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米箱梁预应力计算

30米预制箱梁钢束伸长量计算书一. 30米预制箱梁中跨钢束N1束1、按图S5-3-70将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三段计算:AB段θ=0rad L =3.534mBC段θ=0.131rad L =7.854mCD段θ=0rad L =4.022m2、由图纸及桥规JTJ041-2000规范可知:P=0.75×Ryb ×Ay×1.025=0.75×1860×140×3×1.025=600.55KNk=0.0015 ц=0.23 Ay=140mm2 Eg=2.0×105MPa3、计算各段终点力:PA=600.55kNPB=PA×e-(kx+μθ)=600.55×e-(0.0015×3.534)=600.55×e-0.0053=597.38kNPC=PB×e-(kx+μθ)=597.38×e-(0.0015×7.854+0.23×0.131)=597.38×e-0.0419=572.87kNPD=PC×e-(kx+μθ)=572.87×e-(0.0015×4.022)=572.87×e-0.0060=569.44kN4、计算各段伸长量:AB段:PP=P[1-e-(kx+μθ)]/ (kx+μθ)=(600.55-597.38)/0.0053=598.11kN△L= PPL/APEP=598.11×3.534×106/(2×105×420)=25.2mmBC段:PP=P[1-e-(kx+μθ)]/ (kx+μθ)=(597.38-572.87)/0.0419=584.96kN△L= PPL/APEP=584.96×7.854×106/(2×105×420)=54.7mmCD段:PP=P[1-e-(kx+μθ)]/ (kx+μθ)=(572.87-569.44)/0.0060=571.67kN△L= PPL/APEP=571.67×4.022×106/(2×105×420)=27.4mm5、两段张拉的总伸长值:∑△L=2×(25.2+54.7+27.4)=214.6㎜N2束1、按图S5-3-70将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三段计算:AB段θ=0rad L =2.580mBC段θ=0.131rad L =6.545mCD段θ=0rad L =6.315m2、由图纸及桥规JTJ041-2000规范可知:P=0.75×Ryb ×Ay×1.025=0.75×1860×140×4×1.025=800.73KNk=0.0015 ц=0.23 Ay=140mm2 Eg=2.0×105MPa3、计算各段终点力:PA=800.73kNPB=PA×e-(kx+μθ)=800.73×e-(0.0015×2.580)=800.73×e-0.0039=797.61kNPC=PB×e-(kx+μθ)=797.61×e-(0.0015×6.545+0.23×0.131)=797.61×e-0.0399=766.42kNPD=PC×e-(kx+μθ)=766.42×e-(0.0015×6.315)=766.42×e-0.0095=759.17kN4、计算各段伸长量:AB段:PP=P[1-e-(kx+μθ)]/ (kx+μθ)=(800.73-797.61)/0.0039=800kN△L= PPL/APEP=800×2.58×106/(2×105×560)=18.4mmBC段:PP=P[1-e-(kx+μθ)]/ (kx+μθ)=(797.61-766.42)/0.0399=781.7kN△L= PPL/APEP=781.7×6.545×106/(2×105×560)=45.7mmCD段:PP=P[1-e-(kx+μθ)]/ (kx+μθ)=(766.42-759.17)/0.0095=763.16kN△L= PPL/APEP=763.16×6.315×106/(2×105×420)=27.4mm5、两段张拉的总伸长值:∑△L=2×(25.2+54.7+27.4)=214.6㎜二. 30米预制箱梁边跨非连续端钢束1. 按图S5-3-71将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四段,分段计算:θ=7.5o=0.131radθˊ=1.4o=0.024rad2. 由图纸及桥规JTJ041-2000知:P=0.75×Ryb ×Ay=0.75×1860×140=195300N=195.3KNk=0.0015 ц=0.225 Ay=140mm2 Eg=195×105MPa3. 将各段数据列入表1-1得:(a).N1束4Фj15.24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P=4×195.3=781.2KN(b).N2束5Фj15.24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P=5×195.3=976.5KN(c).N3束5Фj15.24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P=5×195.3=976.5KN(d).N4束4Фj15.24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P=4×195.3=781.2KN。
30+45+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检算

30+45+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检算摘要:通过对本连续箱梁支架现浇检算,确定了各参数。
支架杆件强度安全系数大于1.3,抗倾覆稳定系数大于1.5,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
通过对支架的预压消除了地基非弹性变性,并对支架弹性变性进行测量,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连续梁的线性。
关键词:连续箱梁;支架;稳定性;检算1工程概况山西省龙城高速公路东观互通A匝道AK1+041.5桥上跨主线,桥梁第二跨横跨主线与主线交角为72.25度(AK1+043.018~K55+109.514),与A匝道线路右前夹角90度,桥梁正交,桥型为30+45+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中间跨(45米跨)桥梁净高11.6米,小里程侧边跨(30米跨)桥梁净高10.2米,大里程边跨桥梁净高9.2米。
现浇箱梁采用单箱双室,纵向预应力体系,满堂支架逐孔现浇。
箱梁标准断面梁高2.3米,顶板宽度15.5米,底板跨度10.5米,顶板厚28cm,底板厚25cm,翼板外侧厚18cm,腹板厚50cm,箱梁内净空1.77米,翼板悬臂2.5米。
2支架布置设计本桥现浇梁支架设计为满堂红支架。
立杆和纵、横杆均采用标准化的碗扣式脚手架钢管(立杆ф48×3.5mm),剪刀撑采用ф48×3.5mm钢管。
立杆纵向间距跨中梁段采用0.9m,墩顶梁端(实心端)及异型梁的加劲部分采用0.6m,并按墩身中心线均分;横向间距腹板位置为0.3m,底板和翼缘板梁段位0.6米;横杆步距采用1.2m。
底模直接布置在支架顶部小横梁上(10×10cm方木),小横梁方木沿箱梁纵向以25cm间距均匀布置,墩顶设置可拆式底模,模板直接铺设在小横梁上;荷载作用通过小横梁传递到大横梁上(100mm×150mm方木,沿箱梁纵向布置),然后通过顶托、立杆、底托、底层方木(100mm×150mm)、垫木(5×20cm木板)传递到地基上,横杆起确保立杆稳定和确定立杆的计算长度作用。
30米T梁预应力计算书(建筑助手)

30m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第一章 设计伸长量复核石麻湾大桥K66+530~K66+640T 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 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Ф15.2mm ,公称面积Ag=139mm ²;弹性模量Eg=1.95×105Mpa 。
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及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μθμθ+-=+kx e p p kx p 1 式中: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5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P P p E A l p l =∆式中: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取140 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 2),取1.95×105 N/ mm 2二、伸长量计算:1、N 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 直=7.6255m ;X 曲=7.261mθ=6.5×π/180=0.11345radk X 曲+μθ=0.0015×7.261+0.25×0.11345=0.03925P p =195300×(1-e -0.03925)/0.03925=191517NΔL 曲= P p L/(A p E p )=191517×7.261/(140×1.95×105)=50.94mmΔL直= PL/(A p E p )=195300×7.6255/(140×1.95×105)=54.55mm(ΔL 曲+ΔL 直)*2=(50.94mm+54.55mm)*2=210.98mm与设计比较(105.49-104)/104=1.434%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直= 7.634m;X曲=7.261mθ=6.5×π/180=0.11345radk X曲+μθ=0.0015×7.261+0.25×0.11345=0.03925P p=195300×(1-e-0.0395)/0.03925=191517NΔL曲= P p L/(A p E p)=191517×7.261/(139×1.95×105)=50.94mm ΔL直= PL/(A p E p)=195300×7.634/(139×1.95×105)=54.61mm (ΔL曲+ΔL直)*2=(50.94mm+54.61mm)*2=211.1mm与设计比较(105.55-104)/104=1.49%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直=7.939m;X曲=6.912mθ=4.5×π/180=0.07854radk X曲+μθ=0.0015×7.939+0.25×0.07854=0.03154P p=195300×(1-e-0.03154)/0.03154=192252NΔL曲= P p L/(A p E p)=192252×7.939/(140×1.95×105)=55.91mm ΔL直= PL/(A p E p)=195300×6.912/(140×1.95×105)=49.45mm。
30m预应力溷凝土小箱梁通用图计算书46页word文档

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1 标准及规范 (1)1.1.1 标准 (1)1.1.2 规范 (1)1.1.3 参考资料 (1)1.2 主要材料 (1)1.3 设计要点 (2)2 横断面布置 (2)2.1 横断面布置图 (2)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2)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 (3)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3)3.1.1 刚性横梁法 (3)3.1.2 刚接梁法 (5)3.1.3 铰接梁法 (7)3.1.4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法) (9)3.1.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2)3.2 剪力横向分布系数 (13)3.3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13)3.3.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13)3.3.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13)4 主梁纵桥向结构计算 (13)4.1箱梁施工流程 (13)4.2 有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14)4.3 计算程序 (15)4.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5)4.4.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15)4.4.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16)4.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6)4.5.1 抗裂验算 (16)4.5.2 挠度验算 (19)4.6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20)4.6.1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计算 (21)4.6.2 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22)4.6.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23)4.7 中支点下缘配筋计算 (24)4.8 支点反力计算 (25)4.9 其他 (25)5 桥面板配筋计算 (26)5.1 荷载标准值计算(弯矩) (26)5.1.1 预制箱内桥面板弯矩计算 (26)5.1.2 现浇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27)5.1.3 悬臂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29)5.2 荷载标准值计算(支点剪力) (30)5.2.1 预制箱内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0)5.2.2 现浇段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1)5.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1)5.3.1 预制箱内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1)5.3.2 现浇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2)5.3.3 悬臂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3)5.4 持久状况抗裂计算 (34)5.4.1 预制箱内桥面板抗裂计算 (34)5.4.2 现浇段桥面板抗裂计算 (35)5.4.3 悬臂段桥面板抗裂计算 (36)6 横梁计算 (37)6.1 跨中横隔板计算 (37)6.2 端横梁、中横梁计算 (40)7 附图 (51)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通用图计算书(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跨径组合5×30m(正交);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面宽度:(路基宽28m ,高速公路),半幅桥全宽13.5m , 0.5m(护栏墙)+12.0m(行车道)+ 1.0m 波型护栏)=13.5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条件Ⅱ类。
30米T梁预应力计算书

30m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第一章设计伸长量复核石麻湾大桥K66+530~K66+640T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①15.2mm公称面积Ag=139mm弹性模量Eg=x 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
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及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P 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0—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I P P1/ A p E p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r T),取140 mm曰一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取X 105 N/ mm2二、伸长量计算:1、N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X 1860X 140=195300NX直=7.6255m; X 曲=7.261m0 =Xn /180=k X 曲+^0 =x +x =P p=195300X() /=191517N△ L 曲二P P L/ (A P E P)=191517X( 140XX 105)=△ L 直二PL/ (A E p) =195300X( 140XX 105)= (△ L 曲+△ L 直)*2=(50.94mm+54.55mm)*2=210.98mm与设计比较()/104=%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x 1860X 140=195300NX直二7.634m ; X 曲=7.261m0 =Xn /180=k X 曲+^0 =X +X =P p=195300X() /=191517N △ L 曲= P p L/ (A p E p)=191517X( 139XX 105) =△ L 直二PL/ (A p E p) =195300X( 139XX 105)= (△ L 曲+△ L 直)*2=(50.94mm+54.61mm)*2=211.1mm 与设计比较() /104=% 3、N3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X 1860X 140=195300NX直=7.939m; X 曲=6.912m0 =Xn /180=k X 曲+^0 =X +X =P p=195300X() /=192252N △ L 曲= P p L/ (A p E p)=192252X( 140XX 105) =△ L 直= PL/ ( A p E p) =195300X( 140XX 105) =(△ L 曲+△ L 直)*2=(55.91mm+49.45mm)*2=210.71mm与设计比较() /104=%第二章张拉时实际伸长量计算、计算参数:1、—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2、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3、A—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40 mm4、E 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X 105 N/ mm25、锚下控制应力k==x 1916=1437 N/ mm7、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b k A p=201180N8、千斤顶计算长度:35cm9、工具锚长度:5cm二、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1) M束一端的伸长量:P=X 1916X 140=201180NX直=7.6255m; X 曲=7.261mL 直=+(+)=8.0255mL 曲=7.261mB 曲二Xn /180=k X 曲+ ^0 =x +x =P p=201180X() /=197283N△ L 曲二 P p L 曲/ (A p E p ) =197283X( 140XX 105)= △ L直二 P p L 直/ (A E p ) =197283X( 140XX 105)=(△ L 曲+△ L 直)X 2=(50.9mm+56.3mmX 2=214.4mm 2) N 2 束一端的伸长量: P=X 1916X 140=201180N X 直=7.634m; X 曲=7.261m L 直=+( +) =8.034m L 曲=7.261mk X 曲 + ^0 =X +X =P p =201180X() /=197283N △ L 曲二 P p L 曲/ (A p E p )=197283X( 140XX 105)= △ L 直二 P p L 直/ (A E p )=197283X( 140XX 105)=(△ L 曲+^ L 直)X 2=(50.9mm+56.3mmX 2=214.4mm (3) N 束一端的伸长量: P=X 1916X 140=201180N X 直=7.939m; X 曲=6.912m L 直=+( +) =8.339m L 曲=6.912mB 曲二 Xn /180= k X 曲 +^0 =X +X =P p =201180X() /=198040N △ L 曲二 P p L 曲/ (A p E p )=198040X( 140XX 105)= △ L 直二 P P L 直/ (A E p )=198040X( 140XX 105)=o曲=° Xn /180=(△ L 曲+△ L 直)X 2=(48.6mm+58.7mmX 2=214.6mm第三章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F=a A =201180N 8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F1=8*P= F2=7*P二1).444号千斤顶张拉、D0136-675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1=0.0161F+P1—L0134-837 号油表读数(MPa F —荷载(kN)P二P1 时,(1)15% con二时:P1=0.0161F+ =*+= (2)50% con二时:P1=0.0161F+ =*+= (3)100% (T con二时:P1=0.0161F+ =*+=P=P2 时,(1)15% T con二时:P2=0.0161F+ =*+= (2)50% T con二时:P2=0.0161F+ =*+= (3)100% T con二时:P2=0.0161F+ =*+=2).10号千斤顶张拉、L2014-06-2005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1=0.0159F+P1—SO134-881 号油表读数(MPa F —荷载(kN)P二P1 时,(1)15% T con二时:P1=0.0159F+ =*+= (2)50% C con二时:P1=0.0159F+ =*+= (3)100% T con=时:P1=0.0159F+ =*+=P=P2 时,(1)15% (T con二时:P2=0.0159F+ =*+= (2)50% C con二时:P2=0.0159F+ =*+= (3)100% C con= 时:P2=0.0159F+ =*+=备注:钢束的张拉顺序:100%N3—100%N2—100%N1。
(30+45+30+3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静力计算

1 工程概 况
2 主梁 结构 分析
该桥上部结构为 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 其 跨径 组 合 为 (0 4 + 0 3 )m, 三跨 采用 变 截 面 , 3 + 5 3+ O 前 第 四 跨 为 等 截 面 , 用 单 箱 四 室 截 面 , 箱 顶 宽 采 单
1. m, 宽 1. m, 侧 悬 臂 长 20m, 部 厚 95 底 55 两 . 端 01 ,根部 厚 05m,、 桥 墩 支 承处 箱 梁 中心 .8i n . 12号
高 2 9 3 . 8m, 号桥墩支承处箱梁中心高 1 9 第 5 . 7m, 5
该 立 交桥 位于 我 国北部 ,年 平均 气 温 一 72c, l. c 为严寒 地 区 。 址 区地貌 属 黄土丘 陵 区 , 桥 区域 地 质稳 定 。 跨 布置根 据枢 纽立 交处 的地 形 、 桥 地貌 以及交 通 量 预测 ,路线 采用 A 匝道上跨 既 有 高速公 路 的方 式 跨 越 。 由于该枢 纽立 交桥 处对 既有 高速 公路 进行 了
e ) 摩擦 系数 =0 5 管道 . ; 2 f 道偏 差系数 ) 管
21 结构离 散 .
d冲击系数 按 0{ ) 4公桥规》 行计算 , p 进 正弯矩 冲击系数采用 0 5 , . 6 负弯矩冲击系数采用 0 5 。 2 . 2 3 e ) 效应组合 按 o ( 4 公桥规》 规定进行验算 , 嗍 承 载力极 限组合 、正 常使用 极 限组 合分 别考虑 多种 工 况组合 。 2 受力计算数据分析 . 4 由于 主梁离散 单元较 多 ,因此 只选取 了结 构 中 部分典型节点的数值。 2 . 荷 载正 常使 用极 限状态 .1 4 a 梁短 暂状 况效 应作 用下 多 种工 况分 别 组合 ) 箱 后最 大应力 值见 表 1 。
30+40+3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受力计算分析

30+40+3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受力计算分析摘要: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呈高速发展态势,高速公路网逐渐形成。
后续新建高速公路势必与已建高速公路网相交而需设置大型立交枢纽互通,网格越密,出现相交的概率越大。
大型立交枢纽互通里面的路线线形复杂,上下层道路立体交叉等给桥梁跨径布设、结构计算等带来相当的难度。
本文通过汕头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贵州板坝至江底段顶效东立交枢纽主线跨线桥多联30+40+3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的设计,以便进一步了解在大型立交枢纽互通中桥梁设计的布跨特点以及受力计算分析规律,为以后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型立交枢纽互通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现浇受力计算分析1 引言顶效东立交枢纽主线跨线桥分为主桥和引桥,其中主桥采用多联的30+40+3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引桥采用多跨30m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本主线跨线桥属于大型立交枢纽互通桥。
2 工程概况顶效东立交枢纽位于兴义万屯镇的贡新村,桥轴线地表高程在1388.5~1400.5m之间,相对最大高差仅12m。
桥位区较平缓,主要为水旱地。
年平均气温15.1℃,1月份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8.9℃。
桥位地质条件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褐黄色、橙黄色、黑褐色,粘性一般~较好,局部含少量碎石,可塑为主。
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灰岩、白云岩,灰岩沉积于白云岩之上,两者呈整合接触,主要为弱风化层,裂隙较发育,偶有溶洞。
3 桥跨布置根据立交枢纽处地形、地貌,路线采用主线上跨,匝道下穿形式。
匝道B、匝道C以不同方向,不同交角与之相交。
其中:匝道B与主线的交点桩号为BK0+728.451= K76+425.105,交角44°;匝道C与主线的交点桩号为CK0+436.976=K76+326.976,交角47°。
由于下穿匝道B、匝道C与主线交角较小、匝道路基宽度均较宽,达10.5m,而与匝道相交部分主线位于圆曲线范围内,半径1700m,整幅路基宽度24.5m,故初步布置主线跨线桥跨越匝道的跨度需要达到40m及以上。
xx大桥30m预应力箱梁钢束张拉计算书

xx大桥30m预应力箱梁钢束张拉计算书xx高速保定段第xx合同段xx大桥30m预应力箱梁钢束张拉计算书一、设计资料庄子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连续箱梁,跨径为30米,箱梁总计80片,预应力采用河北通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符合GB/T5224-2003标准生产的II 2级钢绞线,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为d=15.20mm,钢绞线公称面积A=140.2mm, 5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弹性模量E=1.98×10MP。
预制混凝土强apa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且砼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钢束采用对称、双控张拉,钢绞线每端工作长度为65cm(顶板负弯矩60cm),锚下控制应力为0.75 f,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
锚具采用保定天力pk 建筑机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OXM15-4 / OXM15-5 / BM15-5型锚具和配套设备。
1、 30m箱梁预应力技术数据表1:中跨一片预制箱梁钢绞线数量及张拉参数钢束钢束有效张拉钢绞线数 10%f 100% f引伸量pkpk编号长度(mm) 顺序量 (KN) (KN) (mm)N1 30460 N1 2×5 97.7895 977.895 210N2 30492 N2 2×4 78.2316 782.316 210N3 30523 N3 2×4 78.2316 782.316 210N4 30301 N4 2×4 78.2316 782.316 211表2、边跨一片预制箱梁钢绞线数量及张拉参数100% fpk钢束钢束有效张拉钢绞线数 10% f 引伸量pk编号长度(mm) 顺序量 (KN) (mm) (KN)N1 30785 N1 2×5 97.7895 977.895 212N2 30795 N2 2×5 97.7895 977.895 212N3 30805 N3 2×5 97.7895 977.895 212 N4 30651 N4 2×4 78.2316782.316 214表3:顶板负弯矩束数量及张拉参数钢束钢束有张拉钢绞线数 10% f 100% 引伸量pk备注编号效长度顺序量 (KN) f(KN) (mm) pkT1 7600 T3 2×5 19.5579 195.579 53单根T2 10600 T2 2×5 19.5579 195.579 75 张拉T3 15600 T1 3×519.5579 195.579 110二、预应力计算的有关数据1、根据检测中心出具的千斤顶标定试验报告,01号千斤顶压力表读数为:25.4MPa,校准方程Y=0.0209X+0.37, 02号千斤顶压力表读数为:25.5MPa,校准方程Y=0.0209X+0.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
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
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力。
钢束采用Ø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
钢束为19Ø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二)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
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三)主要计算参数材料:C50砼;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一期恒载 容重325/kN m γ=;二期恒载:防撞墙砼重量为0.34722517.35/kN m ⨯⨯=,花槽填土重量为0.419208.38/kN m ⨯=;桥面铺装:沥青砼323/kN m γ=,计算每延米重量为7.750.092316.04/kN m ⨯⨯=;(四)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施工模拟分析以设计图纸所示跨度、跨数、断面尺寸及支承形式为基础,有关计算参数和假定以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为依据。
采用的计算软件是桥梁博士3.0。
计算模型见图1.3。
全桥共划分为102个单元,103个节点。
施工阶段共三个,第一个施工阶段为安装全部单元;第二个施工阶段为进行桥面铺装和防撞墙的施工;第三个施工阶段主要是模拟施工完成后养护30天再开放交通。
各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及永久荷载作用见图4.1-4.3所示。
图4.1 第一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图4.2 第二施工阶段计算图式图4.3 第三施工阶段计算图式运营阶段结构计算图式与第三施工阶段相同,所考虑的荷载有: 收缩徐变天数:1000天;整体升温温差20℃,整体降温温差20℃;非线形温度:桥面升温14℃,降温7℃; 支座不均匀沉降:考虑每个支座可能沉降0.5cm 。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2。
汽车冲击系数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计算为20200.16808045L ==++。
(五)主要计算结果1、施工阶段简明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由于本桥施工方法简单,采用全桥一次落架浇注完成。
这里只给出成桥后的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
6.544.979.921.619.811.094.8811.454.8811.459.811.096.544.979.921.615.2812.808.038.055.997.875.2812.808.038.055.997.87图5.1 成桥状态正应力图(kN ·m )8.34-0.527.65-0.417.37-0.257.37-0.257.65-0.418.34-0.5212.8012.80图5.2 成桥状态主应力图(kN )0.0070.0250.007图5.3 成桥位移图(m)2、支承反力恒载、温度、收缩徐变、支座沉降、活载等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支承反力以及长期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标准值组合下支承反力如下:长期效应组合 短期效应组合 标准值组合节点号 支撑反力 竖向最大 竖向最小 竖向最大 竖向最小 竖向最大 竖向最小 1 竖向力Q 2.5E+03 1.74E+03 2.8E+03 1.67E+03 3.29E+03 1.54E+03 30 竖向力Q 9.17E+03 7.92E+03 9.77E+03 7.87E+03 1.07E+04 7.77E+03 74竖向力Q 9.17E+03 7.92E+03 9.77E+03 7.87E+03 1.07E+04 7.77E+03103 竖向力Q 2.49E+03 1.74E+03 2.79E+03 1.67E+03 3.27E+03 1.54E+03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图-4178140681-417832284722829图5.4 承载能力极限组合弯距图(单位:kN ·m )707074567438708437223718图5.5 承载能力极限组合剪力图(单位:kN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图13.582.656.101.9211.8711.877.871.926.102.6513.587.876.0010.356.649.936.569.926.6410.358.698.71图5.6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最大正应力图(单位:Mpa )11.001.274.810.849.339.330.844.811.2610.997.645.539.148.984.707.735.398.985.539.144.707.767.64图5.7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图(单位:Mpa )13.58-0.53-0.52-0.52-0.5313.5811.8711.876.64 6.647.877.87图5.8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主应力图(单位:Mpa )14.894.087.533.2513.1313.133.254.087.5314.8913.8110.0713.438.418.1911.8010.7313.4310.0713.819.5811.868.418.19图5.9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最大正应力图(单位:Mpa )6.250.740.254.803.211.140.264.800.746.245.795.793.543.545.181.794.384.303.284.300.560.564.381.795.18图5.10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图(单位:Mpa )-0.68-0.65-0.65-0.688.4114.8910.0710.0713.1313.1314.898.41图5.11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主应力图(单位:Mpa )(六)主要控制截面验算1、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最大弯矩 1.94E+04 2.78E+04下拉受弯是是9696最小弯矩 5.96E+03 2.78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 1.73E+04 2.67E+04下拉受弯是是9797最小弯矩 5.63E+03 2.67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 1.54E+04 2.58E+04下拉受弯是是9898最小弯矩 5.18E+03 2.58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 1.31E+04 2.49E+04下拉受弯是是9999最小弯矩 4.56E+03 2.49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 1.05E+04 2.38E+04下拉受弯是是100100最小弯矩 3.77E+03 2.38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7.63E+03 2.33E+04下拉受弯是是101101最小弯矩 2.80E+03 2.33E+04下拉受弯是是最大弯矩 4.39E+03 2.33E+04下拉受弯是是102102最小弯矩 1.66E+03 2.33E+04下拉受弯是是单元承载能力极限组合最大、最小抗力及对应的内力图如下:2、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规定选取计算位置。
受拉钢筋为20mm,预应力钢束采用12束φs 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每束19根。
箍筋采用4肢直径16mm 。
各验算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3、活载位移计算-0.018-0.008-0.008图6.1 活载最大竖向位移图(单位:m )(七)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各截面抗弯能力大于承载能力组合弯距值,截面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2)长期效应组合截面下缘最大正应力为13.58Mpa ,最小正应力为0.84Mpa ,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为10.35Mpa ,最小正应力为4.7Mpa ,最大主应力为13.58Mpa ,最大主拉应力为0.53Mpa 。
各截面未出现正拉应力,最大正应力未超过规范允许值0.5f ck=16.2Mpa,最大主应力未超过规范允许值0.6f ck=19.4Mpa,最大主拉应力为未超过规范允许值2.65Mpa。
(3)短期效应组合截面下缘最大正应力为14.89Mpa,最小正应力为0.25Mpa,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为13.81Mpa,最小正应力为0.56Mpa,最大主应力为14.89Mpa,最大主拉应力为0.68Mpa。
各截面未出现正拉应力。
(4)结构成桥最大挠度为中跨跨中向上的2.5cm,活载最大挠度为中跨跨中向下的1.8cm,二者相叠加,总的挠度很小,因此可以不设预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