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计算书
4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梁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计算一.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一).设计资料1.桥梁跨径反桥宽标准跨径:40m (墩中心距离)主梁全长:39. 96m计算跨径:39. 00m桥面净空:净9m+2X1.0m人行道+2X0. 5m护栏=12m2.设计荷载公路-II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10.5X 0.75=8.0kN/m;集中荷载根据线性插应取P『250kN。
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
人群载荷标准值为3.0kN/m2,每侧人行柱防撞栏重力作用分别为1. 52kN/m和4. 99kN/m。
3.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采用C60,栏杆及桥面铺装用C30o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的15.2钢绞线,每束6根,全梁配7束,4t=1860Mpa o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的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nun的均用R235 钢筋。
按后法施工工艺要求制作主梁,采用径70mm,外径77mm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锚具。
4.设计依据(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标准》(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简称《桥规》(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B62-2004)(4)基本计算数据见下表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标准强度,则:乙=29.6必4,f lk =2. 51 MP a 0(二)横截面布置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
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
上翼缘宽度一般为1.6〜2. 4m或更宽。
本设计拟取翼板宽为2500mm (考虑桥面宽度)°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的小截面3产1600倾)和运营阶段的大截面(Z?,=2500nim),净-9m+2X1.5m的桥宽选用五片主梁,如下图所示。
40米预应力T梁详细计算书

40米预应力T梁详细计算书一、设计技术指标及控制条件1、材料弹性模量、钢绞线:钢绞线的标准强度:бk=1860Mpa预应力筋: E p=1.95×105Mpa钢绞线: A p=139mm22、预应力损失参数的取值预应力张拉时,锚具部分的磨阻损失不给予考虑。
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表G-8查得钢绞线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u和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系数k值:取u=0.25 k=0.0015,钢束在锚固时的回缩值按6mm 计算。
3、预应力张拉参数(以一束为例)预应力阶段预应力锚下控制应力:бcom=0.75бkбk=0.75×1860=1395 Mpa4、伸长值计算:理论伸长量△L=P P L/A P E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 p=P【1-e-(kx+μθ)】/(kx+μθ)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u=0.25。
实测伸长量为:△L=△L1+△L2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L2——初应力σ0时推算的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如10%σcon→20%σcon张拉力时的实测伸长值);二、预应力钢束的详细计算:现以高家榜大桥右幅第十五中跨第2#40米T梁N1钢束为例计算,两端同时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
第一段:θ=0根据P p=P【1-e-(kx+μθ)】/(kx+μθ)得: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P=бk* A y*n=1395*139*8/1000=1551.24KN伸长量的计算预应力P=1551.24-1551.24*10%=1396.12KNP p=P【1-e-(kx+μθ)】/(kx+μθ)=1396.12*【1-e-(0.0015*2.797+0)】/(0.0015*2.797+0)=1396.12*(1-0.9958133)/0.002373=1393.19KN则:两端合力F=1396.12-(1396.12-1393.19)*2=1390.26KN △L =1390.26×103*2.797/1.95×105×106*139*8×10-6=0.0179m 第二段: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θ=7°×∏/180=0.122173根据P p=P【1-e-(kx+μθ)】/(kx+μθ)得: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P=1390.26KNP p=P【1-e-(kx+μθ)】/(kx+μθ)=1390.26*【1-e-(0.0015*7.33+0.25*0.122173)】/0.04153825=1390.26*(1-e-0.04153825)/0.04153825=1361.79KN则:两端合力F=1390.26-(1390.26-1361.79)*2=1333.32KN △L=P P L/A P E P=1333.32×103*7.33/1.95×105×106*139*8×10-6 =0.0451m第三段:θ=0根据P p=P【1-e-(kx+μθ)】/(kx+μθ)得: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P=1333.32KNP p=P【1-e-(kx+μθ)】/(kx+μθ)=1333.32*【1-e-(0.0015*10.085+0)】/(0.0015*10.085+0)=1333.32*(1-0.750774453)/0.0151275=1323.28KN则:两端合力F=1333.32-(1333.32-1323.28)*2=1313.24KN△L=1313.24×103*10.085/1.95×105×106*139*8×10-6 =0.0611mN1一段伸长量:△L=△L+△L+△L=0.1241(m)=124.1mm 同理,高家榜大桥第十五中跨第2#40米T梁N2、N3、N4预应力筋张拉的计算如上。
40m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计算

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40m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计算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与评语目录一构造设计与桥面布置2二桥面板力计算3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5四主梁力计算7五横隔梁力计算12六挠度计算15七支座设计15一构造设计与桥面布置1.桥梁的跨径与桥宽主梁全长:39.96m(标准跨径为40m)计算跨径:39.50m2.主梁尺寸的确定(梁肋)主梁间距1.6m~2.2m 取2.15m 五根主梁高跨比1/15~1/25 梁高取2.3m3.横隔梁尺寸的确定中横隔梁的高度可作成主梁高的3/4左右, 取1.7m端横隔梁宜与主梁同高取2.3m横隔梁的肋宽通常采用12~16cm 取16cm除端横隔梁,设置三片中横隔梁,共五片;间距为9.5m4.主梁肋板尺寸:翼板根部h/12cm 取20cm,翼缘取18cm,腹板厚度取20cm马蹄宽度约为肋宽2~4倍,取36cm,高32cm,45°倾斜3图2 纵断面图单位(cm)17014163996230950950950950二桥面板力计算1.恒载与力桥面铺装为5cm 厚的沥青表面处治(容重21kN/m 3)和平均厚10cm 的C25混凝土垫层(容重23 kN/m 3),T 板材料容重25 kN/m 3 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m kN /05.1210.105.0g 1=⨯⨯=防水混凝土面层:m kN /61.1230.107.0g 2=⨯⨯= 图三T 梁横断面图 单位(cm ) T 梁翼板自重: m kN /75.4250.119.0g 3=⨯⨯=合计: m kN g i /41.775.461.105.1g =++==∑每延米板条的恒载力弯矩 m kN gl •-=-=52.321M 20g0剪力 kN gl 22.7Q 0g0==2.公路-Ⅱ级车辆荷载产生的力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140k P =N ,由《桥规》查得,其后轮着地长度20.20a m =,宽度20.60b m =,则:5.015.022.0221=⨯+=+=H a a ,9.015.026.0221=⨯+=+=H b b图4公路—Ⅱ级的计算图式 单位(m )荷载作用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单轮时 ɑ=ɑ+1d=0.44m 双轮时 ɑ=ɑ+1d+2l=1.04m 冲击系数3.11=+μ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m kN b PM P /22.27)4l (4)1(10-=-⨯∂⨯+-=μ m kN PQ P /64.234)1(=∂⨯+-=μ 3.力组合m kN M M M P g /33.424.12.10-=+=m kN Q Q Q P g /76.414.12.10=+=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1.杠杆法计算1#梁,2#梁,3#梁支点位置的汽车、人群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列表表示,如下图所示,相应于荷载位置的影响线1#梁 汽车 453.0906.02121=⨯=∑=ηq m oq人群 40.1==ηr m or2#梁 汽车57.0)82.032.0(2121=+⨯=∑=ηq m oq 人群==ηr mor3#汽车782.0)782.0782.0(2121=+⨯=∑=ηq m oq人群 0==r or m η图5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单位(cm )2、偏压法此桥在跨度设有横隔梁,具有强大的横向连接刚性,承重结构的长宽比为259.4415.25.39≥=⨯=B L 故按刚性横梁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本桥各梁横截面均相等,梁数n=5,梁间距为2.15m则225.462)15.23.4(22=⨯+=∑i a 1#梁影响线竖标值6.0225.46)3.43.4(5112212111=⨯+=∑+==i n i a a n η,2.0225.462)3.43.4(512151115-=⨯-==∑⨯-=ia n i a a n η由11η和15η计算横向影响线的零点位置2.015.246.0x x -⨯=解得x=6.45m ()27.0019.008.022.043.02121=-++⨯=∑=q cq m η69.04.745.66.0=⨯==r cr m η2#梁影响线竖标值4.0225.463.415.22.01212121=⨯+=∑+==in i a a a n η二号梁01212125=∑-==in i a a a n η 42.021=∑=q cq m η53.0==r cr m η 3#梁2.01213131=∑+==in i a aa n η2.01213135=∑-==in i a a a n η 图6 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图式 (cm )()4.042.02121=⨯⨯=∑=q cq m η4.02.02.0=+==r cr m η 四主梁力计算1恒载力计算①.恒载集度主梁mkN /5.825)]2.015.2(22.018.03.22.0[g 1=⨯-⨯++⨯=横隔梁对于边主梁mkN /69.05.39255)214.016.0()22.015.2()22.018.07.1(g 1=÷⨯⨯+⨯-⨯+-= 对于中主梁m kN /48.169.015.2g 2=⨯=桥面铺装层m kN /41.7g 3=栏杆和人行道mkN /2.2525.5g 4=÷⨯=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为:mkN /8.1841.72.269.05.8g =+++=作用于中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为:m kN g i /54.242.241.748.145.13g 1∑=+++==②.恒载力计算边主梁的弯矩和剪力()x l gxgx x gl M x -=-=22 ()x l gQ x 22-=表4 恒载力2.活载力计算表5 影响线图式mkN G g ⋅=⨯==46.243281.91054.24M 3c 主梁截面型心到T 梁的距离()()m cm y 9215.034.87202302021511211230202302112021511=⨯⨯+-⨯⨯⨯⨯+⎪⎭⎫⎝⎛⨯-⨯=m cm I c 4292.0410792.2=⨯=40c 混凝土1023.25N/10m E =⨯,即 2.009Hz f == HZ HZ HZ 14009.25.1≤≤所以204.00157.0012.30.1767l n =-⨯=μ,则(1+u )=1.204取ξ=1 (双车道不折减)公路二级7.875kN/m q k =,集中荷载238.5kN/m p k =,人群荷载23.5kN/m 一号梁 Ω=812l =81239.50⨯=2195.03m ()121cq qM m μξ=+(k k k k q y p Ω+)mkN ⋅=⎪⎭⎫ ⎝⎛⨯+⨯⨯⨯=446.284503.195875.745.395.23866.0204.1 1.53 4.5kN p or =⨯=0.7 4.5195.3614.345kN m 2l p m M r cr or =Ω=⨯⨯=4l处: 1.53 4.5kN p or =⨯=()114Mm cqq μξ=+(p y q k k k k +Ω)m kN ⋅=⨯⨯=345.61403.1955.47.00.45 4.5195.3394.936kN m 4l p m M r cr or =Ω=⨯⨯= 跨中:()⎪⎭⎫⎝⎛Ω++=q k m cq y P k m cq M l εμ12m kN ⋅=⎪⎭⎫⎝⎛⨯+⨯⨯⨯=5131.172403.195875.745.395.2384.0204.11.53 4.5kN p or =⨯=0.40 4.5195.3351.054kN m 2l p m M r cr or =Ω=⨯⨯=支点处剪力:(a)(b)(c)y =0.90影响线图7 支点剪力计算图式 单位(m )m l 275.195.39121121=⨯⨯=⨯⨯=Ω横向分布长度m a 9.985.925.39=-=916.05.39/35.391=⎪⎭⎫ ⎝⎛-⨯=-a y汽车作用()()()'111112aQ y q y q m m m m p cq oq cq cq oq k k k k μεμε-⎛⎫=++-⨯++Ω ⎪ ⎪⎝⎭kN245.314916.0875.7)667.04375.0(29.975.19875.766.02.28666.0204.1=⎪⎭⎫⎝⎛⨯⨯-⨯+⨯⨯+⨯⨯=人群作用p or q r =()1112aQ q q y m m m cq or cr or r r -=Ω+-⨯⋅kN2124916.05.4)7.05.1(29.975.195.47.0=⨯⨯-+⨯⨯= 二号梁与三号梁计算方法同上,略。
40米简支T梁计算书word文档

4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梁)上部构造(后张法钢绞线)计算书整体式路基宽21.50米,桥宽2×净-9.50米计算:复核:审核:二○○八年十月本计算以分幅桥梁为例,利用《Dr.Bridge-桥梁博士系统V3.1版》进行验算。
一、设计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荷载:局部加载时采用车辆荷载车辆重力标准值:P k=550kN2.标准跨径L b=40,梁长39.96m3.上部构造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混凝土T梁。
4.材料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
张拉控制应力:腹板束采用σcon=0.72fpk=1339.2Mpa,顶板负弯矩束采用σcon=0.75 fpk =1395Mpa,张拉时采用双控。
锚具:HVM或OVM15系列,连续段预应力为BM15-5型扁锚,锚具采用符合国标GB/T14370-200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锚具及其相应配套设备。
普通钢筋:直径≥12mm采用HRB335,直径<12mm采用R235。
钢板:锚头下支承垫板,支座垫板等均采用A3碳素钢。
5.计算方法: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6.桥面净空:净9.75m7.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
8.防撞护栏重外侧:(0.69×20×26)/40=8.97kN/m中央分隔带一侧: (0.48×26)/2=6.24KN/m三、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1.主梁高度 2.50m2.主梁截面细部尺寸(见下图)3.结构离散图见附图14.计算截面的几何特征五、利用《桥梁博士》程序计算的前期工作 1. 本次计算的结构离散图见附图12. 环境的相对湿度:0.83. 环境类别:Ⅰ类;4.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 p=1.95×105 MPa ,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ζ=0.3。
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计算书

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计算书1.概况与基本数据1.1概况依据《西部地区中小跨径桥梁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西部地区中小跨径适用桥梁形式研究下一步工作内容和计划》及我院任务通知单编号:桥-施-技科(2004)字第67号。
课题组进行课题相关设计开发。
开发原则为:1 上部构造形式采用5梁式2 梁宽模数B=2.4米,T梁预制高度为2.25米。
明确10厘米现浇混凝土铺装不参与受力。
3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4 边梁悬臂长度120厘米。
5 T梁两端及顺桥向采用单支座。
6 适用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0米、12.0米。
7 适用于直线桥。
1.2基本数据(1)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2)计算跨经:40米(3)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米、12米(4)车道数:双向4车道(5)汽车荷载:公路-(6)Ⅰ级2. 技术规范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3《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2.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2.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2.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3.材料主要指标3.1混凝土表1 T形梁混凝土主要指标指标强度等级弹性模量容重(轴心抗压设计强度抗拉设计强度轴心抗压标准强度抗拉标准强度C50 26 22.4 1.83 32.4 2.653.2 预应力钢绞线表2 钢绞线主要指标公称直径截面面积单位重量标准强度弹性模量松驰级别140 1.102 1860 Ⅱ3.3 钢筋表3 钢筋主要指标钢筋种类抗拉设计强度抗压设计强度标准强度弹性模量R235 195 195 235 HRB335 280 280 3354.主要材料选用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

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的多样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简支撑t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的相关内容。
1. 引言预应力简支撑t梁是一种由上部受压预应力筋和下部受拉钢筋构成的梁。
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引张机构进行预应力的引入,使得梁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承压性能,增加梁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
2. 计算方法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截面力学性能计算和受力计算两个方面。
2.1 截面力学性能计算截面力学性能计算是预应力简支撑t梁计算的基础。
首先需要确定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包括梁的宽度、高度、上下翼缘宽度、翼缘厚度等。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截面模量等。
2.2 受力计算受力计算是预应力简支撑t梁计算的核心内容。
在受力计算中,需要分别考虑梁在自重和活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首先计算梁在自重作用下的受力,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然后计算梁在活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根据活载荷的大小和分布形式,确定梁的受力情况。
3. 设计要求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受力性能、变形性能和施工性能三个方面。
3.1 受力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受力性能要求梁能够满足弯矩、剪力和轴力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以满足受力性能的要求。
3.2 变形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变形性能要求梁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满足挠度和躯体变形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挠度和躯体变形的限值,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水平,以满足变形性能的要求。
3.3 施工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施工性能要求梁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满足施工性能的要求。
4. 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的方法和要求,下面以一座桥梁为例进行设计实例。
4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后张法张拉计算书(过程计算)

40米T梁张拉计算书(T梁后张法张拉过程计算)编制:计算:审核:XXXXXXX有限公司XXXX高速公路XXXX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七月八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报告一、参考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桥涵通用图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T梁30m跨径预应力钢束布置图》3、《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x7预应力钢绞线产品质量证明书》4、《预应力钢绞线检测报告》5、《河南精试预应力金属结构检测有限公司千斤顶标定报告》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ΔL=(P p L)/(A p E p)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KNPp=P(1-e-(kx+μθ))/(kx+μθ)P——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每股张拉力:0.75x1860x139/1000=193.905KN;N3、N4取1551.24KN;N1、N2、N5取1745.145 KN。
(N3=193.905×8=1551.24,N1=193.905×9=1745.145)。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见设计图)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见设计图)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0015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7L——预应力筋的长度(m)(L=X+M)B——工作长度,0.7 m(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及顶后工具锚厚度的和)Ap——钢绞线的截面积,取139mm²(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000MPa(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系数k及μ值表计算表(采用分段计算详见附表)计算结果如下:单端工作长度钢束伸长值计算(△L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张拉端和工作锚之间有一定距离,我标段预制场中的该段距离为0.70m,忽略工具夹片松弛的影响,且该段的伸长值为:△L2=PL/AyEg=5.01mm最终理论总伸长值计算(△L):N1:△L=2×(140.0+5.01)=290.02mmN2:△L=2×(140.7+5.01)=291.42mmN3:△L=2×(141.9+5.01)=293.82mmN4:△L=2×(139.8+5.01)=289.62mmN5:△L=2×(140.3+5.01)=290.62mm实际伸长值容许(6%)范围如下:N1: 273mm ~ 307mmN2: 274mm ~ 309mmN3: 276mm ~ 311mmN4: 272mm ~ 307mmN5: 273mm ~ 308mm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50%N1、N2、N3——100%N5——100%N11、N2、N3——100%N4,根据已进行标定的油表计算出张拉油表读数如下:张拉油表读数(MPa)三、张拉顺序及张拉油表读数计算1)张拉千斤顶和配套张拉油表经河南精试预应力金属结构检测有限公司标定,并将标定报告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使用,张拉采用两台YDC2500型千斤顶对称同步张拉,张拉顺序为N1—N2—N3—N4—N5,其中N5钢束应对称交替逐级张拉,张拉过程荷载差异不得大于50%锚下张拉控制荷载。
预制T梁张拉计算书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赣崇高速公路B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40m预制T梁张拉计算书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赣崇高速公路B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40m预制T梁张拉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我合同段内共有崇义县玉坑高架桥一、崇义县玉坑高架桥二和崇义县合江口高架桥一、崇义县合江口高架桥二、崇义县合江口高架桥三等五个大桥上部40m跨T梁570片。
T梁浇筑不少于7天,且砼强度达到85%后,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钢绞线,张拉次序和程序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钢束延伸量和锚下张拉力双控。
预制T梁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符合GB/T5224-2003国家标准,公称直径15.2mm,标准强度为1860Mpa。
边跨主梁共4束钢绞线每束9(10)股,预应力锚具采用15-9(10)型,中跨主梁共4束钢绞线每束7(9)股,预应力锚具采用15-7(9)型,波纹管内径分别采用D内=70mm、D内=80mm和D内=90mm型三种。
墩顶负弯矩钢绞线分6组共32根,预应力锚具采用15-5(6)型,波纹管内径采用D内=55mm和D内=70mm型两种。
单片梁材料用量:HRB335钢筋12吨,预应力钢绞线1.6吨,混凝土50m3左右,单片梁自重138吨左右。
二、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根据钢绞线材料试验结果,弹性模量取 197000 MPa。
T梁中的N3、N4预应力钢束为既有竖弯又有平弯的空间曲线束,应以空间曲线的包角计算θ值,x亦应取相应空间曲线的弧长。
由于本工程的预应力钢束在平弯方向的曲线段很短,平弯角很小,可按平面直线来计算,经验证,其误差很小。
由于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因此只需计N1钢束AD 段示意图(单位:m )CD算出半跨的理论张拉伸长值乘以2倍即可得出钢束的理论张拉伸长值。
以中跨N1钢束计算为例:由设计图纸查得:AB 段长度:X AB = 11.784m BC 段长度:X BC = 7.82m CD 段长度X CD =0.172/2=0.086m经计算曲线BC 段切线夹角θBC =X BC /R= 7.82/80=0.09775 rad , 同理,中跨及边跨N1、N2、N3、N4各切线夹角计算见下表一、表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m 预应力混凝土T 梁计算书
1 概述
采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开发的结构计算软件GQJS 并配合手算分析40m 简支T 梁的结构受力,以新规范JTG D60-2004和JTG D62-2004为标准。
拟定合理的结构尺寸,给出合理的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构造。
2 计算依据及参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3 计算过程 3.1基本数据
跨径:40m ,计算跨径:39.4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 净宽:2x0.5+11=12m 材料:
预应力钢筋:17⨯钢绞线,直径15.2mm ,截面面积1392mm ,重量1.101kg/m ,强度标准值1860MPa ,强度设计值1260MPa ,控制张拉应力
0.7518601395con σ=⨯=MPa 。
弹性模量51.9510⨯ MPa 。
预应力钢筋采用4根10束15.2j φ(截面面积为13902mm )的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截面面积共计
55602mm 。
普通钢筋HRB335:强度标准值335MPa ,强度设计值280MPa ,弹性模量
5210⨯ MPa 。
受拉区配置6根20φ钢筋,每根截面面积314.202mm ,共
1885.22mm 。
混凝土C50:抗压强度标准值32.4MPa ,设计值22.4MPa ,弹性模量43.2510⨯ MPa ,抗拉强度标准值2.65MPa ,设计值1.83MPa 。
3.2 截面特性计算
跨中截面横断面布置见下图:
预制T 梁截面特性如下:
3.3内力计算
3.3.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采用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采用老规范的计算方法,梁宽采用2.4m,共5片T梁,行车道宽度11m,分别输入各片梁的抗弯、抗扭惯矩、桥面板沿梁长方向单位长度的抗弯惯性矩和悬臂长度,采用编制程序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3.3.2 内力计算
采用GQJS程序计算上部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主要控制截面的内力如下:
几点说明:
1、结构基频=2.838Hz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0.169;
2、现浇段集度=0.650.1826 3.042⨯⨯=kN/m ;
3、防水混凝土+沥青面层集度=0.21224/511.52⨯⨯=kN/m ;
4、防撞护栏集度=(0.419*25.5+0.18)×0.336=10.86*0.336=3.65 kN/m ;
5、将现浇段、防水混凝土+沥青面层及防撞护栏作为二期恒载施加,
集度=18.212 kN/m ;
3.4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
4.1跨中截面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考虑恒载和公路I 级荷载按规范JTG D60-2004第4.1.6条进行效应组合,弯矩设计值=14765.75kN.m 。
截面抗力矩计算如下:
钢筋抗力=pd p sd s f A f A +=7533456N 混凝土抗力=cd f f f b h =9676800N 中性轴在顶板范围内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pd p sd s
cd f
f A f A f b +=140.13mm
截面抗力矩=0(/2)cd f f b x h x -=16517.82kN.m>弯矩设计值=14765.75kN.m
几点说明:
1、以上计算公式可参考规范宣贯材料计算示例;
2、翼缘有效宽度=2.4m ;
3、公路桥涵安全等级取为二级;
4、预制T 梁正截面抗弯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其他截面的抗弯强度满足规范要求,这里仅以跨中
截面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3.4.2斜截面强度验算:
根据3.3.2内力计算结果,剪力设计值=1585.65kN ;
距梁端3m 范围内截面采用12φ箍筋(HRB335),四肢箍,间距100mm ,面积=452.42mm ;
按《JTG D62规范》公式(5.2.10),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剪力设计值=1585.65kN <00.5110-⨯=4079.9 kN 按公式(5.2.9)验算截面抗剪承载力
31230.4510cs V bh ααα-=⨯⨯3718.5kN
30.7510sin sb sd sb s V f A θ-=⨯∑=0 (普通钢筋无弯起) 30.7510sin pb pd pb p V f A θ-=⨯∑=184.94kN
抗剪承载力=cs sb pb V V V ++=3903.42kN >剪力设计值=1585.65kN 支点截面斜截面抗剪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3.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裂验算
采用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第4.1.7条进行效应组合,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第6.3.1条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
按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正截面下缘混凝土的最小压应力为1.6MPa ,未出现拉应力,满足规范6.3.1-3条规定。
按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斜截面抗裂验算,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斜截面混凝土的最大主拉应力为0.14MPa 0.6 1.59MPa tk f <=,满足规范6.3.1-5条规定。
上述计算采用GQJS 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详见GQJS 结果文件和结果浏览,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在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组合下,40mT 梁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3.6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第7.1条和7.2条进行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计算时作用荷载取其标准值,汽车荷载考虑冲击系数。
在持久状况下,使用阶段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
13.08MPa<0.516.2MPa ck f =,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为0.7MPa 。
混凝土
的主压应力最大值为13.08MPa<0.619.44MPa ck f =,主拉应力最大值为0.69MPa 。
在短暂状况下,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为19.42MPa<0.722.68MPa ck f =。
上述计算采用GQJS 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详见GQJS 结果文件和结果浏览,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下构件的应力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