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技术发展史

合集下载

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染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中空气污染更是大气污染中的主要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世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空气净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一、发展最初的空气净化技术是通过消毒来实现的,主要应用于医院和实验室等场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空气净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HEPA过滤器技术成为空气净化技术的主流。

随后,电化学技术、臭氧氧化法、等离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也开始逐渐被应用。

在过去的五年中,空气净化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方面,一些新型产品的诞生,如可重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智能声控空气净化器、生物制剂空气净化器等,让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适应了不同人群对空气净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领域和技术得到了推广,如微生物治理技术、空气净化墙、大型集中式净化系统等,这些都为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趋势未来几年,空气净化技术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 多技术组合净化技术:现在的空气净化技术往往只使用一种技术,其净化效果存在局限性。

未来,各种技术将会在空气净化器中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2.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空气净化器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空气净化器。

智能化指的是空气净化器可以自动检测空气质量,自动启动和关闭,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

3. 大型集中式净化系统: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更加注重企业的环保形象。

因此,一些大型企业和写字楼等公共场合将会引入大型集中式净化系统,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4. 绿色环保: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往往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而现在一些新兴的技术,如生物制剂空气净化器、生物治理技术等,更加注重环保问题,可以循环利用净化器中的生物制剂进行空气净化,对环境的污染更小。

空气净化器的发展过程

空气净化器的发展过程

空气净化器发展历程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主要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型家电产品。

能很好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的方法。

性能优良的空气净化器可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特别是各种细菌和病毒,一般是以悬浮颗粒作为生存载体,所以也同时被清除,空气净化器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大为有益。

空气净化器的种类按适用环境主要分为车用、家用和商用型,普遍具有循环清新、过滤、杀菌(微生物)、广谱杀菌、消除异味、烟尘、空气再生等功能。

有些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的基础上还附带了加湿和除湿等功能,用途广泛,适用于家庭、写字楼、宾馆、商场、汽车内等场所的空气净化。

市场上出现的空气净化器,大约经历四个不断更新的过程:第一代产品:是最早出现的空气净化器,它们是按物理性能设计的净化器,主要具有过滤、吸附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物以及少部分有害物质。

但是,对于室内空气中的异臭异味、病原菌、病毒、微生物以及由装饰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根本无法消除,同时这些采用物理方法实施净化的材料,在过滤和吸附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的饱和直至失去功效。

第二代产品:上世纪80年代,净化器的第二层次产品进入市场,并逐渐用于宾馆、商店、学校、机关以及医院的病房。

第二代产品在具备第一代产品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静电除尘、负离子发生、臭氧发生等功能。

这种多功能净化器不仅能消烟除尘,而且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去味、去颜料色素以及消除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但是,第二代净化器仍然存在着不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弊端,而且,臭氧发生器不能人机同室,所以使用起来不方便。

第三代产品: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在多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发明了高效催化和光催化净化技术,也被称为冷触媒技术,是以多元相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实现在常温下将多种有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的物质。

它从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增加了吸附颗粒物的种类,提高了吸附效率和饱和容量,但是,该技术本身实现的条件比较苛刻,在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应用中比实验效果有非常大的差距。

空气净化行业研究报告

空气净化行业研究报告

空气净化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发展状况简介1823年,约翰和查尔斯•迪恩发明了一种新型烟雾防护装置,可使消防队员在灭火时避免烟雾侵袭。

1854年,一个名叫约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辈发明的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通过数次尝试,他了解到向空气过滤器中加入木炭可从空气中过滤出有害和有毒气体。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开始进行放射性物质研究,他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方式过滤出所有有害颗粒,以保持空气清洁,使科学家可以呼吸,于是HEPA过滤器应运而生。

20世纪50、60年代,HEPA过滤器一度非常流行,HEPA是个过滤标准,即针对0.3微米的颗粒物,有超过99.97%的过滤效率,它讲求的单次过滤效率。

在空气净化器中,达到HEPA标准的滤网风阻太高,而并不适用。

20世纪80年代,空气净化的重点已经转向空气净化方式,如家庭空气净化器。

过去的过滤器在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有毒化学品和有毒气体方面非常好,但不能去除霉菌孢子、病毒或细菌,而新的家庭和写字间用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清洁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还能净化空气,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等。

20世纪80年代,空气净化的重点已经转向空气净化方式,空气净化器进入爆发式发展,其销量逐步上升,空气净化器行业进入了规模式的发展。

进入90 年代开始,空气净化器的销售日趋饱和,在发达国家中,家庭普及率达到30%,空气净化器进入到差异化竞争的时代。

在我国,空气净化设备主要应用于最早也同样出现并发展于公共建筑和特殊场所,然而最近几年部分省市的PM2.5浓度超标问题凸显,引起各方高度关注,雾霾、PM2.5等概念及其危害等相关知识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而迅速普及。

我国最初大规模出现室内空气污染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非典”之后引起公众对市内空气净化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最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订全面科学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包括卫计委、质检总局、住建部等国家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并且还在进一步的细化和修订;二是污染源控制,这也是我国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洁净室标准发展历史

洁净室标准发展历史

洁净室标准发展历史洁净室标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其发展脉络的概述:1. 起源:20世纪初,为了降低手术感染率,洁净室的概念开始出现。

当时的洁净室仅限于经过灭菌处理的工作环境。

2. 二战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的军用设施的电子器件、零部件故障率非常高,导致雷达设备的失效率甚至高达70%~80%。

这之后,美国开始研究洁净室技术,试图解决生产环境不清洁的问题。

3. 1940年:美国创建了第一座洁净室,标志着洁净室的诞生。

4. 1950年: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HEPA)问世,成为洁净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5. 1950年代:美国基于精密机械、电子工业的需要而发展了污染控制技术。

6. 1961年:层流(单向流)洁净室诞生。

世界上最早的洁净室标准——美国空军技术条令203形成。

7. 1963年:美国颁布了洁净室第一个军用部分的联邦标准209。

8. 1966年:美国颁布了修订后的联邦标准209A。

9. 1967年:美国又颁布了美国航空宇宙局标准,通常称为生物洁净室标准。

10. 1973年:美国颁布了修订后的联邦标准209B。

11. 1980年代以后:美国和日本分别研制成功过滤对象为0.1μm、捕集效率达99.99%的新型超高效过滤器,建成0.1μm 10级和0.1μm 1级的超高级别洁净室,使洁净室技术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时期。

此外,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开展洁净室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使得洁净室在电子、光学、制药、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洁净室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高的生产要求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

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

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

净化技术1、光催化技术:日本科学家最先发现光照的TiO弹晶电极能分解水,20世纪90年代光催化技术投入使用。

当空气和水经过光触媒材料是技术单元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过氧羟自由基HO2、过氧化离子02、氢过氧化物H2O2等,这些离子弥漫在空气中,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杀菌消毒,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祛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已被实验证明的光催化杀菌机理有:细胞渗透作用、辅酶A的破坏、内毒素的降解、蛋白质和脂类的变性分解和细胞矿化等。

2、定量活性氧技术:活性氧是一项成熟技术,世界上使用活性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能迅速、彻底灭活细菌,合理使用时是国际公认的最环保、最彻底有效的净化方式之一。

同时,其强氧化性使其能够与甲醛(HCHO)、苯(C6H6)等羰基(碳氧)、烃基(碳氢)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CO2、H2O、。

2等,从而彻底消除上述有害装修残留物。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活性氧一定要控制浓度,负离子净化:当前市面上比较先进的净化器能够精确控制活性氧的产生频率进而控制活性氧浓度。

3、负离子技术:负离子技术又称单极离子流技术,其生成的负离子流,吸附空气中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物,使颗粒物不断聚积变重,致其脱离气溶状态而沉降。

负离子对于直径介于0.001-100微米的颗粒物均有沉降效果但对于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即PM2.5,只有活性高的小粒径负氧离子才有明显效果。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利用空气弥漫性的特点使整个房间都充满负离子,能够快速除尘降尘,不留死角,净化作用较为彻底。

4、HEPA滤网:分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 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五种材质,可过滤特定粒径的颗粒物。

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

定期清洁空气净化器
使用软布擦拭空气净化器的外壳和进风口,以清除灰尘和污垢。
避免在空气净化器附近使用香薰、香水等物品
这些物品的气味可能会干扰空气净化器的正常工作,并导致二次污染。
滤网更换周期与更换方法
滤网更换周期
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滤网通常需要化器的外壳, 取出旧滤网,将新滤网按照原来的方式安装
01
空气净化器的发展 趋势与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高效过滤技术
研发更高效的过滤材料,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智能传感器技术
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实现智能化调控。
物联网与APP控制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空气净化器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实现远程控制 和智能管理。
应用领域的拓展与跨界合作
医疗领域应用
公共场所
商场
商场内人流量大,空气质量容易变差,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改善购物环境,提高顾客的舒适度和满意 度。
医院
医院是空气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所,空气净化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污染物,降低交 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和工作环境。
01
空气净化器的选购 要点
CADR值
详细描述
知名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更好的保障。在购 买时,建议选择知名品牌并了解其售后服务政策,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技术支
持和维修保养服务。
01
空气净化器的使用 与维护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在空气净化器附近放置杂物
确保空气净化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空气流通,提高净化效果。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空气净化器提 供动力。
3
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

空气洁净技术

空气洁净技术

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将推动我国洁净技术向高 水平发展,而医学与药物的快速发展,必将使空 气洁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我国在制药行业实 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制度 以来,生物洁净室的兴建象雨后春笋,给洁净技 术产业带来空前的繁荣。
近年来,三级甲等医院纷纷建造洁净手术部,使 术后感染率降低10倍以上,从而可以少用或不用 抗生素,减轻了抗生素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这也 将进一步拓宽洁净技术的应用领域。2003年SARS 病毒肆虐,使人们对空气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有了 深刻的认识。最值得反思的就是医院建筑,不仅 要注重建筑外形与使用功能,更应该关注建筑内 的空气品质。
彩钢板制作的手术室
彩钢板的连接节点1
墙板
Z
墙板
平头圆弧角 Y
X
墙板
Z
墙板
平头圆弧角 Y
X
墙 板
板 墙
彩钢板的连接节点2
外圆三维角
外合 圆金 角


圆 弧
彩钢板的连接节点3
墙板
墙板
平头圆弧角
三通节点
可见,洁净室是特殊的房间,该房间内的空气悬 浮粒子浓度、空气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均需 要控制。并且它应有减少粒子的诱入、产生及滞 留之功效。
可以肯定,在普通的生产车间要想控制整个微环 境的悬浮粒子浓度,使其达到工艺要求的洁净程 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只有建造洁净室(洁净车间),采用密闭的结构, 合理的气流组织及合理的压差,才能使其微环境 内达到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来满足生产要求。
所以说,空气洁净技术也称洁净室技术。
1.2.3 洁净室的分类
在2001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杨振宁教授指出, 在今后三四十年三个领域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火车 头:

净化器发展史及种类

净化器发展史及种类

空气净化器的时代进化发展史及种类世界上第一台空气净化器起源于消防用途,1823年,约翰和查尔斯·迪恩发明了一种新型烟雾防护装置,可使消防队员在灭火时避免烟雾侵袭。

1854年,一个名叫约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辈发明的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他发现若空气过滤器中加入木炭可从空气中过滤出有害和有毒气体。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开始进行放射性物质研究,他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方式过滤出所有有害颗粒,以保持空气清洁,使科学家可以呼吸,于是HEPA过滤器应运而生。

进入20世纪80年代,空气净化的重点已经转向空气净化方式,如家庭空气净化器。

过去的过滤器在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有毒化学品和有毒气体方面非常好,但不能去除霉菌孢子、病毒或细菌,而新的家庭和写字间用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清洁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还能净化空气,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等。

一,空气净化器的时代进化发展史:第一代产品:即最早出现的空气加湿器。

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过滤功能也可以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物和少部分有害物质。

第二代产品:滤网式空气净化器。

具有过滤、吸附处理杂质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物和少部分的有害物质。

但是,对室内空气中的异常臭味、病源菌、病毒、微生物以及装饰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根本无法消除。

同时,这些采用物理方法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净化治理的产品,在过滤和吸附过程中慢慢的就会饱和直至失去效力。

这类产品的缺点是要定期清洗过滤网,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代产品:复合式空气净化器。

这类净化器在第二代产品的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静电除尘、电子集尘、负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灭菌等功能。

这种多功能净化器不仅可以消烟除尘,而且具有消毒、杀菌、去除异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第三代空气净化器仍然存在着不能有效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弊病,而且像臭氧发生器等这样的产品不能人机同室,所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第四代产品:采用分子络合技术的空气净化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OZONE发展历史
张维:fernsdavco@
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净化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及生产的国际集团。

总部设于芬兰的赫尔辛基,并设有分公司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瑞典、新西兰、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

公司的经销商网络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名为BioAire International Inc.,专门向医疗机构售卖去味除臭产品的美国专业公司。

后来,BioAire 以其专业性获得美国政府的CRATA Grant专项拨款,研究和开发运用紫外光频及等离子技术净化室内空气,应用于美国太空航天领域。

1997年,BioAire International 向美国市场推出第一款光等离子空气净化机,大受市场欢迎。

BioAire随之推行了一连串强化计划,主要是加大净化技术研究力度和大力提升营运质素。

此计划实行两年后,BioAire已成为一家美国顶尖的高科技空气净化专业公司,并于1999年更名为BIOZONE Scientific L.L.C.,研发出以等离子体技术为主体,臭氧、紫外线、负离子、光触媒为辅的BioZone空气净化系列产品投放欧美和亚太市场,以其尖端的科技优势,创造了最有效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其效果得到各领域使用者的普遍认可,在空气净化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室内空气净化业的佼佼者。

2003年,芬兰Infosto Group基于BioZone光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的领先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收购了BioZone Scientific L.L.C.的绝大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成立了BioZone 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Oy(芬兰总公司),把总部设于芬兰赫尔辛基。

(需要了解产品与技术设计产品安装服务请与我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