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曾被全面否定,曾经肯定过洋务运动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洋务运动没有积极意义B.洋务运动加剧了列强侵略中国C.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D.当时思想自由,能够各抒己见2.1949年周恩来对枣庄中兴公司最后一任总经理黎绍基说:中兴公司是爱国的,是民族工业的骄傲,堪称典范,为抵御日寇,付出了巨大代价……要用最高的定息予以奖励并指示“煤矿事业应走社会主义道路”,1952年开始中兴公司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A.社会主义改造B.调整工商业C.八字方针D.实业救国3.“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句话评价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火热的年代,涌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不包括()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张春桥5.艰苦创业年代涌现出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代表人物是()A.王进喜B.雷锋C.邓稼先D.焦裕禄6.“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C.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7.“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
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
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洋。
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
”鞍钢、沈飞、长江大桥,都是今天仍然无比显赫的名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五计划的工作重点是()A.重点发展钢铁工业B.大力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着力发展交通建设8.“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一五计划9.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发言中说:“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0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由此我国()A.三大改造开始B.土地革命开始C.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步2.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A.工业项目均衡发展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C.建立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3.“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错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6.1955年3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道路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同年7月,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年底,他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和序言,回顾了他态度的变化。
毛泽东“态度的变化”是指()A.加速发展农村生产合作社B.发动“文化大革命”C.加快完成土地改革D.迅速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7.右图表明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8.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
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
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2.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
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果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来排列以下三个人的名字,正确的是( ) A.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B.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 D.刘援朝、钱红卫、周跃进5.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
为此作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6.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A.农、轻、重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7.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8.右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二单元测试(带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图是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的应对方法是()国别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 2.37 千克4千克538.3千克电产量 2.76 千瓦时10.9 千瓦时 2 949 千瓦时B.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一化三改”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
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3.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加速度”的原因在于()①新中国的成立②国家政策的支持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土地改革的完成A.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历程,见证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也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下列哪些史实有关() A.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一五计划”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三大改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出台的《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
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采取的措施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公私合营C.优先发展D.包产到户6.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年年年2、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A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手工业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A 南京长江大桥B 武汉长江大桥C 上海浦东大桥D 钱塘江大桥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年底年底年底年底10、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 开展土地革命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 镇压反革D 开展“文化大革命”11、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A 破坏了生态平衡B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D 造成国境经济比例失调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好干部是()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邓稼先14、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邓稼先1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A .实行土地改革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沈阳凭借机械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支柱产业,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
沈阳机床、变压器、风动工具、泵阀及重型设备已打造为知名品牌。
沈阳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是在()A .土地改革时期B .一五计划时期C .“大跃进”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3.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A .五十年代B .六十年代C .七十年代D .八十年代4.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A .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C .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D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5.2017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A .手工业B .轻工业C .交通运输业D .重工业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此,我国()A. 实施“一五”计划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2016年,中国空军开始装备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隐形战斗机歼-20,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是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重大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将发展重工业作为基本任务是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一五”计划时期D.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3.下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项目1952年1957年增长率(%)钢(万吨)135 535 296生铁(万吨)193 594 208粮(万吨)16392 19505 19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大跃进运动已全面展开D. 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4.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A.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B. 大庆油田的建成C.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D. 浦东开发区的设立5.小超暑期随父母去湖北旅游,想去看看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便借助手机地图査找到了这座桥的位置。
该桥修建于()A. 民国时期B. 一五计划期间C. 文革时期D. 改革开放新时期6.我国“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 只发展重工业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如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该文章评价的是()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族群众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
这件“大事”是()A.开国大典举行B.抗美援朝胜利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完成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5.“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这则材料肯定了()A.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B.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C.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D.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此次改革()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废除土地私有制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成立了人民公社7.“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1. 下述哪个人发明了印刷术?
A. 张骞
B. 王羲之
C. 欧几里得
D. 达·伽马
答案:D
2.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A. 北宋
B. 秦朝
C. 汉朝
D. 清朝
答案:C
3. 古代中国著名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
A. 蒙古族
B. 日本人
C. 壮族
D. 宋族
答案:A
4. 古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发明是在哪个朝代?
A. 元朝
B. 明朝
C. 唐朝
D. 清朝
答案:C
5. 木版年画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传统艺术形式?
A. 清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B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
1. 中国古代的礼制出自____________。
答案:周朝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______。
答案:隋朝
3. 被称为“唐诗三百首”的诗集是在____________时期编选的。
答案:宋朝
4.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________。
答案:清朝
5. 中国青花瓷工艺是在____________发展起来的。
答案:元朝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文化交流。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贸
易往来,不仅物品交流,还涉及了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各地文明的融合和发展。
3. 中国的长城有何作用?
答案:中国的长城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它保护了中国北方
的边疆安全,防止来自外族的侵略。
长城建筑也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有何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发明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推动了全球的知识交流、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
它们改变了历史进程,对人类文明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5. 中华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哪些?
答案:中华文化有许多代表性艺术形式,例如京剧、传统戏曲、中国画、书法、乐器演奏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应用题(共20分)
1. 请你写一段话,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制作技术。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制作技术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发展和
改进,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技术之一。
中国古代人们熟练掌握了从
蚕茧采集丝线、将丝线纺织成丝绸布料、染色以及织造精细花纹等
一系列技艺。
丝绸制作的工艺精湛,质地细腻、光泽度好,富有典
雅的艺术感染力。
丝绸的制作对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
了重要作用,并且丝绸也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2. 请简要说明《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人修养和治国理政的原则。
它提倡了诚实、尊重、谦虚和孝道等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
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