建筑物的朝向布局选择上,绿色生态建筑通过对建筑物形体的合理布置以及体形系数的控制,充分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了采暖和制冷所造成的能源损耗。 三、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 1、能源节约原则 能源节约原则是绿色生态建筑所遵守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无污染无害化及可循环利用。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使用可降解和可再生的资源,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构建出能源高效利用的建筑住宅环境。 2、生态和谐原则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来说,生态和谐原则是与能源节约原则并重的重要原则,生态和谐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对建筑物周边植被、微生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做好各种物体与住宅建筑和人共生共荣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健康舒适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对建筑的适用性及舒适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应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加强居住用户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沟通,从而使人们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舒适性原则可以具体体现在良好的通风环境、采光系数、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视觉环境和声环境等。 四、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1、水资源循环 水资源建设也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住宅小区来说,其主要住宅内应有室内给排水系统,从而确保合格的用水供给和畅通的排水处理。另一方面还应有相应的室外给排水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大面积的绿地以及小区内道路路面的养护和浇洒,是保证该小区清洁和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该小区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工作目标是将雨水收集后作为非饮用水引入系统内循环使用,是当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进行水资源节约和小区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系统收集的雨水将主要用于景观绿化处理以及用户冲厕用水等。 2、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3、日照、遮阳与采光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按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就有严格要求。在住

[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传统的高能源消耗产业,在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兴起的大形势下,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为主要特色的绿色建筑出现在人们眼前,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文章阐述了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基本概念,讨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助推我国建筑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分析 引言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类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崛起和环境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生产建设和资源消耗间关系的重视程度越加提高。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被公认为世界环境变暖的主要原因。建筑行业环保状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以环保、节能为特点的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大量绿色建筑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更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和谐。 1、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从项目实施规划、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分析的范围,力求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降低建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建筑使用时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的要求,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使用期限到期后的拆除回收阶段也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明显损害。 绿色建筑是环保理念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是环保理念和建筑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在设计上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遵循科学规划、高效利益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建筑功能丰富、居住效果优良为原则,为使用者实现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享受,同时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前提和基础。设计者在正式开始设计前,对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开展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全面地掌握项目所在地自然地质状况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围绕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通过大量先进、高端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和管理方法,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建设及使用成本。 2、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 (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0~2100小时。这为我国开发利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制约着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转换率过低,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居住区建筑设计论文 1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

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 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

绿色住宅小区设计

关于绿色住宅小区设计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宅建筑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节能成了人们的主要追求目标,也成为了建筑商设计整个建筑物的重要关注焦点。文章针对住宅建筑的绿色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绿色建筑住宅小区绿色规划 建设城市绿色住宅小区的构建设计,首先,需要对城市小区周边进行整体规划和利用,尊重原有的自然地貌,需要实地进行考察,分析现有的建设工程对小区周边的环境是否带来不利的影响;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以及为保护非可再生资源,是否可以采用现有的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小区构建完成之后总体的绿色面积是否达标;建筑设计和装修采用的材料是否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是否存在不良的后果;住宅小区的建设和开发是否最大化的保持当地的原有风貌等。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参考建筑工程项目的当地环境,决不能一味盲目地照搬其它设计,而忽略了环境自身特点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气候的差异会使得各地的绿色设计策略重心有所不同。建筑设计需要充分结合建筑项目所处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其它地域条件特点,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条件达到采光、通风、制热、制冷等目的,从而减少这些建筑功能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在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功能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工程设计、规划各个环节引入节能环保的概念,因而,设计到多门学科,较为复杂。在进行对建筑项目的规

划设计工作时,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力求做到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融合,提高居住舒适度,减少经济损耗和能源消耗,最大可能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二、住宅小区周边环境的绿化 从目前大中型城市的小区整体构建分析,绿化建设面积小,功能单一,种植的绿色植物和草坪等没有严格的要求,比较盲目,造成了城市小区传统文化情绪的遗失。 1.城市小区地面绿化建设。在城市住宅小区中,进行地面绿化,可以大范围地降低地面带给城市居住小区的整体热辐射,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减少室内热辐射等功效。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城市大范围的有害气体和尘埃,能够大范围地降低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城市绿地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到住宅小区的开发和建设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植物和形态,将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2.城市小区空中绿化建设。大中型城市的空中绿化建设,是建筑立体绿化的根基。城市小区的居民可以根据需要,在房屋外边的墙壁或者阳台,种植垂直攀缘性植物,比如可以适当地种植常春藤、爬山虎等植物,不但降低了城市住宅小区建筑用地与绿色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了城市小区周边的环境,而且,可以对室内起到降温调节的作用和功效。 3.城市小区室内绿化建设。大部分城市居民除了工作,就是长时间呆在自己的住所,室内空气必须保持流通,环境质量要好。为此,

公共机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自测与答案

公共机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 1 .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的四节,不包括下面哪一部分内容()? A.节地与室外环境 ? B.节能与能源利用 ? C.室内环境质量 ? D.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下面哪一条说法是正确的() ? A.办公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定节能 ? B.住宅应该优先安装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 C.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该与用户行为模式尽可能一致 ? D.太阳能热水系统不需要消耗常规能源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一般而言,建筑节能设计不包括哪一部分内容() ? A.暖通空调系统 ? B.生活热水 ? C.照明 ? D.施工机械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面哪一部分内容,不属于规划阶段节能设计的内容() ? A.风环境 ? B.热岛 ? C.日照 ? D.电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的内容() ? A.规划设计 ? B.施工 ? C.拆卸 ? D.运行管理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绿色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不包括下面那部分内容()? A.阳光间 ? B.地源热泵 ? C.自然通风 ? D.自然采光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 绿色建筑的机电系统节能设计,不包括() ? A.暖通空调 ? B.生活热水 ? C.外墙保温 ? D.照明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下面那一项不是夏热冬暖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的要点()? A.自然通风 ? B.加强保温 ? C.遮阳 ? D.自然采光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 照明功率密度的目标值比现行值() ? A.高 ? B.一样 ? C.低 ? D.没规律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论文全文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爱清韩涛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王冰 摘要:介绍了申报二星级绿色建筑需要完成的节能项目,列出了主要的节能设计指标,可以对其它绿色建筑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环保、无害、低碳、可持续发展。 1 项目设计背景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目的。经项目申请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生态谷”12号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的12号楼将成为东营市第一栋“绿色建筑”,山东省第二栋二星级“绿色建筑”。 该建筑的建成与使用将对东营市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极大地提高东营市建筑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应用水平,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生态谷”项目是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研发总部、院所合作基地、企业孵化社区等内容的高新科技园区。“生态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基建投资5.4亿元。园区规划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场地建设与选址完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室外绿化物种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总体规划秉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为本建筑申报绿色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平面图与鸟瞰图如下: 王爱清 1963.4,本科,高工 邮编:257091 东营市府前街98#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Wangaiqing618@https://www.360docs.net/doc/2814937741.html, 联系电话:0546-8332370-630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研究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研究 摘要: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只有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建筑, 才可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特点,研究了绿色生 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及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住宅建筑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然而面 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为实现经济、环境共同发展这一目标,需对设计、施工 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实现住宅建筑转型升级。因此,需在住宅建筑中积极应用新 型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认真贯彻绿色设计观念,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1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特点 绿色生态型住宅建筑指的是不会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且可为居民 提供优质空气、水源等资源的建筑物。此类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需增设绿化带,且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如此不仅可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还可为居民营造舒适、良好居住环境。此外,通过种植树木,可在建筑物周围营造良好景观,从而 实现建筑物周围的生态平衡。另外,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需加强对人文 景观设计的重视,且需积极修缮或保护附近的古代建筑物。近年来,由于我国能 源问题日益凸显,为设计、建设良好绿色生态建筑,需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 以减少对资源及能源的消耗。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也可将风能、太阳能 应用到设计当中,使用多种自然资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同时使用清洁型能源也 可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为充分利用清洁型能源,需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多方面内容,比如:为积极利 用太阳能这一清洁型能源,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建筑物朝向是否合适、太阳能发 电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只有保证其安装位置合理性,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为保证建筑物布局合理性,还需缩小建筑物提醒系数;尽量选用保温性能好 的建筑材料,以节约制冷、制热能源。 2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2.1节能性 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需坚持节能性原则,其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及 能源,回收、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建立无害、无污染的设计方式。在选用建 筑材料时,需尽量选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施工材料或资源,确保材料不会对周围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才可确保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合理性 及科学性。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融合生态建筑设计观念,从而为居民建设舒适、 绿色居住环境。 2.2和谐性 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还需坚持生态和谐性原则,保证人与自然、动 物等和谐共处,从而实现经济、环境共同发展这一目标。另外,在设计绿色生态 住宅建筑时,还需重视植物的多样性,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各种污染物质 的排放,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2.3人性化 除上述两点外,在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时,还需坚持人性化这一原则,其 主要原因为: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是为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在保证建筑物实用性及功能性的同时,保证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并不会消耗大量

基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探析

基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探析 摘要:当前,绿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 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节能建筑理论 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 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1.绿色建筑节能原则1.1 节约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可再生材料。充分节约 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资源。必须以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 绿色建筑品质,安全舒适、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最佳居住环境为目的,实现建 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公建、道路、绿化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 地使用效率;宜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绿色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 1.3 节能的原则应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达到国 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同时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尽可能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 行能源系统优化。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策略2.1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 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 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 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 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①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②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③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 (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④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⑤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2.2 绿色节能建筑的地域(或民族)特色当前我国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 产技术,营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加上建筑“跟风”以及赶超“政绩”欲望的影响,成了大江南北建筑千城一向,百街一渊,万巷一貌的倾向。而绿色节能建筑 强调采用本地文化、本地原材料,遵守本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本地建 筑资源,体现地域特色,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建 筑建造中结合实际把有些资源利用起来,特色就在其中。如意大利威尼斯是公元 5 世纪日耳曼人南侵时,由逃难的移民建造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地,但威尼斯 人利用水资源建设了世界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水上城市;荷兰自然资源贫乏,但 他们利用风能,使风车建筑成为本地特征性的象征符号。 2.3 绿色节能建筑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 前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这是由于绿色节能建筑 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资源利用所决定的。 (1)占用资源少、消耗低:就是在住宅建设的投入端减少资源的输入,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