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_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分析及其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词义辨析与近义词辨析

词义辨析与近义词辨析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词义辨析与近义词辨析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地理解与运用不同词汇的意思,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与准确性。
本文将通过阐述词义辨析与近义词辨析的概念、意义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与技巧。
一、词义辨析概述1. 词义辨析的定义与意义词义辨析是指对于不同词语之间的意义差异进行辨别与区分。
在语言学中,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而词义辨析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准确地辨析词义能够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与质量,避免产生歧义,使语言表达更加精准准确。
2. 词义辨析的方法与技巧在进行词义辨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上下文语境:仔细研读句子或段落的上下文,分析其中的语境,寻找线索来推测未知词汇的意义。
- 词根与词缀:了解词根与词缀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出相关词汇的意思。
例如,"tele"表示远程,"phone"表示声音,结合在一起,可以推测出"telephone"的意思是远程通信设备。
- 同反义关系:通过对比一个词汇的同义词与反义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具体含义。
- 次要意义与非主要含义:一些词汇可能有多个意义,因此需要分辨其主要意思与次要含义,以免产生混淆。
二、近义词辨析概述1. 近义词辨析的定义与意义近义词辨析是指对于意思相近但用法与语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进行辨别与区分。
在日常生活与语言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语义相近的词汇,充分理解其差异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
2. 近义词辨析的方法与技巧在进行近义词辨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词义与感情色彩:近义词之间的差异可以体现在词义的细微差别上,以及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上。
例如,"喜欢"与"爱"都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人的好感,但"喜欢"更强调兴趣与愉悦,而"爱"则更加深情而含蓄。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及考点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及考点总结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他们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语文知识点及相关考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应对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列举相关的考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同义词和近义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如“脏”(zāng)和“赃”(zāng);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高兴”和“快乐”;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用法略有不同的词,如“寒冷”和“冷”。
2. 词语辨析考点常见的词语辨析考点有:意义辨析、用法辨析、词义辨析等。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义,能够在不同语境中运用准确的词语。
二、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类型常见的阅读理解类型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学生需要熟悉各种文体的语言表达和组织结构。
2. 阅读理解的技巧和要求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略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要求;- 边读边答,根据文章内容寻找答案;- 注意选项,排除干扰项。
三、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作文要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中间部分要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证,结尾要总结全文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2. 表达技巧在写作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避免重复和啰嗦;- 合理使用连词、过渡词和引导词,使文章逻辑流畅;- 注意句子结构,避免过长和过短的句子;- 多用举例和描写,使文章内容生动有趣。
四、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比喻的意义,并在写作中巧妙运用。
2. 排比排比是通过使用几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加强语气和表达效果。
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排比时,需要注意句子结构和修辞效果的呈现。
词语的词义辨析与用法归纳

词语的词义辨析与用法归纳一、引言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准确的词义辨析和灵活的用法运用对于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它们的词义,并总结其用法,帮助读者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二、辨析概念1. 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相近词义的词语,在一定语境下可以互相替换使用。
然而,细微的差异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义。
以下是几组常见的同义词辨析。
(1)喜欢与爱喜欢和爱都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好感,但爱通常蕴含着更深沉的情感和更为持久的关系。
例如:“我喜欢你的笑容”是对对方感到可爱或者愉快的表达,“我爱你”则代表了一种深情和承诺。
(2)说与讲说和讲都表示进行口头表达,但说更常用于简短的陈述或交流,而讲则强调更为详细、系统地讲述或讲解。
例如:“他说了几句话”相对比较随意,“他讲了一堂精彩的课”则更强调详细和有层次的表达。
2. 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指的是意思相近但有一定差异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近义词的辨析。
(1)严肃与庄重严肃和庄重都表示认真、正经,但严肃更强调态度的严厉和庄重更注重仪表和态度的庄重。
例如:“会议很严肃,不容许开玩笑”强调了会议的正式性和严肃性,“他庄重地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则强调了态度和形象的庄重。
(2)美丽与漂亮美丽和漂亮都表示外貌或景物的美,但美丽更加强调内涵和气质方面的美,漂亮则更侧重外表和外观方面的美。
例如:“她是个美丽的姑娘,不仅外貌好看,内在也很出色”,“这个花园布置得很漂亮,花朵争奇斗艳”。
三、用法归纳1. 词义的灵活运用在使用词语时,除了正确理解其词义外,灵活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归纳。
(1)词义的引申有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可以引申出新的词义。
比如,“花”原本指植物,但在描述时间和金钱上也有应用。
“花时间”表示耗费时间,“花钱”表示花费金钱。
(2)词义的修饰词义可以通过修饰语或者搭配词进行限定和修饰,从而表达不同的含义。
词义辨析如何正确辨析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近义词与同义词

词义辨析如何正确辨析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近义词与同义词词义辨析如何正确辨析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近义词与同义词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在英语四级考试中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正确辨析词义对于理解文章和正确回答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辨析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近义词与同义词。
一、认识近义词和同义词近义词指的是在部分或全部意义上相近或相似的词语,表达的意思相近但并不相同。
例如,“happy”和“glad”都可以表示“高兴”,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语气稍有不同。
“Glad”更加形容心情,而“happy”则更加普遍。
同义词则是指意义完全相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词汇。
例如,“begin”和“start”都表示“开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
二、学会辨析1. 上下文理解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通常,在句子中其他单词的含义、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的语境会给出线索。
因此,在进行辨析时,我们应该仔细读懂整个句子,以确保对词义的正确理解。
例如,当我们遇到“successful”和“achieving”这两个词时,“successful”强调成功的结果,而“achieving”则强调达成目标或取得进展的过程。
2. 参考词典查阅相关的英语词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
英语词典会提供多个释义和例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单词的使用范围和语义。
在选择适当的词语时,我们可以从词典中寻找释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在查阅词典时,我们会注意到“avoid”强调主动避免,而“prevent”强调通过采取行动来阻止某件事情发生。
3. 阅读大量英文文章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章,我们可以熟悉不同词汇的用法和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
尽量选择来自不同领域和类型的文章,以便涵盖更广泛的词汇。
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提取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并提供自己的解释和例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词汇量将得到扩大,辨析词义的能力也会提高。
三、练习和应用1. 制作词汇卡片我们可以制作一份词汇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写单词,背面写词义和例句。
小学语文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正确地理解和辨析词语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防止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的错误。
下面将总结一些小学语文词语辨析方法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同义词与近义词的辨析方法1. 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语,使用正确的同义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
在辨析同义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词义辨析:通过对比两个同义词的词义差异,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高兴"和"快乐"都表示开心的心情,但"高兴"更强调暂时的喜悦,而"快乐"则表示长久的快乐。
(2)语域辨析:同义词在使用场景上可能会有差异,需要根据场景和语境来选择。
例如,"抄写"和"抄袭"都是与写有关的词语,但前者指的是认真地把别人的文字抄录下来,后者则是指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作品。
(3)口语与书面辨析:同义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可能会有区别,需要根据使用场合来选择合适的表达。
例如,"吃饭"是口语中表示就餐的词语,而"用餐"则更适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2. 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是指意义接近但略有差异的词语,辨析近义词可以提高语言准确性。
在辨析近义词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义项辨析:通过对比近义词的详细词义,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大"和"伟大"都表示程度的差异,但前者强调大小,后者则表示程度上的重要性。
(2)搭配辨析:近义词在搭配上可能有差异,需要根据习惯用法来选择适当的搭配。
例如,"跑步"和"慢跑"都表示跑的动作,但"跑步"常和"快"搭配使用,而"慢跑"则表示以较慢的速度跑步。
字词意义辨析与用法分析

字词意义辨析与用法分析一、引言语文学习中,字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字词的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二、字词意义辨析1. 同义词辨析同义词是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语,但在不同语境下有着微妙的差别。
例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用来形容女孩子,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美,而“漂亮”则更注重外表的美。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同义词,让学生理解其细微差别,提高词语选择的准确性。
2. 反义词辨析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对立的词语。
例如,“大”和“小”、“高”和“矮”等。
通过对比反义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之间的对立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反义词的运用,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语。
例如,“快乐”和“愉快”、“悲伤”和“难过”等。
通过对比近义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之间微妙的差别,并学会在不同语境下正确运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近义词的用法。
三、字词用法分析1. 词性转化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具备不同的词性。
例如,“快乐”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名词。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词性的转化规律,并学会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判断词语的词性。
2. 词语搭配不同的词语之间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称为词语的搭配。
例如,“喜欢”搭配“做某事”,“热爱”搭配“学习”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规律,并学会正确运用。
3. 词义辨析同一个字词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词义。
例如,“银行”既可以指金融机构,也可以指河岸边的土堤。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例句和语境分析,让学生理解词义的多样性,并学会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义。
四、总结字词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敏感度和辨析能力,通过丰富的阅读和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词语选择和运用技巧。
同义词_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分析及其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词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部分,并且词义类聚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为理论基础,对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分类。
这将有利于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同义词、近义词;意义类型;应用一、引言现代汉语中,以意义为标准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仅指词的理性意义,还是包括语法意义(主要集中在词性问题上)或色彩意义;二、同义、近义类聚中的“意义”的对比是指整个词的意义还是词的某一个义项的意义;三、在共时的范围内,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是在静态中的类聚还是在动态中的类聚,也就是说是语言范畴内的类聚还是言语范畴内的类聚。
目前,学界对第二、三个问题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讨论同义词、近义词的类聚关系,应该以词的一个意义(一个义项)为分析单位,而且该类聚既有语言范畴内的也有言语范畴内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同义词、近义词必须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色彩意义可以相同也可以体现出差异。
但是对于语法意义,即词性是否应该相同则存在很大分歧。
如高庆赐[1]P13~15、张永言[2]P107、刘叔新[3]等认为同义词①就必须词性一致;而张世禄[4]、刘冠群[5]、陈炳迢[6]等则主张判断同义词用不着考虑词性,同义词不一定要词性相同。
对此问题,我们不做争论,这里采用葛本仪先生提出的词义类聚标准及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原则,对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分类葛本仪先生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标准和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7]:一个词的完整词义都是由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这三部分构成的,并且在不同的词义类聚中都存在着静态类聚和动态类聚两种情况;同义词、近义词的语法意义一致(即词性一致);以词的一个意义(即一个义项)为分析单位。
高考语文基础复习资料同义词辨析MicrosoftWord文档

高考语文基础复习资料同义词辨析一、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同义词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掌握同义词的辨析对于提高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同义词辨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还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同义词辨析是常考题型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同义词的辨析能力的培养。
二、同义词辨析的方法1. 词义辨析:同义词之间的词义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我们需要通过对比词义来辨别同义词。
例如,“漂亮”和“美丽”都表示外貌好看,但“漂亮”更侧重于外表的精致和时尚,而“美丽”则更强调内在的美丽和气质。
2. 语境辨析:同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同义词的正确使用。
例如,“关心”和“关注”都表示关注某事物,但“关心”更侧重于情感上的关注,而“关注”则更侧重于行为上的关注。
3. 搭配辨析:同义词在搭配上可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根据搭配习惯来辨别同义词。
例如,“帮助”和“援助”都可以表示给予帮助,但“帮助”更多地与具体行动搭配,而“援助”则更多地与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搭配。
4. 词性辨析:同义词在词性上可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根据词性来判断同义词的正确使用。
例如,“高兴”和“愉快”都可以表示心情愉悦,但“高兴”是形容词,而“愉快”是副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词性的搭配。
三、同义词辨析的练习为了提高同义词辨析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练习。
例如,可以找出一些常见的同义词,然后通过对比词义、语境、搭配和词性等方面进行辨析。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积累同义词的用法和辨析技巧。
同义词辨析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一环,通过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进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同义词辨析题型。
四、同义词辨析的注意事项1. 避免望文生义:有些同义词虽然字面意思相近,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判断同义词的用法,而应该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
2. 注意感情色彩:同义词之间可能存在感情色彩的差异,如“批评”和“指责”都表示指出错误,但“批评”更倾向于建设性,而“指责”则带有一定的贬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以“词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部分,并且词义类聚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为理论基础,对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分类。
这将有利于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同义词、近义词;意义类型;应用一、引言现代汉语中,以意义为标准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仅指词的理性意义,还是包括语法意义(主要集中在词性问题上)或色彩意义;二、同义、近义类聚中的“意义”的对比是指整个词的意义还是词的某一个义项的意义;三、在共时的范围内,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是在静态中的类聚还是在动态中的类聚,也就是说是语言范畴内的类聚还是言语范畴内的类聚。
目前,学界对第二、三个问题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讨论同义词、近义词的类聚关系,应该以词的一个意义(一个义项)为分析单位,而且该类聚既有语言范畴内的也有言语范畴内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同义词、近义词必须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色彩意义可以相同也可以体现出差异。
但是对于语法意义,即词性是否应该相同则存在很大分歧。
如高庆赐[1]P13~15、张永言[2]P107、刘叔新[3]等认为同义词①就必须词性一致;而张世禄[4]、刘冠群[5]、陈炳迢[6]等则主张判断同义词用不着考虑词性,同义词不一定要词性相同。
对此问题,我们不做争论,这里采用葛本仪先生提出的词义类聚标准及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原则,对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分类葛本仪先生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标准和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7]:一个词的完整词义都是由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这三部分构成的,并且在不同的词义类聚中都存在着静态类聚和动态类聚两种情况;同义词、近义词的语法意义一致(即词性一致);以词的一个意义(即一个义项)为分析单位。
并将同义词、近义词分类如下[8]:同义词分为四类①完全同义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②不完全同义词: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相同,色彩意义有别的一组词;③义项对应同义词:由多义词义项之间,或者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和单义词的义项之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种同义词;④言语同义词: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境的帮助而形成的同义词。
近义词分为两类①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相同,色彩意义不同的近义词;②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相同的近义词。
葛先生的分类是比较全面的,它几乎囊括了以往从意义角度划分的同义词、近义词的所有类别。
可以看出,葛先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分析及其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聊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李立冬《山城棒棒军》的艺术成就.四川戏剧[J],2005年1月,第27页。
[4]郭建勋.大众文化下语境下的巴渝方言影视剧.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年1月,第15页。
[5]廖全京.西南方言剧:传统与现状.四川戏剧[J],2004年2月,第8页。
[6]田义贵.作为大众文化文本的方言影视剧.四川戏剧[J],2004年5月,第14页。
[7]蔡敏、余晓.全球化、地方化语境中的方言电视剧.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12月,第91页。
[8]田义贵.《抓壮丁》与历时传播.现代传播[J],2005年6月,第122页。
[9]田义贵.文本在传播中变迁———关于《抓壮丁》的传播学研究.四川戏剧[J],2006年4月,第19页。
[10]田义贵.试论语境变迁对文本传播的影响———以《抓壮丁》为例.贵州社会科学[J],2006年3月,第109页。
[11]杨红雨、赵雪杉.方言剧传播现象探析.天府新论[J], 2005年2月,第287页。
[12]陈林侠.方言剧与传媒新形象:从道德到消费———从重庆卫视的方言剧说起.齐鲁艺苑[J],2007年1月,第53页。
[13]段庸生.方言、方言剧与川方言剧.四川戏剧[J],2004年5月,第16页。
[14]黄诗玫.方言的个性特征与文化表达———谈方言影视剧创作的语言选择.四川戏剧[J],2006年6月,第48页。
注:本文受重庆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08XWQ17。
171生是从三个角度给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分类的:同义词中的①、②两类和近义词的①、②两类,是按照词义内容的相同、相似度;同义词中的③类是按照词义义项的对应方式,④类是按照词义类聚的存在状态。
其实按照这种分类标准,我们还可以分析出两种类别来,一个是和义项对应同义词相对应的义项对应近义词;一个是和言语同义词相对应的言语近义词。
义项对应近义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占坤、王勤先生[9]就提到了,“由于词的多义性,词和词间的近义联系,也存在交叉现象”。
如“非常”有(1)异乎寻常的、特殊的(非常会议)和(2)十分、特别(非常高兴)两个意思,它和“极其”一词的近义关系,只存在于第(2)个意思上。
“展开”有(1)伸张开(展开两翼)和(2)广泛地进行某种运动和工作等两个意思,“开展”是指“运动或工作的深入进行”,和“展开”的第(2)个意思相近,构成近义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葛先生的义项对应同义词,还是武占坤、王勤先生的义项对应近义词,都是从词义类聚的动态范畴(即言语范畴)考虑和分类的。
这种在动态语境下搭建起来的词义类聚关系,带有临时的性质,不能在人们的“心理词典”中形成既有的同义、近义关系,也不能够以静态的形式记录到现实词典当中“往往只是一种客观的甚至是潜在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人们一般都不把它们看作为同义词。
但是在动态应用中,特别时在某个特定的具体的语境中,它们这种同义关系被明显的显现出来。
”[10]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义项对应近义词。
可以看出,义项对应的两个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存在两种关系:一个是葛先生所说的两者意义完全相同,即义项对应同义词;一个是武占坤、王勤先生所说的两者只是意义相近,即义项对应近义词。
对于动态范畴内的言语同义词,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它包括葛先生的义项对应同义词(记做A1),如:哥哥的话,说得陈静怪难为情的。
怪有(1)(觉得)奇怪;(2)很,非常;(3)怪物;妖怪等三个义项。
挺有(1)硬而直;(2)很;(3)特出,杰出;……等五个义项,“怪”的第二个义项和“挺”的第二个义项成为了同义词。
再如:我打心里希望这个小伙子多收点儿钱。
介词“打”只有一个义项,就是“从”的意思;介词“从”有三个义项,(1)起于,“从…”;(2)表示经过(从桥上过);(3)表示根据(从笔记上看,这不是他写的)。
“打”和“从”的第一个义项成为了同义词。
同时,动态范畴内的言语同义词还包括葛先生所界定的言语同义词(记做A2)一类,如:一个人指着一束菊花说,“这花真好看。
”很明显,这里的花就是指的菊花,所以在这一语境中,“花”和“菊花”就形成了言语同义词。
那么,对于动态范畴内的言语近义词,其实除了包括武占坤、王勤先生所说的义项对应近义词(记做B1)(见上例),还包括和葛先生所界定的言语同义词类似的,只是意义不是相同而是相近的一类词义类聚现象(记做B2)。
这类近义词多出现在对偶(如对联)性质的文句中,如:迎春纳福,“迎”是“迎接”的意思,“纳”是“接纳”的意思,二者意义相近。
再如:理想莫享醴,前途弗图钱。
“理想”和“前途”在这里是意义相近的。
洛水凌波去,云衢踏月来。
“凌”本意是“升高,在空中”,这里活译为“在高空乘着、踏着…”,“踏”的意思是“踩”,这里二者意义相近。
很明显,我们在平时是不把他们当作近义词的,这是依靠特定的语境才形成的。
结合葛先生的分类,除去上面分析得各类交叉或重叠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同义词、近义词的分类(这里部分采用葛先生的术语,但有的含义略有差异):语言范畴内①完全同义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都相同的词。
②不完全同义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相同,色彩意义有异的词。
③近义词:a、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相同,色彩意义不同的近义词;b、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相同的近义词。
言语范畴内④言语同义词:只有依靠语境才能出现和存在的同义现象,包括A1和A2。
⑤言语近义词:只有依靠语境才能出现和存在的近义现象,包括B1和B2。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辨析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针对以上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辨析方法:完全同义词,在语言中存在数量较少,且容易辨析,一般通过同义词互释就可以解决了;不完全同义词,只需找出它们之间的色彩差别即可;近义词(2类),要有针对性的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方面入手,有顺次的辨析;言语范畴内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由于“语境”是其存在的基础,所以更多的要通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通过阅读、背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来解决此类问题。
注释:①这里的“同义词”实际上包含了文中讨论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参考文献:[1]高庆赐.同义词和反义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P13-15.[2]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9月第1版,P107.[3]刘叔新.同义词词典怎样处理词性[J].辞书研究,1983年第3期.[4]张世禄.词义和词性的关系[J].语文学习,1956年第7期.[5]刘冠群.关于同义词的两个问题[J].语文学习,1957年第7期.[6]陈炳迢.汉语的同义词是不是一定要词性相同[J].语文知识,1958年第6期.[7][8][10]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P167-173,P191-219,P203.[9]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1983年7月第1版,P119.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聊城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编号:Y0702033)的资助。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