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合集下载

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及其应用

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及其应用

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及其应用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256206 吴贵智一、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一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归纳:1、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大;不同价态的微粒,价态越高半径越小。

例:Na > Na+Cl < Cl-Fe > Fe2+ > Fe3+ H - > H > H +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而惰性元素突然增大;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Mg>Al>Si>P>S>Cl Na+ > Mg2+ >Al3+P3- > S2- > Cl -3、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

例:第IA族元素:Li<Na<K<Rb<Cs Li+<Na+<K+<Rb+<Cs+第VIIA族元素:F<Cl<Br<I F- < Cl - <Br - < I -4、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其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例如:S2 - >Cl - >K+ > Ca2+Al3+ <Mg2+ < Na+ <F –②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的离子,可以通过参照元素进行判断。

例如:K>Na Na>S 所以K>S二、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应用1、应用规律直接判断例1、F和Ne的原子半径,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不能肯定解析:F和Ne为同周期元素,由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而惰性元素突然增大,所以答案选择B。

高考化学六大类微粒的半径大小规律及微粒半径之最

高考化学六大类微粒的半径大小规律及微粒半径之最

1、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主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第二周期的主族元素:r(Li) > r(Be) > r(B) > r(C) > r(N) > r(O) > r(F) 。

★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r(Na) > r(Mg) > r(Al) > r(Si) > r(P) > r(S) > r(Cl) 。

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核外电子数都是10个的单核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同):r(7N3-) > r(8O2-) > r(9F-) > r(11Na+) > r(12Mg2+) > r(13Al3+) 。

★核外电子数都是18个的单核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同):r(8S2-) > r(9Cl-) > r(11K+) > r(12Ca2+)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族)的主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碱金属元素:r(Cs) > r(Rb) > r(K) > r(Na) > r(Li)★卤族元素:r(I) > r(Br) > r(Cl) > r(F)★0族元素:r(Rn) > r(Xe) > r(Kr) > r(Ar) > r(Ne) > r(He) 。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族)的主族元素的单核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碱金属元素:r(Cs+) > r(Rb+) > r(K+) > r(Na+) > r(Li+)★卤族元素:r(I-) > r(Br-) > r(Cl-) > r(F-)5、质子数相同的单核微粒:电子数越多,其微粒半径越大。

★金属元素:r(Na) > r(Na+)。

微粒半径比较

微粒半径比较

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题型分析微粒半径(原子半径或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的比较,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解题方法微粒半径的大小与微粒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及核外电子数三个因素有关。

1、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电子离核越远,微粒半径越大。

(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Li <Na <K <Rb <Cs(2)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为:Li+ <Na+<K+<Rb+<Cs+,F-<Cl-<Br-<I-。

(3)同周期元素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大小:Na+<Cl-。

(4)同种元素的原子与它的阳离子,半径大小:Na+<Na,Mg2+<Mg。

2、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等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核和电子间的引力越大,微粒半径越小,(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为:Na>Mg>Al>Si>P>S>Cl。

(2)同周期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的大小为:Na+ >Mg2+>Al3+。

(3)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的大小为:S2->Cl-。

(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的大小为:O2->F->Na+ >Mg2+>Al3+。

3、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等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电子之间的斥力越大,微粒半径越大。

(1)同种元素的原子与它的阴离子,半径的大小为:Cl->Cl,S2->S。

(3)同种元素形成的带不同电荷的阳离子,半径大小为:如Fe2+> Fe3+。

典型例题【例1】.四种短周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W<X<Z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答案】B【解析】四种短周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此化合物为氯化钠,Z为Cl元素;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W与Y同族,则Y为S,W为O综上,可知,W为O,X为Na,Y为S,Z为Cl。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规律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规律

D项中Na、K、Rb、Cs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半径依次增大,故D项错误; 而B项中因S2-、Cl-比Na+、Al3+多一个电子层,故S2-、Cl-半 径比Na+、Al3+大,而S2-、Cl-和Na+、Al3+也分别适用“序小 径大”的原则,则S2->Cl->Na+>Al3+,故B项正确。 答案 B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
D.Cs<Rb<K<Na
解析 A项中四种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离
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Mg2+<Na+<O2-,故A项错误;
C项中Na、Mg、Al、S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项错误;
3.离子半径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2)同主族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3)所带电荷、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可知:r(K+)> r(Na+)>r(Mg2+)。
典例3 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数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序数,即 Y>X ;而 Z 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 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元素的原子半径,所以,
Z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Y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 D
理解感悟
根据微粒半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熟练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可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在应用该方法时,要特别注意题中给出的条件,找出 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要注意不要因忽视某些条件而出现错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三看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三看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三看
微粒的大小对于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医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

对于微粒的粒径大小进行准确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微粒的大小决定了其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

方法一: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观察微粒的工具,通过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微粒的形态和大小。

在显微镜下,可以使用目测或图像分析的方法来测量微粒的直径。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微粒,但对于特别小的微粒可能不太适用。

方法二:激光粒度分析仪
激光粒度分析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散射原理来测量微粒粒径的仪器。

通过激光的散射模式可以得到微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粒径范围广泛的微粒,且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

方法三:动态光散射技术
动态光散射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微粒在溶液中的Brown运动来测量微粒的尺寸的方法。

通过分析微粒 Brown 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可以推断出微粒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悬浮液体系中微粒的尺寸测量,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微粒的特性来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多种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粒的粒径大小比较方法对于研究微观世界和探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对读者有所帮助。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专题5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2n(n表示电子层)①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知识点2:元素周期律1.核外电子层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个递增到8个的情况(K层由1-2)而达到结构的变化规律。

2.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①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①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3.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4.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逐渐减弱知识点3: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7周期)周期表主族7个:①A-①A族:16个(共18个纵副族7个:IB-①B第①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知识点4:元素周期表及其对我们的指导作用1.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 1.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反之越小。
• 2.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越大, 半径越小,反之越大。(包括最外层排满和未满)
例:r(Al3+) ﹤r(Mg2+) ﹤ r(Na+ ) ﹤ r(F - ) ﹤ r
(O2-) • 3.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越多,半径越大,反
练习:a、b、c、d为短周期元素,a原子中只有1
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P14 5 P16 4 P17 5
(19年理综全国Ⅱ卷)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 素,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之越小。
例:r(Fe3+) ﹤r(Fe2+) ﹤r(Fe) r(Br) ﹤r(Br -)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金属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与 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相同,非金属形成的简 单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相同。
因此,当一些简单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排布相 同时,则阳离子的元素比阴离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大, 且在其的下一周期。 例如:O2- 、F-、 Na+、 Mg2+ 、 Al3+与Ne原子结 构相同

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

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

对离子半径规律“三看”的看法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李玉安评:该“看”只有同主族或同一元素才适合。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说“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或同价态离子半径增大”?为什么不说“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r(Mg2+)<r(Li+),r(K+)<r(O2-)等太多的事实说明此“看”多么可笑(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Na)>r(Cl)、r(O2-)>r(F-)>r(Na+)。

李玉安评:该“看”只有电子层数相同且各层电子数相同即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该题的第一个例子,属于同周期原子半径的比较。

第二个例子的元素不属于同周期,他们属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r(Na)<r(Cl-)等太多的事实说明此“看”多么可笑。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Cl-)>r(Cl)、r(Fe2+)>r(Fe3+)。

李玉安评:该“看”既然看“核外电子数”为什么把“电子层数”也拉进来。

既然核电荷数相同,就是同一元素的粒子。

同一元素的粒子价态越高半径越小。

把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描述的如此复杂,此“看”多么可笑。

离子半径大小的规律可总结如下:(以鲍林半径为标准)一、同一元素的粒子价态越高半径越小(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阴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二、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或同价态离子半径增大三、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由三可推出如下非常有用的几条:1.n周期阳离子半径小于 n-1周期阴离子半径2.同周期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也包括原子半径)自左而右都是减小的,但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3.同周期离子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价态越高半径越小(还可以增加:阴离子半径(130-250pm一般比阳离子半径(10-170pm)大,相邻周期相邻主族左上和右下阳离子半径相近)【例题1】已知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解析:由题意可知X、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因此原子序数X>Y;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Y(同层比较核电荷数);只有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
2011-04-15 13:09
一、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具体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Na+<K+<Rb+<Cs+。

4、同周期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如Na+>Mg2+>Al3+ , P3->S2->C l-
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
6、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S2->S, Br->Br。

∙ (2011-04-30 20:09:45)
∙ (2011-04-30 20:04:35)
∙ (2011-04-29 09:58:50)
∙ (2011-04-09 21:55:53)
∙ (2011-04-08 19:55:56)
∙ (2011-04-08 19:35:20)
∙ (2011-04-07 17:36:11)
∙ (2011-04-07 17:33:15)
∙ (2011-04-07 17:22:00)
∙ (2011-04-06 17:15: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