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总结1、文献(documents,literature):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组成四要素:①记录知识的具体内容;②记录知识的手段:如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③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纸张、光盘、录像带等;④记录知识的表现形态: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3、文献的作用:①积累、继承和交流作用;②科学研究的依据;③评价医学科技人员造诣的依据④评价一个国家、单位的医学科技发展水平的依据⑤领导决策的依据⑥优先权作用4、文献信息特点:①数量庞大增长迅速②分布分散③内容交叉重复类型多样④新陈代谢加快⑤语种复杂性增加⑥交流速度加快5、文献类型及其特点①按载体划分:印刷型:图书、期刊、会刊、专利等非印刷型:microfilm, A-V materials, e-j…教材(textbook):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阐述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基本知识的教学用书,基本按教学大纲编写。

只介绍基础知识和公认的见解,内容相对稳定,阐述系统完整,表达概括清楚,能使人获得有关学科领域的一般知识。

专著(monograph):针对某一专门题目分章节做出系统深入全面叙述的一种著作外文名著与著名出版社。

参考工具书(Reference books):根据一定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并按特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文献(查考性、概括性、易检性)。

②按内容加工深度: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③按文献获取难易程度:白色文献、灰色文献、黑色文献6、期刊特点:①连续出版发行②有固定的名称(刊名)③相对固定的版式、篇幅和内容范围④按一定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连续出版7、期刊文献类型: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病例报告;来信;编者述评;更正;摘要;消息;讲座;书评。

8、期刊评价:影响因子(IF)、主办单位、学会背景、检索工具收录9、文献组织与分类:①学科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②标识词组织法:关键词、自由词、主题词10、检索步骤:①确定完整的题目:(综述\原始研究)②分析检索目的、要求:了解背景、现状、基本知识③提炼名词术语④选择检索工具⑤确定检索途径⑥制定检索策略⑦检索文献⑧获取全文⑨根据文献修正检索策略并重新检索文献11、数据库:①数值型:CDC②事实型:PDQ③文献型:全文(fulltext): Springer④检索型:pubmed, CBM12、文献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①查全率(recall):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有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

文献检索重点

文献检索重点

⽂献检索重点⽂献检索重点四院临床95K第⼀章绪论1.⽂献(document, literature),是指以⽂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段,将信息、知识记录或描述在⼀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知识作⽤的⼀切载体。

即记录有知识的⼀切载体。

2.⽂献三要素:(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3.按⽂献内容的加⼯深度、内容性质与结构有⽆变化及信息含量的⼤⼩划分:(⼀次⽂献)、(⼆次⽂献)、(三次⽂献)和(零次⽂献)。

4. ⼀次⽂献(primary literature):即原始⽂献,是以作者本⼈的⼯作经验、观察或实际科研成果为依据⽽创作的具有⼀定发明创造或⼀些新见解的⽂献。

5. ⼆次⽂献(secondary literature):是对⼀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量⼀次性⽂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并按⼀定顺序组织编排、⽤于检索查找利⽤这些⽂献⽽编制的⽂献。

6. 三次⽂献(tertiary literature):是在充分利⽤⼆次⽂献的基础上对⼀次⽂献做出的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成的概括性⽂献。

7. 零次⽂献(zero-level literature):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献。

如8按⽂献内容的公开出版状况或获取难易程度划分:(⽩⾊⽂献)、(灰⾊⽂献)和(⿊⾊⽂献)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医药、卫⽣10.图书、期刊排架⽅法:分类排架法、刊名排架法、固定排架法、代号排架法。

排架顺序是同⼀个书架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11.参考⼯具书类型:(1)字典、词典(2)年鉴、⼿册(3)百科全书(4)历表、年表12.⽂献信息检索:包括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

存储主要是对⽂献进⾏标引,形成⽂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标识,为⽂献信息检索提供有章可循的途径;检索是根据需求,确定检索概念及其范围,然后选择⼀定的检索语⾔或检索途径,在检索⼯具中查找特定⽂献信息资源。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笔记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笔记

医药文献检索与利用(zll)一、检索总论1.1 信息及信息素养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

信息定义: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信息是大家的,独立于行为和决策,独立于环境存在,容易转让,可复制。

情报:传递有特定效用的知识(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

(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文献按加工层次划分:一次文献(原始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二次文献(目录、索引、文摘,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三次文献(综述、年度总结、年鉴、指南、百科全书、annual reviews);零次文献(未被正式发表的,书信、手稿、笔记、口头交流)文献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电子数字型、缩微型、声像/视听型文献按出版类型划分:图书(ISBN号 10位,4段—-地域号、出版社号、书号、校验号;本馆订购的电子图书:apabi,超星、读秀、elsevier、karger、Springer)、期刊(ISSN号 8位,前七位是刊名代号,末位是计算机校验号)、特种文献整个信息行为:信息需要、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素养定义: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ACRL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标准:(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1.2医学文献检索相关概念指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1.3计算机检索原理概述检索提问字符串匹配数据库中特征标识字符串数据库的构成:文档、记录、字段常见字段:TI(题目)、AB(文摘)、AU(作者)、MESH(主题词)、 SO(期刊名称)、 AD (作者单位)、DT(文献类型)、PY(出版年)1.4检索语言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题名、著者、文献序号、引用序号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分类检索、主题检索、代码检索(1)分类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国际十进制、中国图书馆分类、国际疾病分类。

医学文献检索 重点

医学文献检索 重点

一、信息信息:指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借助某种介质才能表现或传播。

医学信息: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或借助于其他工具,对健康疾病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及其反映(如人体脉搏,呼吸,温度及疾病状态下的各种体征与症状、实验室检测数据等都是医学信息,甚至包括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信息、获取信息、掌握信息、传递信息、生产信息,并用其为人类服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

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国家、机构甚至个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间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知识来源于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即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并经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的那部分信息。

”在生活、生产、科研等活动中,人脑通过对客观事物发出的信息的接收。

选择、处理,得到对事物一般特征的认识,形成了概念。

在反复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人脑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判断。

推理综合加深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头脑中的知识。

医学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医学信息的获取、提炼和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知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文明的标志。

可以按多重标准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可分为生活常识、科学知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主观知识、客观知识;基础知识、技术知识、应用知识;哲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等。

(知识分类)三、情报情报: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原义为信息、报道、敌情报告,最早认为情报是战时关于敌情的报告。

情报的重要属性有传递性、知识性和效用性,只有信息源产生的信息被人们以某种方式接收,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用户使用产生效益。

医学文献检索

医学文献检索

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又称信息素质、信息教养、资讯素养等,是个人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信息素养概念的进一步的延伸和细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培养和获取:主要由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自身修养三个方面共同完成。

第二节-文献与相关概念一、信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的基本特征:可(量度、识别、转换、储存、处理、传递、再生、压缩、利用、共享)二、知识:(信息论角度)是人类大脑中重新组合形成的系列化信息的集合,是基于推理并经过证实的认识。

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三、情报: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四、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一)文献的类型&按时间划分:古代典籍【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现代文献&按照载体不同划分:印刷型、电子型、缩微型、视听型&按发行范围划分(1) 白色文献:完全公开(2) 黑色文献:完全不公开(3)灰色文献:内部交流&按文献级别划分:零次文献(zero-level Literature)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例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及各种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比较难得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文献。

例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等特点:内容先进、成熟;叙述具体、详尽;数量庞大、分散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又称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性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的文献。

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点

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点

医学文献检索1、文献(literature,document):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四个基本要素:(1)记录知识的具体内容(2)记录知识的手段,如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

(3)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如纸张、光盘等。

(4)记录知识的表现形式,如书、刊,以及电子版等多种形态。

*3、文献按内容加工深度可分为四类:(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其本人的研究成果(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的结果)为基本素材携程的原始创作,如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

(2)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是将大量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加工、著录其著者、篇名、分类、主题、出处等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形成供读者检索所需一次文献线索的新的文献形式。

(3)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是科技人员围绕某以专题,借助于二次文献,在充分研究与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即经过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撰写而成的新的文献,或综述已取得的成果进展,或加评论、或预测发展趋势。

(4)零次文献(zero document):指未经信息加工,直接记录在载体上的原始信息。

4、文献按获取的难易程度可分三类:(1) 白色文献:完全公开(2) 黑色文献:完全不公开(3) 灰色文献:内部交流*5、文献信息的特点(1)数量庞大,增长迅速(2)文种繁多,但呈明显的英文化趋势(3)内容交叉重复(4)文献形式呈现多样化(5)文献分布既集中又分散,但呈专题化或专集化趋势(6)知识老化加快,文献寿命(半衰期)缩短(7)交流传播及变化速度加快7、医学文献的结构(1)图书的结构:主要包括封面、封底、书脊、书名页、出版说明、前言(序)、目次、附录、后记等。

参考文献的格式(NLM采用的ANSI标准格式)Norman IJ, Redfern SJ,editors. Mental health care for elderly people.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6书中的章节:Philips SJ, Whisnant JP. Hypertension and stroke. In: Laragh JH, Brenner BM, editors. Hy(2) 期刊论文结构:期刊论文包括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医学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医学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医学文献检索心得体会医学文献检索是医学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检索文献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进行医学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在进行医学文献检索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以及检索的目的和范围。

明确研究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提高检索的效果。

而明确检索的目的和范围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检索词,从而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冗余文献的筛选工作。

其次,在选择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

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有PubMed、Medline、EMBASE 等,这些数据库不仅覆盖了大量的医学期刊和会议论文,还具有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因此可以优先选择。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相应的专业数据库,如Cochrane Library 对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非常有价值。

再次,在选择检索词时,需要考虑到准确性和广泛性。

准确的检索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而广泛的检索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遗漏一些潜在的关联文献。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选择相关的关键词,并使用合适的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进行组合检索。

最后,在文献筛选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

纳入标准可以是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主题、研究设计和样本特征等,而排除标准可以是与研究问题无关或不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在筛选过程中,可以先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的筛选,然后根据全文进行深入的筛选。

总的来说,医学文献检索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检索技巧。

通过合理选择数据库、准备合适的检索词和进行精细的文献筛选,我们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文献资源,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同时,还需要注重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以适应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医学文献检索整理

医学文献检索整理

一、P1~101、情报:是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而传递的有参考价值的新信息和新知识。

情报的三大特点: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2、信息Information: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及其特性的反映。

四大种类: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社会信息3、文献document/literature:记录着知识的载体。

凡属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各种形式的载体上供交流传播的都统称为文献。

4、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

二、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6、医学文献的类型按内容性质分类:(1)一次文献 (primary sources) 又称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2)二次文献 (secondary sources)即检索工具。

如:目录、索引、文摘等(3)三次文献 (tertiary sources)是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系统整理、概括论述、分析综合而编写成的文献。

如:综述、教科书、词典、百科全书、手册、指南、年鉴、进展等(4)零次文献 (non-printed sources)即非出版型文献。

如:原始素材、手稿、信函、实验记录、统计数字以及各种口头交流的信息、经验等二、期刊影响因子: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利用率。

计算公式为:IF=(C2+C3)/(A2+A3).其中:A2=去年出版的文献数,A3=前年出版的文献数;C 2=去年出版的文献在今年被引用的次数,C3=前年出版的文章在今年被引用的次数。

期刊的IF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作用和影响力就越大,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就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重点1.检索基础与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定义:P1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trieval):利用检索工具,准确、全面地查询与特定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

检索原理:文献检索的全过程由文献存储与文献检索构成。

文献存贮是文献管理者把一定数量提示文献特征的信息或从文献中桥出的知识信息加以组织,编制成为检索工具或组织成检索系统,即编制检索工具和建立检索系统的过程。

存贮是进行检索的前提,也是检索的基础。

文献检索是检索者根据需要,从某—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把相关的文献线索或知识信息查找出来。

即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检索所需文献的过程。

(来源于网络)文献分级、分类:P3-5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

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音、音频、视频、编码等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按载体形式分(1)印刷型文献(2)机读型文献:需要借助一定的机器设备方可阅读的文献。

①缩微型文献②视听型文献③数字化文献印刷型和数字化型是主要的文献载体形式按出版形式分(1)图书(Book):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式或其他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

包括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

{形式特征:书名、作者/编者/译者、出版者、ISBN号等。

优点:内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相对陈旧。

适用范围:对大范围问题获得一般性知识,对陌生问题进行一般了解,对熟悉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回顾……}(2)期刊(Periodical) :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

{形式特征:刊名、出版年、卷、期、ISSN 号等。

优点: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按期连续出版,便于长期跟踪研究。

缺点:不够系统全面。

适用范围:了解学科发展动态……}(3)会议文献(Proceeding ):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 特点:内容新颖,及时性强;学术水平高,专业性强,可靠性高。

一般是学科关注的热点和发展前沿}(4)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取某种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

按学位的不同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完整、详细;具有学术性和独创性;部分有保密性。

但水平可能参差不齐}(5)政府(组织)出版物(Government Publication):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所颁发出版的文献。

{特点:对于了解某国的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和事件有一定参考价值。

}(6)专利文献(Patent):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广义上是指所有与专利有关的资料。

狭义上的专利文献仅指专利说明书{特点:内容新颖、技术性强、实用性强并具有法律效力等,是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带有启发性的一种重要文献信息。

}(7)标准(Standard Literature):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

{特点:具有法律约束力;从技术的新颖程度看,当前标准往往是5年前最新的专利。

也有少数专利很快成为标准。

}可反映国家或行业的生产水平标准号:GB 7907-87 (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标准名称年代顺序号国别/组织代码(8)报纸(Newspaper):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周期较短的定期连续性出版物。

{特点:传递信息快,信息量大,现实感强,传播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是重要的社会舆论工具和信息源。

}(9)科技报告:某项科研成果的立项报告、中试报告、中期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或鉴定报告,是关于某项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总结报告或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

一般不是正式出版物。

{特点:内容较为成熟,专深具体}文献的级别P5文献按文献所含知识的加工层次,即其内容性质及结构有无变化,可分为三级。

A.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通常指作者的原始创作。

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都属于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

题录、目录、索引、文摘等属于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一般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阅读研究、并浓缩提炼而成。

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情报。

年鉴、进展、述评、综述等都属于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

检索工具的定义及其分类:P8检索工具:是搜集、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具有存贮和检索两方面的职能,是检索系统的核心和具体体现。

检索工具是把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后按照一定的特征顺序组织的文献集合体(有序化的文献集合),文献检索就是根据一些既定的标志(识)从文献集合体中选出有关的文献。

检索工具的种类:(1)书本式①期刊式:以期刊的形式连续出版。

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美国医学索引》②单卷式:围绕一定的学科专题,收集积累多年的有关文献而编印的。

专业性、系统性强,使用价值高。

如《糖尿病文献索引》(2)机读式以计算机输入输出为手段,为计算机检索而建立的各种数据库。

如Medline、CBMdisc等光盘检索系统,Internet网上综合的及专业的搜索引擎如Yahoo、Medical Matrix等(1)综合性检索工具:内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如《全国报刊索引》。

(2)专业性检索工具:内容仅限于某一学科领域,如《内科学文献索引》。

(3)专题性检索工具:内容仅限于某一特定课题,内容更集中,特指性强。

如《冠心病文献索引》。

按著录格式分(1)目录(Catalog):也称书目,它是以一个完整出版物(一本书、一种报纸或一本期刊等)为单位,对出版物外表特征进行著录,如出版物名称、著者、出版项(出版者、出版地等),没有具体内容。

常见的书目有《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

馆藏目录:是揭示图书馆各自收藏书刊资料的目录。

图书馆中最常用的有分类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和主题目录。

联合目录:是汇总若干图书馆或其他收藏单位收藏的书刊资料编制的目录。

利用联合目录可了解馆际之间藏书情况,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联合目录是馆际互借最常使用的检索工具,有图书联合目录、期刊联合目录等。

(2)索引(Index):索引是将图书、期刊等文献中的论文按内容进行分类标引或主题标引后,严密组织编排,以题录的形式注明论文出处。

它是以一种完整出版物中的某一知识单元为著录对象。

每一条著录项就是一条题录(有时混称索引为题录)。

索引还有另一个含义,指某种检索途径,如主题索引、著者索引、分子式索引等。

题录:指检索工具所著录的篇名、著者(可有工作单位和地址)、出处(论文原刊载的刊物名,出版年,卷期页)、语种等项目,不包括文摘。

如《中目》、《外目》、《美国医学索引》所著录的内容就是题录。

题录实例:分类号:R457.1; R619.105; R654.1主题词:手术后出血/治疗; 输血, 自体; 体外循环;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2002303047 自体血小板回输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韩威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胸心外科)// 中华医学杂志,2002,83(13):926-927(3)文摘(Abstract):文摘是在索引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文献主要内容。

它的优点是帮助判断检索是否合乎需要,避免漏检和误检,以及节省阅读原文的时间和精力,克服语言障碍。

许多外文检索工具均有英文摘要。

检索语言定义:检索语言是文献存贮和检索所遵循的一种规范主要作用:A.描述文献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B.存贮和检索文献检索语言是标引人员和检索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也是人与检索系统之间交流的桥梁。

MESH:P9医学主题词表(叙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简称MeSH ,NLM出版。

23,887个词和词组(2004年),通过注释、参照系统与树形编码,表达MeSH词的历史变迁、主题词的族性类别、属分关系、揭示主题词之间语义关系分为15个大类,其中包括:A 解剖H 自然科学B 有机体I 人类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现象C 疾病J 工艺学、工业、农业D 化学品和药物K 人文科学E 分析、诊断、治疗技术和设备L 情报科学F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M 人群G 生物科学N 卫生保健Z 地理名称MESH收编词的种类①叙词(即主题词)②款目词(Entry Terms. 一般是经常使用的关键词)Acetylsalicylic Acid(乙酰水杨酸)seeAspirin(阿司匹林)③非主题词(non MeSH)Digestive system fistula 消化系统瘘(non MeSH)Biliary fistula 胆瘘Esophageal fistula 食管瘘Tracheo esophageal fistula 气管食管瘘Pancreatic fistula胰腺瘘Gastric fistula 胃瘘④特征词(Check Tags)人类、动物、病例报告、比较研究、男(雄)性等。

⑤副主题词(Subheadings)副主题词是限定主题概念的规范化词汇,对主题词起细分作用或揭示多个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副主题词没有独立的检索意义,其作用是增加主题概念的专指性,提高检索效率。

副主题词现有83个,使用范围详见37-43页。

中图法:P9-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体系分类语言。

1975年出版第一版。

1998年出版第四版。

《中图法》以各门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将学科划分为五个基本部类、二十二个基本大类。

《中图法》的五个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二十二个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图书获取文献的途径:P2①平时阅读积累:专业书、刊、报纸、电视、广播、Internet②同行交流:会议、讨论③集中检索获取:主要途径场所:图书馆、资料室、Internet网络工具:工具书、数据库时间:定期/不定期④定题服务:新的获取文献信息的方式,前景广阔2.计算机检索基础计算机检索的发展过程:P12最早的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是由美国海军兵器中心(NOTS)图书馆于1954年研制的。

从50年代初计算机首次应用于情报检索试验,到如今的多元化全面发展,计算机情报检索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脱机检索阶段(1954-1964) 没有实用性,内部的实验性或半实验性系统联机检索阶段(1965-1972)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硬磁盘及磁盘机的出现,再加上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分组交换公用数据通信网的普及,使得文献检索从脱机批处理阶段进入联机检索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