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

合集下载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

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

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力。

钢束采用Ø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

钢束为19Ø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二)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

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三)主要计算参数材料:C50砼;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一期恒载 容重325/kN m γ=;二期恒载:防撞墙砼重量为0.34722517.35/kN m ⨯⨯=,花槽填土重量为0.419208.38/kN m ⨯=;桥面铺装:沥青砼323/kN m γ=,计算每延米重量为7.750.092316.04/kN m ⨯⨯=;(四)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施工模拟分析以设计图纸所示跨度、跨数、断面尺寸及支承形式为基础,有关计算参数和假定以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为依据。

[整理]30m预应力连续T梁通用图计算书(1)

[整理]30m预应力连续T梁通用图计算书(1)

30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通用图计算书1.概况与基本数据1.1概况依据《西部地区中小跨径桥梁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西部地区中小跨径适用桥梁形式研究下一步工作内容和计划》及我院任务通知单编号:桥-施-技科(2004)字第67号。

课题组进行课题相关设计开发。

开发原则为:(1)上部构造形式采用5梁式(2)梁宽模数B=2.4米,板梁预制高度为1.90米。

明确10厘米现浇混凝土铺装不参与受力。

(3)混凝土强度等级:C50(4)边梁悬臂长度120厘米。

(5)T梁两端及顺桥向采用单支座。

(6)适用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0米、12.0米。

(7)适用于直线桥。

(8)T形梁结构连续3~5孔一联。

1.2基本数据(1)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2)计算跨经:30米(3)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米、12米(4)车道数:双向4车道(5)汽车荷载:公路-Ⅰ级2. 技术规范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3《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2.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2.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2.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3.材料主要指标3.1混凝土表1 T形梁混凝土主要指标3.2 预应力钢绞线表2 钢绞线主要指标3.3 钢筋表3 钢筋主要指标4.主要材料选用(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

(2) C50混凝土:桥面铺装 。

(3) C50混凝土:预制T 形梁、现浇连续段。

(4)24.15j φmm 钢绞线:预制T 形梁及顶板束。

5.活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汽车冲击系数T 形梁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

按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考虑活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进行影响线加载。

桥梁博士T梁计算

桥梁博士T梁计算

桥梁博士计算1 设计资料1.1 设计标准计算跨径:34m标准跨径:35m设计荷载:公路I 级单侧栏杆的重:1.52kN/m1.2、上部结构普通受力钢筋:直径》=12mm的普通钢筋采用HRB335直径<12mm 的普通钢筋采用R235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混凝土:预制T 梁、横隔梁、湿接缝、封锚端及桥面现浇混凝土均用C50,桥面铺装采用10cm 沥青混凝土;锚具采用夹片锚,预留孔道外径77mm,内径70mm1.3 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2 构造布置.2.1 纵断面图I II3.1横隔板集中荷载1 39 节点【1.5- (0.12+0.20) /2】*(2.2-0.3)/2*(0.15+0.16)/2 *25=4.93 KN 4.93*2=9.9 KN11 20 29 节点【1.5-(0.12+0.20) /2】*(2.2-0.2)/2*(0.15+0.16)/2 *25=5.19 KNI-I 截面I- II 截面3计算步骤及参数5.19*2=10.4 kN3.2 均布荷载0.10*2.2*23= 5.06 KN3.3 成孔面积3.14x (772) A2=4655mm A23.4 计算主梁抗弯惯矩和抗扭惯矩H= (12+20) /2=16Ax二{(220-30)*16*16/2+190*30*190/2}/{220-30}*16+(190*30)}=64.74 1=1/12(220-30)*16八3+(220-30)*16*(64.74-182) A2+1/12*30*190A3+30*190*(190/ 2-64.74)八2=0.322口八43.5 主梁抗扭惯矩查表C1=0.333 c2=0.29m则抗扭惯矩I T=C j bfi 1|=1/3*220*16A3+0.29*140*30A3=0.0139mA4修正系数1Gl2 I T1 厂12E a i2I iB=0.9163.6 冲击系数:简支梁桥基频f的计算公式为:f ,m c —2l m c g式中I——结构的计算跨径(m);E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N/m 2 ); I c ――结构跨中截面的截面惯性矩(m 4); m e --------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 G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kN/m ); g ---- 重力加速度,g=9.81( m/s 2)。

【桥梁博士学习资料】应用Dr.Bridge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桥梁博士学习资料】应用Dr.Bridge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第三节 桥梁博士系统项目的管理和操作
☞ 项目的定义 ☞ 项目的使用规定 ☞ 项目的操作
返回目录
3.1 项Hale Waihona Puke 的定义3.1.1项目的意义
为便于用户索引数据和方便系统管理,系统采用项目的概 念来管理桥梁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3.1.2项目的内容
项目定义了结构分析计算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包括: ※ 结构分析计算的类型; ※ 该项目的输入方法和工作路径; ※ 该项目的所有输入数据文件; ※ 该项目的计算进程控制和最新状态信息。
图3.12 均布荷载描述对话框
★ 输入结构的边界条件,选择边界条件按钮,系统将打开 一个如图3.13的对话框,输入1#和3#节点的边界条件,对话框显 示如下:
图3.13 边界条件描述对话框
3.3.3输入原始数据
※ 输入使用阶段信息,使用项目菜单中的输入使用阶段 信息命令(或使用鼠标右键弹出右菜单切换),系统将打开一 个如图3.14所示的对话框:
4.截面验算:可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III 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I-VI共9种组合的计算,并 进行9种组合的应力验算及承载能力极限强度验算。
1.5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能运用杠杆法、刚性横梁法或刚接(铰接)板梁法计算 主梁在各种活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
1.6 输入、输出、打印及帮助系统
3.3.5执行项目与结果查看
※所输入的数据没有错误,下面进行项目计算;使用项 目菜单中的执行项目计算命令执行当前项目的计算;
※项目计算结束后,可以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各条输出命令, 来查看当前项目的各种计算结果信息。
第四节 桥梁博士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设计计算一般需要经过:离散结构划分 单元,施工分析,荷载分析,建立工程项目,输入总体信息、 单元信息、钢束信息、施工阶段信息、使用阶段信息以及输入 优化阶段信息(索结构),进行项目计算,输出计算结果等几 个步骤。

桥梁博士计算书参考

桥梁博士计算书参考

3.1施工前某桥上部结构承载能力验算3.1.1 桥梁上部结构T 梁验算一、计算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旧)》(JTJ-021-89) 二、基本数据跨径:27m ,计算跨径:26.98m ;设计荷载:原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大体与公路—Ⅰ级相当,验算结构在现有的公路交通状况下的承载能力时采用公路-Ⅰ)净宽:21m材料:普通钢筋HRB335:强度标准值335MPa ,强度设计值280MPa ,弹性模量5210 MPa 。

混凝土:50号混凝土(相当于新规范的C48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标准强度为1570MPa ,边梁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1036.2MPa ,中梁张拉控制应力为1099 MPa 。

桥梁横断面及单根预制T 梁断面图 桥梁横断面布置见下图。

图3-1 桥梁横断面图(单位:cm)图3-2 边梁构造图 (单位:cm) 图3-3 中梁构造图(单位:cm)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六、按(JTG D62-2004)规范对现有桥梁1#边T 梁复核计算结果及分析计算根据桥梁上部结构的竣工图进行计算,并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对1#边T 梁在现有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安全进行分析。

(1)极限承载能力状态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极限计算结果见下图。

7984527456927705692772图3-24 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组合I 计算结果由图可以看出,构件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最大值为5274kN.m )小于承载能力设计值(为7984kN.m ),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2条要求。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验算结构自重作用下的全梁竖向挠度见下图。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本文介绍桥梁博士进行箱梁横梁计算。

红色字体内容为本文的操作步骤,黑体字为相应的一些说明和解释。

横梁为一个30+30m两跨预应力箱梁边墩(8号墩)上的边横梁。

8号墩上预应力箱梁高2m,箱顶宽约46.1m,箱底宽36.5m。

计算时横梁外形近似取为墩顶箱梁外形。

横梁厚为150cm,为预应力横梁。

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12Фs15.2,4束一股,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取为1357.8MPa,其它参数可参见PDF版的CAD图。

一、新建项目组——创建项目——将项目名称命名为8号墩边横梁二、输入总体信息:计算类别:全桥结构安全验算,其它取为默认项三、从CAD导入计算模型1)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输入单元信息2)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从AUTOCAD导入模型事先应准备好模型图,本例中为“8号墩边横梁.dxf”,注意最好使单元1的起点位于CAD中的原点,这样导入模型后,桥博中模型的的单元1的左节点(节点1也将位于桥博系统中的坐标原点)。

从CAD导入计算模型的相关注意事项参见桥博帮助文件(V3使用手册,以下简称V3)的14.2节。

这里稍微再做些解释:1)长度单位:桥博中的单位采用的米,桥博认为dxf中的单位采用mm,1m=1000mm,也就是说如果要在桥博中建立一个1m长的单元,那么再CAD中的线长度应为1000mm。

2)图层:V3中有一个例子,其中存储单元的图层命名为0,但是并不意味着单元只能放在0图层里。

理论上讲,导入模型时,“dim”和“sub”图层是有特定用途的,除了这两个图层,你可以任意建立其它的图层用来放置单元。

而且单元也并不要求只能放于一个图层中,你可以放于两个或者多个图层中,但是一次只能导入一个图层中的单元。

3)单元节点文字:如果需要指定划分节点的单元节点号,可以在“dim”图层中输入文字进行说明,注意文字与节点文字的最小距离(在桥博中“从CAD导入模型”工作界面上指定)。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计算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计算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计算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续一)本文介绍桥梁博士进行箱梁横梁计算。

红色字体内容为本文的操作步骤,黑体字为相应的一些说明和解释。

基本情况在前文中有所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加载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一、输入施工信息共建立了三个施工阶段,阶段1安装所有单元;阶段2张拉所有钢束(钢束1、2),并灌浆;阶段3施加永久荷载。

三个施工阶段的设置分别如图1.1-1.3所示。

图1.1 试工阶段1在阶段3中所施加的永久荷载,是在求得8号墩上所承担的恒载(F0)的基础上,除以墩上箱梁的腹板数(n),而后在与腹板对应的位置处加以F0/n的集中力。

如果要做的细,还可以按各腹板所承担的承载面积进行分配。

关于边界条件,可以在有支座的位置处设计边界条件,注意一般设一个横向约束即可,其它均可只设为竖向约束。

图1.4给出了相应的约束和加载情况。

图1.2 试工阶段1图1.3 试工阶段1二、输入使用信息:收缩徐变天数取为:3650。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可以持续数年。

最在升温温差取为25度,降温温差也取25度。

非线性温度按D60-2004中4.3.10定义,一个为正温差,一个为负温差。

活荷载描述:按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加载。

因为本例中桥宽有40多m,故偏保守的取为10个车道。

先按一个车道纵向影响线加载求得墩顶位置处承担的活荷载值,此例约为626KN,填入图2.1中鼠标处示处。

图2.1 活荷载输入如图2.1所示,勾选横向加载——点横向加载有效区域按钮,将弹出如图2.2所示窗口。

活载类别选择汽车,横向有效区域起点取为1m,终点为45.1m。

有必要说明下的是,采用桥博进行横向加载计算时并不用输入活载的横向分布调整系数,车道折减系数等,而是通过定义车道、横向有效分布区域等由桥博自行进行加载。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

30+45+30m预应⼒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录⼀、预应⼒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1)(⼀)⼯程概况: (1)(⼆)设计荷载 (2)(三)主要计算参数 (2)(四)计算模型 (3)(五)主要计算结果 (4)1、施⼯阶段简明内⼒分布图和位移图 (4)2、⽀承反⼒ (5)3、承载能⼒极限状态内⼒图 (6)4、正常使⽤极限状态应⼒图 (7)(六)主要控制截⾯验算 (8)1、截⾯受弯承载能⼒计算 (8)2、斜截⾯抗剪承载能⼒计算 (16)3、活载位移计算 (17)(七)结论 (17)30+45+30⽶连续梁计算书⼀、预应⼒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的预应⼒混凝⼟连续梁桥进⾏。

桥宽为9.5m,采⽤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梁⾼为1.6~2.3⽶,梁底按⼆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的增⼤⽽从跨中向⽀点逐渐加⼤,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座布置及承受⽀点反⼒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逐渐从跨中向⽀点逐渐加⼤,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形式见图1.1,⽀承横梁边的截⾯形式见图1.2。

结构⽀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

钢束采⽤?j15.24低松弛预应⼒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积为140mm2。

预应⼒钢束采⽤真空吸浆⼯艺,管道采⽤与其配套的镀锌⾦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吨位锚。

钢束为19?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形式图1.2 横梁边截⾯形式图1.3 结构⽀承⽰意图(⼆)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群荷载:没有⼈⾏道,所以未考虑⼈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板升温140C,降温70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1)(一)工程概况: (1)(二)设计荷载 (2)(三)主要计算参数 (2)(四)计算模型 (3)(五)主要计算结果 (4)1、施工阶段简明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 (4)2、支承反力 (5)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图 (6)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图 (7)(六)主要控制截面验算 (8)1、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 (8)2、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16)3、活载位移计算 (17)(七)结论 (17)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

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

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力。

钢束采用Ø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

钢束为19Ø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二)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

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三)主要计算参数材料:C50砼;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一期恒载 容重325/kN m γ=;二期恒载:防撞墙砼重量为0.34722517.35k N m ⨯⨯=,花槽填土重量为0.419208.38k N m ⨯=;桥面铺装:沥青砼323/kN m γ=,计算每延米重量为7.750.092316.04/kN m ⨯⨯=;(四)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施工模拟分析以设计图纸所示跨度、跨数、断面尺寸及支承形式为基础,有关计算参数和假定以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为依据。

采用的计算软件是桥梁博士3.0。

计算模型见图1.3。

全桥共划分为102个单元,103个节点。

施工阶段共三个,第一个施工阶段为安装全部单元;第二个施工阶段为进行桥面铺装和防撞墙的施工;第三个施工阶段主要是模拟施工完成后养护30天再开放交通。

各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及永久荷载作用见图4.1-4.3所示。

图4.1 第一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图4.2 第二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图4.3 第三施工阶段计算图式运营阶段结构计算图式与第三施工阶段相同,所考虑的荷载有: 收缩徐变天数:1000天;整体升温温差20℃,整体降温温差20℃;非线形温度:桥面升温14℃,降温7℃; 支座不均匀沉降:考虑每个支座可能沉降0.5cm 。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2。

汽车冲击系数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计算为20200.16808045L==++。

(五)主要计算结果1、施工阶段简明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由于本桥施工方法简单,采用全桥一次落架浇注完成。

这里只给出成桥后的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

6.544.979.921.619.811.09 4.8811.454.8811.459.811.096.544.979.921.61 5.2812.808.038.055.997.875.2812.808.038.055.997.87图5.1 成桥状态正应力图(kN ·m )8.34-0.527.65-0.417.37-0.257.37-0.257.65-0.418.34-0.5212.8012.80图5.2 成桥状态主应力图(kN )0.0070.0250.007图5.3 成桥位移图(m)2、支承反力恒载、温度、收缩徐变、支座沉降、活载等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支承反力以及长期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标准值组合下支承反力如下: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图-4178140681-417832284722829图5.4 承载能力极限组合弯距图(单位:kN ·m )707074567438708437223718图5.5 承载能力极限组合剪力图(单位:kN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图13.582.656.101.9211.8711.877.871.926.102.6513.587.876.0010.356.649.936.569.926.6410.358.698.71图5.6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最大正应力图(单位:Mpa )11.001.274.810.849.339.330.844.811.2610.997.645.539.148.984.707.735.398.985.539.144.707.767.64图5.7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图(单位:Mpa )13.58-0.53-0.52-0.52-0.5313.5811.8711.876.646.647.877.87图5.8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主应力图(单位:Mpa )14.894.087.533.2513.1313.133.254.087.5314.8913.8110.0713.438.418.1911.8010.7313.4310.0713.819.5811.868.418.19图5.9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最大正应力图(单位:Mpa )6.250.740.254.803.211.140.264.800.746.245.795.793.543.545.181.794.384.303.284.300.560.564.381.795.18图5.10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图(单位:Mpa )-0.68-0.65-0.65-0.688.4114.8910.0710.0713.1313.1314.898.41图5.11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主应力图(单位:Mpa )(六)主要控制截面验算1、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单元承载能力极限组合最大、最小抗力及对应的内力图如下:2、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规定选取计算位置。

受拉钢筋为20mm,预应力钢束采用12束φs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每束19根。

箍筋采用4肢直径16mm。

各验算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3、活载位移计算-0.008-0.008-0.018图6.1 活载最大竖向位移图(单位:m)(七)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各截面抗弯能力大于承载能力组合弯距值,截面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2)长期效应组合截面下缘最大正应力为13.58Mpa,最小正应力为0.84Mpa,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为10.35Mpa,最小正应力为4.7Mpa,最大主应力为13.58Mpa,最大主拉应力为0.53Mpa。

各截面未出现正拉应力,最大正应力未超过规范允许值0.5f ck=16.2Mpa,最大主应力未超过规范允许值0.6f ck=19.4Mpa,最大主拉应力为未超过规范允许值2.65Mpa。

(3)短期效应组合截面下缘最大正应力为14.89Mpa,最小正应力为0.25Mpa,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为13.81Mpa,最小正应力为0.56Mpa,最大主应力为14.89Mpa,最大主拉应力为0.68Mpa。

各截面未出现正拉应力。

(4)结构成桥最大挠度为中跨跨中向上的2.5cm,活载最大挠度为中跨跨中向下的1.8cm,二者相叠加,总的挠度很小,因此可以不设预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