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第九章习题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2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1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1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2____个约束。
平面机构中约束数与自由度数的关系是_约束数+自由度数=3_。
3.在机器中,零件是最小制造的单元,构件是最小运动的单元。
4.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齿轮副、凸轮副等。
5.机器中的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多个零件装配成的刚性结构。
6.两个构件相互接触形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称为运动副。
7.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如转动副、移动副等。
8.把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称为是运动链,若运动链的各构件构成了首末封闭的系统称为闭链,若运动链的构件未构成首末封闭的系统称为开链。
9.平面机构是指组成机构的各个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10.在平面机构中,平面低副提供2个约束,平面高副提供1个约束。
1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1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
二、简答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答:1.要有原动件;2.自由度大于0;3.原动件个数等于自由度数。
2.何谓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如何处理?答:复合铰链是三个或更多个构件组成两个或更多个共轴线的转动副。
在有些机构中,其某些构件所能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我们把这些构件所能产生的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与其他约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K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具有(K-1)个转动副,同时应将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除去不计。
三、计算题1.试计算图1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解由图1a可知,F=3n–(2p l+p h–p’)–F’=3×5–(2×7+0–0)–0=1由图1b可知,F=3n–(2p l+p h–p’)–F’=3×4–(2×6+0–0)–0=0由图1c可知,F=3n–(2p l+p h–p’)–F’=3×3–(2×4+0–0)–0=1abc图15.试计算图2所示的压床机构的自由度。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

pL=pH=
p'=F'=
F=
=
=
机构原动件数目=
机构有无确定运动?
1—6图a所示为一具有急回作用的冲床。图中绕固定轴心A转动的菱形盘1为原动件,其与滑块2在B点铰接,通过滑块2推动拨叉3绕固定轴心C转动,而拨叉3与圆盘4为同一构件。当圆盘4转动时,通过连杆5使冲头6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5.机器中的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装配成的刚性结构。
6.个构件接触形成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7.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如、等。
8.把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称为是运动链,若称为闭链,若称为开链。
9.平面机构是指组成机构的各个构件均在运动。
10.在平面机构中,平面低副提供个约束,平面高副提供个约束。
可见,该机构为级机构。
1—19试计算图示运动链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明确指出,并判断是否为机构。(建议学过轮系这一章后,再做此题)
3-1 填空题:
1.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的重合点。
2.若,则该瞬心称为绝对瞬心;
若,则该瞬心称为相对瞬心。
3.当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处。当两构件组成高副时,两个高副元素作纯滚动,则其瞬心就在;若两个高副元素间有相对滑动时,则其瞬心在。
5.机构的完全平衡是使机构的恒为零,为此需使机构的质心。
6.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A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C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b与其直径D之比b/D<0.2)
可修改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doc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 =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机械原理第8章答案

C2 C3’ C2’
y
ψ0C1
E3
ϕ0 E1
E2
x
P148
8-21 如图用推拉缆操纵的长杆夹持器,并用四 杆机构实现夹持动作,确定各杆长度。
选做
解:
采用解析法能准确求解
cos(θ 1i + α 0 ) = P0 cos(θ 3i + ϕ 0 ) + P1 cos(θ 3i + ϕ 0 − θ 1i − α 0 ) + P2
440 ≤ d ≤ 760mm
A
3) 若d为最短杆,则为双曲柄机构,故不可能, d>240
600 ≤ d ≤ 760mm 440 ≤ d < 600mm
p144
8-6 如图,已知a=240mm, b=600mm, c=400mm, d=500mm, 问:1)取杆4作机架时,是 否有曲柄存在? 2)能否选不同杆为机架得到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若abc 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4) 若c的长度可变,取3为机架,要获得双摇杆机构,c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
机械原理 ——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
作业:
P144-150 思考题: 8-2,8-3,8-5 习题: 8-6、8-8、8-16 选做: 8-21
p144
8-6 如图,已知a=240mm, b=600mm, c=400mm, d=500mm, 问:1)取杆4作机架时,是 否有曲柄存在? 2)能否选不同杆为机架得到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若abc 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4) 若c的长度可变,取3为机架,要获得双摇杆机构,c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8章

8-l 铰链四杆机构中,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什么?在下图所示四杆机构ABCD 中哪些运动副为周转副?当其杆AB 与AD 重合时,该机构在运动上有何特点?并用作图法求出杆3上E 点的连杆曲线。
答: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2)机构中最短杆上的两个转动副均为周转副。
图示ABCD 四杆机构中C 、D 为周转副。
当其杆AB 与AD 重合时,杆BE 与CD 也重合因此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8-2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答:机构不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但一定无死点,因为:(1)当极位夹角等于零时,就不存在急回运动如图所示,(2)原动件能做连续回转运动,所以一定无死点。
8-3 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8-4图a 为偏心轮式容积泵;图b 为由四个四杆机构组成的转动翼板式容积泵。
试绘出两种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为何种四杆机构,为什么?解 机构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ABCD 是双曲柄机构。
因为主动圆盘AB 绕固定轴A 作整周转动,而各翼板CD 绕固定轴D 转动,所以A 、D 为周转副,杆AB 、CD 都是曲柄。
8-5试画出图示两种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各为何种机构。
图a 曲柄摇杆机构图b 为导杆机构。
8-6如图所示,设己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为240a mm =,600b =mm ,400,500c mm d mm ==。
试问:1)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2)若各杆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杆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3)若a 、b ﹑c 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 的取值范围为何值? :解 (1)因a+b=240+600=840≤900=400+500=c+d 且最短杆 1为连架轩.故当取杆4为机架时,有曲柄存在。
(2)、能。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P29)2-12: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
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
故解法一:7=n 9=l p 2=h p12927323=-⨯-⨯=--=h l p p n F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1='F11210283)2(3=--⨯-⨯='-'-+-=F p p p n F h l(P30) 2-17: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 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解: a) 4=n 5=l p 1=h p11524323=-⨯-⨯=--=h l p p n Fb) 5=n 6=l p 2=h p12625323=-⨯-⨯=--=h l p p n F12625323=-⨯-⨯=--=h l p p n Fc) 5=n 7=l p 0=h p10725323=-⨯-⨯=--=h l p p n Fd) 6=n 7=l p 3=h p13726323=-⨯-⨯=--=h l p p n F(C 可看做是转块和导块,有1个移动副和1个转动副)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九章(强烈推荐)

第9章机械的效率9.1 简答题9.1.1 转动副在什么条件下会自锁?9.1.2 什么是摩擦角?什么是摩擦圆?它们的值如何确定?9.2 作图与计算9.2.1 如图9.1为一斜面夹具机构,夹具由两个斜面滑块组成,在下滑块1楔紧后,夹紧工件,工件给滑块2一个大小为Q的正压力,各滑动表面的摩擦系数为f,求:1)为产生对工件对工件的夹紧力Q应在滑块1上施加多大的力P?2)如果撤掉推力P,滑块在Q力作用下的自锁条件9.2.2如图9.2是四构件的斜面机构,摩擦角ϕ,求:1)P为主动力时不发生自锁的条件2)Q为主动力时发生自锁的条件图9.1 题9.2.1 图图9.2 题9.2.2 图9.2.3 如图9.3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作用于滑块的有用阻力Q已知。
各构件尺寸,各运动副摩擦系数f(摩擦角ϕ)以及各转动副轴颈半径均已知。
求:作用于曲柄上D点的平衡力P及各运动副反力。
9.2.4如图9.4是一偏心圆盘夹具,圆盘半径r1=60mm,可绕A轴转动,偏心距e=40mm,轴销半径r A=15mm,轴颈的当量摩擦系数f v=0.2,圆盘1与工件2间的摩擦系数f=0.14,求:圆盘压紧滑块并撤去力F后,夹具的自锁条件(最大楔紧角α)。
图9.3 题9.2.3 图图9.4 题9.2.4 图9.2.5 如图9.5所示的导杆机构中,Q为生产阻力,设各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均已知,且不计各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试分析各运动副的反力,并求出应加在曲柄轴A上的驱动力矩120M。
9.2.6 如图9.6是一偏心圆盘杠杆机构,圆盘直径和偏心距均已知,圆盘与杠杆接触点处的摩擦角ϕ如图,铰链A,C处的摩擦圆大小如图,杠杆吊一重物Q公斤,试在图中标出各运动副反力的作用方向。
图9.5 题9.2.5 图图9.6 题9.2.6 图9.3 讨论题9.3.1 如何求机构的自锁条件?9.3.2 机构的自锁和死点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作者诗词武夷峰三十六峰皆向东奇幻百出各不同云雾如海朦胧中势如万马渡苍穹121。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第十章习题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第十章习题(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1. 图 示 为一渐开线 齿 廓 与一直 线 齿 廓 相啮合 的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渐 开 线 的 基 圆 半 径 为rb1, 直 线 的 相 切 圆 半 径 为r2, 求 当 直 线 齿 廓 处 于 与连 心 线 成角 时, 两 轮 的 传 动 比i 1212=ωω为 多 少 已 知rb1=40 mm ,=30,O1O2=100 mm 。
并 问 该 两 轮 是 否 作定 传 动 比 传动, 为 什 么2.已知一条渐开线,其基圆半径为r b =50mm ,画 出K 点 处 渐 开 线 的 法 线并试求该渐开线在向径r k =65mm 的点k 处的曲率半径k ρ、压力角α及展角k θ。
3.图示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18=z ,m =10mm,︒=20α,现将一圆棒放在齿槽中时, 圆棒与两齿廓渐开线刚好切于分度圆上 ,求圆棒的半径R 。
Krr34.现有四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压力角为20︒,齿顶高系数为1,径向间隙系 数为。
且:(1)51=m mm ,201=z ;(2)42=m mm ,252=z ;(3)43=m mm ,503=z ;(4)34=m mm ,604=z 。
问:(1)轮2和轮3哪个齿廓较平直为什么(2)哪个齿轮的齿最高为什么(3)哪个齿轮的尺寸最大为什么(4)齿轮1和2能正确啮合吗为什么5. 已知一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的有关参数如下:z =33,α=20 ,h a*=1,c *=025.,齿顶圆直径d a =140 mm 。
试求该齿轮的模数m 、分度圆半径r 、分度圆齿厚s 和齿槽宽e 、齿全高h 。
6. 已知一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z =26,m =3mm,h a *=1,α=200。
试求齿廓曲线在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及压力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有无冲击。
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停。
2.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由。
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4.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到最高时的位置,标出从动件行程h,说明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
120 5.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Φ=︒时是渐开线,从动件行程h=30 mm,要求:
(1)画出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s-ϕ;
(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
-
==20mm,∠AOB=60 ;
6.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AO BO
COD60 ;且A B(、CD(为圆弧;滚子半径r r=10mm,从动件的推程和CO=DO=40mm,∠=
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规律。
(1)求凸轮的基圆半径;
(2)画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7.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偏心圆盘。
在图中试:
(1)确定基圆半径,并画出基圆;
(2)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
(3)画出从动件的行程h;
8. 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
已知凸轮顺时针方向转动,基
圆半径r0=25mm,从动件行程h=25mm。
其运动规律如下:凸轮转角为0 ~120 时,从动件等速上升到最高点;凸轮转角为120 ~180 时,从动件在最高位停止不动;凸轮转角为180 ~300 时,从动件等速下降到最低点;凸轮转角为300 ~360 时,从动件在最低位停止不动。
9. 试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中凸轮1的理论廓线,并标出凸轮基圆半径
r、从动件2的行程。
10. 按图示的位移线图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部分廓线。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25mm,滚子半径r r=5mm,偏距e=10mm,凸轮以等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转动。
设0
=0.001m/mm 。
计时可取凸轮转角ϕ=0 ,30 ,60 ,90 ,120 ,μ
l
=20mm,凸轮以等角速ω逆时针转动,从11.图示凸轮机构,偏距e=10mm,基圆半径r
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图中B点是在加速运动段终了时从动件滚子中心所处
90,试画出凸轮推程时的理论廓线(除从动件在最低、最的位置,已知推程运动角Φ=︒
高和图示位置这三个点之外,可不必精确作图),并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
12.用作图法作出一摆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实际廓线,有关机构尺寸及从动件运动线图如图所示,μl =0.001m/mm 。
(只需画出凸轮转角
180︒范围内的廓线,不必写步骤,但需保留作图辅助线条。
)
(o
)
(
o
)
(
13. 在图示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0=25 mm ,机架长
L O O 1270=mm ,摆杆长65 mm ,滚子半径 r r =5 mm 。
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在0︒~90︒范围
内,从动件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过30︒。
试绘出与此运动阶段对应的一段凸轮轮廓曲线。
14. 试分别标出三种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凸轮转向如箭头所示)
15. 图示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和凸轮转向。
当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摆动多大角度?并标出该位置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16. 在图示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请指出:
(1 )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2 )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
(3 )图示位置时凸轮的转角。
(4 )图示位置时从动件与凸轮的瞬心。
17.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向上移动为工作行程,则凸轮的轴心应相对从动件导路向左偏置还是向右偏置为好?为什么?若偏置得太多会有什么问题产生?
18.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r0及机构在该位置的压力角α。
19.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20. 图示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和凸轮转向。
当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摆动多大角度?并标出该位置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21. 图示为两种不同从动件型式的偏心轮机构,若它们有完全相同的工作廓线,试指出这两种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相同,并在图中画出它们在图示位置的机构压力角。
22. 用作图法求出图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45︒时的压力角。
23. 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
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的从动件压力角和摆杆。
的初始位置与机架AD的夹角ψ
2
24.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标出凸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25.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
要求:
(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
(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
(3)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及该机构的最小压力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