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管理学》习题第五章 战略性计划(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五章 战略性计划(参考答案)

第五章战略性计划(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 )。

A. 战略选择B. 战略环境分析C. 远景和使命陈述D. 确定问题2. 汽车制造商生产冰箱属于( )战略。

A. 混合多元化B. 中心多元化C. 一体化D. 产品开发3. 现在都因农民自己进城卖粮或小贩转卖粮食,使得粮站门可罗雀,于是粮站采取了深加工对策,制作馒头、油饼、麻花等方便食品,既利民又获利,可谓“双赢”。

这一对策属于( )。

A. 后向一体化B. 前向一体化C. 多元化D. 横向一体化4. 海尔集团为了扩大其彩电生产规模,整体收购了合肥黄山电子集团,这种企业并购被称为( )。

A. 纵向一体化B. 横向一体化C. 相关多元化D. 无关一体化5. 为了获取垄断,企业可能采取( )。

A. 前向一体化战略B. 后向一体化战略C. 横向一体化战略D. 纵向一体化战略参考答案:1.C; 2.A; 3.A; 4.B;5.C;二、多项选择题1. 防御型战略属于一种弱战略,包括以下类型( )。

A. 合作经营B. 收缩C. 市场渗透D. 剥离E. 清算2. 核心价值观( )。

A. 是组织持久的本质的原则B. 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C. 可以为了经济利益和短期好处暂时放弃D. 不需要理性的和外在的理由E. 强调企业是一种赢利性组织3. 一个有效的BHAG ( )。

A.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B. 促使人们为之奋斗C. 非常明确,使人受到鼓舞D. 一目了然,几乎无需任何解释E. 具有大胆冒险的含义4. 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分析,包括( )。

A. 竞争对手基本情况研究B. 主要竞争对手研究C. 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D. 次要竞争对手研究E. 次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5. 以下属于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的有( )。

A. 生产运作变量B. 行为因素C. 状态因素D. 人口统计因素E. 地理因素中的城市规模参考答案:1.BDE; 2.ABD; 3.ABCDE; 4.ABCE;5.BDE;三、判断题1. 企业战略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否则会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统计学部分课后答案

统计学部分课后答案

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BY 缪嘉伦 思考题1. 解释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含义,并归纳常见的几种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原则。

答:原假设(null hypothesis )通常是研究者想悼念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也称零假设,用H 0表示。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通常是研究者想悼念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也称研究假设,用H l 或 H a 表示。

几种常见的原则:第一,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而且相互对立。

第二, 在建立原假设时,通常是先确定备择假设,然后再确定原假设。

第三, 在假设检验中,等号“=”总是放在原假设上。

第四, 在面对某一实际问题时,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即使对同一问题也可能提出截然相反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第五, 假设检验的目的主要是收集证据拒绝原假设。

3.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与置信水平的区别?答:显著性水平(level of significance )是指当原假设实际上是正确时,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的概率,记为α。

它是人们事先指定的犯第I 类错误概率α的最大允许值。

显著性水平α越小,犯第I 类错误的可能性自然就越小,但犯第∏类错误的可能性随之增大。

置信水平是指变量落在置信区间的可能性,记为1-α。

4.什么是P 值?P 值检验和统计量检验有什么不同?答:P 值(P value )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

如果P 值很小,说明原假设情况的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 值越小,我们拒绝原假设的理由越充分。

总之,P 值越小,表明结果越显著。

但是检验的结果究竟是“显著的”、“中度显著的”还是“高度显著的”需要我们自己根据P 值的大小和实际问题来解决。

区别:从显著性水平来比较,如果选择的α值相同,所有检验结论的可靠性都一样;通过计算P 值,可测量出样本观测数据与原假设的值0μ的偏离程度。

建筑材料课后思考题答案和习题答案(1_6)

建筑材料课后思考题答案和习题答案(1_6)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复习思考题1、说明材枓的体积构成与各种密度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体积是材料占有的空间尺寸。

由于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积。

(1)绝对密实体积和实际密度绝对密实体积即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体积,或不包括内部孔隙的材料体积。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实际密度。

(2)表观体积和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在内的体积。

其封闭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或体积。

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3)材料的自然体积与体积密度材料的自然体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含内部孔隙和水分)。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材料的堆积体积与堆积密度材料的堆积体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

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小。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何谓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材料的耐水性如何表示?答:当润湿边角θ≤90°时,材料能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称为材料的亲水性;当θ>90°时,材料不能被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称为材料的憎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如下式:式中:KR ——材料的软化系数fb ——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 f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3、试说明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答: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两侧有温差时,热量由高温侧流向低温侧传递的能力,常用导热系数表示。

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2)孔隙状况;(3)环境温度。

(或λ的影响因素:组成、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受潮、受冻)4、说明提高材料抗冻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5—6章复习思考和作业题 (有附加题,含答案)

第5—6章复习思考和作业题 (有附加题,含答案)

第5—6章(市场结构、要素市场)复习思考及作业题(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产品)其中: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厂商增加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即厂商的要素(x)增加量带来的收益增加量,可表为:12(ⅹ1ABCD2)AC.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附加题)1、MR=MC的均衡产量上,完全竞争厂商()A、必然得到最大的利润;B、不可能亏损;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2、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说法正确的是(B )A、完全竞争市场上P<AR<MRB、完全竞争市场上P=AR=MRCD1。

(1少?(2(3)STC将P=10、Q0=40/3代入利润表达式即可得到最大利润为:MAX( )=PQ-STC=PQ-(0.04Q3-0.8Q2+10Q+5)=1145/27。

(2)由已知的STC表达式可以得到平均变动成本函数为:AVC=(TVC)/Q=(0.04Q3-0.8Q2+10Q)/Q=0.04 Q2-0.8Q+10再由AVC=MC,即由0.04 Q2-0.8Q+10=0.12 Q2-1.6Q +10可以解出停止生产时的产量为:Q=10。

将Q=10代入AVC表达式,得到相应的最低AVC为:Min(AVC)=6元。

所以,当价格P等于Min(AVC)=6元时企业将停止生产。

(3也即由2、,,则总收益曲线为:TR=PQ=1000Q-5Q2,边际收益曲线为:MR=1000-10Q;再由已知的成本函数得到边际成本曲线为:MC=20Q+400。

最后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理求得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1000-10Q=20Q+400,Q0=20;代入反需求曲线得到均衡价格和利润:P0=1000-5Q0=1000-5×20=900;π=(1000×20-5×202)﹣(10×202+400×20+3000)=3000。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_高教出版社_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_高教出版社_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算术平均数)、H(调和平均数)和G(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D )A、A≤G≤H;B、G≤H≤A;C、H≤A≤G;D、H≤G≤A2.位置平均数包括(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3.若标志总量是由各单位标志值直接总和得来的,则计算平均指标的形式是( A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4.平均数的含义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总体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总体某一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基本原则是( C )A、可比性;B、目的性;C、同质性;D、统一性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假定条件是( C )。

A.各组的次数相等 B.组中值取整数C.各组内变量值不同的总体单位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D.同一组内不同的总体单位的变量值相等7.已知3个水果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则计算3个水果店香蕉的平均价格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8.如果统计资料经过分组,并形成了组距分配数列,则全距的计算方法是( D )A.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最大组上限—最小组下限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

A.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以上都不对10.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不受极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B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标志变动度( ABCDE )A、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的指标;B、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依据;C、是反映社会生产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D、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E、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应用相对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3. 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应用有何区别?4. 常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何用途?5. 率的标准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案例辨析题某医生对98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杜克雷氏链杆菌、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病原体感染患者分别是30、51、17例,于是该医生得出结论: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6%(30/98)、52.0%(51/98)和17.4%(17/98)。

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三、最佳选择题1. 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BA. 率B. 构成比C. 发病率D. 相对比E. 时点患病率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指AA. 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B. 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C. 实际发病数/预期发病数D. 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E. 预期发病数/预期死亡数3. 某地人口数:男性13,697,600人,女性13,194,142人;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男性16774人,女性23334人;其中肺心病死亡人数:男性13952人,女性19369人。

可计算出这样一些相对数:11395283.18%16774p ==, 2139521936983.08%1677423334p +==+,313952101.86/1013697600p ==万, 416774122.46/1013697600p ==万,523334176.85/1013194142p ==万, 645p p p =+71395219369123.91/101369760013194142p +==+万81677423334149.15/101369760013194142p +==+万该地男性居民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D A. 1p B. 2p C. 3pD. 4pE. 5p4.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居民五种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为E A. 1p B. 2p C. 5pD. 6pE. 8p5.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男、女性居民肺心病的合计死亡率为D A. 2p B. 5pC. 6pD. 7pE. 8p6. 某地区2000~2005年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为015,,,a a a ⋯,则该地区结核病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DA .0156a a a ⋯+++B.C.D.1-E.7.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均为89.94/10万,但经过标准化后甲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82.74/10万,而乙地为93.52/10万,发生此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C A. 甲地的诊断技术水平更高B. 乙地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做得比甲地更好C. 甲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D. 乙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甲地多E. 甲地的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 8. 下列不属于相对比的指标是 C A. 相对危险度RR B. 比值比ORC. 病死率D. 变异系数CVE. 性别比9. 计算标准化率时,宜采用间接法的情况是BA.已知被标准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与年龄别人口数B.已知被标准化组的死亡总数与年龄别人口数C.已知标准组年龄构成与死亡总数D.已知标准组的人口总数与年龄别人口数E.被标化组各年龄段人口基数较大四、综合分析题1. 为研究经常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1998~2000年间,某医生收集了356例COPD患者的吸烟史,经常吸烟(日平均1支以上,30年)的COPD 患者有231例;而同时期同年龄段的479名非COPD患者中,经常吸烟的有183例。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第 5 章植物激素调节第 1 节植物生长素(一)问题探讨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有阳光处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二)旁栏思考题 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側光刺激时系统的反应,从而确定是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弯曲生长。

(三)旁栏思考题 2提示因为该影响(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浓度分布)存在差异,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四)旁栏思考题 3提示没有。

他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这样推断的。

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既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五)思考・讨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1.提示二者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都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且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2.提示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页表格所示。

(略)(六)旁栏思考题 4提示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是在器官水平上发挥作用的基础。

(七)思考・讨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特点1.“促进”或“抑制”,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 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甚至生长停滞。

2.一般表现为较低的浓度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生长。

3.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八)思维训练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提示结论2不严谨。

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输到形态学上端。

(九)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V);(2)(V);(3)(x)。

【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思考练习1-4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思考练习1-4参考答案
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 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 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 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等。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 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 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 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
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
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 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
现代汉语语法
思考和练习答案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一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 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 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
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三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 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 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 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3、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4、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A.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5、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6、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为了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元,乙甲65==σ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一样的D .无法判断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B 8.D 二、多项选择题1、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共同的影响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B .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D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E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4、众数是( )A .位置平均数B .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 .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E.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5、在()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6、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与频数的关系是()。

A.各组标志值作用大小从频数大小中反映出来B.频数越大的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影响也越大C.频数越大,则组标志值也越大D.标志值很小的组,相应的频数也就小E.组标志值相应的频数很小,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就小7、下列指标中与总体范围大小关系不密切的有()。

A.相对指标B.数量指标C.总量指标D.质量指标E.平均指标8、标志变异指标中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区别是()。

A.两者的作用不同B.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C.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D.指标表现形式不同E.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答案:1.CE 2.ABC 3.ACDE 4.ABCD 5.ADE 6.ABE 7.ADE 8.BCD三、判断题1、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2、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6、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的数值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7、对任何两个平均数相等的两个同质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8、标准差系数是测量标志变异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其数值的大小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无关。

()答案:1.× 2.√ 3.× 4.√ 5.√ 6.×7.×8.×四、填空题1、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趋势,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各变量值的趋势。

2、权数在平均数的形成中起着一种作用,在情况下,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

3、已知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49%、36%和79%,则这3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

4、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和。

5、在平均指标的计算过程中,其平均值的大小受各标志值大小影响的平均指标是、和。

6、已知某数列各变量值的平均数为7,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65,则该数列的标准差系数为。

答案:1、集中、离中。

2、权衡轻重、各组权数相等的。

3、51.85%。

4、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5、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6、57.1% 五、简答题1、 试分析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答:1)指标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联系,即分子是标志值的总量,而分母是总体单位的个数,因此,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 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指标时常常用到的两个指标。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一般情况下是资料已经分组得出分配数列的情况下标志值的次数。

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直接给定的标志总量。

在经济统计中,经常因为无法直接得到被平均标志值的相应次数的资料而采用调和算术平均数的形式来计算,这时的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它仍然依据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来计算。

它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如下:x f xfxm m =∑∑=∑∑=H 3、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答: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

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4、 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答: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数对比得到的。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当所对比的两个数列的水平高低不同时,就要用变异系数。

六、计算题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5—20 甲组工人日产量统计表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 (1)(件)乙5.291001345343538251515=⨯+⨯+⨯+⨯=∑∑=f xf x =乙σ(件)986.8)(2=∑-∑ffx x%7.26%100366.9%100=⨯=⨯=甲甲甲x V σσ %5.30%1005.29986.8%100=⨯=⨯=乙乙乙x V σσ (2)因为30.5%﹥26.7%,所以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表5—21 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解:该企业平均计划程度计算表如下:%75.103420435==∑∑=H xm m 3、某市共有5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

为了解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400元;在郊区抽查了1000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元。

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计算?解:以各区人口的比重为权数计算该市居民年人均收入:(元)1397%151380%851400=⨯+⨯=∑⋅∑=ffx x 4、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的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的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则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二车间为12元,三车间为15元,请计算三个车间的平均单位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程度%84.1011030104905.1609125095.0190609250190==++++=∑∑=H x m m 平均单位成本 件)(元/83.14609250190609152501219018=++⨯+⨯+⨯=∑∑=f xf x 5、某年某月份三个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表:表5—22 农贸市场交易情况统计表则哪一个市场农产品价格高?为什么?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 斤)(元甲/38.145.5==∑∑=x m m H 乙市场平均价格: 斤)(元乙/33.143.5==∑∑=f xf x 从计算结果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的平均价格。

这是因为虽然价格最高的丙产品在两市场的成交量持平但单价较高的乙产品的成交量占甲市场成交量的50%,而占乙市场的25%;单价最低的甲产品的成交量占甲市场成交量的25%,而占乙市场的50%。

6、某市招收各类职业人员资料如下:表5—23 各类职业人员招收情况统计表请分别计算男、女职业人员的总录用率,并比较两组说明各组和总录用率高低不同的原因。

解:设:录用率为x ,报考人数为f ,则录用人数为xf ,那么男性总录用率=%5.20600123==∑∑f xf 女性总录用率=%8.1750089==∑∑f xf 资料显示,女性各组录用率均高于男性,但总录用率却低于男性,这是因为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而且受权数的影响。

这里,报考人数的多少对总录用率起了权衡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