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201B29A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以便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农村以及工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涵盖了不同地域和用途的土壤。

三、调查方法。

1. 采集样品,在调查范围内选择代表性样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2.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含量等方面的分析。

3. 调查问卷,针对农民、工业企业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壤污染的认知和影响。

四、调查结果。

1. 城市土壤污染状况,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

2. 农村土壤污染状况,农村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3. 工业区土壤污染状况,工业区土壤中存在大量化工废料、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五、调查分析。

1. 土壤污染原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2. 污染影响,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地下水质量、人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治理建议,加强环境监测,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

六、结论。

土壤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七、建议。

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2. 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积极采取减排措施,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3. 全社会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参考文献。

1. 李华.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王明. 环境污染与土壤修复[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以上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内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土壤污染情况汇报

土壤污染情况汇报

土壤污染情况汇报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工业化、农业生产、城市化等活动的持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污染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和调查。

首先,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和检测。

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学物质等。

而农业生产区域的土壤主要受到农药、化肥和兽药等农业活动的影响,污染程度也较高。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也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其次,我们还对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产品和水源的污染,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其次,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等污染源的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土壤污染的压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土壤污染问题的研究和监测,积极探索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土壤污染情况的汇报和调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土壤污染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净化土壤、保护环境而努力奋斗!。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

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20xx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

土地污染报告

土地污染报告

土地污染报告
尊敬的有关部门:
本次报告是针对某地区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

经过多
次实地检测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一、土地污染源
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企业生产排放、城市化进程所大量使
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以及生活废弃物的排放。

这些污染
源都对土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污染物种类及浓度
我们收集了该地区不同区域的土地样本,并对其污染物进行了
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主要包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及苯、甲苯等有机物。

这些污染物在不
同区域土壤中的浓度存在一定区别,但都已超过规定的安全标准,其中铅、镉的浓度甚至超过了国家最高标准。

三、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地区土地的严重污染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其中,重金属的污染会影响空气、水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有机物所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则会对空气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四、建议和措施
鉴于现有情况,我们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彻底治理该地区土地污染问题。

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多部门联合治理,协同工作,形成合力;
2.落实企业污染治理,限制和禁止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减少污染产生;
3.鼓励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污染治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我们在此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土地污染问题,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好、清洁的生态环境。

此致
敬礼!
报告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土壤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所调查区域土壤是否存在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二、调查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XX市XX区的土地2. 采样点选择: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和潜在的污染源,我们在XX区选择了20个采样点进行采样。

3. 采样方法:在采样点选择的区域内,我们随机挖取土壤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每个采样点我们分别采集了0-10cm和10-20cm深度的土壤样本。

4. 监测指标:我们监测了土壤样本中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

三、调查结果1. 重金属含量:经分析,我们发现部分采样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

其中,XX采样点的土壤中铅的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可能与该区域周边存在的工业废气排放有关。

2. 有机物含量:在调查区域的大部分采样点,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甚至未检出。

这可能是由于土地长期受到封闭种植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

四、评价与建议1. 对于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采样点,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避免重金属进一步外溢,造成二次污染。

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隔离封堵、生物修复、电化学处理等。

2. 建议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和废水排放,减少对周边土壤的污染。

3. 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方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4.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控非农业用地转为农业用地的行为,避免一些被污染的土地进入农业生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XX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严重,部分采样点土壤中存在超标情况。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加大治理力度,保护农田和环境的健康。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
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土壤污染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查范围涵盖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农村、工业区、矿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壤
样品。

调查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室分析,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和城市周边地区。

工业排放、
垃圾填埋、化肥农药使用等活动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其中,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两大主要问题,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方性的土壤污染事件,如矿区附近的土壤
重金属超标、农田土壤受到化肥农药污染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首先,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
业生产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使用。

其次,加大土壤修复和治理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土壤污染物的含量,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另外,加强对土壤污染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

总的来说,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土壤和生态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各位对本次调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 土壤污染影响评估 • 土壤污染防治对策 •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目的
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污染状况及潜在危 害,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宣传教育
01
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
识。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02
及时公开土壤污染状况和防治工作进展,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
督权。
鼓励公众参与
03
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渠道,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
工作中来。
05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评估
污染场地的修复成效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技术,如土壤置换、化学淋洗、生物降解 等。
02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总体污染情况
01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 、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 生态环境的现象。
02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经过对目标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土壤污染程度较高,且存在一 定程度的重金属超标现象。
污染来源解析
通过对当地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些污染源对土壤污染的产生起 到了重要作用。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土壤污染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城市、农田和工业区等不同类型土壤样本,共计100个样点。

每个样点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多项污染物的分析测试,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物等。

三、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以下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1.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样本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达到了有害的程度。

这对于周边农田的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2. 农药残留农药的使用对土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田土壤样本中,许多种常见的农药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这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通过农产品链传递至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 有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分解产物等。

调查显示,一些工业区和农田样本中存在苯并[a]芘、苯酚等有机污染物,这对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潜在威胁。

四、讨论与解决方案针对土壤污染的程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其影响和恢复土壤生态系统。

1.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全面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排放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规。

2. 采取治理措施针对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如土壤固化、植物修复和化学还原等方法,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对于农药残留和有机物污染,应提倡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的自然修复。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土壤污染问题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注意土壤保护,减少对土壤的不良行为,推动可持续的土壤利用。

五、结论土壤污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对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备案稿)业主单位:张家港市土地储备中心编制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20年5月一、地块概况1、地块位置、面积、现状用途和规划用途本项目调查地块为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地块属于张家港市锦丰镇。

地块近似长方形,地理坐标范围为120.588612°E~120.590105°E,31.932100°N~31.933284°N。

地块地理位置图见图1-1。

图1-1 地块地理位置调查地块四至范围:华昌路以东,青屏沙路以南,合兴路以西,大南路以北。

地块总面积为10527.1 m2(合约15.8亩)。

具体调查范围详见图1-1。

场地边界界址点坐标见表1-1。

项目地块现状用途为农用地,地块未来规划用途为商业商务混合用地(B),详见(附件1)。

表1-1 场地边界界址点坐标2、调查地块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张家港市为长江冲积平原,北宽南窄,呈三角形。

古长江岸线把境内陆地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使全境地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两个地貌副区,即长江南岸古代沙嘴区和靖江常阴沙洲区。

南部属老长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区,成陆8000年以上,地势高亢,高程达38 m,散落着大小10多座山丘(因开采现部分已夷为平地);北部属长江新三角洲,由数十个沙洲积涨而成,成陆最早的距今约800年,地势低平,高程5~7 m。

张家港市位于我国大地构造分区的扬子断块面、江南块褶带上,系相对稳定的地块,无大的构造断裂活动带。

区域断裂构造分布如下图1-2。

图1-2 张家港市区域断裂构造图区内第四系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程度较高,对区内第四系进行过比较详细划分,建立了第四纪地层序列,但研究区域仅局限于西部丘陵山区,东部广大平原区研究甚少。

详细的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始于1980年,即江苏省第一水文大队在做水文地质工作过程中对第四纪地层做了初步的划分,当时仅仅划了7个时段。

1982年、1984年江苏省地矿局所做的两次工作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也均较简单,没有组的概念。

1987年,相关地质工作者才在地质调查研究中命名了本区的相应组段。

结合本区第四纪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相、沉积旋回等,另外分布于西南部丘陵山区和孤山、残丘边缘的灰黄、棕黄、棕红色黏土、亚黏土等归为下蜀组,时代为中更新统上段至上更新统。

区内第四纪初期与第三纪晚期地层沉积岩性存在较明显差异。

新近纪地层以灰黄色、青灰色、棕红色、紫红等杂色含灰钙质结核黏土、亚黏土(部分半成岩)夹灰、灰黄、灰白色、带浅肉色含砾中粗砂、中细砂夹粉细砂,黏土、亚黏土厚度达150 m以上,单层厚度最大达50 m以上。

全新世岩性一般由亚黏土-粉砂-细砂-淤泥质亚黏土、粉砂组成细-粗-细的海侵海退完整的沉积旋回。

其下覆层为灰、灰黄、灰褐色亚黏土、粉细砂、含砾粉细砂、含砾中细砂、中粗砂,部分为陆相的灰黄色、暗绿色的黏土或亚黏土层,呈硬塑状,简称暗绿色硬土层。

3、历史用途变迁情况根据Google Earth 历史影像图,结合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综合得知:①2002年~2013年该地块作为农村宅基地及河道,部分地块为耕地和道路;②2013年~2018年地块内河道被填平,房屋被拆除。

目前地块被平整后闲置。

该地块利用10多年历史变迁卫星图见表1-2。

人员访谈记录见附件7。

表1-2 地块历史变迁卫星图(2002-2018年)地块原为农村宅基地及河道,部分地块为耕地和道路。

地块原为农村宅基地及河道,部分地块为耕地和道路。

地块原为农村宅基地及河道,部分地块为耕地和道路。

地块内房屋基本拆除,地块内开始长地块内房屋全部拆除,河道被填平,地块内房屋全部拆除,河道被填平,地块内房屋全部拆除,河道被填平,地块内部分区域被4、潜在污染源简介根据Google Earth历史影像资料分析,该地块最早为河道、农村宅基地和耕地。

地块2013年河道被回填,但没有外来回填土土壤环境质量资料信息。

因此,该地块潜在污染源还需要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踏、人员访谈等方式进一步综合分析。

5、调查依据5.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第三次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5.2 标准及规范(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682-2019);(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4)《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5)《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9);(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2019);(7)《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10)《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第72号);(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12)《工业企业地块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年11月);(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7)《水文地质钻探规范》(DZ/T 0148-1994)。

5.3 项目技术材料(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2)《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3)《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4)《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6〕169号);(5)《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3〕246号);(6)《市政府关于印发张家港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张政办发〔2017〕106号);(7)地块及周边环境资料;(8)地块人员访谈记录;(9)地块卫星图(2002-2018年)。

二、第一阶段调查1、历史资料收集1.1 用地历史资料通过人员访谈、现场考察与走访,收集调查地块历史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地块利用变迁资料包括:辨识地块变迁的卫星图片,地块的土地使用资料等,具体内容见表1-2和附件6;(2)有助于评价地块污染的历史资料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料:该地块历史上仅作为水塘、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未作为工业用地,没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3)地块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水文资料等。

详见章节一地块概况。

这些资料主要从张家港市土地储备中心、张家港市锦丰镇等政府网站上获取。

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调查人员对地块环境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清单详见表2-1。

表2-1 用地历史资料收集清单可信度分析1.2 地块植被分布情况地块被草坪覆盖,具体见图2-1地块照片。

图2-1 地块植被分布情况1.3 地块潜在污染源及迁移途径分析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历史上主要为最早为河道、耕地和农村宅基地。

而且地块周边区域也主要为农田、住宅和学校。

该地块本身没有可能的污染源。

但是调查发现,该地块在2013年河道被回填,但缺少关于回填土土壤环境信息资料。

因此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1.4 小结根据上述查阅资料,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最早为河道、耕地和农村宅基地,2013年~2018年地块内房屋被拆除,河道被填,并进行了平整。

该地块在2013年河道被回填,但缺少关于回填土土壤环境信息资料。

此外,地块上曾经为农田常会喷洒农药,场地上潜在污染物可能为有机氯农药以及总石油烃等,但还需进一步调查分析。

2、现场勘踏2.1 场地周边环境描述2.1.1 周边环境敏感点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离一干河以东约1080 m,离合兴横套以北约90 m,西北邻近锦丰镇政务服务中心,北边为张家港市合兴派出所。

该项目地块周边还有御景花园、泓南新村、锦程苑和健康新村等居民区,张家港德美幼儿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合兴小学和张家港合兴初级中学等学校以及一干河、合兴横套和油车港等纵横交错的河流水系。

地块周围环境概况见图2-2和图2-3,本地块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2。

表2-2 环境敏感目标图2-2 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合兴小学南侧210米张家港市人民法庭北侧15米湖滨世家西南面390米大南二村东北面560米2.1.2 周边潜在污染源及污染迁移分析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周边主要以公园绿地和居民区、学校为主,周边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周边无潜在污染源。

2.2 场地现状环境描述2.2.1 现存构筑物根据现场勘踏结果,目前地块上无大型构筑物,地块大部分为杂草,部分区域裸露。

见图2-4。

图2-4 场地现存建筑物2.2.2 外来堆土经现场踏勘,该调查地块有专人看护,地块内未发现外来堆土,见图2-4。

但是通过地块历史照片分析显示,该地块在2013年场地内河道被回填,但是缺少回填土的土壤环境质量信息。

2.2.3 固体废物调查地块区域内未发现包括建筑垃圾、厨余垃圾等固体废物,见图2-4。

2.2.4 水环境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内未发现地表水体。

地块离一干河以西约1080 m,离合兴横套以北约90 m。

2.2.5 土样快速检测情况该地块有专人看护,场地上未发现外来堆土和其它固体废弃物,没有进行外来堆土和固体废弃物样品检测。

现场勘踏发现,地块表层土壤颜色正常,未闻到特殊气味。

PID 和XRF检测均未发现异常数值。

2.3 小结张家港市2015-B29-A地块原为农村宅基地及河道,部分地块为耕地和道路,2013后地块内河道被填平,房屋被拆除。

但是缺少回填土的土壤环境质量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