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2019南京幼升小第十五讲:六合区小学入学政策重点

合集下载

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

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

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快来看看吧!一、公办招生主要方式:学区直升、自主招生、电脑派位、特长生、划片入学(老秦淮)近年来南京部分热点公办学校每年也通过自行制定录取标准和方式来招生。

但公办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比例被严格要求控制在总招生人数的10%以下。

1、学区直升其中包括确定施教区、户籍审定两个大点,部分家长会涉及办理回原籍手续。

秦淮区则有特殊的划片入学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为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由教育部门划定公办校施教区,学生可进入对应公办校。

通过每年的户籍审定之后,学校会下发通知单,规定报到时间。

2、自主招生(优录生)自主招生,即优录,公办校不会将优录作为主要的招生方式,所以每年可以优录进入公办校的学生极为少数。

和公办校相比,民办校的优录名额更加多,这是民办校的主要招生方式。

如果有意择公办校,家长需提前准备相应的小升初简历,到时间到校进行投递简历,随后等待学校消息。

3、电脑派位(优录生)即摇号,公办校、民办校皆有。

为控制“择校热”,将公办校原本用来自主招生的名额,实行“空余学额电脑派位”,这类公办校,又称为“热点公办校”。

每年的热点公办校都会不同,教育局根据公办校招生情况公布当年的电脑派位学校。

4、特长生规模不大,名额较少。

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中,汇文、宁海、五十中、九初、科利华、中华、一中等学校,关注度较高。

特长生有些学校要求很高,有的要看全国、省级比赛名次,可以根据每年体育特长生招简进行对应,PS:体育类的需要提供相关体育类证书,还会进行统一的测试。

但是音乐类的特长生则入校标准有点模棱两可。

学校会进行统一的测试。

一旦录取就必须前去就读。

二、民办招生主要方式:自主招生、电脑派位、小学直升1、自主招生(优录生)每年大量的孩子都是通过这种渠道成功录取民办。

(2020年整理)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 两证需齐全.doc

(2020年整理)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 两证需齐全.doc

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两证需齐全南京学区房入学政策:鼓楼区:新生入学必须具备产权证、户口簿(一家三口户口簿,单亲家庭除外),且要求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但如果学校生源爆满会根据实际情况,让居住时间较长的住户孩子优先入学。

对施教区内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玄武区:具备两证,要求实际居住,居住无年限要求,但根据生源情况学校会做调整,如果生源爆满,会考虑居住时间长的二手房住户子女优先入学。

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白下区:两证齐全,一定要在招生之前住进去,招生之后住进去就不能入学,无居住年限要求,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秦淮区:具备两证,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房屋出租或空挂户头,没有实际居住,将不得入学。

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栖霞区:具备两证,入学前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如果是在招生后入住的,则会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另行安排。

学校对施教区内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购买学区房的五大关注事项:第一注意门牌:南京市现有知名品牌的学校均经过几十年的长期沉淀,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秀的办学条件和较为稳定的教育规模,所以施教区门牌也相对的稳定,变更的情况,几乎是很少遇到的。

近年来随着教学规模提升,施教区呈现扩大的趋式。

现在教育部门采取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所以购买学区房时,应了解所预购的房屋是否属施教区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距学校较近的房屋,这样风险会大大减少。

第二注意户籍审查:每年的上半年,学校均会到施教区辖区派出所了解当年符合报名年龄的准新生的数量。

所以这就要求预购学区房的家长严格审查所购房屋内原住户的户籍状况,准确了解该房屋户籍内现有人数年龄、迁移时间。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极个别的房屋,曾出现除现房主户口外,还挂有遗留户口不能迁出的历史问题,这种情况将导致新购房者不能顺利的迁入户口,因此户籍的审查也是购买学区房的关键步骤。

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

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

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引言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

这个政策涉及到小学入学的条件、申请流程、录取规则等方面,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的主要内容。

小学入学条件根据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孩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小学入学。

主要条件如下:1.年龄限制:孩子需要年满6周岁方可入学。

如果孩子在入学年度年满7周岁后仍未入学,需要重新等待下一年的入学时机。

2.户籍要求:孩子需要在当地办理户籍登记或户口迁移手续,获得当地户口方可申请当地小学入学。

小学入学申请流程2019年小学入学申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填写申请表:家长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孩子的出生证、户口簿等,并填写小学入学申请表。

2.递交材料:家长需要将填写完成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递交给当地教育局或小学招生办公室。

3.审核材料:教育局或招生办公室将对递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申请材料齐全真实。

4.录取结果公示:教育局或招生办公室将对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并通知家长前往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5.办理入学手续:家长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小学入学录取规则2019年小学入学录取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居住学区:学校将按照家庭居住地区划分学区,优先录取符合学校学区划定的孩子。

2.兄弟姐妹优先:学校将优先录取有兄弟姐妹在该校就读的孩子,以方便家庭就近上学。

3.特长招生:某些小学可能会开设特长班,对具有艺术、体育等特长的学生进行招生。

4.公益招生:一些小学会开设公益招生计划,为有特殊困难或残疾等情况的学生提供优先录取的机会。

小结2019年小学入学政策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非常重要。

孩子需要满足年龄和户籍等条件方可申请入学。

申请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递交材料、审核材料、录取结果公示和办理入学手续。

录取规则主要涉及居住学区、兄弟姐妹优先、特长招生和公益招生等。

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 两证需齐全

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 两证需齐全

解读南京市学区房入学政策两证需齐全南京学区房入学政策:鼓楼区:新生入学必须具备产权证、户口簿(一家三口户口簿,单亲家庭除外),且要求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但如果学校生源爆满会根据实际情况,让居住时间较长的二手房住户孩子优先入学。

对施教区内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玄武区:具备两证,要求实际居住,居住无年限要求,但根据生源情况学校会做调整,如果生源爆满,会考虑居住时间长的二手房住户子女优先入学。

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白下区:两证齐全,一定要在招生之前住进去,招生之后住进去就不能入学,无居住年限要求,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秦淮区:具备两证,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房屋出租或空挂户头,没有实际居住,将不得入学。

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栖霞区:具备两证,入学前实际居住,无居住年限要求,如果是在招生后入住的,则会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另行安排。

学校对施教区内二手房每套只能安排一名学生就读(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购买学区房的五大关注事项:第一注意门牌:南京市现有知名品牌的学校均经过几十年的长期沉淀,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秀的办学条件和较为稳定的教育规模,所以施教区门牌也相对的稳定,变更的情况,几乎是很少遇到的。

近年来随着教学规模提升,施教区呈现扩大的趋式。

现在教育部门采取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所以购买学区房时,应了解所预购的房屋是否属施教区范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距学校较近的房屋,这样风险会大大减少。

第二注意户籍审查:每年的上半年,学校均会到施教区辖区派出所了解当年符合报名年龄的准新生的数量。

所以这就要求预购学区房的家长严格审查所购房屋内原住户的户籍状况,准确了解该房屋户籍内现有人数年龄、迁移时间。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极个别的房屋,曾出现除现房主户口外,还挂有遗留户口不能迁出的历史问题,这种情况将导致新购房者不能顺利的迁入户口,因此户籍的审查也是购买学区房的关键步骤。

南京学位政策

南京学位政策

南京学位政策如下:
1.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全面落实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切实保障每一个适
龄少年儿童入学权益。

2.强化政府法定责任,依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切实做好留守儿
童少年、特需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残障儿童少
年的入学及服务保障工作。

3.使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公办民
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4.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
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
部录取。

南京凭购房合同给小孩报名上学

南京凭购房合同给小孩报名上学

一、购房合同作为入学依据根据南京市学籍管理的规定,学生上学,除了父母、学生户口在一起,还应持有学生父母的产权证。

而购房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可以作为入学依据。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凭借购房合同给小孩报名上学:1. 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没有自己的住房,且孩子出生后户口一直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从未迁动过。

2. 父母有住房,但孩子出生后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动过。

3. 学生及法定监护人在区域范围内有房产,不具备以上区域内的户籍,且在城区学校招收学区生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由学生法定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可根据房产所在学区照顾性安排在相应学校入学。

二、购房合同办理流程1. 确认购房合同真实有效:购房合同需为正规购房合同,且合同上明确标注购房面积、购房人等信息。

2. 提交购房合同及相关材料:在报名时,需向学校提交购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如户口簿、身份证等。

3. 等待审核:学校将对提交的购房合同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为小孩办理入学手续。

三、购房合同注意事项1. 购房合同面积要求:在南京,购房合同面积需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作为入学依据。

具体标准如下:- 集体户口:购房面积需达到60平方米以上。

- 普通户口:购房面积无具体要求。

2. 房产证办理时间:购房合同有效期为一年,购房者在一年内需办理房产证,否则购房合同失效。

3. 房产性质:购房合同需为住宅性质,商业用房等非住宅性质房产不能作为入学依据。

四、购房合同与户口迁移购房合同办理后,购房者可根据购房合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在户口迁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 提前了解户口迁移政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户口迁移政策有所不同,购房者需提前了解相关政策。

2. 准备相关材料: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需准备购房合同、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3. 办理时间:户口迁移手续办理时间约为一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总之,凭借购房合同给小孩报名上学是南京地区一种常见的入学方式。

幼升小 入学依据

幼升小 入学依据

幼升小入学依据幼升小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孩子的未来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升小的入学依据有很多方面,包括学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学龄是幼升小入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孩子年满六岁即可入学,但也有一些地方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龄的限制是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发展成熟程度,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身心健康也是幼升小入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幼儿时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迅速,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因此,学校会要求家长提供孩子的健康证明或体检报告,以确保孩子的身体状况良好,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和活动。

学习能力也是幼升小入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小学是孩子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学校会通过面试、测试等方式来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入读小学。

社交能力也是幼升小入学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小学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的阶段,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会通过观察孩子在幼儿园或托幼机构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社交能力,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入读小学。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成为幼升小入学的依据。

比如,学校的招生政策、家庭背景、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等。

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但也会对入学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幼升小的入学依据涵盖了学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学校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评估孩子的综合素质,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入读小学。

家长在准备幼升小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为他们顺利入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家长也要了解当地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为孩子的未来学习和发展铺好道路。

小学一年级录取规定

小学一年级录取规定

小学一年级录取规定
1. 录取标准
- 年满6岁,即户口本或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须在报名时的年
份前至少满6周岁。

- 具备报考小学一年级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但不
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等。

2. 报名流程
- 家长或监护人需携带以下材料前往学校报名处申请录取:
- 小学一年级录取申请表
- 学生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学生近期照片
- 学生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的相关证明文件(如幼儿园园龄证明)- 学校将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并根据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3. 录取顺序
- 学校将按以下顺序录取学生:
1. 本校附属幼儿园的毕业生及其兄弟姐妹;
2. 考核表现优异的学生,包括但不限于学业成绩、品德表现等;
3. 普通学生。

4. 录取名额
- 学校将根据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名额,并公示在学校官方网站或公告栏上。

5. 录取结果通知
- 学校将通过电话或邮件形式通知录取结果,请家长或监护人注意留意。

6. 补充说明
- 对于未录取的学生,学校将不提供申诉渠道,并不接受重复申请。

以上为小学一年级录取规定,敬请遵守。

_注: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规定以学校招生公告为准。

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合区小学入学政策重点
一、入学限制
1、年满六周岁,也就是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出生;
2、因身体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需要在孩子年满6周岁当年招生报名时提出申请,并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JYJ审核批准。

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视不同情况延缓至7周岁或8周岁;
二、入学条件
3、三证一致方可入学(房产证、户口本、实际居住);2019年5月13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籍;
4、不满足三证一致的统筹入学;
三、特殊情况
1、父母中仅有一方在施教区户籍上的,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或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或因路段冻结,户口无法迁入;或因父母离异等情况的,凭相关证明材
料通过审核后可在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正常报名入学。

2、户口挂靠他人处的儿童少年入学,父母有房产的,迁回房产处,没有房产的,统筹入学;
3、持“四老”房屋产权证的儿童少年入学,持“四老”(“四老”特指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屋产权证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在该产权房所属施教区学校报名:一是儿童的监护人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二是儿童出生后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移过;三是监护人、儿童与“四老”实际常住一起。

4、购买二手房家庭的儿童少年入学
①每套二手房的实际住户和曾经住户,当年只能有一个家庭的儿童在施教区内小学或初中报名。

②满足①要求,监护人应在2019年5月13日前办好二手房的产权证和儿童及监护人户口迁入手续,并实际居住,可在产权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

5、家庭有多套住房的儿童少年入学
家庭有多套住房的,应以监护人和儿童在同一户籍并且与实际居住的产权证一致的房产为准。

报名时,凭该居住地的产权证明及户口簿到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

6、拆迁户家庭的儿童少年入学
①拆迁户未安置到位的或未自购新房的,凭相关证明材料在原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

②已安置到位但未取得房产证的,凭拆迁安置协议等证明材料在安置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

③已自购新房且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儿童及监护人的户口迁至监护人产权房处,在新购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

7、共有住房、小产权房家庭的儿童少年入学
共有住房家庭儿童少年的监护人名下有其他房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儿童及监护人的户口迁至监护人产权房处,在监护人产权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如果儿童少年的监护人没有其他产权房,监护人要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做好审核工作,并与学校签署《住
房信息查询委托书》,经核实监护人所述情况属实的,可由jyj统筹安排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家庭由于历史原因购买的小城镇户籍或购买“小产权房”无法落户,造成户籍与房产不一致的情形。

①已自购新房且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儿童及监护人的户口迁至监护人产权房处,在新购房所属施教区小学或初中报名入学。

②监护人名下无房产,“小产权房”为其自有的唯一住所且实际居住,区jyj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三、电脑派位
我区实行电脑派位的热点公办学校名单及电脑派位计划,待公办学校符合招生入学条件的学生报名登记结束后,研究确定并于5月25日前公布。

电脑派位的报名登记(小学:6月3日-4日,初中:6月10日-11日),并组织实施电脑摇号派位工作(6月23日上午)。

有参加电脑摇号需求的六合户籍学生,符合电脑派位报名条件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区内热点公办小学中选择一所学校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区暂住地已实际居住年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

凡符合就读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公办小学(根据居住证,主城区以滁河为界,①滁河以北,龙津路-延安路-延安北路以东,到灵岩小学;②滁河以北,龙津路-延安路-延安北路以西,到城西学校;③滁河以南,到龙池小学。

居住在街镇的到相应街镇小学、初中)提出就学申请。

现场审核时,监护人须同时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并签署“居住证登记信息查询委托书”:
①家庭户口簿和监护人的身份证;
②监护人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社会保险缴费满一年凭证,或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的有效营业执照等);
③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监护人在本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或暂住证;
④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