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_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总结及测试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总结及测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巩固与测试一、重点聚焦(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吸热或放热E1>E2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E1<E2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②大多数分解反应。

③CO2+C2CO ④C+H2O(g)CO+H2(3)中和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2)原电池概念: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原电池的结构:(4)形成原电池的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单质)作电极②电极材料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相连构成闭合回路④在电极上能自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原电池的表示方法总的来说,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负极反应:由于负极是电子流出的电极,所以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表示负极反应的式子叫做负极反应式。

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氧化反应)②正极反应:由于正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所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表示正极反应的式子叫做正极反应式。

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2H++2e-==H2↑(还原反应)(6)原电池的判断方法①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据原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等。

2、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如:C与CO2、C与H2O、H2与CO2的反应等。

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大多数化合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均为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非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水解反应等均为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一般较剧烈,为放热反应;C与CO2、C与H2O等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需要较高温度才能进行,为吸热反应。

4、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判断,物质溶于水的过程往往有热效应发生。

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

5、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判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

如化合反应一般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分解反应一般是破坏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判断,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同时为放热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反时为吸热反应。

7、根据可燃物的燃烧判断,可燃物燃烧一般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8、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判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燃烧热的定义和燃烧热的符号1、燃烧热的定义: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时也会以光能、电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从化学键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如果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就会放出能量;反之,如果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则需要吸收能量。

例如,燃烧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因为燃料和氧气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小于燃烧产物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

而像碳酸钙高温分解这样的反应则是吸热反应,因为分解所需的能量大于生成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1)大多数分解反应,如氯化铵受热分解。

(2)一些需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比如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以碳、氢气、一氧化碳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2、放热反应(1)所有的燃烧反应,如甲烷的燃烧。

(2)酸碱中和反应,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3)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4)大多数化合反应,比如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

三、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ΔH 表示,单位是 kJ/mol。

如果ΔH 为正值,表示反应吸热;如果ΔH 为负值,表示反应放热。

例如,对于反应 H₂(g) + Cl₂(g) = 2HCl(g),ΔH =-1846 kJ/mol,表示每生成 2 mol HCl 气体,放出 1846 kJ 的热量。

四、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它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在于: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是在 25℃、101 kPa 下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
考点:化学平衡的应用: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相同条件下,可逆反应无论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
始,还是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经历途径虽不同,但只要起始物质 的量浓度相当,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即等效平衡(平衡体 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同、百分含量也相同,换句话说就是同一平 衡)。 恒温恒容条件下: mA(g)+nB (g) = pC (g) +qD (g) 1、等效平衡: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完全相同(m+n≠p+q) 2、等效平衡: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比例相同(m+n=p+q) 恒温恒压条件下: mA(g)+nB (g) = pC (g) +qD (g) 等效平衡 — 一边倒起始物质投料比例相同 1、分析方法:一边倒的极限法和画容器分析的模型法 2、可逆反应“不为零”原则; 3、“过渡态”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索 ①等价转化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借助到化学平衡中,可
以简化分析过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无论可逆 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中间状态 开始,只要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相当,则均可达到等效平衡状态。 这里所说的“相当”即“等价转化”的意思。 ②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存在于一定倍数关系 的反应。它指的是将反应容积的梯级扩大一定的倍数,让起始反应 物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 ,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过 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 况。 ③大于零思想:对于可逆反应,不论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 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的知识点。

以下是重要的概念和关键内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描述- 化学反应指的是物质在参与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它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以及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称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在整个反应中保持不变。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释放或吸收。

能量的释放会导致反应物和/或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而能量的吸收会导致反应物和/或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为正表示能量吸收,焓变为负表示能量释放。

4. 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涉及物质的氧化和释放能量。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涉及酸和碱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5.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总量等于系统吸收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之和。

- 根据这个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不能被创造或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转化至关重要。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有效碰撞”模型。

从物质结构变化上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实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旧的断裂、新的形成的过程。

1、有效碰撞: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反应物分子能够发生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每次碰撞都是有效的话,任何反应都会在瞬间完成,而事实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要有效碰撞,要求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

我们把这样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反应物分子。

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

还要求取向正确。

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3、活化能:活化能。

活化能的作用是,与课本第3页图中表示的哪部分能量相等?参看教材所举的“公司贷款”一例: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一般分子变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结论: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关;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的多少有关;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该反应的大小有关。

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而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又与分子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外部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

活化能是决定化学反应难易的关键。

不同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差别很大。

一个具体的反应,活化能的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测得。

二.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知道,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温度升高10℃,有些反应的速率可提高2倍、3倍,甚至4倍以上。

这是因为,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相应地加快,前者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点总结高二

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点总结高二

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电能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反应的性质。

下面将对化学反应与电能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总结。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反应物: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

2. 生成物: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

3. 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化学式的表示方式。

4.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5.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二、能量与化学反应1. 焓变: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

2. 焓变的计算: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和标准生成焓来计算。

3.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附带有焓变的表示方式。

三、电能的基本概念1. 电流与电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电量是电流乘以时间的积分。

2. 电压与电势差: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势差是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

3. 电阻与电阻率:导体阻止电流通过的程度。

4.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四、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1. 电化学反应:涉及到电能与化学反应的相互转化。

2. 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 电解质: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

五、电池与电源1. 原电池:基于金属离子溶液与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2. 电解质电池:基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

3. 干电池与蓄电池:干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电池,蓄电池可以充放电多次使用。

4. 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六、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应用1. 化学电源: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

2. 蓄能电池:用于储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3. 化学发光: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在荧光体中产生发光效果。

4. 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5. 炼钢与电解制铝:工业生产中利用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反应进行金属的提取和纯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原子、离子、分子产生变化等等。

而这些变化所伴随的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类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有两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指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升高,即温度增加。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化学反应。

例如,硝酸和钠水合物的反应:2NaNO3 · 3H2O + 2Na → 4NaOH +2NO↑ + O2↑ + 3H2O在此反应中,硝酸和钠水合物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指是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降低,即温度减少。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力学反应。

例如,火柴燃烧的反应式为:C10H14N2O + 8O2 → 10CO2 + 7H2O + N2在此反应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远大于反应物吸收的热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反应物之间的转化、转移时,始终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反应前的能量总量等于反应后的能量总量。

这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之和,等于化学反应前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成为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伴随的热能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热效应通常用焓(enthalpy)的变化ΔH表示。

焓是热力学中的一种物理量,它和热量是密切相关的。

(1)焓的定义焓是指一个物质在常压下的总能量,包括其内部能量和外部力的作用。

简单来说,焓是一个物质在恒定压力下的热力学函数。

(2)热效应的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测定总热量的变化值,来确定其吸热或放热量的大小。

热效应的测定具体分为两种方式:热量测定法和物理方法。

热量测定法是指测定反应容器内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从而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性质的变化(如电势、重量等)来确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的实质:2、旧键的断裂需要能量,新键的生成需要能量。

所以说,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3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与。

4、从反应物与生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低分析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应物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应物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1、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与。

2、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等,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3、吸热反应:列举:4、放热反应:类型:5、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加热之间的关系:6、中和热(1)定义:(2)测定方法: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能源分类:1、一次能源:2、二次能源:二、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1、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关系:2、原电池工作原理:实验:铜锌原电池现象:3、原电池概念及探究:(1)定义:(2)实质:(3)构成条件:(4)构成前提:(5)电极构成:负极:还原性相对较强的金属正极:还原性相对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电极反应式:正极:负极:总反应式:(6)重要应用:I、金属防腐:铁与铜相连,处于电解质溶液中,铜片受保护II、制作电池:制作干电池、铅蓄电池、新型高能电池III、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用粗锌代替纯锌制取H2,反应速度加快(7)电化学腐蚀:a、析氢腐蚀:Fe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b、吸氧腐蚀:Fe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4、原电池设计方法:I、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II、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由此确定电极反应III、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例如:将Fe+2FeCl3=3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

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Zn-Mn干电池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使用过程中,锌片会逐渐溶解,最后糊状的电解质也会泄露,故电池长期不用应从电器中取出,为了延长使用时间和提高性能,将NH4Cl改为KOH,制成碱性锌锰电池。

2、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I、铅蓄电池(-)Pb︱稀H2SO4︱PbO2(+)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特点:电压稳定,可以循环使用,但长期使用会消耗稀硫酸,故需要定期在负极补充稀硫酸溶液,以确保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II、镍镉电池:新型的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以Cd为负极,NiO(OH)为正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

特点:使用寿命长,但Cd为致癌物质,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III、锂电池(-)Li︱LiAlCl4SOCl2(亚硫酰氯)︱C(+)3、燃料电池a、氢氧燃料电池高效无污染(-)C︱KOH溶液︱C(+)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C︱HCl溶液︱C(+)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b、甲烷燃料电池(-)Pt︱KOH溶液︱Pt(+)负极:正极:总的电极反应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2、表示方法:3、数学表达式:4、单位:注:(1)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没有负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时刻的瞬时速率(3)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4)对于同一个反应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

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体系中哪种物质作标准。

5、同一反应,同一时间内,aA+bB=cC+dD ∨A: ∨B: ∨C: ∨D=a:b:c:d6、比较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必须是找同一物质做标准,同时要注意单位一致。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a浓度事实:Cu+HNO3(稀) Cu+HNO3(浓)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b温度H2O2+FeCl35℃较慢产生少量气泡H2O2+FeCl3常温较快产生大量气泡H2O2+FeCl340℃很快产生大量气泡结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注意:该结论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适用。

c压强:物理学上,压强与体系的体积成反比,增大压强,体系的体积减小,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若增大压强没有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d催化剂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速率。

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减慢反应速率二、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特征:①逆:;②等:;③动:;④定:;⑤变:;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3、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直接判断法:①∨正=∨逆≠0②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③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特例判断法:①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②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当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化学平衡状态已建立。

4、不同的平衡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限度不同;同一平衡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限度也不同。

5、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移动(1)、勒夏特列原理:(2)、具体情况分析:①改变反应物的量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的量:平衡向方向移动②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③压强:对于有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压强增大,平衡总是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④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对平衡无影响。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2、燃料燃烧不充分的危害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典型题总结【默写内容】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焦炭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硫在氧气中点燃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考点】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以及能量转化的形式;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③原电池原理;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⑤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⑥能源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点填空】⑴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_________能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_________能量。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或者_________。

铝条与盐酸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中和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属于_________反应,燃烧木炭取暖属于_________反应,高温冶炼金属属于__________反应,炸药爆炸属于_________反应。

⑶目前全球主要处于化石能源时期,主要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未来将会出现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

⑷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完成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________。

SO4):例1、Cu-Zn(H负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是_;Cu发生_________反应,发生_________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电子由____片通过导线流向_____片;原电池工作时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的pH逐渐_,溶液总质量。

例2、试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其发生:Cu+2Ag+=2Ag+Cu2+。

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负极电极反应为,正极材料为,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是。

⑸常见电池:锌锰干电池:负极()正极()银锌纽扣电池:负极()正极()铅蓄电池:负极()正极()镍镉电池:负极()正极()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正极()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负极()正极()【回头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B.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2.现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3.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2g B.32g C.2g /mol D.32g /mol4.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A.49gH2SO4 B.6.02x1023个N2 C.44.8LCO2D.3molH2O5.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OH-的摩尔质量为17C.1molO2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大于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64g【课堂练习】1.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D.固体NH4NO33.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4.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属于()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既是吸热反应,又是放热反应D、都不是5.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水煤气D.天然气6.下列能源中,属于无污染能源的是()A.煤气B.核能C.太阳能D.石油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各叙述正确性的是()A.锌片做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B.铜片做正极,铜得电子C.溶液中的PH值减小D.铜片上有气泡冒出8.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可能为()A.铝B.铜C.锡D.硅9.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10.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A.纯铁放入海水中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11.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课外练习】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