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第一章至第七章精选试题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河南大学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河南大学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河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文化”的词源可追溯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

参考答案:《周易》2.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异地性3.旅游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参考答案:空间移动;愉悦体验4.旅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移动?()参考答案:徒步;骑行;乘坐公交;自驾车5.古代的旅行活动包括:()参考答案:游学旅行;商贸旅行;宗教旅行;外交旅行6.游客所去旅游的地方称为“旅游目的地”。

()参考答案:对7.旅游不具有短暂性特点。

()参考答案:错8.旅游仅仅是玩儿,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

()参考答案:错9.旅游从业者在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创造文化。

()参考答案:对10.在旅游活动进行和旅游产业发展中,产生了多向度的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参考答案:冈比亚2.世界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参考答案: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近代旅游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现代旅游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之前的古代旅游发展阶段3.近代的住宿服务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酒店,包括:()参考答案:商务酒店;交通酒店;度假酒店;豪华酒店4.近代社会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旅游活动,包括:()参考答案:城市观光旅游;博物馆旅游;博览会旅游5.现代社会出现了新的旅游形式,包括:()参考答案:农业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6.全球入境旅游有三大市场板块,包括:()参考答案:美洲;欧洲;亚太地区7.在古代社会,跨国性旅游相对较少。

()参考答案:对8.游牧群体和商人群体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错9.世界旅游组织发表的《马尼拉宣言》中明确提出,旅游活动也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旅游度假应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

()参考答案:对10.我国出境旅游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三级阶梯。

《旅游文化》试题一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一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一一、填空:(1*30)______________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汉朝著名得文学体裁就是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 。

2、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医书为___________ ,____ 朝首办第一所医校。

3、道教在宋元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大派别。

4、我国现存最大得皇家园林就是________________ 。

5、北京故宫得三大殿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歌特式建筑又称____________ 建筑,首先在_______ 国天主教堂出现。

7、满汉全席就是______ 时期兴起得一种规模盛大、程序繁杂、满汉饮食精粹合壁得宴席。

8、茶艺主要包括人、茶、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六大要素。

9、第一个以山水为主体,大量写作山水诗得著名诗人就是_______ ,最早得对联就是________ 。

10、《女士箴图》作者为东晋___________ ,《晚钟》作者为___________ 。

11、楷书可具体分为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 。

12、古希腊雕塑得题材主要取材于_________ 与________ 。

13、我国清真菜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大名菜均出自南京。

二、选择题:(2*10)1、“王”姓得姓氏来源为( )A祖先得族号 B分封得国名 C赏赐得爵位 D谥号2、秋闱就是指(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3、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得就是( )菩萨。

A普贤 B文殊 C观音 D地藏王4、巴黎圣母院就是( )建筑。

A罗马式 B文艺复兴式 C洛可可式 D哥特式5、“帮典”——围裙,就是( )得传统民族服饰。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1927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成立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参考答案:中国旅行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是()参考答案:亚洲3.在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进党章,使其成为全党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完成的总任务。

参考答案:十九大4.研学旅行是以()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参考答案:成人教育5.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对6.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发展全域旅游要落实好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参考答案:错7.定制旅游是根据市场特定需求迅速反馈形成的旅游产品形式。

()参考答案:对8.康养旅游的目的是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追求快乐、增进游客的幸福感。

()参考答案:对9.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参考答案:旅游营销;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10.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参考答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第二章测试1.阴阳五行思想早在西周已经出现。

()认为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但都具有阴阳两个对立面。

参考答案:《周易》2.中国古代史学指()以前的中国史学。

参考答案:先秦时期至鸦片战争3.春秋末年孔子修《春秋》,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史书。

参考答案:编年体4.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

《三国志》、《后汉书》等13部“正史”的编撰,是这个时期史学的重大成就。

它们占了《廿四史》的半数以上。

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5.世袭制的特点是()的统一,它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基本属于现在狭义文化的范畴。

()A:对 B:错答案:对2.西方对文化的概念是从精神生产活动开始的,逐步引向物质生产活动。

()A:对 B:错答案:错3.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要素。

()A:对 B:错答案:对4.旅游主体文化是指旅游者文化,具体是指旅游经营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文化需求等。

()A:对 B:错答案:错5.旅游消费文化是,包括和旅游审美行为文化。

()A:错 B:对答案:对6.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A:精神B:制度C:文化D:物质答案:文化7.从形态结构上说,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组成。

其中,()是文化的核心。

A:精神文化B:价值观念C:物质文化D:无差别答案:价值观念8.旅游文化的()是不同地区旅游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各地文化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A:综合性B:民族性C:地域性D:传承性答案:地域性9.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

A:旅游内容的地域性 B: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C:旅游内容的传承性 D:旅游内容的新颖性答案:旅游内容的丰富性10.旅游文化的()是旅游文化独特性的表现,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之所在,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正说明了旅游文化的民族性地位。

A:民族性B:地域性C:综合性D:传承性答案:民族性第二章测试1.进入母系氏族公社,西安半坡氏族是长江流域的典型。

()A:对 B:错答案:错2.南宋时期宋慈的《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早300年,对法医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A:错 B:对答案:错3.东晋灭亡后,在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称为南朝。

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文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参考答案:《贲·彖传》2.将中国旅游文化划分为齐鲁、三晋、关陇、吴越、荆楚、巴蜀和岭南旅游文化,这属于哪种划分方法?()参考答案:地域结构3.条理义的文又用以表述自然现象的脉络,不包括()参考答案:人文4.先秦时期旅游文化的载体中宗教类主要表现为:()。

参考答案: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5.旅游文化的延续性具体表现为:()参考答案:旅游文化进程的延续性;旅游活动的延续性;旅游资源的延续性6.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

参考答案:地域性;多样性;创造性;延续性7.下面有关旅游审美表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主体抒情的印象表现;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研究8.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因素沉淀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中,即便生活的地域发生改变,也不会立刻改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参考答案:对9.宫廷御用瓷器黄釉的多少与使用者身份的高低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错10.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套用三层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缺乏对旅游文化本身的考虑。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在旅游过程中也包含吃住行购娱等人类共有的生活现象,因此旅游与日常生活中的生存需要并无不同。

2.朱光潜在《谈美》中举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

这个例子反映了()。

参考答案: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3.有关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原生特征表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中国人多具有保守、矜持、依恋家园的特点;中国人在旅游过程中注重伦理;中国人无意追求海外及航海旅游4.现代旅游的特点包括:()。

参考答案:科学化;标准化;大众化;规范化5.现阶段中国旅游消费文化存在的问题包括()。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篇一:旅游文化学概论—闫红霞—习题参考答案】txt>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有谢灵运、徐霞客、玄奘。

3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模式分析法、区域比较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二、简答题1.旅游文化的功能是什么?一般说来,旅游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

旅游文化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事象的记录和储存,是各种旅游文化成果的凝聚和沉淀。

二是教育与启智功能。

旅游文化不仅有积极的教化,而且还具有启智功能,能启发人的思维、启发人的智力,有助于人类的不断创新。

三是愉悦与审美功能。

人类对异国他乡的文化自有一种特别的新奇感,对优秀的文化自有强烈的愉悦感,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四是规范与凝聚功能。

施游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习惯和民间禁忌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五是交流与经济功能。

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可以通过旅游介体(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导游等)实现沟通。

2.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地域性。

不仅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旅游文化特征。

.民族性。

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传统,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还有旅游亚文化。

历史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传承性。

在历史时问序列上代代相传、承续不绝的特征。

当然,旅游文化的传承性包含进化、冲突和整合。

3.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从旅游文学中突出地表现出来,概括起来,就是重游传统,重人传统,政治传统和与民同乐传统。

4西方古代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主要是早期旅游的宗教性。

希腊人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西方原始宗教的主要源头,也构成了西方古代旅游隐含的精神资源。

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一元神取代了多神教的统治,为数不多的外出旅游者又主要是赤足敝衣,一路苦行的朝圣旅游者。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提纲一.名山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

简述名山的作用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健身活动场所、上水文化源泉、天然博物馆、游览对象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花岗岩名山(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天柱山);岩溶名山(路南石林、织金洞、九寨沟、龙宫、桂林山水、太极洞、肇庆七星岩);丹霞名山(丹霞山、武夷山、云台山、金湖);其他名山(武陵源、雁荡山)中国佛教和道教部分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三清山)二.简述山岳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奥妙、空旷三.简述传统民居的特点。

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

徽派民居的最明显的特征。

传统民居特点: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高墙围合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粉砖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厅堂陈列讲究四.简述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五.牌坊的功能?有徽州第一坊之称的是什么牌坊?功能:纪念表彰功能(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教化功能、空间分界与标识功能、装饰美化功能徽州第一坊:歙县“大学士”坊六.按照旅游“三体”,旅游文化可以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什么是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居住或工作环境,短暂的到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七.简述文化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额文化事物。

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是其最基本特征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或体系。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法律制度、礼仪制度、风俗制度都属于。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篇一:旅游文化学概论—闫红霞—习题参考答案】txt>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有谢灵运、徐霞客、玄奘。

3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模式分析法、区域比较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二、简答题1.旅游文化的功能是什么?一般说来,旅游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

旅游文化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事象的记录和储存,是各种旅游文化成果的凝聚和沉淀。

二是教育与启智功能。

旅游文化不仅有积极的教化,而且还具有启智功能,能启发人的思维、启发人的智力,有助于人类的不断创新。

三是愉悦与审美功能。

人类对异国他乡的文化自有一种特别的新奇感,对优秀的文化自有强烈的愉悦感,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四是规范与凝聚功能。

施游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习惯和民间禁忌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五是交流与经济功能。

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可以通过旅游介体(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导游等)实现沟通。

2.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地域性。

不仅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旅游文化特征。

.民族性。

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传统,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还有旅游亚文化。

历史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传承性。

在历史时问序列上代代相传、承续不绝的特征。

当然,旅游文化的传承性包含进化、冲突和整合。

3.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从旅游文学中突出地表现出来,概括起来,就是重游传统,重人传统,政治传统和与民同乐传统。

4西方古代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主要是早期旅游的宗教性。

希腊人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西方原始宗教的主要源头,也构成了西方古代旅游隐含的精神资源。

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一元神取代了多神教的统治,为数不多的外出旅游者又主要是赤足敝衣,一路苦行的朝圣旅游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文献中正式出现“文化”一词的时期是( D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 秦代以前D. 西汉以后2.最早把文化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英国人泰勒,被尊称为( B )A.历史学之父B.人类学之父C.社会学之父D. 管理学之父3.林顿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产。

”这属于( B )A.描述性定义B.历史性定义C.规范性定义D. 结构性定义4.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认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 D )A.自然部分B.社会部分C. 物化部分D.人造部分5.文化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是( A )A.文化特质 B.文化丛 C.文化模式 D.文化区6.一定文化特质的集合,称为( B )A.文化区B.文化丛 C.文化类型 D.文化模式7.反映一个社会群体在整体上的文化状况或面貌的是( C )A.文化特质 B.文化丛 C.文化模式 D.文化区8.美国学者爱尔伍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中所列举的文化成因理论观点中,影响最广的是( A )A.自然环境说B.特殊本能说C.心理偶然说D. 传播交流说9.文化最基本的形式和载体是人类的( A )A.语言B.表情 C.思想D.行为10.文化的基本特征,指的是文化的( A )A.共性B.个性 C.民族性D.地域性二、多项选择题1.克鲁伯等人把1871至1951年出现的多种文化定义归纳成的类别有(ABCDE)A.描述性定义B.历史性定义C.规范性定义D.心理性定义E.结构性定义2.应用研究中文化的具体分类包括(ABCDE)A.主文化B.亚文化C.雅文化D.反文化E.俗文化3.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地域性B.民族性C.时代性D.承袭性E.变异性三、判断1、“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人化自然”就是文化的结果(错)2、美国学者爱尔伍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中所列举的文化成因理论观点中,种族说影响最广。

(错)3、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承袭性互为表现。

(错)4、文化的变异性是相对的,文化的承袭性是绝对的。

(错)四、名词解释1、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整体或文化因素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所具有的效能和作用。

五、简答1、简述文化的基本功能。

1)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功能2)记录、储存、传播的功能3)认知、助知功能4)教化、培育功能5)凝聚功能6)调节、控制功能六、论述1、试述文化的结构及其关系。

结构:1)、物质文化层2)、行为文化层3)、精神文化层关系:文化的三个层面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

一般来说,精神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动因,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趋向结构。

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在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中起着或隐或显的支配作用。

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与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于这些活动于人们的意识中是否具有最优的价值。

价值的评断决定着社会中的人心所向、活动所趋,指导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行为方式。

因此,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在人们行为活动中的体现,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在物质产品上的体现。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动机产生于(A )A.需要 B.态度 C.知觉 D.兴趣2.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B )A.旅游需要B.生存需要 C.享受需要 D.发展需要3.旅游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是(C )A.可自由支配收入B.可自由支配时间 C.旅游动机 D.旅游需要4.推动一个人从事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是( C )A.可自由支配收入B.可自由支配时间 C.旅游动机 D.旅游需要5.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需要是( D )A.旅游需要B.生存需要 C.享受需要 D.发展需要6.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 D )A.生存 B.享受 C. 发展 D.文化7. “旅游文化”一词最早正式使用的国家是( A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8.最早提出“旅游文化”这一专用概念的时间是( B )A.1975年B.1977年 C.1985年D.1987年9.我国最早正式使用“旅游文化”一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的出版时间是( C )A.1974年B.1977年 C.1984年D.1987年二、多项选择题1. 旅游文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DE )A. 大众性B.纪念性C.协调性D. 多元二重性E. 双向扩散性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BDE )A.旅游文化现象B.旅游文化本质C.旅游文化活动D.旅游文化产生规律E.旅游文化发展规律3.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E )A.理论化B.应用化C.扩大化D.科学化E.学科化三、判断1、旅游消费文化是以旅游经营者为主体的文化。

(错)2、旅游文化学以探究旅游文化的现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主要任务。

(错)四、名词1、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旅游企业经营文化:指旅游企业围绕着国际化、个性化、人性化三大目标,在显在和潜在层面上的文化建设。

3、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宏观的经营文化。

4、旅游文化学:是以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以考察各种旅游文化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以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主要任务。

五、简答1、简述旅游消费文化的内容。

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文化和旅游审美文化两部分。

前者主要研究文化和亚文化对旅游者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模式以及具体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机理和具体表现形式;后者则从审美的两极性出发,探讨旅游消费审美的文化特征和基本类型以及不同文化时空下旅游审美活动的演变和差异等。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用于解释消费者从众决策行为的是( B )A.习惯行为理论B.减少风险行为理论 C.选择决定行为理论 D.学习过程理论2.最早研究消费行为模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 A )A.马歇尔B.巴甫洛夫 C.维布雷宁 D.塔尔德3.提出“刺激-反应”消费模式的是著名心理学家是( B )A.马歇尔B.巴甫洛夫 C.维布雷宁 D.塔尔德4.下列思想家中不主张“性善”论的是( C )A.世硕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5.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性恶”论的是( C )A.世硕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6.西方文化的源头是( A )A.古希腊文化 B.古埃及文化 C.古巴比伦文化 D.古印度文化7.相对于西方人的消费观,中国人的消费观体现在( C )A.轻积累B.轻物质产品消费 C.重视饮食 D. 重劳务消费二、多项选择题1. (了解 B 3.3 P89)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时代社会结构的准则有(ABCDE)A.标准化B.专业化C.同步化D.集中化E.集权化三、简答1、简述新时期旅游消费的特征。

1)旅游者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2)旅游需求多样化、细分化,参与意识增强3)文化动机、回归自然动机的强化4)旅行方式向自助式、自选式、组合式发展四、论述1、简述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

1)购买者2)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感觉、学习、信念和态度等3)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生活方式、个性及自我观念4)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流行、参考群体、家庭、角色和地位5)文化因素包括传统观念、民风民俗、民族性格及思考方式、亚文化2、简述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1)文化控制个体某些心理欲求,禁止和限制某些本社会、本民族不允许或不赞成的旅游动机得到满足。

2)文化决定个体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旅游行为标准。

3)文化造就和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习性和具体消费行为。

4)文化通过社会风气、参照群体等支配旅游消费需求满足的发展方向。

3、试述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1)旅游动机的强弱差异总的来说,西方人的旅游动机要比中国人强。

这主要是由中西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这种差异的形成有着更为深远的文化原因。

2)旅游动机的类型差异从大的方面着眼,因传统文化不同所导致的中西之间在旅游动机上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对于单一性的需求——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倾向较为明显,而对多样性的需求程度远逊于西方人。

3)目的地选择上的差异由于中西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问题上的观点不同,中西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的决策方式上有所差别。

4)旅游组织形式上的差异中国人在出国旅游和国内长距离旅游中,多喜欢组团的形式;西方旅游者单独出去度假的情况相当普遍。

5)旅游消费支出结构上的差异旅游消费支出结构既受个人和家庭收水平的影响,也受消费观念的影响。

6)具体旅游消费习俗的差异例如较传统的中国人喜欢选择带3、6、9这些数字的日子出游,西方人则忌讳13。

这样的差异可谓不胜枚举。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快感属于主体审美结构的( A )A.本能层次B.心理层次 C.意识层次 D.社会文化层次二、多项选择题1.旅游审美客体自身特殊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ABCE )A.规模性B.广泛性C.协调性D.空间转移性E.时间流逝性2.根据旅游审美领域的不同,旅游审美文化可分为( BDE )A.经济审美文化B.社会审美文化C.法律审美文化D.自然审美文化E.艺术审美文化三、判断1、客体结构功能的发挥和主体价值属性的显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由此构成旅游审美关系及其运动。

(错)2、中西方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亦即重人与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

(对)四、名词1、旅游审美主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

具体地讲,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旅游产品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

2、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

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广义的风景资源或产品。

3、自然审美文化:是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亦可谓物态审美文化。

4、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同构”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

五、简答1、简述旅游审美客体自身特殊的规定性。

1)、规模性2)、广泛性3)、协调性4)、时间的流驶性2、简述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

1)综合性的审美实践2)特殊的审美场值3)循环效应4)巨大的反馈作用3、简述旅游活动中艺术审美文化的特点。

1)这种审美文化具有主导性和强制性。

2)由于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它的存在本身,而在于它的内在意蕴。

3)艺术审美对旅游者的反馈影响独特而深刻。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东方建筑体系中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是( A )A.中国传统建筑B.印度建筑 C.阿拉伯建筑 D.朝韩建筑2.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斗拱的雏形出现于( A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3.中国传统建筑的三合院庭院布局形制出现于( A )A.周代 B.汉代 C. 唐代 D.明代4.中国传统建筑的四合院庭院布局形制出现于( A )A.周代 B.汉代 C. 唐代 D.明代5.中国传统建筑的宇宙观造就了建筑的( A )A.尚大之风B.尚古之风 C.尚藏之风 D.尚中之风6.中国传统建筑中官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 A )A.追求雄伟壮丽B.追求淡雅含蓄 C.追求实用性 D.追求神秘性7.具有追求雄伟壮丽特点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是( A )A官式建筑B.宗教建筑 C. 民间建筑 D. 文人建筑8.西方几何形古典园林风格的代表是( C )A.荷兰 B.德国 C.法国 D.芬兰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传统单体建筑屋顶部分的形制主要有( ABCDE )A.歇山B.悬山C.硬山D.单坡E.攒尖2.中国传统建筑按照文化特性可分为( BDE )A.军事建筑B.官式建筑C.宗教建筑D.民间建筑E.文人建筑3.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的手段主要有( BDE )A.透景借景B.突出形象C.引景临景D.比拟象征E.借用文字三、判断改错题1.中国传统建筑木架结构的方式中较为普遍的叠梁式和穿斗式(对)2.中国传统建筑基本上属于石构架构体系(错)3.园林的实用功能是其主要功能,他支配这园林的物质内容(错)四、名词解释1.建筑:是人们按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所进行的空间安排,是对空间秩序人为的“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