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集字练习(二)

合集下载

西泠版五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五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五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集字的相关概念和技法;•学会运用集字的技法进行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

二、教学重点集字技法的讲解和演示;三、教学难点运用集字技法进行书法临摹。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集字临摹练习,包括以下方面:•集字的定义和相关技法;•临摹集字练习的过程和方法。

2. 进度安排1.上课前:老师准备演示材料,学生自备毛笔、砚台、宣纸等书法工具。

2.课堂前五分钟:老师简单介绍集字和相关技法,并为学生演示集字的过程。

3.课堂正文:–集字的定义和相关技法(12分钟):通过PPT,老师详细介绍集字的定义和如何使用“攒钱式”、“迂钞式”、“绵密式”、“沉博挺劲式”等技法进行集字。

–集字临摹练习(35分钟):老师指定待临摹的文字,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字体和笔画,在宣纸上按照所学技法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4.课后练习: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临摹集字,进一步熟练和掌握技法。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让学生通过临摹实践,掌握集字的技法和方法。

2. 教学手段本课使用以下教学手段:•PPT展示:通过PPT讲解集字和相关技法,让学生对集字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实物演示:老师利用黑板或白板演示集字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集字的技法;•临摹练习:结合老师演示和实践指导,让学生在宣纸上进行临摹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书法作品评分和课堂表现评分两个部分。

•书法作品评分(70%):老师对学生进行作品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字形、笔画、布局等因素。

•课堂表现评分(30%):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分,包括听讲、合作、认真临摹等表现。

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最后的作品和表现评分,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7.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的第七节课,主要内容为集字临摹练习(二),通过西泠版的书法教材,让学生继续加强书法基本功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要领。

2.理解楷书的构造规律。

3.学会运用正、行、草书写字。

技能目标1.熟练使用毛笔进行书写。

2.写出带有自身风格的每字,且每笔要形神俱佳。

3.能够辨认常用书法字体。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对书法的热爱。

2.通过临摹名家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临摹名家书法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书法水平。

2.了解不同书法风格的特点及其要领。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临摹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书法水平。

2.如何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西泠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材。

2.毛笔、宣纸、墨汁等书写工具。

3.名家书法作品图片或书法作品集。

4.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过程及步骤1. 上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及教具。

2.教师预先挑选好对学生有启发性、有代表性的名家书法作品进行介绍。

2. 课程导入教师在黑板前展示出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先了解书法的美和书法作品的特点。

询问学生对书法的理解及个人书体的情况,让学生自序自己的书法风格。

3. 书法要领讲解教师详细介绍临摹的基本要领,包括书写姿势,如何握笔,笔画顺序等。

4. 名家书法作品分析教师介绍一些名家或者专家的书法作品,分析其风格、构图、笔法等。

比如介绍怀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的书法作品。

5. 集字临摹训练1.分发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集字临摹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按照要领进行临摹练习。

3.每一集字练习完成后,评选出最漂亮的一、二、三名。

6. 补充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到家后,自选一篇名家书法作品进行长期临摹和欣赏,并在下次课上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六、作业布置1.完成临摹练习作业。

六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出示临帖的“度”和原作的“度”。
(1)学生观察。
(2)交流临帖的“度”和原作的“度”点画的不同。
(3)小结:原作笔力厚实,临作笔画疲软。结构没有支撑力,整个字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四 临摹交流
1、出示“度、衷、霄”字:
(1)观察,临写。
(2)对比,临写。
(3)调整,临写。
(4)展示、品评、小结。
五小小兰亭会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 题
第4课 赵体点画(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赵体竖画的特点;了解欧体竖画的特点。
2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神、辉来自譬、观、察”等字。重、难点
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神、辉、譬、观、察”等字。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三)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四)
2.赵体点画“撇”的特点。
3.赵体的“撇”和欧体的“撇”特点的区别。
二 新授
1. 出示“文”字:
(1)学生观察。
(2)赵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欧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
2.出示“刊、月、秒”字:
(1)学生观察“刊、月、秒”字。
二 观察思考
1. 出示[元]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1)学生观察。
(2)出示东汉书家蔡邕的话,理解书法的点画极富质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出示邮票,
学生观察邮票上舞女飞扬的衣袖。
3.出示“衷”字
学生观察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课时:2课时教材:《书法》西泠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

教学难点:1. 集字临摹的技巧。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书法作品都运用了集字临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示范集字临摹的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进行集字临摹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集字临摹的方法创作书法作品。

2.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创作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进行书法作品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书法作品。

3. 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更深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集字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

第4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鼓二小陈晓春【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四字对联、条幅作品的章法。

2、创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集字书法作品,掌握这几个字的书写特点。

3、感悟书法作品带来的美感和书法创作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八个字。

难点:知道学生掌握四字对联、条幅书法作品的章法。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实物投影仪、对联及条幅作品纸若干。

学生:文房四宝、毛毡、吸墨纸。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校是全国书法艺术学校,许多大哥哥、大姐姐留下了他们追寻书法的足迹。

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他们书写的2018年书法台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看完这些书法台历,你们有什么要说的?3、是啊,他们都称得上是小书法家啦!同学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今天,我们来完成一幅内容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集字作品。

(师板书课题)4、一起读。

二、观察欣赏,学习书写:(一)看一看,欣赏章法: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欣赏欣赏课本中的集字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谁能说说,这是什么章法的作品?(二)读一读,了解含义:1、大声读一读这八个字。

2、你知道这幅集字作品中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含义是什么吗?3、师小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资东汉王充的《论衡》,意思是说,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天动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设计意图】:书法课不仅仅是学习书写技巧,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堂中应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三)想一想,分析章法:1、谁知道,这幅作品是什么幅式?(这是一件条幅作品。

)2、这幅作品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幅作品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组成。

)3、观察并思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几个字的大小和线条粗细有何变化?(这八个字中,笔画多的字,线条略细;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4、你发现了吗?字与字之间的布白有什么特点?(字间距略小于一个字的大小。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集字临摹的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字的结构、笔势和章法。

3. 教学内容:(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讲解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3)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集字临摹实践。

(4)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集字临摹的定义和作用。

(2)展示一些优秀的集字临摹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集字临摹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强调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字的结构、笔势和章法。

(3)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3. 示范与指导(1)教师示范集字临摹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临摹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临摹实践,教师个别辅导。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评价与总结(1)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布置集字临摹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集字临摹的技巧。

2.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 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曹操《观沧海》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唐代贾岛《绝句》“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贾岛《绝句》“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二、集字解读
“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是唐代贾岛的《绝句》,描写了海上美丽的月色:海面上明月的倒影,比天,上的一轮明月更显得明净可爱。这一点点美好的月色,便可胜过千万的春色。
三、临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பைடு நூலகம்第5周
星期二
学科
书法
年级

班级
5
授课内容
集字临摹练习(二)
课前准备
笔、墨、纸、烟、毛毡、课件
授课者
书法老师
教学
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海”字三点呈弧形,中间略向左曲:“每”中间略向右曲,左右相向。“底”字左撇与斜勾呈相背之势,中间竖提与斜勾也呈相背之势。“月”字右撇中间曲向右,右竖中间略向左曲,两个笔画之间呈相背之势。
四、作品展示。
五、书写要点。
五言绝句可以书写成斗方,每行五字,共四行行文,加一行落款,行距略大于字距。
六、课外拓展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第七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横幅、斗方和条幅这三种幅式的章法。

2、临写集字作品“上善若水”,把“上善若水”四个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二)》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

是本册的第二节集字临摹课,本课板块包括“集字解读、临写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个板块。

2、重难点分析重点:参照横幅范本,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上善若水”四个字的书写要领。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横幅、条幅及斗方形作品纸各一张。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早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

出示“上善若水”的甲骨文,请同学们猜一猜,相机出示四个字的楷书及代表的含义及其出处。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上善若水”四个字单字的书写要领和注意事项。

3、出示本节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

二、学习新知1、出示横幅、条幅和斗方作品。

(1)观察:三幅作品都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三幅作品的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书写的方向顺序有区别。

(指名)(3)总结横幅、条幅和斗方的书写顺序。

2、以横幅为例,学习折格子。

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示,老师示范。

3、学习书写要领。

(1)观察这幅横幅,看看这四个字,在整体章法上、用笔轻重上、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

(2)小结:四个字的横幅作品中,如有字形特别扁的,位置宜偏上。

“上”字需粗重。

“善”字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下伸展。

“若”字字形方正,中横伸展。

“水”字字形扁而宽,不可太大。

(3)观看书写视频,边播放边讲解。

4、动手临写。

(1)强调“双姿”到位。

握姿正确: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坐姿正确:身正、肩平、臂开、足安(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5、作品评讲选择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整体章法上、用写法结构上互评,教师相机点评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 登峰造极之作。
唐 欧阳询
+ 某一日,欧阳询骑马经过一个石碑,是晋 代索靖的。欧阳询初看,没觉得有多好。 拍拍马背准备离开了。转念一眼,索靖是 大书法家,字肯定有过人之处,于是下马, 细细品读。这一读不要紧,一读读出它的 妙来了。索性席地而坐,在碑旁流连三日 方才起身回家。
“武”字左部分紧;右部份 松整个字左右有疏密变化
返 回
心:笔画少,字形较小,笔画较粗,斜中求正。
从笔画特征来看这个字的写法:
临习 “文武之道”
要求:扇面或横幅的形式。注意字的大小及 字的特征。需落款。 Nhomakorabea集
第 十 五
字 练 习
(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1956年 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 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此册为宋拓明驸马 李祺本,是现存善本之最。曾经清高士祺、赵怀玉收藏。清初高氏重新装裱。 后归张明善所有。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人。历经陈、隋、唐三朝。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 男。八体尽能、尤工正书。世称“欧体”,书名广传天下,影响后世深远,
印章:姓 名 印
文武之道 功夫与书法 功夫和书法是两大国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功夫讲究地、人合一,使人力和地力充分结合,收放自如;
书法讲究在轻、重、正、侧、提、按、中表现出笔力的巧妙。
功夫之力既要舒纵自如而克敌,书法之力则要显出字墨之美来。
“文”字上下重心对正,即上下 部分的重心要保持在一条中轴线 上,以免字形歪斜; 上部分略小,使整个字形有宽窄 收放变化。
+ 好了。这样的一个从善如流勤勉刻苦的人, 妙笔生花实在是一点也不奇怪。
集字: 指将古代某一书法家的字迹收集并根 据内容集成的书法作品。
内容(诗词歌赋)→ 集字(书法家 的字迹)= 集字创作作品
作品的基本形式有:横幅、条幅、斗方。 完整的作品= 内容+提款+印章
横幅
内容:上善若水
条 幅
提款或落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