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精品PPT
2.流感肺炎型
➢患者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 绀、剧咳、有少量泡沫痰或泡沫黏液痰、或 痰中带血。 胸片见肺部双侧呈散在性絮状阴影, 由肺门向四周扩散。
精品PPT
3.胃肠型
患者多为儿童,以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为主要症状,一般2~3d即可恢复。
精品PPT
4.脑膜脑炎型
极少见。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病毒 性脑炎的表现,如高热、昏迷,谵妄,抽 搐等,并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 可轻度增加。
精品PPT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大多呈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 膜。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在丙烯酰胺-琼脂糖-
尿素凝胶上电泳可得到8个基因片断。
依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 经氨酸酶(N)蛋白的抗原 性,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 ( H1 ~ H16 ) 和 9 个 N 亚 型 (N1~N9)。
精品PPT
HA及NA的各自变异不断组合成新的变异株,足 够大的变异使人群中对原有流行株所建立的免疫 屏障不再能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 当人群充分易感时,变异株的攻击就引起疫情暴 发,这是导致流感大流行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 显著的变异主要发生于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 病毒则少见得多,而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发生。
精品PPT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 保护反应。 感染2周内即可产生针对 HA的IgM、IgA、IgG抗体。
它们可以阻断流感病毒对宿主细 胞的吸附和穿入,故有中和病毒、阻 止感染的作用。
精品PPT
一、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 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具 有高度传染性,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某个 地区暴发流行。
精品PPT

院感(流行性感冒)

院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通常有如下典型症状: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行感冒临床症状】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

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症。

一般的感冒是指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

【流行性感传染途径】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流感病毒的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

飞行旅行中,由于较长时间地与感染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触,造成新的病毒株的传播和将流行株带到新的地方。

3、易感人群:学龄儿童感染率最高。

季节性流行常有两个高峰,一是在校学生及其邻居中(一般为年轻人),第二是在闭居家中的人和半封闭的机构中(一般为老年人)。

其他普遍易感,【流行感冒分类】一、轻型流感起病急、病情较轻,全身症状(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与呼吸道症状(喉咙痛、流鼻涕、咳嗽、鼻塞、流眼泪)均很轻。

二、典型流感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到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也伴随着眼眼睛干涩、喉咙干燥、轻微的喉咙痛。

除了上述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时也会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

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

三、肺炎型流感即流感病毒性肺炎,24小时内病情迅速加重,表现为高热、乏力、烦躁、剧咳、呼吸困难、发绀,咳有血痰,双肺密布湿性罗音和喘鸣,脉快细弱,病死率较高。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专业文档)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专业文档)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专业文档)1。

典型流感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

咳嗽、胸骨后不适或烧灼、咽干、咽痛也较常见。

体温可达40℃,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

肺部可有干啰音。

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

此型最常见。

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症状较轻,病程2~3天。

2。

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容易发生于有潜在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膜狭窄患者)、孕妇或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的人群,但也有多达一半的病例报道尚未确认有潜在疾病。

典型的肺炎型流感发病后,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泡沫黏液痰或痰中带血症状;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

胸透肺部双侧呈散在絮状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散;其表现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致,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外周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程可长达3~4周。

血气分析显示明显的低血氧。

痰液中易分离到流感病毒,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到许多嗜中性多核粒细胞;但痰与血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亦无效,病死率可超过50%。

婴幼儿及老年人患流感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导致肺炎时病情严重,在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儿病例中约1/4为流感病毒引起。

老年人流感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60~69岁组发生率为36%,70岁以上组高达73%。

老年人流感肺炎往往缺乏初期症状,易被忽略,发现肺炎时常已伴明显脱水、酸中毒或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

3。

中毒型和胃肠型中毒型极为少见。

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中毒性症状,临床上有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成人常有谵妄,儿童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可轻度增加。

免疫系统在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在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在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反应引言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感染流感病毒,导致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免疫系统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免疫系统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和调控。

流感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流感病毒是一种变异能力极强的病毒,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逃逸机制是流感病毒在感染机体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抗原漂变流感病毒的表面糖蛋白HA和NA是免疫系统识别的重要目标。

然而,这些糖蛋白在感染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导致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攻击。

通过不断漂变表面糖蛋白的抗原性决定簇(epitope),流感病毒可以避免免疫系统的侦测和清除。

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流感病毒可以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

这些病毒通过抑制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或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来干扰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弱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

免疫损伤流感病毒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引起免疫损伤。

激活的免疫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导致组织炎症和损伤。

免疫系统的应答先天免疫应答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通过吞噬病毒颗粒和释放杀伤性物质来清除病原体。

另外,树突状细胞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从而加强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是针对具体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它对于清除已感染细胞和生成记忆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性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部分。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

抗原递呈细胞通过MHC分子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的效应功能。

激活的T细胞能够选择性地杀伤已感染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幼教知识-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

幼教知识-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

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护理刀传染病,传播力强。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可发生流感大流行。

1.病因由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2.流行特点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病2~3日内传染性很强,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一般仅维持8~12个月,不超过两年。

幼儿及少年患此病者多。

3.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起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头痛、咳嗽、流涕、鼻塞、咽痛、关节肌肉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幼儿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喉炎、气管炎等。

4.预防及护理首先,增强幼儿体质,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流感流行时,避免去公共场所,将减少聚会。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接种流感疫苗。

其次,患儿应卧床休息,打喷嚏是应使用纸巾或毛巾,避免飞沫传播。

高热时应及时降温,退热后不要急于活动,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婴幼儿常见,预后良好,重症病死率高。

1.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以春冬季节多见,为6个月~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2.流行特点患儿是唯一传染源。

患儿自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

3.症状潜伏期为6~18日。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一种严重、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变种,每年都会发生。

为了防止传播,以下是几种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提高抵抗力,延长期间,降低复发几率。

2. 保持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比如勤洗手、健康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环境卫生。

3. 避免接触患病者。

如果接触到病毒感染者,可以采取避免接触的措施,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戴上口罩以避免感染。

4. 多锻炼和休息。

流感期间充足的休息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力的增强,保持良好的体力也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5.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流感相关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使用处方药物及抗感染药物,以加速康复。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SAα2-3Galβ受体结合,猪流感病毒可以和这两种受体结合。
15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 而SAα2-6Galβ受体多分布在人气管、支气管,SAα2-3Galβ 受体多分布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因此禽流感病毒一般不易感 染人类,除非大量的禽流感病毒进入下呼吸道与SAα2-3Galβ 受体结合,同时也很难出现人与人传播。
亚洲流感 始于贵州
1968
香港流感 始于香港
1977
苏联流感 始于东北
2009
甲型H1N1 始于墨西哥
H1N1
死亡4000 万
H2N2 死亡400万
H3N2
死亡200 万人
H1N1 多国受累
H1N1 多出4.4万人
来源不明 H1N1和H2N2 禽流感人流 1957年H1N1 新型H1N1,人
重配
感重配
2.血生化:禽流感患者多有CK、LDH、AST、ALT、CRP升 高,人流感患者少见。
3.抗原、核酸检查:取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肺标本,采用免疫荧光 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的核蛋白(NP) 或基质蛋白(M1) 及亚型特异的血凝素蛋白,还可用 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27
实验室检查
4. 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 (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
5. 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 检测抗原为(+);
6.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 病毒;
7. 影像学:双肺可见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迅速进展, 偶有胸水。
28
八、诊 断
•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 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1. 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 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2.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 道症状较轻微。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有季节性流感(seasonal flu)和流感大流行(pandemic)之分。

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发生,但每年的严重程度有区别,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季节性流感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到来年3-5月结束。

流感大流行每11-39年发生一次,相对于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会影响全球,其造成的危害可以是灾难性的。

◆流感发病有哪些症状?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病突然、高烧(39度以上)、畏寒、头痛、无力、喉咙发炎、肌肉酸痛、干咳等。

这些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流感样”症状,因为普通感冒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另外,儿童流感有时伴有胃肠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

◆流感什么时间容易流行?在北半球国家(包括中国),冬春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在我国,流感流行期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3-5月份。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过去21年流感发病高峰期的统计表明,流感的发病高峰有4年发生在12月,5年在1月,9年在2月,3年在3月。

◆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和香港等,夏季也会出现流感流行。

流感是由专门的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类型,其中甲型病毒和乙型病毒都可以引起流感暴发,特别是流感甲型病毒,变异频繁,容易引起大规模,甚至全球性暴发。

乙型病毒容易引起局部流感流行。

◆流感是怎样传播的?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

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

家庭、幼儿园、学校、办公室是流感集中发病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感传播链条中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

流感往往先从幼儿园和学校暴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预防对控制流感传播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