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八年级第6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八年级第6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要点填空知识要点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以贤封为侯。

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

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

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

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形势严峻。

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徐、周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

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

本文就是汉文帝犒劳三军的记实。

1.字词积累祝兹.()棘.门()彀.()都.尉()按辔()介胄.()嗟.乎()曩.者()持兵揖.()2.通假字①改容式.车()②军士吏被.甲()6.古今异义①先驱..曰古义:()今义:走在前面引导②军中闻.将军令古义:()今义:用鼻子嗅③持节.诏将军古义:()今义:节日,节约④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今义:墙壁⑤请.以军礼见古义:()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⑥使人称谢.古义:()③之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不闻天子之.诏()④以以.军礼见()将以.下骑送迎()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4.词类活用①介胄..之士()②军.霸上()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④锐.兵刃()5.特殊句式①天子为动()②此真将军矣()③省略句:A吾欲人()劳军B天子为()动6.重点句子意思。

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译文:今义:感谢 3.一词多义 ①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使.人称谢 ( ) ②军军.细柳 ( ) 上自劳军. ( ) 至霸上及棘门军.( ) ③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文:译文: ④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译文:7.复述课文内容,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

本文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

《周亚夫军细柳》复习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复习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参考答案3、B A项,到,往/音节助词,不译。

B项,两个“乃”均是“于是,就”的意思。

C项,担任/被。

D项,来/用。

4、A B项正确划分为: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项正确划分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项正确划分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5、D7、(1)课文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

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2)参考一: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参考二:惊恐:天子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束,有损天子之威。

惊讶:天子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3)【示例: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4)8、拓展阅读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

父期公,衡阳太守。

兄盛公,高尚不仕①。

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

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注释】①仕:做官。

②辟:征召。

③主簿:官职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慕:倾慕(2)州里重.其德行重:推重,看重(3)凝之悉.散之亲属悉:全,都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1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屑接受。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1、【固】必,一定。

30、【曩】先前。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八年级上册语文24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24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4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

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

在霸上和棘门,汉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

而在细柳营,汉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

汉文帝出营门,称赞了周亚夫。

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

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②汉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汉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汉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汉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

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汉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

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

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汉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周亚夫军细柳》(含答案)知识链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到了三国时期,这本书才被明确称为“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在汉魏期间属于禁书,官民不得自由阅读,即使是王公诸侯亦没有此权利,而且删去《史记》的《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等10篇,其他篇章亦多有篡改。

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

东汉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马迁诽谤汉武帝。

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称,永平十七年某日,魏明帝曾在云龙门召见他、傅毅、贾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个宦官拿了篇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询问他们是否觉得司马迁的史论有不对的地方,班固指司马迁引述贾谊《过秦论》:“假设子婴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还可以保住”,这番话相当有问题。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知识梳理】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9

23.*周亚夫军细柳【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或显文言文的能力;2、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4、理解对比写法;5、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词汇和语句;2、词类活用现象;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4、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落实基础知识:1、常识《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生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文选自,作者,字,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家,和家。

2、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犒.()劳彀.()诏.()持兵揖.()介胄.()之士曩.()3、读文:①老师范读全文;②老师领读,同学跟读;③同学自读,同桌间互相纠正读音;④齐读课文;二、课文翻译:4、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

②对有疑难字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根据上下句的意思猜测部分字句的含义。

③师生串译,教师指导重点句子三、整体把握:5、概述各段主要内容6、概述全文主要内容:四、理解课文,分析人物:7、文中将细柳军与霸上、棘门军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加以分析。

8、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周亚军“真将军”风采表现在哪些地方?10、小结人物形象:周亚夫11、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课文:12、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13、重点掌握以下词语:①多义词:军使以之②词类活用:军介胄③古今异义:谢④通假字:式⑤重要的实词与虚词:军上且彀劳居无何诏既出曩六、作业布置:1、课课练; 2、练习册; 3、预习下一课。

23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扼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华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窗交换.参考答案:在匈奴大举入侵的布景下,华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虎帐犒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虎帐将士也极为恭顺.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请求处处遵守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克不及奔走,只能徐行;犒军也要严厉遵照军礼.文帝出营门,赞扬了周亚夫.华文帝赞扬周亚夫是“真将军”,重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临阵磨枪.盛食厉兵的气象.可见部队练习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②文帝到细柳营,“前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青鸟使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守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正,令行制止.③面临皇帝,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坚毅刚烈不阿,固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供给了不和例子作为比较,而在“匈奴大入边”的布景下,文帝须要的恰是一支练习有素的部队和周亚夫如许治军有方的将军.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凸起的性情或两种不合的形式,抑或两种不合的成果,作为对比”(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比较.衬托的写法,对描绘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感化.参考答案: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奔走”“按辔徐行”形成比较,表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正.这可以说是“形式”的比较.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比较,表现出周亚夫的坚毅刚烈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情”的比较.比较的手段给出了不和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加倍光鲜.文中还有大量正面描述,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导,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响,都是从正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正面衬托的写法防止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供给了更多不雅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加倍饱满.立体.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寄义.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中不得奔走,不闻皇帝之诏4.居无何居世界之广居参考答案:1.驻军(动词);虎帐(名词)2.慰劳(动词);使……劳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到.往(动词);的(构造助词)4.经由,暗示相隔一段时光;栖身四.《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汗青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对象书浏览相干的本纪.世家或传记,懂得其生平业绩,领略人物的风度,感触感染《史记》的写人艺术.参考答案:《李将军传记》中作者抓住李广最凸起的特色,经由过程一些活泼的故事和细节,出力加以描述,使人物形象极为光鲜.如写他以百骑机灵地吓退匈奴数千骑;受伤被俘而能飞身夺马逃走;率四千人被敌军四万人围困,仍能临危不惧,批示若定等等.这些出色的片断如同一个个特写镜头,活泼地展现了这位名将的风度.写人艺术:1.抓住重要特点,凸起人物形象.2.用抑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邃深挚.强烈的爱憎情绪和本身的主不雅熟悉.3.用比较衬托手段揭示人物命运,丰硕人物形象.4.说话通俗,极富文采.。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工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居工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位低于将军。

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1、[固]必,一定。

30、【曩】先前。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23、周亚夫军细柳 主备人:杨燕萍 审核人:何绮雯 班级: 姓名: 学号: 小组: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

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又是文学名着。

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作品链接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着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史记》不仅是史学着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着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3、文学(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_史记》。

该书是_西汉时期_司马迁所编撰。

原名《_太史公书》或《_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_通史。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对其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4、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棘门( )彀( )弓弩( )诏( )
按辔( )揖( )胄( )曩( )
二、独学:再次朗读课文,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 )。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 )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

上自劳( )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 )之( )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 ),彀( )弓弩( ),持满( )。

天子先驱( )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 )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居( )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 )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之士( )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 ),改容式( )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三、对学:翻译句子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二)深层探究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三)人物形象
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四)写法探究
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

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

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第三课时
一、反馈检测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 )。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 )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

上自劳( )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 )之( )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 ),彀( )弓弩( ),持满( )。

天子先驱( )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 )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居( )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 )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之士( )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 ),改容式( )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 )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袭而虏也。

(二)翻译句子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