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听力原文和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

小学语文听力训练题(二)(适合中高年级使用)完成听力题的要求:1、教师读题三遍。
2、学生认真听,根据材料回答。
(一)【材料】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
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
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做春的主人呢?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拼命向上,其贪婪之相不合春的精神。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
(节选自《杨柳》丰子恺)【题目】1、自古以来,诗文常以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万树垂杨”写,“陌头杨柳”写,或竟称春天为“”。
2、作者认为杨柳有特殊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特点是。
3、短文最后一句“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指。
(二)【材料】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人威仁爵士,他原来是格里汉学院与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但他在48岁那年,突然异想天开,他要改变自己的职业。
开始过另一种陌生的生活。
从事一个新的创造性事业。
于是他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献给了城市建设。
他在后半生的四十年中,一共建造了53 座教堂与座堂,单单伦敦的保罗座堂就使他名垂千古。
称誉他的人都说,威仁爵士活了两次。
(选自《一个人可以活两次》曹正文)【题目】1、短文讲了威仁爵士前半生从事,后半生从事,都取得了成就。
2、别人称誉他。
3、你在故事中明白了。
(三)【材料】下面是《人生宝鉴》上公布的一则调查材料。
一个人活72岁,他这一生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 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
【题目】1、一个人活72岁,他这一生的时间花费最多的是需要年。
2、材料给出的是平均数,你在材料中明白了。
六语听力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听力内容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所以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仅仅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节选自《另一扇窗子》)词语听写: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别出心裁威风凛凛跌跌撞撞汹涌澎湃自作自受忘乎所以念念有词心惊肉跳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听力1、一些人在埋小狗的尸体一片玫瑰花2、让他不要忧郁3、不要忧郁,要乐观起来,做最好的自己!二、基础知识(一)幽雅笨拙抵御咆哮呻吟沮丧疙瘩豁开(二)略(三)1、4 1 3 2 2、 1 2 3 4(四)C E D B A(五)略(六)1、黑云翻墨未遮山2、江青月近人3、明月别枝惊鹊4、少小离家老大回5、鞠躬尽瘁6、还来就菊花三、课内外阅读(一)1、瞪推吼2、洪水的疯狂、肆虐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B4、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英勇献身5、符合题意即可6、BC(二)1、一下子全都围上去一口气喝完2、粗暴憎恨狡猾3、赞颂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的敬佩之情。
4、“妈妈”实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
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
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弃吧,他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
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六年级上册语文听力

短文一: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坚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雪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层绿装,直插云天。
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短文二: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不读题目)1932年,华沙举行波兰镭学院成立庆典,到会的有高级官员、科学家和社会名流,居里夫人也应邀参加了大会。
当人们向居里夫人献花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居里夫人走下主席台,走到一位坐着轮椅、衣着朴素的老妇人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将手中的鲜花献给了老妇人,然后把轮椅推到主席台前,很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我小学的启蒙老师。
”话音刚落,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老妇人-----居里夫人的小学老师早已激动的热泪盈眶。
短文三: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说:“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例如“中华”、“神州”、“大地”、“天涯”……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思绪飞扬,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过年时吟“爆炸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分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分吟“明月几时有”……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听力测试材料和练习题

6上语文2单元听力
一、朗读前,提示学生有一分钟的时间熟悉要完成的题目。
二、材料阅读两遍,两遍之间间隔一分钟。
汽车和路面,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切。
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眼前。
可是这层“铠甲”,不是黑颜色的沥青路,就是白颜色的水泥路。
单调的路面颜色,会使长时间行车的司机感到疲劳。
能否把公路也搞得丰富多彩一些呢?能。
新研究出来的彩色路面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铺设这种路面像绘画调色一样,把不同的色彩掺进黑颜色沥青材料里面,便铺出红、蓝、黄、绿等不同颜色的路面来。
彩色路面像一本大书,它会告诉司机:红色——前面有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蓝色——附近有小学校,注意小学生穿行马路;黄色——不准开快车,限制车速……。
这种路面可以消除司机的疲劳,对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非常有效。
彩色路面还可以结合周围建筑和环境来美化城市。
我国天津市铺筑了国内第一条褐红色沥青路面,色调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如果居民区中心有蓝色的广场,沿着湖边有绿色小路,儿童游戏场铺上橙黄色地面,那该是多美丽呀!
一、认真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会填。
汽车和路面,就像和的关系一样密切。
2.我会选。
我国()市铺筑了国内第一条褐红色沥青路面,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红色路面告诉司机前面有交叉路口和居民点。
()
(2)黄色路面告诉司机附近有小学校,注意小学生穿行马路。
()。
六年级听力原文

第11段听力材料
1.diving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12段听力材料
2. making a kite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13段听力材料
3. goes to bed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14段听力材料
4. in the country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15段听力材料
5. reads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Yes, she does.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10段听力材料
4. My father often watches TV after dinner.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 3 大题的提示语:第3大题 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4段听力材料
4.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after dinner? ---- Let me see, he often reads newspapers.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5段听力材料
5. ---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 I usually go home .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2段听力材料
2. ---How does your uncle go to work? ---He goes to work by bus.
本段听力材料的问题:
第3段听力材料
3. ---I know Chencheng likes playing the violin. ----No, you’re wrong, Chencheng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听力测试材料和练习题

6上语文5单元听力一、朗读前,提示学生有一分钟的时间熟悉要完成的题目。
二、材料朗读两遍,两遍之间间隔一分钟。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
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
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
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概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
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
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一、认真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会填。
谁能说, 与不是一曲交响乐呢?2.我会选。
( )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邻居”为知己A.芙蓉B.三角梅C.梧桐D.菊花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三角梅凋谢的时候,芙蓉正在成长。
()(2)只要心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听力测试材料和练习题二

6上语文期末作业(2)听力
一、朗读前,提示学生有一分钟的时间熟悉要完成的题目。
二、材料朗读两遍,两遍之间间隔一分钟。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有不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不是很容易。
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头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祖逖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
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
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
一、听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填空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的规范。
2.选择
文中提到的志士奋励的事例是()
A.闻鸡起舞
B.沙土练字
C.囊萤映雪
3.判断
①礼要从学校和社会做起,家庭里落实放在其次,因为家人们在一起不必讲“礼”。
()
②文章为了说明作者的观点,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听力)(一)听短文《美丽的吻》,完成练习。
(1)、在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在百米速跑,突然一个男孩。
其他八个,其中有一个男孩,然后,九个孩子。
(2)这件事告诉我们(二)听短文《为自己挖一口井》,完成练习。
(1)分别住在两个庙里的两个小和尚,每天。
突然有一天,左边庙里的和尚。
一个月过去了,另一个和尚到左边庙里去,看到,原来。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三)听短文《统帅绕道》,完成练习。
(1)艾森豪威尔将军参加紧急军事会议为什么要绕道?(2)将军这次绕道得到了什么回报?(3)听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感受?(四)听短文《风中的木桶》,完成练习。
(1)小孩把木桶排列整齐,往往一夜之间。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果然,。
(2)这件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五)听短文《让自己变成珍珠》,完成练习。
(1)扔在沙滩上的沙子为什么找不到?(2)扔在沙滩上的珍珠为什么能找到?(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听短文《钉一个钉子在篱笆上》,完成练习。
(1)小男孩为什么要把钉子钉在篱笆上?(2)后来小男孩又为什么要拔钉子?(3)篱笆上留下的许多疤痕告诉我们(七)听短文《观众心目中的“冠军”》,完成练习。
(1)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全场观众为什么不停地喊“涅莫夫!”?(2)涅莫夫对观众的欢呼事怎么回应的?(3)为什么涅莫夫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八)1、小男孩在一扇窗户外看到 ,另一扇窗户外又看到。
2、老师想让男孩打开另一扇窗户的用意是。
3、如果男孩是你的同学,你想鼓励小男孩。
(九)1、自古以来,诗文常以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万树垂杨”写,“陌头杨柳”写,或竟称春天为“”。
2、作者认为杨柳有特殊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特点是。
3、短文最后一句“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指。
(十)1、短文讲了威仁爵士前半生从事,后半生从事,都取得了成就。
2、别人称誉他。
3、你在故事中明白了。
(十一)1、一个人活72岁,他这一生的时间花费最多是需要年。
2、材料给出的是平均数,你在材料中明白了听力原文《美丽的吻》一次残疾儿童运动会上,百米跑的9名参赛者全部都是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
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接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在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胜利。
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
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
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腰疾的弱智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我们不怕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最可怕的是人们的道德流失、心灵沙化和精神污染。
《为自己挖一口井》。
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邻山的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刻下山挑水。
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
一个月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还是不见踪影。
右边山上的和尚上了左边的山,想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他惊奇地发现,左边山上的和尚很有精神,正在练太极拳。
右边山上的和尚感到很奇怪,左边山上的和尚一个月没挑水,怎么还活得如此神采奕奕?原来左边山上的和尚认为下山挑水太麻烦,于是想要改变现状,为自己挖一口井。
这五年来,左边山上的和尚每天都抽一点时间挖这口井,直到一个月前,井口终于冒出了清水,这样他就不必每天下山挑水了,而利用挑水的这段时间练太极拳。
《统帅绕道》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欧洲战场打得异常惨烈。
兵不厌诈,战场上的情况真是变幻莫测。
有一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忽然,将军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簌簌发抖。
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了解详情,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人在难时拉一把,胜过送佛上西天。
艾森豪威尔坚持说:“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后,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
艾森豪威尔的善心义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报。
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兵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
如果不是因行善而改变了行车路线,将军恐怕就很难躲过那场劫难。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这话虽不能理解成简单的因果报应,但从总体上看,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风中的木桶》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
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那里。
令他生气的是夜里那些淘气的风,往往一夜之间,那些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
男孩很生气,就在一个个木桶上用蜡笔给风写信说:“请不要吹翻我的木桶。
”小男孩的父亲见了,微笑着问小男孩说:“风能读懂你的请求吗?”小男孩说:“我不知道,但我对风没有办法。
”第二天早上起来,小男孩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可恶的风根本没理会自己的请求,还是依旧把他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男孩的父亲摩挲着男孩的头顶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能对风没有什么办法,但我们却可以对自己有办法,我们可以拿自己的办法去征服那些风。
”小男孩于是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
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我们可以对风没办法,但我们可以对自己对木桶有办法,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
”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不去被风或其他什么吹倒和打翻《让自己成为珍珠》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伤心绝望,觉得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海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在这时,有一位老人从附近经过,救了他。
老人问明经过后,就从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然后扔在地上,让年轻人捡起来,年轻人看了看说:“这根本不可能。
”老人没说话,又拿出一颗珍珠扔在地上说:“你能捡起一颗珍珠么?”年轻人说:“这当然可以。
”这时老人说:“现在你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如果你不是一颗珍珠就不要苛求别人承认你,想要被人承认,就要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
”年轻人听了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钉一个钉子在篱笆上》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以后,就院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个钉子。
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控制脾气,每天钉的钉子慢慢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
有一天,一根钉子都没有了,他高兴地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后来,篱笆上的钉子全部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此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拔出来后,伤口就难以愈合了。
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存在。
要明白,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观众心目中的“冠军”》雅典奥运会单杠比赛中,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
他以六个漂亮的杠上“飞行”动作,征服了全场的观众。
但在落地的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了他9.275分。
此刻,奥运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
全场观众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都站了起来不停地挥着手,用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
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但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涅莫夫站了起来,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热爱和支持。
面对巨大的压力,裁判被迫重新给涅莫夫打了9.62分。
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更响了。
这时,涅莫夫重新回到赛场,举起右臂向观众致意,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接着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压下,请求观众冷静,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
涅莫夫的宽容,让中断了10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
涅莫夫———这位曾经拿了12块奥运金牌的英雄,在此次比赛中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
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却以自己的宽容征服了观众。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九)【材料】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
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
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做春的主人呢?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拼命向上,其贪婪之相不合春的精神。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
(节选自《杨柳》丰子恺)(十)【材料】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人威仁爵士,他原来是格里汉学院与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但他在48岁那年,突然异想天开,他要改变自己的职业。
开始过另一种陌生的生活。
从事一个新的创造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