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在我们上学期间,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篇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烧、爆等,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①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③磷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2)氧气与金属反应①镁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②铁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①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④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篇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在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水中的生物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氧气在气态时是无色的,在固态和液态时是淡蓝色。
重点会描述木炭、硫、铝、磷、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知道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并会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从四方面来描述:①物质原来的颜色;②对产生的光(火焰或火星)加以描述;③放出热量;④对生成物加以描述。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如果很早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集气瓶中的氧气被热的气体赶出来,木炭燃烧会不旺。
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还有能支持呼吸.即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或爆炸等,但在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具体情况如下: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例如:(1)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但是,当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2)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3)红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而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C})时,引起自燃,(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会有水雾生成.2.氧气与金属反应,例如:(1)镁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氧化镁);(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即四氧化三铁);(3)铜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例如:(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2)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3)酒精(乙醇)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5)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4.呼吸作用是生物从自然界里吸入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种缓慢氧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蜡烛燃烧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等可燃气体的化学性质”、“呼吸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考查氧气的助燃性(故意将其与可燃性替换),有氧气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氧气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氧气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中考化学专题特训-氧气的性质

解析:据图可知,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Z表示氧化物。红磷属于单质;干 冰属于氧化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
答案:B
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1)氧化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 (2)含氧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学以致用2】 (2018海南)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KOH
3.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4.(2018天津改编)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 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C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例如金属的锈蚀、
动植物体的腐烂、塑料的老化等。
缓慢氧化虽然进行得很慢,不易被察觉,但却放出热量。如果
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可能引发物质的自发燃烧——自燃。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例1】 (2018南宁)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O3 D.CO
D)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例3】 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名师点拨】 人和动物的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氢燃料燃烧消耗 氧气,但不产生二氧化碳,故发展利用氢燃料与氧气的循环无关;化石燃料的 燃烧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 化碳。
初三化学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是地球上生命必需的气体之一。
它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物。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学习氧气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初三化学中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形态和性质1.氧气的形态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大约为1.429g/L。
由于它的密度较大,因此在常温常压下占据的体积较小。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氧气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氢反应生成水,与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氧气还具有较高的支持燃烧性,能够使燃料燃烧,是火灾的常见燃料之一。
因此,氧气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应注意安全。
二、氧气的制取方法1.通过解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约21%。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解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解冻空气的方法分为干冷法和湿冷法两种。
干冷法是将空气通过压缩、冷却和膨胀的过程,使空气中的氧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然后再通过膨胀的过程使氧气转变为气态。
湿冷法是将空气通过压缩、冷却和膨胀的过程,使空气中的氧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然后再通过加热和膨胀的过程使氧气转变为气态。
2.通过氧化剂氧化物质的方法制取氧气氧化剂是能够将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例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我们可以将氧化剂与需要被氧化的物质混合在一起,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例如,我们可以将高锰酸钾与硫酸混合在一起,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硫。
反应方程如下:2KMnO4 + 3H2SO4→ K2SO4+ 2MnSO4+ 2H2O + 3O23.通过拆分水的方法制取氧气氧气还可以通过拆分水的方法制取。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通过电解或光解的方法可以将水拆分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方法是将水放在电解池中,通过放电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光解方法是将水放在玻璃板上,通过光照射水表面,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氧气和水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氧气和水的性质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氧气的性质及应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存在于大气中。
以下是氧气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 燃烧性质氧气对于燃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使其燃烧产生火焰。
例如,燃烧需要氧气的供应,进一步,氧气还可以用于氧化反应、炼钢和焊接等工业生产中。
2. 生物呼吸氧气对于生物体来说是生命必需品,它通过呼吸过程提供给生物体所需的氧气。
在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促进伤口的愈合。
3. 氧化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金属在氧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还能促使一些化学反应的进行,例如合成化学品等。
二、水的性质及应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具有以下特性及应用:1. 独特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存在。
它具有比较高的比热容和比热蒸发,因此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调节环境温度,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溶解性质水是一种强溶剂,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众多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使其形成溶液。
水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盐,使得水成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物质转运介质,也使得水在工业生产中能够广泛应用。
3. 化学反应水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包括水的电解、水的中和反应等。
水的电解可以分解水分子,释放出氢气和氧气。
水的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实验、调节土壤pH值等。
4. 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大部分组成都是水,水对于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栖息的环境,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总结:氧气和水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具有广泛应用。
氧气在燃烧、生物呼吸、氧化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知识梳理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知识梳理氧气知识梳理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稍_______空气,氧气_______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 L水中能溶解30 mL氧气。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时,氧气可变成_________色的液体,甚至可变成雪花状________色的固体。
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______。
2.支持_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工业上采用______的方法获得。
三、实验室制氧气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若在实验前准确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试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改变_______。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①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_______是,二氧化锰是________,且反应不需要______,故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②收集装置的选择: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要制取较纯净的气体,需采用________法,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故要制取较干燥的气体时,需采用________排空气法。
图2-4(3)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_________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_________,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5)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________;②加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③组装装置; ④收集氧气。
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1)原理:高锰酸钾−−→−加热______+______+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图2-5(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
初中化学(2.2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

§2.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降温到—183℃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再降温到—218℃时变成淡蓝色雪状固体。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只有一种化学性质——氧化性)氧气的验证方法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带火星木条燃烧现象对比:在空气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渐渐熄灭;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带火星木条立即熄灭(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不能用带火星木条区别二氧化碳和空气);在氧气中:带火星木条复燃,剧烈燃烧。
1、镁(颜色银白色)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
化学反应方程式:2Mg+ O22MgO实验现象:发出耀眼白光(仅有镁燃烧是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上方出现白烟。
实验结论:镁带有可燃性产物是氧化镁、氧气具有氧化性。
2、硫(淡黄色)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反应方程式:S + O2点燃SO2现象:当在空气点燃时淡蓝色火焰,当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色、放热、生产有有刺激性气体(仅有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仪器: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铁(颜色银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仪器:坩埚钳、集气瓶、酒精灯。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学反应方程式:3Fe + 2O2点燃Fe3O4(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注意事项:①为什么集气瓶要铺一层细沙或放一点水?答:防止火星溅落将集气瓶底炸裂验②点燃前为什么要将铁丝表面的铁锈打磨干净?答:使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③为什么有时铁丝点不着?答:铁丝表面有锈、铁丝太粗、氧气不纯。
④为什么将铁丝绕在火柴头上?答:利用火柴燃烧的热量使铁丝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⑤为什么待火柴将要燃烧完才将铁丝伸入到集气瓶中?答:防止火柴燃烧将氧气消耗,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供铁丝燃烧需要。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2、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3、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 O5
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不要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的氧气,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重点,如氧气的熔沸点较低、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学性质
(1)氧气的助燃性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与硫反应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热量。
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3)与铁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
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
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烧、爆等,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
①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
③磷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
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
(2)氧气与金属反应
①镁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②铁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
①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③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
④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